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就业率偏低、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缺乏跨学科交叉融合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改革高等教育制度,优化资源分配,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
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展望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问题、对策、教学资源、就业率、学科设置、创新意识、跨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概述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教育体系日益完善,高等教育覆盖率不断提高,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专业设置丰富多样,教学质量逐渐提升。
学校设施不断改善,师资力量逐渐壮大,科研实力逐渐增强,高等教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上也逐渐提升,一些大学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学科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现行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2 阐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必要性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改革和对策。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高校拥有过剩的资源,而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却十分匮乏,导致教育质量不均衡。
学生就业率偏低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了人才浪费和社会资源浪费。
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缺乏跨学科交叉融合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瓶颈。
学科建设 报告
学科建设报告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全面阐述学科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学科建设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学科建设有助于完善学科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科研发展:学科建设为科研提供了强大的学科支撑,有助于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学科建设能够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学科结构过于传统,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高水平教师人才引进困难,现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科研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学科文化建设缺失: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文化,学科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四、对策和建议优化学科结构:加大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育力度,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水平教师人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培育学科文化:挖掘和凝练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文化,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
完善学科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学科评价体系,激发学科发展的活力。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五、结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升高校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当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学高教改革与发展 的潮流。文章肌 学科建设 的 内容
厦特扯的 分析 出发 , 针对我 国高校 学科建设 中存在的主要 f题 , 出了加强 学科建设 的若干对策。  ̄ 提 l 关键词 : 高校 ; 学科 建设; 对蕈
中 囤分 粪 号 :G 4 6 20 文献 标 识 码 : A
的市场洞察力 , 及时发 现和解决学科发展过程中的 新 问题 , 整学 科 研 究 方 向 。计 划 与市 场 乃 是 影响 调
作 为学术 组 织 的高 等学 校 , 科 是其 最 基 本 的 学 构成要 素 , 学科建 设 是其 各项 工作 的根本 和核心 , 是
过一 段时间 的调 整 、 分化 , 逐步 演 变 为一 种有 目的、 有组 织的 多数 人 的共 同行动 。而一 旦这种 行 动得 到 社 会认 可 , 个新 的学科 就产 生了 。另一 方 面 , ~ 学科
包 括学科建 设 的整体 目标 、 主要研 究方 向 、 揽研 究 承 课题 、 发表 研究成果 、 大研究 队 伍等等 。这 些过 程 壮 的实现 , 要统筹 规划 , 需 集体 实施 , 非一 兵 一卒 、 并 一 朝 一夕所 能完成 的 。 2 .学科 建设是 一种组 织行 为 尽 管学 科 在形 成 与发 展 之初 , 能 是 少数 人 的 可 自由行为 , 最终 往 往 会发 展 到 多数 人 参 与 的组 织 但 行 为 。因为一 个研究 方 向的形成 最初 总是 要 出 自一
、
学 科 建 设 的 内容 及 特 征
学科建设 , 简单地说 , 就是指通过对一个学科硬 件、 软件 的建设 , 之具 有一 定水 平 的过 程 。学 科建 使 设包括: 学术梯队建设 ( 学术带头人的培养、 学术 队 伍 的组 建等 )学术 条 件的建设 ( 、 实验 室建设 、 习或 实
对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高校教育管理现状高校教育管理现状往往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很多高校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督,导致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误。
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教育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即使高校毕业生数量众多,但其实际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高校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有些资源被过度集中在某些领域,而其他领域则相对匮乏。
高校教育管理现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规划监督不足、管理手段滞后、人才培养不匹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改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失。
这种问题意识不仅体现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具体操作层面,还体现在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内部机制的深层思考。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督,导致管理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对状态,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
管理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管理效率和效果难以保障。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导致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难以保障。
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领域面临的难题,学校校内各项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教学和科研活动无法充分发挥。
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意识,亟需我们深刻认识和理性思考,以便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2. 正文2.1 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督。
在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常常出现规划不科学、目标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高校教育质量的下降。
缺乏科学规划导致高校教育管理无法有效地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指导。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我国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有必要对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 资金短缺:由于我国民办高校不得从财政拨款中获得资助,且不能依靠国有资产,因此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民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旦资金不足,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2. 师资力量薄弱: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薪酬待遇、科研条件等方面的差距,一些优秀的教师更愿意选择到公办高校任教,导致民办高校更难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3. 校企合作欠缺: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较为薄弱。
这导致学校在实践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局限,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
4. 学科设置单一: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科设置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的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
这使得民办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局限,也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二、解决对策: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出台更多的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支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以减轻民办高校的财务压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 提升师资质量:民办高校应加大对教师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可以加强与公办高校的合作,共享师资资源,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3. 加强校企合作:民办高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技术和市场需求,推动实践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
4. 多元化学科设置:民办高校应加大学科布局的创新力度,发展综合性、交叉学科,并逐步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
科带 头人 的认 识 和选 拔有 偏差 , 官本 位 ( 行政化) 的 思想 严
重, 缺 乏 选 拔 和有 效 激 励 机 制 。 1 . 4 f  ̄ - 研 成果 显 示 度 不 够 , 创新 能力 欠缺 , 社 会服 务 能 力 弱 。 地方 高 校一 般 科 研 实力 薄 弱核 心 竞 争 力 显示 度 不 够 , 国 家 级 高层 次 的项 目数量 偏 少 ; 高质量 、 高水 平 的科 研 成 果 ( 包 括 论
标识 和学科品牌 。 以 特 色 优 势 学 科 促 交 叉 新 兴 学 科 建 设 与 发
帅
l,
1 . 2 学科 定 位 不准 确 。 区域 发展 能力 有 限 . 优 势 特 色 不
明显 。
一
学科定位 强调“ 上规模 、 上层次 、 多学科 、 综 合性 ” , 盲 目拔
展, 树立 “ 特色就是竞争力 , 特色就是生命力 ” 的理念。 同时, 要 加强 政产学研用合作 、 服 务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原 则 。依 托 地方支柱产业 . 争取区域企业行业对特色学科 的大力支持 。
2 . 1 特 色发展与优 先发展原 则。
作方案 有所把 握 , 但对学科 理பைடு நூலகம் 和认 识还 没有 完全 到位 , 还
J1 . 1
不够深 透 , 特别是在 处理学 科 建设 与学术 队伍建 设 、 人 才培 j j 常
, 6
养、 专业 建设 、 服务 社会 等关 系上 , 还 不 同程 度存 在认 识 偏
2 . 2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原 则
高、 贪大求全 、 亦步亦趋 、 急功近利 。 地方高校没有潜心研究地
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02
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及问题
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及问题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政策导向的影响
政策调整频繁
政府对高等教育政策的频繁调整 ,导致高校学科建设缺乏稳定性 ,影响学科发展的连贯性。
资源分配不均
政府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部分 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缺乏足够的资 金和资源支持。
评估指标单一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学科建设 水平,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深入探讨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有 助于推动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研究范围和方法
•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 于学科布局、师资队伍、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通过 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不同类型、不同 层次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找出共性问题 与个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 ,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 时,本研究还将对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 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详细描述
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学科专业,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建 设。同时,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形成优势学科群 。
加强学科均衡发展
总结词
针对高校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学科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 育质量。
详细描述
高校应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投入,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同时,应 加强应用学科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能力。
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提高办学效益,有效地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本文指出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
[标签]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办学特色其主要问题,一是许多高校把专业建设定位在专业数量的增加,特色专业建设的意识不强;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各专业的一些要求,比如统一专业目录、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设置、统一使用教材等,不利于形成和发展特色专业;三是重专业建设、轻课程体系建设;四是教育主管部门重专业的审批,轻专业的规划。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缺乏足够的竞争是高校缺乏特色专业建设原动力的问题之所在。
目前高校间竞争虽然存在,但还是发展中的竞争,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还没有产生生存危机,高校还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还没有完全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高校入学考试、招生形式、招生数量以及专业设置等还完全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毕业生无论是否能及时就业都全部进入社会,不存在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滞留在学校的问题,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完成四年的学业。
所以,高校专业建设只注重专业数量的增加,因为较多的专业可以使生源更为充足,同时,较多的专业设置也是学校实力的标志。
特色的形成源于竞争,没有公平竞争的机制,就会失去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世界上所有办学成功、特色鲜明的大学,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产物。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给大学发展造成的最大危害,莫过于办学自主权的丧失和竞争机制的破坏。
特色形成需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
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包括各种资源的配置、办学自主权的享有、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高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这种平台是高等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即质量。
这种缺乏竞争的环境必然使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缺少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力。
2.没有专业设置主自权,高校法创办特色专业。
过去,我国在专业管理体制上,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权限集中在国家教育部;现在除了少数学科专业(主要是目录外学科专业、特殊专业以及少数过热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仍然由国家教育部掌握控制外,绝大多数学科专业的审批权都下放到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学科专业目录内也有一定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但须在教育部备案。
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有知识创新 和高科技 意识 是基本 的素养 和追求 ,但是学校 也应该 意识 到 ,不是 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这 种高新创意路线 的发展 。对于大部分 的学生来说 , 掌握或者拓展其 自身的视
野是他们在 高等学校学习中 的首要任务 。高校学科建设工
高 等 学校 建 设 水 平 的 优 劣 中差 直 接 会 影 响 一个 国 家 在 人 力
高校 学科建设 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 策探讨
李 思
( 东医 学院 药学 院 广 东・ 广 东莞 530 ) 288
中图分类号 : 4 G6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6 2 7 9 ( 0 】4 0 1 0 17 — 8 42 1 1—2 — 2 1
摘 要 高 校 是 现 阶段 我 国高 等 人 才 输 出最 重 要 的 基 地 ,
上也存在着问题 。 没能结合当前 的社会实际情况 , 或者是未
来 的发展趋势做 出分 析判 断 , 学科建设 缺乏特色 , 未能很好
地发展每一个学 校应该有 的优势和特色 。 第三 , 学科建设管理机制不健 全。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 工程, 需要大量人力 、 物力和财力 的投入, 如果没有充足的经
t a icp i a yc n t cin w r e n v ri ’o e a 1 o I t s i l r o s u t o k i t ie st S v r — l d n r o nh u y l c n t ci n p a s a mp ra tr l . r s n , h n ’ p o lms sr t l y n i o n o eAtp e e t i aS r b e u o t C
a c u tySsr n t u n r s u c s r s r e . ie st r o n r ’ te g h i h ma e o r e e e v sUnv ri P - n y o e s r i awa s fr t e p r o e o n wld e h c a s  ̄ s o s l y o h u p s f k o e g ,w ih me n
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下新文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下新文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下新文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新文科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理科和工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新兴的文科学科也逐渐得到了关注和重视。
然而,在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下,新文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找到对策来解决。
一、新文科学科设置不合理在高校教育中,新文科的学科设置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传统的文科学科如法学、经济学等固然重要,但同时也需要将一些新兴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科纳入到新文科的范畴中。
比如,社会学、文化研究、传媒学等都是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却在大多数高校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对策一:提倡跨学科教育和研究。
传统的学科划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需要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高校可以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教师参与多学科的研究项目,同时在教学中也应将多学科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对策二:注重新文科领域的招生和人才培养。
高校应当在招生政策中给予新文科学科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提高新文科学科的录取人数和降低录取门槛来吸引更多的有潜力的学生加入新文科学习。
同时,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在新文科领域中的发展潜力。
二、教学方法滞后于时代需求新文科学科的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
然而,在高校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无法达到新文科学科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参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策一:倡导实践教学。
新文科学科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
高校应推行实践教学模式,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让学生亲身实践,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策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新文科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和组织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是相互依存 、 相互交叉 、 渗透 的。孤立 地建设 一个学科 , 相互 很
建设有 了新的认识 , 我们都深 切地感受 到“ 没有一 流 的学科 , 就 没有一流的学 校” 。当前 , 很多高校都 已经把学科建设工作纳 入
学校建设 的总体规划 , 高度重 视学科建 设在 整个学校建 设 中的
化发展相适应 。曾有一段时 间众 多高校都把 目光瞄向人 才市 场 急需的领域 , 纷纷设置一些市场紧俏专业 , 以期通过培养 出市 场
经济运行所急需的各种 人才而树 立 良好的社会 声誉 。但 事与愿
违, 由于有些高校缺乏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 使这些学科的底子
薄弱 , 基础不扎实 , 水平 差 , 学科 导致其人才培养 的质量低 ; 由于 众多高校争办某些“ 门” 热 学科 , 造成有些学科人才积压 , 大于 供 求, 有些毕业生 无法 就业 ; 由于某些 高校 不顾 条件 争办 某些学 科, 结果严重地分散 了其人力 、 、 物力 财力 , 其原有 的特色 、 致使 优势学科遭到冲击 而严 重滑坡 , 影响 了他们在地 区、 行业 乃至全 社会 的地位。这与学科 建设 的社会需 求原则是 相悖 的。 12 缺乏科学 的学科规划 , . 学科建设盲 目求大 、 求全
学科建设是高校 的一项根本 性建设 , 高校改革 和发展 的 是
“ 龙头” 工作 , 是教学、 管理及科研工作的切合点, 是高等学校提
升教学质量 、 培养科研 人才的主阵地 , 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学术水 平和办学 实力 的标 志。当前认清 高校学科建设过程 中存在 的主
要问题 , 通过加强学科 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
12缺乏科学的学科规划学科建设盲目求大求全在许多大学由于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或者在制定学科规划时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或者制定的方式方法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在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上不够准确高校与高校之间出现了盲目攀比相互模仿一味追求大而全的现象
学科建设问题及原因
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当前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1、学科定位不当学科定位,就是要找准学科的位置。
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它与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关,同时也决定了学校资源(人财物)配置的走向。
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简言之,学科定位不当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二是指某个学科在与国内外同类学科的比较中没有找准自身的位置。
学科定位不当最突出的表现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重点发展的学科应建立在合理的学科布局基础上,应是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就是有了生命,创学校“品牌”往往就表现在这些特色学科专业上,这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
时代的特征是差异,知识经济的特征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一定要拥有所有的学科,而是必须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学科进行定位,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更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然而一些高校在考虑学科定位问题时,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按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和规律以及学科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大而全,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求热,脱离原有的学科优势,不考虑自身的基础而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
2、缺乏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涵义是指,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表现出来的精神。
团队和我们常说的群体不同: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不是所有的群体都是团队。
与群体相比,团队更强调共同的责任、效益和业绩。
在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里,团队成员潜在的才能和技巧能够不断地被释放;团队成员能够深感被尊重和重视;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大家能够自觉地认同必须担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奉献。
学科梯队是以学科为依托组成的一种团队,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团队精神的学科梯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制度面临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涵盖了课程设置、招生方式、选拔机制以及教师评价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高校制度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结构失衡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还停留在传统学科为主导的阶段,缺乏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这种情况导致了很多专业门类重复且过多,而与之相应的一些新兴学科却得不到足够发展。
此外,由于当前部分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和实际需求定位,部分专业产出人才难以适应社会急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引导和管理,推动优势互补型学科交叉和融合式开展合作研究。
其次,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到高等教育中来,并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未来趋势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二、招生方式和选拔机制亟待改革高校的招生方式和选拔机制是决定学生质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保送状元等形式化招生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盲目扩招的手段,缺乏科学性。
另外,有些高校只注重高考分数而忽视综合素质评价,造成了人才选拔上的片面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考核,推动多元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
同时要规范和完善录取程序和标准,确保录取过程公平公正,并注重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师评价存在不足之处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他们对于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目前教师评价体系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某些高校中,论文数量仍然是教师评聘的重要依据,而忽视他们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
此外,晋升机制过于僵化,难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应当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到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贡献和创新能力。
同时,对于优秀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并适度松动晋升条件,鼓励他们在教育领域进行创新研究。
四、加强管理规范与监督工作在当前高校制度下,一些管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常静竹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7期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点,学科的发展水平是考量高校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能否完善高校学科建设机制已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以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分析其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科发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65-02学科作为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任务,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载体和平台。
高校学科的发展水平是其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本文拟从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探索为起点,分析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学科发展现状1.学科数量。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自成立至今,已经建成两个学科群: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国际商务和金融;三个一级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院秉承“专业+外语”的办学特色,按照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相融合、经管专业与外国语言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并具有突出外语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涉外国际商务人才。
2.生师数据。
我院目前共有教师8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比约50%,但是,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只有8人,而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数达31人,这与我院人员结构整体偏年轻化有关;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数占全院总人数的80%,而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人员也占到了约60%。
学院的教师的整体素质处于中上的水准。
从学生数据来看,我院目前共有在读本科生2161人,生师比为36.52;在读硕士研究生44人,生师比约为1.7。
尴尬的学科建设的采访提纲
尴尬的学科建设的采访提纲
摘要:
1.学科建设的尴尬现状
2.我国学科建设的优势与挑战
3.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性
4.提高学科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5.未来学科建设的展望
正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国学科建设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
本文将围绕学科建设的尴尬现状、我国学科建设的优势与挑战、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科建设的策略与建议以及未来学科建设的展望进行探讨。
首先,学科建设的尴尬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划分过细,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学科评估体系过于注重短期成果,忽视长期发展;学科设置与国家战略需求不完全匹配,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其次,我国学科建设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同时在部分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我国学科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科研经费不足、人才流失、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等。
在这个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学科交叉能够促进知识的创新与拓展,提高研究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因
此,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成为提高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优化学科布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改革学科评估体系,注重长期发展,鼓励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的人才,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总之,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面对当前的尴尬现状,我们应当正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高校基础教学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校基础教学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引言高校基础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本文将探讨高校基础教学工作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现状分析教学质量低下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规模的增加,高校基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热情和创新。
部分教师只把基础课程当作任务,不重视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深入,缺乏启发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高。
教学内容滞后高校基础教学内容滞后是另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更新,部分教材内容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在高校基础教学中缺乏前瞻性和国际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讲解为主,缺乏互动、实践和探究。
高校基础教学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同时,评价方式单一,重视口头表达,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问题分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高校基础教学中,教师素质的差异较大,其中包括教学能力、专业背景、教学经验等。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热情和创新能力,对教学不够用心。
而一些教师则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教材选择和更新问题部分高校在教材选择上存在问题,过于依赖传统教材,忽视了学科发展和前沿知识的引进。
同时,教材更新和修订周期较长,无法及时适应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需求。
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落后传统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实践,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同时,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个人表达能力,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策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需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措施,如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教师交流平台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材更新与发展高校应加强教材的更新和发展,及时引进前沿知识和新技术,结合教学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 言
学 科 建 设 是 高 等学 校 的 根 本 性 建 设 , 不 断 增 强 学 校 办 学 能 是 力 、 高 教育 教 学 质 量 和 科 学 研究 水 平 的基 础 , 提 它影 响并 决 定 着 学 校 的发 展 水 平 和特 色 。随 着 社 会 的发 展 、 技 的 进 步 , 科 建 设 已 科 学 成 为提 高 学 校 办 学水 平 和人 才 培 养 质 量 的 关键 工作 。 二 、 国 目前 学 科 建 设 的若 干 现 象 与 分 析 我 1学 科 队伍 建 设 中的 “ 亲繁 殖 ” 学术 断 层 。 部 分 高 校 的一 、 近 和 些学科专业 , 出于 本 本思 想 , 学 术梯 队全 部 或 基 本 为 本 专 业 毕 业 其 留校 人 员 , 成 了几 代 同 堂 的 学 科 现 象 。这 非 但 不 能 形 成 不 同 学 形 科 的 优 势 互补 , 而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出现 了 学术 队伍 的“ 化 ” 象 , 反 退 现 不 利 于 活跃 学 术 气 氛 , 利 于年 青 学 术 带 头 人 的产 生和 成 长 , 现 不 显 不 出学 术 梯 队 的“ 交 ” 势 。 目前 , 多 高 校 中 青 年 教 师 已 经 成 杂 优 许 为 教 师 队伍 的 主力 , 深 层 次 的人 才 断 层 , 学 术 断 层 、 术 带 头 但 如 学 人 断 层 仍 然 存 在 , 多 三 四 十 岁 的 博 士 生 导 师 自身 仍 处 于 人 生 的 许 磨 炼 、 高 阶段 , 不 足 以作 为学 科 带 头 人 在 学 科起 到统 领 全 局 的 提 还 作 用 。加 上人 才 竞 争 机 制 尚不 健 全 , 有 些 大 学 的人 才 引 进 并 未 如
我 国 高 校 学 科 建 设 存 在 问 题 及 对 策
杨 博
( 尔滨理 工 大 学 哈
【 摘 要 】 学科 建 设 是 衡 量 高 等 院 校 办 学 水 平 的 重 要 标 志 , 科 的 发 展 是 学
2 50 ) 1 3 0
结合 的学 科 群 体 。 是 不 可 没 仅
能 跟 出特 色来 的 。
提 高学校 办学效益的基础 。本文 阐述 学科 建设在 高校 中的地位 与作用 的 基础上 , 分析 了学科建设 中的一些误 区并就相应的对策谈 一点个人 看法。 【 键 词】 关 高校 ; 科 建 设 ; 策 学 对
学 科建 设 是 高 等 学 校 的 一 项 根 本 性 建 设 , 学 校 改 革 和 发 展 是 的 龙头 。 当前 , 过 学 科 建设 , 进 学 校 整 体 办 学水 平 的 提 高 和 科 通 促 学 研究 能力 的增 强 , 而 向世 界 高水 平 大学 或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迈 进 , 进 是 摆在 我 国重 点 大 学 面 前 的一 项 十分 紧 迫 的 战 略 任 务 。加 强 学 科 建 设 已成 为 我 国 高 等 学 校 的发 展 趋 势 。抓 学 科 建 设 , 须 认 识 学 必 科 建设 的意 义 , 明确 学 科 建 设 的 原则 及 其 管 理 , 把握 学 科 建 设 需 要 注 意 的 问题 。
4 指 导 思 想 上 的 急 功近 利 。学 科 建 设 指 导思 想 上 的 急 功 近 利 、 是 目前 较 为 普 遍 的现 象 , 具 体 体 现 之 一 就 是 过 于关 注 客 观 指 标 其 及 由 之 转 化 而 来 的各 项 具 体 指 标 , 在 实 践 中将 学 科 建 设 的 内 容 并 转 化 为 各 项 指 标 的 层层 落实 。不 可否 认 , 量化 指 标 有 其 积 极 作 用 , 尤其 是 其 管 理 上 的可 操 作 性 使 得 各 级 管 理 部 门 乐 此 不 疲 , 其 造 但 成 的各 种 短 视 行 为 及其 对 学 科 长 期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负 面影 响也 是 绝 对 不 可 忽 视 的 。急 功 近 利 导 致 了 学 校 办 学 目标 不 确 定 性 , 带 来 也 了学 科 建 设 的 盲 目性 , 成 特 色 不 突 出 , 复紊 乱 , 而 造 成 教 育 造 重 进 资源 的严 重 浪 费 。 三、 高校 加 强 学 科 建 设 的 对 策 l 坚持 科 学发 展 观 , 高 学科 建 设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学 科 、 提 建 设 要 本 着 “ 足 学 校 , 向社 会 , 应 发 展 , 立 面 适 满足 需 求 ” 方 针 , 的 根 据 经 济 全 球化 的 世 界 发 展 趋 势 、 国经 济 建 设 与 社 会 发 展 对 人 才 我 和 科 技 的 需求 , 准 结 合 点 和切 人 点 ; 紧 把 握人 才培 养 和 科 技 发 找 紧 展 方 向 , 向 国家 经 济 发 展 主 战 场 , 极 推 进 产 学 研 合 作 , 经 济 面 积 在 建 设 、 技 进 步 、 国经 营 、 科 跨 区域 发 展 、 部 开 发 中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西 既 输 送 本 学 科 领域 国 家 急 需 的 高层 次 人 才 , 叉解 决本 学 科 领 域 关 键 性 的 理 论 与实 践 难 题 。 2以人 为本 , 强 队伍 建 设 。学科 建 设 要 与 学 术 队 伍建 设相 结 、 加 合 , 断增 强 学科 的创新 能力 。在 学 科 队伍 建 设 中应 注 意着 重解 决 不 三个 问题 : ①要 建 立 合理 的学 科梯 队结 构 , 括 学缘 结 构 , 龄 结 构 包 年 等 等 。② 要着 力 培养 学 科 带 头 人 和 学 术 带 头 人 。学 科 和 学 术 带 头 人要 有 本 学科 坚 实 的理 论 基 础 、 有 开 阔 的视 野 , 有 韧 不 拔 的 意 要 要 志 , 要 有 宽 阔 的胸 怀 , 够 团结 和 带 领 学 术 队伍 开创 未来 。③ 要 更 能 建设 创 新 团 队 , 强 学科 的攻 坚能 力 和 承担 重 大研 究 课 题 的能力 。 增 3 加 强 评 估 体 系的 建设 , 成政 府 、 会 大 学 三位 一 体 的 评 估 、 形 社 体 系。要 重 视 对 大 学 的 学 科 进 行 科 学 有 效 的 评 估 , 励 社 会 中 介 鼓 参加 到大 学 的评 估 中来 。要 制 订 学 科 信 息 标 准 , 定 期 向社 会 公 要 开大 学 的学 科 信 息 资 料 。对 学 科 要 实 行 淘 汰 制 。加强 评 估 体 系 的 软件 和硬 件 的 建 设 , 成 政 府 引 导 、 学 自律 、 会 监 督 和 评 价 的 形 大 社 中 国高 等 教 育 学 科 评 估 体 系 。 4 密 切 学科 建设 与 经 济 发 展 的联 系 , 进 产 学研 结 合 。学 科 、 促 建 设 必 须 要从 我 国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实 际 出 发 , 力 推 动 学 大 科与名牌企业的横向联系 , 变封 闭、 改 自我 循 环 的 学 科 建 设 模 式 。 通 过 积 极 参 与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 接 为社 会 服务 , 而加 快 科 研 成 果 直 从 的产 业 化 、 会 化 。这 样 , 仅 能 够 使 成 果 迅 速推 广 , 成 效 益 , 社 不 形 同 时又 能 够 完 成 自我 积 累 , 宽 学 科 建设 资金 来 源 渠 道 , 现 学 科 建 拓 实 设 和 企 业 发 展 的 双赢 。 5加 强 国际 交流 , 大合 作 渠 道 。 建 立 国际 交 流 基 金 , 过 聘 、 扩 通 请 世界 著 名 学者 来 校 讲 学 、 展 合 作 研 究 , 世 界 知 名 大 学 或 学 术 开 与 机 构 开展 实 质性 的科研 和 教 学合 作 , 作 建 立人 才 联 合 培 养 及研 究 合 基地, 开展 高 水 平 的 国际合 作 科研 项 目, 开 各 种 国 际学 术 会 议 , 召 选 派 教师 和 管 理干 部 到 国外 大 学访 学 和 访 问 , 收 国外 高 水 平 大学 的 吸 先 进经 验 和 办学 理 念 , 引 外 国 留学 生 来 华 留 学 , 而 营 造 有 利 于 吸 从 国 际学 术 交 流与 合 作研 究 的 环境 , 推动 学 科建 设 的 国际 化进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