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科技进步贡献率评测方法简介PPT课件
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达“关于开 展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计科 技 [1992]2525 号 , 省 计 委 和 省 统 计 局 以 辽 计 发 [1993]41号文件转发),进一步要求把定量评价科技 进步的贡献作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由于索洛模型 具有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文件中规定统 一用索洛模型进行相关测算。
科技进步贡献率评测方法简介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科技进步贡献率 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研究 三、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开展情况 四、如何正确认识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什么是科技进步贡献率
1、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
在西方经济学众多的生产函数中,C——D生产 函数有着独特的地位。C——D生产函数虽然形式简单 却不仅包含了生产要素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要素—— 劳动力和资本,而且考虑了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而 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正是决定产业生产力水平的 最为核心和关键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反映出整个 生产过程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92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 合作,提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 —Douglas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为测算 技术进步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C——D生产函数模型在经济学史上首次应用函数式分 析生产理论,对投入各要素进行高度的抽象,抓住了 资本、劳动和科技进步这三个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 并对各投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描述和 分析。
2、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不宜用作绝对值指标
实际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两个增长率之比,是一个相对值 概念,不能完全反映绝对的科技发展水平。一般情况(资本和劳力 正常增长)下,经济增长率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值也高。在起 点低时,增长率提高相对容易;而起点高时,增长率提高就比较难。 显然,发达地区由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再次提高的难度就比落后 地区大。因而,起点低的情况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值会比高起点 的情况高。所以,在横向比较中,我们不能仅仅依据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值的高低而武断地评价它的科技发展水平, 就像不能依据我国经济增长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就说我国高于西方 国家一样。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科技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称为狭义的科技进步,在狭义科技进步基础上,再包括政策、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则称为广义的科技进步。
我们测算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
在正常年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来自生产投入的增加,一部分来自科技进步带来的投入产出比的提高。
因科技进步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叫科技进步率。
因此,农业科技进步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扣除新增投入量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之后的余额。
农业科技进步率除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就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个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计算公式为:农业科技进步率=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产出弹性*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耕地产出弹性*耕地增长率其中,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的产出弹性,在方法中,计算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分别取0.55、0.20和0.25。
下面是“九五”时期农业总产值、物质费用、农林牧渔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增长率的一些计算。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1995年的农业总产值为20340.86亿元。
用各年的农业总产值指数把2000年的农业总产值折算成用1995年价格计算的数值,为26890.67亿元。
这样,“九五”时期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为5.74%。
物质费用增长率:根据各年农业物质费用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计算出用1995年价格计算的物质费用,1995年为8339.75亿元,2000年为11105.85亿元。
这样,“九五”时期农业物质费用的年增长率为5.90%。
农林牧渔劳动力增长率:1995年农林牧渔劳动力数为32334.5万人,2000年为32797.5万人,年增长率为0.28%。
耕地面积增长率:据2000年7月5日《经济日报》第二版上的一篇报道,1996年净减少耕地1100万亩,1997年净减少730万亩,1998年净减少391.5万亩,1999年净减少654.9万亩。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一、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正确理解1.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是一个相对值概念,不是绝对值指标。
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是绝对值概念,实质上从计算公式就知道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两个增长率之比,是一个相对值概念,不能完全反映绝对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宜作为政府规划或计划的硬性指标来确定科技对各地的经济贡献。
在资本和劳动力正常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高,往往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值也高。
通过数学公式知道:在科技水平起点低时,增长率提高相对容易;而起点高时,增长率提高就比较难。
因此,发达地区由于科技水平的基数较高,再次提高的难度就比落后地区大得多,起点低的情况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值会比高起点的情况高。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值的高低而错误地评价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作出不科学的分析。
2.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长期观察性,不是统计指标。
这一指标可以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劳动和资本的长期发展趋势和互动的关系,但是不能依据计算的结果对经济增长和运行进行盲目性、机械性指导。
因为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波动特性,有其发展趋势,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动态曲线反映的最重要信息是它的长期发展趋势,宜作长期指标,不宜作短期指标来使用。
虽然从纵向比较来看,科技进步贡献率高比低好,但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有波动的,也并不总是年年上升的,这是因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滞后性、长期性和一定的周期性等特征,它的作用大小与经济周期和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有关。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一个积累过程,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用数学模型来计算的,它受到经济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力增长率三个统计数据的影响。
特别是在经济剧烈波动时,由于数学模型的局限性,模型的短期测算结果往往失真。
多数经济学家一个基本一致的观点是,在经济学意义上说对科技进步的度量应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因为外围环境对产出的影响并不能在短期内立即体现在科技进步上。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原因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原因分析作者:陈挺陈建华来源:《经济数学》2013年第03期摘要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1985-2011年农业相关数据测算我国农业全要素增长贡献率,最终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分析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长期较低的深层次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解决之策,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程度,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快速转向现代农业.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CD生产函数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ntribution Rate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Based on the CD Production EquationCHEN Ting, CHEN Jianhua(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data from the year of 1985-2011, we used CD production function to estimate the agricultural S&T contribution rate, then analyzed the reasons why it was lagging behind the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a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a targeted manner. We hope that these measure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the contemporary agriculture.Key words agricultural S&T progress; agricultural S&T contribution rate; CD production function1 引言及研究综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又是国家整个产业体系的基础.把“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支持农田水利等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为2012年我国财政集中财力办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之一,充分体现了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及国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是农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也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农业中主要产出是粮食,粮食不仅仅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时具有“政治”属性,它是被赋予稳定公民预期重要职能的商品.在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上升等要素的约束下,只有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才能解决粮食“瓶颈”问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可以促进经济永恒增长唯一源泉是技术创新.舒尔茨(1987)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农业而非传统农业能够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的贡献,因此,问题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在一个经济体中,要素禀赋相对丰裕度不同,会导致技术变迁路径的差异(速水佑次郎,拉坦,200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要素价格的变化会通过利益的驱动,促进农民致力于寻求那些能够代替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技术.Alston, Edwards, Freebairn.(1998)对世界各大洲多数国家的研究表明,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指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在1971~1985年间呈普遍上升的趋势,其中亚太地区增长得最快,达到年均6.7%,发达国家的增速比较慢,但是发达国家的基数远大于发展中国家.从资金投入主体的结构上看,David, Hall, Toole(2000)回顾了1957年以来的文献,收集了30多篇在该领域有影响的文章,归纳后发现,多数文献支持农业的科研投资应该呈现出政府与私人相互结合的关系,一般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中以政府投资为主,在后续的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中应以私人投资为主.胡瑞法等(2007)通过实证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资规模增速较快,农业科研经费平均增长达11.1%,政府拨款平均增长速度达15%.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面,张应禄(2009)系统阐述了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的发展,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模式及其机制,介绍了测定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方法,并提出要正确理解和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孙秋霞等(2010)利用邹突变点检验对我国1990~2006年的农业数据分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每阶段建立协整模型以避免伪回归问题,进而由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计算各自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得到前后两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和42.83%,最后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此外,也有其他学者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或者索洛余值法或者多方法,对各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科技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如郝利(2010)、何春燕等(2010)、贾凤伶(2011)、雷玲(2011)、尚岩等(2011)、《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组(2012).以上研究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区别于广大学者采用空间计量学(spatial econometrics)方法,虽然提高了模型的拟合优度,但是对于数据的过度处理将会导致原始数据中所包含实际信息丢失,使模型的趋向于虽完美但不切合实际的伪回归.因此,本文采用最新的农业生产数据,尽量避免对于原始农业相关数据做过于复杂的处理以保证数据满足计量的假设条件,首先检验数据列是否平稳,然后采用协整状态下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计算,这种数据处理与估计方式将最大幅度保留数据反映的原始信息,提升了对于农业科技进步率测量的准确度.2 数据及模型构建2.1 理论模型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其他因素只能导致经济暂时增长,一旦经济达到稳态,经济净增长速度为零.而在实践过程中,普遍采用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测度全要素增长率,而一般认为全要素增长率即为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因此,实践中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一般采用全要素增长速率测算法,目前最成熟的方法是CD生产函数测算法.本文亦采用该模型进行测度与研究.CD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是:在本文当中分别代表农业生产总值、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劳动力、农业有效耕种面积的增长率.上述λ = 农业产出增长率-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份额 -农业劳动力增长率份额-农业有效耕种面积增长率份额,也就是说λ代表了科技进步率份额,因为权重为1,所以直接等于农业科技进步率.2.2 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个别数据来自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数据时间跨度为1985~2011年.变量选取为:①农业总产值(Y),采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以1985年为基期,剔除物价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②农业生产物质费用(K),采用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相似剔除物价因素影响.由于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很大比例用于农业相关支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备合理性;③农业劳动力(L),按三次产业划分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④农业用地面积(M),以农业有效耕种面积(即农作物播种面积 - 农作物成灾面积)作为替代指标,以求准确性.2.2 模型构建与检验1985~2011年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73%,则1985~2011年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1.54%.朱希刚[1]测算“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4.8%,蒋和平[2]测算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九五”期间达到了40.7%,而王启现、李志强等[3]以1953-2005年数据为基础,采用CD 生产函数测算出我国“十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68%.据农业部测算,“十一五”末,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2%.根据2011 年12 月30 日,农业部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超过55%.总的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尤其从本文测算出的平均贡献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早在1996年,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就已经上升到55%,日本已经上升到70%以上[4],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还有有待进一步提升.2.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的原因分析第一,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总产值)较低,只有0.2%~0.3%(采用的是政府财政对于农业开发与研究机构的活动经费拨款口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发达国家中如印度为0.37%,马来西亚我0.58%,拉丁美洲国家平均为0.54%,普遍高于我国,发达国家中,日本高达2.1%,美国为2.02%,英国为2.29%[5],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投入强度相比,差距非常大.较低的农业科研投入强度严重阻碍了农业科研基础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不利于吸引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进而降低农业科技“孵化率”,进而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偏低.第二,农业科技投入中私人投入比例较低.即使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除了印度尼西亚之外,私人投资的比例一般都在10%以上[6],而我国私人投资比例不超过10%;农业基础科研由于外部性较大,应由政府投资为主导,而在农业科技发明应用阶段是完全可以市场化的,私人投资可以进入,政府投资比例应逐渐降低.我国由于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高,政府扶持力度较低,私人投资农业科研动力不足,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中私人投入比例较低.第三,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科技体系包括农业科研体系与推广体系,而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比较薄弱,因此很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只能够存在实验室中,本身并没有进入到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推广经费仅仅是在维持基本工资待遇,没有多余的经费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同时由于农业科研成果而不是农业科技生产力成为科研工作者晋职调薪和评功受奖的主要依据,导致农业科技决策、科技推广与农业技术需求脱节,最终造成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形成不了实际生产力,因此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下.第四,我国传统的农业科研机构设置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的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一些农业科研机构存在不同的项目,而这些不同的科研项目之间交流频率非常小,尽管在交流中可以减少某些重复的农业科研程序,甚至可能在共同合作过程中催生出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同时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地方政府的促进下纷纷建设相同的农业科技研究所,造成各个地方的农业科技研究所都在重复进行基础性农业科研工作,而这些科研工作产生的成果可能并不适应本地区的农业发展.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交流、技术共享和资源配置,降低了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了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总生产的贡献率.3 政策建议基于以上实证分析,为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3.1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强度,提供科技支撑在我国,近期内政府财政依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投入主体,财政的支持力度对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仍然至关重要.一方面建立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持续提高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使政府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应至少提高到与各行业投资强度持平,即达到0.6%以上;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各地政府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科技领域.另一方面建立财政支农科研资金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财政支农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应相应地把新增的农业科技投入,重点用在:支持我国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某些农业科技研发项目,以维持其在世界中的领先地位;重点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研究中心,并保证这些基地与中心能够零障碍的交流与合作,综合提高农业科研条件;加强具有最大外部性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以缩小与世界农业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总之,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水平.3.2 创造诱导私人投资农业科技领域的良好政策环境政府除了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诱导政策,以引导更多社会私人资金的投入.首先,可以采用对农业科技投入行为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那些农业科技研发公司,可以通过减免税、优惠退税、纳税扣除、加速折旧和税收抵免等措施来鼓励其发展.其次,完善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否则,即使有很高的投资内部回报率,也难以吸引企业资本流向农业科技研发行业,因为即使企业因为自己的科技发明与应用短期产生利润,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被竞争对手模仿进而降低其利润,从而打压了私人投资农业科技领域的积极性.再次,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农业科技成果应用需要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才能凸显其优势,小单位农业经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决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高风险性,因此政府财政应该通过资金扶持农业大灾大难商业保险的设立,财政补助等手段对私人投入加以支持.3.3 改革农业科技立项和成果评定机制政府在农业科技课题立项上应重视科技成果的实用性,项目的选择要来源于现实的需求,而不是选择那些容易带来政绩的“短、频、快”项目.同时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评定机制,特别强调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注重农业科技成果是否满足现实农业生产的需求.3.4 按自然区域设置农业科研机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客观上要求改革传统的按行政区划设置农业科研机构的机制,建立按自然区域设置的农业科研体系,从而消除传统模式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实现农业科研工作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以适应农业科研活动周期长、季节性和区域性强、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等特点.参考文献[1] 朱希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2] 蒋和平,苏基.1995-1999 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1(5):12-17.[3] 王启现等. "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2020年预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6):416-419.[4] 季伟峰,杨志勤.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J]. 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7):29-31.[5] 黄季焜,胡瑞法.农业科研体制的国际比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0(1):04-07.[6] 胡瑞法,时宽玉,崔永伟,黄季焜.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变化及其与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 2007,2(2):53-6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举例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举例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评估和衡量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是现代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评估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戴维森指数法”。
该指数法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农作物总产量的差异,得出因素贡献率,其中包括劳动力因素,土地因素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因素。
以下是一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的实例。
以湖南省平江县水稻产量为例,分别比较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地区水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1990年总产量为225.10万吨;2000年总产量为284.20万吨,增长了26.27%;2010年总产量为321.10万吨,增长了12.98%。
通过戴维森指数法计算,得出如下结果:劳动力因素1990年到2000年增长率为1.32%,2000年到2010年增长率为0.78%,合计为2.13%;土地因素1990年到2000年增长率为7.06%,2000年到2010年增长率为3.34%,合计为10.31%;农业科技进步因素1990年到2000年增长率为17.89%,2000年到2010年增长率为9.84%,合计为28.14%。
因此,1990年到2000年间,农业科技进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17.89%;2000年到2010年间,农业科技进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9.84%。
整体来看,农业科技进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28.14%。
通过这种计算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评估农业科技进步与其他生产要素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评估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是农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计算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可靠和稳定的粮食供应。
云南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
模型选择与计算方法
,
增长率
( ) 2
1畜牧科技 进步贡献率 的测算模型 与方法。 . 其 中 ,增长 率 的计算 按数 学 推导 ,其公 式 世界各 国的理论 和实践 就科技进步测定提出 了多 为 :
种方法 ,主要有柯布一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索洛
余值法 、C S E 生产 函数法 、丹尼森 因素分析法 、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 、增长速度法和全要素生产 3弹 性 系 数 的确 定 。按 《 . 测算方 法 》把 畜 率模型法 等 ,但各种方法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 牧业生产要素分成三大类 :物质费用 、劳动力和 中。田晓琴等应 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法对贵州省 能 繁母畜 ( )。各生产要 素对 总产 出的作用大 禽
年 科 技 进步测 定 的贡献 率测 算还 缺乏 一套 统一规 响 ,对 数 据进 行前 后3 的平 均调 整 。
二 、数据来源及测算分析 1 . 来 源 。本文所用数据 资料 主要来源于 数据 《 云南统计年鉴 》 《中国畜牧业统计 》和 《 中国 本文采用 由农业部确定的 ,中国农业 科学院 农 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 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畜牧年鉴 》等 ,畜牧业 生产 中各个生产项 目的单
云南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的测算与分析
云南 省畜牧业科技进 步贡献 率 由 “ 八五 ”时期的3 . %上升到 “ 一五”前 期的5.8 24 4 十 66%,云南省 的科技进步要素 已成为推动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
文I 王莉 兴 袁跃云 ( 云南省 家畜改良工作站 )
李波 劳 家洵 ( 南 省 农 业 厅 ) 云
况 ,提 出了能 繁母畜 ( )标 准单位 的折射 系 数 ”进行换算 ,换算 系数分别为 :1 禽 头能繁母猪 = 1 个折猪头数 ;1 . 0 头能繁母牛 =3 个折猪头数 ;1 . 0 中增设 “ 畜牧业 资金 投入 ”和 “ 牧业从 业人 头能繁母 羊 =0 个折猪头数 ,根据折算 系数 ,折 畜 .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衡量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是评价农业科技进步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比较农业科技进步前后某一农业指标的变化来计算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这里以粮食产量为例来介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首先,确定参考年份和研究年份。
参考年份是指没有使用新技术或新品种的年份,研究年份是指使用了新技术或新品种的年份。
其次,确定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括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种植方式、肥料使用量、灌溉率等。
在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时,需要排除那些不受新技术或新品种影响的因素,只考虑新技术或新品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接着,计算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率。
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率 =(研究年份的单位面积产量-参考年份的单位面积产量)/ 参考年份的单位面积产量×100%。
然后,计算种植面积的增长率。
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种植面积的增长率 =(研究年份的种植面积-参考年份的种植面积)/ 参考年份的种植面积×100%。
最后,计算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 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率×单位面积面积占比 + 种植面积增长率×种植面积占比。
其中,单位面积面积占比指的是单位面积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种植面积占比指的是种植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
以上就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公式。
通过计算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可以更好地评估新技术或新品种的应用效果,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科学的评价工具。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1. 科技进步贡献率 = (农业科技进步值×农业经济增长值) ÷ (农业科技进步值 + 农业经济增长值)
2. 农业科技进步值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技术进步次数 + 农业经济增长值×农业经济增长次数
3. 农业技术进步次数 = 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次数×农业技术进步率
4. 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次数 = 农业科研机构的活动次数 + 农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次数 + 农民科技创新活动次数
在计算过程中,要计算出农业科技进步值和农业经济增长值,这两个值是衡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指标。
农业科技进步值是指农业科技进步的次数和指数值;农业经济增长值是指农业经济增长的次数和指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
情况进行变化,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摘要:采用索洛余值法对“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晋中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晋中市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及农业科技进步;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逐渐提高,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贡献有所下降。
说明晋中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达到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贡献率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索洛余值法;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晋中市技术进步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美国的索洛教授在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奖以来,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经济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进入90年代更是把定量评价技术进步的贡献作为考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是评价创新型国家指标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1-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定量评价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反映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潜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国际间、地区间比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开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以及对其所受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农业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从宏观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并对农业科技政策做出相应调整[3-7]。
本研究在阐述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模型的基础上,对山西省晋中市的农业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和分析,旨在对晋中市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1.1数据来源。
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石荣丽, 黄 鹏
600) 2 1 5 云南 农 业 大 学 经 济贸 易 学 院 。 南 昆明 云
摘
要: 农业 发展及其现代化 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 车文采用了增长速度方程 、 综台要 素生产率指数和 息因子
生产率指数等三种 方法 删算了云南省大农业 九五” 问的技术进 步贡 献率, 期 试图为云南今后的经济 增长提f 理论 j t
po u t nr r f o t】fco s r d ci aeo a a at r o t
现代农 业的实 质是发 达的科技 型农业 农 业经 济 增长 主要 是追加 农 业生 产要 素 ( 源) 特 别是 现 资 , 代 生产要 素投八的 同时 , 靠现代 化农 业科 技 . 依 优化 资源 配置而 导致的要 素生 产率提高 。科技进步 水平 是通过 研 究、 开发和应 用科 学技术 . 系统 的完善 生产 诸要 素 , 促进 经济迅 速 增 长和 社会 结构 优 化的 有 目 的的动 态过 程 , 技进 步 不仅对 劳动 生产手 段 和技 科 术 等发生 重大 影响 . 且 对整个 社 会生 产 力产生 着 而 巨大 的推 动作用 。农 业技 术进步 一直是农业科 技工 作者 为之奋 斗的 目标 。测算 和评价技 术进步对 经济 增长 的作用 , 已成为农 业技 术经济学 者研究 的重 电。
Ag iulu e Te h l g c lAdv n e i r c t r c no o i a a c n Yun n Pr v n e na o i c
SH IRon g— l, U A N G ng iH Pe
.
( on m y a d T r e Co [goofYunn n A grc ur nieriy, un i 50 Ec o n ad te a iuL alU v st K t m ng 6 201, Chi a) n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测算及分析
+
十
)
( 2 )
其 中 , v Y , v K , v M , v L , 和
产出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Y
会 竽分 别 为 农 业 总
㈨ ( 3 )
移 垒 } 1 0 0 %: 增长量和 其增长率。
1 、历 年 来 许多 学 者对 各 个 时 期农 业 投入 要 素 弹 性都 做 过计算, 其 研究 结 果如 表 1 所示 , 我们 会 发现 物质 投入 弹 性呈 逐 年递 增趋 势 , 说 明物 质 资料 投入 是 拉动 农 业GDP的增 长的 主 要 动力 ; 劳 动力 投 入 弹 性 呈 现 一定 的波 动性 ; 土地 投入 弹 性则在递减 , 说 明 土地 投入 对 农 业 GDP的 影 响 甚小 。( 表1 )
表l
三 数据获取 模型估算
1 、数据获取。选取 了2 0 0 5 - 2 0 0 9 年的时间序列和这五年3 1 个 省市 的截面数据作为混合 的数据 , 使用上述 C — D生产 函数来测度 我 国十一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总共5 年, 3 1 个样本 , 1 5 5 个观 测值。数据主要 来源于 中国统计 年鉴 及 《 中国农村统 计年鉴 , 其 中2 0 0 6 年各省市 的劳动力资料无法之间获取 , 故选用 2 0 0 5 年与2 0 0 7 年各省市劳动力的平均值 来代替 。 2 、变 量 选取 。 ①农业生产总值( Y) : 1 9 9 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农林 牧渔业的总 产值 , 剔除了物价影响因素。 ②农业物质费用( K) : 可 以用农业总产值减去农业增加值来计 算, 本文该数据直接从年鉴上获取 , 并采用如下公式换算为1 9 9 0 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举例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举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ibution Rate,简称ASTCR)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程度,反映了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ASTCR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一、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对比不同期间的农业总产值来计算ASTCR。
其公式为:ASTCR = (当前年度实际农业总产值 - 基准年度实际农业总产值)/基准年度实际农业总产值 × 100%例如,假设某地区基准年度(2010年)的实际农业总产值为1000万元,当前年度(2020年)的实际农业总产值为2000万元,则ASTCR为(2000-1000)/1000 × 100% = 100%。
这意味着,这个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100%。
二、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分析农业生产中各要素的增长情况来计算ASTCR。
其公式为:ASTCR = β × K其中,β为科技进步弹性,指农业总产值相对于科技进步支出的反应程度。
K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指科技进步对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程度,它可用如下公式计算:K = ∑(Pi × Yi)/∑(Pi × Yi)×100%其中,Pi表示科技进步对于某项生产要素的影响,Yi表示该生产要素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Pi × Yi)表示所有生产要素的贡献之和。
例如,假设在某地区农业生产中,耕地面积增长了10%,化肥使用量增长了15%,机械化率增长了5%,科研投入增长了20%,那么K可以计算如下:K = (0.1 × 0.4) + (0.15 × 0.2) + (0.05 × 0.2) + (0.2 × 0.2) = 0.108 = 10.8%假设科技进步弹性β为0.6,则ASTCR为:ASTCR = 0.6 × 10.8% = 6.5%这意味着,这个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6.5%。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综述
In } 二 刁牛 In L十 K十 In , 协 仪In t) 砰 1、 In(叮 In ,+ 卜 ) . In(丫卜、 仪十 二 , 少「 p 1
年龄、 教育、 就业类别和职业六个特征进行交叉分类。 国 通过对各个模型的计量分析得到模型式 (4 最优, 内学者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研究的力度, ) 虽然工作量大, 但 并据此估计出1 9 年至20 3年各个年份的技术贡献率, 研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91 0 再比如分析科技进步因素对农 并且分析了其波动趋势及原因; 施正剑、 吕勇彬1 首先计 业贡献的主次作用方面的研究。 ] 8 不过, 近年来国内学者 算全省农业人均纯收入和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 牧、 在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加强。 所用方法大多集中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最先有查索斯 斯皮尔 副、 渔增加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然后, 以县为单位以 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 ] 3提出 其 本 想 从 些 综 杂 的 济 平均值的一倍正负标准差作为分界线将湖北省分为经济 曼’ , 基 思 是 一 错 复 关系 经 现 发达地区、 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之后, 他们应用 象中根据相关性把原始变量分组成为不同的因子, 每一 索洛余值法测算出了三个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 为n .9 %、 . 20%、 1 24 55.43%, 并分析得出物资费用对农 业总产值增长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劳动力投入对农业总 产值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而耕地面积的投人对农业总产 值的增长影响不大; 石荣丽、 9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黄鹏{ 1 分别测算云南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其利用索洛余值 法测算的结果为49%。 索洛余值法虽然是比较常见的方 法, 被人们广泛应用, 但其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朱团 钦1 指出索洛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的难点在于a , 的 ] 0 1 p 个因子就代表了经济变量间依存的一种经济作用。 罗发 友1 参照李京文、 4 1 郑友敬15等人关于反映技术进步的指 ’ ] 标体系建立原则和方法, 0 个能反映当前我国农业 选取1 技术进步的指标体系。 将其组为一个整体即为一随机变 量进行多因子分析, 计量检验显示, 地区中高等教育发 展水平、 自然区位条件是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地区差异的 重要影响因素, 而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技术 进步的推动并不明显。 主成分分析法13 由霍特林与193 11 3 年首先提出的, 它是研究如何通过主成分分析, 可以从 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一些主要成分。 放世为、 诸克军、 黎金玲【利用该方法得出我国各地区科技进步 , ] 6 的综合评价, 虽然评价指标包涵了整个的社会领域, 但 是如果把农业单独抽出来, 仿照其所构造的科技进步指 标体系, 就能得出我国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方法不仅能进行各地区科技进步状况的比 较, 而且在地区内也能明确哪些是影响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 索洛余值法另一个重大缺陷是我们构造C一 D生产函数时,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1978—2010年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1978—2010年作者:胡凯来源:《商业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贡献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了农业生产总值、资本、劳动力及耕地面积等投入产出指标,用索罗余值法分析了1978-2010年间各种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发现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因此,应保持农业快速稳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要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的目标,就要科学、准确地测算我国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涵义及测算方法(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涵义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在经济增长中由科技进步导致的增长所占的比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则是在农业生产中由科技进步导致的增长所占的比重。
自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在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测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成为了一个持续不衰的研究课题[1]。
索洛将技术进步纳入生产函数中,在把资本增长和劳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剥离以后,剩余部分归结为广义的技术进步,从而测算出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便是有名的“索洛余值”[2]。
吴强(2000)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将除资本和劳动以外的因素通通归结为科技进步,忽视了自然资源投入、教育水平、制度因素、管理水平等因素,这必然影响所测算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准确性[3]。
何锦义(2006)指出了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它受指标选取、起止年份选择的影响很大,建立一个统一的测算方法对于合理地比较分析科技进步贡献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1]。
1995_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
1 dY Y dt
=α
1 dK K dt
+β
1 L
dL dt
+γ
1 M
dM dt
+δ
当以年份数据计算时 ,可取 d t = 1 ,且把 dY 改写为 △Y ,得到 :
δ=
△Y Y
-
(α
△K K
+β
△L L
+γ
△MM)
其中
△Y、△K、△L
、△M
分别为产出 、物质费用
、劳动力及耕地面积的年增量
,而
△Y、△K、 YK
二 、农业科技进步的测定方法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理论上可以通过考察科技进步前后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 比例变化来衡量 ,一般说来 ,科技进步能够使原有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比没有科技进步以前更多 的产品 ,或者说用比以前较少量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和以前同样多的产品 。但是在实践上 ,生产 要素投入量与科技进步两个因素同时变化 ,即经济增长是在增加投入和提高投入产出比的科技进 步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测定科技进步的难度 。
= M1995
+
1 4
(M1999
—M1995)
,M1997
= M1995
+
2 4
(M1999
—M1995 )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原因分析——基于CD生产函数
保 障和改善 民生 的大 事 之 一 , 充 分体 现 了农 业 的重
1 引 言及 研 究 综述
农 业作 为 第 一产 业 的 主导 产业 , 同 时又 是 国家 整个产 业体 系的基 础. 把“ 加大 强农 惠农 富农政策 力
要 战略地位 及 国家对农 业科技 进步 的重视 . 在知识 经济 时代 , 科 学技 术是第 一生产 力 , 因此 重 视农业 科技 , 加大农 业科研 投入 和技术 推广 力度 , 将科 技转 化 为生产 力 , 不仅 是 农 业 内涵 式 扩 大再 生
第 3 O卷
第 3期
经
济
数
学
Vo 1 . 3 0, NO .3 Se p .2 0 l 3
2 0 1 3年 9 月
J OURNAL OF QUANTI TATI VE ECONOM I C S
中国农 业科 技进 步贡 献 率 的测 度 及原 因分 析
速 转 向现 代 农 业 .
关 键 词 农 业 科 技 进 步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C — D 生产 函数
中图 分 类 号 F 3 2 o . 1 文献标识码 A
Me a s u r e me nt a n d Ana l y s i s o f Co nt r i b u t i o n Ra t e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o l o g y i n Ch i n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t h e n 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a s o n s wh y i t wa s l a g g i n g b e h i n d t h e ma j o r d e v e l o p e d c o u n t r i e s ,a n d
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和分析
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和分析作者:李若冰龙蔚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1年第04期摘要農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高低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云南省是一个高原多山的大省,而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
通过索罗余值法对云南省的科学技术进步率进行测算,了解和分析云南省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首先云南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N字型上升趋势;其次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最大的是中间物质费用,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最小的是劳动力的投入;最后云南省基层农技部门存在问题,使科技难以推广从而拉低了科技进步率。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索罗余值法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4–0183–03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重大原因,农业在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有了明显的发展,其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导致农业生产要素越来越缺乏,资源分配越发困难,使得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越发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国外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最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为以后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开创了先河。
后经过熊彼特、柯布和保罗·道格拉斯等数学家与经济学家的研究确立了对研究科技贡献率测算的主要方法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等。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启了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探索征程,以朱希刚为首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以索洛模型为基础的测算方法,该方法得到农业部的采纳,在1997年农业部科技司确立了我国统一的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指导测算以索洛余值法为基础,以下测算也是依据索洛余值法[1]。
1 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算1.1 测算方法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相关概念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整体框架下,选定索罗余值法为测算模型,测算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率。
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分析
L U Da I n, W U d n m ig i— n
( oeeo E oo yadTae u nnA r u ua U i ri , umi 5 2 1 C ia C l g f cn m n rd ,Y na gi h rl nv sy K n n 60 0 , hn ) l c e t g
第 2卷
20 0 8年
第 5期
1 月 1
云南 农业大 学学 报
Ju n lo n a rc l rlU ies y o ra fYu n nAgiut a nv ri u t
V 12 N . o. o 5
NO . 2 8 V 00
云南 省农 业科 技进 步 贡 献 率 的测 算和 分 析
政策建议 。
关键词 :C—D生产函数 ;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
中 图分 类号 : 0 F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4— 9 X (0 8 5— 0 8— 4 10 30 20 )0 0 1 0
Ca c l to n a y i fCo t i u i n Ra e o r c lu a lu a i n a d An l ss o n rb to t fAg iu t r l S i n i c a d Te h o o i a o r s n Yu n n Pr v nc ce tf n c n l g c lPr g e s i n a o i e i
科技进步贡献率评测方法简介
5、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符合生产函数假设条件的情况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生产函数是指一个生产单 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它 能产出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生产函数必须 具备的假设前提,主要有以下三条: (1)生产过程满足成本极小化要求; (2)生产过程满足产出极大化要求; (3)产品和生产要素处于完全竞争之中。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系统比计划经济的能更好 地符合上述三条假设。
3、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具有波动特性,不适宜作为 短期指标来使用
就纵向比较而言,科技进步贡献率高比低好,但其并不会总是年 年上升,而是有波动的,这是因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滞后 性、长期性和一定的周期性,其作用大小与经济周期和科技自身发 展的规律有关。科技自身的发展(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需要 一个储备过程,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一个积累过程。测算科 技进步贡献率依据的是数学模型,易受经济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 劳力增长率三个统计数据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剧烈波动时,由于 数学模型的局限性,模型的短期测算结果往往失真。
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柯布和道格拉 斯没有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C—D生产 函数仅仅告诉人们生产的主要要素,但并未用该模型 测定科技进步作用。
2、丁伯根模型
1942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 根对C——D生产函数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利用 它来测算技术进步作用成为可能,然而该模型 仅限于短期内的应用测算。因此,目前人们只 把丁伯根模型作为研究技术进步作用测算的具 有开创性的早期发展阶段的标志来看待,很少 有人原封不动地将其用于具体的测算实践。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柯布 道格拉斯” 道格拉斯 192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 合作,提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 —Douglas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为测 算技术进步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C——D生产函数模型在经济学史上首次应用函数式分 析生产理论,对投入各要素进行高度的抽象,抓住了 资本、劳动和科技进步这三个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 并对各投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描述和 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的测算 , 以了解云南 可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潜力 , 对农业 的现 代化和可持续
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二、 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理论基础 1农 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的理解 . 农业科 技进 步贡献率是指在农 业总产值增 长率中 , 靠科 技进步而实现的增 长率 。农业 科技进 步贡献 率就 是科技进 步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份 额。农 业科技 进步又 分 为广 义的农 业科技进步 和狭义的农业科技进 步 , 狭义 的科 技进步是指技 术进 步和技术革命 , 广义 的科技进步除 了包 括狭义的科技进 步内容外还包括经济体制改革 , 管理水平 和决策水 平的提高 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 面。 2 农业科技进 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 目前关于科技进 步的测定方 法有很多 , 主要有 C—D生
C—D生产 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 Y=A 。 , L 即仅包括劳 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引入时间变量 以后就是 广义的 c—D
生产 函数 , 为了分析耕 地面 积对农业 产 出的影 响, 把耕地 面 积变量引入 C— D生产 函数则该 函数为 : Y=A L o。 式中 e 自然对数 的底 ,是时间变量 , O是常数项 , 是 t A Y、 L K、 分别为 产 出、 、 M 劳动投入 量 、 资本投 入量 和耕地 面积 。
( 云南农 业大学 经济贸易学 院 , 昆明 6 0 0 ) 52 1
摘 要 : 南 省 地 处边 陲 , 云 多为 山 区 半 山 区 , 一 个 农 业 大 省 , 时也 是 一 个 农 业 欠 发 达 的 省 份 , 是 同 实现 农 业 现 代
化, 增加 农民收入 的任务十分艰 巨。云南农业在近 几年取得 了一定成绩 , 民的生活水平和农 业的生产能 力得 到 了 农 不断的提 高, 科技进步起 到 了重要 的支撑作 用。利 用 c—D生产 函数估计 出云南农业投入要 素的 弹性 值 , 再利 用 索 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出云 南省分别在“ 八五” “ 、 九五” 和“ 十五” 时期的科技 进 步率及农 业科技 进 步贡 献 率, 并进 一 步对其进行比较 分析 。 关键词 : 进步贡献率; 科技 农业 ; 云南
国 目前使用的各 种方法 当中, 用的较多 的是 C—D生产 函数
长 的贡献率大小 : 中劳动力增 长率 、 其 资本增 长率 和耕地 面
积增 长 率 对 农 业 产 出的 贡 献率 分别 为 :
l ,
、 —
l ,
和
法和索洛余 值法。下 面仅对 C—D生产 函数法 和索 洛余值
法做一绍 :
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由于各年农业产 出受 自然条 件影 响较大 , 采用水平法计
算 “ 五” “ 八 、 九五” 十五 ” 及“ 时期的各项增 长率。 ( ) 二 农业科技进步率的分析
数 写 : =0 ) 可成 Y A寺。 ( ( )
L 再对方程两边取对数 : n Y =lA + dIn I n。
收 稿 日期 :0 8— 3—1 20 0 7
△ M Y M
,
农业科 技进 步贡献率 为 :
。
三、 生产要素弹性的估计 ( ) 一 测算模 型
作者 简介 : 高志兵( 9 1 , 内蒙古丰镇人 , 18 一) 男, 硕士研究 生, 事技 术经济 与管理研 究; 业荣( 9 5一) 男, 从 李 16 , 云南昆明 人, 主任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从事农业经济 问题和数量经济问题研究 。
和耕地 面积的增长 率 , 8即为科 技进 步率 。( ) 就是 索洛 2式 增长速 度方程 , 科技进步率 等于产出增 长率与各投入 要素增 长率 的加权 和之差 , 权数为各投入要 素的生产 弹性 。根 据增 长速度方程 , 可以定义技术进步 以及各个 投入要素对经 济增
产 函数法 、 索洛余值 法、 E C S生产 函数 法、 E D A法 、 全要素 生 产率模型法 、 尼森 因素分析法 、 丹 超越 对数 生产 函数 法。这 些方法都有各 自的特点 , 并且还在不 断的完善和发展 。在我
中 圈 分 类 号 :3 33 F 2 .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X( 0 8 0 04 0 17 2 1 2 0 ) 7— 0 4— 2
一
、
引 言
O、 LB和 分别表示 劳 动、 资本 和耕地 面积 的弹 性 , 8是技术
进步 系数 。若 O+p L =1 则规模报酬不 变 , , 随着 t 的增长 , 就可 以把技术 因素对产 出的影响隔离开来 。 对广义的 c—D生产 函数求对数得 : n l Y=1A n +a n lL
・--— —
44 ・ — - - —
维普资讯
首先要 利用 C—D生 产 函数 估算 农业 投入 各生 产要 素
的弹性 系数 。测算模 型 Y=A L ^ 。为 了避免 多重共 。。 e 线性 ,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 , +p 即: =1 则 C—D生 产 函 ,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7期 总第2 6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0N0 C R E C MI ES ARC GU D H I E
No. 2 8 7. oo S ra e il No. 26
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高志兵 , 李业荣
对式 全 分 : =d 卢 +t 上求 微 可 L 警+ 6 d Y + d
() 1
把 d 、 L d d 改写为 △Y、 、 Y d 、K、M △L AK、 AM, 并令 d = t 1 则得下式 : ,
艿= 一 一卢 一 () 2
其中
、
、
和
分别为 产出 、 动力 、 劳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