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整理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尺度规范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

以下是对各个尺度的规范整理。

一、宏观尺度规范:1.城市景观规划尺度要求: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师需要遵循城市层面的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范。

2.场地选址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项目需求,在城市规划中选择合适的场地。

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等因素。

3.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尺度要求:景观设计需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设计师需要根据生态保护的原则进行设计,并符合相关环保规范。

4.地形地貌尺度要求:设计师需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进行场地平整、填土、挖掘等处理,以适应设计需求。

二、中观尺度规范:1.建筑物与景观之间的尺度要求:景观设计应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建筑物的高度、形态、布局应与景观设计相适应,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2.道路参数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宽度、速度限制、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等参数。

3.绿地系统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城市的绿地规划,合理设计公共绿地、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绿地系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4.水体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场地的特点,合理设计水体,包括湖泊、河流、水塘等。

需考虑水源、水质、水循环等因素。

三、微观尺度规范:1.植物配置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景观设计的需求,合理选择植物的品种、数量和布局,以达到美观和生态效益的目标。

2.道路与人行道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考虑道路与人行道的宽度、坡度、材料选择等因素,以保证道路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3.车辆停车区域尺度要求:设计师需合理规划车辆停车区域的尺度,包括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以满足停车需求和交通流畅。

4.障碍物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应考虑到行人的通行安全性,合理设计障碍物的高度、坡度等参数。

5.照明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考虑到景观的夜间效果,合理配置照明设施,以增加景观的美观和安全性。

城市规划原理自己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自己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2.劳动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第二次是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城市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也可以叫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期,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城市。

4.对城市有影响的因素:4.1.社会形态:如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

明显的如卡洪4.2政治制度:如封建社会,中国大多数都城的繁荣都是政治因素4.3经济发展:如东方的小农经济,欧洲的封建领主制5.城镇化的最简单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换的现象和过程6.城镇化进程表现特征:6.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6.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6.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7.城镇化的S形曲线(又叫诺瑟姆曲线):超过30%进入快速提升阶段。

超过60%进去稳定发展阶段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中国古代的思想:1.1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的勘探,天文学,水力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中国沉思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商代(公元前16世纪):开始出现城市的雏形,如河南偃师商城,还有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今天湖北的盘龙城,安阳的殷墟。

1.3周代:结束游牧生活,兴建丰、稿两京。

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探定测,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1.4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技术了周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市场的大小为一夫之地,方百步(140*140))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5战国时期,规划思想多元化:1.吴国国都阖闾城(苏州)—伍子胥利用江南水乡2.越国的范蠡利用孙子兵法为国都选址3.齐国临淄城,因地制宜,考虑自然地形4.江南淹城,城与河浑然一体,利于防御战国时期的著作1.《管子.度地篇》:居民点选址: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是革命性著作,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还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2.《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问题做了阐述。

城市公园设计整理

城市公园设计整理

城市公园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1.1现代公园的产生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经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列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造的时候,大刀阔斧改造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成的。

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被人成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现代公园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参考美国公园的发展。

盖伦.克兰兹认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公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游憩园、改良公园、休闲设施、开放空间系统。

游憩园流行于1850-1900年间,其发展至少部分起因于对新兴工业城市肮脏而拥挤的环境的反应。

这类公园的典型样式竟是浪漫主义时期英格兰或是欧洲贵族的采邑庄园。

特点是将原野和田园风光理想化。

游憩园通常设置在郊野,是刻意为周末郊游设计的,以大树、开阔的草地、起伏的台地、蜿蜒的步行路及自然主义的风光的水景为特征。

人们希望通过工人们在这里通过户外活动保持健康,进而影响到贫民。

改良公园出现在1900年左右,是改良主义和社会工作运动的产物。

像早期的公园一样,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条件,改良公园位于城市内部,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邻里公园。

城市设计项目——案例资料分析汇总

城市设计项目——案例资料分析汇总

空间规模的预测:
1.人口规模预测:除传统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还需结合城市人口内部结构及空间动态变化情况。 (如利用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及智能交通卡定位和记录城市内部每一个居民日常出行与活动,有
助于掌握城市内部各街道人口历史变化和人口交换情况以及常驻往来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等)
2.用地规模预测:构建在“三规合一”,甚至是多规融合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城乡用地大数据 库。 (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融合起来,甚至还融合环保、文化、
交通实时数据
能源使用数据
土地交易数据
市民意愿数据 业态运营数据……
1. 大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3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城市空间规划方法
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空 间规划方法体系
1. 大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3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城市空间规划方法
规划方法转变:
由传统的静态物质决定转变为动态的空间流动。
(居民在城市空间聚集点的时空变化)
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分区转变为土地用地混合。
(联合办公空间满足居民对于办公空间的灵活性、创新性、开放性、共享性、社交性等需求,解
决土地浪费问题,利用信息和资源共享来降低成本)
由以经验分析因果关系转变为利用数据分析空间相关性。 由宏观城市分析转变为微观居民活动分析。 (转变传统城市分析更强调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多的利用微观居民活动 数据满足城市居民对各类空间安排的需求)
1.4 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
1. 大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4 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
1. 大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4 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
1. 大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城市设计笔记-整理

城市设计笔记-整理

城市设计概论讲义第一章基本概念1.1“城市设计”的多种理解1.1.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1.1.2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1.1.3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1.1.4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1.1.5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城市设计1.1.6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巴奈特:“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和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型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

因此城市设计是一种公众政策的连续决策过程,这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真正含义。

”“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1.1.7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1.1.8我国学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郭恩章金广君“现代城市设计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表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过程,如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

1.2城市设计学科定位城市规划中的形体环境规划结合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相关知识。

1.3 城市设计的目的1.3.1改善公共环境质量1.3.2为市场经济服务1.4 城市设计的特征空间向度时间向度多学科多主顾指导性人与环境参考书目:凯文·林奇(美)《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E.N.培根(美)《城市设计》黄富厢译F.吉伯德(英)《市镇设计》程里尧译徐思淑等《城市设计导论》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章城市设计简史一步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写,即写成了一部城市设计史。

——吴良镛1.西方城市设计简史1.1古希腊的城市设计1.1.1城市文化特征——城邦、公民与民主精神——人本主义与纯粹理性精神——开放、学习、交流、思考——广场、圣地、公共建筑1.1.2雅典卫城古希腊人建筑群建设的杰作:1)与城市生活相结合2)与地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3)与城市整体景观相结合4)力求体现人的尺度5)利用城市和建筑体现大自然美1.1.3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丹姆苏格拉底:城邦和城市生活自然发展;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几何学”;城市中心是卫城,并在周围建立一圈城墙,城市其他部分从这个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并相互取平,占地好的面积稍小一些,占地次的面积稍大一些。

小龙整理-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小龙整理-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小龙)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5分)二、不定项选择(12个,24分)三、连线题(1个,6分)四、简答题(5个,40分)五、论述(1个,15分)1.1城市设计的概念P5. 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城市设计的概念总结为: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1.2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P2)一是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的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

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但它们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如公路网,照明系统等三是城市或区域设计,这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如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区更新改造保护等设计。

(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界定了城市设计的可能工作范围)1.3城市设计的任务《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被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1.4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1)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2)尊重自然、结合自然3)体现历史的连贯性4)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5)突出特色与个性6)实行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1.5城市规划的含义(了解内容)P7--81985年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城市规划给出的定义: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用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作出的安排。

城市规划是为塑造或者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一项政府职能、一种社会运动,或者是一门艺术,或者是三者的结合。

另: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似之处都是将城市物质空间及其内容的安排座位主要的工作对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基本上内容差不多,都是社会、经济和空间(物质形态)发展并重,并赋予城市设计在形态设计、环境品质和景观艺术等方面的属性的预期。

2024年整理城市文化广场改造施工方案(设计与环境提升)

2024年整理城市文化广场改造施工方案(设计与环境提升)

《城市文化广场改造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文化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次城市文化广场改造项目旨在提升广场的文化内涵、景观品质和使用功能,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美观、富有文化氛围的公共活动空间。

该城市文化广场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周边有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重要设施,人流量较大。

广场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景观单调、设施老化、文化氛围不浓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次改造将从设计和环境提升两个方面入手,打造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文化广场。

二、施工步骤1. 场地清理(1)对广场内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拆除破旧的设施和建筑物。

(2)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地面平整无坑洼。

2. 基础工程(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广场的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铺设排水管道等。

(2)浇筑混凝土基础,确保基础牢固。

3. 景观工程(1)进行景观设计,包括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小品、打造水景等。

(2)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景观施工,确保景观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4. 设施安装(1)安装广场内的照明设施、休息座椅、垃圾桶等设施。

(2)安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5. 地面铺装(1)选择合适的地面铺装材料,如石材、地砖等。

(2)进行地面铺装施工,确保铺装平整、牢固。

6. 文化展示(1)在广场内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安装文化展示设施,如宣传栏、雕塑等。

7. 竣工验收(1)对广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组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三、材料清单1. 基础工程材料(1)水泥、沙石、钢筋等。

(2)排水管道、检查井等。

2. 景观工程材料(1)花草树木、种子、肥料等。

(2)景观小品材料,如石材、木材、铁艺等。

(3)水景材料,如水泵、喷头、水池等。

3. 设施安装材料(1)照明设施,如灯具、电线、配电箱等。

四川省达州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

四川省达州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

四川省达州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马玉薇老师目录1.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1)2.社会经济资料 (2)3.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和环境资料 (6)四川省达州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辖2区4县1市,幅员1.66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

达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

达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达州是中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和四川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之一,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三大火车站,达州境内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达州物产丰饶,资源富集。

享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的美称。

一、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1.1自然条件1.1.1地形达州市地势东北高(大巴山区),西南低(盆地丘陵区)。

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

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

山地占幅员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

北部山体切割剧烈,山势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单元;中南部较为平缓,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单元。

1.1.2 地质达州位于川东地台区。

基底为前震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基层以上的盖层为未变质的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

总厚度8000至12000米。

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侏罗系地层最广,其次是中生代的三叠系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

城市设计考点整理

城市设计考点整理

城市设计考点整理●城市设计发展历程●1.古典时代●古希腊●一,古希腊哲学思想强调对理性的追求。

认为美与理性是不可分割的。

●二,城邦精神是古希腊社会政治生活平等,民主,开放的反应,是古希腊的时代精神。

●三,以希波丹姆规划模式为代表的理想城市模式。

●一方面体现了对理性(整体秩序和谐等的追求。

●一方面又体现一层帮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

●希波丹姆。

●城市规划之父。

●他将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私宅。

●思想的体现,米利都城。

●在西方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系统被公认为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

●城市形态特征。

●一,理性的城市总体布局二,圣地建筑群。

三,公共建筑群。

四,住宅区●古罗马●一,古罗马的征服扩张导致神话了的中央集权制。

●二,罗马社会政治生活的状态导致了哲学和宗教的现实性和功利性。

●理想城市模式的缺失。

(芒福德批判——过度无序发展。

)●四,城市形态特征。

●城市的总体布局没有统一的模式统领全局。

●城市空间和城市建筑的重点是,通过巨大的城市空间和建筑体量实现对财富和力量的崇拜,并用它们来隐喻帝国政权的合法性。

●重要公共建筑的处理,显示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2.中世纪●城市类型:要寨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上帝之城是对基督教精神的诠释,也是中世纪的理想城市模式。

●城市形态特征。

●一整体而言,中世纪城市的规模较之古希腊与古罗马相对较小。

●二,自由的总体布局。

对于中世纪城市自然,整体,亲切的艺术成就,普遍的观点认为其是一种非意识设计的结果。

学者们指出中世纪的城市设计往往没有既定的设计意图,而是从社会生活出发相机而动。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渐进主义式的建设与修正,呈现为自然发展的产物。

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说中世纪城市设计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主义,不如说是一种隐藏在自然主义背后的更高明,更有意识的思想体现。

而这种思想的根源,主要源自当时基督教生活影响。

●三,教堂的中心地位。

城市快速路设计之线形设计及出入口设计资料整理

城市快速路设计之线形设计及出入口设计资料整理

城市快速路设计之线形设计及出入口设计资料整理线形设计是城市快速路设计的重要部分,它涉及道路的水平线形、垂直线形和曲线半径等。

水平线形设计主要考虑道路的水平几何特征,包括道路的直线段、水平曲线和过渡曲线。

直线段是由连接两个曲线段的直线组成的,它通常位于快速路直线段的中间。

水平曲线是在快速路的平面布置上引入的曲线段,通常用于连接直线段之间。

过渡曲线是将直线段与水平曲线连接在一起的曲线,它可以使车辆在转弯时平稳过渡,减少驾驶员疲劳和车辆损坏。

垂直线形设计主要考虑道路的垂直几何特征,包括爬升段和下坡段。

爬升段是为了使车辆轮胎与道路保持接触而引入的上坡段,下坡段是为了减少车辆制动而引入的下坡段。

曲线半径是水平线形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车辆在转弯时的路线,过大或过小的曲线半径都会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影响。

出入口设计是城市快速路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车辆进入和离开快速路的通行方式。

出口和入口的位置应该合理,便于进出车辆的流动,并且与周边道路系统相协调。

出入口设计还需要考虑人行通道和过渡区的设置,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此外,出入口设计还需要考虑交通信号灯、标志和标线等交通设施的设置,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为了进行城市快速路设计,需要进行详细的交通量调查和交通流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运输需求。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最后,设计师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成本估算,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综上所述,城市快速路设计的线形设计和出入口设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线形设计主要涉及道路的水平线形、垂直线形和曲线半径等,而出入口设计主要涉及车辆进出快速路的通行方式。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量调查、交通流分析、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保要求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青岛即墨汽车城概念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资料整理

青岛即墨汽车城概念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资料整理
环渤海经济区主要由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京津冀地 区组成;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 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青岛是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半岛经济区的主要滨海城 市。
QINGDAO
青岛
PAGE 6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环渤海经济圈
北京
唐山 天津
大连
朝鲜
德州
滨州 东营
烟台 威海

韩国
淄博 潍坊
2.8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 ---- 人口构成 population composition
2.9 创建能吸引人才的城市环境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to attract talent city
2.10 城市发展动力与竞争力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 power
2.11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 ---- 城市发展目标 Urban development goal
2.12 城市发展定位 Urba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3
发展策略
STRATEGY
3.1 案例研究 Case study
3.2 城市发展策略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城阳 胶州
青岛主城
黄岛
胶南
黄海
至青岛
青岛汽车城在即墨市的区位
即墨在青岛市的区位 PAGE 7
Chapter
1
1.2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2012年,青岛汽车产业新城成立
新的里程碑
2014年,一汽大众整车项目落户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省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三、城市的定义1。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总结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第三节:城市化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设计理论整理

城市设计理论整理

城市设计理论整理城市设计理论与⽅法第⼀章城市设计的概念第⼀节认识城市1.⼟地利⽤1)原始⾃然状态2)初级⼲预3)⾼级⼲预2.⼈⼝观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向⾮农业⼈⼝转移3.产业观第⼆产业、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4、系统理论1)系统:城市是⼀个开放的系统2)要素:⼟地利⽤、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景观……..3)结构:各要素的综合作⽤形成城市有着其独特的内在结构4)功能:城市是⼀个承载⼈类理想的⽣活场景5、城市是什么?系统聚集⾏政管辖世界城市化格局6、城市的两⾯性1)⼀⽅⾯2)另⼀⽅⾯A、⾃然灾害B、系统灾害。

北京国贸⽴交桥拥塞的车流,⼯业污染其它城市问题城市形态⽅⾯:城市社会⽅⾯:7、职业操守1)观察城市2)感受城市3)服务城市4)思考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是⼀个好的城市?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责任、义务第⼆节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两种空间的设计1、建筑内部空间(包括它的外壳)设计-----建筑设计的对象2、建筑外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结论:城市设计----良好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空间是城市设计的第⼀要素。

1)、空间是“容器”。

2)、空间是“场所”。

3)、空间是“通道”。

4)、空间是“形象”。

注意:空间包括其界⾯:建筑外⽴⾯⼆、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狭义上的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形态设计⼴义上的理解:为获取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历史、⽣态、经济、管理等系统进⾏协调控制——形态和社会⼈⽂的综合设计第三节、城市设计的对象⼀、物质形态的对象1、⼟地使⽤2、实体与空间3、风貌与环境景观(群体景观、局部景观)4、交通与停车5、标识与标志⼆、⾮物质形态的对象1、使⽤活动组织2、历史⼈⽂关怀3、开发管理政策的制定开发强度控制规划江北城总的平均容积率在2.0,包括道路和开放空间。

在规划布局中⼏个板块各有不同,古城混合使⽤区、综合服务区与居住区相应的平均容积率相对较低;⽽在未来新城将⾼强度集约使⽤⼟地,该区域平均容积率将达到6.0,不包含开放空间和道路⾯积。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

1.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的现象。

包括人口、地域、产业,以及空间形态的转化、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基础设施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更新、环境的改善。

1)发展动力: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b,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c,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d.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2)城市化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够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3)城市化水平的度量4)城市化的阶段特征:a,初期阶段—城市化发展缓慢b,中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c,后期阶段:高度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过程完成。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标志之一。

5)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郊区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阶段。

表现——工业商业人口先后在城市中由内向外的离心转移。

典型标志——城市中心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6)城市化带来的问题:a,城市环境污染,b,居住环境不好c,交通状况堪忧d,城市灾害严重e,城市舒适性问题f,社会问题多2、城市进化理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2)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进入成熟期,人口开始向郊区扩展。

但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3)相对分散时期,郊区人口超过城市人口增长;4)绝对分散时期,城市人口下降和郊区人口上升。

3、《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4、希波丹姆的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代表米利都城1)希波丹姆的城市规划理论:A,城市平面:a,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两条垂直道路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广场,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

b,广场周围有柱廊,供休息和交易用。

创城材料档案整理说明

创城材料档案整理说明

创城材料档案整理说明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成为每个城市的重要议题。

为了推动城市整治和提升城市品质,许多城市开始进行创城工作,并建立了创城材料档案。

创城材料档案整理是创城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整理城市的历史发展、规划和改造,为未来的城市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一、整理目的创城材料档案的整理目的是为了保存、整合和开发城市的相关信息,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整理创城材料,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演变、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整理内容创城材料档案的整理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历史资料:整理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重要事件等资料,以了解城市的历史演变过程。

2. 土地利用规划:整理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规划方案、土地出让和使用情况等资料,为城市的土地利用和规划提供依据。

3. 城市建设规划:整理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等资料,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4. 城市改造与建设:整理城市的改造项目、市容市貌提升工作、城市建设成果等资料,记录城市发展的变迁。

5. 社会事务数据:整理城市的人口统计、就业情况、社会事务数据等资料,为城市的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6. 城市规划与设计:整理城市的景观规划、绿化工程、公共设施建设等资料,为城市的景观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7. 政策法规文件:整理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为城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三、整理流程创城材料档案的整理流程分为五个阶段:1. 资料收集与筛选:搜集各类创城材料,进行筛选和分类,将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保留下来。

2. 数据录入与整理:将收集到的创城材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并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整理和归档。

3. 资料评估与鉴定:对整理好的创城材料进行评估和鉴定,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信度。

4. 资料保管与存档:对整理好的创城材料进行保管和存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制定档案的使用规定。

(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平面与纵断面设计热★★★浏览:809 更新时间:2010-5-26 10:04:21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一、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二、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三、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四、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五、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第5.1.2条直线、平曲线的布设与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一、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直线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1.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六倍。

2.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二倍。

当计算行车速度小于60km/h,地形条件困难时,直线段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设置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二、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

受地形限制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采用复曲线。

1.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2.小圆半径小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但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小于或等于0.1m;3.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值小于或等于1.5。

三、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长直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半径应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在难以实施地段,应采取防护措施。

四、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且两圆半径都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而构成复曲线。

第5.1.3条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设超高推荐半径值。

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第5.1.4条平曲线由圆曲线及两端缓和曲线组成。

城市整理实施方案

城市整理实施方案

城市整理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城市整理实施方案,旨在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监管,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规模,遏制盲目扩张,防止资源浪费。

其次,我们将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升级改造,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人汽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我们将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设更多的城市绿地和公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我们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我们将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加强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城市整理实施方案将全面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将积极推动城市整理实施方案的落实,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共建美丽宜居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第一章第二节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一•两种空间的设计1.建筑内部空间(包括它的外壳)设计一一建筑设计的对象2.建筑外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一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结论:•城市设计——良好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空间是城市设计的第一要素:空间是“容器”“场所”“通道”“形象”空间包括其界面:建筑外立面二.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狭义上的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一一形态设计广义上的理解:为获取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社区人文、历史、生态、经济、管理等系统的进行协调控制一一形态和社会人文的综合设计。

第三节城市设计的对象一.物质形态的对象1. 土地使用2. 实体与空间3. 风貌与环境景观4. 交通与停车5. 标识于标志.非物质形态的对象1.使用活动组织2.历史人文关怀(永不静止的人:重庆的自然山水与气候条件的限制使重庆的人永远在运动之中。

山城上下、水位涨落与人的活动相得益彰,构成动感迷人的都市风貌)第四节城市设计的范畴与层次一. 城市设计的城市建设体系中的地位1.传统意义上的桥梁观点一一片面二. 城市设计的层次1.总体城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城市控制性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⑴城市形态⑵城市风貌⑶城市空间系统2.片区、街坊的城市设计3.建筑设计阶段飞城市设计思想⑴建筑形式的特色⑵建筑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⑶街景、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三•城市设计的分类1从规模上分:⑴整体性城市设计•确定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景观空间体系•城市轮廓•城市道路、绿化、水系•色彩、风格、照明、标志⑵局部地段的城市设计2•从性质上分:⑴开发性城市设计⑵旧城更新3.从内容上分:⑴商业中心区城市设计⑵社区⑶城市滨水地带城市设计⑷大学园区城市设计⑸大型建筑综合体第五节城市设计的原则与目标一•城市设计的原则1控制城市总体空间结构2•保护和凸显城市的自然资源3•控制自然景观相邻地区4•维持城市历史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二.城市设计的目标良好的城市环境1.城市活力a.功能混合与用地相容性b .活跃的城市空间界面c・公共空间与地块的步行可达性d .公共空间与建筑的品质2.城市空间效益a.城市密度分区b .公共绿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c.街坊、街块的节地设计d .建筑群体的空间整合3.城市地域特征a.凸显城市的自然景观b .城市地标与重点公共空间c.城市传统风貌地区d .建筑的整体地域特征4.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a.城市生态敏感区的保护b .控制密集发展地区C.城市绿色、蓝色廊道 d .降低汽车的负面影响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第一节城市设计的缘起一. 西方城市设计的起源1.古希腊的城市设计雅典卫城、得洛斯城、米列都城2.古罗马的城市设计3.中世纪的城市设计•以教堂为中心,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以教堂前的广场为城市的主要外部公共空间4.文艺复兴时的城市设计•以市政厅为中心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以市政广场为城市的主要外部公共空间•城市轴线开始出现•教堂作为城市制高点,教堂前广场依然存在•佛罗伦萨、罗马、波波洛广场、西班牙大台阶、大圣玛丽亚教堂圣Groce、圣乔瓦尼教堂、圣彼得大教堂5.工业革命后的城市设计•理性主义、机械美学、功能主义的影响•萨凡纳城、华盛顿、巴西利亚第二节东方(中国)城市设计的起源1.《周礼.考工记》的思想•理想模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组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天•唐宋时的城市设计、明清北京城2.管仲的思想•与自然协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古代乐山城第三节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一.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1.工业革命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急剧膨胀,城市病的出现2.城市美化运动3.理论探索二.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客观原因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脱节2 •土地使用与所有权各自为政3.忽略社会、环境效益4•手法陈旧,忽略人的因素5.缺乏整体概念6•城市空间研究7•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管理意识三•现代城市设计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1.十九世纪末期一一艺术地看待城市的萌芽2.二十世纪前半叶一一技术地看待城市设计•柯布西耶二十世纪初的《明日城市》、《光辉城市》3.二战前后一一艺术地看待城市设计•吉伯特《市镇设计》凯文•林奇《城市的意向》4.1960-1980年代一一社会、历史地看待城市设计•《论新技术对城市形态的未来的影响》《走向城市设计的宣言》•良好的都是生活、创造和保持城市肌理、再现城市的生命力5. 1980年代后一一人性、生态地看待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资本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新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生态四•城市设计的有关理论观点1 .凯文•林奇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交织,城市意象五要素2.Team 10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可识别性和文脉。

城市设计同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关系3•拉波波特城市形态的塑造应该依据心理的、行为的、社会文化的及其他类似的准则,应强调有形的经验的城市设计4.巴奈特连续决策过程,逾越18世纪传统的概念5•埃德蒙•培根同时运动诸系统6•柯林•罗费瑞德•科特•拼贴城市•以乌托邦为隐喻,拼贴城市为处方:这两类相反的城市,包含着法则和自由的保证,必然构成未来的辩证法,而不是任何完全向科学"确定性”或特定事物简单奇想的妥协。

其目的是驱除幻想,同时寻求秩序、简单与复杂、永恒与偶发的共存,私人与公共的共存,革命与传统的共存,回顾与展望的结合。

7.亚历山大•整体发展,生长,树形与网状的城市总体结构•组合和分类,思维的第一功能8.希列尔(Bill Hillier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是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空间句法的各种形态变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凸状、轴线、视区、交叠凸状、所有线、可见图解分析、表面分割和端点分割、测角修正等实用的空间分析技术。

9•黑川纪章通时性、共时性、暧昧空间五•两种城市的发展过程1.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过程巴西利亚、旧金山某社区、明星广场2•自下而上的城市发展过程拉萨中心区、磁器口、泸州佛宝、威尼斯3.两种方式的优缺点•自下而上方式的优缺点自然趣味性多样性偶然性尺度宜人文脉延续性拥挤卫生条件差破旧通风采光差混乱-自上而下方式的优缺点秩序性强各设施的统筹安排通风及卫生条件好生活方便尺度大少数精英操纵城市单调枯燥设计过度(雅各布文丘里)(亚历山大)(拉波波特)第三章现代城市设计分析与调研方法(重点)第一节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一•整体设计1.一种整体观的设计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从城市形态到城市结构再到城市空间2.追求整体协调性,寻求整体秩序是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二•灵活的设计1.未来在一定程度上有某种不可预见性2.城市设计师连续不断的修补过程第二节空间一一形体分析法(理解几个理论)一. 视觉秩序分析1.轴线与对位2.均衡3.主从关系4.对比5.韵律6.对立统一7.序列&比例与尺度二. 图形背景分析1.图底关系•图底互反•图底分别2 •城市肌理•自然形态•人工形态三•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第三节场所一一文脉分析法(名称解释,什么是场所、文脉)一•场所•空间•事件•归属感(认同感)二•文脉•历史遗存•延续三. 场所设计要点•边界明确•环境的自明性(可识别性)•不需创造、只须聆听•避免城市空间的剧烈变化•必须探讨当地的历史、地区的情感与需求,传统的手工技艺、地区的建筑材料•环境无须太完美,个人保持一些控制环境的能力•后现代主义第四节城市活力分析法城市活力的几个观念1多样化城市的原则是:城市对错综交织使用多样化的需要,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相互支持,以一种相当稳定的方式相互补充。

2.适当的密度3•雅各布的城市活力“器官”一一街道的四个基本条件:•大部分街道要短,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街道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 并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街区中应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 •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概念 4. (媒介与活动)活动的时空分布 第五节认知意向分析法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路径、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第六节 文化与自然生态分析法 一•社会生态——社会文化与建成环境物质环境与人文领域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 二.自然生态一一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关系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与善的连接 •修正审美观2. 麦克哈格的生态设计方法•自然过程规划:视自然过程为资源 •生态因子调查 •生态因子的综合分析•规划结果表达:土地适宜性分区一一保存区、保护区、开发区 (人鸟争地,山水人和谐相处,留园一一天人合一)第七节相关线一一域面分析法 1. 物质线(有形的线)•道路线、建筑线、单元区划线 •红线、绿线、紫线、蓝线 (控规城市设计篇的四线控制图)2. 心理线(无形的线)•物质形体对人心理的影响 •建筑物的等级、地位产生的势场•建筑物不同层次的体量对人心理的影响不同3. 行为线•日常活动的地們將■ 1 疏询...如•节日庆典4.控制线•空间结构、开发强度、建筑密度、高度控制、视域视廊第八节城市空间分析技艺法一. •感性空间驻记•文字记录•徒手速写•拍照•理性数字化分析•空间句法• GIS分析二. 城市空间的三种典型形态-构成形态-巨硕形态-群组形态第四章城市典型空间要素与景观设计1.街道的功能•交通——交往流通2•城市发展与街道的关系•前汽车时代:窄小、步行、尺度宜人、兼具穿行与交往功能•汽车时代:尺度大、与行人分离、危险,街道传统功能丧失•后汽车时代:开辟步行街,车辆限时通行,鼓励步行或使用非机动车3•街道上的设施绿化;公交站台、地铁出口;座位空间;小卖亭;雕塑与喷泉;标识与标志;电话亭与垃圾厢;治安岗亭;移动公厕4.街道空间的类型与设计•街道的类型:•交通干道•生活干道•居住区道路•山地梯道•步行街一一步行街的设计:选址、交通处理、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界面、收放、高宽比、历史文化保护)•街道的设计:•街道的尺度•街道的界面-街道的景观-历史文脉延续第二节城市广场空间1城市起居室---- 广场⑴ 广场在城市中的地位:•城市:城市的起居室•市民:日常休闲场所•政客:城市形象的代言、城市名片•旅游者:认识城市的客体⑵ 广场的职能:休闲、市场、审判、庆典2.广场的类型宗教广场,商业广场,市政广场,市民广场,绿化景观广场,交通广场3•广场的规划设计⑴ 广场在城市中的布局:宜多不宜大,合理的服务半径⑵广场围合及尺度•芦原义信的十分之一原则•广场的围合: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二面围合,单面围合•广场的尺度:长宽比不大于3/1;高宽比1/2-1/4⑶广场的活力•可达性•吸引人群的媒介:商店、办公楼、酒店等项目功能活动、展示与表演、雕塑喷泉座位空间等环境设施、食物、阳光、风、等自然因素、人群•广场上的事件: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⑷广场设计相关的几个模式语言第五章城市设计的实施与管理城市设计的基本过程1•现场调研2•资料的分析3.目标的建立4•实施的策略5•成果的评价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1定量目标•自然因素:气候地理资源•设计导则:容积率高度密度体量后退距离2 •定性目标• 1970年旧金山城市设计预设目标:舒适,视觉趣味,活动,清晰与便利,独特性,空间的确定性,视景标准,协调性,多样性,尺度与格局•罗纳德•托马斯在“城市设计”中提到的6条评价标准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人的舒适性,空间特征,土地的综合使用,环境与文化联系,建筑艺术与美学原则城市设计的实施与管理公众参与1 .公众参与设计的缘起•城市是大众的城市,设计者与公众的价值观对位,设计者的角色定位2.公众参与的方式•公众作为设计组成员之一,设计决策向公众透明,设计成果征求公众意见及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