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史迪威事件_与战时中美英三角关系
“史迪威事件”再研究及其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启示
“史迪威事件”再研究及其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启示张宁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一直是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后,中国与美国结成了对日作战同盟,特别是1942年3月,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被派到中缅印战区履新,这成为中美深入合作的重要标志。
中美双方不仅在战略上加深了彼此的倚重,在租借物资、军事作战等多领域开展了具体、实质的合作,而史迪威就是这些合作的美方具体执行者。
1942年3月至1944年10月史迪威在任期间,在缅甸军事作战指挥、租借物资管理和中国远征军训练等多方面占据主要领导位置,涉猎战时中美军事合作多个关键领域。
1944年9 10月,中美关系一大事件便是蒋介石要求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回史迪威,史威迪最终被召回。
然而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史迪威事件”却被当事两方赋予了“失去中国”和“美国背叛”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①双方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史迪威事件”演绎成为历史上的“罗生门”。
过去三四十年间,对于“史迪威事件”的考察拘于单方面叙事,或者归结于狭义的蒋介石与史迪威的个人恩怨。
造成这种局面有档案开放度低、获取档案路径有限的客观原因,而中国大陆学界更受白修德所编辑的《史迪威日记》影响,②但在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70①①②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博士后。
Barbara W.Tuchman,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71).梁敬:《史迪威事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
中国大陆也较早引进此书,大陆版是梁敬錞《史迪威事件》,商务印书馆,1973。
Theodore H.White,ed.,The Stilwell Papers(New York:William Sloane Associates,1948).中译本是〔美〕约瑟夫·W.史迪威:《史迪威日记》,黄加林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中国远征军研究概述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缅甸战场”等为关键词的文章只不过六百余篇,其中夹杂了大量的文学纪实性质的文章和新闻报道。
有关中国远征军经历始末的专著也并不多,比如有方国瑜《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云南省保山地区新闻中心、云南省保山地区博物馆编《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还有国外专著如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缅甸作战》(上、下)(中华书局,1987年版)等。
迄今为止,许多文章的发表是以向大众宣传为目的,而以专业的历史性的眼光来关注并解读这段往事并形成学术成果的尚且不足,综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史的总体概况,有以下特点值得注意:第一,在中国远征军人物研究与评价上热烈探讨,形成一大亮点。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远征军的任何一次战斗、进攻,防御或者撤离、休整,补充与训练、战略部署等行动都是由同为反法西斯盟国的中英美等国的政治家、军事将领和数以万计的普通士兵共同完成的,甚至于前者的行为还必须视其敌人——日本人的行为而动,己方与敌方共同交织于这片丛林战场。
对于这场惨烈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战争的研究和讨论不仅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能够引起普通民众的极大兴趣并使大众从中感受先烈精神,接受爱国主义历史教育。
因此,关于在远征军历史上一系列的重量级人物如蒋介石、史迪威、戴安澜、孙立人、杜聿明、郑洞国等人的文章被持续发表,并且呈现出日益热烈的势头。
第二,从目前已有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中国远征军史的研究,出现了宏观研究和总体把握,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齐头并进的趋势。
作为一支当时从中国国内正面战场中抽调出来的精锐部队,肩负起了要确保战时政府未沦陷区的陆路外援通道不能被切断的重任,同时被广大国人寄予了杀敌荡寇扬威中外的厚望。
围绕着这支军队的不仅仅有同日军浴血拼杀的激烈战斗,也有中美英三方对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角力,因此,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学者们对远征军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对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参战盟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纷争,战役战斗的特点,官兵的经历,普通民众对于这场战争的贡献等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战时中美关系——以史迪威事件为例
战时中美关系——以史迪威事件为例08级世界史叶飞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随着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全世界随即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在欧洲英法苏全力对付德国,而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但是随着日本19 4 1年 1 2 月7 日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也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起来了。
出于联合作战的需要,盟国决定成立中国战区,蒋介石任总司令,而由美国陆军中将约瑟夫·沃伦·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但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1944年底,鉴于蒋介石的强烈要求,罗斯福总统不得不召回史迪威将军,这就是“史迪威事件”。
在这一事件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史迪威与蒋介石个人矛盾的激化,更是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一大体现,是二战时期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缩影,也对战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二战时期中美关系史迪威一、史迪威事件始末1)中国战区的建立以及史迪威来华1941年12月7日, 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同日,日本向美英两国宣战。
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十余国相继对日本宣战。
9日,中国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随着《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起来。
而在亚洲战场,抗击日本的主力主要是中国,于是中国战场显得意义重大。
正如美国总统罗斯福所指出的“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部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象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些地方。
然后长驱直入,直捣中东”①。
在随后由罗斯福和丘吉尔于华盛顿举行的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议上,通过了组建中国战区的决议,以管辖中国,越南,泰国的对日作战。
经罗斯福总统的推荐,征得丘吉尔的同意,决定由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担任这一战区的统帅,而蒋介石欣然接受,并要求罗斯福委派一名高级将领来担任他的参谋长,实际是想利用这个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但又能向美国要来物资援助的人。
战时中美关系的检讨
一、中国获取美国的援助物资,每次都必须 不容易争取来,而且只是一小部分,却还想 让中国坚持抗战,使蒋坚信美国忽视中国。
失败:一、外交上任人摆布,二、内政上探 索不出一条自立自救的道路,三、过分依 赖美国
成就:1943年废除不平等条约,源自得抗战的 胜利,二、两个国家的目标不同,中国想获得大量 战略物资,以维持抗战,美国以微小的付出 维持在远东地区的利益 三、过分依赖,美国对中国事物分析的来源 过分依赖史迪威,而史迪威对中国的分析往 往带个人因素的错误判断,不能很好适时作 出合理的判断。中国过分依赖与美国。
致使中美关系的恶化最关键的人物是史迪威。
首先他无比自信,以为自己具有高超的智力、深 邃的洞察力、敏锐的观察力。 其次与蒋介石不和,导致互相指责,互相报复, 从不视察中国战场,却对中国战场妄加推测,凭 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能力,满怀信心,以为自己对 中国了如指掌。不能很好的汇报中国情况。 美国当局的过分信任,致使不能对中国有很好的 了解,导致后来的关系破裂。
_史迪威事件_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史迪威事件0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承婧(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摘要: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
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屈从蒋介石的强硬要求,解除史迪威职务,将其召回国。
史迪威事件在中美关系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当时中国抗日战争、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斗争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的发端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史迪威事件;中美关系中图分类号:K71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769(2007)01-0047-04Stil w ell Inc i d en t and the Influence over Sino-U.S.R ela tion sh i pCheng Ji n g(Shangha i University Shangha i,Shangha i200444,China)Ab stract:General Jos eph W arren Stil w ellwas no m i nated as Ch i ef of staff and ch i ef com m ander ofU.S.forces i n t h e Ch i na-Bu r m a-Ind i a i n M ar.1942.H owerer, F.Roosevel t b end over Ch i ang K ai-shek and called Stil wellb ack to Am erica on Oct.19,1944.The Stil w ell Inci den t p l ayed a very i m portant role i n Si no-U.S.rel ati on s h i p h i story,It brough t a s i gn ifi can t i n fl u ence t o Anti-Japan eseW ar、W orld An ti-Fasci stWar even t he i n choation of t he Cold War.K ey w ord:Stil well In ci den t;Si no-U.S.Rel ationsh i p1944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的强烈要求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了驻华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W#史迪威,此事在史学界被称作/史迪威事件0。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国外交
开始阶段(1937.7——1938.12)
• 庐山谈话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第二次谈话会上发表讲话,系统
的阐述了国民政府的抗日方针。主要有以下四点: 1、阐明他的外交方针:“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
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2、表明卢沟桥事变不是偶然突发的,而是日本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
所以必须反击。 3、表明抗战的态度是应战而非求战。 4、提出卢沟桥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四项最低限度:(1)任何解决不得
侵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 之改变;(3)中央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 随意要求撤换,(4)29路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约束。 5、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 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2、邀请九国公约的签字国于最短时期开会讨论,并建议:(1)对中
国表示精神上的援助,请会员国各自分别援助中国;(2)勿采取削 弱中国抵抗能力的任何行动。
根据上述决议,相关国家应在最短时期内开会讨论关于中日战 争的具体问题,11月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九国公约会 议,8.12)
• 德国陶德曼的调停 抗日战争爆发前,德国在中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德之间经
济和军事往来密切。1937年德国出口给中国的军火就占其武器出口 的37%,占中国军火进口的60%。此外,国民政府还聘请了大量的 德国军事专家。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德国声称“严守公平中 立”,但是随着战争的升级,日本威胁如果德国继续以目前的形式 支持中国,日本将退出反共国际协定。德国于是停止了对中国提供 任何物资,但对中日冲突仍持中立态度。1937年10月28日,日本外 务省次官向德驻日大使狄克逊表示希望德国对中国施加影响。30日, 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对中国外交部次长陈介表示德国愿意调解。 于是中日德三方开始交涉。
从史迪威_魏德迈和赫尔利在华活动看太平洋战争后的中美关系
从史迪威、魏德迈和赫尔利在华活动看太平洋战争后的中美关系麻玲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帝国主义在对待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上,在对华政策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此,美蒋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试从史迪威、魏德迈和赫尔利等人的在华活动来说明这个时期的中美关系。
一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待中国的基本态度和政策是,企图牺牲中国而与日本法西斯妥协,对中国的抗日战争采取了反革命两面政策。
当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与日本在军事上发生了直接冲突,美国对华政策开始转变,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给蒋介石政府以很大的援助,使其蒋介石成为它在远东的帮手。
美国虽然给国民党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是又不愿意让蒋介石政府有支配这些援助,尤其是军事援助的权力。
为此,美国于1942年3月,在5中美租借主体协定6签字后,特派史迪威将军来华,对给予蒋介石政府的军援实施调拨。
史迪威来华后,使得美国政府与国民党政府在租借物资的分配上,时时发生摩擦。
当然,这些摩擦远不止是租借物资的分配上,而是在几个方面,都暴露了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
第一,关于中国派远征军的问题。
史迪威来华时,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快要打到缅甸的形势。
由于缅甸是英国的附属国,英国和蒋介石政府又各有企图,英国一方面想继续保持在缅甸的势力,另一方面还为了保存印度。
而蒋介石这时也要保存缅甸,因为仰光海口和滇缅公路是国民党军用补给线,有着重要战略地位。
所以,中国组织了远征军,出国去缅甸。
当时,中国派了三个军,由杜聿明、罗卓英率领,史迪威任总指挥。
但是,由于英国竭力要保存缅甸,所以它反对远征军占领缅甸,宁肯把缅甸让给日本,也不愿意让缅甸先被国民党中国占领。
尔后落入美国之手。
结果英蒋(实际上是英美)发生矛盾,英国要求的不是英中两国军队共同作战。
英国认为,只要派一个团就行了,不需要规模很大的远征军。
但史迪威指挥的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这时仰光已经失陷,英国军队在中国军队的掩护下撤退到曼德勒,结果英国从这里逃跑了,只剩下中国军队孤军作战,最后打了败仗。
“史迪威事件”始末
《 新教育 》 月刊 , 而《 新教育 》 的方 针是蔡元培在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 长任内提出来 的;
三、 国 民党 总 理 孙 中山对 蒋 梦
海, 他还 要抓紧料理江苏教育会事 务及与黄炎培等人 交接 , 因为汤尔
和约 他 六 天后 一起 北 上 就职 。
麟 非常欣 赏, 这也似乎是蔡元 培将 北京大学 校务委托给蒋梦麟 的原因
度。
于邦等一连 串胜利; 美重型轰炸机
首次 轰炸东京, 并 扩 大 到 日本 所 有
城市; 美军登陆塞班岛, 攻击箭头指
向日 本 本土 。
密支那之战取得大捷 、 罗斯 福 总 统 提 升 他 为 陆 军 四星 上 将 之 际 , 他 突 然 被召 回国 , 黯 然离 开 中国。
队, 并 把 中共 部 队纳 入 美 式 的 整 训 与装 备 系统 。 马 歇 尔 同电 : 同意 你 的
意 , 并 向蒋 施 加压 力 。
中 国全 面抗 战 七周 年 纪 念 日前
一
场 好 戏 的开 场 。 史 迪 威 却 沉 不 住 赫 尔利 在9 月 初 到 新 德 里 。史
但中国战场却令人沮丧: 4 Y J ,
郑州、 洛 阳失 守 , 汤恩伯 的 3 0 个 师一 溃 千里 ; 6 月,日 军 攻 占长沙 ; 接 着衡
阳失守……情况还在继续恶化。
史 迪 威 从 缅 甸 战 场 被 紧 急 召 回, 四处 奔 波 , 力挽危局。 军事 指 挥
权就提到 日 程上。
。
蔡 元培之 所 以选 择 蒋梦 麟 代
● 。 ‘。。 ‘。 Nhomakorabea‘。
‘。
’。
。
。… ’’
二战后期,美国为何要渲染蒋介石的花边绯闻
二战后期,美国为何要渲染蒋介石的花边绯闻1945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游览碧云寺。
1942-1943年间,宋美龄以治病名义的访美,推动了《中美平等新约》的签署,将中美关系推向了蜜月期。
但是两个亲密的伙伴,却没有品尝到太久的友谊,信任迅速流失,到1944年秋“史迪威事件”爆发时,中美的亲昵关系几近破裂。
对于二战后期,中美外交关系恶化原因的讨论多种多样,不过多是从政治或国际关系的维度进行分析。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雁另辟蹊径,她将目光投向到1943-1944年间在重庆爆出的蒋介石超级绯闻,尝试从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因素解释这一问题。
超级绯闻:蒋介石与陈姓小姐有染?美国人西格雷夫的《宋氏王朝》一书对抗战后期蒋介石在重庆的绯闻津津乐道,称“委员长的脸都被夫人抓伤了,一天,他在卧室中,夫人发现了一只白色高跟鞋,愤怒之中,把它扔到窗外,正好击中一名卫士的脑袋。
”不少蒋介石的传记都大同小异地引用了《宋氏王朝》里的这条花边新闻。
这桩“绯闻”从1943年就开始传播了,不仅在国民党高层流传,还广泛地流传于重庆的媒体与民间,并且也给宋美龄访美取得的巨大成功蒙上了阴影。
陈雁通过对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组组长唐纵的日记、蒋介石日记等资料的考察,发现当时蒋介石夫妻之间确实出现了家庭危机。
比如《唐纵日记》1944年10月3日写道:“近来委座与夫人意见不和,夫人住新开市孔公馆,不归者数周。
下午夫人归官邸与委座晚餐后,又同赴新开市,宿一夜。
”宋美龄和蒋介石分居数周,让唐纵感觉到“夫人与委座不洽”。
唐纵后又向蒋介石的侍卫长俞济时打听,俞济时没有否认,还说与蒋纬国有关系。
蒋介石夺了蒋纬国的女友?为何蒋介石夫妻交恶会扯上二公子蒋纬国呢?据蒋纬国回忆,宋美龄有个其貌不扬的秘书,叫Pearl Chen(陈纯廉)。
而蒋纬国在1940年从美国回国途中结识的空姐,恰好也叫Pearl Chen,两人有过短暂的交往,但随着蒋纬国被父亲送到陕西胡宗南部队当排长,这段关系宣告结束。
信任的流失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
龙源期刊网
信任的流失: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
作者:王建朗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0年第02期
蒋介石日记所展示的抗战后期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严重性大大超过人们以往的认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欧亚战略优先选择等问题上的举措,引起蒋的严重不满。
蒋对罗斯福支持中国的诚意、魄力及动机逐渐产生了怀疑,认为美国有称霸远东的企图,担心日后中国将与其争夺亚洲领导权。
开罗会议是战时一次极为重要的盟国首脑会议,但蒋对此次会议远不如以往所认为的那样积极,中国对会议的准备及会议中的会晤采取了低姿态。
史迪威事件中,中国内政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孙科被蒋视为美国中意的目标。
蒋介石认为,美国在军事上要以史迪威取而代之,在政治上则要以孙科取而代之。
这种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蒋处理史迪威指挥权问题的态度。
在史蒋冲突激化的过程中,蒋介石曾一度考虑辞职。
在史迪威被召回后,中美之间虽没有大的冲突发生,但稍有风吹草动,不信任感便会冒出头来。
“史迪威事件”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中国共产党的因应
战后几十年以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一直受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因此学界对当时的美国、蒋介石国民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这三方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以美国驻华代表史迪威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蒋介石为主角的“史迪威事件”,作为抗战胜利前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也受到了学界的重点关注。
本文以“史迪威事件”为视角,通过研究美国在这一事件爆发前后对华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的及时因应,来总结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特点,并探析中共与美交往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外交经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史迪威因中美合作的需要而被派往中国,负责协助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作战。
因工作目标与利益需求的差异,同时受中国共产党在华优异表现的影响,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摩擦不断,最终导致了“史迪威事件”的发生。
这一事件背后具有深远的历史逻辑。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美国就已经加入到老牌西方列强在亚洲的利益角逐之中。
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力图通过“绥靖政策”与日本共享在华利益。
然而,法西斯日本的贪婪野心迫使美国与中国结盟,美国在“现实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寻求与国共双方进行合作。
而在“史迪威事件”发生后,美国大幅度调整对华政策,彻底走上了“扶蒋反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年轻的政党,在抗战爆发后,受意识形态影响对美持有较深成见。
但因苏联与日本勾结的现实情况,不断成熟的中共及时调整与美接触态度,积极因应美国对华政策,为抗战的最终胜利而寻求双方合作。
中国共产党在与美国接触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对于美国抗战胜利前的“扶蒋反共”政策,中共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总结美国对华政策可以发现,矛盾心理是美国对华政策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它反映了美国在华一以贯之的利益至上的强权心态。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不仅证明了美国对华政策中长期目标的彻底失败,也突显了美国在华政策的严重失误。
中国共产党在残酷的战争局势下经历了恶劣的外交环境,但中共坚持不懈、砥砺前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专题范文]史迪威事件
[专题范文]史迪威事件史迪威事件参考资料一: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外交关联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方法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斗争,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此为史迪威事件核心。
其经过大致为:1942年1月,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
基本简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用心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使其继续抗战和加强对国民党政府的控制。
但是,由于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使美国政府十分忧虑。
1942年1月29日,根据蒋介石的请求,美国派任史迪威中将来华担任了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
在如何看待共产党及其军队问题和争夺军事指挥上,蒋介石和史迪威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表此刻政治、军事方法以及与其相关的是否装备中共军队、租界物资控制权的方面,并由此导致蒋、史矛盾不断激化。
1944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离回国。
事件背景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允任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后,为尽快实现罗斯福总统所倡议的设立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组织——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的推荐,俾加强中美英三国问的进一步合作,于1月4日致电在美国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嘱其请求罗斯福总统遴选其亲信的高级将领来华,担任中国战区联军司令部所属参谋部之参谋长职务;而美国政府也正拟物色一高级将领赴中国协助作战。
双方为此一拍即合,后经反复磋商,选定“想象力丰富,灵活多变,自信心强”的美国陆军第三军军长史迪威少将担任此职。
飞赴重庆1942年1月23日,美国陆军部正式发布史迪威职务的新命令,2月11日,史迪威以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美国援华物资监督、美国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代表、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间联络员的多重身份,偕其参谋人员及部分警卫人员从美国纽约启程赴任,3月4日抵达重庆,开始了在另一国度长达二年零八个月的生涯。
03年中美缅甸军事冲突【中美英在缅甸战场上的联合与冲突】
03年中美缅甸军事冲突【中美英在缅甸战场上的联合与冲突】缅甸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远东太平洋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援华的主要通道,又是美国太平洋战场的重要补充,同时,对保卫印度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面对日本对缅甸的占领,中美英三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作战;同时为了各自利益,又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一、共同目标促成了中美两国的联合蒋介石政权迁往重庆后,盟国开辟了连接仰光、腊戍、昆明的所谓滇缅路线,作为援华的主要通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解决对华战争,迫切需要切断滇缅路线,断绝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逼迫蒋介石投降。
同时,日本为了确保长期作战的态势,认为进攻“缅甸不但是为了切断援华路线,从保卫西部战场的角度来看,也是特别应予重视的地区。
”为此,1942年1月22日,日本大本营发出了大陆命第590号,正式开始了对缅甸的攻击作战,并于3月8日占领仰光,接着分兵北上,于5月1日占领曼德勒重镇,8日占领密支那,并且进入我云南省的畹町、芒市和龙陵。
由于怒江天险的阻隔,才使日军没有更深侵入我国境内。
至此,缅甸战役宣告结束,日本不但达到了切断援华路线的目的,而且也形成了对印度的包围,这样在重庆的蒋介石政权处境更加困难。
1942年5月,日本调集两个师团约4万兵力,发动了浙赣战役,蒋介石非常担心日本向重庆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因此,缅甸陷落不久,蒋介石就警告美国说,如果中国人民看不到得到盟国帮助的明显证据,“他们对盟国的信心就会彻底动摇”,那可能预示着“中国的抗战会彻底崩溃”。
同时美国也看到了中国局势的严重性,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就有必要采取措施以增强蒋介石抗击日本的信心。
同时战争发展的现实,也使美国当局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不仅是美国打赢战争必须依靠的力量,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无论对美国进行战争还是稳定战争局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样,收复缅甸,加强援华,向“中国的人力资源提供能使他们战斗的必要装备,应当成为我们的基本政策”,但这“必须不对美国的人力和装备提出太多的要求以至于不得不全部牺牲欧洲战争在理论上的优先地位”为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1941 年 12 月的阿卡迪亚会议上,美、英决定成立简 称为 A、B、D、A 的新战区,包含从孟加拉湾到澳大利亚的 广大地区,由英国爵士阿奇博尔博 · 韦维尔上将任最高统 帅,又决定成立中国战区,“包含缅甸的东北部以及泰国和 印度支那的凡是联合国部队可能到达的地方”[1]24,由蒋介 石任最高统帅。1941 年 12 月 31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将此决 定电告蒋介石,并建议“立即由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组 织一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此参谋部应在麾下指挥下服 务”[2]28。1942 年 1 月 2 日,蒋介石电复罗斯福,表示同意接 受,并于 4 日致电在美国的宋子文,请罗斯福指定一名亲信 高级将领,为中国战区联军统帅部之参谋长。之后,又明确 “要求美国参谋长须是一位中将,同时担任蒋介石司令部的 参谋长”,“在缅甸实行双重领导”,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时, 可以行使指挥权[3]28。美国挑选了史迪威少将,并应中国方 面的要求将其晋升为中将。
但是该作战方案到 1943 年 8 月的魁北克会议上又变卦 了。丘吉尔仍然反对两栖作战,仅同意在缅甸北部进行有限 目标的作战中给予配合。最后,美、英将反攻缅甸的日期暂 定在 1944 年 2 月中旬,目标为夺取密支那、阿恰布和南穆 里。至于南缅水陆夹击,则未决定[2]153。随后,罗斯福与丘 吉尔联名致电蒋介石,告知作战目的只在建立空运路线。蒋 介石在复电中声明:“下缅甸之海岸线与其交通要点,若不 确实占领,则敌军接济仰光之路线将难截断,而上缅甸之战 争,亦将无法完成。”[2]158 明确反对该作战方案。于是,魁北 克攻缅计划又搁置了。
史迪威的任职清晰地反映出美国军事战略中亚太战场 的实际地位,即“大西洋和欧洲战场被认为是具有决定意义 的战场”,因为,“只要德国被打败,意大利的崩溃和日本的 失败就必然接踵而来”[5]132。罗斯福曾明确表示:“我反对 在太平洋为了尽速将日本打败,而由美国发动对它的全力 进攻。极端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打败日本并 不等于打败了德国……反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打败德国 就是打败日本,而且可能不发一弹、不损一兵。”[1]205 因此, 美国虽然在太平洋地区遭到惨重损失,但基于全局考虑,还 是只能坚持“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也正因为此,美国虽 十分重视缅甸战役,将其看做是在中国建立有效基地的先 决条件,也是盟军牵制日军在太平洋行动的必要措施,但 是,缅甸作战的规模与物资供应却不得不服从对德战争之 需要。
1942 年 2 月下旬,史迪威赴任时身兼六职:美军驻华 军事代表、在缅中英美军队司令官、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 制人、滇缅路监督人、在华美国空军指挥官、中国战区参谋 长。美国给他的主要任务是“协调指挥,消除分歧,使滇缅 公路畅通,把各派召集在一起,掌握指挥权,给他们下达任 务”[3]27,帮助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提高美国对中国政 府的援助的效用,使“中国军队能逐步采取攻势牵制住日 军”[4]309 ,进而使中国成为对日反攻的基地。
1943 年 1 月,美、英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决定对日本 控制区四周发动一系列平行进攻,其中收复仰光的战役将 在 1943 年 11 月至 1944 年 5 月间进行。此决定由罗斯福、丘 吉尔联名发电告知蒋介石,又特派安诺德一行赴华面告蒋 介石。蒋介石表示,如能满足他提出的三点要求①,中国将 保证完全合作。罗斯福随即作出三点决定:成立第十四航 空队,陈纳德为司令;逐渐增加陈纳德空军之实力,使航空 队达到 500 架飞机;在设备许可的情况下,中印空运量每月 应增加至一万吨[2]65。但该项计划又因英军进攻若开的军事 行动失败而告吹。
“史迪威事件”是指 1944 年 10 月 19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 召回美国驻华军事代表、中国战区参谋长 J.W. 史迪威一事。 “史迪威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就其直接原因而言,它 导源于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对日作战方案与承担责任 之分歧,焦点在反攻缅甸;就其综合原因而言,实质上是太 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宏观军事政治战略分歧之微观 反应。“史迪威事件”清晰地折射出战时中、美、英三国的国 家利益之争。
这样,中、美、英三国矛盾的首次爆发点也就不可避免 地落到了史迪威的身上。身兼多职的美军代表史迪威也就 成了战时中、美、英三国间矛盾的箭靶子。
二
中、美、英对日作战方案与承担责职之分歧,是“史迪 威事件”发生之直接原因。
缅甸保卫战失败后,史迪威为了重开滇缅路,便积极 着手准备反攻。1942 年 7 月 18 日,他向蒋介石提出了一项 反攻缅甸的计划:一路由英国出兵三个师、美国出兵一个 师、中国两个师,自阿萨姆省经更的宛河入缅,向曼德勒出 击;另一路由中国出兵 20 师,由滇西出击腊戍,与由印入 缅的那一路中、英、美联军在曼德勒会师。蒋介石的态度很 明确,即“缅甸系整个亚洲战局的钥匙”[1]416-417,反攻缅甸, 必须中、美、英三国海陆军全力以赴,否则绝无取胜的可能。 美、英若不把军事战略重点放在亚太战场,中国也决不愿 在缅甸再“冒第二次失败之危险”[2]101。8 月 1 日,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提出三点要求:(1)美国至少须有一师兵力参 加作战;(2)美国空军与空运力量须大量增加;(3)陆上部 队出动时,英国海空军须在孟加拉湾之安德曼岛开始攻击, 并在仰光登陆[2]93。该案很快便因英国无意在近期收复缅甸 和美国拿不出足够的力量而告吹。
在中国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的眼中,史迪威则是他电 请罗斯福指定来华协助工作的高级将领,是服从其指挥的 中国战区联军统帅部之参谋长;而且,珍珠港事件结束了 中国单独抗日的艰难局面,国民政府希望能够借美、英的对 日宣战之机尽快结束长达四年半的抗日战争。1941 年 12 月
收稿日期:2005-07-27 作者简介:顾莹惠(1953— ),女,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对于英国方面来说,史迪威仅是一位在缅甸战事中的 中英军队协调人,英军无意服从美军将领的指挥。英国一向 认为“英国本土是一切的枢纽和中心”,即使丢了马来亚和 印度,战争仍可打下去[7]52、23、71,缅甸不过是“英帝国的一 个前哨,而不是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完全可以等 到对日大反攻时再一举收复[1]417。英国的“主要战略”是: “应集中兵力对德作战,其他战区只应保留最小额度的兵力 以保卫其关键性的利益。”[8]633 正如史迪威所指出的:“英国 人所需要的只是在印度前面筑起一道屏障。”[3]53 而且,丘 吉尔并不赞成美国要将中国作为反攻日本的基地,认为盟 军完全可以从海上决定性地击败日本,但这必须在意大利 舰队被摧毁或被迫投降后才有可能[9]434。再加上战时中国 的国际地位正在得到迅速提升,国民政府又明确支持印度 的独立运动,英国担心中国军队出兵缅甸将影响英国战后 在远东地区的殖民统治。因此,当蒋介石提出要派中国军队 协助英军防卫缅甸时,英国方面迟迟不答复,直至 1942 年 2 月日军攻陷南缅重镇毛淡棉后,英军缅甸司令赫顿中将才 向蒋介石提出援缅要求。
摘 要:“史迪威事件”导源于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对日作战方案与承担责任之分歧,实质上是太平洋 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宏观军事政治战略分歧之微观反应。“史迪威事件”清晰地折射出战时中、美、英三国的 国家利益之争,也充分显现了中、美、英三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既合作又矛盾之关系。
关键词:史迪威事件;太平洋战争;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K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6)01-0096-05
2006 年 1 月 第1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Jan.2006 No.1
“史迪威事件”与战时中美英三角关系
顾莹惠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在 1943 年 11 月的开罗会议上,中、美、英又对反攻缅 甸的作战方案展开争论。东南亚战区司令英国海军上将蒙 巴顿与史迪威提出了一项四个打击面的对日作战计划,即 在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组织一次两栖突击;沿缅甸海岸 发起一次以若开为目标的攻击;从英帕尔的一个基地出发 对中线的一次进军;从北部发起一次以密支那为目标的进 攻[9]534-535。这 个 作 战 计 划 又 引 起 中、美、英 三 国 的 不 同 反 响。丘吉尔坚决反对,罗斯福则坚决要求英国海军在孟加拉 湾采取军事行动,并私下派人向蒋介石保证,一两个月内英 军将在南缅和中缅开始大规模作战,并在孟加拉湾实施两 栖进攻。蒋介石原本犹豫不决,但在得到罗斯福的私下保证 后,同意派中国军队出击缅甸,但三方对此计划并未正式达 成一致意见。
·96·
8 日,蒋介石召见了苏、英、美三国大使,建议由中、英、美、 荷、澳、加拿大、新西兰成立军事同盟,互订不单独媾和条 约,并力促苏联对日宣战。同日,国内报纸便公开鼓吹:已 经形成的太平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10 日、 11 日,蒋介石再次邀集英、美等国武官、大使,商讨中、英、 美、荷、澳五国联合制敌的具体计划,并要求美军代表马格 鲁德转告罗斯福,由华盛顿提出五国联合军事行动的具体 计划,但五国谈判的地点要设在重庆。20 日,军令部长徐永 昌就草拟出了中、英、美、荷、苏五国协同作战的总方略,“拟 在 1942 年 7 月,以美国海空军及中国陆军为主攻,英国海空 军、苏联陆军为助攻,先扑灭敌方空军,取得制空权,然后 再对日敌本岛及中国东南地区,以外线作战态势向敌合击” [2]19。即从南太平洋到美国的阿拉斯加、苏联的西伯里亚滨 海边疆区和中国的沿海地区出动空军袭击日军,先用空袭 切断日军的补给线,断绝亚洲大陆上的日军同外界的联系, 然后由中国陆军为主力加以消灭,争取在 1942 年底基本结 束战争。因此,蒋介石对保卫缅甸的态度十分积极,曾通过 英国外交部电告英军驻印度总司令韦维尔上将,中国将不 顾一切牺牲,充分准备在盟军采取的任何协同军事计划中, 加以配合。12 月 23 日,在重庆召开的东亚联合军事会议上, 蒋介石又提议派遣两个军,协助缅甸的防卫[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