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2.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及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折射定律。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折射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彩虹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好奇心。
2. 新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折射定律的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如透镜、眼镜等。
5.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光的折射在各种领域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理解和解释周围世界的习惯。
2.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如彩虹、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照相机、望远镜。
光的折射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光的折射应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七、折射现象的探究实验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折射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折射定律。
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八、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及其推导让学生掌握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光学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斯涅尔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学习目标】1、能识别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试验探究,熟悉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光路可逆【导学过程】1学问回忆: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2演示试验⑴在空玻璃杯的内壁(侧壁中部)做一个标记,用激光发出的光斜射到标记处(让标记点正对着学生),如下图。
保持玻璃杯和激光笔不动,向玻璃杯里加满水,激光笔发出的光还照在标记处吗?⑵把一根筷子斜插在盛水的碗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光的折射现象(演示试验)活动1:利用右图所示的试验装置,让激光束从空气(有烟雾)斜射向水中,观看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
1、请写出你的发觉:2、在右图中画出光传播的大致路径。
并仿照光的反射光路图,画出法线,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总结一:⑴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⑵折射角是与的夹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活动2:试验探究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⑴如下图,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半圆形玻璃砖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⑴如下图,让激光束通过玻璃砖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⑷将光具盘的上半局部沿直线NN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在光具盘上半局部还能看到折射光线吗?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3、在试验中你还有其他发觉吗?请简要记录在下面:总结二:(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转变而: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折射现象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2. 难点:折射定律的推导,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讲授法: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折射现象实验,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光纤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光的折射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解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分析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光的色散: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光的组成。
2. 光的折射与光路可逆:讲解光路可逆原理,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中光线的传播方向。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激光笔、水杯、玻璃片、白纸等。
2. 教学课件:制作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光的折射》的一等奖说课稿
《光的折射》的一等奖说课稿《《光的折射》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光的折射》的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c#=Ogv(2.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德育目标: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3.难点和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2.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三、处理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2.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课堂教学】1.提问:(1)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2)是光的反射定律?2.引入:【演示一】: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录像重放)【演示二】: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3.教学:(1)光的折射现象【演示三】: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多媒体演示)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物理规律〖提出问题: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④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演示四】: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① 光线斜射入水中;② 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③ 光线垂直射水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 (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④ 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演示五】:①电脑课件模拟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改变入射角度,在电脑上直观显示及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复习: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教师指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提问:如果光线从水中到空气中,那折射角是否小于入射角继续演示:②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结论: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现象二: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利用电脑课件解释河底变浅的原因]〔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AWCKF~?+a[提问]: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4)反馈练习,巩固提高:①下图那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②请画出光经过三角形玻璃柱的折射光路图.(5)复习小结:利用电脑多媒体小结(6)布置作业①课本p67材料《海市蜃楼》②小实验:观察压在厚玻璃板下的图像文字有何变化并用折射规律加以解释.【板书设计】第四节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①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④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⑤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4)人从空气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看到物体的虚像.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观察、讨论、思考我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我对于学生的预期太高,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熟悉生活中的现象,但缺少深入思考和完整描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有的问题没有深入的认识,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物理原理。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篇一《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小组内讨论后抢答下列问题)[问题]: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传播。
[问题]:若介质不均匀光会怎样传播呢?二、新知识学习:知识点一:光的折射现象1、设疑:如果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教师演示: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路径。
每组同学仔细观察,看看光的传播方向是不是还是直的?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补充:折射现象发生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并且是“斜射”,当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不改变,折射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演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实验,此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最好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
补充: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定义。
(如图)[问题]:1、折射光线是向法线偏折?还是向界面偏折?2、改变入射角大小,折射角怎样变化?(根据现象回答)结论:讨论总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参照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应注意:(1)一点(入射点)、二角(折射角、入射角)、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法线的作用非常重要。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特点2.能辨析折射现象3.能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通过猜想、检验、联想、探究得出光折射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迁移类比在学习中的作用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点】:探究光折射的特点【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折射现象实验器材:一次性纸杯10个,光的折射演示仪两套,三角尺一幅,学生活动卡20份【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把自己的笔放入桌面的水杯中,观察笔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杆变弯折了)师:笔杆弯折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板书课题—光的折射)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探究光折射的特点,并用光折射的特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折射现象。
2. 光的折射演示光的折射,引导学生观察发生折射的条件(演示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板书(ppt出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 相关名词(三线两角一点)类比光的反射中的三线两角一点引导学生指出折射中的三线两角一点。
(演示现象让学生读出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1)回顾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2)引导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引导学生讲出探究方法)简要板书(学生叙述PPT出示)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
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从空气射向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新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三、教学难点:光折射规律的应用,利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为透镜的学习做铺垫。
四、教法方法:启发式五、教学用具:铁架台;水槽;适量的水;激光笔;蚊香;玻璃板;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光在什么条件下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那光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呢?创新实验:1、用淀粉溶液代替水,由于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40nm-90nm之间当有光线通过时容易发生散射,因而现象更明显。
2、在淀粉溶液上方灌入蚊香产生的烟雾,用一块玻璃板盖住。
这样光在空气中的径迹更加明显了。
3、用铁架台固定激光笔,使光线稳定。
4、用一个笔芯来充当法线,方便学生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演示】:三、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光线发生偏折,并比较当光垂直射入时的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斜射,当光垂直射入时不偏折(2)自主学习;光的折射相关概念:入射点: 0 ;法线:MN入射光线: AO ;入射角: i折射光线: OB ;反射角: r练习:右图中,请标出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现象中的角度定义,请标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2、组织学生活动讨论研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提出问题: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后回答。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3篇 (2)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3篇光的折射物理教案1〔一〕引入新课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在学校也已经初步了解,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如今我们商量光的折射。
〔二〕教学过程光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1、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
〔3〕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光速大小是不同的。
必需指出光线入射的介质为真空;另一种介质可是任意的,如此定义的折射率为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又叫肯定折射率。
假如光线在任意“两种介质中传播,折射率大的介质对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反之叫光疏介质。
它们是相对的。
理解和把握折射率的物理意义是把握折射定律的关键。
一束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其能量安排成反射和折射两部分,随着入射角的不同,其能量安排的比例也不同、在一般状况下,一束光在两个介质的界面上会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的规律与折射率有关。
对于折射率应从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而两角的正弦值之比是个常数。
B、对于不同的介质,此常数的值是不同的。
如光从真空进入水中,这个常数为4/3,光从真空进入玻璃中,该常数为3/2。
明显,这个常数能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我们把它定义为介质的肯定折射率,简称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
c、介质的折射率是由介质本身性质确定的。
它取决于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D、由于不同频率的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红光的传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春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
只有把握了折射率的内涵,才能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不仅能把握折射定律,而且为讨论全反射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熟悉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奇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喜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解释简洁的折射现象.●教学方法试验法、归纳法、讲练法.●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同学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课时支配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让同学做两个同学试验,激发学习爱好.[同学试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觉水中的筷子看上去似乎向上弯折了.(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同学试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渐渐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上升,观看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觉硬币上升了. (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上述试验中,同学能观察水中“弯折”的筷子和“上升”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老师利用演示试验让同学观看光的折射现象.试验装置如下图,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 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匀称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转变呢?[生甲]传播方向不转变,仍沿直线传播.[生乙]传播方向要发生转变.[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假如转变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生甲]向介面偏折.[生乙]向法线偏折.[师]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用试验来验证一下. [演示1]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转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1.老师把刚刚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同学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殊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折射规律[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转变入射角,再做两次.演示过程要让同学观看两点: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转变?[现象]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 (减小)而增大(减小).[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师]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生]看不见.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演示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师]大家观看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生]光沿直线传播,传播方向不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外表时,传播方向不转变.[师]当光线垂直射射向介质外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光的折射物理教案3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状况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5章《光现象》的第三节“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生活中的折射实例、掌握折射光路可逆性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并掌握折射定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折射光路可逆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玻璃板、白纸、直尺、量角器、插针。
2. 学具:每组一套激光笔、透明玻璃板、白纸、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透明玻璃板,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 知识讲解:(1)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光线方向的变化。
(2)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折射定律。
(3)分析生活中的折射实例,如水池变浅、水中筷子变弯等。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角度入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并计算出折射率。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生活中的折射实例4. 折射光路可逆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2)证明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2. 答案:(1)因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速度,所以光线进入玻璃时,会向法线方向偏折。
(2)将光从玻璃射向空气,观察光线方向,发现与从空气射向玻璃时的光线方向相同,证明折射光路可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理解折射定律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光的折射》教案 (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精品 2
光的折射【设计思路】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两节里 ,学生经历过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 ,但是学生对探究还是比较生疏的 ,并没有熟练掌握探究的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把本节课改为探究实验 ,我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四点好处:1、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3、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规律 ,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而探究;4、既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展实验探究 ,又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 ,光路的可逆性㈡过程与方法1.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根底上提出新的问题 ,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 ,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教学重点】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 ,光路的可逆性【教法】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具和媒体】玻璃砖、激光手电筒、水槽、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都知道渔民捕鱼有很多方法 ,如:用网网鱼、用鱼叉叉鱼等 .现在 ,我们也来体验一下 "渔民叉鱼〞 ,〔出示塑料泡沫上画有鱼和玻璃水缸〕学生进行叉鱼比赛 .当学生在比赛时 ,发现 "鱼叉〞都叉在 "鱼〞的上方后 ,很惊奇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你从这个活动中想到了什么 ?〞二、新课进行:〔一〕光的折射规律探究1〔屏显〕: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途径〕4.交流实验结果各组画出观察到的光传播路径 .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 ,告诉学生 ,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从而引入课题 .5.用语言表达探究1的结果 .结论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结论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 ,传播方向不改变 .探究2〔屏显〕 "想想议议〞: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 ,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折 ?如图3 .1.学生猜想并画出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讨论交流:师投影学生做图的情况②作这个猜想时 ,你做了什么样的假设 .〔学生能从光反射时光路可逆 ,联想到光的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实验验证:①教师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 ,如图4;②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 ,让同学们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呢 ?〔学生们跃跃欲试、兴趣很高〕③学生观察到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的光与原入射光重合 .④教师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到黑板上 .⑤结论3:光在折射时 ,光路是可逆的 .结论4:光从水〔玻璃〕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 ,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动画重现实验过程 ,增强形象刺激 .启发学生记忆:把结论1和结论4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情况联系起来 ,可得到什么样的规律 .[ "快远慢近〞 ,即在发生折射时 ,在传播得快的介质〔空气〕中是远离法线 ,在传播得慢的介质〔水或玻璃〕中是靠近法线 .]〔二〕光的折射知识应用1.现在 ,我们来解释刚刚在叉鱼比赛中 ,为什么我们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 .原来鱼从水中发出的光线 ,由水进入空气时 ,会在水面发生折射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进入人眼 ,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 ,觉得这些光线好似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鱼像发出来的 ,鱼像比鱼位置高 .所以刚刚比赛的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 .〔播放动画〕2.利用电脑播放视频材料: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 ,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 .要求学生利所学的知识加以答复 ,最|后强调看见的硬币是硬币的像 .3.教师提出:有的同学喜欢游泳 ,看水只有齐腰深 ,可到水中就不止了 ,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答复:〔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 ,发生折射 ,而人的眼睛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同学们学了光的折射知识后 ,要懂得应用到生活中 ,在游泳时要特别注意平安 .4.你见过海市蜃楼吗 ?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提问〕空气水学生答复:〔从报纸报道上知道海市蜃楼的现象 ,从电视上看到海市蜃楼 ,从科普读物上知道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 .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已经知道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其实严格地说 ,光只是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如果介质疏密不均 ,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多发生在夏天海面上 .三、小结通过今天学习 ,有哪些收获 ?〔结合板书〕四、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投影〕五、板书设计第四节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现象气二、眼睛 "受骗〞六、布置作业P48 动手动脑学物理4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方式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视频资料 ,玩具车、玩具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5 min〕〖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 ,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 ,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都有质量 ,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 ?[讨论][总结1] 今天 ,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 .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 ?〔板书本章课题〕[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 ?〔板书本节课题〕二、进入新课 ,科学探究〔一〕机械运动〔10min〕1.现象[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 ,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 ,哪些是静止的 ?[答复]〔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也可能答复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 .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 .小学科学课上学过 ,地球本身在自转 ,还绕太阳公转 ,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 .同理 ,银河系也是运动的 ,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 ,所以从宏观上看 ,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 .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概念[问题] 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观察] 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但凡运动的物体 ,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 ,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板书〕〔二〕参照物〔15 min〕1.概念[问题]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 ,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 ?如黑板是静止的 ,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 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 ,如果都运动 ,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 ,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 ,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 ,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 ,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 ,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 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播放视频2]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 ?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 ,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 ,判断它是运动的 ,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 ,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 ,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 ,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 ,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 ,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 ,那么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 ,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3.练习〔1〕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 ,过了一会儿 ,甲列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 ,然而 ,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上述说明 .②平直公路上 ,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 .甲感觉顺风 ,乙感觉无风 ,丙感觉逆风 ,那么当时刮的是风 .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________ .〔2〕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①〔2021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人在桥上走 ,桥流水不流〞 .其中 "桥流水不流〞 ,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②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 ,乙知甲车比乙车快 ,比丙车慢 ,那么以为参照物时 ,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 min〕[问题] 同一情况 ,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类比]1.说某一同学个子高 ,是不准确的 ,应该说 ,它与谁相比个子高 ,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 ,也是不科学的 .2.某人问路 ,到某地要用多长时间 ,该人不答 ,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 ,该人才说1小时左右 ,问路人不解 ,该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 ,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 ?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 ,可见 ,我们表达话语时 ,一定要说话严密些 .〔四〕思考与练习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虽然运动是绝|对的 ,但我们平时为了研究方便 ,仍然说某个物体是静止的 ,为什么 ?就是因为平时我们判断某个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选择了一个作标准的物体 ,这个物体我们叫做参照物 .对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而言 ,参照物的选择不止一个 ,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却并不一定相同 ,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为了表达严密 ,说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 ,一定要加以参照物 .如果没加 ,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言的 .四、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五、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 ,即运动是绝|对的 .二、参照物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 ,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反思: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 "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频闪摄影〞●教学方法引导 -探究;参与 -活动●教学用具微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3min〕[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 ,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 ,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 ,它们的快慢一样吗 ?你认为哪些物体快 ,哪些物体慢呢 ?[讨论][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 ,科学探究〔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 ,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 .[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 ?[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路程长那么比较快 ,路程短那么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 ,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所用时间短那么比较快 ,所用时间长那么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 ,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 ,确实不容易比较 ,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 [总结]〔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谁大 ,谁运动得就快 ,谁小 ,谁运动得就慢 .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 ,谁大 ,谁运动得就慢 ,谁小 ,谁运动得就快 . 〔三〕速度〔10min〕[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 ,那么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那么速度越小 ,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 .[播放视频3]速度的引出 ?[公式] ,用符号表示为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 ,时间的单位是秒〔s〕 ,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即m/s或m.s -1 . 常用单位是km/h或km.h -1 .单位换算:1m/s =1× =3.6km/h练习:1km/h =______m/s .[一些物体的速度]阅读课文第31页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外表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 ,也叫环绕速度 .〕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典型例题以下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A.蜗牛:1.5毫米/秒B.炮弹:1000米/秒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D.火车:360千米/时[例题]两例题先让学生看 ,然后变换一些数值进行计算 ,变换条件进行计算 ,让学生再命一些类似的题目 .让另外的学生计算 .〔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0min〕[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 ,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 .看课本图12.2-2 ,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 .[播放视频4]运动的快慢 .[结论]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如……[计算]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固定 ,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 ,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 . 公式 ,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 ,t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就是平均速度 .[播放视频5]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速度表]练习: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的图像]将频闪照相与图像结合 ,会得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练习:有关图像的判断、选择题等 .[播放视频6]频闪灯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 ,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 ,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 ,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 ,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 ,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作业布置P30动手动脑学物理2、3、5 .五、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新北师大版
尊敬的用户: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
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
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
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四、光的折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现象。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1、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2、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具激光笔,玻璃砖,香,火柴,墨水,鱼缸,铅笔,水杯,量角器,笔,纸,直尺,钢笔。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大家看这个鱼缸,我现在用激光笔照亮空鱼缸底下的A点, 然后我往鱼缸里倒水,然后回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呢?学生可能回答:光线反射走了,照不到A点。
学生可能回答:光还是能照亮A点。
学生可能回答:光折射后,还是照到A点。
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到底会出现哪种情况呢?演示试验:激光笔先垂直照亮空鱼缸底部的A点,然后慢慢往鱼缸里倒水(已经滴入几滴墨水的水),激光笔仍能照亮鱼缸底部的A 点。
(且光线没有发生偏折)学生产生疑问:光在水面应该发生发射,为什么光线没有反射走,而是进入到水中了呢?学生讨论可能得出的结论:1、光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只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了。
2、激光是一束光线,不是一条光线,部分发生了发射现象,部分进入了水中。
教师启发:怎么样才能验证大家的讨论的结果呢,大家设计个试验学生设计试验:让光线斜射如水中,让反射光线不和入射光线重合。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课题 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学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反射2、了解光的反射规律,认识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漫反射教学重点1、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1、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平面镜、手电筒、量角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为什么湖面会反射阳光(一)光的反射现象[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提问学生: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教师强调,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前先注重理解几个光反射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二)光的反射规律活动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老师演示实验。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入射角。
(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思考讨论学生讨论回答提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体现科学探究的科学和严谨性本课教学反思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光的折射》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物理2
《光的折射》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本节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光的折射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学好本节课有利于学生学习透镜的有关知识,为学生分析自然界的折射现象提供理论的依据。
也为高中的光学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作出已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折射初步规律依据:初二学生刚接触光学的知识,对光路的规律较生疏。
教学难点: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二、教学教具:大烧杯、水、筷子、小烧杯、光具盘、三棱镜、激光三、教学方法:1、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
3、突出折射知识的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和方法,培养学生说理能力。
依据:学生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实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学习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实验法、分析法、比较法、作图法等。
五、教学程序:1、新课引入:[教师演示实验]小烧杯中盛水,观察没有盛水和盛有水的烧杯底深浅的变化,以及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中部分有什么变化。
(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实验前,让学生猜想一会儿。
问:为什么烧杯中倒入水后,烧杯底深度会看起来变浅,水中的筷子会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主要教学过程设计:(1)[演示实验]光从玻璃斜射到空气中,观察在玻璃与空气接触面处发生的折射现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第五节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2)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对光线作用教学难点: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关系教学形式: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探究活动4.7。
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
(1)发现问题:夏天我们去游泳时,双脚进入水中发现腿好象“短”了一节。
(2)提出问题:为什么脚进到水中和陆地上观察不一样呢?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3)猜想与假设:这可能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设计实验:我现在有一束激光,你能否来证明一下,光由空气射向水中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呢(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加以改进,并让其上来演示完成)现象: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得出结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认为在水里的东西好象会往上升些,但物体本身并没有上升。
并让学生再举些实例探究活动4.8,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
(1)提出问题:那么光由空气射向透明固体的现象是否也一样呢?(2)猜想:应该也是一样的。
(3)设计实验:由学生讨论并得出实验方案。
可将激光束通过一玻璃,观察其现象。
(4)进行实验:由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做辅导,并做垂直入射时的现象。
光的折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2. 掌握光的折射规律;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验证光的折射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介绍;2. 光的折射规律的讲解;3. 光的折射实验设计;4. 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光的折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对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欲望。
2. 概念讲解(15分钟)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基本概念,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
3. 光的折射规律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光的折射规律,包括斯涅尔定律的表达式和解释,解释折射率的概念。
4. 光的折射实验设计(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测量折射角和入射角,验证斯涅尔定律。
5.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际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包括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不同介质的折射现象等。
6. 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15分钟)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计算折射角和入射角,并比较不同介质的折射率,验证光的折射规律是否成立。
7. 总结(10分钟)回顾光的折射规律,和学生讨论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分析过程,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一些与光的折射相关的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成果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观察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用具:平面镜、光源、半球状容器、透明介质等;3. 实验工具:直尺、量角器、光线投射仪等。
六、教学延伸:1. 加大实验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折射实验设计;2. 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异常现象;3. 培养学生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眼镜的配光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实验,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亲自操作,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上2.2《光的折射》word【一等奖教案】
2.2光的折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法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等名词。
(3)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应用。
(4)会应用有关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理解折射规律中的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2)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及相关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导语二师: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请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由此现象可知,光不再沿____传播,这就是光的___现象。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做一做】让一束激光斜射至玻璃或水中时,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观察与思考】(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方向是否发生偏折?(2)从空气中入射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现象】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水中的光线向法线靠拢。
【小结归纳】1、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介绍光折射时光路图中的有关名词:(1)法线:过折射点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MN )(2)入射角(∠AOM )(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 )【演示】(1)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2)入射光线远离法线,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现象】入射光线靠拢(或远离)法线,折射光线 也靠(或远离)法线。
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猜一猜】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进入玻璃砖后,光束将如何偏折?当光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出射光线又将如何偏折?试一试作出光路图。
光的折射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光的折射的教案导语:本教案主要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包括光的折射定律和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规律以及应用。
通过此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改变规律,以及如何计算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等重要概念。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以及相关概念;2.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并应用光的折射定律;2. 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直尺、平面镜、尺寸适宜的透明物体(例如玻璃块)、直角三棱镜、纸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的问题或图片展示,向学生引入光的折射主题。
例如:什么是光的折射?你能举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吗?Step 2:光的折射定律的讲解(10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由光的折射定律来描述。
”2. 解释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Step 3:实验展示(20分钟)老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并利用直角三棱镜和玻璃块等器材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测量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Step 4:光的折射定律的推导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老师通过几何解析法向学生展示光的折射定律的推导过程。
2. 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光的折射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精确度。
Step 5: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的解答,包括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和计算题目。
2. 分组讨论并解答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在游泳池中看到的人的形状会变形?Step 6:知识拓展与应用(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写出3-5个光的折射应用的例子,并进行分享。
五、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光的折射-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1.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
学
能力
目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标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 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与价值 观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2.领略光 的折射的美 妙。
1.引发探究 冲动,进入 猜想和设计 环节;2.学 习发现问 题、科学猜 想的物理思 维方法。
想办法把光的折射现象记录下来便 于研究。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交流、完善实验方 1.讨论设计方案;
案。
2.参与展示和交流。学生
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方案 讨论出实验方案;
先把玻璃砖平放在一张白
纸上,然后在纸上光画一
条分界面和一条入射光
线,然后将玻璃砖平放在
分界面上,用激光笔对着
入射光线的方向设想玻璃
砖,再把折射光线用笔画
下来,就可以找到折射光
线的位置。
展示共同确定的实验方案,提示需要 分组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或数据;巡
视、指导。
1.优选方 案,便于探 究;2.培养 学生交流与 合作能力。
念 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
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
己聪明才智掌握
知识与技能 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教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4.4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
进行新课:
1、试验: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
(先让学生猜想:光线会往哪边折?)
结果: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结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有关现象:
(1)、池底变浅:做图说明
(2)、筷子弯折:做图说明
(3)、海市唇楼:做图说明
(4)、渔民刺鱼:做图说明:
(5)、通过透明物质看物体,都是折射现象,成的都是虚像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