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人口的变化

合集下载

我国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

我国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

我国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
我国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如下:
1. 人口总量稳步增长。

近十年我国的人口总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2019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42亿,较2010年增加了近9000万人。

2. 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

近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保持了稳步上升的态势,由2010年的49.7%上升到2019年的60.6%。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

3. 人口结构持续老化。

随着中国不断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显著增长,2019年已达到18.1%,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4. 出生率持续下降。

近十年我国的出生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出生率下降的速度更快。

2019年,我国的出生率为10.48‰,比2018年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5. 城乡人口差距缩小。

我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缩小城乡人口差距,近十年来,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城市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城乡人口差距有所缩小。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寒假作业(二)(含答案)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寒假作业(二)(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寒假作业(二)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

下图是“我国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

据此回答1题。

1.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观念B.人口受教育水平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2.关于阶段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高-低-高模式B.世代更替慢,人口增长慢C.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D.经常面临劳动力不足状况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3题。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

读图完成4题。

4.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为()A.①B.②C.③D.④木桶效应原理即组成木捅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木捅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回答5题。

5.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6.甲图表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乙图为该国某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6题。

关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N—P—MB. P时期劳动力不足C. M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下图为“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题。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

一、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的人口数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数量数据:1978年:9.43亿人1979年:9.60亿人1980年:9.86亿人...2018年:13.82亿人2019年:13.97亿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这种增长趋势表明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

二、人口出生率统计人口出生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新生儿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出生率数据:1978年:18.2‰1979年:18.2‰1980年:18.4‰...2018年:10.94‰2019年:10.48‰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自2016年起,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措施实施后,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这反映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改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三、人口死亡率统计人口死亡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去世人数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死亡率数据:1978年:6.44‰1979年:6.03‰1980年:5.66‰...2018年:7.14‰2019年:7.1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相对稳定。

近年来,改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教育的推广,对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后的差值,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及人口出生率死亡
率自然增长率
2018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为10.48‰,比2017年下降了0.03‰。

该数字反映了每1,000名女性年龄在15-49岁之间的人口中,平均有多少人生产婴儿。

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为15,231,000人,比2017年减少了2,484,000人。

然而,在2018年,中国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去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结束了35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开始实行全面两孩政策,允许所有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带来的挑战。

尽管实行全面两孩政策,但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仍然下降了,并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其中一个原因是,新的政策尚未被完全接受。

此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出生率仍然较低。

在2018年,中国的死亡率为7.14‰,较2017年略微下降。

死亡率反映的是每1,000人口在一年内死亡的人数。

此外,中国的自然增长率为3.34‰,是自1970年以来最低的。

自然增长率表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差异。

总体而言,2018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皆有所下降。

尽管政府实行全面两孩政策,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仍然下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以保持人口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初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详解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初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详解
C.促进城区商业中心外迁D.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高度之和被称为“城市个头”。下图为四地“城市个头”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城市个头”排名变化说明( )
A.芝加哥楼高已降低B.纽约城市面积扩大
C.香港土地成本下降D.重庆建设用地紧张
10.“城市个头”的增长体现了( )
24.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
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25.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A.商业中心区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
B.混合土地利用带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
C.高级、低级住宅区的分化是受行政因素影响
D.工业区分布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
产业转移蕴含的技术扩散后使转入地的技术进步显著的现象,称为技术溢出效应。该效应受到转出转入地的距离、社会环境及技术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摩洛哥扼守北非直布罗陀海峡,在西欧的汽车、电子等产业进驻多年后,该国工业研发能力提升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 完善投资环境,降低劳动力成本
D.重点发展芯片、航天等高端产业链
自20世纪60年代起,甲国设立边境工业区(左图),吸引乙国企业来此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后再销往乙国。右图是两国边境m段景观图,图中边境线接近东西向。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
【答案】1. C 2. B

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这种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上升,是一个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人口减少,这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生产力。

同时,老年人口的医疗、养老等需求相对增加,也将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进而减少经济总产出。

根据《中国人口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2017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了10.48%,继续呈现着上升趋势。

我国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这对经济的生产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就业能力较差,所以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影响到经济总产值的增长。

其次,老年人的医疗、养老等需求相对增加,会提高社会保障开支,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压力。

中国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服务的供给不足,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人力资源进行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中,养老服务的消费比重已经超过了1%,这说明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

二、人口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引导作用人口结构调整指的是通过多种政策手段,促进人口结构向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变化。

人口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

例如,通过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生育,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鼓励人们更加重视教育,提高受教育水平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措施。

第一,通过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生育可以增加劳动力人口,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在过去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在逐渐增加。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人口,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鼓励人们更加重视教育、提高受教育水平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措施。

2018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2018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2018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分析内容摘要:本文根据201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和相关部门统计资料,分析了广东2018年常住人口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提出广东人口发展需继续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2018年人口发展分析2018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1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人口密度为全国的4.35倍。

“全面两孩”政策累积效应得到快速释放后,出生人口总量有所下降;人口流动保持活跃态势,以青壮年为主的规模庞大的跨省流动人口改变了户籍人口年龄结构;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的人口集聚度继续加大。

一、广东人口发展变化特征(一)人口增速:常住人口总量持续呈惯性增长。

截至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11346万人,比上年增加177万人,增长1.58%,增幅同比略升0.03个百分点。

其中,男性5920.34万人、女性5425.66万人,性别比(女性为100)109.1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31人。

2018年全省人口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由于户籍人口基数大且拥有规模庞大的跨省流动人口,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增长趋势。

2018年末,全省出生人数143.98万人,出生率为12.79‰;死亡人口51.22万人,死亡率为4.55‰;自然增长人口92.76万人,自然增长率8.24‰。

与上年相比,出生及自然增长人数分别减少7.65万人和8.77万人,死亡人数增加1.12万人。

2018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人口出生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85个千分点,比常住人口第二大省山东低0.47个千分点;二是人口死亡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比全国平均值低2.58个千分点。

(二)人口空间分布: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进一步加大。

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区域分布总格局按人口数量排列依次为:珠三角核心区6300.99万人、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3357.89万人、北部生态发展区1687.12万人;分别占全省人口总量的55.53%、29.60%和14.87%。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测试12(解析版)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测试12(解析版)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今年5月11日公布总人口为14.117亿。

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变化折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前,我国面向社会公布相关文件,指出依法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原因是()A.人口数量开始减少B.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C.降低劳动力比重D.降低老年人口比重2.下列措施中,不宜作为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是()A.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B.增加社会抚养费收取力度C.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D.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3.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人均资占有量增大B.消费市场增加C.环境压力减小D.就业压力减小4.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强国的关键是()A.迅速降低人口数量B.大力提高人口素质C.接纳友好国家的移民D.逐步提高人口数量5.如图是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A省区的简称,B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A.黔、南昌B.赣、长沙C.湘、贵阳D.湘、南昌7.图中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A.①B.①C.①D.①8.暑假你如果从大连坐船到海南三亚,依次经过我国哪些海域()A.黄海、南海、东海B.东海、南海、黄海C.黄海、渤海、东海D.黄海、东海、南海9.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B.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C.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米D.东西跨经度广,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10.以下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B.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C.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11.关于我国的人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北部人口多,南部人口少B.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相差不大C.我国人口的分布以黑龙江的漠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D.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目前总人口数仍在上升2020年月,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宾西沙区、南沙区。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驱动消费品类轮动,日本、美国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有很大影响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驱动消费品类轮动,日本、美国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有很大影响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驱动消费品类轮动,日本、美国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有很大影响一、新生人口数下滑,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我国人口总量将近14亿,增速持续降低,城镇化率接近60%。

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5.4亿人,增长至2018年13.9亿人。

从增速来看,70年代人口总量的增速迅速下滑至 1.3%-1.5%左右,90年代以来,人口总量增速持续缓慢下滑,近年保持在0.5%左右,但2018年增速进一步降低至0.4%。

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到2018年已经达到59.58%。

2018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3.9亿人,同比增长0.4%,城镇化率59.58%我国历年出生人口数、出生率与经济社会环境、计划生育政策和育龄妇女人口数有关。

自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大约在1500万3000万之间。

1959-1961年全国粮食短缺导致年出生人口骤减,而后70年代开始逐步推进计划生育,同时,叠加其他历史原因,再次导致年出生人口与出生率逐渐降低。

1982年,计划生育写入宪法,但同时全国育龄妇女总数及占人口比重增加使得年出生人口有所回升。

自9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步入正轨,年出生人口逐渐降低,21世纪以来基本维持在1500-1600万人左右,而出生率基本在12‰左右。

从死亡人数来看,除粮食短缺年份以外,近年来稳步增长,目前在900万左右,死亡率在7%左右。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2年出生人口略微回升;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4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

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人口出生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但二孩需求释放后,2017年出生人口、生育率分别降低为1723万、12.4‰,2018年新生人口进一步降低至1523万,而出生率低至10.94‰。

假设自2018年起,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51的水平,那么2025年新生人口将降低至1351万人,人口拐点将在2028年到来,为14.29亿人。

流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现状与趋势

流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现状与趋势

流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现状与趋势流动人口普查数据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对人口流动进行的普查。

这项普查的目的是为了知道流动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一系列信息,以便为政府制定合适的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人口流动日益增多,以往的人口普查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

因此,对流动人口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对我们了解社会现状和掌握未来趋势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流动人口普查的现状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

其中,流动人口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当,男性占51.5%,女性占48.5%。

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其中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总数的18.9%;18-35岁的青年人占总数的42.4%;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总数的38.7%。

此外,流动人口中的教育水平总体较低,大约有83.1%的人只受过初中以下的教育。

而职业方面,以农民工和服务业工作者居多,占总数的69.6%。

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一般状况,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流动人口的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

为了更好地理解流动人口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我们需要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流动人口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流动人口普查数据的趋势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发生,流动人口普查也不断地进行着。

从历史数据看,流动人口的增长趋势一直都比较稳健,特别是近年来更是变得更加明显。

到2023年,预计中国流动人口会达到2.8亿,居住地迁移频率和跨区迁移频率都会大幅增加。

此外,数据显示,未来几年,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和教育水平将会逐步提升。

其中,服务业工作者将会越来越多,而农民工的数量则将会逐渐减少。

另外,随着中国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未来的流动人口中将会有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大约有17%的人将会受过本科及以上的教育。

从家庭和社会角度看,流动人口普查数据还反映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

比如,由于大部分流动人口都是来自贫困地区,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这造成了生活风险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增多等问题。

2018年重庆流动人口规模及特征分析

2018年重庆流动人口规模及特征分析

2018年重庆流动人口规模及特征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城市形象显 钱 韬 王 伟全市外出市外人口479.29万人,较上年减少3.02万人,比上年增加9.79万人,比2010年增加73.24万人,增长70.3%;市外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也由2010年的3.6%上升到2018年的5.7%,增长2.1个百分点。

(五)人口净流出规模小幅下降,人口净流出状况持续改善2010年以来,全市外出市外人口规模呈下降趋势,而市外外来人口则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状态。

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继续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持续改善。

2018年,全市人口净流出规模为301.85万人,较上年减少12.81万人,较2010年减少116.98万人。

图1 2010-2018年全市人口净流出情况单位:万人二、流动人口的结构性特征(一)青壮年仍是流动主体,流动儿童占比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继续保持主体地位。

2018年重庆流动人口中,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8.8%。

其中,外出市外人口年龄结构更倾向于年轻化,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占外出市外人口的比达到86.0%,20-34岁段外出市外人口的占比更是达到32.6%。

流动人口中儿童占比逐年提高。

2018年流动儿童(0-14岁人口)在全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达11.3%,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男性流动人口多于女性,性别比有所下降2018年,全市流动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5.76。

其中,外出市外人口的性别比为146.46,市内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01.63,市外外来人口性别为比99.37。

流动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30.04降至2018年的115.76。

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加入到庞大的流动人口队伍中来。

(三)流动人口文化程度高于常住人口,市外外来人口文化程度相对更高2018年,全市15岁及以上流动人口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比达到57.9%,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比40.0%,小学文化程度占比17.0%,未上学者占比0.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仅为18.3%。

2018年最新的全国各省市人口统计及城镇化率情况

2018年最新的全国各省市人口统计及城镇化率情况

117.67万人 100.97万人
非批注的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2018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带批注的均说明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自 治区 全国 北京市 上海市 直辖市/省会 重庆市 天津市 广州市 深圳市 青岛市 计划单列市 宁波市 大连市 厦门市 河北省 山西省 河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省、自治区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9.58% 86.50% 全国最高,87%以上 65.50% 83.15% 86.38% 未公布 73.67% 72.90% 未公布 89.10% 56.43% 58.41% 51.71% 62.71% 68.10% 未公布 未公布 69.61% 68.90% 54.69% 65.82% 56.02% 61.18% 60.30% 56.02% 70.70% 50.22% 59.06% 52.29% 47.52% 47.69% 31.00% 58.13% 47.69% 54.47% 58.88% 未公布 40.92% 3864.4 2637.26 603.23 688.11 586.77 2246.38 1257.71 328.57 405.16 35.87% 32.65% 8050.7 5737 6323.6 3941 4647.6 10047.24 5917 6898.8 11346 4926 934.32 8341 3600 4829.5 9121.8 7082.9 3861.3 3458.4 2594 2603.6 6146.90 3567.95 3864.7 8021.62 2474 551.81 4361.5 1710.72 2303.2 40.85% 411 7556.3 3718.34 9605 2534 4359.3 242.53 366.20 4264.02 2171.88 4967 1589.1 2968.7 939.48 820.2 603 597.93 79.78% 户籍人口城镇化 率(%) 43.37% 常住总人口 (万人) 139538 2154.2 2423.78 3101.79 1559.6 1490.44 1081.63 927.69 1447.57 2031.59 1296.81 户籍人口 常住城镇人口 (万人) (万人) 83137 1863.4

中国人口2018年

中国人口2018年

中国人口2018年2018年中国的人口数据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人口的数量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2018年的人口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2018年的总人口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数量达到了13.9亿人。

相比于2017年的13.82亿人,人口总数增加了0.6%。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其次,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国2018年的人口结构。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国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而年轻人口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

这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执行的一孩政策,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据统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17.3%,而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口仅占到了总人口的16.6%。

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

此外,根据性别比例的数据,中国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人口。

2018年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05.7∶100。

这一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在中国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国家统计局对此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观念以及家庭追求儿子继承家族血脉的文化传统。

另外一个与人口结构相关的重要指标是人口流动。

中国有庞大的城乡人口分布差异,以及东部和西部的发展差距。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总数为8.84亿人,占到了总人口的63.89%。

这表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继续加速。

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2018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亿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7.3%。

这个数字将继续上升,给养老金、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

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口的教育水平。

2018年,中国的受教育人口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018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018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018人口普查是一项关于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组成和分布等信息的统计调查工作。

它通常包括收集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水平、民族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和规划的基础数据,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以下是2018年的一些重要发现和趋势。

人口总量根据2018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全球人口总量估计为77.33亿人。

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增长了约0.8%。

尽管人口增长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基数庞大,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加。

人口增长率全球人口增长率在过去几十年一直逐渐下降。

根据2018年的数据,全球人口增长率约为1.08%。

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等因素。

随着人们更加重视生育控制和家庭规划,人口增长率将继续趋于稳定。

年龄结构全球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根据2018年的数据,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而15岁以下的儿童人口比例则逐渐减少。

这是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孩子数量的减少等原因。

这种年龄结构变化对于社会福利、医疗系统和养老制度等方面的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城市化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城市化率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2018年的数据,全球城市人口比例约为55.3%。

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全球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

城市的吸引力包括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资源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迁往城市居住。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问题等。

性别比例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了男女性别比例的变化。

根据2018年的数据,全球男性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0.4%,女性占49.6%。

尽管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相对平衡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中,由于文化和社会原因,男女性别比例可能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民族和少数族群人口普查数据还提供了关于民族和少数族群的信息。

四川人口多少

四川人口多少

四川人口多少
四川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它的人口总数为8.2亿,占中国总人口的4.3%。

四川省是中国第二大省份,仅次于广东省。

四川省的人口分布比较广泛,其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等。

四川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乐山、宜宾、自贡、泸州、南充、达州、遂宁、广安等地。

四川省的人口总数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长,2018年,四川省的人口总数达到8.2亿,比2017年增长了1.2%。

四川省的人口密度为145人/平方公里,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很多。

四川省的人口结构也有所变化,其中,城镇人口占比较大,2018年,城镇人口占比达到了56.2%,而农村人口占比为43.8%。

此外,四川省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有所变化,2018年,
0-14岁人口占比为20.7%,15-64岁人口占比为72.2%,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7.1%。

四川省的人口总数为8.2亿,占中国总人口的4.3%,是中国第二大省份,人口分布比较广泛,其中有许多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长,城镇人口占比较大,人口年龄结构也有所变化。

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应对策略

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应对策略

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事实上,这些问题和挑战并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需要我们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做好应对工作。

一、社会发展的挑战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持续增长,科技不断创新,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这一切所带来的同时也有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解决。

首先,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

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已经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其次,我们面临的资源限制问题亟需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却是有限的,使用不当还容易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最后,我们还面临着社会矛盾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也随之日趋复杂,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精心策划,及时解决。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除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经历着世界上少有的剧烈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注意:首先,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2017年全国中老年人口(即60岁以上人口)超过2.42亿人,占总人口的17.3%。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占比将进一步上升。

其次,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正在减缓。

2018年,全国总人口为13.9亿,相对于2000年的13.3亿,增速已经相对较低。

最后,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加快。

截止到2017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8.5%,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三、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和现实情况,我们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保证我们的生存环境。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进行节能环保、资源效率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出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人口吧

中国人口吧

中国人口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总人口超过13亿。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为13.5亿,其中男性人口占50.33%,女性人口占49.67%。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

据统计,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2.2%,而西部地区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4.6%。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3%,而0-14岁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16.6%。

中国的人口迁移率较高,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内地流动人口超过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6%。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较低,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政府正在采取措施限制人口增长,以保护资源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总之,中国的人口数量巨大,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人口迁移率较高,人口增长率较低,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政府正在采取措施限制人口增长。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根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我国的人口增长呈现出以下的趋势:从1999年到2018年,中国的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1999年我国人口约为12.21亿人,而2018年则达到了13.82亿人,增长了约1150万人。

这表明中国的人口增长是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然而,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从1960年到1979年,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加约2535万人。

这主要是由于优生优育政策的限制较弱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致。

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经济发展放缓,从1980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的人口增加约721万人,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加缓慢。

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人口增速为0.51%,2018年则为0.38%,体现出人口增长持续减缓的态势。

这表明中国正逐渐进入人口结构老龄化、出生率持续下降的阶段。

此外,中国人口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这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

然而,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这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所致。

总的来说,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呈现出减缓的态势。

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的变化所导致的。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我国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以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多少人

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多少人

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多少人
每一个国家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生和死亡人数,其数字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统计数据,而全国每日出生和死亡多少人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全国人口统计情况来看,全国每日出生人数约为6.5万人,每日死亡人数约为4.6万人,于2018年总计1.29亿人。

其中,2018
年全国实时人口规模为1.21亿,每年的出生和死亡人口比例约为1.14:1。

此外,在全国每日出生和死亡人口中,女性占比较多,约占总人口的51%,男性占比49%。

相比较而言,男性比女性死亡率高,而且男性老龄化人口也比女性老龄化人口要多。

另外,2018年出生新生儿中,每千年出生人口比为12.9人,比去年略有下降。

至于出生和死亡的季节性变化,从全国数据来看,每年春夏两季出生率会稍显增加,秋冬两季则会稍显减少。

而每日死亡率会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在每天的死亡比例上涨幅度并不大,但在深秋季节会有少量上涨,而在其他季节则略有下降。

除此之外,每个地区出生和死亡人口也有些许差异,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偏多,中部地区稍少,西部地区更少,而陕西和宁夏等西北地区则为少数地区出生率较高。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全国每日出生和死亡人数分别约为6.5万人和4.6万人。

当然,出生和死亡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全国各地出生人口比例的不均衡也是各国需要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实现人口发展的稳定性和均衡发展。

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多少人

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多少人

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多少人面对人口快速增长的问题,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应对。

从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的数量可以看出,中国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总出生人口达到1897.47万,全国总死亡人口为1054.29万,净增人口为843.18万。

这意味着,每天全国出生人口约为5162人,死亡人口约为2897人,净增约2265人。

国家统计局还分析了不同地区出生和死亡的情况。

从数据来看,浙江省的出生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最高,占到了全国出生人口的4.4%,死亡人口也占到了全国死亡人口的3.9%。

而甘肃省的出生人口占比最低,仅为1.2%,死亡人口也是1.2%。

另外,从全国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自然出生率和死亡率来看,2018年全国自然出生率为11.7‰,自然死亡率为7.2‰,净增率为4.5‰。

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口快速增长问题不容小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8年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的人口都在增加,特别是在浙江省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高,而甘肃省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

为了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的担忧,中国政府也在采取措施。

一方面,中国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以限制人口数量,以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还采取了支持改善社会福利和就业政策,降低死亡率,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尽管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展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但中国仍然面临着人口数量的挑战。

实现持续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积极采取更多的长期措施,以确保人口的稳定增长。

总之,2018年,全国每天出生和死亡的人口分别为5162人和2897人,净增约2265人。

浙江省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高,而甘肃省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

为了控制人口快速增长,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人口问题
最新考纲
课标要求与: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 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最新考纲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 容量的区别 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目标在线 1.某地人口数量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2.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转变过程 3.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与应用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5.我国人口迁移的时空变化特点及原 因分析 6.世界人口迁移的时空变化特点及原 因分析 7.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以致用
调查报告显示, 2009 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 民工均比上年有所下降,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 荒”。读 2009 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统计图,完成 (1)~(2)题。
(1)关于2009年我国农民工流 向变化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流向西部的农民工数量多于流向东部 B.流向东部的农民工占流动农民工比例最低 C.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 C D.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降低 (2) 缓解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以下合理 的措施是 A.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吸引海外移民 A C.减小投资规模,改善工业布局 D.鼓励生育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交通通信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社会 经济 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
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材料:我国各省区及城乡人口流 动统计
迅速增长
缓慢增长
(3)人口金字塔的判读方法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应关注以下几点: a.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 b.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过渡”型的人 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 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 图对应“三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D
学以致用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时段内,该市人口 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 2008年 (2)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 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和升级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北京文综)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 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8分)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 ,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8分)
基本概念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 生产类型)、老龄化 人口迁移 木桶理论 环境承载力——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 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 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 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 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同特点是判断人 口增长模式的基本依据。判断“三率”高低的经验参数如 下所示:
难点2——人口问题
高考试题扫瞄
(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回 答(1)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①出生率 ②死亡率 ③不断增长 ④快速 ⑤社会生产方式 ⑥不平 衡 ⑦较低水平 ⑧缓慢 ⑨政治上的独立 ⑩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死 亡率 很快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如图中:a为 ①__________; b为②____________;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⑥________型转 向⑦______________型,继 而向⑧________型逐步过渡 。 (2)差异性 类型
基础过关
1.决定因素: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时间分布:总趋势:③________。20世纪以来是世 界人口增长的④________时期。 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⑤___________等方面的进步。 (2)地区差异:特点:地区上是⑥____________的。
三.人口合理容量
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 矿产资源 ……
【读图思考】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 揭示了什么道理? 2、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什么? 3、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 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特点
出生率 死亡⑧现代
A(③ 高 高 低 ________) B(④ 高 低 高 ________) C(⑤ 低 低 低 ________) ③原始型 ④传统型 ⑤现代型 ⑥原
⑨现代型 型
⑩传统型
现代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传统型
现代
人口的迁移
1.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国际人口迁移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 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1)图中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 主要流向是?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 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 果。 (2)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 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 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直接结果: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 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 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15•福建卷)图 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 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D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B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难点4——人口迁移的意义
甲 地 区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有利影响
乙 地 区
不利影响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公共设 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 迁 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力;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 入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 经济的发展;③促进迁入地第 地 、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 三产业的发展 巨大压力 迁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 出 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 ,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 地 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人口 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 的关系
国内人口迁移: A1向B1 C1向A2 国际人口迁移: C1向D
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
高-高-低
低-低-低
高-低-高
逐步过渡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低



低 高 低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
(山东卷)下图为1982年和200 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B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 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 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 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B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2.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人口金字塔图含义
(2)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人口金字塔 年轻型(增长 图的类型 型、扩张型) 少年儿童人 口比重大, 主要特点 老年人口比 重小 金字塔 形状 人口增 长趋势 呈负增长, 人口缩减 成年型(静止 型、稳定型) 各年龄组人 口比重大致 均衡 老年型(缩减 型、收缩型) 少年儿童人 口比重小, 老年人口比 重大
B
学以致用
(广东地理)读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 答(1)~(2)题。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 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B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学以致用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发生的人口移 动现象。据此完成(1)~(2)题。 C (1)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2)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 D 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 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迁移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
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学以致用
读漫画,回答(1)~(3)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 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 6000、4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D C.6000 D.4500 (2)如果用 a表示 2009年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b表示中 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人口容量,那么 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C A.a<b<c B.c<b<a C.b<a<c D.a<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