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内)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①,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对弈②,见其神格③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④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选自邹弢《三借庐笔谈》)(注释)①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②弈:下棋。
③神格:神色与气质。
④厅事:指大堂。
(1)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时为放风筝之戏/元方时年七岁B.庄直入索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童子何来/将复何及D.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2)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选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写的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案】(1)B(2)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3)示例一:庄有恭和元方都是睿智、不卑不亢、才思敏捷的孩子。
如庄有恭看到厅中的棋子,马上应声回答;元方对于友人的诘难马上有理有据进行反驳。
示例二:友人和将军都是无礼,不懂得尊重儿童的人。
如将军急促喝问庄有恭,并让他用张贴的画做对子。
友人自身迟到却对子骂父。
【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选项中“时”分别为“时常”和“当时”;B.选项中的“入”的意思都是“进去,进入”;C.选项中的“何”分别是“哪里,什么地方”和“怎么”;D.选项中的“因”分别是“于是”和“趁,乘”的意思。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22·北京丰台·七年级期末)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止.有剩骨”中“止”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得骨止.B.止.增笑耳C.望梅止.渴D.适可而止.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却依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理解:骨头都扔完了,屠户还是没能甩掉狼。
一个“矣”字,拉长了屠户内心的恐惧。
【乙】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翻译:屠户于是奔过去躲藏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理解:屠户这时已经识破两只狼相互配合来诱惑他的诡计,于是他果断地丢掉幻想,决定抵抗。
3.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生动刻画形象的同时,还能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请结合对《狼》及【链接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将表格填写完整。
【链接材料】鼠好夜窃粟①。
越人置粟于盎②,鼠恣啮③,且呼群类入焉。
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④溺死。
(《越人溺鼠》)注:①[粟]谷子,小米。
①[盎]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
①[恣啮](zì niè)放肆地咬。
(文言文阅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乙】黄琬①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
建和元年③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
(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
②魏郡:古郡名。
③建和元年:汉桓帝年号,即公元147年。
④食:同“蚀”,侵蚀。
⑤诏:皇帝的命令。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为.魏郡太守即以其言应.诏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5.【甲】文中谢道韫与【乙】文中黄琬的才情分别体现在哪里?【答案】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就是2.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担任;答应4.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5.谢道韫以柳絮喻白雪,突出雪花的洁白与轻盈姿态,表现出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黄琬将日食后的太阳比作一轮弯月,巧妙地用“食之余”回应太后问“食多少”这一问题,表现他聪慧的才思。
【附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五 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
【答案】示例: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 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乙】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 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 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 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 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2.《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于儿童的事, 请举出一篇文章,并写出具体内容。
【答案】《五猖会》;描写了儿时“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
3.名著阅读。
(1)根据语段提示,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
物为友的① A、F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G、H ;也 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D、E 。(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前 面对应的横线上)
2.【荐读书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学 思结合,讲究方法。请你代表自己所在的小组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 法并简要解释。(学思结合法除外)
【答案】示例一: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要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示例二: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 再读一本旧书,就好像与老友重逢。示例三:圈点法:在阅读书 籍的时候,对书中不明白的内容进行圈点,以备查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件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课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内)一、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答: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答: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答: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四、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教然后知困.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山西专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五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新人教PPT学习教案
)像
7.太丘舍去( 丢下(他)而离开 )
第1页/共34页
8.门外戏.(玩耍 ) 9.相委.而去( 舍弃 ) 10.下车引.之( 拉,牵拉 ) 11.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 12.学而时.习之( 按时 ) 13.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 14.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 15.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 自我检查、反省 )
第15页/共34页
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1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看。
第24页/共34页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 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第25页/共34页
第4页/共34页
31.一狼仍从.( 跟从 ) 3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 )( 原来的 ) 33.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 ) 34.恐前后受其敌.( 这里指攻击 ) 35.顾.野有麦场( 看,视 ) 36.场主积薪.其中( 柴草 ) 37.苫.蔽.成丘( 覆盖、遮盖 )
第5页/共34页
第27页/共34页
参考译文: 有个北方人生来就不认识菱角,在南方做官,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他 连同壳一起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就说: “我不是不知道,连同壳一起吃的事情(文中“者”这个字翻译为“事情”) 是想要用来清热。”问的人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 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在水中而说是土里产的,这是硬要把不知道弄成知道。
七年级语文专题05 课内外文言文古诗鉴赏(提升训练)(原卷版)
专题05 课内外文言文、古诗鉴赏【提升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叙事诗,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文中写木兰与家人团聚,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2.千百年来,木兰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巾帼英雄”形象,读了本诗,你认为她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下面对《木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十二”“百”等数字都是确指,从侧面表现了木兰卓越的军事才能。
B.“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日/吾日三省吾身B.贵乎慎始/不义而富且贵C.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D.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C(2)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解析】【分析】(1)A项,前一句句意为:一天。
日:天。
后一句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日:每天。
B项,前一句句意为: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贵:可贵。
后一句句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贵:富贵。
C项,前一句句意为:回过头笑着对我说。
顾:回头看。
后一句句意为:后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顾:回头看。
D项,前一句句意为: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故:原来的,旧的。
后一句句意为:已经攻克,鲁庄公问其中的缘故。
故:原因,缘故。
故选C。
(2)“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不逾矩________②人不堪其忧_________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④逝者如斯夫_________(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1)越过;能忍受;以••…为快乐;这,指河水(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②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解析】【分析】(1)不逾矩”的意思是不会超过规矩”,逾”的意思是越过”;乐”在这里是意动用法。
(2)故”以”善”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故答案为:⑴越过;能忍受;以•…为快乐;这,指河水;⑵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②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ó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_______③孔子观于周庙________④虚则敧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恶有满而不覆者哉!(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答案】(1)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以……为乐;优点;参观;空(3)①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②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解析】【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①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②关联词划分;③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①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②孔子(主语)/使子路取水试之。
(2)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乐,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是一词多义:善良,好,擅长。
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5秋天的怀念(解析版)
专题0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知识讲解1.文常《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作者与背景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原籍河北涿(zhuō) 县,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 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2010 年12 月31 日凌晨 3 点46 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
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更是鼓励了无数的人。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集《病隙碎笔》等。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
史铁生21 岁时,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
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
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笔耕不辍的,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
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
《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3.字词残疾焦躁不安憎恨(zēng)暴怒无常砸碎墙壁沉寂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捶打整宿(x ǐu)翻来覆去唰唰啦啦憔悴(qiáo cuì)央求神色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豌豆仿膳踩扁敏感诀别淡雅深沉泼泼洒洒烂漫创伤(chuāng)4.词语解释(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意与日去(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C.文中点出了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立志,学习和惜时。
D.“俭”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
【答案】(1)明确,鉴定;增长;意志(2)①君子的品行,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D【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广”,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淫”,过度;“冶性”,陶冶性情。
(3)D.“静”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
故答案为:(1)明确,鉴定;增长;意志;(2)①君子的品行,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D。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2)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划线的词①太丘舍去________②尊君在不________③下车引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一起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的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答案】(1)舍弃;通“否”;牵,拉(2)①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②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C【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
去:离开。
②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
③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引:拉。
(2)①句中的重点词有: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句子翻译为: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②句中的重点词有:日中,正午;信,信用。
句子翻译为: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A项,不是陈太丘不守信用,过了约定的时间,陈太丘才走的。
B项,陈元方并不是傲慢无礼,还是比较有礼貌的称呼他“君”。
D项,“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新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日/吾日三省吾身B.贵乎慎始/不义而富且贵C.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D.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C(2)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解析】【分析】(1)A项,前一句句意为:一天。
日:天。
后一句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日:每天。
B项,前一句句意为: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贵:可贵。
后一句句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贵:富贵。
C项,前一句句意为:回过头笑着对我说。
顾:回头看。
后一句句意为:后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顾:回头看。
D项,前一句句意为: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故:原来的,旧的。
后一句句意为:已经攻克,鲁庄公问其中的缘故。
故:原因,缘故。
故选C。
(2)“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父亲的眼神①一个背景,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
但是数理化的成绩却出奇地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已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③因自觉惭愧,回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
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
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上学了,反正学不好,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不想我走他的老路。
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到我讲的话。
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
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样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对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
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
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今年就没有收成了。
”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
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
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呵欠连天了。
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
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的鼓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有干不好。
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汗流下来,不是热汗,是冷汗。
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太丘舍去(________)②则是无信(________)③及事讫(________)④先期一日(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B.计日告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屈伸呼吸D.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4)文段理解。
甲与乙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答案】(1)舍弃,丢下;不讲信用;等到;约定的日期(2)D(3)听说使君你要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出来迎接你。
(4)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解析】【想】(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舍”:丢下。
新部编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太丘舍去(________)②则是无信(________)③及事讫(________)④先期一日(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B.计日告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屈伸呼吸D.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4)文段理解。
甲与乙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答案】(1)舍弃,丢下;不讲信用;等到;约定的日期(2)D(3)听说使君你要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出来迎接你。
(4)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解析】【想】(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舍”:丢下。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 .阅读诸葛亮《诫子书》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集》)(1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B.夫君子之行(行动)C.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D.将复何及(又)(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 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 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答案】(1 )B(2)① 用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修养德性。
②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3)D【解析】【分析】(1)本B 项的解释不正确,“夫君子之行”中“行”的意思是“品行”。
故选B。
(2)“静”“ 驰”“ 意”“ 去”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D项有误,“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从反面强调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故选D。
故答案为:⑴B;⑵ ① 用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修养德性。
②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⑶D【点评】⑴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内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内)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加点词(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加点词。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三、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教然后知困...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这则短文阐述了什么教学原则?请用四字句加以概括。
四、阅读《河中石兽》(原文略),回答后面的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2)阅十余岁..3)竟不可得(4)众服为确论...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2)居数月..(3)人皆吊之(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全文共9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面标出来。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答:
5、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六、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七、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诗略),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八、赏读《钱塘湖春行》(原诗略),回答后面的题目。
1、理解填空。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
(2)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
而行,从到然后到、,对沿途
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
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上加以品析。
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附:参考答案
一、1、约定才离开拉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
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
示例二:不合适。
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二、1、C2、(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越过,超过(4)忍受3、(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4、示例: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温故而知新;终身学习;博览群书。
三、1(1)甘美(2)达到极点(3)所以(4)不通,理解不了2(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3、(1)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4、教学相长
四、1、(1)倒塌(2)经过,过了(3)终于,到底(4)精当确切的言论
2、(1)(和尚)认为(石兽)被河水顺流冲下,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判断吗?
3、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五、1、(1)擅长(2)经过(3)对其不幸表示安慰(4)带领
2、(1)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2)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战死在战场上了。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进一步说明了塞翁的“祸福相依”的看法。
5、是想告诉人们,祸福相依,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六、1、(1)家庭内(2)大而急(3)比拟(4)凭借
2、(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子辈的人谈论诗文。
(2)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4、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
围。
5、“大笑乐”可作多种理解: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七、1、示例:“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2、A
八、1、(1)最爱(2)早春(春天)喜悦(3)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2、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D
)(221.14.14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