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教学实录-总结
华罗庚
《华罗庚》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华罗庚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其品格,知晓他在数学领域里的杰出成就。
2、学习本传记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方法来表现人物生命历程的手法,并学会分析各自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删繁取简,提炼关键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华罗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始终补语的爱国情操、献身科学的追求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学习和运用文中多种叙述方法的表达技巧。
2、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材的精神和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分析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他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却凭自学最终走上清华大学讲坛。
他身负残疾,却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抗战期间,他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却写出经典名著《堆垒素数论》。
他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践,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传记的传主——华罗庚。
二、作者简介:顾迈南,他是新华社记者,著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比如《华罗庚传》、《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
三、基本解读:这篇传记作品的描述对象,就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
与《“布衣总统”孙中山》主要通过生活细节突出传主某一方面的精神特性的写法不同,这篇文章较为完整的介绍概括了传主华罗庚一生的生活经历。
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有许许多多的生活事实,要通过有限的文字给人物做传,就只能抓住最能凸现人物特征的某些材料,来为人物进行文字画像。
同时这篇传记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结构上采用了明显的小标题的写法,我们在前面第一单元学习过王海桐《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它也采用了小标题的写法,那么回忆一下小标题的写法有什么好处?(1)小标题写法的好处:突出华罗庚一生学习研究的主要事件,遵循了时间顺序,很好的统领了所辖部分内容,眉清目晰,一目了然。
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教案设计(粤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教案设计(粤教版)【《华罗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了解传记的特点和写法;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材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华罗庚人生经历和精神,传记文体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他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却凭自学最终走上清华大学讲坛。
他身负残疾,却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他在抗战期间,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却写出经典名著《堆垒素数论》。
他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践,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大家听了这么多关于华罗庚先生的情况后,不知道大家对华罗庚先生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否对进一步深入了解华罗庚先生感兴趣呢?2.字词。
华:huā同“花”h uà姓,华山huá中华。
引申:令líng狐冲,任rén盈盈,韦wéi小宝贝扉页fēi 拙zhuō 叟sǒu 筱xiǎo 瘸què怜悯mǐn蜚声fēi 金瓯ōu 鹰鹯zhān 褒奖bāo 江畔pàn 矩形jǔ追溯sù商榷què兴奋xīng 怠慢dài3.作者简介。
顾迈南,新华社女记者,是科技新闻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
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顾迈南和她的作品。
4.课文分析讲解。
小标题一(1-6)失学前后,热爱痴迷数学(7-10)残疾后,决心献身数学。
(1-5)清华四年,研究数论;英国两年,得出“华氏定理”小标题二(6-9)西南联大几年,完成《堆垒素数论》(10-12)访美四年,扩大研究范围(1-6)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小标题三(7-10)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11-15)致力于数学的实际应用(图为课文结构分析图)⑴前言部分。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教学设计2篇
华罗庚教学设计张锐明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提要或综述的方法概括作品的内容要点。
2、加强对文章要点的深层理解,提高表述和概括水平。
3、结合单元要求,学习华罗庚先生的伟大人格和自强不息、艰苦拼搏,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清层次,把握关键,进行正确的概括。
2、体味传主一生中无数闪光点中的几个,把握作者的主要写作目的。
教具准备出示华罗庚先生的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导语罗斯福坐在轮椅上依然左右着当时世界的格局,布伦克特虽然看不见什么东西,但靠着导盲犬坐上了英国教育大臣的位置,海伦•凯勒眼前虽然一片黑暗,但用心灵的光明写出让世人为着震撼的《我的生命》┅┅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同样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伟人,他就是让中国数学走向世界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顾迈南所写的《华罗庚》这篇课文,全面认识华罗庚的不平凡人生历程与伟大人格魅力。
二、整体理解课文,概括文章要点1、课前预习。
问题布置:(1)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每一位同学最起码找出五处让你为之感动或印象深刻的句子、段落,并加以阐述说明。
2、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然后准备回答相关问题。
(老师提示:大家可从华罗庚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致力于中华的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三个方面中传主所体现的行为、精神面貌、学识、成就来开展讨论)3、问题展示:(1)经过讨论大家认为青年的华罗庚是如何走向成功的?试从文章中你认为能体现这一点的相关句子或精彩片段。
学生明确:首先,先要讲的是华罗庚先生写过的一句诗,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诗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句话正好阐明了华先生走向成功的经验总结。
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勒纳也说过“天才是最强有力的牛,他们一刻不停,一天要工作18小时。
”天才出自勤奋,华罗庚用他的一生演绎了这一点,正因为有他不懈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换取功成名就,在数学这块领域上做出卓越贡献。
广东版《华罗庚》教案
第五课华罗庚教案设计徐雪梅教学目标:一、掌握文中的字词等基础知识。
二、继续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写法。
三、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材料的选择及华罗庚精神的体现。
教学设想: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列表填出华罗庚主要事迹,抄写文中应用的诗句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顾迈南,当代作家,新华社女记者,既是科技新闻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
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顾迈南及她的科普作品。
二、简介华罗庚: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苦家庭,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三、词语过关:署(shǔ)名苏家驹(jū)惨淡扉(fēi)页勤能补拙莫名其妙怠(dài)慢吴筱(xiǎo)元瘟疫蔓延一拐一瘸(qué)怜悯(mǐn)停滞(zhì)不前蜚(fēi)声金瓯(ōu)鹯(zhān)褒(bāo)奖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追溯(sù)赞赏备至商榷(qùe)暴跳如雷如获至宝置若罔(wǎng)闻出类拔萃(cuì)运筹学从实以终※补充词解: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
怠慢:冷淡。
蜚声:扬名。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
备至:完全,到了极点。
商榷:商讨。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
指不予理睬。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运筹学: 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力的科学。
从实以终: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
四、熟读课文,掌握大意。
学生出示有关华罗庚事迹表格,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学习以时间为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经历的写法。
2、注意本文选材的角度;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要求中的1、2点)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简介作者、华罗庚;初读课文,理清文理。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顾迈南新华社资深女作家,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品有《华罗庚传》、《两弹元勋邓稼先》、《丁肇中)——故国情深》等。
2、介绍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速度,梳理思路。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1925年金坛中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没毕业就失学1930年发表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1932年进入清华在数学系当助理员。
1936年夏留学英国1937年夏回国担任西南联大教授1941年完成《堆垒素数论》1945年下半年到苏联旅行1946年4月苏联科学院出版《堆垒素数论》1946年秋访美1950年2月从美国回到新中国1950年3月16日到清华任教授1953年《堆垒素数论》中文版出版1957年《数论导引》出版回国后培养青年学者陈景润、万哲先等人1958年将优选法送到工厂、农村1963年出版《典型群》1979年访英◎ 附课后练习三的表格:2、提问: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为华罗庚写传的?【文章基本上是按时间的顺序进行写传。
】(三)熟读全文,看看华罗庚在对待数学的态度上经历了几次认识上的变化。
【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即“为了生存——为了兴趣——为了祖国”。
第一部分,“华罗庚很有数学才能”,但他研究数学是因为“干别的工作要到处乱跑,或者要设备条件”,而数学“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此时完全是为了谋生存的需要。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作者:顾迈南,当代作家。
二、词语:署(shǔ)名苏家驹(jū)惨淡扉(fēi)页勤能补拙莫名其妙怠(dài)慢吴筱(xiǎo)元瘟疫蔓延一拐一瘸(qué)怜悯(mǐn)停滞(zhì)不前蜚(fēi)声金瓯(ōu)鹯(zhān)褒(bāo)奖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追溯(sù)赞赏备至商榷(qùe)暴跳如雷如获至宝置若罔(wǎng)闻出类拔萃(cuì)运筹学从实以终※补充词解: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
怠慢:冷淡。
蜚声:扬名。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
备至:完全,到了极点。
商榷:商讨。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
指不予理睬。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运筹学: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力的科学。
从实以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
三、熟读课文,掌握大意。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填表。
四、研讨: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①倒叙(中途)。
开头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
②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
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
(课堂练习)--①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
②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
③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
④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按地点和时间。
多而不乱。
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
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①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罗庚课堂实录 粤教版优教案
《华罗庚》教学实录执教者、整理上传者:广东雷州市附城中学吴家栋(网名吴马克思)师:我们第课要学习的是——生:华(á)罗庚。
师:不对。
生:对。
师:不对。
生:对。
师:“华”作姓氏时,读à。
生:哦——师:虽近年来亦有读á的,但我认为还是照新华字典的拼音来读好。
许多人都共认,真正使中国的数学走向世界的,是两位中国数学家,一位是华罗庚,一位是陈省身。
在中国内地工作的数学家里,华罗庚是最伟大的。
下面大家阅读这篇课文。
阅读时,先标注出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样便于迅速理清文章脉路,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不懂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
(生阅读)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不准再看课本与任何资料,谁看谁是小狗。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拐一瘸、怜悯、金瓯、追溯、扉页、怠慢、商榷、置若罔闻、出类拔萃”这几个词语。
并在“瘸、悯、瓯、溯、扉、怠、榷、罔”下面加点,在“金瓯、追溯、怠慢、商榷、置若罔闻、出类拔萃”下面加上横线。
)请生给前面四个加点的汉字注音,生给后面四个注音。
(生没有上来做)如果是男子汉就上来,不是男子汉可以不上。
(生上来做了。
生、生做完后,其它学生纠正。
)请生解释前面三个画横线的词语,生解释后面三个。
(生答,其它学生纠正)(教师擦去“瓯、榷、罔、萃”字,让生上来补上。
结果生写错了“榷、罔”字,“瓯”字不会写。
其它学生纠正。
)大家注意,我们学习一个生字词,要从三个方面去记,一是拼音,二是意思,三是字形。
从多个方面来记,才容易记得牢固。
现在完成课后练习三。
通过做这道题来掌握大意。
(生做)师:生,你来说一下答案。
生:第一个空填“年”,第二个空填“年秋天”,第三个空填“华罗庚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第四个空填“华罗庚完成了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手稿”,第五个空填“年”,第六个空填“华罗庚获得国家科学奖励一等奖”,第七个空填“年”。
生:我认为第三个空不对。
应该填“由英国回国”。
师:我们要讲根据。
粤教版必修1 第2单元 第5课 华罗庚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第5课《华罗庚》◎第6课《罗曼·罗兰(节选)》◎第7课《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第8课《我的回顾》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本课话题——简朴一、从课本中积累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做临时大总统以后,他便把当时流行的学生装安上翻领,改成四个口袋的一种新式服装来穿。
在总统府内,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算是低水平,而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
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饮食也很简单,常常是四菜一汤。
二、从历史中积累陶渊明憎恶官场黑暗,弃官归隐,追寻一份简朴本真与自然;弘一法师李叔同历尽世间奢华百态,终是归入澄澈如水的佛门,选择简朴宁静的生活;梭罗远离浮华、喧嚣的现代物质文明,置身宁静澄澈的瓦尔登湖,追寻的依然是简朴宁静的生活。
三、从名言中积累1.不该讲究的不讲究,该讲究的尽量不讲究。
——毛泽东2.简朴是一种力量,一种魔鬼式的力量,它是胜利之本,是兴国之兆。
——斯诺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一、作者简介“南叶北陈”之“北陈”——陈廷一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47年生于穆店乡小厂村,197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任河北美术出版社青少年读物编辑室主任、总编助理,现任中国大地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
作品达1 000多万字,多次获国家大奖。
在传记界素有“南叶北陈”(即“南有叶永烈,北有陈廷一”)的说法。
1990年以稿费设立“老子文学基金会”晨光奖,奖掖文学新人。
主要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上下》《宋氏三兄弟:三个洋博士与民国经济》《宋庆龄全传》《宋霭龄全传》《宋美龄全传》《青年邓小平》《民国岳父:宋氏三姊妹之父查理·宋传奇》《毛氏三兄弟》等。
《华罗庚》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华 罗 庚.doc
华罗庚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了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 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去苏联访问.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 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罗庚的故事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二二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粤教版-语文-高一-2.5《华罗庚》教案 粤教版必修1
《华罗庚》教案一.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 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3.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2. 难点:(1)本传记在组织材料上的特点(2)理解文章中所引用到的华罗庚的一些话语特别是诗句三.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讨论法四. 课时安排:2课时五.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感受其高尚品格,汲取人生的教益(二)教学过程1. 导入语:同学们,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最大的兴趣又是什么呢?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过:“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最大爱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
我国数学界的名人华罗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学们知道华罗庚最敢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数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华罗庚》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他的人生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板书:华罗庚)2.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本文作者顾迈南,她是新华社女记者,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关于她的作品请大家看一下课件。
3.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全文,留意一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否想象出华罗庚的具体肖像?能否了解到他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4. 让生回答刚才的问题(不能),那我们主要了解到的是什么?(华罗庚的求学和事业)5.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小标题的内容大家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结构?重心在哪?(定中结构,重心在后)由此我们不仅了解到华罗庚的青年时代是艰辛的,而且还了解到他是自学成材的。
那么,他是否从小就自学呢?(不是)如以失学作为界限,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分为失学前和失学后两部分,失学后的他又遇到了更大的挫折:一场可怕的伤寒症使他双腿残疾了;所以失学后那部分的内容又可以分为残疾前和残疾后两部分。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一一.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 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3.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2. 难点:(1) 本传记在组织材料上的特点(2) 理解文章中所引用到的华罗庚的一些话语特别是诗句三.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讨论法四. 课时安排:2课时五.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感受其高尚品格,汲取人生的教益(二)教学过程:1. 导入语:同学们,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最大的兴趣又是什么呢?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过:“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最大爱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
我国数学界的名人华罗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学们知道华罗庚最敢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数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华罗庚》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他的人生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板书:华罗庚)2.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本文作者顾迈南,她是新华社女记者,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关于她的作品请大家看一下课件。
3.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全文,留意一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否想象出华罗庚的具体肖像?能否了解到他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4. 让生回答刚才的问题(不能),那我们主要了解到的是什么?(华罗庚的求学和事业)5.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小标题的内容[板书:一.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大家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结构?重心在哪?(定中结构,重心在后)由此我们不仅了解到华罗庚的青年时代是艰辛的,而且还了解到他是自学成材的。
华罗庚-粤教版必修1教案
华罗庚-粤教版必修1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2.熟练掌握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平介绍
2.代数学成就
教学难点:
1.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向学生展示华罗庚的图片或讲述其生平,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华罗庚的生平(10分钟)
讲述华罗庚的生平,包括其家庭,学习经历和主要贡献等。
3.介绍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30分钟)
讲述华罗庚在代数组合理论、线性代数等领域的成就,并介绍其重要贡献。
4.讨论和思考(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华罗庚的主要贡献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5.作业布置(5分钟)
安排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板书设计
1.生平介绍
•家庭
•学习经历
•主要贡献
2.代数学成就
•代数组合理论
•线性代数
•重要贡献
五、作业
1.阅读《华罗庚》相关新闻,并撰写读后感;
2.分析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对数学学科的贡献。
六、课后反思
此次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和代数学成就,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这位数学家的重要贡献。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时间掌控方面还有待提高,下次教学中需要更好地分配时间。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华罗庚-教学参考
华罗庚-教学参考华罗庚介绍华罗庚(1910~1985),数学家。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1924年毕业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一年,因家贫失学,后在家中小杂货店当学徒。
在此期间自学数学,1929年在金坛中学任庶务会计,开始发表论文。
1931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从管理员、助教到讲师。
1934年成为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研究员。
1936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
1938年受聘任昆明西南联大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8年在美国伊里诺大学任终身教授。
同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并当选为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
系当代自学成才的一位杰出学者,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中国理论数学(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一加当一华定理”“华—一王(元)方法”。
他又是应用数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驱者,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统筹法”“优选法”并开展应用,普及推广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提出了正特征矢量法(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
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专著10部(其中8部在国外出版,有些被译成俄、日、德、匈、英国文字),还写了10余部科学普及作品。
由于其成就杰出,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德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其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一宁尼博物馆,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88位数学伟人之一。
高中语文 2.5《华罗庚》课文精讲 粤教版必修1
5.华罗庚·课文精讲[自主研学平台]一、作家作品顾迈南,新华社女记者,主要作品有长篇通讯《死生甘愿同依——悼华罗庚教授》,传记著作《华罗庚传》等。
二、写作背景1.关于华罗庚从五四运动开始,古老的华夏大地就响起了要求科学、民主的呼声。
但在反动统治下,政治的黑暗使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无用武之地,他们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国外去寻求发展。
华罗庚经过顽强自学终于成为数学名家时,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心怀惆怅地到了海外。
华罗庚在美国当教授时,年薪高达两万美元(按当时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币值的5倍),有小洋楼和汽车。
但他常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他一直希望“回国和苦兄弟们在一起,把祖国建设好”。
当华罗庚闻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便毅然回到国内从头开始。
一名美国教授后来评论他:“华罗庚若留在美国,本可以对数学作出更多贡献。
但他回国对中国数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国,中国数学会怎么样。
”更难能可贵的是,华罗庚受毛泽东《实践论》的启发,坚持到群众中去,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际,在应用数学的推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他也因此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2.作者的有关自述“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日常首要的工作是采访报道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在完成新闻报道任务的同时,我很注意观察和记录科学家们的活动,并且除了发新闻外,尽量以通讯、特写一类的形式报道他们。
逐渐地,我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成功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非凡的、鲜为人知的动人经历。
于是,便抓紧一切机会深入地采访他们以及他们周围的人。
先是用新闻或通讯、特写,把采访所得写成文章,由新华社播发。
这中间,有的人物在国外讲学时猝然去世,噩耗传来,编辑部要我尽快拿出有关他们的身世文章——例如华罗庚,1985年在日本讲学时猝然倒在东京大学的讲台上,我用一天的时间写出了长篇通讯《死生甘愿同依——悼华罗庚教授》,这篇通讯播发后,国内外报纸广泛采用。
过后,编辑部的同志们问我何以用如此快的速度写出了这篇通讯,我笑而未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罗庚》教学实录
执教者、整理上传者:广东雷州市附城中学吴家栋(网名吴马克思)
师:我们第5课要学习的是——
生:华(huá)罗庚。
师:不对。
生:对。
师:不对。
生:对。
师:“华”作姓氏时,读huà。
生:哦——
师:虽近年来亦有读huá的,但我认为还是照新华字典的拼音来读好。
许多人都共认,真正使中国的数学走向世界的,是两位中国数学家,一位是华罗庚,一位是陈省身。
在中国内地工作的数学家里,华罗庚是最伟大的。
下面大家阅读这篇课文。
阅读时,先标注出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样便于迅速理清文章脉路,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不懂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
(生阅读)
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不准再看课本与任何资料,谁看谁是小狗。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拐一瘸、怜悯、金瓯、追溯、扉页、怠慢、商榷、置若罔闻、出类拔萃”这几个词语。
并在“瘸、悯、瓯、溯、扉、怠、榷、罔”下面加点,在“金瓯、追溯、怠慢、商榷、置若罔闻、出类拔萃”下面加上横线。
)
请生1给前面四个加点的汉字注音,生2给后面四个注音。
(生2没有上来做)
如果是男子汉就上来,不是男子汉可以不上。
(生2上来做了。
生1、生2做完后,其它学生纠正。
)
请生3解释前面三个画横线的词语,生4解释后面三个。
(生答,其它学生纠正)
(教师擦去“瓯、榷、罔、萃”字,让生5上来补上。
结果生5写错了“榷、罔”字,“瓯”字不会写。
其它学生纠正。
)
大家注意,我们学习一个生字词,要从三个方面去记,一是拼音,二是意思,三是字形。
从多个方面来记,才容易记得牢固。
现在完成课后练习三。
通过做这道题来掌握大意。
(生做)
师:生6,你来说一下答案。
生6:第一个空填“1930年”,第二个空填“1932年秋天”,第三个空填“华罗庚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第四个空填“华罗庚完成了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手稿”,第五个空填“1950年”,第六个空填“华罗庚获得国家科学奖励一等奖”,第七个空填“1958年”。
生7:我认为第三个空不对。
应该填“由英国回国”。
师:我们要讲根据。
你的根据呢?
生7:我的根据是第33页的第三段,“1937年夏天,日本全面侵犯中国,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到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
华罗庚由英国回国……”
生8:对,我的资料也是说“由英国回国”。
师:她说得有道理吗?
众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