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B (2)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一、单元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 39-72 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 ,又一次集中学习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材主要是由“ 6、7 的认识和加减法”“8、9 的认识和加减法”“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 以及“整理和复习”等六个小节的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的教案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 6-10 各数 ,会读、写这些数 ,并会用这些数来表示物体的各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 6-10 数的顺序 ,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熟练地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的含义 ,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掌握6-10 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并掌握1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情感与态度:1、使学生能够利用 10 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第一课时6、7 的认识(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 页)一、教案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 的物体的个数 ,会读、写数字 6 和 7.2、使学生知道 7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 7 以内数的大小 .二、教案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 6 和 7 的物体的个数 ,会读、写数字 .三、教案难点:掌握 7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 7 以内数的大小 .四、教案准备:教案情境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算器、学具盒.五、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教师:今天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准备进行班级卫生大扫除 ,你们看(.出示教案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是的 ,他们分工合作 ,忙得热火朝天 .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 ,做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孩子 .(二)新授:1、教案数数 .教师:你知道图上有几个人嘛?你是怎么数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图中的人数 ,再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有 6 个同学 ,用“ 6”表示;再加上一位老师 ,一共是 7 个人 ,用“ 7”表示 .教师:除了 6 个学生能用数字“ 6”来表示 ,7 个人用数字“ 7”来表示 ,你还能从图上找出什么能用数字“ 6”和“ 7”来表示的事物呢?学生汇报 .教师:谁会从 1 数到 7,再从 7 数到 1?(1)个别学生汇报:数数.(2)同桌互相数一数 .2、教案认数 .教师出示电子图 ,提出操作活动的要求:(1)数一数图中各有几个小圆点.(2)分别拿出 6 根小棒和 7 根小棒 ,摆出不同的你喜欢的图形 .比一比谁摆的多 , 摆得漂亮!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并给出适当的评价 .学生操作结束后 ,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摆的图形 .3、教案数序 .(1)教师出示计数器 ,并在计数器上拨出 5 个珠子 .提问: 5 个珠子 ,再添上一个是几个? 6 个珠子 ,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学生汇报: 5 个添上 1 个是 6 个,6 个添上 1 个是 7 个.(3)教师出示直尺图 .教师:观察直尺图 ,说一说 5 的后面是几? 6 的后面是几? 7 的前面是几?学生抢答 .4、教案比较大小 .教师:你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填一填 . 学生填符号 ,并汇报: 5<6;6<7;6>5;7>6 5、教案序数 .教师出示课本第40 页的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填一填 ,再汇报 .6、教案 6和 7的书写.教师先讲解 ,并示范 6 和 7 的书写方法 ,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练习.(三)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 43 页练习九的第 1 题.让学生先明确题目的要求,再按题解答 .2、完成课本第 43 页练习九的第 2 题.让学生数一数 ,再填数 .3、完成课本第 43 页练习九的第 3 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后 ,汇报展示 .(四)课堂小结:教师:你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说说你周围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 6”和“ 7”来表示 .学生个别汇报 .第二课时6、7 的分与合(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1 页)一、教案目标: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 6 和 7 的组成 ..2、在学习的过程中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初步尝试用类推的方法寻找答案 ,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案重点:掌握 6 和 7 的分解和组成 .三、教案难点:亲历 6 和 7 的组成过程 .四、教案准备:教案情境图、学具盒 .五、教案过程:(一)复习 ,导入新课:教师:昨天我们认识了 6 和 7 这两字数字宝宝 ,说一说 ,你观察到自己身边的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两个数字来表示呢?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大家说得都不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6 和 7 的分解和组成 .(板书课题)(二)新授课:1、教案 6 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出示课本第41 页的圆片图 .教师:仔细观察每行都有几个圆片?第一行涂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涂?个别汇报:第一行涂了 5 个,还有 1 个没涂色 .教师:那么6 个圆片可以分成几和几?(5 和1)思考接下去的四行分别该怎么涂色? 6 个圆片还能分成几和几?动手涂一涂 ,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个别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6 的分解 .教师:观察 6 的分解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把 6 的分解总结并展示 .2、全班齐读 6 的分解 .3、教案 7 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案情境图):你能将7 个小正方体分成两堆吗?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用学具小棒代替小正方体,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小棒 ,并汇报分的结果 .教师板书 7 的组成 .教师:把 7 根小棒分成两堆 ,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教师:看到每一组 ,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把7 的组成归纳板书 .4、全班齐读 7 的组成 .(三)巩固梳理 ,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 41 页“做一做” .由学生独立填写 ,然后汇报 .2、完成课本第 43 页练习九第 4 题.由学生独立填写 ,然后个别汇报 .3、完成课本第 44 页练习九第 5 题.教师组织学生以抽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然后根据凑成的卡片写两道加法算式.(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的这节课 ,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个别汇报 ,总结全课 .第三课时6、7 的加减法(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2 页)一、教案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 ,掌握有关 6 和 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6 和 7 的加减法 ..2、引导学生经历由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利用学过的知识探究出得数 .二、教案重点:掌握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和 6、7 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三、教案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四、教案准备:教案情境图、投影仪、学具盒.五、教案过程:(一)复习:1、看算式 ,说得数 .3+1=5-3=2+3=4+0=3-3=4+1=3+1=3-2=2+1=2+2=2-1=4-3=3-0=4+0=4-4=3-1=2、复习 6和 7的组成.(二)新授课:1、教案 5+1 和 1+5.(1)出示:学生摆图片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也像情境图中面对面地坐好.教师:请其中一位同学拿出学具圆片 ,一边摆 1 个圆片 ,另一边摆 5 个圆片 .你能根据摆好的圆片写一道加法算式吗?学生写算式后 ,个别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1=,1+5=.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是一组图片,大家写的算式却不一样呢?学生讨论 ,汇报: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是面对面坐的 ,坐的方位不同 ,观察到的角度也不同 ,所以写出来的算式就不一样 .(2)教师:你想怎样计算5+1 和 1+5 呢?说说你计算的方法 .个别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 5 和 1 组成 6 来计算这两道算式题 .教师完善板书: 5+1=6 1+5=6(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 5+1=6 和 1+5=6;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个别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是一样,相加的得数也是一样的 ,但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是相反的 .2、教案 6-1 和 6-5.(1)出示教案情境图 .教师:动手摆出 6 个圆片 ,然后用小棒分出 5 和 1.学生按要求进行学具操作.教师:从左往右看 ,6 分成了那两个部分?从 6 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部分 ,还剩多少个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学生观察 ,汇报算式: 6-1=5.教师继续追问:如果从右往左看呢?又该怎样列算式?学生列式: 6-5=1.(2)教师提问:问计算6-1 和 6-5 时,怎样想才算得快?学生交流汇报: 6 可以分成 1 和 5,所以 6-1=5,6-5=1.(3)教师小结:从小圆片图中 ,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 ,是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的 .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 ,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 ,就得到左边的部分 .3、教案“摆一摆” .(1)摆花 .教师出示摆花的情境图 ,让学生跟着摆一摆 .教师:你能根据摆的花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学生摆后再计算 ,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4+2= ,2+4= ,6-2= ,6-4=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2)摆小棒 .教师出示摆小棒的情境图.教师:你能根据摆的小棒也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学生小组内探究算法 ,计算后个别汇报计算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3)教师出示三角形图 ,让学生思考该怎么填 .学生思考、汇报 .4、练习书写算式 .(课本第 44 页练习九的第 7 题)教师示范写法 ,学生描红练习 .(三)巩固梳理 ,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 42 页“做一做” .由学生独立填写 ,然后汇报 .2、完成课本第 44 页练习九第 6、8、9 题.由学生独立填写 ,然后个别汇报 .(四)课堂小结:1、教师:今天的这节课 ,你有哪些收获?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收获.学生个别汇报 ,总结全课 .2、教师强调:可以利用学过的 6 和 7 的组成来计算有关6、7 的加减法 .第四课时用数学(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6-47 页)一、教案目标:1、能看懂图意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 要求什么 ,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 ,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教案重点:能看懂并正确表达图意 ,知道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三、教案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案准备:教案情境图、投影仪、学具盒.五、教案过程:(一)情境演示 ,导入新课:教师:夏日的森林里可热闹了,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出示教案情境图)(二)新授课:1、教案图 1.(1)教师出示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图里有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的意思.学生观察、汇报:左边有 4 只兔子 ,右边有 2 只兔子 .教师:从图中发现的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汇报:一共有几只兔子?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求一共有几只兔子 ,我们可以在图上用一个大括号来表示 ,而大括号下的问号就是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几只兔子 .教师:要求一共有几只 ,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该怎样计算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4+2=6.知道学生填写课本第46 页课本例题 .(2)完成课本第 46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清楚图的意思.2、教案图 2.(1)教师出示图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教师提问: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学生汇报 .(大括号表示一共有7 只青蛙 ,“?”表示还剩几只青蛙)教师:要求还剩几只 ,就是从 7 只青蛙里去掉跳走的 2 只,该怎样计算呢?学生汇报列式 ,教师板书: 7-2=5.(2)完成课本第 4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清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三)巩固拓展:完成课本第 48 页练习十的第 1 题.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解答呢?最后将课本中要求填空的内容写完成.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自主探究 ,完成图下面的列式并计算.教师在学生完成后 ,组织学生汇报 ,说一说每个算式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哪些新收获呢?学生个别汇报 .第五课时6、7 的加减法运用(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8-49 页)一、教案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关6、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二、教案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口算6、7 的加减法 ,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案难点: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 .五、教案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你能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哪些地方有我们熟悉的数字呢?个别汇报在生活中见到的数字.2、课件出示课本第45 页的图——“生活中的数学”.看图联系学生汇报的结果,归纳得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数字 6、7 的认识和相关的加减法 ,今天我们把之前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题目中来 .(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 ,巩固新知:1、出示课本第 48 页练习十的第 2 题.教师出示题目: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出示课本第 48 页练习十的第 3 题.教师说明题目的意思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学习.3、出示课本第 48 页练习十的第 4 题.教师提出要求: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再解答 .4、出示课本第 49 页练习十的第 5 题.组织学生每组派代表进行抢红旗比赛.5、出示课本第 49 页练习十的第 6 题.教师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观察与小组的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后,再解答 .(三)课堂总结:组织学生评价本节课练习中自己的表现.第六课时8、9 的认识(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0-52 页)一、教案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8、9 的物体的个数 ,会读、写数字 8 和 9.2、使学生知道 9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 9 以内数的大小 ,掌握 8 和 9 的组成 .3、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 ,掌握有序数数的方法 .二、教案重点:掌握 9 以内数的数序 ,会比较 9 以内数的大小 .三、教案点:掌握 8 和 9 的成 .四、教案准:教案情境、投影、学具盒.五、教案程:(一)情境 ,入新:教出示教案情境:仔察,你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察、: 9 个人、 8 位小朋友、 8 棵、 9 盆花⋯⋯教:大家察得很仔 ,都了中藏着两个数字宝宝 8 和 9,今天我就来两个数字 .(板)(二)新授:1、学具操作 ,8 和 9.教出示点子:教:幅上的点子表示几?(左表示 8,右表示 9)你能拿出学具来表示两个数?一个自己喜的形.学生 ,手操作 .教出示数器 , 7 个珠子 ,提:怎能表示8 呢?(再添上一个就是8 个)教: 8 个再一个是几个呢?(9 个)学生学具操作、小内互相展示.2、 9 以内数的序 .教出示直尺: 8 在的前面? 9 的前面是? 8 在的后面?学生察直尺 ,一一 .3、比 9 以内数的大小 .教出示 7、8、9 的点子:你能知道三个数大,小?你从中任意两,行比 .学生、展示: 7<8、7<9、8<9、9>8、9>7、8>7.4、教案 8、9 的序数含 .(1)教出示小物的,学生独立完成本中提出的要求.(2)同桌之模仿本上的要求互相提一个考方.5、教案 8和 9的写.教先解 ,并示范 6 和 7 的写方法 ,学生在本中行描.6、教案 8、9 的成 .教:你用学具分一分 ,想一想 8 和 9 的成是怎的 ,分写 ,小合作 ,看哪个写得又又快 .学生在小内互相合作行学具操作,并一一将 8 和 9 的成全部出来 .(三)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 52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让学生独立填写8、9 的组成 ..2、完成课本第 52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圈一圈 ..3、完成课本第 54-55 页练习十一的第1-5 题.(四)课堂小结:教师: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说说你周围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8”和“9”来表示 .学生个别汇报 .第七课时8、9 的加减法(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3 页)一、教案目标:1、掌握得数是 8 和 9 的加法以及 8 减几、 9 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8和 9的加减法.2、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四道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案重点:会计算 8 和 9 的加减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教案难点: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四、教案准备:教案情境图、投影仪、学具盒.五、教案过程:(一)复习:1、看算式 ,说得数 .6+1=5-3=0+3=4+2=7-4=2+2=3+3=6-2=2、复习 8和 9的组成.(二)新授课:1、得数是 8 和 9 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的教案.(1)教师出示小花图 .教师:认真观察 ,图上有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根据这幅小花图 ,你能写出几道数学算式?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个别汇报 .5+3=8,3+5=8,8-5=3,8-3=5.(2)教师归纳:这副图表示左边的 5 朵花和右边的 3 朵花合起来 ,从观察角度不同 , 可以列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也可以表示从 8 朵花里去掉左边或者右边的部分 ,得出另一部分 ,也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这样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算式 . (3)教师出示小棒图 .教师:看图 ,你能写出几道数学算式?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汇报.4+5=9,5+4=9,9-4=5,9-5=4.2、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左边的算式都是用 5、3、8 这三个数 ,右边的算式都是用 4、5、9 这三个数 .教师小结归纳: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得数是8、9 的加法以及 8 减几、 9 减几的计算 .懂得了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也就是一幅图可以写 4 个算式 .3、完成课本第 53 页的填一填 .教师出示图片 ,提出要求:请你根据这两幅图,分别将课本中的四道算式填写完整.4、课本第 53 页的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 ,在讲评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由4+4=8 推出 8-4=4.(三)巩固梳理 ,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 53 页“做一做” .由学生独立填写 ,然后汇报 .2、完成课本第 55-56 页练习十一第 6、11、12、14 题.第 6 题,指名个别学生说图意后独立完成一图四式 .第 11 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讲评时图的意思 .第 12 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讲评时请学生一列一列观察 ,发现了什么 .左边一列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在减数不变的情况下,被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 .右边一列重点引导学生发现 ,在其中一个加数不变的情况下 ,另一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 .第 14 题,鼓励学生尽量列出多的不同的算式 .(四)课堂小结:1、教师:今天的这节课 ,你有哪些收获?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收获.学生个别汇报 ,总结全课 .2、教师强调:可以利用学过的8 和 8 的组成来计算有关8、9 的加减法 .第八课时用数学(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7-58 页)一、教案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图意,从而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9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二、教案重点:能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三、教案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案准备:教案情境图、投影仪、学具盒.五、教案过程:(一)复习:出示问题情境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问题 ,并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再解答 .学生:左边有 4 个,右边有 5 个,一共有几个?教师:我们应该运用什么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列式?学生:用加法解决 ,4+5=9.教师:从这幅图中 ,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大括号把左右两边合并在一起 ,所以我们知道一共有 9 个.)学生:一共有9 个,右边有3 个,左边有几个?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怎么列式?学生:用减法解决 ,9-3=6.教师:我们已经学会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问题;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二)新授:教师: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好 .为了奖励1B 班的小朋友,MISS TAN 带来了一张美丽的森林图,森林里住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植物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学生:有小鹿、有天鹅、有蘑菇、还有大树.教师:关于小鹿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我知道了一共有9 只小鹿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 1:我是数出来的 .学生 2:我是看那行字知道的 .写的是“一共有9 只小鹿” .教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学生 3:我觉得数好 ,因为有些字我不认识 .学生 4:我觉得看字好 ,那样就不用再数了 .学生 5:我也觉得看字好 ,因为数有时会出错 ,我刚才就数错了 ,因为有的小鹿被挡住了.教师:看来关注图中给我们的文字信息很便捷 ,就不用再数了 .如果不认字怎么办?学生: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教师:很好!还可以查字典呢.教师:除了知道“一共有9 只鹿”外 ,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还知道跑走了 3 只.教师:我们已经知道鹿的总数是9 只,跑走的部分是 3 只.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还剩几只鹿?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关于鹿我们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桌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一共有 9 只鹿 ,跑走了 3 只,还剩几只鹿?教师:说得既简单又完整 ,声音也很洪亮 .但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答呢?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 .学生汇报: 9-3=6教师:解答正确吗?你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用减法来解决吗?学生:跑走了 3 只就要从整体的9 只里去掉 3 只,所以用减法来计算 .教师:说得有理有据 ,很好!既然解答正确我们就来回答问题——还剩 6 只.教师:刚才我们解决的是关于小鹿的问题 .图上还有什么?关于鹅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知道了“一共有8 只鹅 ,游走了 3 只” ,问“还剩几只鹅” .教师:你不但能从图中发现信息,还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真是了不起 ,其他同学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说 .教师:谁来解答?学生: 8-3=5.教师:解答得正确吗?检查一下是否应该用减法计算.计算正确吗?没有问题了就可以回答了——剩 5 只.教:才我解决了关于小鹿和关于的 ,接下来我来解决蘑菇的 .关于蘑菇 ,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是什么?能和你的同桌一 ,算一算?小后交流 .(三)巩固:1、完成本第 58 十二的第 1 .由学生独立完成 ,个一: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是什么?改怎算?2、完成本第 58 十二的第 2 .小内行算比 .3、完成本第 58 十二的第 3 .在小内交流:从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并解决.教巡指 ,指名个小 .(四)小:教:我一步理解用的意 ,从而正确地算方法 .除了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数学以外 ,我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多一点容 ,少一点;加一些笑 ,减一些争吵;同学之更友 ,学校里面更和.第九课时10 的认识(教案内容:一年数学上册第59-60 )一、教案目: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 的物体的个数 ,会会写数 10.2、能出 10 以内数的序 ,能比 10 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小棒 10 的成 ,能填写 10 的成 .4、通 10 的成律的探究和10 程的学 ,培养学生研究、新的品和 .二、教案重点:掌握 10 以内数的序 ,会比 10 以内数的大小 ..三、教案点:掌握 10 的成和 10 的写法 .四、教案准:教案情境、投影、学具盒.五、教案程:(一)故事入:教放音片段:我大、我最大⋯⋯。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分类(共2课时)第一课时:分类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题?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感知分类:?(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
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题?(1)第1题。
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2题。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及组成。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3)、能正确读出数量是8、9、10的物体个数,会正确的读写8、9、10及其组成,了解顺序和大小及关于8、9、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掌握填未知数的方法,会正确填写未知加数。
(5)、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6)、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
(7)、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字,培养学生数感。
单元教学难点:(1)、数概念的形成。
(2)、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和意义。
(3)、求未知加数。
(4)、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5)、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正确的表达图意及列式计算的能力。
(6)、通过观察一幅列四道算式的数学图,使学习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用数学∣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用数学∣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用数学》的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了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数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并掌握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生们需要准备一本数学书和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出示一些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物中,有哪些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2.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比如:“如果有5个橘子,又来了3个橘子,一共有几个橘子?”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们分组,互相讨论并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小组有3个人,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几个人?”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单的板书,列出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如果有8个橙子,又来了5个橙子,一共有几个橙子?2.如果一个班级有20个学生,又来了10个学生,一共有几个学生?答案:1. 8+5=13;2. 20+10=3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对于那些还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给他们一些额外的辅导。
今天的教学就到这里,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 数学 第五单元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引言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主要围绕认识10以内的数展开,本单元内容的掌握对学生打下基础数学概念,是他们未来数学学习的关键。
3. 本文将就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展开分析,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一、认识10以内的数1. 了解0-5之间的数a. 学生通过识图和实物进行数数活动,能够认识和书写0-5之间的数。
b. 通过各种游戏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0-5之间的数的大小关系。
2. 了解6-10之间的数a. 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和实际操作,认识和熟练书写6-10之间的数。
b. 培养学生对6-10之间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能力。
二、认识10以内的加法1. 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计算a.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数情境,初步了解加法符号和加法计算的概念。
b. 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游戏,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2. 加法运算实际应用a.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并进行加法运算。
b.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加法关系,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认识10以内的减法1. 认识减法符号和减法计算a. 通过实际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符号和减法计算的概念。
b.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减法计算练习。
2. 减法运算实际应用a. 设计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b. 引导学生将减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1. 通过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1.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基础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家长和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注重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数字6。
2.能够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3.能够用手指和竖式表示数字6。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6。
2.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四、教学准备
1.班级环境准备。
2.数字卡片6。
3.数字棍6。
4.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和数字棍6,让学生看一看这个数字和物品,并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数字?你看到了几个东西?”
2. 学习
1.学生操作数字棍6,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2.学生用手指模仿数字6的书写,并理解六这个数是怎么样表示的。
3.学生通过练习本的配套练习,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3. 拓展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让学生应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巩固
让学生自由创设一些含有数字6的小问题,相互出题并回答,巩固数字6的概念。
六、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本上关于数字6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数字6
6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6,通过实物和书写的形式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数字6的数量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最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我准备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理解,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程目标可以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6—10以内数的意义及常见的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准确进行运算。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发展学生的数感。
·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问题解决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二、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单元由“6和7(包括解决问题)”“8和9(包括解决问题)”“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和复习”6部分组成。
“6和7”这一部分在教学中,6和7的加减法由直观体现加减法含义的情境图分别出现了“一图两式”,再直接过渡到“一图四式”。
紧接着,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介绍“大括号”和“问号”的作用。
“8和9”的内容在编排上与“6和7”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要求略有提高:对填组成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变式。
“10”的编排在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上与“6和7”“8和9”基本一致,但有明显的区别:对“10的加减法”的编排紧密结合数的组成,从学生熟悉的“一图四式”过度到“一图三式”,更加突出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第五单元)
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第五单元)201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分类(共2课时)第一课时:分类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 题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0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感知分类:(1)播啟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
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1) 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 )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题(1)第1题。
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2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第五单元)
XX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教案(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分类(共2时)第一时:分类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1~3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34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
教学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2(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第1题。
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第2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
启发说出:前、后4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三、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板书设计:第二时:练习六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小朋友上节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二、基本练习:.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3种水果和一支笔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对于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熟练。
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而有的学生则刚刚接触运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笔算,以及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计数棒、小卡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学科数学(第一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月日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一课时6、7的认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9~40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5添上1是几?(6)6添上1是几?(7)。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数字宝宝。
(板书:6、7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3)交流、汇报。
(4)小结。
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5)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A、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B、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C、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2. 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2)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
(3)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室有那些物体的数教后修改量是6,那些物体的数量是7?”,“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一、6—10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一、算一算:1.7+3=10 , 9-4=5 , 0+4=4 , 9-8=1 , 7-0=7 , 9-9=0 , 5+1+2=8 ,10-5+4=9.二、分一分(只写序号):2.三、按要求解决:3.7548173=344. 解:如图所示。
5.(1) 。
(2)6. 加法算式: 2+6=8 , 6+2=8 ;减法算式: 8-2=6 , 8-6=2.7.2+4=6.6-3=3.79-6=73.410-6=404.10-8=2.8.9. 解: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开发家庭 社会的课 程资源 利用信息技 术资源,多 媒体资源
善用课堂中 的生成资源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 在课堂意外中学会分 析,加以利用,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低年级学生独立能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 力较差,所以安排的课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外实践活动,很大程度 部分,他们在校园中 上取决于家长的参与。 学习,玩耍、快乐的 成长。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 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 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 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
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6—10 各数的意义及常见的量;体会加减 法的意义,能准确进行运算。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课 程 目 标
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 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 的想法提出建议。
说教材
课程目标
说课标
说建议
6 ~ 10
的 认 识 和 加 减 法
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归类, 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 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 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编 写 特 点
64页
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
认数与计算 紧密结合
经历数概念 的形成过程
内容生动有趣, 紧贴生活
集中安排 6-10的认识
三段式教学
编 写 特 点
46页
47页
用数学解决问 题的方法对今 后的学习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 用 进一步学习20 以内数加减法 最直接的基础
【通用】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72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材主要是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以及“整理和复习”等六个小节的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来表示物体的各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掌握6-10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1、使学生能够利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第一课时6、7的认识(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
【推荐】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72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材主要是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以及“整理和复习”等六个小节的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来表示物体的各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掌握6-10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1、使学生能够利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第一课时6、7的认识(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