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考试重点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0b278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5.png)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音乐美学是考研艺术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准备参加河南省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音乐美学的重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音乐美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音乐美学的几个重点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征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材料的艺术形式,要素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
音乐的特征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基本特点。
2. 音乐的音乐语言与表现形式音乐语言是指通过音符、乐谱等符号来记录和传播音乐的方式,它是音乐的载体。
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乐器演奏、人声演唱、电子合成等方式实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会给人以不同的音乐感受。
3. 音乐的艺术功能与表现手法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功能,例如情感表达、宗教崇拜、社会交往等。
在表现手法上,音乐借助于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同时还会运用对比、变奏、重复等手法来丰富音乐的艺术效果。
4. 音乐的创作与演绎音乐的创作是指作曲家根据自身的创意和灵感创作出音乐作品的过程,包括谱写乐谱、编曲等环节。
而音乐的演绎则是指演奏家或演唱者通过自身的表演技巧和理解来演绎音乐作品,使其得以呈现给观众。
5. 音乐的历史与发展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与发展过程。
从古代音乐到现代音乐,音乐的形式、风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了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和变革。
6. 音乐的欣赏与批评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体验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音乐的批评则是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包括对作曲技法、表演技巧等方面的评判。
通过音乐欣赏和批评,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是音乐美学的几个重点内容,对于河南省考研艺术学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将为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参加音乐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来加深对音乐美学的理解。
音乐表演美学课考试要点
![音乐表演美学课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e8567ddd3383c4ba4cd25b.png)
音乐表演美学课考试要点1、音乐表演的基本含义就在于,它是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须把第一度创造的成果——音乐作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P2)2、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
(P2)3、表演曲目的选择对于充分发挥音乐表演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P7)4、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兼顾真实性与创造性两个方面,并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P9)5、所谓真实性,是指对音乐原作的忠实体现。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其各自的规定性。
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进行第二度创造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P9)6、音乐表演的创造性,首先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既不能把音乐表演变成一种毫无生气的机械显影,也不能对音乐作品采取消极冷漠的旁观态度。
音乐表演者必须把每一次音乐表演都作为一次创造过程,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智慧和才能。
表演者对音乐作品应有自己的解释,这种解释即要符合原作的基本精神,又能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性。
(P11)7、个性是音乐表演创造走向成熟的标志。
它表明表演者已经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仅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
(P12)8、音乐表演的又一重要的美学原则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即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风格与表演者所处时代精神的统一。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其特定的音乐风格。
真正的表演艺术家都努力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并且力求把这种风格真实、完美地加以再现。
(P13)9、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无一不具有高超与独到的表演技巧。
(P15)10、乐谱版本研究,是指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由于书写、传抄、编辑、校订、出版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乐谱版本的研究。
音乐美学考试题和答案
![音乐美学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28830369eae009581bec6d.png)
5. 对音乐作品进行感性识别的基本要领有哪些(A )。(单选)—5 分
A 充分把握音响效果的重复与变化 B 将音乐作品简化为乐谱从而进行识别 C 将整首作品拆分为段落进行识别 D 综合运用多种乐器来进行识别
6. 下列关于“美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C )。(单选) —5 分
A 在希腊词源中,“美”的概念还包含了“使动”的意义 B 美学的概念最初出现于哲学范畴中 C 从中国六艺的概念来看,美学还需具备一定的技能 D 美学是与“情感、感受”发生关系的概念
A 正确 B 错误
18. 西方文化中,“美”的词源来源于古罗马文,其词根意为“为感性立言”。 (判断)—5 分 N
A 正确 B 错误
19. 韩锺恩教授认为在从调性音乐到无调性音乐的变革过程中,瓦格纳发挥了 在其中搭建桥梁的作用。(判断)—5 分 Y
A 正确 B 错误
20. 20 世纪音乐指产生于 20 世纪的音乐作品。(判断)—5 分 N
7. 根据韩锺恩教授的理解,约翰·凯奇在演奏《4 分 33 秒》意图给听众营造 怎样的听觉效果( A)。(单选)—5 分
A 偶然的、一次性的声音 B 预设的、感性的声音
C 完全的、绝对的寂静 D 观众的嘈杂和喧嚣
8.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对歌剧发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对他的成就叙 述正确的有哪些(ACD )。(多选)—5 分
13. 周海宏在《从不美到不是——音乐的底线》中阐述,音乐的边界由哪些因 素确定(ABCD )。(多选)—5 分
A 声音是基本的构成材料 B 满足人的听觉需要 C 经过人类加工活创作 D 结构样式包含感性的有序性
14. 前导主题在同一乐曲的不同乐章中出现时,不能有任何变化。(判断)—5 分N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7ccd5ea21614791711288b.png)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绪论音乐美学就是怎样得一门学科?1、音乐美学就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得学科;2、音乐美学就是音乐与美学相结合得一门交叉学科;3、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得基础性理论学科;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得特征:1、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2、以平与恬淡为美;3、追求“天人合一”“与谐统一”;4、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得态度;5、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得主要特征: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她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瞧美学问题);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得趋势;4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音乐美学研究得对象1.音乐得本质与特征2.音乐得形式与内容3.音乐得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4.音乐得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5.音乐得美与审美6.音乐美学自身得发展历史音乐美学得研究方法:1.哲学基础(理论基础);2.心理学方法;3.社会学方法4.20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音乐美学主要研究得课题:1.关于音乐本质得研究;2.关于音乐本体得研究;3.关于音乐实践得研究;4.关于音乐功能得研究;5.关于音乐美与审美得研究;6.关于美学史得研究您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1、正确认识音乐艺术得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得审美观;2、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得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与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得效应与融会贯通得作用,这就是其她学科不能比拟得。
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得音乐人才得工作中发挥了巨大得作用《乐记》中得音乐美学得思想第一章音乐材料1.瞧不见摸不着得一种物质材料,并不就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就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得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2.就是一种艺术媒介;3.具有非实用型(同样得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音乐美学考试
![音乐美学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865ba15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4.png)
音乐美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音乐形式:是音乐音响的组织结构样式。
是使“精神内涵”得以体现的音响构成样式,是创作者音乐审美表现意图的声音外化物,因此不包含“精神内涵”的纯粹客观的“形式”是不存在的。
2.内心听觉:是记忆中的音响经验在想象中的再现,即对想象中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3.音乐内容:根据“内容”的日常用法,可把音乐内容理解为: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如视觉形象、情感、观念性、戏剧性内容等。
但这个定义又过于狭义,因为音乐给人内在的体验。
所以“音乐的内容是审美主体赋予音乐并从音乐中体验到的精神内涵”。
4.灵感:是一种才思泉涌、创造力超常发挥、创作极端顺利的愉悦状态,同时又是理性与意识所难以控制、可遇不可求的,因此,也存在着将这种心理活动神秘化的现象。
5.自律论:音乐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
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
认为音乐的本质内容存在于音乐的自身形式之中,不同的音乐作品以不同的具体形式来呈现的。
6.想象:在任何种类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想象都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的实质是在意识中对经验中的感性元素进行结构重组,从而产生新的感性样式。
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音乐审美特征:也就是对象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对于音乐艺术来说,也就是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8.音乐风格:就是在音乐结构方面存在的稳定的、系统化的感性特征。
9.联觉: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联觉”10.求异性心理:心理活动的一种自然倾向是:当长时间保持一种心理状态时,就会产生一种希望心理状态向相反的性质转化的倾向。
我们把这种需要变化、对比的心理倾向称为“求异性”心理倾向。
二、简答题1.简述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
答:a、侧重于听觉直观的欣赏方式。
b、形象化的音乐欣赏方式。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79ff004028915f814dc203.png)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绪论音乐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1.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 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3. 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的特征:1. 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2. 以平和恬淡为美;3. 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统一” ;4. 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5. 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1. 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2. 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3. 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4 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5. 崇尚理性,忽视感性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1. 音乐的本质与特征2.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3. 音乐的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4. 音乐的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5. 音乐的美与审美6. 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 哲学基础(理论基础);2. 心理学方法;3. 社会学方法4.20 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音乐美学主要研究的课题:1. 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2. 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3. 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4. 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5. 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研究;6. 关于美学史的研究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1. 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2. 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 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和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
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乐记》中的音乐美学的思想第一章音乐材料1. 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材料,并不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的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2. 是一种艺术媒介;3. 具有非实用型(同样的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275bf9c71fe910ef12df839.png)
一1. 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2.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
又称拍子。
3.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4.调式(mode),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
5. 音乐内容”的不同内涵内容即情感内容即“形象”、“意象”、“动象”内容即形式二1.略2.一、感觉欣赏过程这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主要满足于是否悦耳,好不好听。
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未经大脑仔细思索,人们通过听觉反映出对音乐音响的感觉。
这是未经专门音乐训练的人都可能做到的,当然是较肤浅的欣赏。
如果对感觉欣赏作一些恰当而力所能及的要求,那么欣赏者在这一阶段的欣赏中的收益将大得多,也为进一步欣赏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性欣赏过程感性欣赏是在感觉欣赏基础上,进一步体验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一定的感情共鸣,有时也可能唤起某些联想。
这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生活经验,有初步的音乐知识。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感情体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既要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情也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共鸣。
三、理智欣赏过程理解欣赏是在感情欣赏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欣赏者去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了解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是如何运用和配合,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
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重点考点整理
![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重点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3ef9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6.png)
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重点考点整理艺术学音乐史和美学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了解音乐发展和理解艺术的美学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的重点考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艺术学音乐史重点考点1. 古代音乐史- 音乐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古代各个文明中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古希腊音乐的模式和体系- 古罗马音乐的发展和影响2. 中世纪音乐史- 基督教宗教音乐的兴起和发展- 中世纪音乐符号学和记谱法的发展- 抒情歌曲和宗教合唱的特点- 神秘音乐和婚礼音乐的表现形式3. 文艺复兴音乐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创新- 巴洛克音乐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歌剧和宗教音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 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和巴赫的重要作品4. 古典音乐史- 古典音乐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创作风格- 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趋势-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 古典音乐家莫扎特和海顿的重要作品5. 近代音乐史- 声乐音乐和器乐音乐的发展趋势- 前卫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特点和影响- 二十世纪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代表作品 - 当代音乐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二、美学重点考点1. 美学基本概念- 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 艺术与美学的关系2.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艺术创作的目的和意义- 艺术形式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艺术作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3. 美感与审美价值- 美的认知过程和美感的形成- 审美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4. 艺术与社会文化-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形式- 艺术作品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5. 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要素- 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关系通过以上整理的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的重点考点,读者可以更系统地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的美学原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培养个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美感和审美价值的判断水平。
音乐美学考试资料
![音乐美学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beda11866fb84ae45c8dd7.png)
音乐美学一、填空:10 分填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指概念,最初是在1750 年由德国哲学家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指概念,提出的。
鲍姆嘉通提出的。
2、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
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他写过一本叫《论音乐美学的思想》。
他写过一本叫《论音乐美学的思想》。
便是“本质功能” 音乐的本质就是体现在人3、音乐的审美功能便是“本质功能”,音乐的本质就是体现在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
4、音乐的功能包括: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
音乐的功能包括: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
5、音乐被用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目的音乐被用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目的教化时,具有各种实用功能。
具有各种实用功能。
6、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在满足人们的听觉审美感性需要时,具有不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在满足人们的听觉审美感性需要时,可替代的独有价值。
可替代的独有价值。
7、音乐审美器官包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
乐审美器官包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
生理两方面的因素8、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
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
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9、音乐的丰富有序美是音乐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
音乐的丰富有序美是音乐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
是音乐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10、音乐与语言艺术的比较——音乐的非语义性。
10、音乐与语言艺术的比较——音乐的非语义性。
——音乐的非语义性11、音乐与视觉艺术的比较——音乐的听觉感受性。
11、音乐与视觉艺术的比较——音乐的听觉感受性。
——音乐的听觉感受性12、审美特征就是对象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12、审美特征就是对象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13、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创造的丰13、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创造的丰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创造的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
音乐美学重点内容
![音乐美学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2d419333968011ca30091e3.png)
音乐美学一、音乐美学学科的创建:1。
美学学科的建立:1750年德国出版了该国学者鲍姆嘉通的著作《美学用“aesthetics”命名。
“美”是“感性”中的一种。
2。
1806年德国出版了是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的《音乐美学的思想》。
3。
19世纪中叶开始,从汉斯力克《论音乐的美》(1854)至里曼《音乐美学要义》(1900)等专著相继问世,标志着音乐美学学科的成熟。
4。
1920年蔡元培在刊物上发表介绍西方音乐各个学科的文章时列举了“美学”。
二、学科的性质:1。
音乐美学史音乐学的分支,也是美学的分支;是音乐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
2.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
三、研究对象:1。
听觉感性需要极其满足的规律。
2。
实践中的没学问题。
3。
相关历史:音乐美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
四、研究方法:1。
哲学的方法2。
社会学的方法3。
心理学的方法4。
音乐学分析的方法五、音乐美学概要:“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就在形式之中,音乐美否由音乐自身决定,“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在形式之外,音乐美否有音乐自身决定。
“他律”、“自律”主要是理论概括上的划分,实际情形存在着明显可以划分的类型,也存在着综合的类型或难以明确归类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中国或其他非西方地区的音乐现象,避免生搬硬套。
六、艺术功能:表现功能和呈现功能。
在艺术功能中,任何音乐构成非功利的关系,音乐史直接被需要的东西,是“目的物”。
1。
表现功能:音乐是被用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时,具有表现功能。
它包括难以言传的感悟或自由思想的表达、情绪的渲染、情感的表达或寄托等等。
因此,音乐是人的精神家园之一。
2。
呈现功能:指向的是音乐自身包含的内容。
呈现性音乐只有音乐形式中所包含的内容,而没有音乐之外的内容。
Y艺术的精神并不在于模仿外界事物,音乐尤其如此。
七、实用功能:音乐被用于狡猾、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目的时,人与音乐发生的就是功用关系,音乐自身不是作为目的被需要,而是作为工具被需要的。
音美高考知识点
![音美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fcef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8.png)
音美高考知识点高考音乐美术科目是考生选择的一门重要科目之一。
合理运用音美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音美高考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音乐知识点1. 音乐基本概念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演奏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音乐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2. 音乐的分类音乐可以按照风格、形式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音乐类型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音乐的形式可以分为独奏、合奏、合唱等不同形式。
3.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公认的具有经典性和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欧洲古典音乐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不同时期的作品。
4.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在流行文化中被广泛接受和喜爱的音乐。
流行音乐通常具有简单易懂的旋律和节奏,是大众娱乐的一部分。
5.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资源。
传统的中国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京剧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
二、美术知识点1. 美术基本概念美术是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
美术的要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等。
2. 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通过绘制图像来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绘画可以使用铅笔、颜料、油画等不同的材料。
3. 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通过刻制、塑造来创造出立体的艺术作品。
雕塑可以使用石材、木材、铜等不同的材料。
4.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风格。
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5. 中国美术中国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中国美术包括中国画、国画、油画等不同形式和风格。
三、音美高考备考技巧1. 理论知识的掌握考生需要深入学习音乐和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音乐的要素、音乐史和美术史等方面的内容。
2. 实践的重要性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考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和美术水平。
通过练习演奏乐器,绘画创作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表现力。
3. 多样化的学习资料考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和网上资料来增加自己对音乐和美术的了解。
音乐美学考试复习资料
![音乐美学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5c35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7.png)
一、单选题1.有关音乐在空间中存在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的空间是相对固定的。
B、音乐主要是一种空间艺术。
C、音乐形式的空间性不但体现在音响的造型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一种特殊的空间移位中。
D、音乐的空间和建筑的空间是相同的。
答案: A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A、和声B、复调C、配器D、模仿答案: D3.以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的他律性内容?()A、管弦乐曲《牧神午后》运用松散的和声、缺乏倾向性的全音音阶、加弱音器的弦乐,象征了午后昏昏欲睡的牧神以及他的梦幻。
B、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以不同的木管乐器对不同种类的鸟鸣进行模仿,暗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
C、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引子,通过大管低沉的音色、缓慢的速度和下行音调,使人们产生悲哀、压抑的感受。
D、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以一个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基本主题暗示他的情人。
答案: C4.有关音乐在时间中存在的说法错误的是:()A、音乐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
B、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
C、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结构和逻辑模式。
D、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并无太大区别。
答案: D5.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罗曼·茵伽尔顿:释义学的音乐美学B、伦纳德·迈尔:心理学的音乐美学C、克莱茨施玛尔:现象学的音乐美学D、苏珊·朗格:社会学的音乐美学答案: B6.下列哲学家与著作对应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A、黑格尔《美学》B、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C、尼采《悲剧的诞生》D、康德《艺术哲学》答案: D二、 判断题7.下列哪项不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 )A 、想象与联想的统一B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 、理性与直觉的统一D 、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答案: C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老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本科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f726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f.png)
本科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音乐表演技巧B. 音乐创作方法C. 音乐审美价值D. 音乐教育理论答案:C2. 下列哪位哲学家对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尼采D. 康德答案:D3. 在音乐美学中,形式美学与内容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形式美学关注音乐的结构,内容美学关注音乐的情感表达B. 形式美学关注音乐的创作技巧,内容美学关注音乐的社会功能C. 形式美学关注音乐的演奏技巧,内容美学关注音乐的听众接受D. 形式美学关注音乐的音响效果,内容美学关注音乐的歌词内容答案:A4. 音乐美学中的“绝对音乐”是指什么?A. 没有歌词的器乐作品B. 完全由作曲家个人创作的音乐C. 只依靠音乐本身表达情感,不依赖任何外在因素的音乐D. 专为宗教仪式创作和演奏的音乐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音乐美学研究的方法?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实验心理学D. 数学计算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音乐美学中的“表现主义”与“形式主义”两种观点的基本区别。
答案:表现主义认为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它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来传达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
形式主义则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其形式和结构本身,即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元素的组织和排列方式,而不是外在的情感或意义。
2. 描述音乐美学中“审美距离”的概念及其对音乐欣赏的影响。
答案:审美距离是指听众在欣赏音乐时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这个概念认为,为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听众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既不过分投入以至于失去客观判断,也不过分疏远以至于无法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审美距离有助于听众以一种更为理性和分析的态度来体验音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价值。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音乐美学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81ea6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1.png)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以及审美体验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音乐作品本身,还涉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音乐美学考研题库的相关内容:一、音乐美学基本概念1. 音乐美学的定义是什么?2. 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 音乐美学与其他美学分支(如绘画美学、文学美学)有何不同?二、音乐审美特性1. 音乐的非语言性是如何影响其审美体验的?2. 音乐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如何共同作用于音乐作品?3.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在审美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三、音乐创作与审美1. 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如何将个人情感转化为音乐语言?2. 音乐创作中的审美选择有哪些?3. 音乐创作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四、音乐表演与审美1. 音乐表演者如何通过演奏表达作品的审美意图?2. 音乐表演中的审美再现与再创造有何区别?3. 不同的音乐表演风格如何影响听众的审美体验?五、音乐欣赏与审美1. 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2. 音乐欣赏中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如何平衡?3.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教育有何作用?六、音乐美学理论1. 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特点是什么?3. 当代音乐美学理论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七、音乐与社会1. 音乐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2. 音乐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的审美差异是什么?3. 音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如何?八、音乐美学案例分析1. 选取一部古典音乐作品,分析其审美特性。
2. 选取一位著名音乐家,探讨其音乐创作的审美理念。
3. 选取一场音乐会,分析其表演与欣赏过程中的审美互动。
以上是音乐美学考研题库的概要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主题深入学习和准备,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全面、深入地回答相关问题。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美学,并在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音乐美学复习重点
![音乐美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948b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8.png)
音乐美学复习重点1.创作的品质1.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2.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精神活动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4.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2.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1)从音乐学角度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音乐流派和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个性与共性,作者和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个性,音乐的民族特征。
(2)从音乐特征角度欣赏。
欣赏都欲了解的是音乐语言要素,即旋律、节奏与节拍、调式与调性,速度与力度、音区与音色、和声、复调、结构--曲式、体裁、乐器常识等。
(3)从表演形式角度欣赏,欣赏者欲了解的是各种器乐。
(4)从音乐题材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篇幅较大,结构完整,音域宽广,技巧复杂,极富抒情性或戏剧性的唱段,表现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独唱曲、宣叙调、朗诵调、圆舞曲、进行曲等等。
(5)综合的欣赏。
欣赏者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欣赏,特别是通过音响的重放对音乐的欣赏时,可采用综合欣赏的方法。
在欣赏时可根据不同题材的音乐,或不同的录音效果结合上述四点去有重点的欣赏,从而对器材的品质进行评价。
3.他规律与自规律的区别1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内容。
2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表现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内容。
3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它表现对象距离相对比较远。
4.音乐为满足听觉的多种需要而产生的三大功能艺术功能、使用功能、教育功能5.音乐表演的心理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音乐表演中的直觉;音乐表演临场心理。
6.音乐想像音乐想象是一个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它的第一任务是创造出听觉表象来,后再对这些听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做进一步的想象。
7.音乐美的特征一、艺术美蕴含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二、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37238b0ba58da0116c1749d8.png)
音乐美学基础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
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18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
2、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1806年出版)一书中提到的。
13、音乐创作是指作曲家创造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
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实践,通常可分为相互交织又可适当分离的三个环节,即感受、创意与塑形。
14、音乐创作的本质: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15、音乐创作的过程: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
无论是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还是诗人和小说家,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音乐创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的是关于音乐创作的社会因素方面的内容;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外在的物质劳动。
实际上反应的是各门艺术创作的个性方面,主要包括音乐创作的艺术因素方面的内容。
、16、什么是音乐想象?以原有的或现实的音乐映象为媒介,聆听、回忆和创造新音乐的心理过程。
在人的想象中,听觉想象主要是以音乐为媒介。
其他器官的感觉对音乐想象也有明显的作用。
人并不是把所听到的声音都作为媒介物在脑中印录下来,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把与当时情境、情绪密切相关的声音再创造地印入脑中。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eb3dae31ed9ad51f11df20e.png)
√绪论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既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性,音乐的形势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和审美作为研究对象。
2、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课题:1 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研究2 关于音乐的本体的研究3 关于音乐的美和审美的研究4 关于音乐的功能的研究5 关于音乐的实践的研究6 关于音乐史学的研究3、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 哲学法2 心理学法3 社会学法4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拓展√第一章1、音乐的感性材料:指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必需品而存在的物质材料,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实用性,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
[一种艺术媒介]2、音乐艺术的感性材料——声音3、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1 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相比)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的音响,一种创造性的声音EX:自然界的乐音排列出规律的顺序→重新排列找到音的倾向性并解决→单声部音乐到复调音乐→和声→曲式学/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自然声音有时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西方先锋派,美国埃德加瓦利《电离》使用汽笛声2 非语义性——表情性(和语言比较)音乐的声音不同于语言,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音乐声音仅仅限定在艺术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如《梁祝》小提琴大提琴对答3、音乐的音响与某些语义性内容共同的表达因素:表情音调,通过高低,大小,刚柔,粗细等音调变化表达EX: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在楼台相会——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情人离别时内心表达4、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自然声音或语言含义与这些自然的和语言的声音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叫做表现。
音乐美学通论期末考试试题
![音乐美学通论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0f22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6.png)
音乐美学通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乐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音乐作品的创作技巧B. 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C. 音乐作品的表演方式D. 音乐作品的传播途径2.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音乐美学有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3. 音乐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A. 旋律的流畅性B. 和声的丰富性C. 节奏的多样性D. 所有选项4. 音乐的接受美学强调的是:A. 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B. 音乐作品的客观属性C. 听众的主观体验D. 音乐作品的社会功能5. 音乐的“绝对音乐”概念是由哪位作曲家提出的:A. 贝多芬B. 莫扎特C. 瓦格纳D. 布拉姆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音乐美学中的“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基本观点。
2. 音乐美学中“情感表达”与“情感激发”有何不同?3. 描述音乐美学中“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音乐美学中“音乐的普遍性”与“音乐的文化性”之间的关系。
2. 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的自律性”与“音乐的他律性”如何影响音乐创作和接受?附加题(10分)1. 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的超越性”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
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正确答案。
- 简答题和论述题请在答题纸上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 附加题为加分项,不做不影响总分,但可提高最终成绩。
祝考试顺利!。
音乐美术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音乐美术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a3764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f.png)
音乐美术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对于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而音乐美术这两门学科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音乐美术高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进行复习。
一、音乐高考知识点1. 音乐基本概念和术语在音乐的学习中,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例如,乐谱的组成元素、音符和节拍的符号表示、音程的分类和计算方法等。
熟悉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有助于理解和演奏乐谱。
2. 音乐史音乐史是音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中通常会考察一些知名作曲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此外,也需要了解一些音乐流派和时代特点,例如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等。
3. 乐理知识乐理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功课,包括调式、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大调小调的认识、和声的构成和规则、节奏的掌握等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演奏能力。
4.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其特点和作者背景。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欣赏技巧,如分析乐曲的结构、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等。
5. 常见乐器和演奏技巧尽管高考中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演奏乐器的能力,但了解一些常见乐器和其演奏技巧是有益的。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深入学习,对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曲目有所了解。
二、美术高考知识点1. 绘画基础知识美术高考中,绘画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搭配原则、构图的组成要素和布局方法、线条与形状的表现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绘画作品的表现力。
2. 绘画材料和工具绘画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对于美术作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画布等材料,以及其使用方法和特点。
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
3. 绘画技法高考美术中,绘画技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绪论音乐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1.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3.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的特征:1.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2.以平和恬淡为美;3.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统一”;4.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5.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4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1.音乐的本质与特征2.音乐的形式与内容3.音乐的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4.音乐的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5.音乐的美与审美6.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基础(理论基础);2.心理学方法;3.社会学方法4.20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音乐美学主要研究的课题: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5.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研究;6.关于美学史的研究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1.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2.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和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
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乐记》中的音乐美学的思想第一章音乐材料1.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材料,并不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的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2.是一种艺术媒介;3.具有非实用型(同样的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声音,只有它充当音乐艺术的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1)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的,是通过人的的思维创造出来的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声音。
即与人的心理行为直接发生关系。
2)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音乐的声音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它本身没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
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表现性)a 模仿性(有相同点,出来颜色和气味,其他都能模仿)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声音,音乐声音的模仿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b 象征性(无共同点,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外一种不同形式的现象)用声音象征声音意外的其他事物;c 暗示性它的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对象处罚,而是通过声音的特殊氛围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
d 表情性及其主导主用(表情性,无论是模仿、象征还是暗示都渗透着表情因素)音乐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表现性就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
思考题: 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a 模仿性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声音,音乐声音的模仿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例如:《百鸟朝凤》《空山鸟语》《田园交响曲》b 象征性用声音象征声音意外的其他事物;例如:《荒山之夜》《伏尔加河》c 暗示性它的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对象处罚,而是通过声音的特殊氛围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
例如:《幻想交响曲》《天方夜谭》d 表情性及其主导主用音乐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表现性就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
例如:《培尔·金特》组曲第一部分《朝景》第二章音乐形式定义:指的是整个音乐构成外部表现特征。
是指声音材料有序化组合的整体而言。
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要素:单一的、单纯的要素a 音高(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对音域的追求,其实也体现了人们对音乐审美表现丰富性与广泛性的追求)b 音强(力度的变化范围,细腻性等也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条件;任何一个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旋律往往都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力度变化。
)c 音色(不同的乐器具有与不同的音色,相同的乐器用不同的方法演奏也会产生很大的音色差异;音色在塑造人物角色与性格方面的表现。
)d 时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时间也同时是音乐组织的一种重要属性。
)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手段)1.节奏2.节拍3.旋律(音高、节奏、节拍等的组合)4.和声(音程、音色)5.复调(音高、节奏、节拍、音程)【复调大师:巴赫主调:莫扎特】6.调式与调性(作品的表现方式,表现特征)7.配器(音色及不同乐器在高度上的组合)8.曲式(体现音乐进行的整体节奏)音乐形式美的法则——音乐形式构成的基本组织依据——形式要素与组织手段之间的中介环节A 连贯性原则心理活动的“惯性现象”B 对比性原则“求异性”心理C 新颖性原则心理“适应性”(避免审美饱和)D 平衡性原则“平衡”心理第三章与第四章音乐内容的基本特征非空间造型性非语义符号性音乐形式与其表现内容在人心里中的转换机制1.某些“符号对应”的表现手法;2.“直觉类比”与“同构连觉”;名词解释:联觉、直觉类比、同构连觉3.的基本因素及组织形式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音乐中绘画性内容(要求作品两三首)音乐中的绘画性因素:线条(旋律)色彩(配器)造型(音响组合)与绘画有关的音乐作品:穆素尔斯基的《展览上的图画》拉赫玛尼诺夫的《死岛》沃尔顿的《普茨斯的一角》鲍罗丁的《中亚细亚的草原》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音乐怎样表现感情a.人的表情动作像音乐结构的移植;b.音乐与情感的同构关系;c.音乐表现人的感情的单纯性和直接性音乐表现情感的几个特征:1.民族性与时代性;2.类型与个体的统一。
音乐中绘画性内容(要求作品两三首)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1.过程2.冲突(戏剧性)3.抒情与文学有关的音乐作品:陈钢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德彪西的《牧神午后》(管弦乐序曲)柏辽兹《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乐)第五章音乐创作的本质本质:指事物的根源1.表现时代精神的和思想的艺术实践(社会意义)2.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社会意义表达方式)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美学意义)4.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箱结构的创造性想像活动(创造性劳动具体方式)音乐创作的动力:1.内在动力——自我表现的需要(发自创作者内心的创作冲动)2.外在动力——社会生活的需要a.参与社会发展,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b.职业,谋生的需要b.自我实现,确立个人社会价值的需要音乐创作的过程:1.精神创作(第一阶段):内心构想,不带任何物质性,只是心里的精神创作;2.物质创作(第二阶段):作曲家将内心构想落到实际乐谱上。
想象:是头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事物形象,这样一种心理过程叫想象。
音乐想象的源泉A.外在体验(生活体验)B.内在体验(情感体验)C.艺术体验(技巧和风格的体验)音乐想象的动力1.创作情绪,受约于环境和生理状态以及认知过程2.创作过程的激情,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能电动气自身巨大的潜力3.创作者的才能,包括曲调感、反应能力、节奏感4.音乐创作中的灵感名词解释:激情、创作才能、精神创作、物质创作、灵感正确评价灵感第六章音乐表演的本质与作用本质:第一创作的传达和再现,还体现表演者的二度创作。
作用:1.从创作者角度:检验和校正自己和创作构思,了解作品的社会效果;2.从作品角度:被淹没在历史沉积中的作品由于发掘和表演而重放光彩;3.从欣赏着角度:提高欣赏者的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1.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2.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3.技巧与表现的统一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主要美学流派及特点浪漫主义特点:(表演至上;炫技、随意性)1.把表演置与音乐艺术创造的中心地位;2.采用戏剧性的夸张和对比,突出主观情感的表现;3.强调音乐表演的技艺性。
客观主义特点:(尊重作品本身)1.主张音乐表演必须按照原版乐谱来进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进行过分的夸张;2.音乐演奏曲目从以往的浪漫派作品转向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乐派,甚至中世纪的音乐作品。
3.演奏风格上追求朴素、自然、有节制。
原样主义特点:音乐表演严格遵循古代音乐的艺术原则与表演方法,以力图原原本本地再现古代音乐纯正的美为宗旨。
音乐表演者的培养与训练(结合实际)1.音乐表演必备的素质:(基础)a.好的音乐感b.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条件及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c.良好的音乐记忆力;2.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的训练(条件)3.思想及人生体验与文化修养【文学。
绘画等】(保证)第七章音乐欣赏的本质a音乐欣赏是对音乐的接受与反馈(没有听觉就没有音乐欣赏)b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和创造性,c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伴随审美体验所产生的其他结果)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1 纯形式的欣赏方式;2 形象化的欣赏方式3 情感化的欣赏方式;关系:1.共存互补2.无明显界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1.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多听)A.对同一首作品反复听,尤其一些大型器乐作品B.多听各种类型的作品,不断扩展音乐欣赏范围2.提高文化艺术修养A.丰富理论知识B.多了解一些演奏和演唱技巧C.哲学、美学和教思想方面的知识,以及他人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等第八章音乐中非倾向性功能基本含义:(音乐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的天然需求)当音乐直觉处于直接反应阶段时,音乐中的情绪类型体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生物要求能得到满足,于是产生了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产生于人类共同的生物需求之上,他没有任何社会倾向性。
基本特点:1.直接的情绪体验;2.天然的生物需求;3.音乐知觉处在直接反应阶段音乐中倾向性功能基本含义:(音乐以情感的方式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某种社会需求)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社会需求能得到满足,于是产生了第三种功能,这种功能具有明显的或暗含的社会倾向性。
基本特点:1.深化的情感体验2.具有明显或暗含的社会内容,具易变性3.音乐知觉处于深化阶段音乐中的审美功能含义:当音乐知觉处于沟通阶段的时候,音乐的美感因素被体验,人们的审美就得到满足,于是就产生了审美功能。
特点:1.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后的结果2.与现实生活中的功利保持一定距离3.音乐知觉处于沟通阶段音乐功能的历史持续性和可变性持续性:音乐作品被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所演奏和欣赏,获得大致相同或一致的效果。
变化性: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某些作品被重新评价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