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人文地理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人文地理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人文地理类题目:某国家的人口问题和城市化发展1. 人口问题首先,该国家人口问题是指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在此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 人口数量: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的人口普查数据来分析该国家的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

在答题时,可以列出这些数据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说明,并且可以结合该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徙率等因素进行解释。

b)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指的是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人口分布情况。

这方面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国家的劳动力资源状况、教育发展水平以及老龄化问题等。

在解答时,可以列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并进行解读,例如该国家的青年人口比例是否下降,老年人口是否增加等。

2. 城市化发展其次,城市化发展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以及城市面积扩大和发展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对该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可能产生影响。

在答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a) 城市化影响经济发展: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市场需求。

可以举例说明该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经济领域得到了发展,例如房地产、零售业、服务业等。

b)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也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例如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社会犯罪率上升等。

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城市化对该国家社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c) 城市化的环境影响:城市化会导致土地开发和资源利用的迅速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可以列举一些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并讨论该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完成答题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和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答。

在回答问题时,还可以参考相关的地理理论和案例分析来支持观点,并且在总结时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解决方案,以提高答案的质量。

高中地理五类典型综合题答题模板(精选)

高中地理五类典型综合题答题模板(精选)

高中地理五类典型综合题答题模板(精选篇)一、地形地势类1.概括欧洲地势的特点。

并说明这种地势特点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2分)①南北高,中部低;(1分)②便于湿润的西风气流向东深入内陆,使欧洲大部分地区深受海洋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1分)2.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

(3分)①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分)②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2分)3.青海湖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河流水文特征。

(4分)①地势特征:四周高中部低(或地势自四周向中部降低)。

(1分)②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冰期(或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任答3点)4.河南地形特征。

(2分)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1分)地势西高东低。

(1分)5.云贵高原地区地表特征。

(2分)西高东低;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峰林、石林和山间小盆地。

(2分)6.鄱阳湖地区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分)以低山、丘陵为主:(1分)地势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较低。

(1分)二、气候类1.朝鲜半岛等温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2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因比热容小而散热快,因此同纬度陆地比海洋温度要低。

(2分)朝鲜半岛地势较高,受地形地势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南弯曲。

2.一月朝鲜半岛南北温差大,试说明其原因。

(4分)朝鲜半岛南北狭长,北部深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南部靠近太平洋,呈现温和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4分)北部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南部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北部距冬季风源地近,气温低,南部距冬季风远,气温高。

3.比较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并说明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

(4分)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喀什夏季降水较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

深居内陆地形闭塞(共4分)4.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4分)气候差异:A地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1分)气温年较差小(1分);B地降水少,季节差异大,(1分)气温年较差大。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河流洪涝的成因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河流洪涝的成因

河流洪涝的成因【答题模式】①自然原因:a.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b.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c.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d.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高考真题一】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10分)【答案】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

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高考真题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

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6分)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

【强化训练一】图12为湖南省地形图,图13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布图。

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

(10分)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位于环洞庭湖地区(或湖南省东北部)(2分)。

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2分);水系形状呈扇形,汇流集中(2分);上游多山区,落差大,汇流速度快(2分);下游洞庭湖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泄洪速度慢(2分)。

【强化训练二】海河水系由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五大干流组成,经天津市注入渤海,流域面积为26.36万km2。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4亿m3,年均输沙量1.82亿吨。

海河的源头地区和下游地区都发现有黄土层分布解释海河治理前天津段洪涝严重的原因。

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多暴雨;扇形水系,汇水量集中到下游天津段,水量集中,排水不畅;上游黄土广布区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泥沙淤积;天津段地势低洼,水流较慢;工农业和城市密度大,单位面积经济容量大,灾害损失大。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影响气候因素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影响气候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
【答题模式】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
(3)海陆位置
(4)地形
(5)洋流
(6)人类活动
【高考真题】
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
甲地: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沿岸暖流经过,水汽较多,位于山脉迎风坡一侧。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乙地: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位于山脉背风坡。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

【强化训练一】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1分)
热带沙漠气候(2分)。

地处低纬,太阳辐射强,气温高;(3分)夏季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与海岸平行),气流干燥;(3分)沿岸有离岸洋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3分)
【强化训练二】下图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示意图。

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新西兰气候的形成原因。

地处中纬度地区,四周环海,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

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
【答题模式】
①植被覆盖状况;
②土壤的疏松程度;
③流速大小;
④人类活动.
【高考真题一】
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7、图8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9分)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冰期等方面,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植被等。

【答案】: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高考真题二】
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8分)
张家山(咸阳)水文站河流泥沙含量高(低)。

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地),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河段比降大(小),流速快(慢)。

【强化训练】
尼罗河的支流青尼罗河因含沙量大而得名,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含沙量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8分)
该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1分)雨季降水集中。

(1分)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或河流落差大),(1分)流水侵蚀作用强。

(1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凌汛的形成条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凌汛的形成条件

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
【答题模式】
①由低纬向高纬流。

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发生时间各纬度不同,结冰时高纬早低纬晚,融冰时低纬早高纬晚。

即: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

【强化训练一】
图中乌海河段的凌汛多发干3月、11月,分别简述其形成过程。

河流自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每年秋末冬春(11月),下游封冻,上游来水被冰坝阻塞河道;次年春季(3月),上游冰融,下游未解冻,冰坝阻水,河水溢出河道,形成凌汛。

【强化训练二】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同学认为图示地区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
不可信。

该河段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校本教材】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

【校本教材】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含高考真题和典型例题)【说明】根据最新高考地理大纲、近5年全国卷和各省高考地理真题、地理必修1~3、环境保护、区域地理等整理,包含高考所有考点和综合题各类题型;适合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使用;适合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最后阶段冲刺使用。

本文档包括十一个小专题,共88页,页面设置为A4纸,排版精美,可直接打印。

目录小专题一:气候要素专题一、气候特征的描述---------------------------------------------------------------------------------71、描述某种气候类型气候特征------------------------------------------------------------------72、描述某大区域气候特征------------------------------------------------------------------------7二、气温要素------------------------------------------------------------------------------------------81、气温特征的描述----------------------------------------------------------------------------------8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8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94、影响气温的因素----------------------------------------------------------------------------------9三、降水要素-----------------------------------------------------------------------------------------101、降水特征的描述---------------------------------------------------------------------------------102、影响降水的因素---------------------------------------------------------------------------------103、影响干旱的因素---------------------------------------------------------------------------------11四、风要素--------------------------------------------------------------------------------------------111、影响风向的因素---------------------------------------------------------------------------------112、影响风力的因素---------------------------------------------------------------------------------123、影响风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因素-------------------------------------------------------------124、开发风能的条件---------------------------------------------------------------------------------12五、气候成因的分析-------------------------------------------------------------------------------13小专题二:水体要素专题一、水循环--------------------------------------------------------------------------------------------141、影响蒸发的因素--------------------------------------------------14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143、影响下渗的因素--------------------------------------------------14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145、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15二、河流特征-----------------------------------------------------------------------------------------15(一)河流水文特征-------------------------------------------------------------------------------151、河流补给类型------------------------------------------------------------------------------------152、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163、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64、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175、凌汛的形成条件---------------------------------------------------------------------------------176、水能丰富的原因---------------------------------------------------------------------------------187、断流的原因及其对策--------------------------------------------------------------------------188、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19(二)河流水系特征--------------------------------------------------------------------------------201、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202、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213、地上河形成的原因-------------------------------------------------------------------------------214、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22(三)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治理----------------------------------------------------------221、河流的航运价值(通航能力评价)---------------------------------------------------------22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233、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244、水电基地选择区位条件--------------------------------------------------------------------------245、河流的开发方向------------------------------------------------------------------------------------24小专题三:地形要素专题一、地形类型的判断-----------------------------------------------------------------------------------25二、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26三、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26四、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27五、地形成因----------------------------------------------------------------------------------------------27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27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28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28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28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28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29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29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29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29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3011、三角洲的成因---------------------------------------------------------------------------------------30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等)的成因---------------------------------------------30小专题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的描述----------------------------------------------------------------------312、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323、山地垂直自然带形成(复杂程度)的原因---------------------------------------------------324、影响山地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因素----------------------------------------------------------33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336、影响生物多少的因素---------------------------------------------------------------------------------33小专题五:人口与城市专题1、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34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4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34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55、人口迁移的影响----------------------------------------------------------------------------------------366、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367、城市(或城市群)区位分析模式------------------------------------------------------------------37小专题六:农业专题1、农业类型的判断-----------------------------------------------------------------------------------------382、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383、描述农业生产特征--------------------------------------------------------------------------------------39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395、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96、地形对农业的影响--------------------------------------------------------------------------------------407、农产品质量的判读--------------------------------------------------------------------------------------418、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判读---------------------------------------------------------------------------429、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210、分析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意义-------------------------------------------------------------------4311、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方向-------------------------------------------------------------------44小专题七:工业专题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442、工业的区位因素------------------------------------------------------------------------------------453、城市工业布局区位因素----------------------------------------------------------------------------464、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465、工业生产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66、工业集聚的意义---------------------------------------------------------------------------------------477、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工业城市(如鞍山、克拉玛依等)应如何发展------------488、产业转移的原因---------------------------------------------------------------------------------------489、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4910、产业转移的影响--------------------------------------------------------------------------------------49小专题八:交通专题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492、五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49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适宜运输的客、货特点-----------------------------------------------------504、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思维模式----------------------------------------------------------------------505、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516、港口区位影响因素--------------------------------------------------------------------------------------527、航空港区位影响因素-----------------------------------------------------------------------------------53小专题九:生态环境建设专题1、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的一般思路----------------------------------------------------------------------532、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区际协作中的互补条件-----------------------------------------------543、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544、区域经济发展方向--------------------------------------------------------------------------------------555、荒漠化的原因---------------------------------------------------------------------------------------------566、荒漠化的防治措施--------------------------------------------------------------------------------------567、区域非可再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578、区域可再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579、资源(能源)状况(特征)-------------------------------------------------------------------------571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5811、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581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5813、隧道的选址条件--------------------------------------------------------------------------------------58小专题十:环境保护专题一、环境污染-----------------------------------------------------------------------------------------------59 (一)水污染-----------------------------------------------------------------------------------------------591、水污染的类型------------------------------------------------------------------------------------------592、水污染的原因------------------------------------------------------------------------------------------593、水污染的危害------------------------------------------------------------------------------------------594、治理水污染的措施-----------------------------------------------------------------------------------59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601、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60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613、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61 (三)大气污染--------------------------------------------------------------------------------------------611、大气污染的类型---------------------------------------------------------------------------------------612、分析大气污染原因的一般思路--------------------------------------------------------------------613、分析大气污染危害的一般思路--------------------------------------------------------------------624、分析治理大气污染措施的一般思路--------------------------------------------------------------625、分析可吸入颗物污染原因的一般思路-----------------------------------------------------------626、分析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措施的一般思路--------------------------------------------------627、分析酸雨形成原因的一般思路----------------------------------------------------------------------638、分析治理酸雨措施的一般思路----------------------------------------------------------------------63 (四)环境污染治理的评价------------------------------------------------63 二、资源短缺---------------------------------------------------------------------------------------------------32(一)淡水资源-----------------------------------------------------------------------------------------------321、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322、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643、治理水资源短缺的措施---------------------------------------------------------------------------------64 (二)耕地日益减少-----------------------------------------------------------------------------------------641、耕地日益减少的原因------------------------------------------------------------------------------------652、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653、土地退化的现象-------------------------------------------------------------------------------------------664、防治土壤侵蚀的措施-------------------------------------------------------------------------------------66(三)矿产频临耗竭-------------------------------------------------------------------------------------661、矿产(化石燃料)频临耗竭的原因-------------------------------------------------------------662、应对矿产频临耗竭面临的措施--------------------------------------------------------------------663、矿产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664、矿产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措施-----------------------------------------------------------------67三、生态破坏------------------------------------------------------------------------------------------------67 (一)森林及其保护--------------------------------------------------------------------------------------671、森林破坏的原因----------------------------------------------------------------------------------------672、森林的生态价值----------------------------------------------------------------------------------------673、森林破坏的后果----------------------------------------------------------------------------------------684、保护森林的措施----------------------------------------------------------------------------------------68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691、草地的生态价值----------------------------------------------------------------------------------------692、草地退化的原因----------------------------------------------------------------------------------------693、草地退化的危害----------------------------------------------------------------------------------------694、保护草地的措施----------------------------------------------------------------------------------------69 (三)湿地干涸及其恢复--------------------------------------------------------------------------------691、湿地的类型----------------------------------------------------------------------------------------------692、湿地的生态价值----------------------------------------------------------------------------------------693、湿地减少的原因----------------------------------------------------------------------------------------704、湿地减少的危害----------------------------------------------------------------------------------------705、保护湿地的措施----------------------------------------------------------------------------------------70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70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70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70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71小专题十一:其它专题1、描述某一条等值线的(走向、延伸方向)特点-----------------------------------------------722、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点-------------------------------------------------------------------------723、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等值线图)---------------------------------------------------------734、描述某地理事物(点状分布图)的分布特点---------------------------------------------------735、描述某地理事物(面状分布图)的分布特点---------------------------------------------------746、描述某地理事物(统计图)的变化特点----------------------------------------------------------75 【参考答案】----------------------------------------------------------------------------------------------76~88小专题一:气候要素专题一、气候特征的描述1、描述某种气候类型气候特征【答题模式】(时间+气温+降水)(1)气温特征(3点)①年均温;②最高、最低月均温;③气温年较差。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自然地理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自然地理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自然地理类题目:请你结合实际情况,回答以下地理综合题。

1. 以中国为例,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貌变化的影响,并以某个具体地区为例进行说明。

3. 说明地质构造对能源资源分布的影响,并选取一个能源资源进行具体分析。

4. 分析地球大气层结构对人类活动的作用,并说明某种重要气候现象的成因。

5. 探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以某个具体地区为例进行论述。

答题模板:一、引言提出问题/现象,引起读者兴趣。

二、主体部分2.1 解释相关概念对于题目中涉及的关键概念给予解释。

例如:气候变化指的是长期气候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降水量、日照时间等方面的变化。

2.2 分析影响因素列举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

例如:气温的升高导致作物生长季节缩短,降水量的减少导致土壤干旱等。

2.3 提供实例选择一个具体的地区作为案例,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如:选择中国北方的河北省进行分析,说明气温升高导致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下降。

三、结论对问题进行总结,对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例如: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加强适应性农业的研究与开发。

四、扩展讨论讨论其他相关问题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除了气候变化,农业生产还受到土壤质量、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还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五、参考文献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提供给读者进行进一步阅读的参考。

注意事项:1. 遵循逻辑顺序,清晰明了地阐述观点。

2. 提供实例进行说明,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3. 使用科学术语,但要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4. 尊重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以上是一个用于回答高考地理综合题的模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完整版)高中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完整版)高中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完整版)高中地理万能答题模板高中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修饰词和限定词,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选择合适的描述方式,如简述、说出、阐述、例析、评价等。

2.地形地势题的常见答题模板:地理位置分析: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和军事位置、相邻地区等。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主要包括五大类地形、地势起伏、地势特征等。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主要包括高低、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等。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水系的形状等。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特征:主要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

以上模板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答题效果。

降水集中、气候异常、地形地貌等因素导致河水暴涨。

人为原因: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河道疏浚不及时等。

治理措施包括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河道管理、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2地震的成因和影响: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变化导致的地面震动。

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交通中断等严重影响。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等方面。

3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干旱等。

主要成因是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植被保护等方面。

4火山喷发的成因和影响: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构造变化导致的火山活动。

火山喷发会造成火山灰、火山熔岩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对人类造成威胁。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火山监测和预警、制定应急预案等方面。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业用水结构3.保护水源:加强水土保持、治理湖泊河流、恢复湿地、保护水生态系统4.应急措施:建立抗旱应急预案、加强旱情监测预警、统筹调度水资源、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1.长江洪灾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异常(某些年份普降暴雨)等。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特征分析1. 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周边地区的相邻关系等。

2. 判断气候类型:看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从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分配以及空间分布来分析。

3. 判断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形态闭合的区域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为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为山地;(2)根据海拔与相对高度分析;(3)根据特殊地貌分析。

如喀斯特地貌。

4. 河流流向判定:主要考虑地势高低及地势起伏状况。

5.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从流量、水位(含汛期、枯水期、断流)、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1.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根据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考虑。

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根据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运输、土地租金等因素考虑。

3. 交通线路布局: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基础)、军事因素(国防需要)等因素。

4.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经济因素(农业、工业基础、市场、交通等)、社会因素(科技、军事、宗教、政府政策等)等因素。

三、区域地理特征评价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包括产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性及解决措施等。

2.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地图类题目答题模板1. 经纬网地图方向定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北方判断:在北半球,纬度值向北增大为高纬度;在南半球纬度值向南增大为高纬度。

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极。

根据特殊的经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可判断半球位置。

特殊点法可快速定位经纬网地图上的重要点(如城市、港口、矿产等)的位置。

2. 等值线地图估算:山谷相反凸高降低大小一致闭合必守(山谷线规律)(河流平原)中等高线图陡崖不可攀根据局部地区出现等高线闭合判断地形类型(山顶、鞍部、山谷)。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河流的航运价值(通航能力评价)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河流的航运价值(通航能力评价)

河流的航运价值(通航能力评价)【答题模式】
⑴河流径流量大小;
⑵河流径流量变化;
⑶落差大小;
⑷河流通航里程长短;
⑸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⑹人口、城市、经济发达程度;
⑺联运(有无江海联运;河流与陆路交通联运)。

【高考真题】
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强化训练一】
材料一:多瑙河流域简图。

材料二:多瑙河是欧洲第2大河,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流经10个中欧及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7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

多瑙河年通货量巨大,高达上亿吨,请解释原因。

(8分)
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2分)
干流流经盆地和平原,水流和缓,通航条件好;(2分)
流经国家多,通航里程长;(2分)
与欧洲其他河流有运河相通,经济腹地广。

(2分)
【强化训练二】
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12分)
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4分);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2分);甲平原河网密集(2分),且有运河相连(2分);河流流速较慢(2分)。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一.关于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1、等温线(1)水平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2)垂直分布规律: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

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

2、等温差线(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

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3、等降水量线(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等降水量线南北分布)(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等盐度线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度和高纬度两侧递减。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等地租线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

6、等压线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7、等震线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二、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

高考地理小专题答题模式: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在选择水库坝址的区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其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地震等地方。

同时,需要注意生态保护,尽量减少淹没面积和移民人数,避免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

另外,需要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最后,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强化训练一:材料二水库大坝坝高大于70m的为高坝,
坝高30~70m的为中坝,坝高小于30m的为低坝。

该国在罗
纳河上建有19级水坝,18座为低坝。

结合材料三某区域等高
线图,分析该国在罗纳河修建低坝的原因。

该国在罗纳河修建低坝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罗纳河地形相对平坦,没有太多的陡峭地形,因此不需要修建高坝或中坝。

另外,低坝淹没面积少,移民人数少,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符合水库坝址选择的原则。

强化训练二:你是否赞同在这一河段修建水电站,并提出你的理由。

我不太赞同在这一河段修建水电站。

首先,修建水电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工程量,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影响也较大。

其次,在这一河段修建水电站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和景观产生不良影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因此,应该慎重考虑是否在这一河段修建水电站,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专项训练
(1)指出图7 中P处的地貌 类型,并说明 其形成过程。 (6分)
3. 构建答题模型
(1)特征描述类 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
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 征等; 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 构特征、地域类型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 (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分布、地位等)、资源 特征等。
(1)简述图示黄麻 产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8分)
(2)分析甲城市发 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 件。(8分)
参考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2分)旱雨季分
明雨季多雨;(2分)位于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整体地势低平,北(西北)高南(东南)低;(2分) 水网密布,水量丰沛。(2分)
(2)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2分)稠
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2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2分)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
(技术好、经济丰富的)技术工人。(2分)
(2013山东卷) 7.(2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 200mm 左右但蒸发量达 1600mm 的银川平原, 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 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 6 为银川平原及 周边区域图,图 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 方法专项训练
一、高考综合题命题思路
1.地理原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 2.以时间为线索,考查地理事象和区位因素的发 展变化,即微观的地理事物形成过程分析; 3.注重对区域地理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寻求区 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区域工业发展方向(措施)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区域工业发展方向(措施)

区域工业发展方向(措施)【答题模式】经济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延长产品产业链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③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生态措施: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③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社会措施:①增加就业机会;②改善交通,美化环境。

【强化训练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或称东盟10+1。

是指由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

材料二:泰国地形图(图甲)、人口分布概况图(图乙)、曼谷气象资料(图丙)、材料三: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见(图丁)。

泰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硬盘制造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从材料三中可看出其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各1分,共2分) 加强自主创新,研发设计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国际市场。

(任答1点得1分,共2分)【强化训练二】材料3: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其举(3)结合材料3,概括大庆通过资源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2分)各区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发挥各自优势;(2分)发展石化、石油装备、现代农业、旅游业和高新产业等(3分),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延长产业链(深度加工)(2分);提高经济效益(附加值)(1分)。

(总6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处理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3分);提高环境效益。

(完整版)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完整版)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8828114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一、基本答题思路☆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经济和军事位置;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7、板块位置☆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和各地形所占比例;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2.地形地势。

阴坡\阳坡,海拔高度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4.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干湿度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雾、霜的影响因素: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3.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风力的影响因素:1.气压梯度力大小;2.距高压中心远近;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4.植被多少;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河流的水系特征:1.发源地、长度、入海口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和支流形状7.有无湖泊沟通☆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反之则雪线高)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2.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3.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注意:内力+外力,以何种为主导,不可遗漏☆人口分析要素: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水运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4.地价中心商务区(CBD):市场最优,零售、高端、日用品(人口密集、消费者众多)大型批发中心: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山区、平原)2.地质(地质构造、岩石特点)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大雾、大风、台风飓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经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适用于:地方公路)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适用于:国道、高速公路)3.远离重要文物古迹(震动、尾气污染等)4.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靠近发达地区)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提供农副产品和消费市场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5.市场因素:消费水平、消费意识6.科技因素:大学、科研单位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工业基础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工业区位条件评价: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协作配套条件☆工业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4.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5.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6.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数量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6.工业基础注意: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等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季节时段)分析。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水流速度)2.气候(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3.河道(宽度,水深度)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数量密度、经济水平,运输需求量1.地质构造(在背斜处、避开断层):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天然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2.岩石性质(坚固、不破碎、不松软)3.长短(造价成本)☆交通条件评价:1.交通方式和种类;2.交通线路密度;3.交通方向与经济点关系☆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哪些方面?)2.水文特征(哪些方面?)3.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4.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一)气候专题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⑪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⑫大气辐射: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⑬地面辐射(下垫面):①地形状况(迎风坡和背风坡、海拔高低、地形封闭状况等);②洋流;③海陆分布;④植被;⑤水库;⑥聚落(城市、郊区、乡村)4、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1)位置:A纬度位置——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B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①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

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②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③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

(4)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相反。

(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二)等值线专题1、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2、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故登山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的地方,爬坡容易。

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实地距离3、等温线分析走向(延伸方向)⑪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⑫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⑬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⑭弯曲方向受海陆分布、寒暖流、山地(焚风效应)、盆地、地形起伏的影响;⑮闭合状:受山地垂直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三)河流专题1、河流水文特征(从径流量-水量或水位、补给类型、汛期、凌汛、结冰期、含沙量等描述)①径流量大小: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②汛期: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④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⑤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2、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向、流程长短、支流多少、流域范围、河道状况、河流性质等描述。

3、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4、河流航运条件评价:(1)自然基础(与气候地形相关):①水系条件:河道宽深,水流速度平缓(平原或盆地地区);水系庞大且通航河道长.②水文条件:汛期较长(水深),含沙量低(少淤),无冰期或冰期短(通航时间长).(2)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提供丰富的物产和广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人工运河的开挖,进一步方便了区域内的联系.江铁联运和江海联运,减少了中转环节,提高了效率,内河航运进一步扩大到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