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写作指导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健康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989a78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7.png)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健康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健康引言: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了基因在后代间传递的规律以及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将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探讨遗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遗传学的重要性。
大纲概述:第一部分:遗传的基本原理1. 遗传物质DNA及其结构:介绍DNA的发现和结构,包括碱基、磷酸骨架和双螺旋结构。
2. 基因与等位基因:解释基因的概念,以及一个基因上的不同等位基因如何影响表现型。
3.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例如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基因分离定律。
4. 遗传的途径:介绍常见的遗传途径,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连锁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第二部分:遗传与人类健康1. 遗传病的定义:阐述遗传病的概念,以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2. 常见遗传病例举:介绍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例如先天愚型、镰状细胞贫血等,并分析其遗传机制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遗传咨询与筛查:探讨遗传咨询和遗传筛查的重要性,如何帮助人们了解遗传病的风险以及减少遗传病发病率。
4.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讨论遗传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综合影响,如何调节环境因素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第三部分:实验与案例分析1. 实验室探究: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遗传规律,如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根据实际遗传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机制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结语: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深刻影响着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认识到遗传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和认识,能够在未来的医学研究和遗传咨询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这份高中生物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并认识到遗传与人类健康之间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遗传的规律,并探讨遗传病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在遗传健康领域的潜力。
答案不好找啊
![答案不好找啊](https://img.taocdn.com/s3/m/6e15b7472e3f5727a5e9622a.png)
11.以下属于典范科特点的是:BA.极不稳定B.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C.有时并不可靠D.会经历大幅度的修正14.“在科学和实用技术领域,大多数尚待完成的工作恰恰需要许多科学家的知识与合作……”这是法国哪位化学家所说: CA.Peter SingerB.Barbara McClintockC.Antoine LavoisierD.Jeremy Bentham15.一般来说,对生物技术领域,律师事务所准备一项不太复杂的专利申请(如实用新型专利)需要约多少钱的费用: AA.1万~2万美元B.2万~3万美元C.3万~4万美元D.4万~5万美元16.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专利保护的对象包括: DA.实用、新颖、非显而易知的发明B.构成一种过程、机器、产品或物质合成的发明C.药物发明或药物使用发明D.以上皆是17.人类基因组计划严格按照时间、预算实施,于哪一年完成了所有的计划目标:CA.1992年B.1996年C.2003年D.2007年20.哪位学者及其博士后导师I.C.Gunsalus及实验室同事的开创性工作,确定了假单胞菌属烃降解的遗传基础: DA.CaplanB.BarbaraC.HowardD.Chakrabarty22.以下不属于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内容的是: CA.受试者保护B.科研诚信C.及时完成科研课题D.环境与安全问题和财务责信23.美国公共卫生署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定义的FFP是指: DA.捏造、过失和剽窃B.捏造、篡改和造假C.捏造、浪费和抄袭D.捏造、篡改和剽窃25.导师行为的接受者被称为: DA.学员B.门徒C.学徒D.以上皆可27.关于资深作者的责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A.资深作者要审定文章中的所有数据,同时对整个工作的真实性负责B.资深作者应该能够说明研究工作中所有共同作者的作用和贡献C.资深作者自己独立决定共同作者的名单D.资深作者要负责完成文章投稿的一些相关事务性工作29.现有版权法规定,版权材料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行为,合理使用必须与哪些活动相关:DA.评论文章或新闻报道B.教学活动C.研究或学术活动D.以上皆是30.哪一年首次报道了胎儿期染色体组型分析用于染色体异常的诊断: AA.1967年B.1969年C.1972年D.1979年33.以下不属于第一作者的责任的是: DA.开展实验和收集数据B.诠释结果C.撰写初稿D.负责在致谢中列出研究工作所有的资金来源35.多数大学允许员工将多少的精力用于咨询等校外专业活动: BA.10%B.20%C.30%D.40%36.大学通过什么方式从私营部门获得经济收入:DA.知识产权收入B.与产业界的排他性合同C.在营利性企业中持股D.以上皆可37.1995年6月8日及之后申请的专利,其专利期限自什么时间起生效: AA.专利颁发之日起B.专利申请之日起C.专利认证之日起D.专利使用之日起41.提出“典范科学与前沿科学”概念的是: AA.BauerB.GoodsteinC.Francis LD.Koski42.开创性地成功研制了有效的炭疽和狂犬病疫苗的是: AA.Louis PasteurB.ToussaintC.Robert MillikanD.Grinnell44.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包括几个方面: DA.1个B.2个C.3个D.4个46.“作者须知”中包含撰写和提交文章所需的基本信息,包括: DA.格式、版面或字数限制B.数据准备、缩写和符号的使用C.化学、生物和基因术语的正确用法D.以上皆是47.署名包含的两条基本原则是: BA.权威和关系B.贡献和责任C.贡献和权威D.责任和权威49.合作带来哪些不同层次的责任:DA.合作的一方或多方从事的研究活动可能要受到正式政策、法规或法律的约束B.得到外部资助的合作研究要遵守资助机构和受资助单位的捐赠管理办法C.合作各方应当了解需要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D.以上皆是51.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BA.科研不端行为的典型定义在于严格禁止伪造、篡改和剽窃等严重违规行为B.无心的错误也应算作不端行为C.科研不端行为没有网开一面的可能D.科研不端行为有时就是故意为之52.国立卫生研究院首次发布科研不端行为定义的时间是: DA.1959年B.1969年C.1979年D.1989年53.《健康保险便利及责任法》于哪一年获得通过: BA.1992年B.1996年C.1998年D.2001年54.美国最主要的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机构是: D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B.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C.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55.合作关系一旦确立,就必须保持沟通,最佳的沟通方式是: CA.通过电话沟通B.通过电子邮件沟通C.面对面的沟通D.通过第三者传话56.1976年的哪一法规规定,几乎所有版权的保护和实施都归联邦法律专有:DA.信息法B.专利法C.商标法D.版权法57.1995年6月8日及其后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或植物专利,有效期自颁发之日起,并从专利最早申请之日起多少年内有效: BA.10年B.20年C.30年D.40年59.自1957年实验结果显示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21号染色体有三个拷贝后,哪种方法已被应用于出生后遗传疾病的诊断: CA.检测基因排序是否发生改变B.检测DNA片段是否丢失C.检测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总体改变D.检测体细胞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61.“幸福是唯一好的结果,不幸是唯一坏的结果”,是哪位学者的观点: CA.Arthur CaplanB.Anthony WestonC.John Stuart MillD.Jeremy Bentham62.目前科学文献的网上开放式服务一般有哪两种: BA.已出版文献的再建数据库和刊物出版社B.已出版文献的再建数据库和原始文献的出版商C.刊物编辑部和原始文献的出版商D.刊物编辑部和出版社66.哪一部门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一项以合作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中心计划,该计划宗旨的第一句话就是:“癌症中心计划支持全美范围内具备优秀科研实力并有能力整合和集中多种研究途径解决癌症问题的研究机构”: C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B.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C.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67.知识产权通常根据其使用和保护的法律进行分类,可分为哪四类: CA.软件权、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B.软件权、设计权、商标和商业秘密C.专利、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D.专利、设计权、商标和商业秘密69.专家在哪一年的人类胚系工程国际研讨会上预言,在未来20年里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将成为现实: CA.1992年B.1995年C.1998年D.2002年70.一般情况下,研究数据规定的保留期不少于: CA.1~3年B.3~5年C.5~7年D.7~9年73.最广为人知的道义论是德国哪位哲学家提出的: BA.Arthur CaplanB.Im-manuel KantC.John Stuart MillD.Jeremy Bentham74.做出决定去做道德上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将道德价值置于高于其他个人价值的优先地位,指的是Rest四元道德模式中哪一心理过程: CA.道德敏感B.道德推理C.道德承诺D.道德坚持76.1975年,澳大利亚哲学家、现在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哪位学者出版了《动物革命》: CA.Tom ReganB.Anthony WestonC.Peter SingerD.Jeremy Bentham79.美国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大的资助机构是: D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B.美国公共卫生署C.美国国家科学院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91.如实地描述科学研究的本来面目的是: BA.Sydney BrennerB.Jon BeckwithC.GoodsteinD.Brenne92.以下不属于Arthur Caplan观点的是:AA.应该给予有科研行为不端者以改过自新的机会B.对研究数据造假或剽窃他人创意的人属于道德败坏C.即使对有科研行为不端者进行科研规范的教育和宣传,他们也不太可能改邪归正D.一个不允许他们进入科研领域难93.美国一共有多少个联邦部门或机构资助科学研究: CA.8个B.11个C.14个D.17个94.伦理学通常被划分为哪两类: AA.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B.生命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C.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D.描述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95.哪种道德理论通常是基于“责任”的理论: BA.方法论B.道义论C.目的论D.习俗论96.以下哪一词的意义演变为“忠诚和值得信任的朋友、启蒙顾问、老师”。
《遗传与人类》课程论文
![《遗传与人类》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8386d9360cba1aa811dafa.png)
基因治疗概论摘要:当今时代进入了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基因治疗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具体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基因矫正和转换,即将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和精确的原位修复;二是基因增补和添加,即不除去异常基因,而是通过具有治疗意义的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以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
基因治疗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途径,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基因治疗遗传基因细胞一、基因治疗的概念(The concept of gene therapy):基因治疗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基因治疗,就是利用健康的基因来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缺失或病变的基因。
,目前的基因治疗可以分为两类,体细胞基因治疗和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但主要从体细胞基因治疗着手。
先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体细胞,然后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让人体细胞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
二、基因治疗的方法(The methods of gene therapy):1、特异正常基因的分离与克隆:应用重组DNA和分子克隆技术结合基因定位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基因并将会有更多人类基因被分离和克隆,这是基因治疗的前提,在当代分子生物技术条件下,一般来说,只要有基因探针和准确的基因定位,任何基因都可被克隆。
除此,现在既可人工合成DNA探针,还可用DNA合成仪在体外人工合成基因,这些都是在基因治疗前,分离克隆特异基因的有利条件。
2、外源基因转移:基因转移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其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1)物理法(显微注射法、电穿孔法、脂质体法),2)化学法,3)同源重组法,4)病毒介导基因转移。
关于靶细胞:这里所指的靶细胞是指接受转移基因的体细胞。
选择靶细胞的原则是:①在选用反转录病毒载体时,目的基因表达最好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细胞;②必须较坚固,足以耐受处理,并易于由人体分离又便于输回体内;③具有增殖优势,生命周期长,能存活几月至几年,最后可延续至病人的整个生命期;④易于受外源遗传物质的转化。
遗传与人类健康教学教案
![遗传与人类健康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d8db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5.png)
遗传病的治疗方 法
遗传病预防与治 疗的案例分析
遗传因素对健 康的影响
适量运动对健 康的益处
健康饮食的重 义: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特点:教师运用讲授法,主要是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年龄、 基础知识等,确定讲授的目的、内容,并讲究讲授的艺术。
遗传物质基础:DNA和 RNA。
遗传学定义:研究生物遗传 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规律的科 学。
基因概念:是具有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控制生物性 状的基本单位。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 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
律。
唐氏综合征
威廉姆斯综合征
囊性纤维化
镰状细胞贫血
遗传病的分类和 特点
遗传病的预防措 施
教学目标:掌 握遗传与人类 健康的基本知 识,提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内容:介 绍遗传与人类 健康的关系, 探讨遗传因素 对人类健康的
影响。
教学方法:采 用讲解、案例 分析、小组讨 论等多种教学 方法,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
教学评价:通 过课堂练习、 小组报告和课 后作业等方式, 评价学生的学 习效果,及时 反馈和调整教
学策略。
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作业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遗传与人类健康的理解。 作业3: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遗传与人类健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例。 作业4: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教学步骤和重点难点。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课堂氛围:观察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和讨论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纪律:评估学生的课堂纪律和秩序情况
作业提交率:统计学生提交作业的比例 作业正确率:统计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作业完成时间:统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 作业质量评估: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遗传与人类健康(浙科版)教案
![遗传与人类健康(浙科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f282e5941ea76e58fa042d.png)
6.3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6.4遗传病与人类未来一、教材分析这两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此节内容是学生通过对第2册前几章有关遗传变异知识的学习,意在理论联系实际,也为以后基因工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基因治疗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教材第一个内容是以治疗SCID患者为例,介绍了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通过具体病例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基因治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这个内容以学生前面学过的转基因技术为基础的,但学生还未学习器具体步骤,所以对具体步骤还要详细说明,为以后基因工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内容是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及意义。
安排了一个课外活动:利用互联网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和应用价值。
通过每位学生亲自查找,搜集资料,全班讨论,获得全面的信息,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深刻认识到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辛。
学生活动:讨论谁有权利知道基因检测的结果。
设置了多个讨论题,供学生活动,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加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
《遗传病与人类未来》这的第一个内容以苯丙酮尿症和蚕豆病为例,说明了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这个内容与前面的所学的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有关。
第二个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要应用到学生前面所学的遗传基本定律和来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关于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目前科学界的热门话题,学生已从电视或各种媒体中有所了解,并且通过本章以上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在第一册中已学习了病毒、细菌、淋巴细胞等细胞结构的特点,通过第二册的学习,已掌握了有关组成基因的碱基序列、性状及基因控制性状等知识,为本章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是学生对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措施——基因治疗的具体步骤不是很清楚。
关于遗传病与人类未来,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有关基因的表达,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生物进化论中的遗传平衡定律讨论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基因治疗的概念,理解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
(最新)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写作指导
![(最新)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fd04a9e51e79b89680226a8.png)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写作指导学科论文是综述性质的论文,与研究论文写法有很大的不同,现将综述写法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1、综述的格式和写法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开始部分由前言组成,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
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1)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
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大学生优秀的论文题目
![大学生优秀的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e502b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7.png)
大学生优秀的论文题目在大学阶段,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是每位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准确传达论文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提供一些适合大学生优秀论文题目的示例,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启示。
一、科学与技术领域1.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2. 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与革新3. 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研究与未来发展趋势4.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挑战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与解决方案二、社会与人文领域1. 科技与人文教育的交叉融合:挑战与机遇2.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保护3. 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困境与解决途径4. 女性权益与性别平等的探讨5. 科技发展对人类工作模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三、经济与管理领域1. 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创业与风险管理2. 国际贸易战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实践4. 创新金融产品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与风险5.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与挑战四、教育与心理学领域1.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应用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途径3. 学习动机与学术成就的关系研究4. 心理咨询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及策略5. 科技时代下的教育模式创新与挑战五、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1. 环境与遗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防护2. 新药研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3. 养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4. 遗传工程与基因编辑的伦理与法律问题5.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联研究与实践六、艺术与文学领域1. 当代艺术对社会观念与审美的影响2.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反映与研究3. 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传承4. 影视文化对大众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5. 抽象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差异与意义以上只是一些适合大学生撰写的论文题目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在撰写论文时,还应注意合理使用相关的理论、案例和数据,使内容更加丰富和可信,并且要始终保持逻辑的连贯和清晰度。
2024年初一第二学期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例文(6篇)
![2024年初一第二学期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例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54119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b.png)
2024年初一第二学期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例文本册教材包含一定数量的课文,其中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篇目分别计有。
教材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部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语文实践活动,同时涵盖课外古诗词的背诵。
在学生情况分析方面,学生们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和理解有所加深,他们勇于尝试和探索问题,并对开放性问题形成了个人见解。
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学习目标性、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探究意识方面仍有待提升。
学生之间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且在知识和阅读方面的积累相对较少。
新学期的目标设定如下:在思想品德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质。
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健康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并促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知识目标涉及对课文作家作品常识的了解,描写方法、修辞方法和词类的相关知识,以及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熟练掌握。
能力目标则是在上学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升阅读、听话、说话等基本能力。
人文素质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日常交流表达的能力,将学到的语文素质灵活运用于生活,提高文化品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学期将采取以下教学措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综合,简化复杂内容,注重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联系,积累、感悟和熏陶并重,全面提升语文素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创设学习环境,拓展学习渠道,增加实践机会。
教学进度表已拟定,涵盖从第一周到第二十周的教学内容安排,确保课程的有序进行,并配合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年初一第二学期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例文(二)在本期教学工作中,本人负责七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的健康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的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0a50ae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3.png)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的健康遗传与人类的健康一、引言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深入了解遗传对于理解人类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遗传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基因在人类生物学中的重要性,还为科学家研究和治疗某些遗传疾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本教案将以遗传与人类的健康为主题,通过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高中生全面了解和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二、遗传的基本概念1. 基因和染色体:介绍基因是DNA的一部分,并存在于染色体上。
解释基因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染色体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 遗传物质的传递:解释如何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将父母的基因组合成为下一代的基因组。
三、遗传疾病与基因突变1. 遗传疾病的定义:说明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并且可以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2. 单基因遗传疾病的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进行案例分析,如囊性纤维化、苯酮尿症等,解释它们是如何通过基因突变引发的。
3. 复杂遗传疾病的案例分析:以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为例,解释它们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代表了复杂遗传疾病的特点。
四、遗传咨询与遗传测试1. 遗传咨询的定义和目的:解释遗传咨询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传风险,以及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
2. 遗传测试的类型和应用:介绍遗传测试的常见类型,如新生儿筛查、亲子鉴定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并讨论它们的应用领域。
3. 遗传测试的伦理问题:讨论遗传测试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信息利用和歧视等。
五、遗传因素与环境交互作用1.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说明遗传与环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并解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 遗传因素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遗传因素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个体对环境的反应。
3. 环境因素的影响:介绍一些常见的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等。
六、遗传工程和未来的展望1. 遗传工程的定义和目的:解释遗传工程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并且应用于医学或农业领域。
遗传与人类健康结课论文
![遗传与人类健康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5d120c03d8ce2f006623e7.png)
黏多糖贮积症摘要:本文只是简单的介绍了黏多糖贮积症的相关知识,主要有:黏多糖贮积症的病因、7种类型、病状以及一些预防措施。
其中,全文内容并不是将该病的所有类型都介绍,有些内容只是以黏多糖贮积症的个别类型为例进行介绍。
关键词:黏多糖贮积症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正文1.黏多糖贮积症的简单介绍以及病因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又称黏多糖病,是一组溶酶体累积病,是由于溶酶体水解酶发生突变导致其活性丧失,造成酸性黏多糖(葡糖氨基聚糖)降解受阻,黏多糖在体内积聚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正常溶酶体中含有许多种糖苷酶,其中有10种参与葡糖氨基聚糖链的降解过程,它们中任何一种糖苷酶的缺陷都会造成葡糖氨基聚糖链分解障碍而在溶酶体内积聚,并自尿中排出。
黏多糖贮积症患者由于过多的黏多糖不能被降解代谢,因此贮积于骨、软骨等组织或器官内,从而影响到这些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发育,多余的黏多糖从尿中排出,发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
黏多糖贮积症属先天性或原发性代谢异常综合征。
除了Ⅱ型外,其它类型的黏多糖贮积症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细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先天性缺陷所致,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
2.黏多糖贮积症的分类根据尿糖中所含酸性黏多糖的种类,相关个别酶缺乏和活性低下的种类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不同,我们将黏多糖贮积症分为7型,包括MPS I-H,MPS I-S,MPS II,MPS III,MPS IV,MPS VI,MPS VII和MPS IX 【1=6】,其中Ⅲ又分为ⅢA,ⅢB,ⅢC,ⅢD四个亚型,Ⅳ型分为ⅣA和ⅣB亚型。
其中黏多糖贮积症Ⅰ、Ⅳ型最为常见且较具特征性,而尤以Ⅰ型最典型,为黏多糖贮积症的原型。
虽然各型致病基因和临床表现有差异,但由于贮积的底物都是黏多糖而被统称为黏多糖贮积症。
既然有着这么多类型的黏多糖症,那它们又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症状呢?3.黏多糖贮积症的临床表现通常,重症患儿都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临床表现:智力中度或高度受损,个头矮小,骨骼畸形等。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的健康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的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5bd745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e.png)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人类的健康遗传与人类的健康引言: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特征的继承和变异。
了解遗传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健康以及相关疾病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因结构、遗传性疾病、基因突变等方面探讨遗传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基因结构与继承1.1 DNA和基因DNA是所有生命形式中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鳯氨嘧啶)组成。
而基因则是DNA中具有编码功能的区域,它们携带着造成个体差异的信息。
1.2 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在人类细胞核内,23对染色体(即46条)存有我们的全部遗传信息。
其中,在最后一对染色体中决定了个体性别,雄性为XY,而雌性为XX。
二、常见遗传性疾病2.1 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是由一个突变的基因引起的,并且仅需在一个染色体上发生突变。
例如,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它导致黏液在身体各个器官内堆积,最常见于呼吸和消化系统。
2.2 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表达异常导致的。
其中,二型糖尿病就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包括环境和遗传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了患者的发展。
2.3 遗传性肿瘤许多肿瘤与特定突变基因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例如,乳腺癌可由BRCA1和BRCA2突变引起,而结直肠癌可能与APC或KRAS等多个基因异常有关。
三、基因突变与健康风险3.1 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点突变是指DNA序列中出现单个碱基改变的情况,这会导致其编码产物发生改变。
而插入缺失则是指DNA序列中增加或减少碱基的现象。
这种突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3.2 染色体结构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可以包括片段缺失、倒位、重复等情况。
这类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心理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的发生。
3.3 基因突变与环境交互作用在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中,环境因素可以进一步影响健康风险。
例如,吸烟对于BRCA1突变携带者来说,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遗传技术与人类健康教学教案
![遗传技术与人类健康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a4dc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f.png)
能力目标
掌握遗传技术的 基本原理和应用
理解人类遗传疾 病的发病机制和 治疗方法
学会运用遗传技 术进行科学研究 和实践操作
提高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培 养创新意识和团 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遗传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学生认识到遗传技术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看法
a. 论文需包含引
言、正文和结论
三部分
b. 引言部分需阐 述遗传技术与人
类健康的关系和
重要性
c. 正文部分需详
细阐述遗传技术
在人类健康领域
的应用和影响
d. 结论部分需总
结遗传技术与人
类健康的关系和
影响,并提出自
己的见解和看法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 一之前
单击此处输入你 的项正文
作业提交与批改
作业提交方式:电子邮件、 学习平台等
讨论法
讨论主题:遗传 技术与人类健康
讨论方式:分组 讨论,每组选派 代表发言
讨论内容:遗传 技术的发展、应 用、伦理问题等
讨论目的:加深 学生对遗传技术 与人类健康的理 解,提高学生的 思辨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
实验法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 解遗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DNA提取试剂盒、 PCR仪、电泳仪等
作业截止时间:明确规定 作业提交的截止时间
作业批改标准:按照评分 标准进行批改,确保公平
公正
作业反馈方式:通过电子 邮件、学习平台等方式及 时反馈批改结果,并提供
修改建议
20XX
THANK YOU
汇报人:XX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 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069ed133d4b14e85246894.png)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研究摘要目的提高对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FHL)的诊疗水平,方法。
分析临床表现;临床类型临床分期;诊断治疗;治疗计划。
还分为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关键词: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家族性;发继发性;病机理;症状和体征1 引言1.1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介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于淋巴细胞、组织细胞非恶性增生分泌大量炎性因子而引起的严重的甚至致命的炎症状态。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多科协作深入,人们对于HLH的认识逐渐加深,临床病例报道也不断增多。
HLH病因多样,遗传性HLH存在先天遗传缺陷,获得性HLH常继发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死亡率很高。
1.2临床表现1.2.1症状和体征HLH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时间持续2周以上,可伴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表现。
多数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有淋巴结病、黄疸、非特异性皮疹、水肿或多浆膜腔积液等。
少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意识淡漠、癫痫发作、角弓反张或颅神经病变等。
1.2.2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有血细胞减少,大部分病人会出现双系血细胞减少,部分病人表现为全血减少。
其他实验室指标还包括甘油三酯升高、铁蛋白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等。
很多HLH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增高。
由于肝功能异常,低白蛋白血症也是常见的异常指标。
骨髓增生活跃至明显活跃。
部分患者还出现低蛋白血症及低钠血症,凝血障碍也较为常见。
HLH发病早期的骨髓检查可能不存在噬血现象,反复骨穿对HLH的诊断有帮助。
遗传与人类健康论文
![遗传与人类健康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482a4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d.png)
遗传与人类健康论文遗传病的主要特点和预防措施摘要:遗传病种类繁多,有家族聚集性,先天性,终身性,应及早预防。
关键词:世界上现在发现的遗传病多达4000多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技术的提高,每年均增加100种新发现的遗传病,因此遗传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我国现有数千万人患有各种先天性疾病、智力低下遗传病,其中不少类型病情严重。
历史上有名的遗传病例都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遗传病成为人类的悲剧之源。
遗传病是因遗传基因或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的疾病。
遗传物质只能在有血缘关系的成员中传递,并且受累个体可能在受精卵时期即已获得了致病基因,保持到终身。
患这种疾病的患者,如果婚后生育子女,可能将致病基因传给后代。
由于致病的基因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所以疾病的遗传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白化症可以是代代相传或隔几代才发病;多发性、家族性直肠息肉症、遗传性舞蹈病等是男、女都可以发病的;血友病、红绿色盲等是“传男不传女”的伴性遗传。
后代如果是男性则发病,而其后代如果是女性则不发病,女性为遗传基因携带者。
因此遗传病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家族聚集性。
即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病,或者一对夫妇反复生育患同样病的病孩。
其次,垂直传递性。
遗传病只在血缘亲属中自上代往下代传递,无血缘的家族成员不受影响。
血缘亲属中也不能横向传递,如哥哥不能传给弟弟。
然后,先天性。
由于发病的原因是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的突变,造成胚胎时期或胎儿发育早期即已形成这种疾病,所以婴儿在出生时早已患病。
当然,也有的遗传病在出生后并未发病,到了青年甚至中年才发病。
但其病源是先天性的。
这些基因大多可能在胚胎期已经发挥了致畸的作用。
遗传病患者大多在母体内即已患病,很多遗传病患者在出生前或出生之时就有明显症状或畸型。
再者,终身性。
终身性意味着两点:其一,对大多数遗传病还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一旦病情发生,很难彻底纠正或根治;其二,主要是指无法改正患者的致病基因。
遗传与人类健康论文
![遗传与人类健康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8ace6127d3240c8547ef01.png)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高血压的遗传危险度为:★★★★★一般来说,与遗传因素有关的高血压病例占半数以上,另外不到半数的病例才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高血压遗传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治愈,现代医学当然还不可能治愈,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去尽量避免因遗传因素造成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防治1前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
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
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
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
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
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
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要求[五篇]
![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要求[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2b11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4.png)
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要求[五篇]第一篇: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要求题目:课程名称:作者:学院:学号:评阅成绩:2012年4月《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要求1、论文内容参考范围(题目自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意义;癌基因的研究进展;用DNA追溯人类的起源;基因治疗研究进展;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进展;人类遗传学最新研究前沿进展、人类遗传学在某领域的应用、遗传病现状分析或治疗、基因工程方面等等,与人类遗传学相关的其他方面的主题;其他你感兴趣的遗传学影响人类社会的问题。
2、要求封面格式:题目课程名称、作者、学院、学号评阅成绩文章主体:题目(黑体,三号)摘要、关键词正文(宋体,小四)参考文献页眉内容:《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字数要求: 3000-5000字其他要求:避免抄袭现象:①整段抄、整篇抄②移花接木③冒名顶替④直接从网上下载⑤雷同现象;内容雷同者,成绩不予及格。
第二篇:遗传学课程论文写作方法及要求遗传学课程论文(综述)写作方法和要求一、综述性论文写作程序——找到感兴趣的问题,以此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最新论文——根据这些最新论文的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总结出对应的英文名词——通过EI、SCI、Wiki、scholur.google 检索英文词,得到近3年相关论文的出处和摘要——总结出最重要的综述,深入阅读(如何判断重要性?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用一段文字总结每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和手段,根据研究对象、原理、手段、应用等对阅读的论文进行分类。
——列出综述论文的写作提纲——论文写作二、课程论文写作要求1、论文内容反映2008年以来遗传学研究新进展;2、;论文字数:2000-3000字;论文摘要300字左右。
3、论文格式:正文用宋体,小四,行距20磅;大标题黑体,小三;小标题黑体,四号。
4、引用参考文献至少6篇;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的格式及范例如下:期刊论文类:作者名.论文题目[J].期刊名,年份,卷序号(期序号):页码。
论文写作的语言及逻辑
![论文写作的语言及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53c49b8ecc22bcd126ff0c2a.png)
论文写作的语言及逻辑语意理解练习: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
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得到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途径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D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2.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是子孙满堂,这点很令美国老年人羡慕,儒家文化提倡“父母在,不远游”,贫困地区的父母更是把生男孩作为自己养老的保障。
而美国人则认为,培养孩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自我“牺牲”,孩子的回报并不是反哺父母,而是努力使自己成才,尽管美国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在情感上与后代缺少交流,他们感到无助、孤独,长期与家人分开,享受不到天伦之乐。
A美国人羡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B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尚不完善;C中国老年人存在情感上的无助、孤独等现象;D中美两国老人的晚景截然不同,是中美文化使然3.亚洲的困境在于——破坏环境的力量正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动力,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产量、更多工作、更多餐桌上的食物,但是也意味着更多的烟雾被排放,更多的树木被砍伐,更多化学物质倾向河流。
这段话的含义是:A亚洲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存在冲突B环境问题制约着亚洲经济的长期发展C绿色产业将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D亚洲的经济发展以资源的过度的消耗为代价4.自然界中,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给相关物种带来许多好处。
但是当其中一个物种受到灾害影响时也会影响相关物种。
因此,依赖昆虫授粉的植物可能会因为授粉昆虫被杀虫剂杀伤而数量减少,面临灭亡。
这段话主要说明:A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的负面效应B动植物间相互依赖的事实C灾害间接导致物种灭绝的过程D人类行为在自然界中引发的后果5.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
人类遗传病教案及反思周岚
![人类遗传病教案及反思周岚](https://img.taocdn.com/s3/m/04b0a2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b.png)
人类遗传病教案及反思周岚第一篇:人类遗传病教案及反思周岚人类遗传病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②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③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主要措施2、能力目标:①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②通过自主浏览网页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③通过讨论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观目标:①通过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②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初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使其了解部分公民权利;初步形成敢于合理表达自我观点的态度③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使初步形成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责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教学难点:(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教学内容:1、引言:健康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追求。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需要与不断地与各种疾病作斗争。
人类疾病的发生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有些是由于人类自身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且会遗传贻害后代。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又逐年增高的趋势,人类的遗传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设问:那么,什么是人类遗传病?具有什么特点?人类遗传病有哪些类型及各种遗传病的特点是什么?2、第一阶段学习——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特点、主要类型(1)课件展示:学习任务自学:①遗传病的定义②遗传病的特点③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识记:①遗传病的定义②遗传病的特点③人类遗传病主要类型的典型病例完成讨论题:讨论1:遗传病与生物变异的关系讨论2: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遗传病三者的比较讨论3: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I、归纳总结: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类型:a、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特点:a、遗传性b、先天性c、终身性d、家族性II、解答本阶段讨论问题:(在线回答、现场回答、学生互答)3、第二阶段学习——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课件展示:学习任务自学:必学内容:①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措施选学内容:①人类遗传病现状、危害、发病原因②遗传病的治疗方法③优生优育知识识记: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措施完成讨论题:讨论4:交流婚姻法部分法规的个人观点讨论5:交流关于遗传病预防手段--婚检的个人观点I、归纳总结:遗传病的监测和预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做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止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II、解答本阶段讨论问题:4、第三阶段学习——人类基因计划与人体健康(1)课件展示:学习任务自学:必学内容:①人类基因组计划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选学内容:①人类基因组计划大事记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众多发现③人类基因组计划引发的伦理道德争议识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简称、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目的、结果、意义完成讨论题:讨论5:关于基因隐私权的讨论讨论6:关于利用基因图谱创造“新好人类”的谈论I、归纳总结: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目的:测定人类单倍体基因组(包括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 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结果:人类基因组大约有31.6亿个碱基对,已发现的基因约为3-3.5万个意义: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II、解答本阶段讨论问题:5、检测学生自学效率、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6、课外活动:☆调查活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资料搜集:基因诊断☆辩论:人类基因组计划效应的利与弊7、反思:本节作为第5章的最后一节课,对整章起到归纳的作用,对于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写作指导学科论文是综述性质的论文,与研究论文写法有很大的不同,现将综述写法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1、综述的格式和写法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开始部分由前言组成,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
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1)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
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
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
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
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
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
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
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横式写法“横”是“国际国内横览”。
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
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
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
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的作用。
(3)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
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
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
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参考文献写综述应有足够的参考文献,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者的劳动及表明文章引用资料的根据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综述性论文是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说明问题的,读者如有兴趣深入研究,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
因此,必须严肃对待。
2、综述的写作步骤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
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
选题通常有几种:一种是与作者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选题,对此作者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一种是选题与作者专业关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乐于探索的课题;还有一种是科学情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难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
实践证明,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特别对初学写综述者来说更以写较小题目为宜,从小范围写起,积累经验后再逐渐写较大范围的专题。
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
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
对初学者来说,查找文献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
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
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
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
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许多初学综述写作者都是这样开始的。
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
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
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
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
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
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
加工处理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
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
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
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
撰写成文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
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
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
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
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
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
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要考虑到医学界专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
初稿形成后,按常规修稿方法,反复修改加工。
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
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必须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
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
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
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附录1.论文摘要写作指导:论文摘要又称文摘,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日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需阅读全文,就可获得重要的信息。
摘要通常置于文题之后,文章之首。
在论文发表后,论文摘要常被文献检索系统所收集。
摘要由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组成。
目的部分应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及重要性;方法部分应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以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以及经过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部分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可信值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部分应简要说明、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极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值得推荐或推广等。
附录2.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
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
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4.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