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面临着一些现状和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许多高校纷纷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并引入了一系列相关的课程和活动。
这些举措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仍然存在一些现状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够均衡,一些高校在师资力量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在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得不到有效激发和培养。
再者,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有限,学生在实践中缺少真实的创新创业体验。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困难,缺乏具有实践经验和创业能力的教师。
这导致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2. 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
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表面,仅仅停留在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的层面,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全面支持和引导,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3. 与产业结合不紧密。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程度不高,学生实践机会有限,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缺少真实的实践体验,难以掌握实践技能和经验。
4. 缺乏全方位支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学生创业实践的全方位支持,无法提供必要的资金、资源和服务支持。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为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当前,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寻求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分析1. 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并未能充分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
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贴近实际的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2.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很多学校仍然存在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重点学科和专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投入,而一些新兴专业和学科则面临较大的资源缺乏,这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3. 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激励机制也相对不完善。
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付出往往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激励,这也严重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4. 产学研结合程度有限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相对薄弱,产学研结合程度不高,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难以将教学与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真实案例和实践机会。
5.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过程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三、对策和建议1.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项目实践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创业实践课程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提高实际能力。
高校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项目实践的实际效果。
高校应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资源投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资源配置机制,确保教学资源的均衡分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其现状却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
现状分析1.观念转变不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看法仍存在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求职稳定才是王道,缺乏创业的勇气和决心。
2.教育资源不足一些学校在师资力量、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的支持和资源保障。
3.缺乏实践机会大学生缺乏实际的创业实践机会和平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战经验和技能积累。
4.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创新精神是创业成功的核心,但现实中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足,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培养机制。
对策建议1.优化课程设置大学应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融入,设置创业导师制度,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2.拓展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强化导师指导建立起完善的导师制度,招募有创业经验的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创业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4.实施创新激励政策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积极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观念转变、教育资源、实践机会以及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做出改进和调整。
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以上是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一些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 简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大学阶段,通过一系列课程、实践活动和项目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讨论存在的问题。
2. 现状分析2.1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倡导,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并组织相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2 学校资源支持许多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如实验室设施、科研项目等。
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条件和机会去尝试自己的想法,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
2.3 创新团队培养很多高校建立了创新团队或者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将创意转化为商业项目。
这些团队和孵化器提供了实践经验和专业指导,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
3. 存在的问题3.1 教育模式单一大多数大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上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培养。
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知识,难以真正锻炼实践能力。
3.2 缺乏产业界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产业界相结合,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联系还较弱。
缺乏真正的合作机会和项目实践,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3.3 培训师资不足虽然一些高校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资源支持,却缺乏专业化、务实方向的师资力量。
教师在教授相关课程时缺乏具体经验,并无法提供个性化指导。
4. 解决方案4.1 更新教育模式应建立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入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2 加强产业界合作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创投机构等开展合作项目,提供学生参与真实商业活动的机会。
定期举办行业讲座、就业创业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4.3 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经验丰富、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和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或指导老师。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在过去几年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一些学校仅仅停留在课程设置上,缺乏深度和广度。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仅仅停留在表面层面上,难以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学校重视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的设计。
这样导致学生无法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培养实际中的创新及创业能力。
三、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然而,目前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有限。
他们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引导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四、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但实际情况是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学校过于追求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忽视了学生在实际就业中的需求。
这种脱节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佳,无法真正培养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力的人才。
五、评估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目前的评估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学校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于追求成果导向。
这导致学生缺乏动力和积极性,无法真正体验到创新创业教育所带来的乐趣和意义。
六、资源分配不公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场地和人力资源等,然而目前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公的问题。
一些高校拥有丰富的资源,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而一些中小高校却因为资源的不足无法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
七、文化氛围不利于创新创业创新创业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来支持和推动,然而目前的大学文化氛围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本文将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一、现状(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地位不高目前许多高校仍然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缺乏与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需求相匹配的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无法保证。
(二)资金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投入资金巨大,包括办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企业合作、赞助等。
但是,许多高校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这也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学校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创新创业需要的是一种氛围,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营造出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学生们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只是通过就业来谋求生计。
二、解决途径(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改革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改革创新创业课程。
推广创新创业理念,加强培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二)注重创新创业创新模式高校应该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模式,如申请各种科研项目支持、引进优质的资本和资源扶持学生的创业、鼓励大中小企业融合等。
同时建立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多方位帮助,为学生创业提供最佳的资源和支持。
(三)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与实践结合,解决产、学、研脱节、质量不高、市场逐渐萎缩等问题,同时对校内的“伪创业”、“黑科技”等现象进行打击,发挥好每个创新创业团队的效应。
(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高校应该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团队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服务。
校园内推广创新创业文化,建立属于在校学生的孵化器,让学生能够尽情的放松享受创新创业的快乐。
三、结语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是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注重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创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投身到创新创业的事业中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引言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重要的一环,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
而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日益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1. 教育内容单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更多的是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忽略实践环节。
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注重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遇到困难时,缺乏足够的应变措施,也无法创造出足够的价值。
2. 学校资源匮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而现实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学校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也还比较初期,例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技术与产业转移中心等。
这也导致了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场景,难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
3. 师资队伍不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当前,高校中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人数较少,大多是从其他领域抽调过来的,加之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所掌握的创新创业知识也存在差距,导致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4. 学生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对于个人素质的要求比较高,需拥有勇气、创新精神、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素质。
然而,由于大部分学生学业繁忙、缺少创业意识、缺少实践机会等原因,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少创新创业的动力和信心。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与研究1. 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学校应该注重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及校友等资源的协同作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师资队伍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创业实践机会缺乏以及评估机制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实践机会,建立科学评估机制等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展望未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在不断完善中迎来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创新创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原因、对策、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机会、评估机制、建设、优化、拓展、科学、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实际情况却显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相对较晚,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团队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无法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前瞻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
创业实践机会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和平台,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缺少有效评估机制导致教育质量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急需改革与创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创业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前瞻性,更贴近市场需求;拓展创业实践机会,建立完善的创业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体系;建立科学评估机制,为学生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反馈,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只有综合应对以上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措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和社会服务,实现共同发展。
1.2 问题意义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及对策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及对策随着新工科的兴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了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任务。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旨在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1. 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政府政策的支持、创业投资的增加以及创新创业热潮的兴起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实际情况却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目前教师队伍中缺乏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人才,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二、针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1. 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建立更加贴近实际的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创业项目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供资源支持为了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资源支持。
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为了解决教师队伍中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高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
通过聘请企业高管、创业导师等专业人才来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指导水平。
4. 设立创新创业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为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奖励机制,对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奖励和认可。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较低。
大部分高校仅在部分专业设置了相关课程,而非全面普及。
这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
其次,师资队伍短缺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
虽然一些高校招聘了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再者,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和平台,限制了学生实际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一: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高校应该将其纳入到全面的课程设置中。
不仅仅要在某些专业中设置相关课程,还需要将其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让所有学生都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
此外,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设置双向选拔的项目,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对策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既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也要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此外,高校可以设立相关岗位,吸引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四、对策三:加强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平台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向交流渠道。
例如,可以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促进学生实习和企业导师进校指导,增加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五、对策四:完善评估机制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还可以引入项目评估、创业计划书评估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设立奖学金和创业基金等激励机制,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支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高校也纷纷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
尽管有了这么多的关注和投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本文将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改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问题原因分析1. 教育理念落后传统的高校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积累,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在创新创业的能力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2. 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相对滞后,很多课程内容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和前瞻性。
而且,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数量和覆盖面还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这导致学生们在校期间不能够全面地学习到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 缺乏创新创业导师在高校,缺乏具有创业经验和企业家背景的导师人才。
这些导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创业市场和行业知识,并且能够提供实际的创业指导和支持。
目前的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数量不足,这导致学生们在创业实践中缺少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4. 学生创新创业兴趣不高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就业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并不高,更多的是选择传统就业的方式。
这导致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分析1. 更新教育理念需要及时更新高校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高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2. 改进课程设置高校应该完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设置,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改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
创新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强、需求实际应用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项目、实习和创新实验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表现为资源不均衡。
一些高校拥有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例如科技园区、创业导师等,而另一些高校因为条件限制,创新创业资源匮乏。
这导致了不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差异化,一些学校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创新创业机会,而另一些学校的学生则面临较大的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建立创新创业资源平台,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获得创新创业资源,并且不同高校可以共享优质资源。
此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还表现为创新思维培养不足。
大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侧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学生才能在面对未知问题和挑战时能够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开展科研项目、问题导向学习和跨学科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为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实践锻炼。
高校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创新项目的培养。
通过创新实验课程、社会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
各高校之间应建立合作联盟,共享创新创业资源。
通过建立创新创业资源平台,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创新创业资源,提高各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机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1. 教育理念滞后传统的高校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但目前仍存在理念滞后的问题。
2. 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问题。
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
3. 师资力量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师资力量,但目前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4. 创新创业资源匮乏创新创业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1. 更新教育理念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 优化课程设置高校应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和种类。
同时,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的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同时,建立创新创业教师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4. 拓宽创新创业资源渠道高校应积极拓宽创新创业资源的渠道,与企业、政府等各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
同时,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5.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肩负着重要使命。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亟待寻找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分析1. 教育理念陈旧传统的高校教育理念侧重于传授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2. 教学资源不足高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的机会有限,学生难以接触到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案例。
3. 制度缺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缺乏指导和支持,无法形成规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 学生缺乏动力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的动力,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追求稳定的就业机会,对创新创业缺乏热情和信心。
二、对策研究1. 融入创新创业元素高校应积极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拓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创业管理、创新技术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2. 建立师资队伍高校应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导师和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性。
3. 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创新创业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创新创业理念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应借鉴国外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完善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规范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和支持。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教育资源集中化。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大学,这些大学通常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科研基础,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
2.教育内容多样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高校还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例如开展创业项目、参加商业计划竞赛等。
3.制度环境完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环境,包括创新创业基地的设立、创业导师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等。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集中,导致一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一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2.专业衔接不足。
许多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之前,并没有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导致他们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与各行各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
3.落地转化难。
虽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机会,然而很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创业的过程并不容易,存在许多困难和风险。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能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和挑战,高校需要进行如下的发展和改进:1.多样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设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涵盖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高校作为未来人才的摇篮,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传授和培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得到更多的关注,各高校也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有些学校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有的则将其开设为选修课程或者实践课程;有的学校设立了创业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场地;还有一些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但是,目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难以贯彻落实和不够实用的问题;其次,一些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并未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最后,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创业本身,而非创新。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理论与实践的割裂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的选修课或者实践课,但是其课程内容并未充分考虑到实践技能的培养。
仅仅通过纸上谈兵,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更需要实际场景中的亲身体验、锻炼和反思。
2.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
然而,由于在学校中,价格少有机会进行尝试和实验,使得学生们缺乏创新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
3.缺乏资源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这一选修课程或者实践课程,但是对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自身舞台的支持缺乏。
多数学生缺少资金、人才、场地等资源支持,为学生的实际创新创业造成困难。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解决之道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理论和创新实践严格相结合,注重实践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鼓励反思与总结,并可以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以及学习更多知识技能,从而实现创新发展。
2. 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为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并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现状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现状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
本文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现状进行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堂教学模式,一种是实践创新创业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来教导学生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方法。
这种模式主要以讲授和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种是实践创新创业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开设实践创新创业项目或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实践和体验真实的创新创业过程,从中学习并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技巧。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实践环节较少。
由于很多高校鲜有相关的教师和资源,缺乏丰富真实的实践项目和课程。
这使得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到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挑战。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缺乏专业化的问题。
由于创新创业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多种知识,但目前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以单一学科的形式进行,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再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单个课程或项目层面,应该建立起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使其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要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高校可以引进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来担任教师,并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
其次,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建立起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
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设立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和资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第一章绪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职业选择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创业,创新创业逐渐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中国创新创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第二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创业创新热潮的兴起,全国各大高校相继推出创业教育项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例如,清华大学钱院学院就设立了创业中心、创新学堂、创业课程等多种创业教育平台,主要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相关创业服务和创新创业课程。
除此之外,像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也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创业发展。
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和实践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 课程设置。
学校设置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类的课程,诸如创业策划、创新管理、风险管理等,学生可以在这些课程中学到具体的实践技能和知识。
2. 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和资源。
3. 活动组织。
如创业大赛等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以及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第三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优秀的教育培训人才。
现有的大部分教育机构都缺乏创业人才,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这样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2. 教育缺乏针对性。
当前的创业教育注重实践操作,忽略了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导致创业者的实际能力不足。
3. 投入不足。
针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并不充足,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培养,不能真正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潜力。
4. 大环境的影响。
创新创业两个方面往往受到行业环境、政策和资金等影响,很难满足学生的期望和需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第一章:介绍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多数高校已经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现状1. 师资力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然由传统的教师团队主导,缺乏更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
这也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与创业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2. 课程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虽然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一部分,但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个性化,缺乏对专业领域的深入挖掘,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实践机会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创新创业平台,但真正能够将学生带入实践环境的机会并不多。
这导致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学习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真正感受到创新创业的魅力。
第三章:未来1. 吸引更多优秀的导师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高校需要通过更优厚的待遇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加入到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中。
2. 个性化课程设置为了让创新创业类课程真正能够贴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高校需要建立以学科及行业为划分的个性化课程设置体系,这样既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课程内容,也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
3. 实践机会丰富高校需要将实践性质的创新创业项目与当地企业相结合,建立更多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挑战赛,争取更多的创新成果。
4. 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文化高校需要通过不断的培养和激励,打造创新创业文化,通过种种手段以及影响力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形成大众对于创新创业的共识,加速推进全国创新创业发展步伐。
第四章:结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部分,但现状仍需改善,未来需要大力壮大优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高不仅关乎学生职业生涯,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一起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全球的创新创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心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张占勇【摘要】文章阐述了作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认识并指出了我国高校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原 因,接下来对于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实践平台从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和李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号召开始,关于创新创业这一核心命题已经上升 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从顶层设计开始破题。
2015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 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为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 方向,与此同时,也对我国近3000所高校及150多万高校 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_、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近年来在全国高校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参与。
据 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国90%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大约三分之二的高校建设了大学 生创新创业基地;有超过1000万人次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 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学术论 文更是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的景象。
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 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维理念、课程体系、体制 机制、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 题,高校中真正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比例非常低(只 有20%左右),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具 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虽然早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认为创业教育与学术 性和职业性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把创业教育称为 “第三本教育护照”,此次会议首次提到了“创新创业教育” 这一全新的概念。
但是我国直到1999年才正式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 “高等 学校要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观点,而创新 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开展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和教育理念,在我国开展的时间比较短, 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很少,需要高等院校在不断地尝试和积极地探索中实现从无到有,从少数人参与到全员参与, 这需要一段时间。
(二) 很多高校尚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现行的教育体 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或受学校现有条件限制等原因,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工程来对待,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广大师生中的宣 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同时也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开展起来的创新创业 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不够紧密,与实践教学脱节,大部分几乎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
真正科学、有效的创新 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与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和指导服务需求相差甚远。
总之,很多高校还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服务社 会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不足且利用率不高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或通过 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并以此作为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但是这些平台或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兴 趣,或缺乏项目、资金等相应的支持,难以形成学生、学 校、社会多方资源整合、协调合作的局面,没有充分发挥 其应有的功能。
二、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一) 全面提高对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创新创业是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教 育是我国教育界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 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高等教育深化和改革的一项重 要内容。
其本质还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更加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高校 领导层首先要通过深人学习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然后精 心策划、积极组织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 海报宣传、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多种途径和渠道来宣传 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让“创新”和“创业”这两个词语 深人人心,在广大师生的心中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让 教师和学生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促就业,促进高校毕 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 业的热情,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二)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机制和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由领导牵头,统筹多方面的资源,多个部门协调 配合并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建立起适合于本校学生的课程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 融人到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并且在运行中不断修订、补充、完善,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学校办学 水平,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的一项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 专业教育仍然是根本,因为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专业都是学生的立业之本,其主导性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创新创 业教育必须围绕着专业教育来开展,引导和鼓励学生依托专业进行创新或创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
(三) 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俗话说:打铁尚需自身硬。
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的 主体,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 校只有先打造出一批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方面都能够胜任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的学生。
在这方面,高校必须从两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大力引进校外的知名企业家、创新能手、创业成功的校友(下转第249页)• 247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 11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翟媛媛【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推行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双师培养、学工结合 等特点,对于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其推行 还有不同程度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先试点逐步推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变革教学组织与管 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推行。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而以往的从课本出发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受到政府、学校、企业的追捧。
为了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育模式,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定,并提出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的授徒方式来传授经验和技艺,在西方国家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具有可操作性。
而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堪忧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_、现代学徒制及其特点“学徒制”实际上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言传身教的技能传授的职业教育形式,传统的学徒制是以师傅对徒弟的培训和指导,强调师傅边做边教、学徒边做边学,而现代学徒制则以知识、技术、文化传承为主要形式,在主体、形 式、制度、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模式下推行的一项育人模式,它以培养学徒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学校、企业深度参与,教师、师傅深人指导,从而转变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学徒制育人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1]现代学徒制是传统高职院校的一场重大变革,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与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具有学生和学徒身份互相交替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以学徒为中心,实行双师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首先得有学徒,其次才是师傅。
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共同培养的育人模式,因此师傅具有两重身份,学校里师傅代表学校老师,老师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在企业里师傅就是企业员工,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这些行为都是以学徒为中心展开的。
以学徒为中心,实行双师培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学工结合学工结合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层意思是从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出发的,即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一体化。
教育部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现代学徒制,坚持“招生即招工、人校即人场、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并将企业招工方案与学校招生方案相结合作为学校的招生计划。
这种招工与招生一体化的培养方式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学校与企业应该明确双方的培养责任与义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学工结合的第二层含义是从学生的身份角度出发的,即学生拥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
现代学徒制之所以试点推行,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大大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校企合作能帮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经验和基础,并且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接受企业的指导与训练,可以拓宽其视野,促进其完善自身的职业信息规划与选择,为未来面向社会做好准备。
[2]二、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重要意义(一) 现代学徒制是政府支持下的校企合作的深入模式现代学徒制实际上就是为顺应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变化需求而发展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它是在的教育理代景形成的,与 人养模式相呼应,具有突破性、创造性等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政府主导的,通过将高职教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由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在政府支持下的校企深人合作,其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含三方面: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共享教育、技术、管理等资源、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教学过程,而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很多毕业生处于一毕业就失业的状态。
这部分学生失业的主要是由于学校理论知识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且供求不平衡导致的。
而现代学徒制能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人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既能有效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能有效降低学校学生失业率的问题,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政府降低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 (三)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现代学徒制度中,政府处于主导推动地位,而学校作为主体,企业作为主管,可以有效的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还能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收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