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

合集下载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一、选择题1.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流程中FeO和Fe3O4可重复循环利用C.此流程制取炭黑的同时,还有氧气生成D.可用过滤的方法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2.证据和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有氧气参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反应3.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向10g灼热的混合物中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9.2g固体,原混合物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A.92% B.80% C.60% D.40%4.下列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CO)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B.CO(CO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CuO(C)把固体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D.N2(O2)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5.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建不相关联的是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B.石墨质软—作电极C.木炭可燃—作燃料D.氮气稳定—作食品填充气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活性炭净水—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B.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水电解可产生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D.6000L 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加压时氧分子变小7.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KNO3NaCl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B KCl K2CO3盐酸加入过量的盐酸,蒸发C Cu Fe2O3碳粉与过量的碳粉混合,加热到高温D O2CO铜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A.A B.B C.C D.D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B.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D.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5.某同学将mgMg、A1、Zn、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A.2.4≤m≤6.5B.2.4<m<6.5C.1.8≤m≤6.5D.1.8<m<6.56.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 x C的化学式是Fe2C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8.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答案】B【解析】A、不知道溶液的状态,故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相等,错误;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正确;C、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错误;D、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表明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答案】B【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各加入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左端烧杯加入 5.6克铁,要使天平再次平衡,应向右边烧杯加入A.5.4克氧化钙 B.5.6克铜 C.6克镁 D.10克碳酸钙【答案】A【解析】天平的两边增加的量相同时天平才能仍然平衡。

5.6克铁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气体逸出,增加的量为5.4g,天平平衡;5.6g铜和酸不反应,增加的量为5.6g;6g镁和酸反应生成气体0.5g;增加5.5g;10g碳酸钙和足量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增加5.6g;选A点睛:天平的平衡问题的关键是余下的物质一样多,天平平衡。

2.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A.26. 2gB.26.6gC.26. 0gD.25. 8g【答案】B【解析】【分析】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设7.2g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Mg+CuCl=MgCl+Cu2224647.2g x2464=7.2g xx=19.2g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5.6g=25.8g设5.6g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Fe+CuCl=FeCl+Cu2256645.6g y5664=5.6g yy=6.4g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6.4g=26.6g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8g,小于26.6g。

故选B。

【点睛】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为碳、铜和铁,镁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2.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4.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6.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7.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A.B.C.D.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磷元素:Pt B.钾离子:K2+ C.高锰酸钾:K2MnO4 D.5个氮原子:5N1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3.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铁制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Ⅰ、铁的冶炼,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图1中CH4的作用除了提供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

(2)写出“还原反应室”中炼铁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CH4与高温尾气中的CO2或H2O都能反应生成CO和H2,则16gCH4在催化反应室中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得到H2的质量(m)范围是:4≤m≤___________。

(4)利用Fe-C混合物(铁屑和活性炭)处理舍有Cu(NO3)2,Pb(NO3)2和Zn(NO3)2的化工废水。

在同条件下,含铁量不同的Fe-C混合物对不同离子的去除率,结果如图2所示。

①含Fe量为100%时,水中的Cu2+、Pb2+能被除去、而Zn2+不能被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含Fe量为0%时,也能除去水中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

Ⅱ、铁的应用和防护(5)某麦片中含微量Fe粉,食用后Fe粉与胃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冬季取暖人们常用到暖宝宝,其热量来源于铁的缓慢氧化。

已知暖宝宝的主要成分为Fe粉、C粉和少量NaCl,暖宝宝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铁粉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

Ⅲ、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一)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 xFeSO4·y(NH4)2 SO4·z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某同学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设计实验测定其组成。

(7)步骤②中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等。

(8)步骤③中中使用乙醇汽油洗涤可以快速晾干。

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

A 避免用水洗涤所造成的晶体损耗B 酒精易挥发,可低温晾干晶体(二)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组成及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晶体样品78.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好题精选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A.7:25 B.50:21 C.21:50 D.25:14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4.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5.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B Cu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A.A B.B C.C D.D6.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7.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9.一定质量的乙醇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 27.6g,其中水为10.8g。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 N P Qt1时的质量/g519317t2时的质量/g233x51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读出液体的体积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4.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5.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D.乙不是化合物9.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10.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好题精选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读出液体体积D.加块状固体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3.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6.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7.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MnO2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A.B.C.D.9.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1.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氧化物B.②可能是金属C.③一定是混合物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12.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薪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CO B.O2C.CO2D.H2 13.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不同种元素B.②⑤属于金属元素C.④⑤均具有稳定结构D.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14.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高温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A.H2B.H2O C.H2O2D.HCl15.下列关于S+O2点燃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1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19.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A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烧碱溶液B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C镁铝合金稀盐酸D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A.A B.B C.C D.D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Cl2溶液HCl滴入碳酸钠溶液B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 NaOH 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 CuO Cu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A.A B.B C.C D.D3.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钾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微溶物视作全部溶解)(1)将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和沉淀B,将沉淀B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5g;(2)在溶液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3)在沉淀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气泡,把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洗涤、烘干后称量得到10g固体。

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没有氯化钙B.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一定为5.3gC.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氯化钙和硝酸钡,一定没有硫酸钾,可能有氯化钠D.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硝酸钡和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没有硫酸钾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D.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童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6.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化学计算题、工业流程、实验题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宛平中学中考化学计算题、工业流程、实验题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铜生锈后所得物质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充分加热30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

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5:6,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MgCO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服用含3_____________;实验室有碳酸镁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00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112.1g固体。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为测定某胃药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g该胃药,再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5.6g。

(胃药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34%的浓盐酸配制该实验所需桥盐酸,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______、装瓶并贴上标签。

在配制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但其它操作无误,用配制得到的盐酸按上述方法测定胃药中碳酸钠的含量,其结果会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该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4.铁红(Fe2O3)是一种红棕色难溶于水的粉末,广泛应用于制造油漆、油墨、橡胶等。

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等)制备铁红的一种工艺如下:(1)“焙烧”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气体a的主要成分能够燃烧,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酸溶”过程中加入酸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铁制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编号氯酸钾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mL O2所需时间/s实验1 5.0﹣﹣171实验2 5.0MnO20.549实验3 5.0Fe2O30.578实验4 5.0CuO0.564A.实验1的作用是为了进行对比实验B.以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C.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相同时间所产生氧气的体积(相同条件下)来实现D.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通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来实现D解析:D【分析】A、根据实验2、3、4中均使用了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2、3、4中的催化剂的种类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同时间所产生氧气的体积,可以说明反应的快慢,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A、实验2、3、4中均使用了催化剂,实验1的作用是为了进行对比实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2、3、4中的催化剂的种类不同,根据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可探究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同时间所产生氧气的体积,可以说明反应的快慢,可以说明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强弱,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均能复燃,不能说明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强弱,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关系B.表示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C.表示过氧化氢的质量与时间关系D.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与时间关系B解析:B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刚加入一瞬间并没有氧气生成,此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故A项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水和氧气生成,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在增加,当过氧化氢反应完全时,水的质量不再增加,故B项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少量二氧化锰,过氧化氢的质量在减少直至反应完全,故C项错误;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项错误;答案:B。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一、解答题1.下图形象地表示甲、乙两种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2)乙中与分子构成的不同点为______。

解析:甲变化不生成新物质、乙变化生成新物质;“”是同种原子(氧原子)构成“”是由两种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一种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另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

(1)甲变化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而乙变化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转化为水分子,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

(2)的1个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 _________(2)表中其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_________解析:氩 3 MgCl2(1)根据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也为15;故答案为15;(2)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元素;故答案为氩;(3)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容易失去3个电子;故答案为3;(4)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镁元素容易失去2个电子显+2价,氯元素得到1个电子显-1价,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故答案为MgCl2。

3.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问,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2)钠元素和镁元素不是同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氧气________不同;(4)钠原子与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子的构成不同质子数不相同浓度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的构成不同;(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所以钠元素和镁元素不是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不相同;故填:质子数不相同;(3)空气中的氧气不如纯氧浓度大,从而得出不同的现象,即是反应物的浓度影响了反应速率;故填:浓度;(4)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决定化学性质,故钠原子与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一、选择题1.下列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处理工厂的硫酸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2.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会放出热量C.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D.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都有导电性B.氧气有氧化性C.浓盐酸有挥发性D.纳米铜有超塑延展性4.下面是一位同学归纳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其中有错误...的是A.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H+C.金属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D.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其内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5.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①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②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③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④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A.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8.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9.现象美是化学的趣味之一,以下实验现象错误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10.下列图示实验的现象或原理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C.白磷在水下燃烧D.小气球变瘪二、填空题11.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一、选择题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3.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623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0320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值为0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5.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25X3反应后质量/g111158A.表中的X=6B.在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4∶5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甲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6.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2:3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B.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D.因为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8.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93221反应后质量/g x3417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的值为2C.丙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水通电分解9.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解析:D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2.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C.“零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B解析:B【分析】根据“四中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四中子”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微粒中无质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知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又知中子不带电.据此分析即可.由题意可知:A、由于中子不显电性,该微粒中只有中子,所以不显电性。

故A正确;B、由于该微粒中只有中子,失去中子也不显电性,故不会化合价为+1,故B错误;C、因为中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个中子的质量=4,故C正确;D、因为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故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水比冰更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小不同B解析:B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一、解答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表所示:(1)请你判断:表中X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Y是________;(2)我们呼吸时,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这种说法是________的。

(3)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析:N2 O2错误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含量升高了(1)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21%,故X是氮气,化学式为N2,Y是O2。

(2)人体吸入空气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故错误;(3)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含量升高了,故氮气的质量分数降低了。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准备制取氢气,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小强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了5 mL浓硫酸,就准备在量筒里加水稀释,小刚见了马上制止了小强的实验。

指出上述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实验操作中:(1)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造成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使用了100 mL的量筒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往浓硫酸中加水量取浓硫酸的体积误差大(或使量筒炸裂等)【解析】(1)量取5ml浓硫酸需要用10的mL量筒,不能用100量mL筒,这样产生的误差太大;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是错误的,应该在烧杯中;稀释的时候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器壁缓缓的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2)用100mL的量筒量取了5mL浓硫酸容易造成量取浓硫酸的体积误差大。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浓硫酸的性质,特别是其特性和稀释的方法等相关知识;3.根据给出的实验回答问题:(1)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2)已知: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醋酸有挥发性。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一、解答题1.图1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可燃物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实验最后打开弹簧夹,(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_____A 木炭B 铁丝C 红磷D 蜡烛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为_____(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

(4)图2是对图1实验的改进,请指出其中一个优点_____放大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

解析:C 4P+5O22P2O5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瓶内的压强减小红磷量不足等操作简便等聚光(1)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可知,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红磷,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为:4P+5O2点燃2P2O5,故填:C 4P+5O2点燃2P2O5(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故填: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瓶内的压强减小;(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填:红磷量不足等;(4)图2是对图1实验的改进,请指出其中一个优点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放大镜对太阳光有聚光的作用,故填:操作简便等,聚光。

【点睛】由于红磷几乎能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反应后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容器内外形成明显的压强差,所以实验室通常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②.解析: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其他合理也可以)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为了要耗尽瓶中的氧气,红磷必须是足量的;气体的体积受到温度的影响,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打开了弹簧夹等。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上海宛平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卷(提高培优)

一、填空题1.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具体粒子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从宏观上看: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________组成的。

汞原子离子和氯离子氢元素和氧元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宏观和微观描述的掌握解析:汞原子离子和氯离子氢元素和氧元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宏观和微观描述的掌握。

(1)汞为金属,由原子构成;故填:汞原子;(2)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填:钠离子和氯离子;(3)过氧化氢(H2O2),从化学式可以看出,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

【点睛】宏观用组成,微观用构成。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氢分子BNa+E分解反应解析:氢分子 B Na+ E 分解反应(1)常见气体由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故填:氢分子。

(2)①阳离子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B为阳离子,离子符号为Na+,故填:B;Na+。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E。

(3)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两种,反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如图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宛平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好题精选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了制取烧碱的“侯氏制碱法”D.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答案】A【解析】A.阿伏伽德罗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学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论,都是对物质构成的理论解释,结合二者的理论,有的物质是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中的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将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生成新的分子.B、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C. 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D. 波义尔用敞口容器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由于有外界的氧气参加反应,可回顾波义尔得出的结论不守恒。

而罗蒙诺索夫因为是在密封玻璃瓶内加热金属,金属虽然也被氧化,但是至于玻璃瓶内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从而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选A点睛:多了解化学通史,熟记科学家们的贡献2.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答案】C【解析】A、在温度为t1℃时,图中乙物质曲线处于甲物质曲线上方,说明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A没指明温度,错误;B、曲线图显示,在温度为t2℃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此时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量相等所含溶质的量也就相等,但本选项的说法中没有说明饱和溶液质量是相等的,所以也就不能得出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的结论错误;C、据图知: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小。

所以,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会因溶质溶解能力减小而析出晶体,正确;D、曲线图显示,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冷却结晶时少量的乙物质仍溶解在溶液中没有析出,正确。

故选C。

3.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a B.1﹣8a C.12a D.8a【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则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8a=1−9a。

故选A。

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小菁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其成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A.原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 B.滤液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Na+C.原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D.探究过程中的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而碳酸钠溶液也为碱性;故:A、原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正确;B、滤液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Na+,正确;C、因为碳酸钠溶液也为碱性,故原固体中不一定有氢氧化钠,错误;D、因为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都为复分解反应,故探究过程中的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故选C 。

点睛: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考虑碳酸钠溶液也为碱性;要仔细分析每一实验步骤的用意及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 Fe 2O 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 3 = 2FeCl 2+CuCl 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 2、CuCl 2,一定不含FeCl 3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一定有FeCl 2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则可能有FeCl 2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 2,无CuCl 2,可能有FeCl 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分析】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Fe+3CuO ===高温 Fe 2O 3+3Cu ,可以得到个数比Fe 2O 3:Cu=1:3,而且此反应进行完,只有这样两种固体。

加入足量的盐酸中FeCl 3和Cu 的个数比为2:3,完全反应2FeCl 3+Cu=2FeCl 2+CuCl 2,可得剩余FeCl 2:CuCl 2:Cu=2:1:2。

故固体甲和滤液乙分别为Cu 和FeCl 2、CuCl 2。

【详解】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 ,正确②滤液乙中不含FeCl 3;溶液中存在FeCl 2和CuCl 2,正确;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氯化亚铁没有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有FeCl 2 ,正确;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但是剩余的锌不一定能将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可能有FeCl 2 ,正确;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CuCl 2、FeCl 2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锌,错误。

故选C 。

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答案】B【解析】A、不知道溶液的状态,故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相等,错误;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正确;C、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错误;D、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表明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7.中考复习阶段,小轩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③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有甲烷、氢气和氧气;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答案】A【解析】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合理;②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不合理;③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合理;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合理;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合理;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合理。

故选A。

点睛: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

B、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不能通过反应转化成氧气;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

选B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掌握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9.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B、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合金;铜绿是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都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D、碘、锌、硒是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

选C10.将22.2gCu2(OH)2CO3放在密闭容器内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

在剩余固体里加入10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红色金属。

已知:Cu2O+H2SO4 =Cu+Cu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2g剩余固体是纯净物B.过程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和为7.0gC .残留红色金属质量为12.8gD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铜分解时,部分生成了氧化铜,部分生成氧化亚铜 设分解生成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m ,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23222Cu OH CO C Δ+uO H O +22280m CO x↑①22280 =m x()23222222Cu OH CO 2Cu O Δ+++2222214422.2g-m 15.22H O 2CO g-xO ⨯↑⨯↑②22222144=22.2g-m 15.2g-x⨯⨯ 由①②计算可得m=11.1g x=8g因此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均为11.1g ,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 15.2g-8g=7.2g设生成铜的质量为y,与氧化亚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 1,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 2 224421Cu O +H SO =Cu +CuSO +H O14498647.2g n y11449864==7.2g n y1n =4.9gy=3.2g24422CuO +H SO =CuSO +H O 80988g n28098=8g n2n=9.8gA、剩余固体加硫酸后生成铜,说明15.2g剩余固体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是混合物,故A 不正确;B、过程中生成CO2和H2O、氧气的质量和为7.0g,故B不正确;C、残留红色金属为铜,质量是3.2g,故C不正确;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4.9g100%=14.7%100g,故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