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PPT课件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PPT课件

• 三段七级

蒙养学堂

初等教育段 初等小学堂

高等小学堂
学校系统 中等教育段 中学堂

高等学堂即大学预备科

高等教育段 分科大学

通儒院
10
• “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延 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的废除和近代高等 教育制度的开始确立
11
• 初创的山东大学堂,设总办1员,相当于校长,总理学堂一 切事务;设总教习1员,总理择聘教习人员和核定课程(即 教务长);设监督1员,负责督饬学生。学堂聘用中学教习 6名、西学华人教习6名、西学洋人教习3名。另外聘有司 事等管理人员、夫役等服务人员。
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
17
• 1919年“五四”运动后
• “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 《壬戌学制》关于高等教育的有关规定主要有:
大学设数科或一科均可,单设一科者称某科大学(如医科 大学、法科大学、林科大学等);
大学修业年限四至六年,各科可根据内容的简繁,在此限度 内斟酌决定,但医科大学、法科大学修业年限至少五年,师 范大学修业年限四年;
• 大学堂分为备斋、正斋、专斋督课
• 备斋(相当小学)习浅近各学,两年毕业,主要学习中国 经史、国朝掌故大略,并授以外国语言文字、史志、舆地、 算术各项初级浅近之学。
• 正斋(相当于中学)习普通学,四年毕业,分政学、艺学 两门。
• 专斋(相当于大专和大学)习专门学,两年至四年毕业
• 山东大学堂的办学宗旨:“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 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用,务各实事求是,力 戒虚浮,节为明体达用之材,仰副朝廷图治作人之 至意。”
民初的高等教育制度
大学院
大学预科、本科和大学院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指导思想探析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指导思想探析

一、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脉络1.探索时期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反传统批判的斧头挥砍着旧的思想、文化、道德等腐木朽枝,冲击着千年来的传统价值观。

与此同时,在新思想观念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传统的藩篱,以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成立了,这艘承载着劳苦人民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小船向更光明的远方驶去。

1931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对苏维埃政权的教育方针进行了明确——工农劳苦大众,不论男女,在教育上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保障劳苦大众的受教育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拥护。

在这一方针的引领下,党在根据地、解放区,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这一方针也始终贯穿于我国在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中,为我国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方向。

2.基本框架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建设和发展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发展高等教育亦是如此。

中央人民政府对旧有的大学进行了恢复和整顿,大批高校纷纷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1953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教育部多次强调要系统、全面、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经验。

以对旧学校的改造为起点,我国开始了对新模式的高等教育的推广,全国的高等院校被分为高等专科、专业学院、综合性大学三类学校,院系划分、专业分类、学制安排等制度框架也是以国外为参考。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推广,对于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也逐渐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意识形态中基本占据主流地位。

3.探索发展时期1961年,依照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

教育部多次召开高等教育调整会议,对高校的规模、专业设置、分布等各项做出调整。

经过三次调整后,高校数量减少到四百余所。

在1963年全国高校“四定”会议上,又从发展规模、学制、专业、人员编制四个方面规范高校教育,明确不同性质的高校可设置的专业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以及自身不断进取改革中,在质量、水平、规模等各方面发展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大而不强”等问题。

本文回顾了各学者对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从借鉴他国、政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审视各学者对该阶段发展史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出该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最后,笔者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努力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高等教育研究应坚持独立与开放相结合。

标签:新中国成立;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史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初具雏形并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层出不穷,角度也具有多样性。

笔者研究后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研究角度:1.国家政策指导教育变革角度研究吴愈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奠基阶段,到1985年始的教育改革阶段,1999年大规模高等教育扩招的大众化阶段,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进行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2.我国向外国学习成功经验角度研究张莉在其硕士论文中系统阐述了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借鉴他国教育经验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是系统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经验,输入、移植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思想。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是广泛学习各国新的教育改革经验,吸收、借鉴当代各类教育革新思想。

3.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角度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研究是有许多相关文献论述的,其中潘懋元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史的研究带来了系统详尽的论述。

潘懋元将高等教育学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7年属于前学科时期,1979-1984为学科建立时期,1985-1999为规模扩充时期,1999至今为稳步提高时期。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国家政策指导的倾向明显。

我的中国高等教育史

我的中国高等教育史

外来因素诱发 1. 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为了培养应付西 方侵略者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 2. 盲目模仿“泰西”,笼统且不明确。
二、起步时期(1895-1911)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近代大学初具雏形 天津中西学堂(1895)、上海南洋公学 (1896)、京师大学堂(1898) 《癸卯学制》(1904)中国近代第一部 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 国性正式施行的学制。

二、起步时期(1895-1911)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1903年(光绪二十九 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 熙、荣庆、张之洞以日 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 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 月公布,即《奏定学堂 章程》,是年为旧历癸 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三、多元化时期(1912-1927)


蔡元培:《壬子癸丑学制》《大学令》 北京大学 郭秉文: 东南大学
六、复归传统(1958-1977)



中苏关系恶化 摒弃外国模式:在“独立自主”的旗帜 下,拒绝接受来自国外的任何“模式” 复归传统:力图用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 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办法来指导 高等教育改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高等教育到了崩溃 边缘
七、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郭秉文(1879年-1969年)
四、仿美时期(1927-1949)


美---地方分权制、选科制、学分制、缺 乏明确课程标准 欧---高中会考、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 令、毕业考试制度、大学区制
五、全盘苏化(1949-1957)


聘请苏联专家861人,从微观和宏观上全 面改造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 接办改造私立学校、取缔教会学校、调 整院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国教育工作会议: 以阶级斗争 为纲现代化的实现确立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近代时期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

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

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

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

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

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34
现代高等学校权力配置 中国高校的权力配置
政府权力
学校行政权力
教授权力
35
高校权力配置的中西对比分析
西方
学校本位 学术本位 中国 政府本位 行政本位
36
高校权力配置的中西对比分析
西方
学校本位 学术本位 中国 政府本位 行政本位
政教分离的历史 大学自治的传统 立法在先,行政在后
政教合一的传统 中央集权的传统 以法治教尚未形成
44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高等教育的公平是理想,现实是没有哪个国家可以 做到完全的公平。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紧缺, 城乡差距大,东中西部差距大等),实行“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
45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高等教育的公平是理想,现实是没有哪个国家可以 做到完全的公平。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紧缺, 城乡差距大,东中西部差距大等),实行“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
原则二:学术研究和教学统一。大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追求真理,教师 是将自己研究成果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重要的是掌握独立获取知识 的方法,养成探索的兴趣和习惯。
19
大学的办学理念 蔡元培办学理念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行全面 改革,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研 究学术、传播新 思想、培养新人才的基地。
24
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
教育功能: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 研究功能:学术无禁区、知识无国界 服务功能:为社会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25
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
教育功能: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 研究功能:学术无禁区、知识无国界
服务功能:为社会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 趋势的背景和意 义
跨国合作在高等 教育中的重要性 和作用
高等教育国际化 面临的挑战和问 题
未来高等教育国 际化和跨国合作 的展望
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方 式,使得在线教育成为
可能
信息技术提高了教育 资源的可获得性,使 得更多人能够接受高
等教育
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 的评估方式产生了影 响,使得过程性评价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 展的贡献:培养高 素质人才,推动科 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 育的影响:经济全 球化、科技进步等 对高等教育提出新 的要求和挑战。
高等教育与就业市 场的关系:高等教 育培养的人才应符 合市场需求,提高 毕业生就业率。
高等教育与社会公 平的关系:通过普 及高等教育,提高 社会整体素质,促 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
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古代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起源于古代的寺庙和学园 古代高等教育形式以培养统治阶级和精英人才为目标 古代高等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 古代高等教育形式对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起源:欧洲中世 纪时期,大学起 源于教会和世俗 政权之间的斗争
特点:学科分类、 学位制度、学术 自由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
学科设置:以神 学、法学和医学 为主,逐渐扩展 到文学、理学等
领域
学术自由:大学 师生享有相对独 立的教学和研究 权利,不受教会 和世俗政权的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早期高等教育的影响与贡献
文化传承:高等教育在古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为人类文 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从19世纪末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始,现代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逾一个世纪。

其间,经历了萌芽、渐兴、初步发展、相对停滞、恢复发展和大规模高速发展六个阶段。

可以说,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虽历经诸多挫折和磨难,但仍为我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重生和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和冲击下,出现了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当代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面临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抉择,也是一个需要在不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不断获得前进和发展动力的时刻。

因此,能够冷静地、比较科学和客观地解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应该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界应该关注和把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解析我国高等教育[1]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显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4年5月,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3.5亿),在教育投资(主要是高等教育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维持一段时间的“穷国办大教育”[2]的局面,并且这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另外,我国总人口数中,受教育人口的比率较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更低,这种情况已严重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入、管理监控上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能适当超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8%的较快增长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经济上具备了“接受更好更高教育”的经济能力,并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对高等教育的更迫切的需要。

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史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史

二、中国近代大学产生的基 本性质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由 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所造成的深重 的国家和民族危机所促成的。 魏源所说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 这种心态的最好注解。 对近代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一 个相当长时间的过程,由此也造成了高 等教育发展中的种种偏差。

选择一个更好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是中 国政治领导人和教育界的领导人为之付 出巨大辛劳的大事。 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一个不 断探寻向西方学习之路的过程。 这条路走得对吗?

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 “东西各国政体虽有不同,然未有不崇 敬国主以为政治之本者。近世崛起之国, 德与日本称最矣。德之教育重在保帝国 之统一。日本之教育所切实表章者,万 世一系之皇统而已。”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蔡元培在仓促之下继 续按日本学制为蓝本:“至现在我等教育规程, 取法日本者甚多。此并非我等苟且,我等知日 本学制本取法欧洲各国。惟欧洲各国学制,多 从历史上渐演而成,不甚求其整齐划一,而又 含有西洋人特别之习惯;日本则变法时所创设, 取西洋各国之制而折衷之,取法于彼,尤为相 宜。然日本国体与我不同,不可不兼采欧美相 宜之法。”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1902年颁布,其价值取向依然停留于对欧美日 本学制的原则参照,并无直接的比附。提出要 把京师大学堂办成一个拥有“全学”的、培养 “通才”的大学。办学宗旨:“激发忠爱,开 通智慧,振兴实业”,并要“谨遵此次谕旨, 端正趋向,造就通才。”强调凡有“明倡异说, 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相违背者,查有实据, 轻则斥退,重则究办。”加强了对师生思想的 控制,已抛弃上一章程中的学术精神,完全以 国家意志为主导。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大学组织法》 和《专科学校组织法》,同年教育部公 布《大学规程》,1931年公布《专科学 校规程》。 1935年公布《学位授与法》。 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大学教 员资格条例》,1941年行政院通过了《教 育部设置部聘教授办法》。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1、早在清末1902-1904年的“壬寅-癸卯学制”中,就规定了“高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师范学堂”,这两种高等学堂就是中国近现代意义上最早的高职院校。

2、中华民国政府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的“壬戌学制”的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是中国近现代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远的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至今仍然在台湾贯彻实施。

3、1949年后,中国的高职院校除了高等师范院校真正是在继续走高等职业教育之路外,其他的高等职业教育几乎没有或是名存实亡。

4、1980年,天津职业大学创办,这是1949年后在中国大陆出现的第一所师范院校之外的高职院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决定”颁布以后,全国先后建立起120余所职业大学,举办高职教育。

6、1991年,中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决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方向、任务、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并再一次重申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问题,也再一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

7、1993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由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会议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今后发展的两个重点,一是基础教育(重中之重),二是职业技术教育。

“纲要”更加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有计划的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

”“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和培训。

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从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 元596名,武状元182名。而能在乡试、会试、殿 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18位, 其中文状元15人,武状元3人。这些人实在是值 得我们崇拜的。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在古代要想获得功名必须通过乡试、会试、殿试。 状元便是乡试、会试、殿试中脱颖而出的唯一人。 对读书人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 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 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 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 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 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 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正的高难度动作,必 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 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 够,必须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 所以要得到这一称号是要有一定运气的,祖坟上岂止是冒 青烟,简直是要喷火。
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 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 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 历了1298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度。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 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 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 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 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裁, 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 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 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 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 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中国教育发展史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中国大学发展史

中国大学发展史

二、1870-1922的大学
北洋大学堂(1895年由天津中西学堂改 办)是中国近代官办最早的大学,今天的天津 大学。
京师大学堂(首任校长严复),1898年在 戊戌变法应运而生,是光绪帝变法设立的清朝 最高学府,是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
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 洋、山西三所国立大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 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京师四大优级 师范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
2、1999年前后,又开始了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的“985工程”,北大、清华、复 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首批入选。
各校都开始合并,新浙江大学组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大学。 清华大学合并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则合并北京医科大学,
华中理工与武大谈崩,自辟炉灶,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 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的国子学(国子监),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宋代书院的出现意谓
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
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 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 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市嵩山南麓) 并称宋朝四大书院。
一、古代的“大学”
观书有感二首 宋代: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福建南溪书院)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国立北京大 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五所 中国顶尖学府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 考。此即民国五大名校名称的来历。
三、1922--1949的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 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 浙大迁到贵州; 武大迁到四川乐山, 中山大学颠簸三南, 东北大学辗转陕川, 同济大学流落至四川宜宾。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以文化大国为标签,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兴盛的基础。

而随着时代的演进,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磕磕绊绊,但从总体上来看,一直处于日益壮大的趋势中,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一、古代教育中国教育的历史悠久,在古代时期,那时候的教育主要分为两大类:师傅与门徒之间的私塾教育以及皇家所设立的学宫教育。

其中学宫教育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

学宫的诞生始于周朝,周王室在洛阳设立太学,为贵族子弟提供学习的机会,并赋予一定的特权,其后的秦汉时期,国家兴办公立学校,并实行免费教育制度, 为较多子弟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

唐朝时期,阿拉伯人就曾称颂大唐故宫为“三十六流派之学院”之一,可见当时中国教育水平的高超。

二、现代教育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也水涨船高,到20世纪初,中国开始加强在大学教育领域的投资。

1905年,清朝政府首次创设了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机构——京师大学堂,并向这所大学招聘了各国名师,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

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后,正式将京师大学堂升格为国立北京大学,此后,各地也纷纷成立了一批新的高等教育机构。

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困于政经历久不安定的局面,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在1949年后,国家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建设高等院校。

三、计划经济时期在1952年至1978年的这段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归功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952年,高等教育机构全面的国有化,而后于1954 年设立了七大科学院作为重要的研究机构,1960年,还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为国家的国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样一系列的机构优化,都有助于高等教育发展。

四、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发展。

1978年,高等教育向社会全面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项规划开展,新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1985年,国家推出“211工程”,这是致力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学术能力的计划,通过对部分优势大学的资金和项目的大力支持,协助提升大学整体实力,并通过对大学的评比体现出大学在教育界各方面的发展成绩。

简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

简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

简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作者:徐萍来源:《商情》2013年第52期【摘要】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从解放初期到58年,58年-66年,66年-78年,78年以后这么几个发展阶段。

从建国初期的苏联体系,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风风雨雨六十年。

本文对这段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力图客观反映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中国当代高等教育;院系调整;理工、师范优先;发展停顿;发展快车道1 引言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回顾这段历史,既波澜壮阔,又迂回曲折。

风风雨雨六十年,大抵经历了从解放初期到58年,58年-66年,66年-78年,78年以后这么几个发展阶段。

其中,有成功,有挫折。

历史的,客观的总结这段历史经验,对于今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2 从解放初期到58年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特点,可以概括为:全盘苏化,院系调整,理工师范,各领风骚。

五十年代初,战后世界形成东西方两个阵营,中国党和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老大哥”,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国的楷模。

彼时,中国百废待兴,规划中的工业化美好蓝图,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

所以,理工科专业,被提到了特殊的高度。

同时由于旧中国留下的工业和高等教育基础过于薄弱,所以,在经济建设和文教科技方面按照苏联模式、依靠苏联专家,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高教苏化的显著标志就是院系调整,其核心内容,就是按照专业设立院校。

拆分了许多综合性大学,重组、新建、强化了一大批专业类院校,其中主要是工科院校。

如钢铁学院,化工学院,石油学院,船舶学院、航空学院等等。

几乎每一个工业部门都对应有相应的工科院校。

同时还有综合性工业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著名大学,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遭遇肢解。

清华大学人文类学科、浙大的文史、医学、农学等被拆分。

第一章 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第一章  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211工程”

1995年11月18日,《“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

总体目标:面向21世纪,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重点建设100
所左右的 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建设内容:(1)学校整体条件 (2)重点学科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112所)
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112所高校入列“211工程”
《赠地法案》: 林肯总统签署发布(又称《莫里尔法案》 ,1862)


赠地学院的兴起,确立了美国自身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教育为经 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威斯康星大学是典范。
霍普金斯大学(1876):研究生教育第一次居美国大学教育的首要


地位,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形
成,为美国现代大学之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创办两年制的初级学院,以后发 展为社区学院。

战国中后期:《大学》和《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 著,是对西周官学和春秋私学教育主张和教育实 践的系统总结。



汉代:我国封建社会的高等教育起始。

太学(汉武帝设立了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标志着我国古代高等 教育从萌芽时期跨入雏形阶段。
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儒家经典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

(3)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5)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6)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构建七大系统(多选题)
(2)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1)专业设置预测系统;

(3)大学英语与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4)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和质量监管系统; (5)精品课程共享系统; (7)终身学习服务系统。 (6)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系统;

中国特色主义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

中国特色主义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

中国特色主义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成就丰厚而深刻,这些成就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管理创新、质量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在规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实现了从“供给侧”向“需求侧”改革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

据统计,2000年至今,中国大学学生数量从1200万增加到43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这一规模的扩大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在管理上实现了重大创新。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通过“双一流”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通过将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引入高等教育,高校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度,提高了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一系列负责任、有效率的管理机构和监督体系,加强了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在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条件和资源配置,中国高等教育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同时,高等教育教育评估与认证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也得到了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国际学生和高水平教师来华学习和工作,加强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在国际影响力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社会发展中高层次人才,为推动国际和平合作与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历史

中国高等教育历史
中国高等教育历史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高等教育
1、古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我国古代从很早时就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建立起一些教育制度及机构。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学校。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宫”,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国学,平民子弟只能入乡学。奴隶子女没有入学资格。当时的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二)中国私学的发展
秦代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颁“禁私学令”,否定教育的作用,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实为秦二世而速亡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今文经学为官学,但是并不禁止私学。于是古文经学面为由私人传授的私学,到东汉末年已取得了压倒官学的地位,如马融、郑玄等古文经学大师的私学学生多达千人以上。汉代尤其重视师传家法,皆由孔丘以来的私学培养而成。古文经学讲究名物训诂,注重考证,后世名之为“汉学”。汉代私学在组织形式上可分为“蒙学和精舍”(精庐)两种。前者是小学程度的书馆、学馆,属启蒙教育;后者为专攻经学的经馆精舍、精庐等,属提高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衰颓,私学却呈现繁荣局面,名儒聚徒讲学仍占重要地位,学生人数上百人或计千人屡见不鲜。这个时期的私学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儒学,还包括玄学、佛学,道教、以及科学技术等。唐代以后,宋元明清私学教育,一方面是书院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私学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蒙学教育主要是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启蒙教材宋代有《百家姓》、《三字经》,以及以后编的《千家诗》、《杂字》等到。明清朝代,学熟有坐馆或教馆、家塾(或私塾)义学(或义塾)等三种形式。
官学教育
(一) 中央官学教育 中央官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是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虽有西周“学在官府之说,但由朝廷设立中央官学正式创始于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学盛制度完备,发展到顶峰。南宋以后官学逐渐走下坡路。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实际上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中国古代官学完全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中央官学教育可分为下列几在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

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

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

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

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

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

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

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

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

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

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

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

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

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

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

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

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

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就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换而言,可算作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第五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径,即学习、借鉴的目标单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苏联为榜样。

1949年至1959年的10年间,我国高等院校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

在这些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对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调整,专家的工作也包括编写教材、培养研究生和培训教师,甚至渗透到学生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室和资料室建设等具体工作领域。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接办改造、教会学校的取缔和院系调整等重大措施,初步完成了对194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的改造,新的以苏联为模式的高等教育体制形成并确立。

第六个时期(1958年至1977年)。

摒弃“模式”,复归“传统”。

1957年以后,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走上了一条摒弃一切外国“模式”,复归“传统”的道路。

所谓复归“传统”,是指力图用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等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办法来指导高等教育改革。

所谓摒弃“模式”,就是在“独立自主”的旗帜下,拒绝接受来自国外的任何“模式”。

20年间,经历了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大跃进”。

之后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而进行的高等教育的大调整。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是关起门来革教育和文化的命,在经历了高等学校三年不招生、工农兵上大学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斗、批、改”之后,力图清除一切外国模式的干扰和影响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但事实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七个时期(1978年以后)。

博采各国之所长,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

在经历了闭关锁国20年所带来的种种灾难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

进入90年代,政府陆续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明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4] 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艰苦探索之后,深固拒闭、盲目排外不可取,单一的价值取向不足取,正在成为政府和知识界的共识。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广泛吸收各国之长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通过上面简略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经历了那么多次的转换,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考察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归根到底这是受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所制约。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又会发现,百年间,我们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被迫开放(无意识的泛化)——单一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努力——单一的价值取向——封闭——主动开放(在世界范围内博采众长)。

历史证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关起门来搞自己的高等教育,拒绝借鉴任何先进国家的经验,无论是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还是在“自力更生”的口号下,都是一条自我封闭、作茧自缚的死胡同;囿于某种政治环境,价值取向单一,同样不是发展的最好选择。

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文化的重要传播场所,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受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国情所制约,也要受高等教育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换就是在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这一对矛盾的过程中艰难推进的。

不能以强调本国情形的特殊性为由而拒绝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以标榜追赶世界潮流为借口而置本国国情于不顾,这是我们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所应深刻记取的经验教训。

二、传统与移植1894年至1911年的十几年间,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

19世纪最后几年所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如前所述是近代大学的雏型。

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奏定大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和《奏定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

在这些章程中,关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表述: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

…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

”通儒院(即研究生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6] 从前一个时期的培养“艺才”、“专才”,到这一时期的提出“通才”,从字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了传统的人才观。

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强调“通才”,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但是,这里的“通才”是以掌握“各项学术艺能”为前提的,不仅与封建教育的理想人格“通才”在内涵上有所不同,而且,这种目标提出的本身也提升了“艺才”与“专才”的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较之前一时期,较多地接纳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

当然,这种“通才”仍必须“谨遵谕旨”,“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