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对花》教案四
《对花》教案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民族音乐》,详细内容为“对花”一节。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代表性花卉的赏鉴,让学生了解花卉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欣赏《对花》这首经典民族音乐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卉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学习并熟练演唱《对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了解《对花》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卉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歌曲《对花》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重点:掌握《对花》的演唱技巧,理解花卉在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歌词单、音乐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花卉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花卉与哪些音乐作品有关联吗?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介绍《对花》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分组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花卉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5分钟)分析《对花》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特点。
示范演唱《对花》,指导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对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花卉在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七、板书设计1. 板书《对花》2. 板书内容:花卉与音乐的关系《对花》创作背景《对花》歌词及旋律特点八、作业设计2. 答案要点:花卉象征意义分析歌曲情感表达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花卉与音乐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对花》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花卉音乐,如《茉莉花》、《玫瑰花》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家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可爱的家》,并能与他人一起用深情、和谐的声音合唱这首歌曲。
2、能认真听赏萨克斯独奏曲《回家》,感受乐曲蕴含的对家的眷恋之情,初步了解萨克斯管的音色特点。
3、在一系列音乐活动中,能大胆尝试与同学合作,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一、听赏《回家》1、学生听歌曲《可爱的家》进教室。
2、初听《回家》片断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听一段音乐。
(课件播放萨克斯曲《回家》片断及相关画面。
师:介绍萨克斯。
萨克斯属于西洋木管乐器,它的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极为丰富,被称为“迷人的乐器”。
谁能模仿一下萨克斯的动作吗?(随音乐模仿吹奏萨克斯的动作。
)师:听到这首深情、悠扬的曲子,你有什么感受?这是一首著名的萨克斯独奏曲《回家》。
你们能记住其中的1--2句了吗?能不能哼唱一下?(随音乐轻声哼唱主题旋律。
)3、复听《回家》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跟着音乐一起来哼一哼。
二、学唱《可爱的家》的旋律过渡语: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想和回家了。
让我们踏着这条音乐之路一起回家吧。
(课件播放旋律。
)1、学唱齐唱部分旋律A、学生听一遍旋律。
B、随琴声唱一遍旋律。
C、跟音乐一起唱一遍旋律。
2、学唱合唱部分旋律A、聆听合唱部分B、再次聆听C、分组自由学习旋律D、合唱旋律三、学唱歌词1、整体听赏(播放歌曲。
)2、读歌词A、学生听歌曲后说出歌词,并读一遍。
B、师生一起深情地读四句歌词。
C、随音乐完整地再读一遍歌词。
3、唱歌词A、分组学唱高、低声部歌词。
B、高声部同学练唱,低声部同学倾听。
C、低声部同学练唱,高声部同学倾听。
D、合唱歌词4、歌曲情绪处理A、完整合唱歌曲,老师及时指导评价,表扬鼓励。
B、老师指挥,再次合唱歌曲。
四、评价总结(课件播放《可爱的家》作为背景音乐。
)1、说说自己的家2、珍惜家庭之爱师:说到自己的家,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
回去,我们都有一个小家庭,在学校里,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庭。
无论在哪里,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都要珍惜这份家庭之爱,让我们从小就学会关爱家人,关爱他人!(学生唱着《可爱的家》离开教室。
套色纸版画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套色纸版画一、教材分析套色纸版画是一种特殊的美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是套色纸版画的踪影,本课着重围绕拼版套色纸版画进行教学,在生动的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讨论、实践、探索,让学生通过尝试,发现套色纸版画的奇妙之处,感受其特殊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及动脑的能力。
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套色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学习内容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让作品新颖、独特,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教学难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3.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纸版画范图、彩色油墨、胶滚、白板纸、刻刀、剪刀、圆珠笔、6B铅笔、吹塑纸、乳胶、瓶盖、木蘑菇、马莲、勺子、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白板纸、吹塑纸、圆珠笔、剪刀、刻刀等。
●教学思路:.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谈话导入)(l)展示纸版画作品供学生欣赏、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家想知道吗?我们学校美术组的同学创作的纸版画作品在全国少儿画展中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他们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想知道他们创作的是哪些作品吗?好,老师选了几张作品让大家欣赏,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我想请同学们到讲台前面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一边看一边可以议论。
(2)引发学生讨论。
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送出去比赛的纸版画作品,怎么样?好看吗?它有什么特点?比较一下哪一幅作品更特别一些?这幅彩色的纸版画和其他纸版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再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纸版画可能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3)互动、交流、演示。
《对花》教案设计
《对花》教案设计《《对花》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学情分析:本学期音乐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民间音乐主题单元,意在从民歌、歌舞、器乐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和创作音乐。
其中本课里的两首代表性民歌《花蛤蟆》、《对花》和一首笛子二重奏《顶嘴》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对唱、表演唱两种演唱形式以及山东、河北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灿烂的音乐文化。
《对花》是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小调。
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比赛智能、传授知识,娱乐嬉戏。
本课共有两段,分别唱春季和夏季的花,采用一问一答式,不断交叠,最后是模仿锣鼓“七拨隆东采东采”等等。
为了使歌曲《对花》散发更大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创设打战军队主题情境,增加了创编歌词,用军队步伐伴奏等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歌曲《对花》的认识,并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弘扬民主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工具:钢琴、课件、音乐教学目标:学会演唱《对花》,通过多种声势活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及对歌曲情感的体会。
难点: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教师示范、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抽查女生演唱《达古拉》。
2、全体学生随音乐分声部演唱《花蛤蟆》。
二、导入新课:1、练练: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勇敢的解放军,去打击敌人,好吗?(生:好!)我们今天的任务有3个,首先要求我们按指定的步伐行军,因为敌人非常狡猾,而这种步伐能混乱他们的视听,第二步就要与我方的地下党员接暗号,取任务,然后就看谁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我们就为他戴上大红花!好吗?(生:好!)师:你看,这个就是上级给我们的行军步伐,哪位优秀的解放军能完成?1)、出示拍手的节奏,请一位学生念念。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教案:《对花》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诗中对花的描写,增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能够准确朗读诗歌,感受文字中的美感。
3.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观察力和细致感受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对花》的一份课文。
2. 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画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花的美丽之处。
2. 导入话题:教师用诗歌《对花》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Step 2:诗歌赏析1. 展示诗歌:教师呈现诗歌《对花》的的诗歌内容,同时播放音频,让学生朗读诗歌。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花朵?花朵有怎样的特征?花朵给人的感受是什么?3. 集体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分享给全班。
Step 3:观察实践1. 花朵观察:学生在课后观察、采集各种花朵,记录花朵的颜色、形状、芬芳等特征。
2. 学生汇报: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并展示所采集的花朵。
Step 4:综合讨论1. 花朵的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花朵美的讨论,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花的感悟和赞美。
2. 学生表演: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花的感悟,编写小品或诗歌,进行表演或朗读。
Step 5:课堂总结1.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强调对花的观察与赏识的重要性。
2. 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的自然,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2. 学生的作品和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诗歌、小品表演等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中对花的描写,而且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感受文字中的美感。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综合讨论,培养了对花卉的观察力和细致感受力,提高了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家乡的艺术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家乡的艺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可用绘画完成。
教学准备:民间艺术品、制作工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泥人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授课(介绍)1、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
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
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
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
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
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
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2、佛教溯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
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
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
对花教案设计
对花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花的奥秘——对花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探索花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花的结构和功能;2. 花的生命周期;3. 花的繁殖方式。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花的不同种类;2. 花的剖析图或模型;3. 观察花的实验材料;4.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卡。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一朵鲜花的外观特征,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2. 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尝试命名和区分不同种类的花。
探索花的结构和功能:1. 展示花的剖析图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花的不同部分,如花瓣、花蕊、花萼等;2. 通过示范或实验,介绍花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如花瓣吸引昆虫传粉、花蕊产生花粉等;3. 学生分小组合作,选择一种花进行观察和研究,记录花的结构和功能,并展示给全班。
探索花的生命周期:1. 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花的不同生长阶段,如种子、幼苗、开花等;2.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花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花的生命周期,并制作海报或PPT展示给全班;3. 引导学生思考花的生命周期与季节的关系,讨论不同季节中不同花的生长情况。
探索花的繁殖方式:1. 引导学生观察花的不同繁殖方式,如昆虫传粉、自花传粉、风传粉等;2.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繁殖方式进行观察和研究,记录繁殖方式的特点,并展示给全班;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繁殖方式对花的适应环境和生存能力的影响。
总结活动:1. 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内容;2.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 鼓励学生分享对花的新认识和感悟。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花的观察和记录,形成个人花的图谱;2. 鼓励学生参观植物园或花卉市场,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和花卉的养护方法;3. 引导学生进行花卉创作,如绘画、摄影等,展示花的美丽和多样性。
2024版《对花》教案
03 知识拓展:相关 文化与艺术
中国传统花卉文化
花卉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 的花卉具有不同的象征意 义,如梅花象征坚韧不拔, 兰花象征高洁清雅。
花卉与诗词歌赋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花卉 为题材进行诗词歌赋的创 作,表达对花卉的喜爱和 赞美。
花卉与民俗风情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和 民俗活动中,花卉都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如春节贴 春花、端午节挂艾草等。
《对花》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艺术 • 实践活动:花卉观察与记录 • 创意表达:以花为题材的创作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对花》背景及作者简介
《对花》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经典歌曲,通过对花卉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花卉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花卉与文学
在文学作品中,花卉常常被用来比喻 和象征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情感,如 《红楼梦》中的“葬花词”表达了林 黛玉的悲情。
花卉与绘画
花卉与音乐
在音乐创作中,花卉也常被用作灵感 来源,如一些古典乐曲和现代歌曲都 以花卉命名或以其为创作主题。
中国绘画中,花卉是重要的创作题材 之一,画家们通过笔墨和色彩的运用, 表现出花卉的美丽和生命力。
这段通过对樱花和柳绿桃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 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文章风格及特点
《对花》的风格清新自然,语 言简练生动,读来朗朗上口, 富有节奏感。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 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 力。
通过对花卉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诗歌展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 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2024年《对花》教案2
(2024年《对花》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书《对花》,涉及第三章《花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第二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花的组成部分:花梗、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花的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花的结构及其功能;2. 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不同类型的花的结构;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植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的结构及其功能;难点:理解花的生殖过程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花的模型、实物投影仪、PPT课件;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显微镜片、花标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结构和形态;提问:你们知道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15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花的结构及各部分名称;结合花的模型,详细讲解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不同类型的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花的结构;解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花的结构;教师提问,检验学生对花的结构的掌握程度。
提问:除了课堂上学到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花的知识?六、板书设计1. 板书《花的结构及其功能》2. 板书内容:花的组成部分:花梗、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结构特点及功能:各部分名称、形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一种你喜欢的花,注明其结构及功能。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对观察到的花进行详细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花的结构及其功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更多的花卉,了解其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教案: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第9课《对花》。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的花卉文化,包括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种植方法、花卉的养护知识以及花卉的欣赏等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花卉的分类及特点、花卉的种植方法、花卉的养护技巧、花卉的欣赏角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的基本知识,包括花卉的分类、特点、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学会欣赏花卉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3.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卉的分类、特点、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花卉的欣赏角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PPT、实物花卉、种植工具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种植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卉图片,引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花卉的基本概念,包括花卉的分类、特点、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通过实物花卉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花卉的生长过程和养护方法。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花卉种植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正确性。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种植经验和养护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欣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花卉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观察和描述花卉的外貌特征,让学生表达对花卉的感受和想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表格或图示等形式,将花卉的分类、特点、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等内容展示出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描述其外貌特征,并简要介绍其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学生调查身边的植物,了解其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并结合实际提出保护措施。
2024版对花教学设计共
02
花卉基础知识
花卉分类与特点
花卉按照生长习性可 分为一年生花卉、二 年生花卉、多年生花 卉等。
花卉的特点包括多样 性、季节性、地域性 等。
按照观赏部位可分为 观花类、观叶类、观 果类、观茎类等。
常见花卉识别与养护
常见花卉如玫瑰、月季、菊花、 兰花等的识别方法,包括观察 花朵、叶片、茎干等特征。
花卉是美的象征,通过对 花卉的欣赏和创作,提高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 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 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花卉的基本知识,如 花卉的种类、特点、寓意 等。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对花卉的欣赏、创作和表 达。
部分花卉可作为食材使 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
值和独特的口感。
一些花卉含有芳香物质, 可提取香精用于香水、
化妆品等领域。
某些花卉可用于染色、 造纸等工业生产中。
06
课程总结与反思
课程成果回顾与展示
学生对花卉种类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得 到提高,能够准确辨认出多种花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了解了花卉产业 的相关知识和就业前景,增强了专业 认同感。
知识面。
THANKS
感谢观看
插花艺术
运用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构思,将花卉剪切成不同形态,插入花瓶 等容器中,形成优美的室内装饰。
干花制作
将鲜花经过特殊处理,保持其原有色彩和形态,制作成干花进行 室内装饰,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花卉在其他领域中的拓展
药用花卉
食用花卉
香料花卉
工业用花卉
许多花卉具有药用价值, 可用于治疗疾病或保健
苏教小学音乐三下《3对花》 (2)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对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演唱几首不同风格、演唱形式的的歌曲,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欢乐情趣和生活气息。
2、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北京民歌《对花》,并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唱出民歌特有的风味。
3、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更好的了解演唱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音乐修养,获得音乐审美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1、感受民间小调的不同风格特点,能够用问答的表演形式表现歌曲《对花》活泼诙谐的情趣。
2、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准确的演唱,更好的掌握歌曲《对花》。
3、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更好的了解演唱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音乐修养,获得音乐审美愉悦。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四、教学环节(一)导入(1)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踏着音乐走进课堂。
(2)教师:“有哪位有心的同学注意到了刚刚老师播放的歌曲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引入独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教师:“下面呢,老师再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不一样的演唱形式的歌曲《对花》。
”以此引入本节课欣赏歌曲部分。
(二)欣赏歌曲(1)播放黄梅戏版《对花》,让学生感受戏曲中对唱形式的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播放陕西版本的《对花》,并请同学们说一说二者的异同之处,感受戏曲和民间小调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对唱的了解。
(三)学唱歌曲(1)教师:“同学们,欣赏了两个不同版本的对唱歌曲《对花》,那你们想不想跟老师来试一试呀?”老师采用简单的数学加减法的形式进行问答,如问:“一加二等于几?”答:“一加二等于三。
”或问:“几加几等于五?”答:“二加三等于五。
”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2)教师:“在学习歌曲之前呢,老师想出几个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什么开花在水里?什么开花像木耳?什么开花红满山?什么开花满干刺?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欣赏歌曲《对鲜花》”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主旋律和演唱特点。
(3)教师:“真是‘花开各有色’,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对花》教案浙江桐乡市濮院镇中心小学王晓娟一、题:浙江省小学义务教育音乐五年级一册第六《对花》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歌曲《对花》,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滑音的实际唱法,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感受歌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通过对班内优秀同学的表彰,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培养自信心及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点:《对花》歌谱的教学及对歌曲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难点: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其中倚音不作新授要求。
)五、前准备:录音带,录象带,大红花若干,大歌片,红绸带每生两条。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师生问好。
随《军队与老百姓》的音乐进入教室,坐定后随音乐拍手。
二、基础练习。
1、练练:4/4拍手0×0×0×××|0×0×0×××|×××|×××|拍手0×0×0×××|0×0×0××|| 跺脚×××|×××||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勇敢的解放军,去打击敌人,好吗?(生:好!)我们今天的任务有3个,首先要求我们按指定的步伐行军,因为敌人非常狡猾,而这种步伐能混乱他们的视听,第二步就要与我方的地下党员接暗号,取任务,然后就看谁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我们就为他戴上大红花!好吗?(生:好!)师:你看,这个就是上级给我们的行军步伐,哪位优秀的解放军能完成?)、出示拍手的节奏,请一位学生念念。
2)、学生齐念节奏两遍,第1遍休止符的地方可先用“嗯”代替,第2遍时请生把“嗯”念在心里。
3)、用手打节奏,休止符时手往外。
4)、出示跺脚节奏,请生分组配合再由生独立完成。
教案《对花》
《对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点与情绪,能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学会演唱《对花》这首歌。
2、能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结合手绢舞进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设想: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演唱歌曲《对花》、学跳手绢舞和学习上滑音、表演唱、对唱等音乐知识,目的是通过“看——听——学”等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对华北民间音乐的感性认识,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完成歌曲的学习。
教学重点:学会用富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演唱歌曲《对花》。
教学难点:1、知识点:上滑音、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其中倚音不作学习要求。
)2、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配套光盘、三用机、手绢、绶带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律动:师生在《对花》的音乐声中舞手绢。
二、激趣导课:1、师边转手巾花边与生问好。
2、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我手上的这块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同吗?生:略。
三、感受与体验:1、看师:是的,这种手绢是用来跳舞的。
知道吗?河北的民间舞蹈是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这种手绢。
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手绢舞,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拍一拍、动一动,为我鼓鼓劲。
好吗?(播放《对花》伴奏乐,师边舞边唱。
)2、听1)听赏《对花》:师:喜欢这个舞蹈吗?生:略。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具有浓郁河北音调的歌曲《对花》。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40页,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告诉我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录音,板书课题:九、对花)2)复听《对花》: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略。
师:是的,这是一首很轻快、热闹、喜庆的歌曲。
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轻轻地拍腿,感受一下它带给你的快乐吧!四、了解与认识:1、熟悉旋律:1)师:看得出同学们拍得都很开心,现在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欢乐的感觉,用“lu”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
生:略。
2)师: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生自评演唱情况,分析难点。
《对花》教学设计(2024)
简要介绍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 主要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 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为学习《 对花》打下基础。
12
类似作品比较分析
2024/1/28
《诗经》中的花卉诗
选取《诗经》中几首与花卉相关的诗篇,与《对花》进行比 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两者在主题、意象、表达手法等方ຫໍສະໝຸດ 的异同。其他诗人的花卉诗
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合作与交流能力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 习等过程中的表现,体现其团
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024/1/28
22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2024/1/28
23
教学效果总结回顾
2024/1/28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对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能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
2024/1/28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8
7
文本结构梳理
《对花》是一首以问答形式构成 的民歌,整体结构清晰,分为问
句和答句两部分。
歌曲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 了欢快、热烈的气氛,体现了劳 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在文本结构上,采用了反复的咏 唱手法,使得歌曲更加易于传唱
和记忆。
造角色。
表演呈现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 并在课堂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
,展示学习成果。
2024/1/28
16
创意写作任务布置
01
02
03
写作主题
以“我与花的故事”为主 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 ,创作一篇与花卉相关的 故事或散文。
2024/1/28
写作指导
教师提供写作技巧和思路 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内心 感受,激发创作灵感。
《对花》教学设计
《对花》教学设计《对花》是一首经典的儿童音乐作品,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
本教学设计以《对花》这首歌曲为主题,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一堂精彩的音乐课程。
通过这堂课,旨在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花》这首歌曲的内容及背景,能够准确地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内容,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歌曲的教学,培养儿童的合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4.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让其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美好。
二、教学内容:1.引入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一首热身歌曲,搭建良好的音乐氛围。
2.学习《对花》歌曲的歌词及旋律,让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3.分组合唱: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组合唱《对花》,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表演展示: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展示,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5.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唱一首热身歌曲,调动学生的音乐情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2.学习歌曲《对花》(10分钟):老师播放《对花》这首歌曲的原唱版本,让学生听一遍,让他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然后老师逐句教学歌词,让学生跟读。
3.分组合唱(1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演唱一小节的歌词,然后全班一起合唱整首歌曲。
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逐步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
4.表演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展示,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演唱和表演技巧。
老师可以根据表演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
5.讨论交流(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
6.总结反馈(5分钟):老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导语: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对花》这首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对花》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掌握重要词汇和诗句的理解;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赏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素养。
二、教学准备1. 复印本诗歌《对花》给每位学生;2. 准备一些与自然景物相关的图片,如花朵、绿叶等;3. 准备一些花卉制成的装饰品,如花环、花束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花卉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美?自然美与人工美有何区别?(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教师将诗歌《对花》分段朗读,让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行阅读诗歌,并思考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3.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三)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解释诗中较难的词汇,如“踟躇”、“凝神”等,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其在诗歌中的意义。
2. 学生通过词汇教学,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
(四)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所欣赏的花卉或自然景物的文章。
2. 学生可以运用刚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展示与赏析(10分钟)1. 学生相互交流,展示各自所写的文章。
2. 学生互相欣赏,给予对方表达中的优点和改进意见。
(六)延伸活动(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花卉装饰品制作,如花环或花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美感。
2. 学生赋予作品个性化的名称,并通过口头表达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总结通过对《对花》这首诗歌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增加对自然美的感知和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素养。
同时,通过展示和赏析,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本文共计877字)。
对花的教案
对花的教案主题:欣赏花朵的美丽和多样性教学目标:1.了解花朵的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和感受花朵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花朵的多样性和美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花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
2.不同花朵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各种花朵的图片和样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漂亮的花朵图片,引发学生对花朵的兴趣。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花朵的看法,欣赏花朵的美丽。
Step 2:花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花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包括花的花瓣、花蕊、花托等。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花朵样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认识花朵的结构。
Step 3:品种展示(1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和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花朵的特点和形态。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发掘花朵的多样性。
Step 4:赏析诗歌或美术作品(10分钟)教师在教室里放一些描绘花朵美丽的诗歌或者美术作品。
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朗读诗歌并想象花朵的美丽。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花朵的感受。
Step 5:讨论花朵的种植和保护(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花朵的种植和保护问题。
让学生了解种植花朵的方法和技巧,并讨论如何保护花朵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
Step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花朵的美丽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善待自然、热爱自然。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历史学习并写一篇关于花朵的心得体会。
Step 8: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花园或公园观察和欣赏各种花朵,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自己喜爱的花朵,并记录下对花朵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对花朵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观察、欣赏和保护自然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感受花朵的美丽和多样性。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教案:《对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对花》。
课文内容主要是通过描绘各种花卉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文内容包括:桃花、李花、杏花、梨花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花卉的观察和描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花朵图片、花卉标本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花卉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课文,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描绘花卉: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花卉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花卉特点描绘方法桃花美丽粉红色李花香气白色杏花娇艳黄色梨花纯洁白色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每人选一种花卉,进行观察和描绘,要求描绘出花卉的特点和美丽。
答案:例如,我选择了桃花,桃花很美丽,颜色是粉红色,花瓣柔软,花蕊鲜艳。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花卉的短文,要求描绘出花卉的特点和美丽。
答案:例如,我最喜欢的花卉是牡丹,牡丹很大气,花朵鲜艳,花瓣层层叠叠,非常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花卉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课文,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描绘花卉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花卉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花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
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对花》
第二课时:手绢舞
第三课时:《顶嘴》、《挂红灯》
第四课时:《沂蒙山小调》与吹口风琴
教具准备
CAI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教学难点: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教具准备:CAI 课件钢琴奖品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体验
1、听音乐。
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
2、看歌舞。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师:你看到了哪些动作?我们来学一学。
二、了解与认识
1、看
师: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
2 、听
师: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对唱)
三、学唱《对花》
1、教师范唱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
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
3、歌词学习对唱。
四、创编与表现
师: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夏季呢?你能编段歌词吗?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掌握手绢舞的基本技巧。
2、能完成手绢舞的表演。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手绢舞。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三、新课学习。
1、师教授学生基本技巧
2、请学生邀请一个同学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对花》,试着根据四季花开的特点,即兴编唱歌词。
3、学生自行联系手绢舞,试着边唱边跳。
四、各组学生表演、评比。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2、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手绢舞
三、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一听。
四、听赏与跟唱《挂红灯》
1、我们了解了河北民歌的特点,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山东民歌的特点,首先,请听山东民歌《挂红灯》
2、跟唱并扭秧歌。
五、评价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
2、学吹口琴。
教学重点
学会《沂蒙山小调》和《吹口琴》。
教学难点
学会《沂蒙山小调》和《吹口琴》。
教具准备
CAI 课件钢琴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挂红灯笼》
二、读谱唱词《沂蒙山小调》
1、唱谱
2、唱词
3、山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
三、用口琴来吹一吹《沂蒙山小调》
1、练习
2、分组吹奏
3、指名演奏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