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伦理与思想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与思想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与思想教育我国传统伦理教育思想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传承我国传统伦理教育的精髓是提高我国公民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优良伦理思想的内容丰富。

凡是具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注重爱人、敬人、利人、助人,讲究做人道理、高尚品质、思想修养的伦理道德,如我们的先辈提倡的修身、孝悌、礼仪、仁义等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们要学习、继承、借鉴,择善而从,古为今用,并结合实际予以发扬光大。

下面具体来列出以下几个我的心得体会:一、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里的“天”是宇宙最高的抽象本体,同时又是一切价值的源头。

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几句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脉络。

“人者天地之心也。

”(《礼记·礼运》)人要做到“尽心”与“知性”,这样才能达到天人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

传统教育注重德育问题,关注人的内心。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发展成一种以“内省”和“反身”为特征的心性修养理论。

到了宋明儒家那里,“知性”与“天理”又成为理学家们身心性命之学的指导思想。

王守仁说:“必欲此心纯乎天理”。

就是极端重视本心的作用。

尽管传统教育思想缺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比如现今教育所主张的“人化”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始终。

从外在的规范向人心的心灵深处探寻意义,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价值。

注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是传统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中国传统伦理教育重视个体德性的培植,突出德育的地位。

像我国传统伦理教育早期重要典籍《大学》就把“修身”作为根本任务,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因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庶民修身后,就能以德处事,孝敬父母,敬爱兄弟、善待友邻、礼贤妻儿,使家庭幸福、邻里和睦。

教育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伦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它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教育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联。

教育伦理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品格和道德,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发展人的智力、体力、道德、美育、劳动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教育伦理通过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情操,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只有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人才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各个方面能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其次,教育伦理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伦理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教育者应当用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潜力。

通过积极的教育伦理实践,教育者能够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再次,教育伦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伦理规定了教育者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同时,教育伦理也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最后,教育伦理的实践需要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参与,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者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同时,社会也应当共同参与,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只有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伦理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教育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教育伦理通过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情操,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

教育伦理通过教育者的榜样作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伦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明确的准则和规范。

中学教师的教育伦理意识

中学教师的教育伦理意识

中学教师的教育伦理意识教育伦理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基石。

中学教师的教育伦理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尊重学生、平等公正、敬业奉献和终身学习等方面,论述中学教师的教育伦理意识应具备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尊重学生作为中学教师,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为出发点。

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和关心学生的需求和情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对学生的伤害和侮辱,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理解。

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平等公正中学教师应当树立平等公正的教育观念,对待学生不应带有任何歧视和偏见。

教师应当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性别、种族等因素而歧视对待。

教师要坚持公正评价,不偏向或偏袒任何一方。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和评价,以激发他们的潜力和自信心。

三、敬业奉献教师是社会传播和传承知识的重要角色,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中学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敬业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应当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尽职尽责,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四、终身学习中学教师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教学研讨和学科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教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结:中学教师的教育伦理意识是中学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以尊重学生、平等公正、敬业奉献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及教育路径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及教育路径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及教育路径挖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即“仁爱”“孝道”“公忠”和“天人合一”,探究其在当今社会的转化方式,研究其在大学的教育路径,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传统伦理思想的教育落到实处。

标签: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核心;当代价值;教育路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其伦理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其精华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起源于殷商,兴起于孔孟,传承于汉唐,发扬光大于宋明理学。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这些伦理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天人关系、家庭关系、君臣关系等深入而系统的思考。

这些思考从层次上可划分四类: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和自然伦理。

本文从以上四个层面出发,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核心,兼具佛教、道教、墨家等思想,探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以阐明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一)个人伦理的核心:“仁爱”从伦理学的理论上讲,伦理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德强调的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但人又不可能是孤立的,在培养自我道德的同时,不可能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因为自我的形成正是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个人的道德即个人的伦理。

在中国传统伦理的思想中,个人伦理的思想异常丰富,不仅包含个人的道德品质修身,而且包含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注重的是整体关系,注重从人与人的互动中对待个体的道德问题,这与西方从个体的自由出发来论证伦理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论证方式。

在对个体伦理的论证上,孔子用力最多,贡献也最大。

他不仅提出了知、仁、勇为个人伦理的三大德,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慧、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个人道德的条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 ——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
恩格斯伦理思想进一步发展的代表性著作,其 核心是对封建道德、小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和 对共产主义道德的论述。
——《资本论》和《反杜林论》等著作则标志着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成熟,马克思、恩 格斯在这些著作中深刻地阐释了人类道德发展 的规律,论述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全民性的关系, 深化了对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俄国革命和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列宁 ----首次提出和阐释了共产主义道德的科学概念,指
出共产主义道德完全服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 “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 “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 主义道德的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伦理学贡献
二、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二)为人民服务与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 (三)动机效果统一论与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培养
1.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道德评价论 2.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3.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修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伦理学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俄国革命和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列宁:
----论证了无产阶级道德与传统道德文化之间的关系。 他批判了“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一切文化遗产的 谬论,论证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克服落后习惯势 力的辩证关系,既主张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 及小私有者的道德恶习划清界限,又主张批判地继 承人类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 秀文化和道德财富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教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改革。

本文将从古代儒家教育开始,逐步介绍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探讨现代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古代儒家教育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教育主要以儒家教育为主导。

儒家教育强调道德伦理、礼仪规范和孝道思想,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古代的教育机构主要是私塾和家庭教育,学生通过背诵经典和与老师的互动学习。

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注重对经典的理解和应用。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晋升的途径,但也导致了对其他学科的忽视。

三、近代教育的兴起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

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式学校,如洋务学堂和官立学堂,开始引入西方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为全国范围内的儿童提供了基本的教育机会。

此外,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立了一批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推行素质教育、多元评价体系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等。

教育内容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行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

六、现代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目前,中国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不高、教育与就业的脱节等。

未来,中国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和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李华艳+浅谈对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李华艳+浅谈对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的几点思考广州市天河区育华学校李华艳幸福花儿争芳斗艳,是春天的幸福;婴儿的啼哭,是方为人父人母的幸福;那么教师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我通过学习《为幸福而教—中国教育的伦理思考》后,感到受益匪浅。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

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做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

心态最重要。

做教师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因为教师是在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教师将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收获。

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对待我们的学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快乐。

常言道:知足常乐。

我们要知足。

还要不断进取。

其次,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时刻生活在群体里,是团体成员,所以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能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感到心情愉快。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会给自己更多的微笑。

再次,要知道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

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这样,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的终极就是要让幸福伴随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矢志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

教育不是让人走向上流社会,而是获取智慧和心灵自立的力量。

一个好老师,可以没有广博的知识,但不能没有对学生的一片爱心。

教师,循循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梦想,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

教育是教师的生命,因而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教育教学的工作;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道德成长,桃李满天下,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

从师道尊严到尊重学生——伦理学视野中师生关系的变迁

从师道尊严到尊重学生——伦理学视野中师生关系的变迁

从师道尊严到尊重学生——伦理学视野中师生关系的变迁摘要:师生关系是从我国古代社会演生出来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有着显著的伦理特征。

“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伦理学概念,在师生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尊重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变迁,这一变迁过程经历了传统的师道尊严、五四时期的“以学生为重”、新中国成立后的“以教师为主导”、改革开放以来的“尊师重教”、现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几个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师生观的考察,强调了当前社会背景下尊重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师道尊严;尊师重教;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师生关系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学校文化、乃至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伦理学概念,从尊重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变迁,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继承以往各时期师生关系中的有益成分,并对那些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有效的思考和建议。

一、师道尊严:我国传统的“以师为重”的师生观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伦关系倍受重视,教师有着至高至尊的地位,整个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师为尊”的师生观,尊重的对象是教师。

“师道尊严”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社会师生关系的最显著特点和最高度的概括。

师道尊严的说法公认最早见于《礼记·学记》中“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

”郑玄认为,师道尊严中的“严”也是尊敬的意思,严师即尊师。

1故“师道尊严”的本义,实际是在强调对教师的绝对尊重。

这种“师道尊严”的传统有其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首先,尊敬教师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国尊敬教师这一传统美德的源头。

其次,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师生间的深厚感情。

我国古代许多师生深情的故事都被传为佳话。

“一1东汉郑玄《礼记注》:“严,尊敬也。

”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便是古代和谐师生情感的表达。

再次,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强调教师权威的同时更强调教师自身的修养。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中国历史上各种道德理论的总称。

中国伦理思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发端于殷周时期的古代伦理思想,历经3000多年(公元前21世纪~1840年)。

在理论上几乎涉及到伦理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形成了形式不一、性质不同的各种学派。

其中,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干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影响最深远,发展最充分、最完备。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虽然搬来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见西方伦理思想),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而建立起自己的、完备的近代道德理论体系。

唯有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以其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优秀的道德遗产,传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了中国人民的新型的伦理观。

2历史发展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的先秦时期,是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产生并取代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的时期。

先秦思想家们所探讨的伦理问题以及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认识并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

②从不同方面寻找道德的来源。

③注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提炼。

④开始了义利之辩的探讨。

⑤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先秦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一个高峰,它不仅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思想的统一和发展打下了基础,而且对当时和汉代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秦汉至宋元明清时期从公元前221~1840年,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演变、发展、日益系统化并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

宋明理学自宋代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转入衰微,社会基本矛盾日趋激化,封建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秩序,不得不加强君主专制。

与此相适应,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理学(也称道学)。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是指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对于教育及其目的、方法、内容和评价标准等问题的思考和总结。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精神追求。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概述。

1.儒家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流。

儒家崇尚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个人品德养成。

儒家教育注重培养人的人格和道德,以及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

儒家教育重视讲学育人,崇尚师道尊严。

2.道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以道德自律和修身养性为核心。

道家强调内心的安宁和平和,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人的自由个性和独立思维,鼓励学生寻求真理和追求自身的完善。

3.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主要追求社会秩序和政治效益。

法家教育重视规范和纪律,注重培养学生对法律和法规的遵守,以及尊重社会权威和道德规范。

4.兵家教育思想:兵家教育思想侧重于培养军队中的武士精神和战斗力。

它强调忠诚、勇气、领导才能和服从精神等军事素质的培养。

5.医家教育思想:医家教育思想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和医学技能的培养。

医家教育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德。

6.墨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强调普及教育和平等教育的原则。

墨子主张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生活水平。

7.名家教育思想:名家教育思想注重培养文化艺术方面的才能和修养。

名家强调音乐、舞蹈、礼仪等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以儒家为主导,强调人的道德伦理修养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培养。

其他教育思想则通过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补充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多样性。

这些教育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中国伦理思想史

第三节 无

三、庄子的“无为”思想 庄子的“无为” 庄子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主、客观和主、客体之分, 一切世上的差别,都不过是感官上的毛病。 庄子把“无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几乎近于神秘的境地,将 “无为”说得极其彻底,极其玄远清高。
第四节 去私行公
一、基本概念 二、先秦关于公私关系的主要思考 法家指出,公与私是相互对立着的一对矛盾,而且公是而私非, 公为众善之端,私为众恶之由。 在对待公私关系上,战国学者们有的主张先公而后私,有的主张 要弃私、灭私。 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到后来把“公”、“大公”、“无私”作 为人们的道德理想人格、道德理想境界。
第二节 道
一、“道”的起源与含义 金文中已经普遍使用 ,最初含意是指道路、路途,见于《易 经》、《诗经》。 摆脱直观性,具有比较抽象的含义,开始作为规律、规则、规范 理解。如《尚书》、《国语》、《左传》 。 广义的道是指规律和原则,如天道、人道、兵道、君子之道等; 狭义的道是指世界的本源和根据,如道家所说的道。
第四节 心
二、孟子关于“心”的理论思考 孟子关于“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心”是人所独有的思维器官。心是 关乎“理”“义”的,即管道德的。 指出“心”是道德的本源,“仁、义、礼、智根于心”。 法家谈“ 三、法家谈“心” 前期法家商鞅认为“心”主要是“奸伪之心”;后期法家韩非认 为“心”主要是“欲利之心”。 四、道家对于心的研究 主要在认识论方面,即使是与道德相关,也多是围绕着论证其空 虚清净、自然无为的观点。
百家争鸣” 第三节 “百家争鸣”中的伦理道德思想
一、“百家争鸣”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原因 百家争鸣” 各家观察的主观片面性 各个学派的发起者的身份地位 重视各家所产生的人种地理环境 二、“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的主要理论 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后期墨家 道家:老、庄 法家:韩非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 中外教育伦理思想比较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 中外教育伦理思想比较

一、中国教育伦理思想有哪些重要特点?答:1、教育政治与教育伦理一体化。

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特征所决定的。

由于中国社会始终没有冲破以家庭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小生产的农业社会的樊篱,所以伦理秩序成为维系这种农业社会结构的根本,伦理关系直接表现为政治关系,反映在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也是一种政治关系。

教师是“道”的直接体现,是政治关系的代表。

教育为政治服务成为首要的任务并表现为建立社会的伦理秩序服务。

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适应社会伦理秩序的人。

2、宗法制农业社会对整体化、统一化、集中化、稳定化的要求,直接决定着中国传统教育伦理关系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个性的独特发展,强调个人的社会化、个体道德对整体道德的服从;强调温故知新、述而不作,否定创造性;教材的统一和划一,教学内容的固定和刻板,教学方法上的重背诵记忆,机械训练等,都被认为是符合伦理要求的,既是符合人性的,也是符合教学规律、符合社会对规范的要求,都是教育一再追求的境界。

3、在伦理道德教育中,重视道德情感和信念的培养,强调行为的训练而忽视道德认识和理性的价值。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知”或“智”并不意味着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的世界的本质、现象及其关系的普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责任与价值,从而规定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评价标准,而仅仅是对现存的价值尺度的确认、信仰。

这一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只是一种体知,即从个体经验作直观外推的认识,推己及人的直觉或顿悟。

4、基本上是“教师中心”论。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被社会伦理的要求片面的强化为教育过程的核心。

一方面提倡师道尊严,以强化社会的伦理秩序,把师与道完全等同起来,成为真理的化身、世人的标准和范式,成为学生必须服从的至尊和榜样。

尊师爱生不是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情感交流,而是一种伦理责任和任务。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自身作则,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处理师生关系来完整地体现社会的要求,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宰。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专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专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专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其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曾经有许多传统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乡立宪”,即孝道、礼义、义利、礼法四联体(先秦五经)之道。

当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主要把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法家法制礼义思想、道家礼仪礼教思想、墨家思想等统称为“四书五经”,并用“孔子之思”、“周易之道”、“诗词之瑞”、“子虚之授”等来描述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是“仁义礼智”,也就是“仁”、“义”、“礼”和“智”的综合。

据孔子记载,“仁”尊重他人,处事有礼貌,深信不疑;“义”即遵守法律,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礼”讲究礼貌,保持道德纪律;“智”指精明能干,见多识广。

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旨,也是古代中国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精髓。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崇尚德行至上、以“德”立人,认为“知”是由“德”而来,把“德”放在首位。

德意味着自我谦卑、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这是传统教育的根本基础,也是古代中国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同时也强调了“学习有方”,认为学习应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体系性的理论认识为思想主旨,以自我学习为发展导向,以融汇贯通为学习方法。

它也提倡全面的教育,强调“思想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精通和记忆各科书本知识,而且要求他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思想,增强对伦理道德、法规规定和社会职责等道德价值体系的认识。

传统教育思想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最重要环境。

古人认为,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节欲约则,节制饮食,以廉耻之心劝孩子,言教要“以慈则谐”,不要让孩子感到厌烦。

古代家庭教育也重视对孩子的积极社会训练,如带着孩子参加社会活动,与人社交,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回顾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其内涵繁多,内容博大精深,且影响深远,被当代学者称为学习哲学的“西方智慧”。

今天,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伦理道德、法家法制和礼仪礼教思想等依然可以作为当代教育的参考指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德育水平,也能为社会正义正道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传统。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形成了现今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全面展现中国教育的成长与变革。

二、古代教育:儒家思想与科举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孔子始,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

强调道德修养、人文教育和君子的培养,为古代中国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也为普及教育、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私塾与官学:除了官方设立的学堂外,民间私塾也十分普及,成为古代中国教育的重要补充。

古代的女子教育:儒家思想中对女子的教育有所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经典的传承:古代中国的教育非常重视经典的传承,如《四书五经》等,这些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近代教育:西方影响与变革西学东渐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教育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逐渐向现代化转型。

教会学校的兴起:基督教会在近代中国创办学校,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

新式学堂的创办: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留学生与现代教育:大批留学生前往欧美、日本等国学习,他们回国后为中国现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冲突与融合:在西方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融合,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四、现代教育:国家主导与多元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主导的教育体系逐渐建立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文革”时期的教育停滞:“文革”期间,中国教育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复兴: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

民办教育的兴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办教育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

论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

论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引言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深受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教育理念的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教育主要通过封建礼仪来实施。

作为奴隶制社会的底层人民,一般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接受教育。

此时期,教育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家长传授各类知识和技能给孩子。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教育开始有了相对完善的组织和管理。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建立了官学制度。

这是古代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时的官学主要培养的是政治人才和官员,重视经书的学习。

官学制度持续了几百年,给中国古代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随着唐宋时代的到来,私学开始兴起,尤以程颢、陆九渊和朱熹等人影响力最大。

他们提倡儒学,主张“学而优则仕”,将教育与政治结合起来,倡导读书治国。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一种形式,主要选拔士人。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三级考试,最终从众多考生中选出优秀人才。

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坚持了“以文治国”的理念。

第二部分:古代教育理念的变迁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家族伦理道德的传承,视教育为培养人才和弘扬道德的手段。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他强调“知天命,达天道”。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身体力行”、“以道德拯救社会”,对后世儒家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汉代,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教育目标开始转向实用主义。

法家强调实用的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人们的生产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中国教育思想史
“所由兴” ❖ 千余字的“微言”却道出了教育的“大义”
❖ 我聆听韩愈 ❖ 他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他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 ❖ 一篇《师说》已成为多少教师的座右铭
❖ 我聆听朱熹 ❖ 《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古代学校管理的条例 ❖ 《朱子读书法》至今不减当年的风韵 ❖ 著名的“鹅湖之辩”仍然为知识分子们怀念
❖ 我聆听大师 ❖ 我了解了科举的创立与变迁 ❖ 我把握了书院的特色与贡献 ❖ 我渴望:古老的教育思想能够不断发展、历久弥新
教育思想史的特征
❖ 实践性:孔子(弟子3000,精通六艺者72人)、昆 体良(雄辩术学校20余年)、柏拉图(学园阿卡迪 米亚,academy学院)。
❖ 民族性:儒家教育思想(尊师重教、因材施教、教 学相长中华民族教育思想中的优良传统),西方宗 教合一(认识神、理解神、归依神)。
二、探索时期(1957-1963)
❖ 短暂繁荣 ❖ 教育思想的“大革命”与“大跃进” ❖ 教育思想的调整与争鸣(母爱教育)
三、混乱时期(1964-1976)
❖ 批资批修 ❖ 反击右倾翻案风
四、重建时期(1977-1990)
❖ 教育思想的拨乱反正 ❖ 教育思想的重新建构 ❖ 教育本质问题讨论 ❖ 引进西方教育思想
❖ 阶级性:董仲舒(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
❖ 规律性:内容(教育的作用、地位、方针与目的、 内容、师生及管理等);过程(片面——全面、肤 浅——深刻、简单—— 复杂)
为什么学与如何学
❖ 为什么?学史明智(了解历史,把握现在和将来); 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提高;把握教学规律(重复昨 天的故事) ;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伟大教育家的 成长轨迹为教师成长提供楷模:杨贤江《教育ABC》 《新教育大纲》36岁逝世、苏霍姆林斯基17岁开始 做乡村小学教师直 只是一个开始。今天不同于昨天, 而明天又将不同于今天,但今天是 我们所有的昨天协力作用的结果, 明天也将如此。要了解现在,就必 须回顾过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对于研究者而言,历史中存在很多 教训,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把过去作为序幕加以研究。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爱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和社会秩序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儒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在儒家思想中,各个家庭成员都有明确的地位和责任。

父亲是家庭的领袖,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子女诚实守信,孝敬父母。

母亲则负责照料家务,培养孩子的品德。

子女则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并通过服从和尊重他人来建立起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家庭教育的理念使得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

在儒家思想中,教育被视为培养个体德行和塑造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

儒家倡导的是一种全面的人文教育,注重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培养。

德行教育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儒家认为培养道德品质是成为一名合格人的首要任务。

德行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即人之本性,是一种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品质。

儒家鼓励人们通过仁爱来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这种道德教育培养了中国人民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优秀品质,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社会秩序的建立方面,儒家思想提倡“君主为民,臣子事君”的政治体制,儒家认为君主应尽职尽责,为民众着想,而臣子则应忠心耿耿,尽心尽力为君主服务。

这种思想让古代中国形成了稳定的政治体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此外,儒家思想还提倡以仁爱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观念,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

这些道德观念为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不仅影响了社会的道德教育,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

它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社会提供了稳定和谐的基石。

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家庭教育和德行培养,使得中国古代社会保持了较高水平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育的伦理价值观

教育的伦理价值观

教育的伦理价值观近年来,教育的伦理价值观备受关注。

伦理是指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而教育则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公共责任之一。

教育的伦理价值观涉及到教育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对塑造个体和社会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育的伦理价值观体现在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传统上,教育的重点常常是灌输知识,培养学生的从属意识。

然而,伦理价值观的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造能力。

这意味着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教育的伦理价值观也应该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

传统上,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情感发展。

然而,伦理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商和社交能力。

这意味着教育者应该通过拓宽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多元化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此外,教育的伦理价值观还应该强调公平和平等的原则。

传统上,教育往往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导致的不平等机会。

然而,伦理价值观的教育应该致力于消除这些不公平现象。

教育者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提供公平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分配机制,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此外,教育的伦理价值观还应该注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问题愈发突出,缺乏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伦理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力。

教育者应该通过榜样和实践活动教育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社会成员。

最后,教育的伦理价值观还应该注重持续的专业发展。

教育者作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实施者,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他们应该积极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孔子
• 孔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重要和有
效。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
• 有教无类
• 教育目的
–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教育内容
– 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教育;忽视自然知识传授,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 能的教育
法家
商鞅,韩非 培养“耕战之士”或“智术 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 反对儒家仁义道德和墨家 “兼爱”,也反对道家自然 人性论。教育内容提出 “法”,也重视军事教育,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忽略了教育的作用。
道家
主张培养“上士”或“隐君子”,“道法 自然”。 反对儒家的“仁义孝悌”,反对礼乐,反 对知识文化,反对一切技能技巧,要求人 们回到混混沌沌的原始自然状态。 没有书本教材,反对读书,认为教育是人 为的,错误的,违背人性。
• 教学的原则不方法
– – – – 自求自得 与心有恒 启发引导 循序渐进
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荀子
• “性恶论”不教育作用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涂之人皆可以为禹”
• 教育目的不内容
– 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有《诗》《书》《礼》《乐》 《春秋》
• 主张
– “外求”重视“学”,把教学戒学习看作“闻、见、知、行”
• 《中庸》的“天命之谓性”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教育途径“尊德性而道问学”,既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又重 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 • 综合各家长长期教育、教学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
班级:12级政教一班
姓名:张丽娜
学号:2012081138
中国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
【摘要】教育伦理学是一门由教育学与伦理学整合而成的学科。

主要在探讨教师职业伦理相关的问题。

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重点探讨我国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伦理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当代教育
从古至今,人类的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尽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从教育伦理的角度看,教育有其明显的轨迹,即它经历了这样三个相互区别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古代教育:朴素的全方位的伦理精神的渗透
当人类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生活经验并试图传递给下一代的时候,人类的教育事业就开始了。

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直至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基本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农耕文明为主。


此相适应,教育也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尽管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其共同特征。

所以我把这一
阶段称之为古代教育,它的共同特征就是全方位的伦理精神的渗透。

1·敬畏上天:以德配天
在人类诞生之初,天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人们的意识里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层,天代表着化育万物的大自然,第二层,天代表着主宰宇宙万物的神。

前一种观念表明,人不但来源于大自然,而且全面依赖于大自然;后一种
观念表明,人不但看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良好秩序,而且也认识到了自身不
可抗拒的力量。

但是,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在人类的潜意识里你,人们还是
敬畏自热和上天。

人们一方面猜测着上天,另一方面按照这种猜测而遵命于天。

所以,在人类最初的原始文化当中,天的观念和意识就深深扎根于人的灵魂和血液中,对天的尊敬胜过了对其他一切事物的尊敬。

这就是人的第一个伦理
意识。

由于这种意识把浩大的天包含在内,并且是通过琢磨天的旨意来确立人
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旦确立就具有不可抗拒性。

因而这也构成了人类原始文化
之根。

所以每当人们提到伦理的时候就想到了天,“道之大,原出于天。

”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理”、“天伦”、“天伦之乐”这些说法就根深蒂固,很难抹去。

古代人讲“以德配天”,这是在天的神秘性还没有被揭开之前纵贯古今的一条伦理规则。

“以德配天”一是通过想象人类的诞生,说明人只要勤劳、勇敢、智慧,就可以为人类创造一切;二是通过想象人类战胜灾难,教诲人们只要能
为人类造福就能与日月同辉和山河同寿。

由于神话当中把代表自然的天和代表
神的天都包含在内,同时又以人为蓝本来构造其中的故事情节,所以,也就形
成了“以德配天”这种最生动的伦理精神教材。

弄清楚了这些人们就开始思考自身的行为了,即叩问人怎样才是“光照天地”的人,才可以成为德披万世的人。

于是他们开始向“三皇五帝”、“孔圣人”
学习以寻求答案。

人们将那些德行高尚的人视为典范和楷模,使自己的德行与
天地日月匹配。

综上所述,人由天而生,天的神奇超绝与人的力量,人自然而然“敬畏于天”,而对天的敬畏产生“以德配天”的伦理观念,这种观念渗透在上古的神
话传说中,积累在那些先圣身上,在人类的诞生处和文化关耀的地方就竖起了
伦理的大旗,从而使伦理在人类历史的源头就处在人类精神的核心,不但渗透
在人的各种言行中,而且就此引导历史前行。

2·农耕文化:以德为才
在自然襁褓中孕育的人类,在求得自身生存的道路上,由于没有任何与自然相抗衡的力量,只能依附于大自然,即把自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顺应自然规律而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大自然能衍生什么,人就把自身的生存资本寄托于什么。

大自然有土壤,种子落地可以结出果实,人可以食用,森林里有狼虫虎豹,击而毙之,人可以充饥,河海中有鱼虾,捕而捞之,人可以吃,由此就逐渐发展了人类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夏种冬藏。

尽管人们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动物,但总体上还是适应自然,没有更大的创造性。

而唯一能说明人们的劳动收获的就只能用勤劳,勇敢这样的词。

所以在农耕文化最为主要的社会里,人必然会以德为才,以德生才。

因此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就产生了这样的观念:“天道酬勤”“道德纯备,智慧甚明”。

这样道德就成了农耕文化最为主要的因素其酝酿出的文化在总体上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

3·人际社会:以德为生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尽管人们也非常重视生产,但是生产却从来都不能极大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们更加关注的不是生产而是分配。

在当时的社会这种分配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从阶级而言,一个阶级试图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并由此形成该阶级的暴力统治,这种阶级就成为分配的标准。

另一方面,从非阶级的角度来说,个人有生存的权力,彻底剥夺任何人的政治权利都不可取,最好的方式就是人人有份这样就构成了一种分配方式。

尽管这两种分配相互矛盾,但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就蕴含在其中。

从第一个标准而言,统治阶级为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就告诫人们要维护现实统治秩序,要忠于目前的阶级统治,由此构成“忠君爱国”等伦理思想。

从第二个标准而言,人们为了自己的那份利益有所保障,就告诫人们不要相互掠夺,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也考虑别人的那份利益,由此构成了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

同时,人们依附于土地,交通闭塞,因此人们在长久的生产中结成了一个彼此相依的“熟人社会”。

人们之间相互守信,真诚,解救穷困,人们一方面积极宣扬这些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些道德人们就会谴责,甚
至被开除出这个熟人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德为生也是人们基本的生存之道。

综上所述,在古代社会里,在天人关系上,讲求以德配天,再生产方式上,讲求以德为才,在人际关系上,讲求以德为生,因而,“德”纵贯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时期,而且渗透在人际关系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四书、五经,而四书、五经就是最经典的道德教科书。

所以古代教育就是朴素的伦理道德精神的全方位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