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单元复习兼小专题整理华士国际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阶段特征本单元从1924年的国共合作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历时4年。

1、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2、具体特征:政治:①国共实现合作,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年幼的中共在探索中遇到了重大挫折,即犯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经济: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进程被打断,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革命的两大指导思想。

军事:一战后,军阀混战,战祸波及全国;北伐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外交:①一战后,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共和国民党先后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②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二、重要历史概念1、国民革命的内涵: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即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成为其主要目标。

2、右倾机会主义:工人运动中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正确路线的思潮。

其表现形式是思想落后于实践,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把革命推向前进。

他们或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革命形势的有利因素,散布悲观情绪,不敢斗争甚至主张搞阶级合作。

其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右倾机会主义是阻碍革命的绊脚石,对革命危害极大。

三、重要历史知识1.革命统一战线习题1: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在斗争方式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及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这种抗争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⑴.特点: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⑵.历史必然性:①.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中国人民要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必须联合起来;②.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革命的共同对象,这就为他们之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③.以前各革命阶级单独进行的斗争都相继失败,这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经验教训;④.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⑤.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积极支持和帮助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国人民实现联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⑶.影响:①.使国民革命取得重大成就,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中共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统一战线,调动各阶级、阶层共同斗争,成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补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东方工业强国,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依然是徘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国家;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内战,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3、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政局动荡,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气焰嚣张;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不能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日本侵华行径:1、抗日战争爆发之前:①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1894——1898年;《马关条约》②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1932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第十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复习目标]1.正确认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变化、性质及影响。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共诞生的必然性,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必然性。

3.掌握中共初期的活动、斗争情况和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正确评价陈独秀的功过。

4.掌握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过程,分析革命统一战线对国民大革命的作用。

5.理解并掌握国民大革命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国民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要点梳理]本单元主要包括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涉及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大革命等史实。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共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进攻下失败。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思想领域并未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北洋军阀政权建立后,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这种反动思潮适应了两次帝制复辟和军阀割据的需要。

(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部分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启蒙思想和进化论为武器,掀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的主导战线是思想战线,另一条战线是文学战线。

(3)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中国近代史两大阶段

中国近代史两大阶段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一小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此间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

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小阶段,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

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

第三小阶段: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1901-19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西文化碰撞与新旧文化并存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的矛盾。

第四小阶段: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

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共和与民主,革命派又先后发动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反对张勋复辟,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由于其阶级时代的局限,这一系列运动多是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中国社会陷入黑暗的谷底。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也有人把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三个高潮”(第一次高潮时期是1851-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高潮时期是1894-1900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1912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四个阶段:
1、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称为“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
1926-1928年为北伐时期。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1927年至1937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季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众多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3、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称为“抗日战争”时期。

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时期。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代表,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1945-1949年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了和平建国协定(“双十协定”)。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内容概述】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

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

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

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
革命 (1919年 五四运动—1949年 新中国成立)
•第一阶段 新民革兴起时期(1919,1921—1924) •第二阶段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第三阶段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第四阶段 全民族抗日时期(1937—1945) •第五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1919年——1924年) 中共成立 国民大革命时期 新 合作 中共三大 (北伐战争时期) 北伐 民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927年) 主 农 井 长 失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武装 主 村 冈 征 (土地革命时期) 败 起义 义 (1927年——1937年) 山 革 西安 初步合作 九一八 抗日战争时期 命 七七 正式合作 ( 1937 年 —— 1945 年) 阶 平型关战役 百团大战 段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年——1924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新 (北伐战争时期) 民 (1924年——1927年) 主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主 (土地革命时期) 义 (1927年——1937年) 革 命 阶 段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合作 北伐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背景: 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 南昌起义 (时间、人物、意义) 表现: 八七会议(地点、内容) (1)中共独立领导武装的开始: 秋收起义(时间、人物) 为创建人民军队,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1927,井冈山]) 武装斗争 (3)土地革命 (内容、作用)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内涵 土地革命 建立根据地 ★为何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由国情所决定的。 性质:工农民主专政 2、根据地的巩固: (1)粉碎四次“围剿” (2)政权建设: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江西瑞金)

中国近代史(1919-1949)

中国近代史(1919-1949)

反击日本侵略:百七大 大反攻、取得抗战胜利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建立背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两 党的矛盾与斗争 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 中共: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 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广泛传播)
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因素
1、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因素)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实现革命转变奠定经济和阶级 基础。
(三)日本侵华的扩大
“九一八”事变(1931):日军侵占东北,日本 侵华战争开始
“一〃二八”事变(1932):日军袭击中国上海
建立伪满洲国(1932) 华北事变(1935):签订《何梅协定》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一、阶段特征
总体(政治):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是这一时期基本 特征;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斗争 中得以巩固和扩大直至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国民大革命
1、开始: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1924)
2、发展:各地工农运动和反帝斗争(1925) 3、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4、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 5、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革 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北伐 武装起义 国共对峙 长征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 重庆谈判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双十协定 内战爆发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胜利 渡江战役 西安事变 正式合作 初步合作 失败 农村 井冈山 合作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阶 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1923) (1)、五四运动(1919年)
绵阳高新中学
历史教师 蒋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年——1923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北伐战争时期、第一次国 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年——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1937年) 八年抗战时期 (1937年——1945年)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中俄两国不同的革命道路由什么决定? 各自的国情决定的:
俄国:革命前是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郑州
徐向前等建立鄂 豫皖革命根据地
武汉 贺龙等建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 长沙
徐州 方志敏建立 南京 闽浙赣革命 根据地
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 杭州
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 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
长征精神的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3、遵义会议:1935
内 容
1、结束了“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 义
1、结束了 ? ; 2、确立了 ? ; 3、走向成熟,第一次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 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19—1949的中国

1919—1949的中国

美国取代日本侵华,国共大规模内战, 争夺全国政权。
经济:
• 社会经济: • ⑴《中美友好航海条约》,国民政府滥发 纸币,美货泛滥,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 ⑵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 地法大纲》,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发展了 生产。 • 社会生活: 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公路、铁 路、民航业有所发展,但是缓慢。

国家形式上统一,国共由对峙走向合作,中共走向成熟。
• 经济: • ⑴社会经济: •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 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 到较快的发展。 • 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进 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 ⑵社会生活: • 电影成熟,《相对。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是五花八门,有人 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衫,还有人穿旗袍,学生装 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 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近代化步伐加快。
经济
• 1937-1945 • ⑴经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 ⑵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创刊。
日本大肆掠夺,民族工业萎缩,官僚 资本膨胀,布局大调整。
文化
• 1937-1945 • 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 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提出中国革 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 命,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 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 景。 •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 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
1927—1937
文化
• 1927-1937 •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 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主主义冲突 激烈,但最终服从民族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框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框架
1.国民大革命
创建黄埔军校
兴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潮

北伐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
失败
成立
2.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五 四 运


思想基础



级 登
组织基础
国 共





阶级基础

成 立

中 国 革 命 的 面 貌 焕 然 一

3.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中共成立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

命 兴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合作破裂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内部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条件 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组织基础: 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外部 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历史意义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理论武器 新的革命纲领 广泛的群众基础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召开
1922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约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背景 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中共一大没有制定出切和中国实际的革命纲领 主要内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也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 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49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 时期 战争(解放 战争)时期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支持的 北洋军阀的矛盾。 3、中国共产党诞生,革命 面貌涣然一新。 4、中国国民党改组成为工 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联盟的政党。
反帝反封建 制定民主 革命纲领
旧三民主义 发展成为新 三民主义
8、1996,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A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9、1995年上海,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上海工人 C 第三次武装起义②孙中山在北京逝世③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④国民政府出师北伐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10、1994上海,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 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B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C依靠 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知识结构(河北乐亭一中杨海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知识结构(河北乐亭一中杨海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知识结构: 一、知识结构: 1、兴起时期:(1919-1924) 无级登台:五四运动 → 共产党诞生: → 中共一大 → 贯彻中心任务: ↓ 第一次工人运动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 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国共第一次合作策略确立: 中共三大 → 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国民党一大 → 国民革命的高潮: 北伐战争: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武装起义失败 → 由城市转向农村 →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实践 → 反围剿失利 → 长征 → 遵义会议 → 转危为安 4、抗战时期:(1931-1945年) 九一八事变 → 共产党表明抗日立场 →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局部抗战开展 → 华北事变 → 共产党确立合作方针 → 西安事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 → 七七事变 → 全民族抗战 → 国共在不同战争、有不同抗战路线合作抗日 → 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奠基 → 抗战胜利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第一阶段:政治斗争: 重庆谈判 → 《双十协定》 → 政协会议 Nhomakorabea→ 内战爆发
第二阶段:军事斗争: 全面进攻 → 重点进攻 → 战略反攻 → 战略决战 → 北平和谈 → 渡江战役 → 新革胜利 二、重点问题: 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完善。 2、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启示? 3、国共关系四个阶段的表现、原因?制约因素?启示? 4、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5、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积极表现? 6、此期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7、此期中共的对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 8、此期中共的政权建设? 9、此期民族经济(工业)的发展? 10、此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11、关注学术动态前沿知识:中共党史中的“左”和“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分析

A
(2011年十堰市).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 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C
(2011年武汉市). 全市中小学传唱百首红歌、全省十万青年 重走大别山等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系 列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下列选项,表达了中 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是 A. 南湖游船——开天辟地启航程 B. 遵义小楼——生死攸关明方向 C. 北京天安门——开国大典定乾坤
七、北伐战争(孙中山未参加,他已逝世)
1926 1. 北伐时间: 2. 北伐目的: 为推翻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 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 3.北伐对象: 吴佩孚(主要)、孙传芳、张作霖 4. 北伐主战场: 湖南、湖北 5. 北伐结果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 6. 强调: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 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 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 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 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 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A
(2011年泰安市). 如果小王去参观中共‚一大‛的旧址,他应 该去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
D
(2011年烟台市). 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 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 利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2011年)6.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 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 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 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919—1949的中国解析

1919—1949的中国解析
民族工业受到压制
文化
• 1919-1927 • ⑴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大钊为《新青年》主 编《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 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 ⑵1924年,孙中山将旧民主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义。 • ⑶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 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 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的主张。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民主革命力量联合反帝反封建。
经济
• ⑴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 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 条。 • ⑵社会生活: • 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 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 并走向成熟。
1919—1949的中国
1、1919--1927
• 政治 • 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 ⑵1923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 生。 • ⑶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 ⑷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 • • • • •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1927年4月,“七一五”政变
美国取代日本侵华,国共大规模内战, 争夺全国政权。
经济:
• 社会经济: • ⑴《中美友好航海条约》,国民政府滥发 纸币,美货泛滥,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 ⑵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 地法大纲》,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发展了 生产。 • 社会生活: 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公路、铁 路、民航业有所发展,但是缓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质: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群众基础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思考: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思考: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从世界范围看,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从世界范围看,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从运动主力看,无产阶级。 从运动主力看,无产阶级。 从革命前途国家看,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从革命前途国家看,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从作用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从作用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2、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那些进步之处? 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那些进步之处? 失败的共同原因?大革命失败给我们哪些认识? 失败的共同原因?大革命失败给我们哪些认识?
答案 进步 领导阶级 革命目标 指导思想 依靠力量 彻底性 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推翻清政府 旧三民主义 会党、 会党、新军 不彻底 国民大革命 革命统一战线 打倒列强除军阀 新三民主义 工、农、小、民 彻底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和国民大革命
1919——1927
阶段特征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标志) 标志) 五四运动
1919
1927
1937
新民主主义 革命开始和 第一次国内 第一次国内 战争( 战争(国民 大革命) 大革命)时 期
第二次国内 第二次国内 战争( 战争(土地 革命) 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
组织基础: 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组织基础:
外部 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历史意义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理论武器 新的革命纲领 广泛的群众基础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召开
1922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约 1922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约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背景 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中共一大没有制定出切和中国实际的革命纲领 主要内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主要内容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也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 打倒军阀, 最低纲领 也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 主义的压迫, 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8、1996,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1996,1927年 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A 蒋介石、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995年上海 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 年上海, 9、1995年上海,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上海工人 C 第三次武装起义②孙中山在北京逝世③ 第三次武装起义②孙中山在北京逝世③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④国民政府出师北伐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10、1994上海 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 上海, 10、1994上海,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 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B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C依靠 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C 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
4、2000年,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统一关键因素 2000年 A 外国势力的干涉B A外国势力的干涉B军阀混战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5、2000年春季高考,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 2000年春季高考,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 年春季高考 D 体现在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B 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D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D 1998年全国 年全国, 6、1998年全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 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 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 合作的建议④ 打倒列强除军阀” 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94, 7、1994,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D 联俄、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1923的 中国国民党宣言》 C1923的《中国国民党宣言》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1945 1946
1949
第三次国内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 战争( 时期 战争(解放 战争) 战争)时期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支持的 北洋军阀的矛盾。 北洋军阀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中国共产党诞生,革命 面貌涣然一新。 面貌涣然一新。 4、中国国民党改组成为工 人阶级、农民阶级、 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联盟的政党。 级联盟的政党。 5、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
共同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共同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 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 认识: 认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巩固练习
1、2002年春季文综,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 2002年春季文综, 年春季文综 C 治基础, 治基础,因为它 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2001全国 与以往的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有① 全国, 2、2001全国,与以往的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有①聘请外国 D 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④ 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④国 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2001春季高考 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春季高考, 3、2001春季高考,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A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C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C帮助国 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D 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革命统 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1)上述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 )上述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向行富强之路。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向行富强之路。 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 ”“大有可观 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使日本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
•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 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 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903年12月13日 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与材料一相比较,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 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就有了哪两个显 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就有了哪两个显 著变化?( ?(2 著变化?(2分)
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湖南农民运动 汉口、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 北伐战争 目的、 目的、对象
4、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表现 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革命果实被蒋介石篡夺了 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帝国主义的干涉) 客观 (帝国主义的干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 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主观 中共的妥协退让 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社会性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革命任务: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性质相同: 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范畴 领导阶级不同 指导思想不同 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 广度不同 结果与前途不同 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内部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阶级基础: 条件 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反帝反封建 制定民主 革命纲领 旧三民主义 发展成为新 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五四爱国运动 、
背 景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民族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指出解放出路 国内矛盾日益加深 无产阶级壮大 新文化运动 (根本) 根本) 阶级) (阶级) 思想) (思想)
• 11、2000年上海,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 11、2000年上海,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 年上海 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 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 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 试观日本一国 与西人通商后于我, 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 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 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 年6月(1)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 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 ”“大有可观 :(2 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