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基础知识纲要
必修1地理知识点归纳高一
必修1地理知识点归纳高一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探索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地理必修1是入门阶段,主要涵盖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下面将对高一地理必修1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同学们复习和巩固。
1. 地理学的概念与内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综合科学。
它主要包括地球形状与结构、地理圈层和地理环境、地球运动和地理位置、地球上的地理区域等内容。
2.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呈赤道较长极短的形态。
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地核是地球的内核。
3. 地理圈层和地理环境地理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主要由气体组成,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阳辐射;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等;岩石圈由固态岩石构成,包括地壳和大部分地幔;生物圈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领域。
4. 地球运动和地理位置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造成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周期为一年。
地理位置描述地球上各地的经度和纬度,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划分,而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划分。
5. 地球上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是地球表面上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片区域,不同的地理区域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
地球上的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两大类。
6. 东亚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东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它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
东亚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丰富多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富饶的土地资源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这些自然条件促进了东亚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
7. 中国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的国家。
中国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不同地区也呈现出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高一地理第1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第1册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第一册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教材,主要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的概述、地球与地理环境、自然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该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
一、地理学的概述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
它包括两个基本领域: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空间、结构和运动规律,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等。
而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类在地表上的分布、利用和改造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包括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人口学等。
二、地球与地理环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
地球的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它们分别占地球表面的29%和71%。
地球上存在着大气、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重要地理要素。
水圈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称,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自然地理1. 大气和天气:大气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形成的气体包围物。
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等。
天气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表现,它受到高空环流、水汽含量等影响。
2. 水文地理:涉及水资源、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地理现象。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3. 地貌与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地形则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和。
常见的地貌有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它们的形成受到地质作用和风化、水力等因素的影响。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个地区的居民总数。
人口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
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城市化也是当前人口问题的重要方面。
2. 经济地理:研究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规模和利用情况。
经济地理学关注产业分布、经济区位、交通运输等问题。
3.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人类对地表土地的各种利用方式和方式的总称。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高一地理学科是学习地理的入门阶段,主要包括必修一到三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球自转产生地球日和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含气体,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结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3.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地理纬度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和纬度能够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点位置。
4. 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由比例尺、图例、方位角、图名和纬经网等要素组成。
比例尺可以表示地图上地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有等距圆柱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投影等。
二、必修二: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1.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中国经度跨度广,气候多样。
2. 中国的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
4.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常常遭受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必修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人口分布不均匀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
2.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城市发展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挑战。
3.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涉及人口增长、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人口问题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
4. 中国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高一必修一册地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册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高一地理必修一册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具有赤道膨胀、南北向压扁等特性。
地球的形状对航海、天文、气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可以以平面形式将地球上的信息表现出来。
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有等经纬度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投影等。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是指包含地球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总称。
太阳系是地球所处的空间,由太阳和其周围的行星组成。
行星围绕太阳运转,形成了各种自然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地球还有月球作为其天然卫星,并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影响。
第三章: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地球主要包含地壳、地幔和地核等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岩石壳层,分为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岩石层,主要由硅、铁、镁等元素组成。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貌运动,构造运动包括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貌运动包括风蚀、水蚀等。
第四章:地表水的分布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
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受到全球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表水系统之一,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至关重要。
节约用水、科学排放废水、保护水生态环境等措施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地理与环境地理学习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地理学角度出发,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学习高一地理必修一册的知识点,我们对地球的形态和结构、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环境问题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的自转、公转等基本概念。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基本概念。
3.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包括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等。
4.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和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要素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5.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要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 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区域发展的条件、区域发展的特点和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7. 世界地理概况:包括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基本情况、地理特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8. 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的基本情况、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知识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当地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或相关教辅资料,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高一地理必修1全部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1全部知识点高一地理必修1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地理学科的发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观察方法和分类;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二、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构造和内部组成;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自转、公转、倾斜和岁差的意义;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和标准时间。
三、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四、自然地理环境介绍
包括大洲的划分、位于我国的大陆和海洋;地球上的大陆和陆地分布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和特点。
五、大气圈和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气候和气候区划的概念和分类;气候影
响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特点和主要分类。
六、水圈和水资源
水圈的组成和运动;水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水资源的问
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七、生物圈和生物资源
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生物资源的分类及其分布规律;生态环
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八、地球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分布规律;自然灾害的影响和
减灾措施。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1的全部知识点,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态和运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
规律,理解气候、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以及地球面临的自然灾害等问题。
这些知识对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和保护环境都非常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为未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
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一二章知识点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地球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太阳系月球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5.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FormatTableID_0#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 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1.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一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2.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二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
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3.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三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地理高一必修1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地理高一必修1知识点地理是高中的重点学习科目,必修一有哪些必背的知识点呢?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一)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二)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宇宙环境与地球概论1.宇宙观-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限空间。
-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等。
-天体系统:天体间因万有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层次结构体系,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
地球的宇宙位置与运动-地球公转与自转特点:-公转中心是太阳,方向为自西向东(逆时针),周期为一年(恒星年)。
-自转中心是地轴,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北半球上空看逆时针,南半球反之),周期为一天。
地球的自然环境-大气组成与结构:-大气主要成分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固体杂质等。
-对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有利于飞机飞行。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和适宜的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
-较为安全的宇宙环境,如不受大型小行星撞击威胁等。
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的划分:-经度的递变: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纬度的递变:从赤道(0°纬线)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地图与地球仪-地图投影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巧。
-纬线和经线的形状和特征。
时间与日期-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及其换算。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与地貌-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口分布、农业布局、城市发展的地域差异等。
高一地理第一册重点知识点
高一地理第一册重点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涵盖的知识十分广泛。
高一地理第一册是地理学习的开端,主要介绍了一些基础概念和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围绕该册的重点知识点展开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和基础,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及其空间分异。
该部分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1)地球的构造和形状: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体。
2)地球的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地球的季节变化。
3)大气圈和气候: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组成,气候由温度、降水、风向和湿度等因素共同决定。
4)水圈和水资源:水圈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5)土壤和植被: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植被对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生存都具有重要作用。
2.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涵盖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该部分的一些重点知识点: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迁移等是人口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人口过多和过少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会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3)农业与农业区位: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农业区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发展。
4)工业与工业区:工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区的选择和布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5)交通与交通网络:交通是地理环境与经济联系的桥梁,交通网络的发展对区域发展和连接起着重要作用。
3. 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研究地理区域的空间结构和差异。
对于一个地理区域的研究,需要了解以下重点知识点:1)区域与区域内部的联系:一个地理区域内部的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包括经济联系、社会联系和文化联系等。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及类型: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离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②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③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4H ——He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生物的生长(光、热资源);促进水、大气的运动;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每当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影响气候。
注意:太阳对地球的最大影响是太阳辐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轴的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的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的周期,与日常生活有关)自转角速度:除两极,角速度相同,约15度每小时。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物质、尘埃。
(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也是天体)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3.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青藏高原:海拔高,云层稀薄,太阳辐射丰富。
最小值出现在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云层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1) 一年中能受到一次太阳直射的范围: (2) 一年中能受到两次太阳直射的范围: (3) 一年中不能受到太阳直射的范围: 2.黄赤交角:黄道和地轴的夹角:赤道和地轴的夹角:3.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二分日晨昏线与地轴的关系:6.太阳高度的分布: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①地方时东早西晚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说明: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模块课程纲要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模块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时数】 36课时【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一、模块课程目标(一)核心知识目标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2、认识地球运动的特点及意义3、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二)能力目标1.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判情趣。
二、模块课程内容知识内容课标要求考纲要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了解理解应用ⅠⅡ第一章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一般特征及能量来源√√认识太阳活动√√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说明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明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说出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常见天气系统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202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202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如下:
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倾斜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地轴运动、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2. 大地构造与地壳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理论、板块的运动方式(发散、
聚拢、滑移)、构造力和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地壳变动等)。
3. 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划:世界自然地带划分、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区划特点及自然
环境的影响。
4. 气候与气候区划:气候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与地貌、海洋流等)、气候要
素(温度、降水、气压、湿度等)、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5. 水文地理与水资源管理:水文循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水资源的利用
与管理、水资源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6. 土地利用与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林业、牧业、工矿业、居住用地等)、农业类型及其区划(农业类型、农业区带、农业区划等)。
7. 城市与工业区划:城市规模与布局(城市规模、城市体系、城市布局)、工业布局
与区划。
8. 人口与人口区划:人口规模与分布(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区带、人口分
布特点)、人口迁移与人口区划。
9. 交通与交通区划:交通发展与交通区划(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交通区划的基本原则)。
这些知识点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重点内容,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对地理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复习总结(一)
知识总结清单(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主干):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的表现: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小行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3.存在生命的行星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主干):1.太阳辐射太阳大气结构(由里到外):光球、色球、日冕 2.太阳活动 主要类型: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周期:11年 对地球的影响:①短波通信;②磁暴;③极光;④自然灾害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知识主干)2. 卫星……)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持续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稳定);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提供光热——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气运动的动力各种能源——生产、生活所需能量来源地球(夏至) 太阳 地球(冬至)作图步骤(以夏至为例,冬至日请类比夏至图):(1)假设地球透明,则直射光线将穿过地球球心(图中灰色线:从太阳球心指向地球球心),与地球表面有两点交点A 和B ,显然A 为太阳直射点;(2)过点A 作自转轴的垂线,即得北回归线;过点B 作自转轴的垂线,即得南回归线; (3)过球心作直射光线(灰色线)的垂线LM ,即得晨昏线;(4)过点L 作自转轴的垂线即可得北极圈;过点M 作自转轴的垂线即可得南极圈。
观察夏至和冬至图:(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的关系: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23°26′) 夏至,直射点A 位于赤道北侧(23°26′N )冬至,直射点A 位于赤道南侧(23°26′S )(2)回归线与极圈的关系:两者度数相加为90°(23°26′+ 66°34′= 90°)观察图中(第1页)的黄赤交角(角α)与北极圈所对应的纬度(角β:LO 与赤道的夹角)两者之和肯定为90°。
地理高一上册必考知识点
地理高一上册必考知识点在地理高一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世界、了解地球的基础。
下面将针对这些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两个主要分支: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如人口分布、城市规模等;自然地理学则研究地球自然现象,如气候、地形等。
二、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组成的圆球体。
地壳最薄(约30公里),外核和内核则具有较高的密度。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之分,而公转则使得地球形成了四季交替的现象。
三、地球的地理坐标与地图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是通过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地点的位置。
经度指的是从地球中心向东或向西测量的角度,纬度则是从地球赤道向北或向南测量的角度。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图形表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分布和位置关系。
四、地球的气候与气候带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条件。
地球的气候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暖流、海陆分布等。
根据纬度的不同,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五、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
陆地是地球表层上的陆地面积,水域是地球表面的水体,大气则是地球外围被气体所包围的空间。
这些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植被、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六、地球资源与利用地球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地球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七、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人类的工业活动导致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过度开垦土地导致了土地沙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环保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地球的不良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提纲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基本形态
地貌表现
褶皱
背斜、向斜 (要求会依 据倾斜形态 判断)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 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成 山(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 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断层
沿断裂面两 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8、 太阳活动的影响: 气候(影响降水);干扰电离层;磁暴。 9、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3小时56分4秒) 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15°/小时;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0、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变化: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11、黄赤交角(23°26′)及意义: 12.直射点移动规律: 夏至
⑶ 四季形成原因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1.岩石圈=地幔顶部+地壳 (能画图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壳:上层硅铝层,不连续;下层硅镁层,连续分布。
2、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喷出型岩浆岩 如:玄武岩 侵入型岩浆岩 如:花岗岩
沉积岩的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等。 ②非工程措施: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保护植被; 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和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加强灾前水利 建设投入等。 5、大气环境问题: ⑴ 全球变暖: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
毁林。后果:海平面上升;世界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各国经济 结构发生改变。 ⑵臭氧层的破坏:原因:人类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后果: 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生产。 ⑶ 酸雨: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 性气体所致。后果:河湖酸化,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 迹,危及人体健康。
11、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现象。
12、
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图,理解三圈环流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1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4、季风的形成和特点:⑴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季
节移动(如南亚的夏季风)。⑵ 特点:东亚:冬季西北风,低温干
7、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8、画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保温效应: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逆辐射③地面辐射 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⑵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
9、绘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0、 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理解) 根本原因——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气压差异
中心气压 水平气流 中心气流 天气
气旋
低压
辐合
上升
阴雨
反气旋
高压
辐散
下降
晴朗
17、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18、画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9、河流水的补给: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流量与降水量变 化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西北地区的内流河受冰 川融水补给明显,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4、以洪灾为例说明它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①自然原因:强降水或冰雪融化;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等。 ②流域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 ③人类活动: 如,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等。 防治措施: ①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建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
3、通过地理环境要素(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的物质运动和 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举例:桂林地区喀斯 特地貌的发育)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1、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①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②可利用。 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与其相对应的利用原则:
①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搞好资源调配 ②资源间的联系性-----全面评估,注意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③数量上的有限性-----提高利用率,促进更新,珍惜和节约使用 ④利用 的 发 展 性 - - - - - 加强科技攻关挖潜,提高利用能力和水平 3、了解自然灾害: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构成危害的事件。 如: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燥;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冬季东北风,干季;夏季西南
风,雨季。
15、锋面天气特点(运用图表)⑴ 冷锋:过境时,阴、雨、低温大
风;过境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晴。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
的寒潮。⑵ 暖锋: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下降,气温上
升,转晴。
16、气旋与反气旋特点与天气(运用图表)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⑴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温度和水分共同作用下 的产物。 ⑵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从森林向荒漠的变化。 ⑶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差异很大。
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举例:厄尔尼诺) ⑴ 陆地环境各要素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 ⑵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4、 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 内部——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
5、 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氢核聚变成氦) 6、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面温度,促进水、气、生物活动;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 源。
7、 太阳大气分层及主要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周期11年
6、外力作用与地貌(举例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⑴ 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
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⑵ 风力作用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力搬运形成戈壁
和裸岩荒漠;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以及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⑶冰川作用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冰斗。
20、水循环意义:能量交换;物质迁移;水源更新。 2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类型:寒流和暖流。 2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绘制模式简图。
2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
流)寒流减温减湿(澳大利亚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受寒 流影响) ⑵ 渔场: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 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⑶ 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 大。
高一地理(必修1)基础知识纲要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1、 知道天体类型: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 天体系统: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星:水、金、地、火、 木、土、天、海
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春分——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秋分——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南半 球相反。春分和秋分,昼夜等长。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⑵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请对照光照图理解)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春秋分,从赤道向两侧递 减。
受挤压变质质质 受热变质
变质岩 如:石灰岩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3.地壳物质循环 (能够画图说明)
4.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 内力作用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
主要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 动、变质作用、地
热量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震等
风化、侵蚀、搬 运、沉积、固结成 岩等作用
6.22
春分3.21
3月21日
秋分9.23
9月23日
冬至12.22
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⑴ 昼夜交替:晨昏线;周期(24小时); ⑵ 地方时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时区的划分和简单的区时换算: ⑶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1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⑴ 昼夜长短变化:(请对照光照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