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精品】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
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
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
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
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
“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
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
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
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
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
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
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扶沟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高三第三次考试 语 文 命题:翟香菊 审核:史延龙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
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
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扶沟高中2017——2018 学年度下期高一第三次考试(5 月月考)语文试题出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
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
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
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
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
在儒家的社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为“天下兴仁”“泽加于民”。
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的理念,对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扶沟高级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扶沟高级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边珝,字待价,华州郑人也。
珝,晋天福六年,举进士,解褐...,..秘书省校书郎、直洪文馆。
汉乾祐初,为右拾遗加朝散大夫。
泽州饥,奉诏视民田。
周广顺元年,迁右补阙。
三年,转起居舍人。
显德二年,改库部员外郎。
丁外艰,服阕,授职方员外郎,知通州。
珝课鬻盐于狼山,岁增万余石。
宋初,诣卫州视秋稼及掌京仓。
建隆二年,兄玕自河南令入为吏部员外郎,复以珝为洛阳令。
兄弟迭尹赤邑,时人荣之。
乾德初,召为仓部郎中。
蜀平,命珝知三泉县。
开宝初,迁职方郎中,监京兆曲务,又掌永安军榷货,奏徙务扬州。
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诏珝案鞫,尽得其实。
乃富民以私憾诬告尉,即反坐之。
就命权知州事,仍兼榷货务。
罢郡,又兼掌酒税盐矾务。
未几,丁母忧,起复,知州事。
会征江表..,兼领淮南转运使。
金陵平,知江北诸州转运事。
太宗即位,迁吏部郎中。
召还,赐金紫..,充广南转运使。
初至,桂州守张颂卒。
颂,濰州人,藁葬城外。
旧制不许以族行,仆人乃分匿其家财,珝召官吏悉追取之,部送其柩归濰州。
又属郡守与护军有忿隙者,但奏令易地,不致之于罪衅。
太平兴国五年,代归。
拜右谏议大夫,领吏部选事。
七年,移知开封府。
明年夏,卒,年六十三。
珝精力有吏材,帝方欲倚用,及闻其卒,叹息数四,赙其家绢四百匹,钱二十万。
珝一子早卒,以其从子俊为尉氏主簿。
兄玕至金部郎中,从子仿至殿中丞,倚为比部员外郎。
(节选自《宋史·边理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B.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C.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D.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指入仕为官,《世说新语》中“绍惧不自容,将解褐”的“解褐”就是此意。
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
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
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
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
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
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
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扶沟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扶沟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碛口古镇,世界文化遗产濒危文化遗址,至乾隆年间,这里已成就了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兴盛繁荣,近400家商号云集于此,码头货船多时达三排并列岸边,绵延数里。
碛口的辉煌终于落幕了。
①斗转星移,世事变迁②许多商户外逃避乱从此未归③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悠长小巷④依山而建院院层叠的古镇民居⑤古镇的祥和安宁、兴盛繁华都因日寇侵华而渐渐消失⑥都湮没在了时光的尘埃之中A.①④③⑥⑤②B.①⑤②④③⑥C.③④①⑤②⑥D.⑤①②④③⑥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乱世出奇才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
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
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
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
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
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
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上·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
“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__________。
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
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
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_________。
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
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江河日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各有千秋B . 每况愈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平分秋色C . 每况愈下好整以暇脱胎换骨平分秋色D . 江河日下好整以暇脱胎换骨各有千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B . 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C . 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并不是长青之道。
D . 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
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
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最可能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的时段是A. 春末B. 盛夏C. 初秋D. 隆冬2. 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3. 某晴天的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路段是A. ①一一②段B. ②一一③段C. ③一一④段D. ④一一①段【答案】1. D 2. D 3. B【解析】试题分析:1.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冬半年向阳面昼夜温差大,导致内外温度差异,出现冻裂现象,因此图示区域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最可能时段是隆冬,所以D正确。
2.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向阳面有冻裂现象,背阴面没有冻裂现象或较轻。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中④处位于背阴面,树木冻裂灾害最轻,所以D 正确。
3.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上午9~10点,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山体的东南面正对太阳,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得出②--③段位于山体东南面,是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A. 2时B. 8时C. 16时D. 20时5. 此刻,与B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日出时间为A. 3时B. 4时C. 8时D. 10时【答案】4. D 5. C【解析】试题分析:4. 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应该在赤道上A点的西边900,A、B位于昏线上,A的地方时为18点,B在A的东边300,B点的地方时比A早两小时为20点。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理数试卷(PDF版)
=
4 4 20.解:(1)当 m=4 时,f(x)=4x- ,f′(x)=4+ 2, x x f′(2)=5,又 f(2)=6, ∴所求切线方程为 y-6=5(x-2),即 5x y 4 0 .---------- 5' (2)由题意知,x∈(1, e]时, m mx- x -3ln x<3 恒成立,即 m(x2-1)<3x+3xln x 恒成立, ∵x∈(1, e],∴x2-1>0,则 m< 令 h(x)= h′(x)= 3x+3xln x 恒成立. x2-1
扶沟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上期高三第三次考试
有(
) B. a c b
A. a b c
数学试题(理)
命题人:韩松峰 做题人:王凤龙 姜亚蕾 审题人:姚 鑫 2017.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
1 ,2 2
B.
1 ,4 2
C.
2 , 2 2
D.
2 , 4 2
1 2
B. ( 2, ) )
1 2
D. ( , )
1 2
0.5 x 2 1, x 0 9.已知直线 y mx 与函数 f ( x ) 的图像恰好有 3 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 m 的取值 1 x 2 ( ) , 0 x 3
2 2
y 2 x 2 (15 4k ) x 120k 8 kx 2 x 2 (15 3k ) x 120k 8
由题意,当 x 1 时, y 142 ,代入解得 k 1 ------- 5' (2)由(1)得,除尘后每日生产总成本 y 2 x 12 x 128 ,
最新-2018届三校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精品
2018—2018学年度三校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1.C(A慌——惶huáng;B荷hè,弦xián;D全——痊,以——倚)2. A(“反省”有悔悟之意,“反思”是回过来思考的意思。
奏效:发生预期的效果;见效。
生效:发生效力。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
也可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和原因)3.D(A改为“不名一文”;“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B“不情之请”是不合情理的请求,指自己提出的请求。
对象不当,不合语境;C“望文生义”是指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作出错误的解释。
不合语境;D“临危授命”是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4.C(A语序不当,“花甲”和“古稀”调换;B删去第一个“对”;D有歧义)二、(每小题3分)5.B(当垃圾邮件占到互联网总数据流量的1/3时才形成重大挑战)6.C(A少了“可能”二字;B只有150人;D原文只是“建议”对恶意传播垃圾邮件者提起跨国刑事诉讼)7.B(A“受害国”错;C比原文少了“可望”;D违反了生活常识)三、(每小题3分)8.B(B均为语气词,表达语气相同;A都可译为“因为”,但一个是连词,一个是介词;C项一个为“才”,一个为“于是”、“就”;D项一表承接,一表转折。
)9.B(②表示有谋略;⑤表示节俭)10.C(表明他宽厚仁慈又有谋略而不是执法严厉又有谋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
(10分,共9个点,通畅1分)(1)绛城守兵溃败后,郭援听说贾逵的贤名,想让他做自己的将领,拿兵器胁迫他,逵不为此所动(改变志节)。
(兵,兵器;劫,威胁逼迫;动,改变志节。
每点1分)(2)听到变乱发生,想要回去,又恐怕被囚禁,就假装给张琰出谋划策,好像是参与同谋的人一样。
(见,被;执,捉拿逮捕;与,参与。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扶沟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上期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 Zipcar 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 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
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
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时间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
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
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
公园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
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
”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
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
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
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一上·庄河月考)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
现在年级要举行“好书共分享”活动,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1)拟写标语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交流、分享、进步”,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2)探究材料,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机不离手,差不多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了;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
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
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
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下·泰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品格王德胜“中华美学精神”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在精神层面所应持守的“中华立场”,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明确、强化了对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价值构建要求。
“中华美学精神”在体现“中华性”的同时,融合了多样性的思想追索,呈现出意义的开放性和思想的丰富性。
例如,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主导性理想,就是强调生命活动的内在和谐性,倡导个体生命体验向自然生命运动的沉浸和投入,讲求天、地、人相合。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卷及答案01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的历程(节选)①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
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
……这都是常见的现象。
客观规律在哪里呢?韦列克(renèwellek)就反对作这种探究(见其与沃伦合著《文学概论》)。
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然而,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
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
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
正如这个时候,哲学思辨也可以更发达一些,因为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毋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脱和慰安一样……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
从而,作为美的历程的概括巡礼,也就可以尝试地工作了。
②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困难的艺术社会学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更为困难的审美心理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
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
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
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
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
“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
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
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
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性审慎,不妄交游。
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
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
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
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
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
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计君之咎,实不容诛。
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
出为襄州刺史。
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
”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吏宾客并委.去委:抛弃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殷:盛,众多C.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谢:道歉、谢罪D.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微:稍微5.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A.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②复云大军续至B.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②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C.①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②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D.①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②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6.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
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
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了魏帝的称赞。
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
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译文:(2)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
“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9.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毎空1分)(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3)固时俗之工巧兮,。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屈原《离骚》)(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银行里的小男孩[美]菲利普·罗斯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
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
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
为什么我不能取钱?”“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
”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
我把钱存进去。
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
”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
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
“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
”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
”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
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