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无答案)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故事,强调了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观念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同时,学生对故事性的文章较为感兴趣,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圣贤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了解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过程和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真理、崇尚道德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体会古代圣贤的精神品质。

2.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儒家学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圣贤的精神风貌。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准备相关讲解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文章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

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观察周围物体及其变化,以此来识别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张观察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通过格物,观察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获取知识和智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育单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此次单元设计,旨在通过举例和思辨,引领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他们对物质世界本质与规律认识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课前预习、授课过程、学生作业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优秀教案。

一、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论语》、《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词汇。

让学生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和重要著述,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发展历史和作者对其的解读。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把格物致知的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否在现代人的工作与学习中发现其中的价值。

二、授课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精确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探讨。

首先,以将活生生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如产生静电时的物理原理、反应树木生长规律的环境条件以及掉头发的原理等。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并围绕学生们的描述发起相应的关于格物致知的提问,以此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还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地通过观察与科学推理的方式来挖掘发现背后的规律,最终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三、学生作业在学生作业中,教师主要让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阅读一张杂志或新闻文章,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点,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探索它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科学研究、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应用,进而培养自己的格物致知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和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格物致知的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应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科学研究、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己的格物致知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格物致知在个人成长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难点: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掌握课文内容。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格物致知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实例分析: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格物致知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格物致知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章分析:学习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
-思维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证意识。
举例解释:
-主旨理解: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明白“格物致知”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达到真知灼见的精神。
-词汇掌握:通过课文上下文,讲解“格物”源自《礼记·大学》,意为详究事物原理;“致知”则是达到真知的境界。
5.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同的认识和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主旨:理解作者提出的“格物致知”精神,明确其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词汇掌握:重点掌握生字词,如“格物”、“致知”、“实证”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格物致知”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模拟“格物致知”的过程,探讨事物的本质。
-篇章分析:课文通过作者自身的科研经历,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说明“格物致知”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见解。
2.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学生需理解作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代科学精神相结合。
-批判性思维:学生在分析课文时,需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及反思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丁肇中教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1.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例如:“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且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3.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知,知识、认识。

4.格物致知:格,推究,探察;致,获得。

意思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那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论点是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一)阅读2-5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是什么书?明确: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是儒家主要经典。

2.“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明确:出自《大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

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

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

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

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

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的P111,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标出段落的序号。

2、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演稿,大家刚刚也阅读了文章,相信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那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

这已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相信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走进作者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

三、背景链接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

这已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四、字词学习丁肇中( ) 瞭望()缅怀()朱熹( )格物致知( ) 诺贝尔()儒家()袖手旁观( )测量()埋没()不知所措()彷徨( )Zhào liào miǎn xī zhì nuò rú xiù liánɡ mò cuò pánɡ huánɡ五、词语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1(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1(新版)语文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与要求:1、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解释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知识链接:1、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丁肇中(1936.1.27.-),华裔美国籍,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 ,四川大学(川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模块一:自主学习):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模块二:交流研讨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模块三:巩固内化: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常常不知所措”。

作者认为造成这个课题: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授课时间第13周班级姓名模块四:当堂训练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孜孜不倦一番风顺模式B、根深蒂固不言而喻修身C、袖手旁观不知所措汲取D、格物致知实验精神诚意2、“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

”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教中抽出的,将它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

[甲]这种网长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重要性。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三、检查预习1.为下列生字词注音(课件出示)肇.(zhào) 授.予(shòu)埋没.(mò) 瞭.望(liào)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g huáng) 2.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年学期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语文课题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自主预习单:1、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word教案 (3)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word教案 (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

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自读程序]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语文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把握中心论点,理清构造思路。

(重点)2.学习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法。

(重点)3.理解并培养真正格物致知精神。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自古以来,人们不断探求事物本质,科学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事例,还是大大小小人物,都在表达着“格物致知〞精神。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其中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阐述。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根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2.背景资料。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承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演讲。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多年来,我在美国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时机,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3.读准字音。

丁肇.中(zhào)彷徨..(pánɡ huánɡ)授予.(yǔ) 不知所措.(cuò)4.理解词义。

彷徨: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法那么而总结为理论知识。

5.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明确: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大学?里“格物致知〞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真正格物致知含义是什么?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所说真正格物致知含义:第一,寻求真理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探索;第二,探索过程不是消极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地、有方案地探索。

2.传统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原因是什么?明确:弊病:不重视真正格物和致知。

原因: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目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社会制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原话为“应有与生俱来的格物致知精神”,收录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更改为“应有格物致知体育精神”(同时也收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以下是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体育精神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美德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研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执笔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算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

2导语。

有人说亚洲地区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相当程度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进行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稿子。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伦理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曾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上所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全面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查主要是从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上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里面格物致知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

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语文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寄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及普遍的现实意义。

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论点的的方法。

3、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学习重点】理解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论点的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2、根据注音写汉字或成语填空,并下列词语抄写在横线上。

p ng hu ng()()()手旁观不知所()一()风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自读感知: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了全文,说一说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二、研读揣摩:朗读11-13段,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3、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重要性。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师寄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及普遍的现实意义。

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论点的的方法。

3、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学习重点】理解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论点的方法。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2、根据注音写汉字或成语填空,并下列词语抄写在横线上。

p ng hu ng()()()手旁观不知所()一()风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一、自读感知: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读了全文,说一说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二、研读揣摩:
朗读11-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4、作者在文中运用了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5、作者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在求学过程中如何发扬这种怀疑求真的精神。

三、拓展迁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

B、春天的植物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旷日持久的战争使阿富汗这个昔日美丽的中亚山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2、写出三句(三则)有关“求知”或“治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

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

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

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