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精校】.doc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一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和绿叶B.眼睛大和眼角上翘C.羊的黑毛和白毛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2.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D.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3.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B.yRC.YrD.Yy4.孟德尔研究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其后代只表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A.3/16B.3/8C.7/16D.9/165.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B.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C.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5.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如下图所示),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7.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不是精子形成过程的是8.正常进行分裂的果蝇细胞,同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数量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9.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C.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12.若某tRNA上转运氨基酸的反密码子为UAC,那么控制这个氨基酸的基因中相应的三个碱基的顺序为A.AUGB.TACC.ATGD.UAC13.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组成成分上的区别在于4种碱基的不同B.DNA都是复制而的,RNA都是转录而的C.AGCTGA既可能是DMA的碱基序列,也可能是RNA的碱基序列D.mRNA的碱基序列取决于DNA的碱基序列,同时又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1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D.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15.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形态不同,原因是A.基因发生了改变B.环境决定生物的性状C.水中叶片脱落了D.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16.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长度180b。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3套,含参考答案)
第二学期高一级期末考试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
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A.YyRrB.YYRrC.YYRRD.YyRR2.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青霉菌,选育出了高产青霉菌新菌株。
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3.下列有关变异的阐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并不普遍存在B.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C.染色体变异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不包括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B.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C.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D.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5.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6.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斐林试剂能与蔗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C.加入无水乙醇越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D.观察叶绿体时需用健那绿染色7.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
下列关于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B.近亲结婚不影响该病的发生率C.该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会增加......D.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手段不会造成该病基因频率的显著增加8.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使用农药多年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没有改变9.下列关于DNA、R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分子片段B.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由DNA传递到RNAC.亲代DNA通过复制在子代中表达遗传信息D.分裂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10.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附答案解析)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若不考虑变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子代个体出现隐性性状,则其双亲基因型一定都是AaB .若子代个体均含有隐性基因,则其双亲基因型一定都是AaC .若双亲中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则其子代全为显性性状D .若双亲都正常且有一方是杂合子,则其子代一定出现隐性性状2.已知控制某种生物的四对不同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 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 .基因型为BBDd 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D/d 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 .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 与基因D/d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基因型为AaEe 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A/a 与基因E/e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aBb −−→①AB Ab aB ab −−→②配子间M 种结合方式−−→③子代:N 种基因型,P 种表现型(12∶3∶1)A .A 、a 与B 、b 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B .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 .M 、N 、P 分别代表16、9、3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4.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形成四分体的结构。
一个四分体包含()A.4条染色体B.4对同源染色体C.4对姐妹染色单体D.4条染色单体5.某雄性哺乳动物(2n=10)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正移向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此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若细胞中无Y染色体,则此细胞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C.若有染色单体存在,则此时细胞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若无染色单体存在,则此细胞有10对或0对同源染色体6.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相同实验材料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活菌甲是S型细菌,活菌乙是R型细菌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都能使小鼠死亡D.从鼠5体内分离出活菌在培养基上培养,都会产生光滑菌落7.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和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B.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染色体由基因和相关蛋白质组成D.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都彼此分离B.在DNA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C.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a的两个DNA分子中(A+G)/(T+C)的值相同;对RNA 病毒来说,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解析)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提高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度②检验杂种一代的基因型③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D.自交、测交、杂交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内容B.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测交实验结果”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D.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假说内容3.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X、Y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区II、III上B.同源区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C.非同源区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D.摩尔根研究的果蝇白眼性状的控制基因在非同源区II上4.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中心体、纺锤体等结构都是由微管构成的,线粒体和囊泡等可以沿微管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心体在间期倍增,前期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B.通过药物抑制微管的形成可使有丝分裂停止在后期C.有丝分裂过程中所有的纺锤丝均与着丝粒相连D.微管和内质网分别相当于囊泡运输的高速公路和交通枢纽5.某同学在观察马蛔虫的减数分裂过程时,绘制了如下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为初级卵母细胞,乙丙为次级卵母细胞B.甲图和丙图都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该同学绘制的丙图存在明显的错误D.甲图所示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都彼此分离B.在DNA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C.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a的两个DNA分子中(A+G)/(T+C)的值相同;对RNA 病毒来说,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L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着D或d的两种小球,并且各自的两种小球D和d数量相等,这分别模拟的是()A.Fi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B.Fi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Fi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为1:1D.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D和d的配子为1:1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假说内容B.孟德尔通过所做的测交实验证明了假说是正确的C.孟德尔认为豌豆茎的高度受一个遗传因子控制D.假说未经验证之前能解释F2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但不一定正确3.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和灰色,尾巴有短尾和长尾,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一对等位基因设为A、a,另一对等位基因设为B、b(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任取一对黄色短尾鼠,让其多次交配,Fi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二6:3:2: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B.控制短尾的基因是B,控制黄色的基因是AC.让Fi中黄色长尾雌雄鼠自由交配,F2中不会出现短尾鼠D.让Fi中黄色短尾雌鼠与灰色长尾雄鼠交配,F2的表型之比为1:1:1:14.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
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
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
亲本无香味易感病植株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C.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5.果蝇的暗红眼和白眼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基因A、B具有累加效应,位于2号染色体上,双杂合的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在不考虑互换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暗红眼果蜂白眼果晚A.A基因和B基因互称为等位基因B.双杂合暗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C.控制暗红眼与白眼的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图中两果蝇杂交后代为暗红眼:白眼=1:16.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芦花鸡基因B在Z染色体上,对非芦花鸡基因b 是显性,为了尽早而准确地通过羽毛花色判断小鸡的性别,应选用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C.芦花母鸡与芦花公鸡交配D.非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7.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和GUG,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缴氨酸。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液、血浆B.血浆、血浆C.血液、组织液D.血浆、组织液2.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盐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B.消化液、原尿都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C.稳态一旦被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内环境稳态由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共同维持4.下列有关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C.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5.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C.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6.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下列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细跑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通过体液运输,作用时间短D.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8.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D.散热量增加9.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10.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体内的天花抗体防御天花病毒D.胃液中的盐酸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11.人在患过天花病后,终生“永志不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研究人员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 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 H标记的细菌④用3 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噬菌体的外壳留在了外面,而DNA侵入到了细菌细胞内,所以经离心后,沉淀中含有的是细菌和进入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DNA,上清液中含有的是原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详解】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被35S标记的细菌分布在沉淀中,故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会被注入到细菌内,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被3H标记的细菌分布在沉淀中,故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④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3H同时标记了DNA和蛋白质,侵染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3H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故离心后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故反射性分布依次是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正确。
2.承担着真核细胞物质运输的任务,能将蛋白质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答案】C【解析】【分析】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构成了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枢纽,决定物质运输的方向。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详解】影响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而动物的垂直分层依赖于植物为其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故选D。
2.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觉的形成属于反射活动B.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C.静息电位的产生只与K+外流有关D.暂时记忆的形成实质上是新突触建立的过程【答案】B【解析】视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A错误;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外相反,B正确;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外流有关,C错误;暂时记忆的形成实质上是新反射弧建立的过程,D错误。
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与卷毛B.人的长食指与卷舌C.羊的有角与牛的无角D.玉米的糯性与非糯性【答案】D【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兔的长毛与卷毛是指毛的长度和形状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项错误;人的长食指与卷舌也是两种不同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项错误;羊的有角与牛的无角是两种不同生物的性状,不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故不属于相对性状,C项错误;玉米的糯性与非糯性是同种生物玉米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属于相对性状,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解答概念类题目时,通过辨析要把基本概念弄清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以及它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相对性状的内涵和外延,紧扣两个“同”与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精编】.doc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一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和绿叶B.眼睛大和眼角上翘C.羊的黑毛和白毛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2.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D.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3.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B.yRC.YrD.Yy4.孟德尔研究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其后代只表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A.3/16B.3/8C.7/16D.9/165.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B.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C.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5.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如下图所示),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7.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不是精子形成过程的是8.正常进行分裂的果蝇细胞,同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数量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9.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C.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12.若某tRNA上转运氨基酸的反密码子为UAC,那么控制这个氨基酸的基因中相应的三个碱基的顺序为A.AUGB.TACC.ATGD.UAC13.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组成成分上的区别在于4种碱基的不同B.DNA都是复制而的,RNA都是转录而的C.AGCTGA既可能是DMA的碱基序列,也可能是RNA的碱基序列D.mRNA的碱基序列取决于DNA的碱基序列,同时又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1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D.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15.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形态不同,原因是A.基因发生了改变B.环境决定生物的性状C.水中叶片脱落了D.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16.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长度180b。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装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项正确;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B项错误;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项错误;内环境是机体细胞生活的的直接环境,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D项错误。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与食物网,A正确;少数细菌为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的能量合成有机物,B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C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
3.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有害突变不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其中外因是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内因是DNA复制方式差错或碱基发生改变等。
细胞癌变的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而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生物(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一生物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选择题共20小题,1-15每小题2分,16-20每小题3分,共45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某实验小组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不能判定植株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的实验是()A. 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B. 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C.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D. 对植株甲有关羽裂叶和全缘叶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有两种碱基序列2. 下图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是( )A. ①中由位于DNA 分子两条单链上的等位基因A 、a 分开,形成A 、a 两种配子B. ②中性状分离比3:1的出现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C. AaBb 的个体经③产生以上四种配子,两对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 ②中3种基因型和⑤中9种基因型的出现必须满足A 对a 、B 对b 完全显性3. 在某高结实率的自然植物种群中,其性别分化由常染色体上的三个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的上的等位基因D 、d +和d -)控制,基因D 决定雄株,基因d +决定雌雄同株,基因d -决定雌株。
已知D 对d +和d -为显性,d +对d -为显性。
不考虑变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D 、d +和d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一雄株和一雌株杂交后代中一定会有雄株,但不一定有雌株C 一雌雄同株个体进行自交,后代中会有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D. 一雄株与一雌雄同株杂交,后代可能全是雄株4. 为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和两大遗传定律,某小组准备了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黑色大、小球若干和白色大、小球若干。
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聊城市2021-2022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一生物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0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0每小题3分,共46分。
第Ⅱ卷共5小题,共54分。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B.狗的长毛和卷毛C.水稻的抗病和易感病D.小麦的高产和晚熟2.“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C.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D.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3.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4种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 F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必须统计足量的F2个体4.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
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A. BbddB. bbddC. bbDdD. BbDd5.已知等位基因A和a、B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太阳能”海蜗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它以某种海藻为食,并将这种海藻的叶绿体保留下来吸收到自身细胞中利用,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太阳能”海蜗牛与海藻为捕食关系B.“太阳能”海蜗牛摄入的这种海藻属于真核生物C.“太阳能”海蜗牛可以利用光能作为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D.“太阳能”海蜗牛的这种光合能力是不能遗传的参考答案:C2. 研究发现,正常细胞的线粒体中,存在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细胞中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
当线粒体接受到释放这种蛋白的信号时,就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IAPs(凋亡抑制蛋白)反应,促进细胞凋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控制Smac合成的基因导入癌细胞治疗癌症,需用解旋酶和DNA连接酶处理Smac合成基因和运载体B.细胞凋亡时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所有酶的活性下降等特征C.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D.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IAPs基因过度表达和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受阻有关参考答案:D3. 下列解决基因歧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和伦理道德教育B.杜绝基因检测C.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D.建立完善的法规,通过立法解决参考答案:B4. 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油脂B.花生种子的切片滴加苏丹Ⅲ,显微镜下观察到油滴为橙黄色C.蛋白质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主要的贮能物质D.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参考答案:B5.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A. 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 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协调表达D. 细胞癌变都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参考答案:答案:B6.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膜具有双层结构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C.卡尔文的实验中14C将出现在三碳化合物和葡萄糖中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2P参考答案:C7. 根据图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 a>b>cB. c>b>dC. b>a>cD. a=b=c参考答案:B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生长素含量C大于d,由于左图胚芽鞘尖端有玻璃隔板,a侧生长素含量不大于b,A错;a不等于b,D错;a不大于c,C错。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生物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生物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B 错误;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掌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身高是由1个基因决定的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C.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D.水毛茛的叶形只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与性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性状由基因控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详解】A、人的身高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另外也与环境有关,A错误;B、基因控制性状有两种途径,其中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B错误;C、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也必须在细胞内发生,C正确;D、水毛茛的叶形既受甚因控制,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易判断C项为错误。
错因在于对病毒遗传信息传递特点不理解。
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必须在细胞内发生。
2.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X代表磷酸基团,A代表腺苷B.DNA双链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DNA的基本骨架是N所示的化学键连接的碱基对【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中X表示磷酸基团,N表示氢键,A表示腺嘌呤,A错误;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是与嘧啶配对,因此嘌呤与嘧啶相等,B正确;由题图可知,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连接2个两个磷酸,位于DNA分子两端的2个脱氧核糖各连接一个磷酸基,C错误;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D错误。
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③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最终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通过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③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二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6页,第Ⅱ卷7—10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 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假如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其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B.感染症状C.抗原D.传播途径4.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觅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5.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7.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A.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C.乙烯D.生长素8.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上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方法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先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然后确定最适浓度9.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10.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
现将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二者在食物上存在的关系是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11.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了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人们根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
此过程运用的信息传递的种类是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D.其他信息12.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生物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群体13.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A.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一样多D.无法确定14.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15.激素有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A.垂体、甲状腺、全身细胞B.垂体、全身细胞、全身细胞C.垂体、全身细胞、甲状腺D.下丘脑、甲状腺、全身细胞16.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17.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18.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年),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
下列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为肉食性动物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甲 乙C .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D .戊是丁的前一个营养级19.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A .个体差异最小的B .个体差异最大的C .个体差异最少的D .个体差异最多的20.下图中甲表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乙表示将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三种处理方式,一段时间后①、②、③的生长情况依次是A .向B 侧弯曲、向B 侧弯曲、向A侧弯曲B .向A 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 侧弯曲C .向B 侧弯曲、向B 侧弯曲、向B 侧弯曲D .向B 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 侧弯曲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 .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 .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C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聚集D .2008年威海市人口出生率为6.86‰22.下列生产实践中与激素作用无关的是A .苹果树的修剪B .无籽果实的培育C .移栽作物时剪掉部分叶片D .对猪进行阉割肥育23.《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大胆推测“沉默突触”沉默的原因可能是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 .②③④B .②③C .②④D .③④2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 .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 .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计划依据下列四项来设计生态瓶,其中不合理的是A .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应搭配合理B .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C .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D .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物质的联系2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7.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 .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 .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甲 乙 a D .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28.下列关于体温的描述错误的是A .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B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 .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D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9.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指A .细胞外液B .血浆和组织液C .淋巴和组织液D .血浆和淋巴30.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 .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31.右图为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分泌C ,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 .血糖浓度下降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D ,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 .C 与D 表现为拮抗作用D .血糖平衡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32.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种子明显增多B .形成无籽果实C .部分果实脱落D .果实生长不受影响33.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 .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 .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增多34.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
下图中甲为实验示意图。
乙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A .aB .bC .cD .d35.右下图表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③表示脊髓的神经中枢,箭头表示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兴奋在②上传导时,其膜外电流方向同箭头方向一致B .刺激④既可以引起⑤的活动,亦可以导致a处的兴奋C.a、b两处的突触保证了神经冲动只能沿箭头所示方向传递D.若因脑溢血使大脑失去功能,则图示的反射活动不能进行36.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树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37.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8.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39.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