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意义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项目学习,学生可以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专业课注重实践操作,而项目教学法正是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学们合作、协作,共同完成项目,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对于中职专业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正文2.1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通过真实的项目任务和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任务驱动性: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教师通过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将自主地探究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2. 学生主体性:项目教学法倡导学生在项目中扮演主体角色,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项目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通过合作与协作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 跨学科性:项目教学法强调知识的整合与交叉,项目任务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跨学科设计的项目任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4. 实用性: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任务通常设定在真实的情境中,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项目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项目化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项目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符合当前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
本文以高职《涉外会计》课程为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项目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标签:项目化案例教学法《涉外会计》高职课程体系职业能力1 高职项目化案例教学法概述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坚持行为导向原则,共同承担项目任务,实现了项目管理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
教师可以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设置为课程项目,并明确项目完成目标。
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有效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模拟或再现案例场景的方式将学生纳入其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其创造力的发挥。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学习特点,增进师生互动和交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其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的系统全面的了解与把握。
项目化案例教学法将项目化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二者的优势,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优化建设。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培养专业化职业人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手头资源,办好职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而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各高职院校纷纷改革其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调整课程内容,以适应当前外部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水平,将项目化案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其课堂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项 目任务。项 目 任务环节是任务驱动法 的关键 环节。项 目任务设计 的 实质是模拟性 质的实践活动 。教师 的角色是任 务的构建者 ,课程 的成 功很大程度 取决 于项 目任务 的设计。 项目 任务设计前 ,要充分考虑教学具体 目标 , 确保 项 目任务 的设 计能够实现教学 目 标 。项 目任务设计后 ,形成项 目任务书。任务 书的 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即对项 目任务背景和 内容、项 目任务实施步 骤 、项 目任务要求 和项 目 任务考核。 仍然以物 流管理类专业为例 ,上面五大学习情境 又可以细分 为十 个项 目任务 , 如项 目任务一设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 、项 目任务二设 立 家合伙企业 ;项 目任务三设立一家公 司等 十个项 目任务 。 三、经济 法课程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开展 教学 中,项 目任务的开展实质 上是教学实施步骤 。作者 按照任务 驱动教学 的思想为指导来设 置教学 实施步骤 ,考虑 到学科 的特殊性 , 并没有严格按照六步法进行设计 。作 者把教学实施步骤 分为六步 即项 目 任务下发 、相关知识讲解 、制定 实施计划 、项 目 指导 与实施 、项 目 任务检查和项 目 任务评价。 下 面以项 目 任务书面经营合同的签订 为例来全面 阐述教 学实施 步 骤。开始项 目任务之前 ,学生 自由分组 ,选 出 “ 项 目经理” 负责项 目 任务 。首先 ,第一个环节是 项 目任 务下发 ,在 新的学 习 内容 开始前 , 我们会发给学 生项 目任务 书。教师领 着学 生一起 熟悉 项 目任务 的背 景、让学生清楚需要查阅的资料 以及分析 完成此次项 目 任务 需要的法 律知识 。第二个环节是相关 知识讲解 ,上个 环节分析 了完成项 目任务 需要具备的法律知识 ,这个环节就要 对这些知识展开课 堂讲 解。课堂 讲解环节坚持 以知识够用为原则’ ,坚 持教学方式多样化 。通过 开展案 例教学 、法律文书范文展示 等方式把 法律条文讲清楚讲 透彻 。第三个 环节是制定计划并确认 , 这个环节 中,各小 组要 充分利用上个 环节 中 所获取 的充足的信息来 制定项 目任务 的工作计划草案 ,包括分 工及职 责 、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工作计划草案 最终 经过教师和全 体组员 的一致通过 。第四个 环节是项 目指 导与实施。这个环节 中,按 照计划 的安排 ,小组之间两两组合 ,分别选择项 目背景下 的角 色 ( 甲方和 乙 方) ,组员各负其 职,查 阅相关资料 ,进行合 同各条款 的磋 商 ,最后 形成书面商务合同。整个环节 以学生 为主体,在 教师指导下完成 项 目 任务 。第五个环节是项 目 任务检查 。这个环 节中 ,小组之间通 过幻灯
“项目式教学”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
王瑜 ( 天 津 现 代 职业 技 术学 院 思 政 与 基 础 教 学 部)
摘要 : 项 目教 学 法 建 立 在 建 构 主 义 教 学理 论基 础 上 , 让 学 生 带着 经管 类专业 的职业技 术课 程 , 目的是培 养学 生运 用经济 法 特 定 任 务 自主 探 索 问题 、 激 发 学 习兴 趣 , 并在 完成 “ 任务 ” 过程中 , 培 养 自学 能 力 、 教学资源信息处理 、 知 识 和 技 能 点 把 握 和 消化 的 能 力 、
的 方向。 位
沟通 和 合作 , 找 到解 决 问题 的 方案。 这种 教 学模 式很 好 的 学生在 完 成 项 目的过 程 中逐步 1《 经济法》 课程在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中的课程定 实现 了理 论和 实践 的结 合 ,
地 去 掌握 理 论知 识 , 同时分析 和解 决 具体 问题 的能力 得到 高职 经管类 专业经 济法课 程 的设置 ,符合 经管 类专业 提高 , 达 到 了潜 移默 化 、 学 以致用 的效 果。这种 参与性 的 教
以项 目的不 断拓 的特 点 也在 一定 程度 上加 大 了教学 的难 度。但是 如果 只注 识点 通过 设计 融 入 到项 目的各个 环 节 中 , 通 过 师生 共 同完成 项 目 重 实践 , 而 没 有专 业 理 论知 识 作 为 基础 铺 垫 , 要在 将 来 的 展 和 逐层 推 进来 驱动 课程 的开展 , 工作 岗位 上 有所 提 升 ,其上 升 的空间 也 必然 会受 到 限制。 来 实现课 程教 学 目的。学生 的主 观 能动性 在这种 教学 模 式 教 师提 出项 目任 务 引导 学生 带着 具体 因此, 如 何 将理 论 教学 和 实践 教学较 好 的结合 起来 并 又 能 中得 到极 大 的激 发 , 分析 和 探 索 , 并 通过 其 他 的同 学一 起 增 强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一 直 是 高 等职 业 院校 教 学模 式探 索 的项 目任 务 去 思考 、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曼 盈圆 Q鱼 匿
浅谈项 目 学 法在高职经济 法教 学中的应用 教
黑龙江哈尔滨 )
的肯 定和评 价 ,解决任 务解 决过 程 中出现 的 问 题 , 总 结 复 习 运 用 到 的 知 识 , 讲 授 新 的 知 识 ,鼓励学 生积 极参 与到 学习 中,激 发学 习 兴趣 ,在 失败 中不断地 去进 行总 结 、改进 , 直 到 成 功 地 完 成 既 定 目标 , 使 学 生 在 自 己 的 成 果 中 体 验 学 习 和 成 功 的快 乐 。 三 、实 施 项 目教 学 法 的 注 意 事 项 第 一 , 所 选 单 元 项 目任 务 要 新 颖 、 贴 近 生 产 生 活 实 际 , 并 有 一 定 的 吸 引 力 。在 项 目 教学法 的教 学过 程 中,单元 项 目任 务 的选择 是 关 键 ,单 元 项 目任 务 必 须 是 新 颖 的 , 是 贴 近生产 和生 活 的。为 了达到 提高 学生学 习兴 趣的 目的 ,所选 单元 项 目任 务还 要让学 生感 兴 趣 , 具 有 较 强 的 吸 引 力 , 能 让 学 生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到 完 成 项 目任 务 的 活 动 中 。 第 二 , 教 学 项 目 除 了要 有 吸 引 力 外 , 难 度 也 要 适 中 。 太 简 单 的 项 目任 务 对 于 学 习 好 的学 生来说 没有 任何挑 战 ,久而 久之 ,他们 就 会 失 去 学 习 兴 趣 ; 而 太 难 的 项 目 ,基 础 差 的学 生即使 付 出很大 的努力 也很难 完成 ,又 难 产 生 兴 趣 。 所 以 在 选 择 项 目任 务 时 难 度 要 兼顾所有的学生 。 第 三 , 项 目任 务 要 紧 扣 教 学 内 容 , 做 到 有 的放 矢 。教师选 用项 目教 学法 的根本 目的 是 提 高 教 学 效 果 , 所 以 项 目任 务 必 须 紧 扣 教 学 ,在 内容 上 既 要 有 新 知 识 , 又 要 融 入 旧 知 识 ,做 到 有 的 放 矢 。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新 知 识 的 同时 综合应 用过 去所 学知识 解决 新的 问题 , 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 第 四 ,应 用 项 目教 学 法 需 自编 教 材 ( 讲 义 )。 目前 ,各 种教材 过于 强调 知识 的完整 性 和 系 统 性 , 学 生 往 往 不 知 如 何 去 学 , 也 不 知 学 了 有 什 么 用 , 看 似 学 会 了 , 但 实 际 却 不 会 应 用 。要 避 免 上 述 问 题 的 出 现 , 教 师 必 须 编 写 适 合 本 校 学 生 使 用 的 校 本 教 材 。教 师 可 以 根 据 项 目的 内 容 编 写 教 材 ( 义 ) , 介 绍 讲 相应 的知识 点 ,既方 便学 生学 习,又提 高教 师的能力。 总 之 ,项 目教 学 法 所 代 表 的新 教 育 理 念 的先进 性和 时代 性 ,在 目前 我 国高等教 育关 注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 问 题 解 决 能 力 培 养 的 形 势 下 ,尤其 是在高 职教 育 “工学 结合 ”的实践 性人 才培养 目标 的 定位下 ,具有 突破传 统教 学 模 式 的 变 革 意 义 。 有 关 项 目教 学 法 在 高 职 《 济 法 》 教 学 中 的 系 统 研 究 还 有 待 于 今 后 经 不断地实践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俊 静 . 为 引导 教 学 法 的 实 践 与 思 1程 行 考 【】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 2 0 , ( ). J. 05 5 【 ] 兆 平 ,陈 艺 . 目教 学 法运 用 于 2李 项 职 业教育 的思考 【] 中国教 育创新 ,2 0 , J. 06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探[摘要]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培养初级应用型法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其核心教育目标。
经济法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无疑会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系列探讨,旨在增强经济法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职法律经济法课程应用[作者简介]田艳敏(1974- ),女,河南舞阳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基本理论与环境资源法。
(河南郑州 450005)[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41-03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旨在为基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虽经过近些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和课程体系改革,但实践中高职院校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观念、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场所和设施、机制和制度保证等软硬件条件限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僵化,学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不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仍停留在知识体系的被动灌输和建构上。
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也难解此结。
项目教学法能极大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创新和团队意识。
本文拟对该方法在经济法中的应用作微观上的探讨,旨在增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完善其人格发展。
一、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和特征职业教育中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的导引下,由学生独立实施一个完整的实践性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它要求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亲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职业教育中,项目可以是设计与制作一件产品,排除一个故障,提供一项服务,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等。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
是教育部 门和 高职院校 , 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 根本任务 已基本形成一 定 的 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 而不是 “ 节外生枝” 。整个教学 过程 共识 , 高职教 育要 以社会 需求为 目标 , 以就业 为导向 , 坚持培 养面 向生 产建 就像上紧 了发条的钟表一样 , 什么时间讲授 , 什么 时间提 问 , 给学生多 少时 设、 管理和服 务第 一线需要的下得去、 留得住 、 用得上 , 实践技 能强 、 具 有 良 间回答 问题等都设计得 “ 丝 丝入扣 ” 。课堂成 了“ 教案剧 ” 出演的 “ 舞 台” ,
这 些 知 识 技 能应 用 于 实 践 。 ( 1 )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的优 势
教学有很大 区别, 是 以项 目为核心 , 按 照工作 过程 的逻辑 来解决 问题。这 样以典 型的工作任 务作 为项 目教 学法 的内容 , 做到 了理论 与实 践密切 结
① 内容 系统 , 针对性强 。 效率高 合, 有效地解决 了传统教学 中理论 与实践相 脱离 的弊端。通 过这种 方法 , 传统教学在讲授 时 , 更注重培 养学 生分析 问题 和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 教 学生可 以概括地 了解所学职业的主要工作 内容 , 同时了解到 自己所从 事的 师可 因题而异 , 采 用设问、 提 问、 讨论、 启发 、 例 题等 多种形 式组 织教 学, 使 工作在 整个职业 中的地位与作 用 , 并能在 一个真 实的 工作环境 中 , 提高自 学生紧跟老 师的思路 , 留给 学生思 考 时间 , 让学 生从 中慢慢 地 品味和 细细 己胜 任 工作 的能 力 。 地咀嚼 , 从而保证学 生思维 的连 续性 , 培养学生能力。 ②融洽 了师生关系 , 提升了教学素质和水平 ②具备教 师言传 身教 的影响 项 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 , 学生是项 目实施的主体 , 以项 目为载体 , 教 教师在进行讲授 时, 面对 学生 , 通过肢 体语 言和 面部表 情等 和学 生进 师更 多地像朋友像长辈一样 引导 学生解 决问题 , 像咨询 者一样 提供信 息 。 行人性化交流 , 然后可根据 学生接 受的情 况随 时对教 学 内容、 方 法及 时做 像裁判员一样 给 出专家 指导 意见 , 帮助 学 生成 长 , 师生 关 系 自然 变得 更 出相应的调整 , 帮助学生加 深对所 学知识 的认 识 , 有 利于教 师对课 堂情 况 融洽。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院校管理系财务管理、营销与策划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中的必修课,在课程改革方面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教学内容应轻理论体系重实际应用,教学方法应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并重,课程考核应当注重应用能力测试。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思考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中的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概论、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思考。
1 简化理论教学,重视实际应用1.1 高职《经济法》课程一般在管理系财务管理、营销与策划等专业开设,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只开设一个学期,安排56课时或48课时,学时数有限,不可能过多对经济法理论的学习,而应该是在基础理论部分的学习上以“适度、够用”为限,注重实际实用,结合学生已有的基本法理常识,对社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剖析和讲解,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
1.2 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性。
部分专业管理类都会开设与经济法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因此,在制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时,可参考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做到内容尽量不要重复,这样可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讲授其它的知识内容。
1.3 利用案例教学法。
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做到“新颖、及时、典型、综合”的原则,教师将案例分析融汇到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引言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正文内容:
1.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1.1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1.2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和目标
1.3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2.1 项目的选择和设计
2.2 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2.3 项目的实施和评估
3. 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3.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项目教学法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项目
4.2 案例二:学生参与科学实验项目
4.3 案例三: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
5.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前景
5.1 项目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5.2 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5.3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从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实施步骤、优势、案例分析和应用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在不同教育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职业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班级 同 学分 成 若 干 小 组 ,每 组 分 发 一 个 案 例 。 然 后 ,对 各 组 同学 进 行 角 色 分 工 ,教 师 指定 一名 知
例教学的 目的所在 。
5 .通 过 总结 归纳 ,形成体 系
识掌握扎实 、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 担
任组 长 。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 ,组 长 带 领各 组 同学 利
提高职业 院校学生学法 、守法 、用法的 自觉性 ,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 一
关键 词 :职业院校 ; 经济法》 《 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 号 :G72 1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7-01 ( 1)o—04—0 61 57 2 2 4 09 2 0
《 经济法》 是职业院校经 管类专业开设 的一 门
实 践 性 很 强 的课 程 ,当前 不 少 职业 院校 对 该 门课
容贯穿起来 ;中案例包含三个或 四个知识点 ,字 数介于 20 50字之间 ,适合 于一节或几节内容 0 0
程 的教学仍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课堂讲授 结束后运用 ;小案例包含一个或两个知识点 ,字
0 法 ,即以教师为 主体 ,教师讲 、学生 听。课堂讲 数 在 20字 以下 ,针 对 性 强 ,在 教 学 中可 以随 时 授 中教 师 重 视 的是 对 理 论 知 识 的讲 解 ,忽 视 了学 生 的实 践动 手 能力 ,从 而 造成 理 论与 实践 的脱 离 , 使学 生逐 渐失 去 了对 这 门课程 的学 习兴趣 。
针对 案例 教师稍作分析 ,学生 即刻明 白,知识点 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 经济法》 案例教 也 随 之 掌 握 。在 授 课 过 程 中 ,为 说 明 某 一 细 节 问 学 ,可 以从 以下 方面着 手 。 题 ,也可随时引入案例 。课后给学生 留一些有代 1 .区分案例的类型,灵活运用。 运用案例教学要 注意 区分案例的类型 ,灵活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动程序研究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动程序研究[摘要]《经济法》作为一门理论课,其教学目标应为: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重点的经济法律法规,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知法、守法和用法的内在能力。
“重点化”就是要将《经济法》三大模块紧密结合,精心设计成教学项目体系。
再根据认知项目和实验、实训项目下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出具体的实现步骤,以此来开展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程序。
文章研究设计《经济法》不同项目不同任务的教学活动程序。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动程序;小案例教学法;司法范文展示法;模拟庭审法一、《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经济法》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对今后从事经管工作的学生的综合性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养成起基础性支撑作用。
学生学好经济法,对于规范其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经济行为,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经济秩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会计类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极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经济法》现行课堂教学活动程序的弊端较多的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经济法》作为理论课对待,并设置为一学期内授课完毕。
面对《经济法》内单独成立的三十多部法律法规,而计划授课的总课时较少的实际状况,《经济法》教师往往会无从下手。
只能以大容量并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法规理论进行灌输。
经济法实际的课堂教学上,普遍性地带有以下特征:(一)以教师为主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讲授方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也可以说教师是知识的发出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
这种交流属于单项的交流,只是将知识从教师流向了学生,没有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重在解释条文以教师讲为主,并只讲授理论,只解释法律条文,没有实证和举例,一味机械地照本宣科,以法律术语和法律条文的灌输为主,高度地概括和抽象,不能通俗易懂,也不能与经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高职《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 的项 目。我们认为 只有这样 的项 目, 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 目的。
目 标, 深化课程教学 内容 和教学方法 的改革 , 对高 职《 经 济法》
课程进行 了项 目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一
二、 高职《 经济法》 课程项 目化改革的内容
( 一) 高职《 经济法》 课程 内容的项 目化设计
中图分类 号: G 7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8 7 7 2 ( 2 0 1 3 ) 0 9 — 0 2 0 8 — 0 2
《 经济法》 课程作为一 门独立 的课程 , 在高等职业院校经管 类专业 已经普遍开设 , 并已基本成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 础课或者 主干课程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的指 引下 , 为 了培养 应用型专 门人才 , 各高等职业院校及专业教师们纷纷探索符合 培养 目标 的教学方式 , 但长期 以来 由于课程特点 、 师资力 量 、 学
2 . 关联性原则 , 即打破学科体系根据 岗位工作 内容 的相关 程度组合课 程项 目的模块 任务。根据这个 原则 , 既可 以把 同一 个任务领域 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 , 也可 以把几个不 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 , 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 系进行课
程 项 目的 划 分 。
【 职业教育】 O c c u p a t i o n E d u c a t i o n
2 0 1 3 年 第4 期( 总第 4 2 0 期) 上
高职《 经济法》 课程项目 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杨玲英
(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 1 1 0 2 ) 摘 要: 因受传统 学科体 系的束缚 , 高职《 经济法》 课 程一直 未形成符合 高职教育特点的教 学 内容和教 学方法 , 为了
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一
、
项 目教 学 法 简述
( )项 目教 学 法 的概 念 和 特 点 一
项 目教学 法 是一 种教学 模 式 ,是师 生通过 共 同 实施一个完整的 “ 目”上作而进行 的教学活动。项 项 目教学法 突破 了传统 的 以教 师讲 授为 主的教 学模 式 和 陈 旧的教育 思想 , 日前 已成 为国 际 流 行的 一种 职 业教育 教学 方法 ,也逐渐 成 为我 同职业教 育 改革 发展 的方 向。 项 目教学法 的特征是 “ 以项 目为主线 、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 “ 教师讲 ,学 生听”被 二 、项 目教 学 法 中项 目任 务 的 确 定 原 则 动的教学模 式 ,创造了学 生主动参 与、 自主协作探索 ( )项 目选 取 的 内 容 要 以 教 学 大 纲 为 依 据 一 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项 目教学法 打破 了传统教学法 教学 大 纲是 根据学 科 内容 及其 体 系和教 学计 划 以章节为主线 ,教师将章节 中包含 的知识点逐一传授 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而是将教 的要 求 编写 的教 学指 导文 件 ,它 以纲 要的 形式规 定 学 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项 目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教师 了课程的教学 目的 、任务 ;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 布置的各个项 目工作 ,在完成工作 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 与体系结构 ;教学进度和教学法 的基 本要 求。它是进 学生成 了学习工作的主体 ,教师成为主导 ,以项 目作 行教 学工 作 的主要 依据 ,也是 检查 学生学 业 成绩 和 为激发学生学 习的动 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 习内容 ,学 评估 教师 教学 质量 的重 要 准则 。运 用项 目教 学法在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项 目为基 础 ,以工作任务 为依 选取 项 目任务 时 要 在 教学 大 纲 所要 求 的 理论 知 识 、 实 际技能 和基 本技 能范 围 内 ,包 含 教学 内容 的基 本 托 ,以 自学 、讨论 、探究为 主体开展教学 活动 ,对提 知 识 点 。例 如 在经 济法 课程 中,我们 设计 了一 个项 高教学 质量 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 明显 的作用 。 目:制定产 品质量 责任事故索赔方案 。按照教学大纲 ( )项 目教 学 法 的 实施 步骤 二 i 项 目任务 的确定。教师根据要传授的知识 、技 的要求 ,经济法课程 中的 产品质量法》要求学生掌 能 等教学 内容 与教学 实 践 中的一 个具 体 问题 结合 起 握 的基本 理论 知 识点 包括 :熟知 我 国对 产 品质量 的 来 ,提 出一个或几个项 目任务 ,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 监督 管理 制度 ;能完 整 阐述生 产者 和销 售者 的产 品 并确定最终的项 目任务。项 目任务的基本要求项 目要 质量 责任 和义 务 ;了解 产 品质量 责任和 产 品责任 的 包含全部教学 内容 并尽 可能 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 区别 ;掌握生产者 、销售者违反 产品质量法 的法律 责 识点、技能点 ,渗透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项 目的难 任 。基本技能包括 :能够按照产 品质量法 的要 求制定 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 际水平来确定 ;项 目要被 大多数 出一 份产 品质 量责 任事 故 的索赔 方 案 ;能按 照法 定 学生 喜爱 ,并可 以用某一 标准公 平准确地 给予评价 。 程 序实施 索赔方案 ,追究生产者 、销售 者的责任。根 2 制定完成项 目任务的工作计划。学生在教师的帮 据 教学大 纲的要求 ,可 以设计如 下项 目内容 :制定产 助下,对项 目进行分析、设计, 自己制定完成项 目工作 品质量责任 事故索 赔方案 ,要求通 过本项 目的学 习, 的计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经教师认可后实施。 能 够根据 实 际需 要 ,为 因产 品质 量 责任事 故 问题 受 3 完成项 目任务 的准备。在制定完 工作 计划后 , 到 损害 的消 费者 制定 一份 完备 的 索赔 方案 。我 们可 . 师生依据项 目任务 ,搜集信息 、查找资料。此时 ,教 以给 出一 个 背景 资料 :某 人 因为 使用 某公 司生 产的 师 主要起 到 引导学 生 的作 用 ,给学 生提 供搜 集信 息 某产品 ,在使用过程 中该 产品发生爆 炸 ,致使其被炸 和查 找 资料 的方法 ,让 学 生 自己根 据项 目任 务 的 内 伤 ,花去 医疗费 用 2 0 0 0元 ,同时其 家里的财产也被
项目教学法中项目任务的确定——以经济法课程为例
项 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模式 , 是师生通过共 同实施一个完整 的“ 目” 项 工作 而进 行的教 学活 动。该 教 学过 程 中采 用 小 组工 作 法 , 学 习运用 在
专 业 知识 的 同时 , 利 于培 养 学 生 的 团队精 神 和 有
项 目任务 , 学生通过 完成教师布置的各个项 目工 作 , 完 成 工作 中主动 地 获取 知 识 。 学生成 了学 在 习工 作 的主 体 , 师 成 为 主 导 , 教 以项 目作 为 激 发 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 学习内容 , 学生 在教 师的指导下 , 以项 目为基础, 以工作任务为 依 托 , 自学 、 论 、 究为 主体 开 展 的教 学 活 以 讨 探
: 项 目教学法 中项 目任 务的 确定 原 二、
则
( ) 目选取 的 内容 要 以教 学 大纲 为依据 一 项 教 学大纲是 根据 学科 内容及 其体 系和教 学计 划 的要 求编 写 的教 学指 导文 件 , 它以纲 要 的形 式
规定 了课 程的教 学 目的、 务 ; 任 知识 、 技能 的范 围、
为主 导 、 生为 主体 ” 改变 了以往“ 师讲 , 学 , 教 学生 听” 动 的教 学模 式 , 被 创造 了学 生 主动参 与 、 自主 协作 探 索创 新 的新 型 教 学模 式。 项 目教 学 法 打
骤、 特别是如何选择确定项 目任务 , 都是值得探
讨 的问题。本文 以在经济法教学 中如何 确定项 目任务 为 例 , 对项 目教 学 法 中如 何确 定项 目任 务 进 行分 析 和研 究。
教 学 实 践 与 探 索
项 目教 学法 中项 目任务 的确定
— —
以 经 济 法 课 程 为例
张 冬 云 刘树 艺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件的全过程 , 使他们全面 了解诉讼 学生观摩审判 的基础上 , 面介入 生在讨论 、 与过程 中实现 自我教 全 参 程序 以及各 主体 的地位和作用 , 了 模拟诉讼活动 , 体现他们 由“ ” 学 到
解控 、 、 辩 审三 方 的诉 讼行 为及诉 “ ” 用 的转化 , 由经 济法理论 的感 是 育。两 者有机结合 , 改变 了原来单 向的教 与学 , 形成双向的教与学的 良性互动 , 教学相长 。
当点评 。这一方式使学生认识 、 分
析问题 的能力真正得到锻炼 , 实现 力 和解 决 实 际 问题 能力 的 发展 。
综合素质 的提高 。 3 . 模拟法庭式 经 济法 教学 内容 的实践性 和 案例 教学 中尤其 是观摩 审判 和模
2韩 法 拟法庭 的方式 , 使学生置身 于具体 [] 登 池. 学教 学 中案 例教 学 法探 析
的能 力却有 明显 不足 。经济 法本
兴趣和热情 , 而且造成理论和实践 的脱节 , 也使学生获得的经济法理 论知识 难 以得到巩固 。因此 , 有必
身是 一 门理 论性 和实践 性都 很强 的课程 , 经济法理论和纷繁复杂 的 经济 现象之 间有 着千 丝万缕 的联
以及 在 此 基 础 上 的 自我 发 展 活 动 。但是 在传 统经济 法课 堂教学 中, 教师 是课 堂的控 制者 , 在课堂
知、 经济法 律规 范的实 务操作 、 经
和实践 的脱节 , 同时也背离 了高职 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标 。 ( ) 二 缺乏教 师和 学 生的 良好 互动 课 堂教 学是 由教 师和学 生构 成的双主体活动 , 一方面是教师 的
教育活动 , 另一方 面是学 生的学 习
在传 统经济 法教学 中, 教师 以 济法律素养 的培养上 , 易造成理论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法课程中的运用
0高校讲坛 o
SIN E E H O O Y N O MA IN CE C &T C N L G F R TO I
Hale Waihona Puke 21 年 01第 2 期 1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法课程中的运用
张 凯 ( 桂林 理工 大学 南宁 分校 广 西
【 摘
南宁
50 0 ) 3 0 1
要 】 高职 高专院校经 济法教 学中, 在 单一理论讲解的传统教学方法 已经不适应 目前经济法教 学的需要 。案例教 学方 法有利 于培 养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 利 于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动 学生 的积 极 性 , 有 利 于提 高教 师 队伍 的 素 质 和 业 务 能 力 , 而适 应 教 学要 求和 社 有 调 还 因 会 对 高技 能 型人 才 的需 求 。 济 法 教 学 中采 用 案 例 教 学 方 法是 当务之 急 。 经
缺乏解决 问题的实践能力 。因此 , 经济法教学 中合 理采 用案例教学方 断 向更 深 层 次 发 展 。 33 精 心组 织 案 例 的讨 论 _ 案 例 讨 论 是 案 例 教 学 的 中心 环 节 。教 师 要 培 养 学 生 的参 与感 , 让 1 对 案例 教 学 的认 识 学 生 明 白 案 例 研 究 的 意 义 , 发 学 生 对 案 例 的 兴 趣 , 案 例 布 置 给学 激 将 案例教学是指 以案例为教学平台 , 通过引导学生对现 实生 活紧密 生 自己 阅 读 ,在 此 基 础 上 精 心 组 织 学 生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进 行 讨 论 和 争 再 关联 的生动案例进行讨 论 , 以启 迪 受 教 育 者 的思 维 , 通 过 教 师 对 案 辩 , 由教师讲授有关基本理论并作适当的案例评判 。教师点评针对 并 关 疑 教 例 的综 合 分 析 、 总结 , 导 学 生 真 正 理 解 所 学 的 经 济 法 理 论 知识 , 养 新 旧知 识 的过 渡 处 、 键 处 、 难 处 . 师 要 有 计 划 地 由 自 己提 出 问题 引 培 其 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的一 种 教 学 方 法 案 例 教 学 有 两 个 基 本 特 征 : 一是 过 渡 到 由学 生 提 出 问 题 . 注 重 案 例 讨 论后 的 总结 4 案 例 教 学 是 以事 实 为 依 据 。以 案 例 作 为 基 本 的 教 学 素 材 的 ; 是 案 例 3 二 案 例 讨 论结 束 后 , 师应 针对 学 生 在 讨 论 中 的观 点 、 由 、 证 方 教 理 论 教学 中学习者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案例教学可 以使学 生将理论 与实 分析解 际 紧 密 结 合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强 化 对理 论 知 识 的 理 解 和 掌 握 。 法和表达技巧等进 行总结 和点评 。分析讨论 的思路是 否正 确 , 手段 是 否得 当 , 出本 次 案 例 讨 论 所 运 用 的理 论 知 识 . 指 案 例 教 学 需 要 学 生 参 与 ,这 就要 求 学生 要 有 一 定 的 理 论 知 识 储 备 , 而 决 问 题 的途 径 、 引 学 生 对 基 本 知 识 全 面 系统 的 学 习 , 是 案 例 教 学不 可 替 代 的 。 案 例 与 加 深学 生 对 知识 的理 解 和 把 握 。并 提 出需 要 深 人 思 考 的问 题 , 导 学 也 指 讲 授 两 种 教 学 法 应 当 是 互 相 补充 . 调 配合 。 于知 识 掌 握 不 全 面 、 协 对 不 生 展 开课 下 新 的讨 论 。最 后 还 要 肯 定 本 次 讨 论 的成 功 之 处 , 出 存 在 激 系 统 的 初 学 者 最好 以讲 授 为 主 、案 例 为 辅 ;而 对 基 本 知 识 已 全 面 、 系 的 缺 陷及 不 足 , 励 学 生 下 次 更 好 地 参 与 讨 论 分 析 。 . 统、 扎实掌握的学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 。 另外 。 要想使案例教学真正能 35 案 例 分 析 报 告 的 撰 写 案例教学法在克服传统讲授方法弊端方面虽然有一定积极作用 , 达 到 预期 的效 果 不 仅 需 要 教 师 做 好 课 堂 的组 织 , 需 要 学 生 做好 案 例 更 但 运 用 不 当会 影 响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的 系 统 性 .因此 撰 写 案 例 分 析 报 告 教学前的准备。 作 为 案 例 教 学 中 的最 后 一 个 环 节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案例 分 析报 告 的撰 2 案 例 的选 择 写 能 让 学 生 通 过 对 案 例 分 析 与 讨 论 的 总结 , 固 所 学 知 识 , 深 学 生 巩 加 对 经 济 法 理 论 的 理 解 , 所 学 的 知 识 更 加 融会 贯 通 , 到 锻 炼 和 培 养 使 起 21 真 实 性 .
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摘要:作者以项目化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高职《经济法》课程改革,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确立考核体系,全面探索了高职《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自2006年教育部提出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文件以来,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潮中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备受关注。
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良好教学理念和方法,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此种背景下,我们对高职《经济法》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开展《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背景分析《经济法》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已经普遍开设,并已成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者主干课程。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引下,为了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各高等职业院校及专业教师们纷纷探索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课程特点、师资力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差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职《经济法》课程改革成功的案例较为少见。
在近几年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历程中,《经济法》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从现实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梳理,主要是知识点的增减,大部分没有摆脱原有学科体系的束缚,依旧沿用原有学科体系。
二是教材的修订,市场上针对高职所编的经济法教材很多,例如《经济法》、《经济法教程》、《实用经济法教程》、《经济法实务》、《经济法基础与实务实训指导》等,但具体到各种教材的内容大多数还是按照传统本科教材的体例编写,冠上了项目、模块、任务等名称,实际上还是章节内容,追求的仍然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真正属于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的实训教材屈指可数。
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经济法》教学方法在不断改变,案例研讨教学法的引入最明显,但由于课时分配不足、案例选取不当、教师引导不恰当等原因导致案例教学效果不理想。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提倡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应用,探讨其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深入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项目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总结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分析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深入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推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贴近实际。
项目教学法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应用论文
浅议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带着具体工作任务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经济法教学应用过程几点要求0 引言任务型教学法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和应用知识。
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教师的主要任务有:确定工作任务内容、工作任务要求、工作任务计划等,把学生引入到具体工作任务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各种困难问题,从而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
笔者以经济法教学中《公司法》一章教学内容为例阐述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1.1 任务型教学法适用条件任务型教学法需满足:①该方法可用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工作任务清晰完整。
②工作任务的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能结合在一起。
③工作任务与某一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④学生相互协作完成计划工作任务,能独立组织、安排学习等行为。
⑤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任务成果。
⑥能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毕业生除了应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高职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法课程内容中《公司法》等章节内容完全适合任务型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1 要 确定 本次课 程教学 的总体 目标 , 重新 整合教 材 , 并形成若干个教 学项 目。确定教 学 目标应基 于本 职业 岗位 在工作 过程 中的需 要 , 即学完后 “ 能做 什么 ” , 而不是过 去 的 “ 知道什么 , 了解什 么” 。在实 施 中, 首先要 分析课 程在 本专 业 的课 程体 系中的地位和专 业对课 程 的要 求 , 全 面确立 《 经 济法》 课程的整体教学 目标 , 对 教材有 关 内容进行 的整 合和 二次开 发 , 以确定课程 内容 的组成 及顺 序安 排 , 形 成若 干个 教学项 目, 将每一个教 学项 目分成 了若 干个 教学 单元 。《 根 据 高等 院校 的人 才培养 目标和《 经济法》 这 门课 的性质 , 结合 我 院学 生将来 就业岗位 的特 点 , 我们创 建 了“ 1 2 1 7 5 ” 课 程教 学体 系 [ 一个 目标 , 两种 途径 , 一个 突 出 , 七个 理论 教 学单 元, 五种实践教学形式 ) 。一个 目标 即培养社 会 主义现 代化 建设高 素质 的企 业经营 管理人 才 ; 两种 途径 即理论 教学 、 实 践教学 ; 一个突 出即突 出实 践性教 学 ; 七个 理论教 学单 元 即 经济法 总论 、 市场主体法 、 合 同法 、 工业产 权法 、 市场规制 法 、 劳动法 、 仲裁及诉讼法 ; 六种实践教 学形式 即签 订合 同、 录像 观摩 、 案例分析 、 法律 咨询 、 模拟法庭 。 2 . 2 设计课 程单元 任务。做一次全 面的课程设 计。教 师是任务 的构建者 , 课程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 于课程单 元任 务设计 。所谓设计就是教师要做创 造性的备课工作 , 而决不 是简单地将教材 内容 和要点排列在 教案上 , 教 学 内容 的组织 要 以职业活动过程 为依 据 , 根 据学 生们 的认知 能力 , 通过 一 定教学方式将其 串起 , 对课本 教学 内容作 一次 完整 的整理 。
E XA M l NATl O NS
考试
项 目教 学 法 在 高 董婉妹
( 河南省平顶 山工业职业技术 学院 河南 平顶 山 4 6 7 0 0 0 )
摘要: 项 目教 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 学理论基础上 , 让大学 4 1 ' 1 带着特定任务 自主 的去探 索 问题 、 激发 学习兴趣 , 并在 完成 “ 任务” 过程 中, 培养其 自学能力、 知识和技 能点把握 、 理论联 系实践的能力。使学生从原本枯燥 乏味 的方 法中解脱 出来。 项 目教 学法本身是高职《 经济法》 教 学 中行之有 效的方法。 关键词 : 项 目教 学法; 经济法教 学 ; 必要性 ; 注意事项 中图分 类号 :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5 9 6 2 ( 2 0 1 3 ) 0 2— 0 0 6 3— 0 1
如今在众 多高职院校中都是以培养 技术 型的复合 应用 型 的人才为 主要 目标 , 大学生们 的学 习能 力只是其 中一个部 分, 他们团队合作 的能力 占一定 比例 。提倡 一种 以培养 学生 的学 习能力 、 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 目标 的教 育方 法成 为 目前 职业教育 改革 的主要 方 向。项 目教学 法正 好是 迎合 了这一教改需要 , 需要更好 地加 以重视 和推 广 。高 职的 《 经 济法基础》 课 程内容虽然不像技术类课程一样具备很 强的实 际操作性 , 但 同样适合项 目导 向及任务 驱动法教学 。本 文就 项 目教学法在高 职经济法教学 中的应用谈几点 体会 , 期 待与 教育 同行商榷 。 . 1 高职《 经济法基础》 教学中运用项 目 高 职《 经济法基础》 教学方法虽然在不 断改变 , 但是学生 们还是处 于被动接受教育 的境地 , 导致学 生虽然法规 条款 内 容烂熟 于心 , 但是理解 其条 款颁布 的原 因不 明确 , 导致 案例 分析无从下手 , 在实际生活 当中没法灵活 的去运用所学 的知 识去解决生 活中的难题 。项 目教 学是 让学 生带着 特定 任务 自主探索 问题 、 激发学习兴趣 , 并在完成 “ 任务” 过程 中, 培养 自学能力 、 知识和技能 点把 握和消 化 的能力 、 理论 联系 实践 的能力 , 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 。因此任务驱 动法不 同于传统教学法 的实质是将 教学 目标 定位 为培养 学生 创造 性地学 习和运用 知识 的能力 而不是 简单的知识 堆积 , 这正是 我们职业教 育追求 的 目标 。
在分解课程总体教学项 目的基础上 , 将 各项 目又 细分成若干 个具体单元任务 , 在任务 驱动 下通过 情境模 拟 , 理论 与实践 体化 的方式 , 实施 教学 。如 上述企业 法规项 目可分别对公 司法 、 外 商投资企业 法 、 破产法设计 出若干个单元任务。 2 . 3 课堂教学 的组织 。( 1 ) 教学情 景也就 是教师 们为 了支持学生们的学习 。根据学生们 的生产 生活的实践 , 创造 些与学生们相关 的学 习情景 。以便 于他 们可 以更好 的去 掌握知识 和 技 能 , 使 原来 枯 燥 的 知识 变 得更 加 生 动 形象 。 ( 2 ) 在课堂教学 中将通过案例的导入 , 将学生 引入教学情境 。 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进入角色 , 实施 角色扮演拓展 学生创造 思维 的空间 , 激 发他 们对项 目任务完 成 的期 待。( 3 ) 学 生分 组活动 。每组按任务 要求 , 制定 项 目实施计 划 、 组 内分 工协 作并完成项 目任务 。或者 是根 据一定 的案 例模拟法 庭 。该 环节突 出学生主导地 位 , 有 目的边做 边学 。( 4 ) 各组 派代表 上讲 台展示项 目成果 , 学 生 自评 和互评 。最后教 师结 合学生 各小组 的表现判 断出他们 针对 知识点 的掌 握情况 。同时培 养 了他们创新 的学习能力 。 3 实施项 目教 学法的注意事 项 3 . 1 所选单元 项 目任务要 贴近学 生们 日常 的生活 , 而 且要有吸引力 。在项 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中 , 单元项 目任务 的选择是至关重要 的 , 单 元项 目任务 必须是 最新 的 , 是 贴近 学生们 日常 的生活的 。为 了达到提高学 生学 习兴趣 的 目的 , 所选单元项 目任务还 要让 学生感 兴趣 , 具有 较强 的吸 引力 , 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项 目任务 中。 3 . 2 教学项 目除 了要有 吸引力 外 , 也 不要 太难 。过于 简单的项 目任务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 没有任何挑 战 , 时 间长 了, 他们 就会 失去学习兴趣 ; 过于难 的项 目, 基 础不好 的学生 即使付 出很大 的努力也很难完成 , 丧失兴 趣。所 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