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稿 ——人教版 必修三《蜀道难》
蜀道难说课稿
蜀道难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说教材《蜀道难》是人教版新课程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是继必修2后的又一个诗歌单元,在经过必修2诗歌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对诗歌有了基本的知识和鉴赏能力,在文意理解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困难。
本单元学习唐诗,唐诗体现了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从盛唐李杜到中唐白居易再到晚唐李商隐,时代面貌在变化,诗人诗风各异,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把握诗人的艺术风格。
本课《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了巴蜀地区山川险要的特点,该诗感情强烈,笔锋雄健,想象奇特,气势雄浑,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
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情感、过程三个维度,我将本课设为2个课时,并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李白的写作生平、诗歌风格、创作艺术;疏通文句,重点解读重要的字、词、句,探讨本诗最具争论的诗歌主旨,这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智能目标:让学生学会对比该诗与其他描写蜀道的诗歌的异同,由此掌握该诗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艺术手法,以及该诗的艺术成就。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该诗的情感并能声情并茂的朗诵出来。
第二部分说教法本课我将采用引导——对比——深入——诵读四部教学模式。
第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蜀道特点,点燃学生的想象热情;第二部,让学生学会对比,发挥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第三部,对李白的《蜀道难》进行逐字逐断的解说,深入理解该诗;第四部,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蜀道难》,深入理解。
第三部分说学法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所以这节课,我将打破传统的老师主讲的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让学生有机会、有兴趣、有能力地去表达对本首诗进行自己的理解。
高中语文《蜀道难》试讲稿
高中语文《蜀道难》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1号考生。
今天我试讲的篇目是《蜀道难》,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盛唐文化孕育出一个天才诗人,他自负而又自信,狂傲而又独立。
余光中评价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同学们,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是的,他就是诗人李白。
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评价李白的一首诗“奇之又奇”,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蜀道难。
(板书课题题目)二、初读请你们放声朗读诗歌,做到读准字音,读懂意思。
差不多了,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呢?你来。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评价一下?你来。
哦,你发现他把猿猱的猱读成了柔,嗯,看来你听得很认真。
是的,同学们这里读的是ro u,大家千万不要读成na o了。
好,现在大家一起把文章齐读一遍。
三、析读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文章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是的,看来大家都找到了,一起读出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啊?三次。
那你们觉得它重复吗?你说,好像有点。
有不同意的吗?你说,这一句是文章的主旨句,你说,这样反复出现有一唱三叹的作用。
是的,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
这首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奠定了全诗雄放的基调,有一咏三叹的作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第一次出现出现在哪里呢?是的,第一段。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第一段看看蜀道难,到底难在哪里。
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带上你们的思想,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小组交流讨论蜀道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呢?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下来了,那么现在哪一小组想先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呢?好,第五小组,请你们来。
你们组分享的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给我们翻译一下吗?蚕丛和鱼凫这两位皇帝,开辟蜀国的时候很茫然,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做。
是的,连皇帝都不知道蜀国要怎么开辟,可见蜀道什么难呢?你说,开辟很难。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稿 ——人教版 必修三《蜀道难》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稿——人教版必修三《蜀道难》师:20 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
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公元2006 年七月三日22 时20 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
他是谁呢?生(齐答):李白。
师:怎么都知道?生:李白写过《署道难》,其实青藏线才是难上加难。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吗?生:可能在唐朝,生产力比较低,进入四川比现在进入西藏还难。
师:你很有政治辨证思想。
这种想法李白是通过怎样的诗句来表达的?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这一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生:出现了三次。
师:我们不妨把这三句来念一念,每一处的情感都不同。
《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首席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
李白是感情极其丰富的男人,诗人天性就是漂泊,一看到月亮,就——生: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朋友要离开时,诗仙也动了人间真情,送出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
友人的白帆消失了,李白还在远望。
一腔友情,随一片白帆远去;无限神往,与一江春水合流。
真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今天,离别的钟声又敲响了,诗仙又要送别友人,这次目的地是四川,太白作《蜀道难》送之,意欲何为?生:想表达离别之痛。
生:我想是对友人的祝福。
生:可能是不想让朋友走,走了会伤心,会孤单。
师: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两种,一是嘱咐和祝福。
二是劝阻和挽留。
到底哪一种更帖切呢?或者说还有第三者?我们不妨从文本如手,大声的厚颜无耻的朗读《蜀道难》,体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
(生读)师:我想李白听了我们的朗读后,定会有知音之感,谁第一个说一说诗歌中有震撼力的诗句,就好比大地深处熔岩喷涌而出的感觉。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说课稿《蜀道难》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说课稿《蜀道难》推举信息:老师聘请报名入口成绩查询考试试题及答案复习资料一、教材分析和处理《蜀道难》是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3其次单元的第一首诗歌。
其次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感触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解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的不同风格,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触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向作品举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盛的审美感触。
本单元的设置意图是在必修2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诗歌鉴赏能力。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
依据以上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制如下:学问与技能方面要求同学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意,能够知人论"诗';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感触本诗的伟大气概和奔放的感情,品尝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培养同学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办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我们知道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是对语言的最挺直的感知,是品尝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所以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诵读。
而要想透过语言表面读懂文字背后深层的意思,那就少不了问题探索,要想让同学真正学会鉴赏诗歌,就要给他们自主鉴赏的机会,给他们搭建展现自己文思的平台,因此,我将本课的过程与办法目标定为:1.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索----互动沟通----扩展升华'的过程举行。
2.同学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蜀道难说课稿
蜀道难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蜀道难》。
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这几个部分加以说课一、说教材《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蜀道难》所在单元选取的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的唐诗作为教学对象,力图以不同风格的诗歌展现广阔的盛唐气象。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巅峰时期诗人中的翘楚,李白的诗歌创作可谓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蜀道难》作为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诗作,从内容看此诗有别于其他的送别诗,写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险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从艺术特点上看,诗歌想象奇特,笔法夸张,充分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读李白的《蜀道难》我们可以通过诗歌触摸李白豪放洒脱的风格,借《蜀道难》之形,感悟李白之神,领略盛唐诗歌的万千奇象。
二、说学情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
他们对古典诗歌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反复咀嚼体验诗歌这一含蓄细腻力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审美情趣,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合作学习,通过诵读从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美、声韵美,体会盛唐气象的精神实质,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教学难点:体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得到审美享受,感受诗歌的艺术性五、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蜀道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蜀道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蜀道难》中的生僻字词、文言文语法现象、修辞手法等,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蜀道难》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李白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蜀道难》中的文言文语法现象、修辞手法,以及掌握生僻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于《蜀道难》主题思想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需要研读教材,了解《蜀道难》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等,并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学生需要预习课文,了解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分析《蜀道难》中的生僻字词、文言文语法现象和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同时,教师还应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
3.课后练习: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将学生带入《蜀道难》的情景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课堂互动:教师通过课堂互动、问答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针对学生的学习难题,教师还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攻克难关。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针对《蜀道难》课文理解的练习题,比如词汇解释、句子翻译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比如阅读理解题、诗歌改写等,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教师资格高级中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以《蜀道难》为例.doc
教师资格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以《蜀道难》为例教师资格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以《蜀道难》为例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课题是:苏(人、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 ,模块《》。
这篇课文在本册课文中的地位是:学习本课有以下几个作用: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与能力目标:②过程与方法目标: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
本节教学重点是:难点原因:突破途径:二、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及对策:2、内容的组织安排: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建立模型法、认识类比法、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习方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自学法、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模型法、类比法、由简到繁法、动手动脑)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录音机等其作用是:四、教学程序设计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环节: ( 分钟)l 导入激发兴趣,(激发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第二环节:(分钟)新课学习:第三环节:(分钟)课堂小结: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为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高中语文《蜀道难》试讲稿范文
高中语文《蜀道难》试讲稿范文高中语文《蜀道难》优秀试讲稿范文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领悟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清课文思路,体会想象夸大的艺术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领悟诗歌中语句的含义,体会想象夸大的艺术特色。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由唐诗的文学地位谈到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引入本课教学。
环节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第一段,学生把握情感基调。
2.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文章大意。
环节三:深入研读1.品读第一段(1)词语点拨①危:高。
②于:比。
③何:多么。
④当:挡。
⑤钩连:沟通相连。
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盘旋。
⑦度:越过。
(2)段落解读①“噫吁嚱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②“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应当读得轻而平缓。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2.品读其次段(1)词语点拨①但:只。
②从:跟随。
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④去:离。
⑤盈:满。
⑥倚:靠。
⑦湍:急流。
⑧冰:拟声词。
(2)段落解读①“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仍是说不行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由于说的是蜀道的险恶。
3.品读第三段(1)词语点拨①夫:人。
②当:挡。
③匪:同非。
④虽:虽然。
⑤长:深(2)段落解读①“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
②“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
稍作停顿后,改用劝告语气。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主旨句其次次消失,要读得缓慢些,有肤浅的慨叹意。
环节四:主题升华1.善用反复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消失一次都给读者新的启发,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缺乏而至于再,再叹之缺乏而至于三的感受。
高中语文试讲稿《蜀道难》
高中语文《蜀道难》试讲稿1、题目:《蜀道难》2、内容:蜀道难李白〔唐代〕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3、基本要求:(1)教师范读第一节(2)讲解朗读的要点(3)注意语速、语调、情感答辩题目:1、古诗歌教学,朗读非常重要,请说说你是怎样设计朗读的?2、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你对李白诗歌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几位同学来谈。
1.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夸张成分非常多。
给人感觉非常豪放,他说的东西看了以后让人过目不忘。
2.李白的诗中洋溢着飘逸豪放的感情,他的诗向来直抒胸臆,狂放不羁,非常奔放,倾斜着浪漫主义的激情。
李白的有些诗歌在我们读来虽然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但李白诗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自己的浪漫主义激情。
我们欣赏李白诗歌也要带着这种感情去欣赏。
3.李白主要是豪放,利用大量奇特的想象写他的诗,我们读起来会很生动、具体,印象特别深刻。
豪放、夸张、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最具体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蜀道难》。
高中语文说课稿《蜀道难》(精选5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蜀道难》高中语文说课稿《蜀道难》(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蜀道难》(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说课稿《蜀道难》1一、教材分析1、大纲和单元中的定位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
新的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
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
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第一课《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
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加深究;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2、教学目标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
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
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
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4、课时安排:二课时二、教法选择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3、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蜀道难》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蜀道难》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一、说教材《蜀道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已经接触了诗歌,学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本单元学习唐诗,唐诗雄浑豪放而又沉郁顿挫,诗人诗风各异,教学要充分把握诗人的艺术风格,《蜀道难》感情强烈,笔锋雄健,想象奇特,气势雄浑,是李白的成名作。
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②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诵读。
教学难点是如何把握朗读技巧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
二、说教法教法:教学活动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蜀道难》是诗歌经典,又是豪放诗歌,所以在教学上要重视诵读。
我采用在诵读中轻轻松松把握全文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是初读。
解决最基本的字词问题,打好基础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关键,只有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学习才会很轻松。
第二步是意读。
朗读中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解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三步是美读。
除了诵读以外,还有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评点法等。
学法:诵读感知情脉——让学生去读知人论世探主旨——让学生去思个性解读赏艺术——让学生去品总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入为主很重要,要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想。
导语从李白一生三件宝诗、酒、剑入手,引起学生知晓李白的兴趣。
这里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从以前学习的知识中回忆,并且及时表扬那些记得好的同学。
从而引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
蜀道难试讲稿
蜀道难试讲稿同学们好,今天咱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著名的古诗——《蜀道难》。
在正式进入这首诗之前,咱们先来聊聊李白这个人。
李白啊,那可是唐朝大名鼎鼎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而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蜀道难》,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接下来,咱们就来好好读一读这首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开头,就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噫吁嚱”这三个感叹词,把诗人对蜀道艰险的惊叹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危乎高哉”,则直接点明了蜀道的高危。
“难于上青天”,更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蜀道之难,简直比登天还难。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这里诗人追溯了蜀地的历史,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时代是多么遥远渺茫啊!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万八千年,蜀国却一直与秦地隔绝,没有往来。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西边太白山只有鸟能飞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传说当年山崩地裂,五位壮士牺牲了生命,才换来了蜀道上的天梯石栈相互连接。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艰难的工程啊!“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掉头的高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
就连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猿猴想过去,也为攀援发愁。
这里通过对黄鹤和猿猱都难以逾越蜀道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蜀道的艰险。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走一百步就要绕九个弯。
抬头仰望星辰,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只能用手摸着胸口,徒然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诗人在这里关切地问友人西行入蜀何时归来,因为那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实在难以攀登。
只看到悲伤的鸟在古树上哀号,雄鸟在前,雌鸟在后,在树林间盘旋。
《蜀道难》说课稿
《蜀道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雄奇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奇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也独具特色,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但对于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诗歌鉴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积累重点字词和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赏析,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诗歌中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蜀道艰险的感叹,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夸张、想象、反复等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蜀道难的深层寓意。
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赏析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赏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蜀道的视频或展示一些蜀道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蜀道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诗歌的气势。
《蜀道难》说课稿
《蜀道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诗歌都是唐代诗歌,旨在让学生领略唐诗的魅力。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奔放的情感、奇特的想象和雄奇的意境著称。
这首诗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但对于唐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于李白的诗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蜀道难》这样具有较高难度的作品,可能在理解诗意和把握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分析意象等方法来深入理解诗歌。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分析意象、探讨诗歌的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比喻、想象等,以及探讨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蜀道难》讲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解说一、教材分析《蜀道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
本文是李白在长安时为了送友人入蜀而作,属于一篇古体诗。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李白豪迈飘逸的诗歌特点,整体感知诗歌寓意。
2. 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境美,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3.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把握与体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二、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
只有反复的诵读学生才会理解诗歌的美。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
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我所任教的班级属于音乐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并且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本课根据诗歌的特点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蜀道难说课稿
蜀道难、教材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杂言古体诗,文章通过描绘蜀地山川的险要,寄寓作者的隐忧,反映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情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唐诗不仅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还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第二单元共欣赏七首唐诗,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李白、杜甫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
而《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是一篇极好的鉴赏材料.1)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在阅读鉴赏中,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一)知识层面:1、了解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2、把握诗歌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点;3、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正确理解诗意.(二)能力层面: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2、品味鉴赏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体会作者热情奔放的语言和瑰丽的想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感受作者描绘的由秦入蜀道路上的惊险,诗中反映作者对国家和人的关怀。
2)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以上几各方面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有二:其一、通晓背景,整体感知全文,初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其二、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疏通诗文,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评析诗歌的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特色,二是深入体会作者写作诗歌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说教法: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以及课文思路的探讨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几个方法进行教学:①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多读多练,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蜀道难》说课稿(精选3篇)
《蜀道难》说课稿(精选3篇)《蜀道难》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道难》说课稿(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蜀道难》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
一说教材:它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高一下学期必修本第二单元的第一首诗歌。
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从上学期第2本依据引入了古代诗歌。
所以这节课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赏析,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从而对学习这单元的其它诗歌以帮助,还为学习第2本中的宋词打好基础。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大致是两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解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的不同风格,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
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空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
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
《蜀道难》说课稿
《蜀道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诗歌均为唐诗,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而李白的《蜀道难》更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雄奇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奇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
诗歌句式灵活多变,韵律跌宕起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感受唐诗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诗歌,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
但是,对于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以及蜀道难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高一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背诵重点段落。
(2)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把握诗歌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蜀道难的“难”在何处。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比喻、想象等。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理解诗歌的主题,探讨蜀道难的深层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稿——人教版必修三《蜀道难》师:20 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
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公元2006 年七月三日22 时20 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
他是谁呢?生(齐答):李白。
师:怎么都知道?生:李白写过《署道难》,其实青藏线才是难上加难。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吗?生:可能在唐朝,生产力比较低,进入四川比现在进入西藏还难。
师:你很有政治辨证思想。
这种想法李白是通过怎样的诗句来表达的?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这一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生:出现了三次。
师:我们不妨把这三句来念一念,每一处的情感都不同。
《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首席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
李白是感情极其丰富的男人,诗人天性就是漂泊,一看到月亮,就——生: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朋友要离开时,诗仙也动了人间真情,送出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
友人的白帆消失了,李白还在远望。
一腔友情,随一片白帆远去;无限神往,与一江春水合流。
真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今天,离别的钟声又敲响了,诗仙又要送别友人,这次目的地是四川,太白作《蜀道难》送之,意欲何为?生:想表达离别之痛。
生:我想是对友人的祝福。
生:可能是不想让朋友走,走了会伤心,会孤单。
师: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两种,一是嘱咐和祝福。
二是劝阻和挽留。
到底哪一种更帖切呢?或者说还有第三者?我们不妨从文本如手,大声的厚颜无耻的朗读《蜀道难》,体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
(生读)师:我想李白听了我们的朗读后,定会有知音之感,谁第一个说一说诗歌中有震撼力的诗句,就好比大地深处熔岩喷涌而出的感觉。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为何笑?生:太平常了,简单。
师:其实,开头一句难于上青天说简单也不简单。
大家发现了吗?此句前面还有七个特殊的字?生:噫吁戏!危乎高哉! 师:特殊吗?生:好象语气词多了点?师:哪些语气词?什么意思?生:噫吁戏!乎哉,五个,大概是四川的方言。
师: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怎样的呢?生:哎!生:啊!生:阿呦!生:哇,我的妈呀!生:哦。
我的上帝!师:哦,各种版本都到齐了。
我惊叹于同学们的想象力。
“难”是一个抽象词语,那蜀道难到底难在何处?生: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
是写隔绝时间只久。
生:蜀地与世隔绝。
师:李白节取了两位蜀王的古怪的名字,是说蜀国的开国史多么悠远。
“茫然”是悠久不可知的意思,和现在的用法稍有不同。
还有吗?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颠,有鸟道,而无人道,也是说隔绝之久。
师:好,讲得很精辟。
而蜀道的开辟也具有神奇色彩,谁来说一说这方面的内容?生:五个大汉拽一条蛇,山崩地裂,大汉被压死,路就通了。
生:还有五个美女也被压死,入蜀之路才通。
师:老师曾看到过着这样故事,与课文有些出入,五位大汉压死后,不知为何,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多浪漫。
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许多劳动人民为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
李白运用这个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
他们死了,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
总之,写出了开辟之难。
所以,这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生:读出惊叹之情。
师:鲁迅曾说,世上本来没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也便自然有了路。
现在路是开辟出来了,好走吗?生:难,诗中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
行路难啊,行路难。
生:还有黄鹤飞不过,猿猴也担忧。
师:为何写到黄鹤猿猴?生: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人行走之难。
师:反衬这词用的很到位。
还有吗?生:也有直接写行走苦难。
比如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
类似九曲黄河。
师:你的想象太开阔了,曲折越多,说明山势陡峻,写出了度越之难。
行走中的人们的神态李白也描绘得淋漓尽致。
生: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前进。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
师:的确,诗人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可能有高原反应(生笑)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
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不怎么好,影响人的情绪,读一读这样的诗句。
生: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师:悲能改做飞吗?生:不能,因为这只鸟内心很痛苦,(生笑)。
子规就是杜鹃,常在月下悲鸣。
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
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好象哭泣一样。
师:阵阵的子规悲啼,空旷孤寂的情绪缠绕在你的灵魂之中,离别之恨,飘零之感渗透在骨髓中。
古人曾评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并无有人迹。
空山古木间,日之所见者,但是悲鸟雌雄威群而飞;夜之所闻,但是子规月下啼血最苦”。
无非烘托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诗仙发出了第二遍感慨。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渗透了哪些情感?生:忧愁,担心。
师:这样的细节描写较好地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利的烘托了蜀道之度越之难。
但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无限风光在顶峰。
谁来说一说。
生:去天不盈尺,是说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讲山壁之险。
师:这好比电影镜头中,先来一个连峰接天的一个长镜头,然后再来枯松的一个特写。
当然,有魅力的镜头需要快慢结合,最好来点音响效果。
诗中有吗?生:有,飞湍、瀑流、平崖、转石,滚下来的是石头,多壮观。
生:还有声响,雷鸣般的声音。
排山倒海。
惊险万分。
师: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诗仙就质问了。
生: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师:风光变换,现象丛生,在这样惊险的氛围中,作者写了通往成都的剑阁,读一读其地势险要的句子。
(生读)。
师:成都是个好地方吗?生:只是个军事要地,不是旅行的好地方。
没有旅游价值。
生:军人特别厉害,化为豺与狼。
并且野兽横行,猛虎蛇类吓人。
师:夕避长蛇,朝避猛虎句式有点特殊吧?生:是互文,夕、朝名词或用做状语。
师:你判断得很对。
这一段诗反映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使三秦震动。
政治环境相当恶劣,类似现在的伊拉克,恐怖横行,炸弹乱轰。
随时葬身虎口蛇腹之虞。
从战祸之烈,写出安居之难。
所以李白又感叹。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师:包含着哪种感叹?生:恐惧。
生:悔恨,后悔来到四川。
师:由此看来,诗仙三次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蕴涵着不同的心理体验。
第一次,由隔绝之久,惊呼开辟之难,第二次由山势之危,诗人以鬼神莫测的笔法,忧惧度越之难,第三次由战祸之烈,悔恨安居之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现三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产生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反反复复为哪般?谁来说一说?生:李白写诗纯粹是为了挽留朋友,希望他留下来。
生:可能是劝阻统治者要当心安禄山造反,要及早准备。
生:我想蜀道难有所寄托。
师:哦,寄托?生:借送友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借蜀道是说自己仕途之难。
师:真是仕途之难,难于上蜀道。
仕途称心,蜀道则易;仕途无成,蜀道则难。
否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干卿何事?中唐姚合《送李余及第归蜀》中说“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
”这对你的观点是有力的补充。
此种想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流露。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生: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我们通过抽筋剥皮的解读,试图掀开蜀道的红盖头,看清庐山真面目。
这是一首慷慨的悲歌,既有历抵卿相的屈辱,又有遍干诸侯的失意,既有报国无门的愤慨,又有败兴而返的伤心。
中国诗坛上最耀眼的一座雕塑——诗仙,他的独特的个性,满怀的抱负,傲岸的反抗,在这里奏一出了最强音,天才极至,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寻,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是如此的美妙奇异,不可思异,这是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这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之一。
在天才李白面前,一切庸碌无为,一切的怨天艾人是多么的可笑,人生只有永远进取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