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人口问题
专题10-人口问题
潍坊滨海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地理学案专题十——人口问题2009.5.15【重难点突破】一、人口与环境1.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及标准3.人口构成:①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
②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
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于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③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人口年龄构成的直观表现形式是人口年龄金字塔,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④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幼年人口+老年人口)/成年人口×100%。
一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和随之而来的高龄化社会之前,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就业压力增大),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或“机会窗口”。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展经济和积累财富。
⑤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出生率降低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体现。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人口老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必须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4.环境人口容量(l)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5.人口迁移: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2022高考地理微专题—我国人口问题和乡村振兴习题含答案
(2022 河北张家口摸底)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 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 岁或者65 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是一种狭义上的高龄化,是人口的系统性高龄化的重要表现,按照高龄人口比重可将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4 个类型:高龄人口比重低于10%的称为未高龄型、10%~13%的为高龄型Ⅰ期、13%~16%的为高龄型Ⅱ期、超过16%的为高龄型Ⅲ期。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高龄化情况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 题。
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特点是( )A. 由西北向东南减轻B. 由东南向西北减轻C. 由西南向东北加重D. 由东北向西南加重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环境污染程度D.养老保障制度高龄化加重的最直接影响是老年人( )A.养老金增加B.消费需求下降C.照料服务需求增加D.住房需求下降(2022 陕西重点中学联考)“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
据预测,到2022 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 400 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4~5 题。
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A.生育率较低B. 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年龄结构失衡D.“养儿防老”的思想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A. 限制城乡人口流动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2022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联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22 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22 年以来最低。
下图示意我国2022 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6~7 题。
年以来,我国的( )A.总人口数不断减少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C.结婚人数大幅减少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劳动力数量减少B.人口死亡率上升C.孤儿的数量增加D.加快老龄化进程(2022 湖南长沙质检)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选择题(一)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三65岁)比中国的多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口.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2、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这是因为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参考答案】1---2、CA【解析】1、中国的中位年龄是35.2岁,而中国的平均年龄应大于35.2岁;中国的人口总数比日本人口总数多很多,所以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多于日本;日本的中位年龄大于中国,那么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低;而表中各国,日本的中位年龄最大,说明日本老年人口数量多,所以日本老龄化程度最高。
选项C正确。
2、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所以年龄较小的劳动力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大,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大量的承接产业转移,会缓解就业压力;人口的性别构成对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影响不大;我国外籍劳动力当前和今后都不会大量涌入。
选项A正确。
(二)如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读图完成1〜3题。
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B.放开二孩C.出生率持续较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解析:1.A2.C3.B第1题,比较两个年份的曲线,可看出东西向明显升高,南北向升高与降低呈相间分布,但波动不大;则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升高。
人口专题练习题
人口专题练习题人口专题练习题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人口专题是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变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探讨人口问题的相关内容。
1.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人口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数量的问题:a) 请列举一些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
b)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计算?c) 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 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划分的情况,例如按年龄、性别、职业等。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结构的问题:a) 什么是人口年龄结构?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b) 请说明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c) 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3. 人口分布问题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分布的问题:a) 请列举一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b) 什么是人口密度?如何计算?c)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 人口变动问题人口变动是指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变动的问题:a) 请解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b) 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c) 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带来的问题?人口专题练习题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口问题,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变动的相关知识,并思考这些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人口专题是一个涉及广泛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通过对人口专题的练习题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口问题,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些练习题,加深对人口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高三历史(通史版)三轮冲刺复习人口问题与人口迁徙+导学案
专题三人口问题与人口迁徙【热点链接】三孩政策,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近年来高考不回避热点,中国人口问题的历史也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也逐渐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我们在复习时应给与更多关注,特别是实施原因、卫生计生部门的职能转变、相关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
【知识链接】一、古今中外的人口问题(一)古代人口问题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数量成为考核官员的标准。
2.原因:宗法观念影响;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3.特点:人口总量呈螺旋式上升;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人口密集区;南方人口发展迅速,并逐渐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
4.明清人口激增的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精耕细作,农业经济高度发展;耕地面积的扩大;外来高产物种的引入;粮食产量的提高;统治者的政策和制度调整(如康熙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摊丁入亩)。
5.明清人口激增导致的问题: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粮食的增长速度,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土地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国穷民困,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二)近代西方人口问题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人口锐减的原因:欧洲殖民者的屠杀政策,残酷的剥削压榨;伴随欧洲人到来的疾病传播。
地理专题复习七 人口、资源和环境
地理专题复习七人口、资源和环境一、知识整合(一)人口1.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对策(1)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的原因(1)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2)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
(3)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3.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例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 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2000年的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5%。
这表明()A.计划生育将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B.我国人口总数将呈明显减少趋势C.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控制D.统计数据出现了较大的错误(二)资源1.资源的类型(1)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气候等)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2)土地:耕地(水田与旱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3)气候:光、热、水等。
(4)能源:根据形成分为来自太阳的能源(煤、油、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地热和核能)、来自天体引力的能源(潮汐能)。
根据利用地位分为常规能源(煤、油、气等)和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
专题08 人口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教师卷)
专题08人口(2024·湖南)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分布)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2.(人口迁移的影响)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撂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C2.D【分析】1.某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大值-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小值。
结合题干选项并读图分析可知,15~21岁年龄段,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300万人左右,而同期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差异约为600万人;36~42岁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同期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500万人,两者数量差异约为400万人,故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为15~21岁,排除BD选项;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大于统计结果,说明该年我国乡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人口净流出量高,C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图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慢,A错误。
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太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感情不深,以后乡愁会变淡,③正确;青壮年人口迁出导致乡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耕地撂荒现象,④正确;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外出打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结合旅游开展乡村服务业、利用振兴乡村战略创业致富等,乡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民增收,①错误;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②错误。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人口问题、聚落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3
8. 汴京的聚落类型及判断依据分别是( B )
A. 乡村聚落;船只多,捕鱼为主
B. 城市聚落;非农业产业活动为主
C. 乡村聚落;建筑比较低矮
D. 城市聚落;建筑比较高大
图3
点拨:读材料“汴河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船云
集”可知,汴京的聚落类型为城市聚落,以非农业的商业贸
口的50%
B. 北半球中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人口多
C. 200米以下地区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
一半
D. 世界人口随纬度和海拔增加而减少
图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表现为( B ) A. 热量越充足的地区,人口越多 B. 温带平原区人口相对稠密 C. 陆地面积越小,人口越稀疏 D. 气候寒冷地区,无人定居
易产业活动为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图3所示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 C )
A. 资源丰富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水陆交通便利
D. 水源充足
图3
点拨:读材料“汴河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船
云集”可知,当地最大的优势是水陆交通便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阳产土楼是皖南最大的徽派土楼建筑群,位于群山之 中,依山而筑。这里由于地势高,交通不便,山民就地取 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 材筑巢而居,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 有致的土楼群。读阳产土楼景观图 (图4),完成10~11题。
图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土楼建筑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表现在( C )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人口统计图及人口问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人口统计图及人口问题【点拨高考】高考试题对本部分考查多结合人口统计图表材料,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对人口问题的理解,从而综合分析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是历年考查重点,2020年、2019年2018年均有考查。
【知识梳理】一、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一)图形概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
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二)判读方法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值及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2.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简单的判读方法——平行线分析法。
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
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
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
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下图: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的变化重难点及专题
结论:自然增长率由零变为负值时人口数量达到 最大。
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1、数量少,增长缓慢。
欧洲的德国
生产力水 平高低
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数量 自然变化
结论: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 平高低。
2、人口数量增长的空间差异
2、人口数量增长的空间差异
人口增长最多的大洲:
亚洲 人口增长最少的大洲:
大洋洲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非洲 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
农业文明时期
高出生率、较高 的死亡率和较低 的自然增长率
产业革命时期
高出生率、低 死亡率和高的 自然增长率
现代社会时期
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和很低 的自然增长率
趋于低增长或 停止或负增长
主要特征
人口增长状况
速度极为缓慢
速度有所加快
增长迅速
形成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 下,抵御疾病 和自然灾害能 力低,战争频 繁 一些发展中 国家的个别 地区
发展中国家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 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 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 会增加
发达国家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 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 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 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对策及 今后变 化趋势
知识拓展:
人口老龄化: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专题09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
专题09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高考真题1】40.(2019年北京卷·节选)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
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
图20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
据图,回答第(2)题。
(2)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10分)【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
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
【解析】结合右侧图例,从图中看,德国老龄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西部密度较大,东部密度较小,差异显著。
人口老龄化表明德国人口增长过慢,老年人比重过大,造成德国劳动力数量减少,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压力加大,老年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知识框架】【知识要点拓展】★一、人口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①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较高 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4)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
②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 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 点)。
专题16 人口问题WYF
日本老龄化的特点: 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高龄人口比重大
日本的老龄化程度(%)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40.5 33.7 25.2 20.8 14 5 7
1950年 1970年 1994年 2006年 2013年 2035年 2055年
思考:人口老龄化是怎样产生 的
下面的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005年6月下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 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在全国16 个省份的34所高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47.2%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已经确 定,其中,真正签约者只有33.7 %。在 这些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一半人认为 所找到的工作“一般”,37.4%的人对于 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
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 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 2002年有145万,2003年达212万,2004年 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 另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高等学校和 研究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6.89万人,比上 年增加6.63万人,增长32.72%;在学研究 生65.13万人,比上年增加 15.03万人,增 我国为什么要大幅度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长30%。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发展中国家平均自然增长率高达18‰,是发 达国家的18倍。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 26‰
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经济、就业、资 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压 力,导致国家财富积累减少,经济发展 速度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甚至 下降
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世界主要人口问题
1. 该国人口从人口发展模式看属于——型;从人口金字塔类型看属于———型。 2. 该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是———比重高,———比重低,据此预测该国人口 发展趋势是——————
专题32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专题32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PRED问题1.含义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问题,简称为“PRED问题”2.启示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影响及解决对策1.人口问题现状(基本特点):(1)数量上:人口基数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质量上:人口的文化素质整体上较低(3)年龄结构上: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加剧(4)其他: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2.影响(1)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制约经济发展(2)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进一步加剧我国人口负担,增加就业难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加剧劳动力短缺,增加家庭负担,增加养老、社会保障压力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1)具体对策: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②人口素质较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倡优生优育③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经济,加大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弘扬尊老养老的社会风气;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作用:①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②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三、我国的资源现状、影响及解决对策1.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2)非可再生资源:铁、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2.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1)数量上: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2)分布上: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3.影响:(1)导致资源日益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初中地理《人口》专题复习专题辅导
初中地理《人口》专题复习一、专题概要1.重点: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如何控制、控制的目标等。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
2.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
3.热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分布的特点。
人口增长问题、迁移问题等。
4.要点:人口增长特点、分布特点、迁移、计算、人口问题等。
二、知识结构(一)人口增长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亿;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亿。
2.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十分(),18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亿。
中国人口在1578年以后迅速增长,特别是()年以后,人口直线增长,20世纪末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政策实施的结果。
(二)人口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率-人口()率。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这些人口所在面积(三)人口分布1.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人口分布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在欧洲、亚洲()、南部、北美洲东部。
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人口就稀少。
(四)人口迁移从农村迁往城市:原因是城市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有较好的()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条件,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
(五)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控制人口的措施是实行(),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养老、退休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孤单困苦。
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得越快越好B.人口增长得越慢越好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人口的增长是不可控制的〈解析〉本题从表面上看是说人口的增长,实质是考查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问题方面的知识。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最新一模二模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7 人口问题(含详解)
专题07 人口问题(2022·安徽黄山·一模)性别比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
通过对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研究,可以及时反映本省产业发展状况和部分社会问题。
2020年浙江省省外迁入人口达1618.6万,居全国第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反映了本省()A.制造业吸引力强化B.养老产业吸引力下降C.义务教育对男童的吸引力下降D.卫生事业吸引力强化2.2020年,以下年龄段中,因性别比失衡而导致社会问题较严重的是()A.0-9岁B.9-18岁C.30-39岁D.54-63岁3.专家分析上图得出:“近十年来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化,导致由个体迁入逐步转变为举家迁入。
”其判断依据为()A.1-12岁B.45-56岁C.57-69岁D.70-81岁(2022·四川巴中·一模)读四川省第七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普查次数总人口家庭户规模人口性别比成都平原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第七次人口普查8367.5万 2.51人102.1950.12%第六次人口普查8041.8万 2.95人103.1445.87%4.影响成都平原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口政策B.经济状况C.地形地势D.气候条件5.四川省家庭户规模变化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多B.家庭子女数量减少C.住房条件改善D.生育政策调整6.下列关于四川省人口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变化原因组合正确的是()①外出务工人员男性居多①女性老龄人口比重较大①“男女平等”观念进一步增强①“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仍较浓厚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022·四川广安·一模)人口集聚程度是某地人口密度与全国人口密度的比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与趋势,并且具有区域差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人口问题【重难点突破】一、人口与环境1. 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一般将人口增长模式分成四阶段:2.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及标准3.人口构成:①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
②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
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于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③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人口年龄构成的直观表现形式是人口年龄金字塔,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④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幼年人口+老年人口)/成年人口×100%。
一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和随之而来的高龄化社会之前,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就业压力增大),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或“机会窗口”。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展经济和积累财富。
⑤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出生率降低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体现。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人口老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必须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4. 环境人口容量(l)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5. 人口迁移: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⑺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6.我国人口迁移(1)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2)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2、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以及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
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3、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所以这几个地区人口密度都很高。
4、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墨西哥。
5、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农业、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开发时间长短(历史因素)6、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养育众多的人口,(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近代,工业、交通、城市不断发展,成为人口稠密区7、欧洲人口稠密的原因: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
煤、铁资源丰富,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成“十”字形8、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
煤、铁资源丰富,大西洋沿岸优良的海港及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便利的水运,交通便利等。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9、我国人口分布:稠密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东南部稀疏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西北部简单的说: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10、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地势相对低平,平原广阔,耕地多,土壤肥沃,气候好(距海近,降水丰沛),生产的粮食多,养活的人口多(重要耕作区),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11、我国西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深处内陆,多山地高原,耕地较少,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或高寒气候,降水较少,大多是以牧业为的地区,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12、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日益严重等种种资......和环境污染....、生活水平下降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⑶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三、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
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得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死亡率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地上升。
(关键是分析生育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低)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人退休、养老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上孤单等。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2.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原因:在人口再生产还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可参考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分析,主要是分析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入出生率高的原因。
)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等生活用品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解决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如想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比,指的是男性人口对女性人口的百分比,通常情况下男女比例为105:100左右,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人口性别比高达116,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
人口性别比偏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而且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势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建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因素等。
(另外,战争可使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可使其降低等)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选择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建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
4.我国人口问题我国人口问题很复杂。
人才流失现象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人口性别比太大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人口增长方面更是多与少并存。
从人口增长情况看,我国人口问题有以下特点:第一,虽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基数大,增长的绝对量仍然很大,且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第二,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
上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第三,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但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高,这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第三,需同时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大的问题。
问题有:人口多,增长量大;科学文化素质低;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较大;城市化水平低;解决方法: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老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