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讲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试验员基础培训(内部资料)
幻灯片1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除外)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讲其他品种混凝土幻灯片2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的组成: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水(拌和)外加剂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砼)。
幻灯片3各成分的作用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
其结构如图1。
幻灯片4图1 普通混凝土结构示意图1—石子;2—砂子;3—水泥石;4—气孔幻灯片51.1细骨料-砂子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
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5(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按产源不同,天然砂分为山砂、河砂和海砂。
人工砂是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幻灯片61.1细骨料-砂子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类别不同,要求不同)。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幻灯片71.1.1 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1)选择细骨料的原则为了节约水泥,并使混凝土结构达到较高密实度,选择骨料时,应尽可能选用总表面积较小、空隙率较小的骨料(砂子的总表面积与粗细程度有关,空隙率则与颗粒级配有关)。
(2)粗细程度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粗细程度。
幻灯片8(3)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
同样粒径的砂空隙率最大,若大颗粒间空隙由中颗粒填充,空隙率会减小,若再填充以小颗粒,空隙率更小,如图2所示。
混泥土技术
混泥土技术是指用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混泥土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下面是混泥土技术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1. 设计配方: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确定混泥土的配合比例。
配合比包括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的比例,以及可能添加的控制剂、化学添加剂等。
2. 原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等原材料。
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
3. 搅拌混合:将水泥、沙子和石子按照配合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车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
搅拌时间和方法要充分,确保混合均匀、无团块。
4. 浇筑与振捣:将混凝土倒入预定位置,使用振动器或手工振捣器进行振捣,以排除空气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控制振捣时间和强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5. 养护:在混凝土硬化初期,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如喷水、
铺盖湿布等。
养护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混泥土技术,如预应力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
这些技术要求更高,通常需要经过专门的设计和施工操作。
总结起来,混泥土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技术,涉及配方设计、原材料选择、搅拌混合、浇筑与振捣以及养护等步骤。
正确应用混泥土技术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
但要确保混凝土在工程中能够达到设计要求,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在进行混凝土工程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1.强度: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确保所使用的混凝土能够满足承重要求。
2.耐久性:混凝土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抗冻融、抗硫酸盐侵蚀等。
3.可泵性:如果需要通过泵输送混凝土,则需要选择具备良好可泵性能的混凝土材料。
4.施工性能: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以便于施工。
5.环保性:选择环保型的混凝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一步。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水胶比和水灰比。
2.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和性能,确定配合比中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
3.掺合料的使用:合理使用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4.施工要求:考虑施工方法和要求,确定配合比中的砂浆含量、防水剂等控制要素。
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工艺是混凝土工程中的核心环节,良好的施工工艺可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施工工艺: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模板安装、检查模板尺寸、检查基础平整度等。
2.混凝土浇筑: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选择适当的浇筑方法,如自流平浇筑、振捣浇筑等。
3.振捣作业: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以排除空气和水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4.平整与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平整和养护工作,以避免混凝土裂缝和表面不平整。
增加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使用抗硫酸盐腐蚀混凝土。
混凝土基本知识培训
混凝土基本知识培训(二)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在各类建筑结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进一步介绍混凝土的基本知识,包括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认识,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支持。
正文内容:一、混凝土的组成1.水泥的种类和配合比2.骨料的选用和粒度分布3.矿物掺合料的作用和种类4.混凝土的掺加剂及其作用5.混凝土的拌合比设计二、混凝土的性能1.强度和耐久性的关系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3.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性能4.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5.混凝土的热性能和隔热性能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a.基础处理b.模板的制作和安装c.钢筋的布置和固定2.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和拌合过程a.配合比的调整和试验b.混凝土的拌合工艺和设备c.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3.混凝土的浇筑和振实过程a.混凝土的泵送和运输b.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和坍落度控制c.混凝土的振实方法和振捣设备4.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发展a.混凝土的初期养护措施b.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措施c.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四、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混凝土强度低的原因及处理办法2.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混凝土抗渗性能差的原因及改善方法4.混凝土的空鼓和掉皮问题的解决方法5.混凝土的泵送和运输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五、混凝土质量控制1.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方法a.强度试验和收缩试验b.抗渗试验和耐久性试验c.其他常用试验方法2.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点a.材料验收和存储控制b.拌合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c.质量控制的记录和报告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混凝土的组成、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常用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应深入学习和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
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以帮助您正确进行混凝土施工。
1. 原材料准备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等。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工程要求,并且需要按比例准确计量。
砂和石子需经过洗净,以去除杂质。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还要检查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并确保其与水泥相容。
2. 混凝土配制混凝土配制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环节。
在配制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比例混合水泥、砂、石子和水。
配制时,要充分搅拌,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凝结性。
还要注意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 浇筑与振捣浇筑前应清理好施工区域,并在需要时进行模板安装。
浇注开始前,应先进行湿润处理,以防止混凝土吸水过快和过早凝结。
浇筑时,要控制好流动性,保证混凝土能够填满模板,并排除气泡和空隙。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振捣机进行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养护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的目的是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防止水分过早流失和混凝土表面龟裂。
养护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7天以上。
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受冻。
二、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产生开裂的原因可以是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也可能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所致。
解决方法包括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混凝土中的纤维材料、改进浇筑和养护技术等。
2.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过关、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养护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解决方法包括选择优质的原材料、精确计量配制、加强施工管理和养护等。
3.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点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建造、桥梁、道路等工程中。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要点需要特殊注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施工工艺的控制等。
1. 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受到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的影响。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
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应选择粒径适中、坚固耐用的石料。
在选择骨料时,还应注意避免含有过多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此外,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和外加剂也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2. 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是混凝土中各组分的配比关系,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综合考虑。
普通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要求,同时尽量节约原材料和减少成本。
在确定配合比时,还应考虑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3. 施工工艺的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工艺控制对于保证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艺。
搅拌时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浮现堆积、分层等现象。
其次,应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工艺。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4. 施工现场的管理混凝土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施工组织,明确各个工序的责任和任务。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浮现违规行为和施工事故。
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施工工艺的控制和施工现场的管理。
惟独在这些关键技术要点得到合理的应用和控制,才干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混凝土基本知识介绍(二)
六、混凝土的生产控制与运输1、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图:2、生产计划要求:商品混凝土生产方式与别的商品不同,其特点是以销定产,时限性强。
混凝土一旦生产出来以后,宜在90分钟内开始卸料,并在初凝时间一半之内卸完,才能较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生产方与使用方必须协调一致,使供料速度与用料速度一致,使工地上混凝土供应既不脱节也不堆积。
3、搅拌要求:(1)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筒充分湿润。
(2)注意观察下料是否均匀,防止出现两盘料混仓的情况。
(3)经常清洗搅拌机,防止搅拌叶粘附较多混凝土引起的拌合效能低下。
4、材料配比:(1)计量设备应定期检定,保持其准确性,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各原材料每盘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为±2%;粗细骨料为±3%。
各原材料累计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
(2)应经常注意砂和石含水量的变化,并按测定的含水率调整加水量,以便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在搅拌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搅拌出来的混凝土的坍落度,并进行严格控制。
5、搅拌时间:混凝土应搅拌至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高标号混凝土应延长搅拌时间10-30秒。
6、混凝土的运输(1)混凝土的运送时间指从混凝土由搅拌机卸入运输车开始至该运输车开始卸料为止。
运输时间应满足合同规定,当合同未作规定时,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的混凝土,宜在1.5小时内卸料,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运送时间可延长0.5小时。
(2)在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离析,水泥浆流失和坍落度过大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保持车罐转速6-8转/分钟。
(3)在炎热、寒冷或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应采取有效的防热、保温、防风、防雨等措施。
(4)采用车辆运输时应力求道路平坦,行车平稳,以免发生严重分层离析现象,如发生分层离析,则应在卸料前进行二次搅拌。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普通硅酸盐水泥适用于大多数建筑工程,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大体积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工程等,可能需要选用特种水泥。
2、骨料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通常选用碎石或卵石,其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细骨料一般采用中砂或粗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等也需要严格控制。
3、掺合料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常掺入一定量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这些掺合料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4、外加剂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早强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等。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
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条件和原材料的性能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配合比设计需要经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等步骤,最终确定满足要求的配合比。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等参数。
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砂率的选择应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填充性。
单位用水量则应根据骨料的最大粒径、坍落度要求和外加剂的性能等进行确定。
三、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保证原材料均匀混合,达到规定的搅拌时间。
搅拌设备的类型和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计量和投料顺序。
对于大规模的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对于小批量的混凝土施工,可以采用现场搅拌。
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四、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泌水和坍落度损失过大等现象。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介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碎石、河砂和水。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稳定了混凝土的整体结构;碎石和河砂是混凝土的骨料,提供了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水则是混凝土中水泥的反应介质,使其与骨料发生水化反应。
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实践经验确定混凝土中各组分的配合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确保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 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抗渗性能: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 施工性能: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送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艺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搅拌过程中需要保证水泥和骨料充分混合,且不产生团聚现象。
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2.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保持均匀、连续和充实,以避免产生空洞和裂缝。
振捣能够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增加强度。
3. 平整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平整和养护。
平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和水平度;养护可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使其逐渐硬化和达到设计强度。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对于其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避免在极端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施工,并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
2. 防止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
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缝设置和养护措施。
3. 安全施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安全事项,如工人的个人防护,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构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领域。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材料配比、浇筑、养护和检测等方面。
1. 材料配比混凝土的性能直接与材料的配比有关,因此合理的材料配比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
在配比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材料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外加剂。
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2. 浇筑技术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关键环节,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均匀性和表面光洁度有直接影响。
浇筑时需要选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如手摇、机械或泵送等。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保证混凝土能完全填满模板,并避免产生气孔、蜂窝和分层等缺陷。
3. 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使其充分发挥设计性能。
养护措施包括保湿、保温和遮阳等。
保湿可减少混凝土水分的蒸发,促进其早期强度的发展。
保温则有助于混凝土的硬化及强度的提高。
遮阳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和麻面等问题。
4. 检测方法为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抗压强度测试、超声波检测、渗透性测定和抗冻性能检验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材料配比,保证工程质量。
总结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材料配比、科学的浇筑技术、有效的养护措施和精准的检测方法,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操作,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由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通过水泥的水化硬化形成的一种坚固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在建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用于地基、基础、墙体、柱、梁等部位的施工,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养护等环节进行操作的技术要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混凝土配制1.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料,它们的选择应根据施工部位和混凝土强度等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2.控制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子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配合比,它的合理控制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3.搅拌均匀: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保证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团聚、偏析等情况。
二、混凝土浇筑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等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
2.控制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应适中,过快会引起过多的水泥浆涌出,过慢则会导致凝结时间延长。
3.防止假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假拌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4.振捣和抹平:在浇筑混凝土后,应立即进行振捣和抹平,使混凝土表面充分密实、平整。
三、混凝土养护1.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湿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过快失水导致强度下降。
2.覆盖保护:在混凝土早期养护中,应做好覆盖保护工作,避免雨水、日光等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通过合理配制、施工过程的控制和养护等环节的操作,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混凝土培训课件
混凝土培训课件一、引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优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和施工水平,加强混凝土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件旨在介绍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性能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为混凝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和必要的化学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经过硬化后具有强度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
2.混凝土的组成(1)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等;(2)粗细骨料:砂、石子等;(3)水:洁净水或可饮用的水;(4)化学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
3.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2)按用途分为: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3)按施工方式分为: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性能特点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承受荷载的能力越强。
2.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耐磨性等。
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
3.可塑性混凝土在硬化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
4.热传导系数小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较小,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适用于制作保温隔热构件。
5.耐火性混凝土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适用于防火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气温进行调整。
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车,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运输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以下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些要点:1.材料准备: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砂石和骨料。
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设备准备:混凝土施工需要一些特定的设备,如搅拌机、输送泵和振动棒等。
在施工前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已完成,确保其正常运行。
3.模板搭设: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先搭建好模板,用来固定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
模板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压。
4.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比如,将模板表面涂上模板油,以便于混凝土的脱模。
同时,应在模板底部安装钢筋网,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5.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需要使用专门的搅拌机。
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现场温度进行合理调整。
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6.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应从高处逐渐浇注,以减少气泡的产生。
同时,要保持均匀的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以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错位。
7.混凝土振捣:在浇注混凝土后,应使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排除其中的气泡,并保证混凝土的牢固和一致性。
8.平整和养护: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是施工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刮板机和滑板机等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平整处理。
平整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控制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9.质量检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通常会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坍落度和密实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原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模板搭设、混凝土的浇筑、搅拌和振捣、平整和养护等。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试验员培训第二讲
(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配合比相同时,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
土强度也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小,
混凝土强度也越高。 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呈曲线关 系,而与灰水比呈直线关系(见图2.5)。其强度 计算公式是:
C f cu a f ce ( b ) W
(2)粗骨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特征
浆包裹,改善骨料之间的润滑性能,从而使混凝 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提高。但水泥浆数量不宜过多, 否则会出现流浆现象,粘聚性变差,浪费水泥, 同时影响混凝土强度。
(2)水泥浆的稠度
水泥浆的稠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1m3混凝土
中水与水泥用量的比值)大小。水灰比过大,水
泥浆太稀,产生严重离析及泌水现象;过小,因 流动性差而难于施工,通常水灰比在0.40~0.75 之间,并尽量选用小的水灰比。
小例题
2.9、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和天然
砂配制混凝土,制作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试件3块,标准养护7d,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140kN、 135kN、142kN。该该尺寸混凝土7d立方体抗压强度为 ( )MPa。 A.13.6 B.13.9 C.12.1 D.14.4
图2.5 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及灰水比关系
(a)强度与水灰比关系;(b)强度与灰水比关系
图2.6 混凝土强度与保持潮湿时间的关系
1—长期保持潮湿;2—保持潮湿14d;3—保持潮湿7d; 4—保持潮湿3d;5—保持潮湿1d
图2.7 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参考曲线
图2.8 混凝土试件的破坏状态
(3)砂率(βS)
砂率是指混凝土内砂的质量占砂、石总量的 百分比。 选择砂率应该是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 定的条件下,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 并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或在保证良好和 易性的同时,水泥用量最少。此时的砂率值称为 合理砂率(如图2.3、图2.4)。 合理砂率一般通过试验确定,在不具备试验 的条件下,可参考表2.4选取。
混凝土技术课件
这个混凝土技术课件将介绍混凝土的各个方面,包括概述、原材料及其特性、 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强度测试方法、耐久性影响因素、施工控制与质量 保障、使用寿命评定、维护与保养、检验与验收标准、恢复与加固技术,以 及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混凝土的概述
混凝土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建筑材料,由水泥、砂砾及风化火山土(浆体填 充料)或碎石(骨料)等组成。它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被广泛应 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和工程结构中。
结构的质量,确保其满足设计,确保混凝土结构 的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符合相关标 准和规范。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评定
使用寿命评定是通过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耐久性和维护情况,来预 测其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的时间。
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与保养
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其长期使用寿命的关键。包括定期检查、修 理、防水处理和养护等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检验与验收标准
混凝土结构的检验与验收标准是检验和验收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指南,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强度、抗渗 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混凝土恢复与加固技术
1 裂缝修复
对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进行 修复,恢复其强度和功能。
2 增强技术
使用纤维增强材料或加固材 料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 承载能力。
3 防腐蚀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水泥、砂砾、风化火山土和碎石的比例,以获得 所需的混凝土强度、流动性和工艺性能。配合比要考虑材料特性、施工要求 和使用环境。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
硬化
2
混凝土在施工后需要充分硬化。可以
通过水养护、蒸汽养护或化学养护来
加速硬化过程。
3
浇筑
将混凝土倒入模具或框架中,并用振 动器消除气泡。在浇筑过程中,需要 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固时间。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的基础材料,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固和耐久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希望对广大建筑施工人员有所帮助。
1.原材料准备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
在施工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水泥的品种和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砂和石子要清洁,无杂质和污染物。
水的用量要控制在设计比例范围内,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
只有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保证搅拌设备的良好状态。
搅拌设备的搅拌筒内不得有积料、结块或其它异物,搅拌时间要保证充分搅拌,搅拌速度要适中,搅拌均匀。
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3.施工环境混凝土施工必须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在下雨、大风或高温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施工。
施工现场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混凝土过早脱模或结冰。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尘土或其它污染物进入混凝土中。
4.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包括人工浇筑和机械浇筑两种。
在选择浇筑方法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度,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或浆体粗糙等质量问题。
5.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养护措施包括湿润养护、包覆养护等。
在养护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干裂和脱模。
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标号和强度等级来确定。
6.质量检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混凝土骨料、强度、密实度、抗渗性等一系列指标。
只有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技术是一种基础性的建筑技术,它是制造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过程,也是建筑师和工程师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
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大型建筑物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中,因为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以及施工简单等优点。
1. 混凝土的材料和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水泥、砂和骨料组成。
水用于把混合材料浸湿,产生化学反应和带来流动性。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粘合剂,能够保持混合材料在一起。
砂是粒度介于0.05至2.0毫米之间的碎石,它填充混凝土材料中的空隙并提供强度。
骨料是粒度大于2毫米的碎石,它也是提供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也可以添加其它材料以改变其特性。
例如,添加特别的化学物质可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添加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添加颜料可以使混凝土具有不同的外观。
2.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手摇、自动振捣、混凝土泵和混凝土喷涂。
手摇是最古老的混凝土施工方法,需要人力来合并混合材料,并手动振捣以去除气泡。
自动振捣是一种现代的施工方法,使用振捣器来振动混合材料而不需要人工操作。
混凝土泵使用液压机械把混合材料输送至远距离的地方,适合用于道路、桥梁、大型建筑物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中。
混凝土喷涂是一种连接喷枪和压缩空气的过程,将混合材料喷涂到需要覆盖的表面上。
3. 混凝土的种类混凝土的种类根据其强度、使用环境和用途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混凝土种类包括高强度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预制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和地下防水混凝土。
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混凝土,它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承重墙、桥梁和道路的建设中。
普通混凝土是最常见的混凝土种类,用于建筑物的墙壁、柱子、基础和水泥路面等。
预制混凝土是使用模具在另一个位置生产的混凝土,然后用于搭建建筑物。
轻质混凝土是一种比普通混凝土更轻的混合材料,适合用于轻质建筑物,例如车库和木屋。
地下防水混凝土是一种用于防水日用品的混凝土,通常用于水坝、隧道和地下室等建筑物的建设中。
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
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养护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
一、混凝土的配制混凝土的配制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环境,将水泥、砂、骨料、水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的过程。
正确的混凝土配制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基础。
1.1 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其品质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考虑工程要求、环境条件和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水泥类型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等。
1.2 骨料的选择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物,根据大小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主要由砂石、碎石等组成,细骨料主要由砂子组成。
选择合适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性能。
1.3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质量之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过小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施工和养护。
因此,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合理确定水灰比。
二、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施工是指将配制好的混凝土浇注到模板中,并进行充实、振捣和修整等工艺。
正确的施工过程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2.1 模板的搭设模板是用于固定混凝土的临时支撑结构,搭设模板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确保模板的稳固和符合设计尺寸。
2.2 配筋的布置配筋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提高抗震性能。
在布置配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覆盖层和间距符合标准。
2.3 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浇注时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浇注后需进行充实工作,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并排除气泡和杂质。
三、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硬化之前,通过加湿、遮阳等方式,保持其良好的湿润状态,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
正确的养护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技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混凝土进行施工,而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其施工技术含量比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和复杂性。
一旦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必定会对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加强和创新,这对于现代混凝土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在建筑工程中现代混凝土技术的运用的意义由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因此城市中的建筑开始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在实际的大型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建设时,开始提高对于混凝土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要,混凝土技术需要做好创新工作,合理控制建筑组工程自身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更多的采用C100与C120两种类型的混凝土建设高层的大型建筑,这两种混凝土具备较高强度的性能。
伴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层见叠出。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的混凝土需要提高其自身的强度与性能,提高混凝土技术,有助于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质量。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加之建筑行业对于混凝土技术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建筑事业开始向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正因如此,现代混凝土技术开始融人绿色环保理念,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混凝土中融入环保理念,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更好的发展,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更好的发展。
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做好整个工程的研究工作,挑选最佳的建筑材料,运用绿色环保型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能够体现出建筑工程自身的生态环保的价值。
需要利用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固体废渣,使建筑工程更加环保。
2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2. 1固体废渣利用技术在建筑工程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渣,而对于这些固体废渣的处理情况,大部分施工单位都是集中放置,或对固体废渣进行运走等,而现代混凝土技术便能充分利用,对部分固体废渣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那些具有较强活性的矿渣、粉煤灰等,传统处理方式就是填埋运走,严重浪费资源的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计算法、固定砂石法等。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以 下几点: 1)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 155~180kg。 2)水胶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掺量有所不同,按 体积比宜取 0.8~1.15。 3)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胶比计算得到单位 体积粉体量。单位体积粉体量宜为 0.16~0.23。 4)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 0.32~ 0.40。
f cu ,o>f cu ,k 1.645
3
(2)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1)处于常规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满足所处的环境 条件下服役年限提出的要求。 如抗碳化耐久性要求
W /B
5.83C 38 . 3 % ≤ a t
2)对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
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应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 计规范》GB50467 进行耐久性设计。
5
按主要技术内容中的耐久性技术指标控制,结合 工程情况也可参照《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193 中提出的指标进行控制; 耐久性试验方法可
采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B/T50082 规定的方法。 3.适用范围 高性能高耐久性混凝土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 工程,如港口、海港、码头、桥梁及高层、超高层混 凝土结构。
6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杭州湾大桥、山东东营黄河公路大桥、武汉武昌 火车站、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 湖南洞庭湖大桥等。
7
杭州湾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 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 总投资约 118 计时速 100km/h, 亿元。杭州湾跨海大桥全景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 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 448m 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 南航道桥为主跨 318m 梁斜拉桥, 通航标准 35000 吨; 的 A 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通航标准 3000 吨。 除南、 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 30~80m 不等的预应 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
11
配合工程进度实施。这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12
13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
该工程为新建综合楼(包括顶级写字楼、超五星 级酒店、高端服务式公寓、高档商场、旅游观光、国 际会议中心等功能) ,总用地面积 31084 平米,塔楼 ,由一栋 103 总高度 432 米(不含直升机平台高度) 层主塔楼、一栋 28 层套间式办公楼和 5 层与塔楼连 接的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 44.8 万平米。 结构类型:钢结构 框架核心筒 基础形式:桩基
2.技术指标 (1)工作性:新拌 HS-HPC 混凝土的工作性直接
影响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度 大,流动性慢,不利于超高泵送施工。
19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 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 ,坍 落度≥240mm,扩展度≥600mm,倒筒时间≤10s, 同时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29
填充性:△G≤5mm; 抗离析性:△h≤7%; 流动性:Lf≥700mm; 黏聚性:两小时内满足以上各项指标要求。 3.适用范围 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浇筑量大,浇筑深度、高度 大的工程结构;配筋密实、结构复杂、薄壁、钢管混 凝土等施工空间受限制的工程结构;工程进度紧、环 境噪声受限制、或普通混凝土不能实现的工程结构。
10
技术,大桥钢管桩基础具有桩长、大直径、数量巨大 的特点。桩长达 89 米,桩径为 1.5 米和 1.6 米,总计
5474 根。 其创新点是: 超长整桩预制; 内外螺旋焊接;
三层熔融环氧粉末涂装;埋弧自动焊工艺;大直径不 等壁厚焊接;阳极阴极保护。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其创新点 是:建立可靠的钢筋腐蚀电学参数和输出光功率变化 数据;研制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动态预报软件;制定大 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长期原体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并
14
建设规模:44.8 万平米 项目投资额:135000 万人民币 开工日期:2006-12-1 竣工日期:2009-10-1 广州西塔结构极其复杂,建造难度非常大。中建 四局董事长兼西塔项目总经理叶浩文介绍,在施工过 程中,联合体项目部先后研发和采用了多项全国乃至 世界领先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工程施 工中的四大世界级难题:一是 1007 天的工期内完成
16
17
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 HS-HPC)是强度等级 超过 C80 的 HPC,其特点是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 性,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和梁,与普通混凝土结构 具有相同的配筋率,可以显著地缩小结构断面,增大 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1.主要技术内容 HS-HPC 的水胶比≤28%,用水量≥200kg/m3,
(2)HS-HPC 的配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
f cu ,o 1.15 f cu ,k
(3)HS-HPC 应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因其内部结
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
(4)HS-HPC 自收缩及其控制
20
1)自收缩与对策
当 HS-HPC 浇筑成型并处于密闭条件下, 到初凝 之后,由于水泥继续水化,吸取毛细管中的水分,使 毛细管失水,产生毛细管张力,如果此张力大于该时 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将发生开裂,称之自收缩 开裂。水灰比越低,自收缩会越严重。 一般可以控制粗细骨料的总量不要过低,胶凝材 料的总量不要过高;通过掺加钢纤维可以补偿其韧性 损失,但在侵蚀环境中,钢纤维不适用;需要掺入有
1428 个,工程规模浩大。
施工技术方面,面临着海上激流区高墩区大吨位涂区大吨位箱梁 的长距离梁上运梁及架设,超长螺旋钢管桩的设计、 防腐与沉桩施工等诸多施工关键技术的挑战;在测量 控制方面,因桥梁长度超长,地球曲面效应引起的结 构测量变形问题十分突出,受海洋环境制约,传统测 量手段已无法满足施工精度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如何 高效测量施工是一个制约全 借助 GPS 技术实现快速、 桥工期的核心技术问题。 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
2
且无碱活性。 4)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是高耐久 性混凝土的特点。矿物微细粉宜采用硅粉、粉煤灰、 磨细矿渣及天然沸石粉等,所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 国家有关标准,且宜达到优品级。矿物微细粉等量取 代水泥的最大量一般为, 硅粉≤10%, 粉煤灰≤30%, 矿渣≤50%, 天然沸石粉≤10%, 复合微细粉≤50%。 5)配合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
第二讲 混凝土技术 1、高耐久性混凝土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4、轻骨料混凝土 5、纤维混凝土 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9、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1
一、高耐久性混凝土 1、主要技术内容 (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 1)水胶比(W/B)≤0.38。 2)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 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不得选用立窑水泥。 3)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10%,Dmax≤25mm,采用 15~25mm 和 5~15mm 二级配合, 饱和吸水率<2.0%,
适用于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工程。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国内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工程已大量应用
HS-HPC,国外超高层建筑及大跨度桥梁也大量应用。
23
三、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 SCC),指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 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 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的性能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 凝土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主要包括自密实混凝 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控制技术。
24
(1)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 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流动性、填充性 和保水性。通过骨料的级配控制以及高效减水剂来实 现混凝土的高流动性、高填充性。其测试方法主要有 U 型槽法、L 型槽法、倒坍落度筒法等。自密实混凝 土工作性的控制技术是一个关键。 (2)配合比设计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有
28
3
选用圆形且不含或少含针、片状颗粒的骨料。 4)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具备的高流动性、抗离析性、间隙 通过性和填充性这四个方面都需要以外加剂的手段 来实现。因此对外加剂的主要要求为:与水泥的相容 性好;减水率大;缓凝、保塑。 (2)工作性技术指标 坍落度:Slf≥250mm; 坍落扩展度:Lsf≥700mm;
21
机纤维,如聚丙烯纤维或其他纤维;采用外掺 5%饱 水超细沸石粉的方法,以及充分地养护等技术措施可 以有效的控制 HS-HPC 的自收缩和自收缩开裂。
2)自收缩的测定方法
参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0082 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 进行。
胶凝材料用量 650~700kg/m3,其中水泥用量 450~
18
500kg/m3,硅粉及矿物微细粉用量 150~200kg/m3,
粗 骨 料 用 量 900 ~ 950kg/m3 , 细 骨 料 用 量 750 ~
800kg/m3,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氨基磺酸高效减
水剂。HS-HPC 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掺入体积 含量 2.0~2.5%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
8
上已建或在建的第三长的跨海大桥,目前世界最长的 于 2011 跨海大桥是青岛胶州湾大桥, 全长 41.58 千米, 年 6 月 30 日全线通车。大桥主体工程于 2003 年内顺 利开工建设,2008 年建成通车。 大桥工程全长 36 公里,海上段长度达 32 公里。 全桥总计混凝土 245 万立方,各类钢材 82 万吨,钢 管桩 5513 根,钻孔桩 3550 根,承台 1272 个,墩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