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选修《性别与社会》课件性别理论及方法-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云南财经大学选修《性别与社会》课件2 劳动性别分工与职业发展
2、女性家务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 前工业社会时期,生产活动和 家务活动是连在一起的,女性 对于家庭经济活动的作用众所 周知;现代工业社会,工作场 所与家庭分离,从而划分了男 人与女人的活动空间(公与私 的分离)。
家务劳动的无偿性 • 由于生育的“私人性”、自然性和非商品性, 生产生命的劳动和与此相连的家务劳动便都被 摈除在社会总劳动之外。当这些劳动不能表现 为有偿劳动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偏低就成为不 可避免的情境了。
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妇女状况
殖民地时期妇女参与垦荒
1776年以后,“共和国母亲” 1930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不要偷走男人的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为战争出力 二战后对家庭主妇的极力推崇
• 为何女性总是要处于这样的 冲突之中?总是要面临家庭 与事业的两难选择?
个人价值
女性 家庭价值
3、农业女性化
• 当男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工作场所的时候,世界主要农业国 家都出现了农业劳动女性化的特点,女性农业生产劳动的社 会贡献被严重忽视。如在人口最多的地区,撒哈拉南部非洲 和南亚地区,绝大部分妇女从事农业劳动。
二、当代中国劳动性别 分工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使人们相信,妇 女解放的关键是走出家门从事 有酬劳动,以实现经济独立。 这场深入到两性个体、家庭和 社会诸多层面的革命深深地影 响了中国的劳动性别分工。
1978年至今:女性成为各行各业中重要的劳动力
1978年 女性从业人员占全国从 业人员比重 32.7% 1997年 47% 2006年 45%
• 中国女性已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劳动力资源,在工 业领域、服务行业、城市公用事业、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 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 据统计,2005年在计算机、通讯、金融、教育、卫生、社 会保障等国民经济6大行业中城镇单位就业的女性1645.1 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6.8%。其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 福利业行业中女性就业的比重最大,达到59.1%。
性别社会化PPT课件
20
社会化阶段 初级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
主要的社会化中介
家庭
学校、同龄群体、 组织、媒体、工作 场所
21
性别社会化:
简单地说就是也就是在家庭、传媒等社会 中介的协助下,习得社会性别角色,即学 习如何做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它从人一 出生就开始了。
其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 同。 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教化个体有关性别 规范和相关的象征意义,个体同样加入到 这一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性别规范和其象 征。
目往往都会强化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之间的差
异。
1、玩具
32
33
34
35
36
37
38
2019/10/1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电视
男性占据了大部分的角色,而且电视中的男性和 女性通常是按照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刻画的。
男性表现得更具攻击性、 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通常将他们刻画为拯救其他人脱离危险和痛苦的 环境 。女性被刻画为惟命是从的、不积极的角 色。
到了两岁,孩子就会对社会性别的涵义 有了一定的理解。他们知道自己究竟是男孩 还是女孩,并且通常也能准确地为别人归类。
31
不过,一个孩子要等到五六岁,才会知道一个
人的社会性别是不会变的,每个人都有一种社
会性别,而女孩和男孩之间的生理性别差异则
有着解剖学上的基础。
(二)媒体
小孩子们接触到的玩具、图画书和电视节
4、老年期 社会对两性的老化有不同的反应:女性失去吸 引力,男性更加吸引力。 “更年期”:贬低老年女性的生命价值。
27
性别社会化的研究 (一)父母与成年人的反应 有研究者所做的关于母婴互动的研究揭示了, 即使父母认为他们对于男孩和女孩的反应是一 样的,其实也是有差异的。
社会化阶段 初级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
主要的社会化中介
家庭
学校、同龄群体、 组织、媒体、工作 场所
21
性别社会化:
简单地说就是也就是在家庭、传媒等社会 中介的协助下,习得社会性别角色,即学 习如何做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它从人一 出生就开始了。
其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 同。 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教化个体有关性别 规范和相关的象征意义,个体同样加入到 这一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性别规范和其象 征。
目往往都会强化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之间的差
异。
1、玩具
32
33
34
35
36
37
38
2019/10/1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电视
男性占据了大部分的角色,而且电视中的男性和 女性通常是按照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刻画的。
男性表现得更具攻击性、 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通常将他们刻画为拯救其他人脱离危险和痛苦的 环境 。女性被刻画为惟命是从的、不积极的角 色。
到了两岁,孩子就会对社会性别的涵义 有了一定的理解。他们知道自己究竟是男孩 还是女孩,并且通常也能准确地为别人归类。
31
不过,一个孩子要等到五六岁,才会知道一个
人的社会性别是不会变的,每个人都有一种社
会性别,而女孩和男孩之间的生理性别差异则
有着解剖学上的基础。
(二)媒体
小孩子们接触到的玩具、图画书和电视节
4、老年期 社会对两性的老化有不同的反应:女性失去吸 引力,男性更加吸引力。 “更年期”:贬低老年女性的生命价值。
27
性别社会化的研究 (一)父母与成年人的反应 有研究者所做的关于母婴互动的研究揭示了, 即使父母认为他们对于男孩和女孩的反应是一 样的,其实也是有差异的。
性别社会学课件
对“生物决定论”的批判
以男权为中心的“生物决 定论”。把两性间的生理差异 扩大化了,认为男性在智力、 体力等方面优于女性,把两性 的角色分工归结为男女两性生 理构造和生理功能所决定,把 性的自然差别归结为女人居于 从属地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 上确立了男主外女主内、男尊 女卑的社会性别分工制度。
这是我们想找寻的两性关系的一种表达。 当一个女性站起来比男性还高大的时候, 她打破了基本的女性规则,因为她的身 高使他看上去在男性相互竞争的世界里 不能胜任。她对他的男性形象是个打击, 她破坏了他作为既是攻击者又是保护者 的观点。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对性别气质的建构进行 了批判,他不仅看到建构出来的性别气质对 女性的压迫,也意识到它对男性的压迫,男 性也是性别气质的隐性受害者。性别气质与 其社会压迫的机制在于对两性气质的对立与 强化。
尊重多元的性别气质
对父母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学习:
• 父母对子女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期望。 如期望男孩勇敢、坚强、有所成就; 期望女孩顺从、温柔、漂亮。
早期的性别角色化有多重要呢?
有关孪生男孩的研究案例:两个7个月大的孪生男孩 接受包皮切割手术,其中一个男孩的阴茎意外地被 损伤,几个月后,他的父母通过外科手术把这个男 孩变成女孩来养。当这对双胞胎5岁时,每个人都按 照各自传统的性别角色行事。70年代的一些研究者 把这个案例当作后天教育的影响远远超过天生因素 的无懈可击的证据。但是,后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生理因素在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中与社会化的作用 是同等重要的。当这个“女孩”13岁时,她体会着 作为一个女性的严重心理问题。她走路的样子很男 性化,而且希望成为一名技师,她认为男孩子比女 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她并不知道那个手术,也不记 得她生来是个男性,但她看上去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社会学导论-第五讲 性别与性-811
5-9岁 123.0
2007年
125.4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8
2010年
118.1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省份:
江西 138.01
湖北 128.02
广东 137.76
湖南 126.92
海南 135.04
陕西 125.15
安徽 130.76
福建 120.26
河南 130.30
江苏 120.19
坚强——力量和自信的表现。
非女性化——避免女性类型的活动,如依赖、 软弱、温柔等。在性活动上男性是主动的、活 跃的。女性特质被视为反例,反衬男性特质。
女性气质
是指与男性气质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定 义女性行为和情感的方法或一组女性行 为标准。虽然女性气质的内涵不断变化, 但固有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与家庭或 关系相关的一切,表现为亲和取向。温 柔、爱整洁、依赖男性以及与一切与男 性气质相对立的特征。
资料来源:PetersonV.S.and Runyan,A.S.Global Gender IIssues.Westview Press,1993p25
4.性别认同与气质的塑造
(1)家庭
(2)社会角色期望的影响 (3)大众媒介的影响 (4)教育的影响
小调查:你觉得男性应该是怎么样 的?女性应该是怎么样的?(性格 、品性、为人、分工等方面)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 27名,女性17名,占13.4% 。
2008年1月25日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名单共2237人,女性396人,占17.7%。
第三节 性别分层理论―――解 释性别不平等
一、 功能理论
第五讲 性别与性 gender and sex
性别与发展理论 PPT课件
• 一个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而是变成女人的。
从个体性别意识形成来看
家庭 社区
学校
媒体
家庭教育
• 对男孩女孩期待 要求不同
• 儿童教育的性别 形象不同
被拯救者 女孩
拯救者 白马王子
学校课本
邓颖超—职业革命家 中学课本 补睡衣 送雨伞
大众传媒
• 老板:大卫、阿 春
• 郭燕、王起明 • 男性出让金钱 • 女性出让权力
男子承担育儿家务
个人 所得税
托儿 பைடு நூலகம்心
父母 育儿假
父亲 育儿假
第三节:性别与发展的几个概念及视角
---性别视角 ---性别敏感 ---性别需求 ---性别歧视和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主流化
---性别视角(Gender Perspective)
• 1978 年,安·怀特赫德在《妇女在发展进程中的持续 的从属性》一文中提出性别与发展的理论框架:
周代华夏性别制度
公
政治决策、外交战争
贵族男性
国
私
家族家庭
平民男性 所有女性
内
生儿育女照顾家人
女性
家
外
种地、读书做官、经商 平民男性
华夏婚姻制度
一夫一妻多妾制 从夫居—娘家—婆家
双重性标准 养儿防老
从夫姓—属于夫家之人
权力关系
继承制度:按照父系传承
权力、财产 声望、姓氏
华 夏
只传男孩
权力、财产 姓氏、声望
并不起决定作用 • 社会文化对于两性差别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二节: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 认为: • 人们现有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 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 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制约中形成的; • 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 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 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 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 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 极化(男女二元对立)、社会期待模式化。
从个体性别意识形成来看
家庭 社区
学校
媒体
家庭教育
• 对男孩女孩期待 要求不同
• 儿童教育的性别 形象不同
被拯救者 女孩
拯救者 白马王子
学校课本
邓颖超—职业革命家 中学课本 补睡衣 送雨伞
大众传媒
• 老板:大卫、阿 春
• 郭燕、王起明 • 男性出让金钱 • 女性出让权力
男子承担育儿家务
个人 所得税
托儿 பைடு நூலகம்心
父母 育儿假
父亲 育儿假
第三节:性别与发展的几个概念及视角
---性别视角 ---性别敏感 ---性别需求 ---性别歧视和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主流化
---性别视角(Gender Perspective)
• 1978 年,安·怀特赫德在《妇女在发展进程中的持续 的从属性》一文中提出性别与发展的理论框架:
周代华夏性别制度
公
政治决策、外交战争
贵族男性
国
私
家族家庭
平民男性 所有女性
内
生儿育女照顾家人
女性
家
外
种地、读书做官、经商 平民男性
华夏婚姻制度
一夫一妻多妾制 从夫居—娘家—婆家
双重性标准 养儿防老
从夫姓—属于夫家之人
权力关系
继承制度:按照父系传承
权力、财产 声望、姓氏
华 夏
只传男孩
权力、财产 姓氏、声望
并不起决定作用 • 社会文化对于两性差别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二节: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 认为: • 人们现有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 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 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制约中形成的; • 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 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 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 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 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 极化(男女二元对立)、社会期待模式化。
云南财经大学选修《性别与社会》课件6 性别与发展
制定政策
倡导、分析政策
社会性别平等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平等
公正地对待原则 不同性别,权利、机 会、责任、评价平等 有差异地对待的原则 向弱势倾斜的原则
社会性别主流化
对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的法 律、政策或项目计划对男女两 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政 策的设计、执行、跟踪及评估 中,充分考虑男女两性的需求, 使男女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 与并受益。
1990年后的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深 化发展的十年,利益格局的调整、深层矛 盾的解决,无疑会对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 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和地位产生深刻的 影响。 有专家认为,改革初期,几乎人人享有改 革的成果,而90年代后,弱势群体开始一 步步被抛离社会发展主流
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陆学艺等,2001) 序号 阶层名称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经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 备注
中国性别平等状况及性别平等 政策推进
发展中的性别问题
1970 年, Boserup, E. 1970 的wome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第一 次从量化的角度分析了妇女是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她指出: 1、妇女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力量,非洲和 亚洲60-80%的农业劳动力是妇女。 2、妇女劳动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生存基础。
性别问题对许多人并不陌生 大多数人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认识两 性关系和两性状况 人们的认识往往受到生活圈子的局限 对性别平等的价值判断也影响人们的认 识 统计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更为全面、 更为客观的两性世界
《性别和性别决定》PPT
2.2号袋中放入10张写有“X”的方形纸片, X 10张写有“Y”的方形纸片,代表精子。
Y
3.分别从纸袋中随机抽取一张圆形和一张方 X
形纸片加以配对,并记录。
4.将记录后的纸片放回原来纸袋内,重新抽 X 取,记录10对后,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
X 5.重复几次,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和,
计算男女出生性别比例。
A.XX
B.YY C.XY D.Y
4.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机率是
(D)
A.100% B.50% C.25% D.0
男女比例失调:对未来社会的良性 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 造成一定冲击,如人口拐卖、性行 为犯罪等,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尤其是婚姻的稳定。
退 出
Y
在人类繁衍中,男女出生的比例理论上有1/2是 男性,1/2是女性,这是使男女数量均衡的自然 规律。
思考:统计结果反映出什么问题?
历 时间 次
次数
全 1953年 第一次
国 人 1964年 第二次
口 普
1982年 第三次
查 1990年 第四次 统
计 2000年 第五次
结 果
2010年 第六次
男女性别比 107.6:100 105.5:100 106.3:100 106.6:100 106.7:100 118.1:100
怎样解释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男女比例 失调会对社会造成哪些危害?你有什么好的建 议和方法来改善这一现象吗?
学习目标
男性 体细胞:22对+XY 精子:22条+X或22条+Y
பைடு நூலகம்
人 类
男女染色 体的差别
体细胞:22对+XX 女性 卵细胞:22条+X
的
Y
3.分别从纸袋中随机抽取一张圆形和一张方 X
形纸片加以配对,并记录。
4.将记录后的纸片放回原来纸袋内,重新抽 X 取,记录10对后,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
X 5.重复几次,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和,
计算男女出生性别比例。
A.XX
B.YY C.XY D.Y
4.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机率是
(D)
A.100% B.50% C.25% D.0
男女比例失调:对未来社会的良性 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 造成一定冲击,如人口拐卖、性行 为犯罪等,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尤其是婚姻的稳定。
退 出
Y
在人类繁衍中,男女出生的比例理论上有1/2是 男性,1/2是女性,这是使男女数量均衡的自然 规律。
思考:统计结果反映出什么问题?
历 时间 次
次数
全 1953年 第一次
国 人 1964年 第二次
口 普
1982年 第三次
查 1990年 第四次 统
计 2000年 第五次
结 果
2010年 第六次
男女性别比 107.6:100 105.5:100 106.3:100 106.6:100 106.7:100 118.1:100
怎样解释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男女比例 失调会对社会造成哪些危害?你有什么好的建 议和方法来改善这一现象吗?
学习目标
男性 体细胞:22对+XY 精子:22条+X或22条+Y
பைடு நூலகம்
人 类
男女染色 体的差别
体细胞:22对+XX 女性 卵细胞:22条+X
的
性别认知 PPT课件
10级应用心理班 杨丹妮
笔名:飞书
性别认知
男女的生理差异是天然存在的,我国历来遵循 “男女有别”的性别秩序,通过引导、鼓励两性 的差别,从而塑造出更具内涵的两性角色。具体 说来,人从母胎中孕育到出生成长,直至结婚成 人,始终要接受持续不断的性别角色训练和培养, 比如,男孩子得到的礼物一般会是小汽车,而女 孩子的礼物可能就是洋娃娃;男生向左,女生向 右,男孩子总是被教导要刚毅、有责任感,女孩 子则经常被要求柔顺、坚韧,这是社会普遍认可 的性别角色定位,如果偏离这种角色定位,就会 被认为是“不正常”,就要随时接受世人异样的 眼光。
性别认知
性别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内在确知。普遍 认为,孩子在五岁之前会完成性别认知的整个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不需要在性别认知方面给孩 子很多专门的教导,因为孩子会从日常的家庭生活 中吸收信息,来建立性别认知。很多事实表明,在 孩子的早期生活中,他们需要来自同性父亲或是母 亲的帮助,来鼓励他们建立坚实稳定的性别确知。
河莉秀
易性癖
传统认为与其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有的父母生了个 男孩,却偏偏想有女孩,于是违背客观事实,按照自己的意 愿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别认知心理被扭曲而导致 易性癖。
但是,也有易性癖者幼年期受过父母正确的性别教育,女孩 穿女性化的服饰且被父母教育表现文雅温柔的一面,男孩穿 男性化的服饰也被父母教育表现勇敢大胆的一面,但是易性 癖者本人拒绝接受父母的性别认知教育,坚决要求内外都表 现出异性化喜好的特点 。目前国外有个别科学实验已发现 部分易性癖者的易性癖倾向与大脑组织结构有关。还有另一 个说法,认为胎儿在母体妊娠期内激素分泌不当,导致先天 易性癖。
通常人们不会将他们称为伪娘。
女性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角色 PPT
第三,社会性别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在日 常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地被生产和再产生。
为什么说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
第四,社会性别差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 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不平等,其表 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五,社会性别的差异是能够改变的,这需要 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
《只要有一个女人》(作者: 南希·史密斯)
•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 的伪装;
•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情愿再伪装坚强。
•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
望。
感谢您的聆听!
2、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依照社会化理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最主要的外 部社会环境条件 。
产出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同一性别模仿、 区别对待、角色自我认同。
3、成年人的性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社会化
其一,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 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断变化,每扮演一个 新的角色都需要学习。
应该如何认识两性间的生理差异?
第一,两性生理构造不同所带来的生理机能 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但两性又是互补的。 这种差异不是差距,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在生物学意义上,同性间的个体差异远 远大于两性间的性别差异,性别的生理差异 比人们想象的要小的多。
第三,某些两性间的生理差异,并不完全是天 生的,而主要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
三、两性的心理差异
男女两性在心理上是否存在差异?学界对 此始终存在争议。现有的一些研究指出了 两性在认知方面的种种不同,但事实上人的 心理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女性学 的学者认为,心理差异是一种男女两性介于 生理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性别 社会化的结果 。
为什么说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
第四,社会性别差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 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不平等,其表 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五,社会性别的差异是能够改变的,这需要 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
《只要有一个女人》(作者: 南希·史密斯)
•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 的伪装;
•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情愿再伪装坚强。
•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
望。
感谢您的聆听!
2、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依照社会化理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最主要的外 部社会环境条件 。
产出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同一性别模仿、 区别对待、角色自我认同。
3、成年人的性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社会化
其一,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 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断变化,每扮演一个 新的角色都需要学习。
应该如何认识两性间的生理差异?
第一,两性生理构造不同所带来的生理机能 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但两性又是互补的。 这种差异不是差距,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在生物学意义上,同性间的个体差异远 远大于两性间的性别差异,性别的生理差异 比人们想象的要小的多。
第三,某些两性间的生理差异,并不完全是天 生的,而主要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
三、两性的心理差异
男女两性在心理上是否存在差异?学界对 此始终存在争议。现有的一些研究指出了 两性在认知方面的种种不同,但事实上人的 心理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女性学 的学者认为,心理差异是一种男女两性介于 生理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性别 社会化的结果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生理性别的特点:
先天性 不可完全更改
• 社会性别:即性别的社会属性,是人类基于自然
性别而形成的关于性别及其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依性别而进行的角色分工、性别角色期待、性 别角色评价。) – 后天习得 – 历史阶段性(可更改) – 社会性(相对稳定)
• 性別兩极化(gender polarization) – 社會生活对男性(male)女性(female)的区 别组织化的过程 – 包括服裝、社會角色、情绪表达方式及性欲的 经验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 认为,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共同作用于妇女的 社会地位。仅废除父权制是不够的,还应当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从父权制中受 益,并在制度、意识形态和实践中支持父权 制。资本主义体制内存在着父权制与资本主 义制度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特有机制。
• Gender:
语法概念,表示词的阴阳性 用gender一词表示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sex相区别 – 发现并证实社会性别的存在 – 批判不平等的男女性别关系 – 研究建构社会性别的制度,加以改变 概念 范畴 知识
• 性别研究的理论线索主要是女权(性)主义 理论和新近发展出来的一些社会学、政治学 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
•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观点从政治自由主义而来 (Bird and Briller 1969; Friedan 1963; Steinem 1983),主要是把女人看作是人, 与男人一样享有不可让渡的自然权利,相信 人生而自由和拥有平等权利。因此反对对妇 女的压迫和男女不平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努力通过改变法律来实现妇女的人权,实现 妇女与男性在教育、政治、法律、军事、职 业等方面拥有同等的权利、同等的机会。
• 个体对性别的认知和选择。
男孩:妈妈可以给我梳小辫吗? 妈妈:不可以。 男孩:为什么? 妈妈:因为你是男孩,男孩不能梳小辫。 男孩:那我可以穿花裙子吗?妈妈:也不可以。 男孩:为什么? 妈妈:男孩子都不穿花裙子。 男孩:妈妈为什么穿呀?妈妈:妈妈是女的。 男孩:我也要当女人,我要和妈妈一样。
一致性:是個體與他人、情境的整合的表現結果;亦 是在『感受』、『自我』、『生命力』的整合
• 周华山:父权体制局限女性之余,也令男人 承受极不人性的压力与要求,令男性的形象 与心态也相当扭曲—男性关怀女性,其实也 是自我解脱之道,让我们轻松地做一个 “人”。
性别研究的认识论
• 两个故事 • 第一,纺织女工的故事 • 思考:知识的文化相对主义和立场问题 • 第二,热线咨询的故事 • 思考:知识是被建构和知识可能是一种压迫 工具
在我国,变性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 • • • • • • 父母或监护人同意,书面申请; 当地公安出示无犯罪记录证明; 心理医生证明; 精神病医生证明无精神病; 到司法部门备案; 找律师做公正; 检查符合手术条件。
• 认知性别
性别歧视?
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
•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个体在社 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 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 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
• 制度化歧視(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
– 社会中已经被结构化了的歧视型态 – 在社会正常运作中或是社会制度內,已经根深 蒂固的不平等(inequalities) – 其形式非常subtle不易观察 – 例子
社会性别理论
由 来
社会性别(gender)理论
女性主义(feminism)运动
男权制的定义 男权制\父权制(patriarchy) • 男权制就是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 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 • 男权制包括这样一些制度(如政策、实践、 地位、机构和期望)和行为,它们为男性授 予特权(较高的身份、价值和特权)这些制 度和行为构成了性别主义的概念框架,后者 反过来维护前者,将其合法化。
生态女权主义
• 生态女权主义把社会对女性的支配和对自然 的支配联系在一起,通过一系列对立范畴, 如文化 /自然,观念 /身体,男性 /女性,文 明/原始,神圣/亵渎,主体/客体等来表现。 在每一对范畴中,一边比另一边更有价值, 这是一种思想等级制的逻辑,它是建立在 “他者性”( otherness)、敌人以及次等 性的观念上。
概括地说,男权制包括以下内容: • 第一 男性统治 • 第二 男性认同 • 第三 女性客体化 • 第四 男权制的思维模式
父权家庭制度
—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结构
• 父权:以父系为中心的家庭权力结构 第一优先:辈分关系(即长辈优先) 第二优先:年龄关系(即兄长优先) 第三优先:性别关系(即男性优先) • 从夫居:迁居夫家,改随夫姓,侍奉夫家 • 父系继嗣:只有儿子享有政治、经济财产继承权, 以父传子、子传孙延续家世。
认知偏差
社会刻板印象
(不正确)
偏见 歧视
偏见及其成因
• 偏見(prejudice)
– 对于某类成員具有的負面态度
• 刻板印象(stereotype)
– 對於某類可辨识的团体,所形成一組结构化的 信念,可以是正面或負面 – 負面刻板印象于偏見,意义上相通可点回顾
• 解析性别 *人的性别是生物本性?还是社会本性? • 性别表现出的社会性是建立在人的生物性别 和社会性别是不可分割的基础上,性别与社 会性别是相互嵌入、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
性别的多重属性
• 生理性别
–
• •
即性别的自然属性或生物属性
第一性征,由染色体决定。男性(XY)女性(xx) 第二性征,受男女性激素控制。
激进女权主义
• 认为妇女受压迫是父权制的必然现象,男女 不平等是社会中最首要的不平等。父权制在 性、个人关系和家庭方面尤为明显( Daly 1976; Echols 1989; Harne and Miller 2019 );但也渗透进工作、政府、宗教和 法律等领域。这一理论强调行动意义,要通 过积极的行动来改变妇女的生活。这派女权 主义者也被称为女性隔离主义者 ( separatists ),要求重建被父权制所扭 曲的女性生理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