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医学资料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一、引言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是一种相对新兴的技术,但它已经开始在许
多领域得到应用。在医学、军事和工业方面,机器人外骨骼能够
帮助人类完成一些过去难以实现的任务。
二、机器人外骨骼技术概述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是一种将机器人技术和人体工学相结合的技术。它通过加强人体本身的功能,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特定任务。机器人外骨骼通常由铝、钛等金属、塑料及传感器等组成,它可
以部分或全部覆盖人体结构,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来实现人体的
功能增强和辅助。
三、机器人外骨骼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1.康复治疗麻痹、截瘫等病人借助外骨骼可以恢复部分日常生
活能力。
2.手术辅助机器人外骨骼在手术中能够为医生提供优质的视野,辅助医生完成手术。
3.协助行动机器人外骨骼能够帮助一些需要协助行动的病人,
如脊椎受损患者,完成日常活动。
四、机器人外骨骼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1.作战辅助部分机器人外骨骼还具有作战辅助的功能,比如可
以协助士兵完成搬运、挖掘等任务,让士兵获得更好的生存和作
战能力。
2.伤兵治疗远程肢体伤员能够通过直升机被送到远离战场的医
疗点。在这里,机器人外骨骼能够为伤兵提供生命支持、输血等
护理服务,保证伤兵的生存几率。
3.物资补给食品、弹药等物资可以通过机器人外骨骼运送到战
斗前线,使前线部队及时获得必要的支持。
五、机器人外骨骼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重物搬运一些重型机器设备的组装需要使用机器人外骨骼来
提供额外的力量和支持,保证工作的促进和人员的安全性。
2.不良姿势预防机器人外骨骼可以记录员工的活动范围和姿势,预防不良姿势的发生,从而保护员工的健康。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前景及关键技术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前景及关键技术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具有人类运动功能增强和辅助功能的机械设备,它通过结合人体工程学、控制系统和传感技术来提供力量增强、平衡支撑、移动助力等功能。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医疗、救援、军事和工业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本文将就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及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一、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1. 医疗保健领域
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外骨骼机器人可以用于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手术支持等方面。它能够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们重新获得行动能力,促进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辅助功能也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康复治疗效率。
2. 工业生产领域
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帮助工人承担重型和危险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人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尤其在装配、搬运、维修和清洁等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军事和救援领域
在军事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用于增强士兵的装备和作战能力,提高作战效率和灵活性。在灾害救援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地区执行任务,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4. 日常生活领域
随着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它还有望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多作用。可以帮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独立完成生活起居、行动,提高生活品质。外骨骼机器人也有可能用于娱乐、体育等方面,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和乐趣。
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发展现状
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发展现状如下:
国内发展情况:
技术水平:国内外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都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国内的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感知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外骨骼机器人在人机融合、智能控制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政策支持:国内政府对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应用领域:国内的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医疗康复领域,如帮助截瘫患者恢复行走能力、辅助老年人行走等。此外,在军事领域和工业领域,也有一些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国外发展情况:
技术水平:国外在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发展相对更为成熟,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例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军事领域,帮助士兵提高负重能力和行走速度。
应用领域:国外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相对更广泛,除了医疗、军事领域外,还在工业、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工业领域,外骨骼机器人被用于提高工人作业能力和降低劳动强度;在救援领域,外骨骼机器人被用于帮助救援人员搬运重物和拯救生命。
投资和研发:国外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和投资力度相对较大,许多知名企业都将外骨骼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同时,国外的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也对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初创企业进行投资,支持其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
总的来说,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都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但国内外的技术水平和应用领域略有不同。国内外的政策支持、投资和研发都在不断加强,为外骨骼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作者:刘恒白泽杨陈俊宇李博皓魏俏俏
来源:《机电信息》2020年第09期
摘要: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模仿人体生理构造的医疗机械装置,穿戴于患者肢体外侧,辅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和康复训练。近年来,人工智能、传感、生物医学等先进技术不断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各科研院所、机构对康复外骨骼系統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现阐述国内外不同控制方式的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对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现状;趋势
0 引言
“外骨骼”(Exoskeleton)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的是昆虫等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随着人工智能、传感、生物医学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外骨骼机器人技术于近20年间取得了空前进步,且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工业等领域。早期对于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士兵的行动和负重能力,而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全球老龄化趋势加重的背景下,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新方向。这类装置不仅是中风、脊髓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康复训练的重要技术手段,还能够帮助卒中患者、脑外伤患者解决行走障碍等问题,因而应用潜力巨大。
目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种类繁多,厂家主要有以色列的ReWalk公司、美国的Ekso Bionics公司、日本的Cyberdyne公司、Honda公司和新西兰的Rex公司等。我国对康复外骨骼下肢助力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在参考借鉴国外先进康复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的基础上,加以自身的创新与研发,已有不少康复外骨骼助力机器人样机问世,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外骨骼(Exoskeleton)是一种运动辅助装置,由于其能够提高
人类的体力和耐力,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如果再将机
器人技术与外骨骼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人体巨大能量的辅助
外骨骼(Human Assistive Exoskeleton),即机器人外骨骼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机器人外骨骼技
术正逐渐成为未来的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领域。
一、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研究现状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用
于军事领域。1971年,美国的诺斯罗普公司(Northrop Grumman)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套外骨骼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军事方面,
通过增强膝关节的力量以及帮助士兵携带沉重的负载,提高了士
兵的作战能力。
近年来,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医
疗保健领域和康复治疗方面,机器人外骨骼技术显示出了巨大的
潜力。在这个领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取得
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二、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应用前景
1. 康复领域应用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肢体功能障
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辅助。依靠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力量,可以
帮助康复患者进行辅助性运动,以达到肢体康复的目的。另外,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还可以通过陪伴康复患者做运动活动,提供心
理支持,有利于患者恢复自信。
2. 重体力工作环境应用
现代制造业中许多工人工作量非常大且非常危险。机器人外骨
骼技术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体力劳动,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工业生
产领域,通过使用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工人的伤害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发展趋势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机器人外骨骼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机器人外骨骼是一种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可穿戴设备,其内部装
有电机、气压泵、传感器等部件,可以帮助人类进行各种动作。
目前,机器人外骨骼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外骨骼将具有更多的应用。
1.医疗领域
机器人外骨骼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康复和治
疗方面。例如,在脑卒中、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治疗中,机器人外骨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加速恢复过程。此外,机器人外骨骼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患者的生理数据,为医生提
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随着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出现更加智能化的康复
设备。这些设备将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主控制和
优化,将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训练。
2.工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装配生产线上,工人经常需要进行重复性劳动,容易导致
手部和腰部的疲劳和伤害。机器人外骨骼可以帮助工人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机器人外骨骼具有高强度、高可靠性
等特点,因此还可以进行危险作业,为人类减轻风险,提高安全性。
未来,机器人外骨骼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特别地,
随着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智能化和自主化将不断提高,自主控制的机器人外骨骼将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大
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军事领域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应用也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包括
战场机器人、装甲车、武器与预警系统等。
例如,在爆炸物排除任务中,士兵必须在危险区域内进行搜查
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研究
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辅助人体行走的外骨骼装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本文将介绍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背景、现状、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
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它通过仿生学原理和机械结构设计,为穿戴者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助力,从而减轻行走时的负担。这种外骨骼机器人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行走或者负重工作的人群,以及下肢损伤或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还有着广阔的老年护理市场前景。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至今已经经历
了多个阶段的发展。目前,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例如,在军事、工业和康复医学等领域,已经有一些原型机或者商业产品投入使用,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同时,学界对于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涉及到机械设计、控制系统、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
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仿生学、机械动力学、传感技术、控制算法等。其实现方法通常包括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
机构优化与调试、传感器采集与处理、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等步骤。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包括腰部、大腿杆、小腿杆和脚踝等部位的设计。这些部位通过仿生学的原理,模仿人体下肢的动作规律,从而实现与人体运动协同的外骨骼机器人。在仿生学的基础上,通过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和效率。同时,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可以实时采集穿戴者的运动信号并反馈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精准的控制。
人体外骨骼发展现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轮式交通工具运载沉重物体,但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道路凹凸不平,轮式交通工具难以行进,由于人腿能适应较复杂路况的优点,使得行走助力装置应运而生[1]。它是一种可以辅助人们行走的人机系统,它将人和两足步行机器人结合在一起,利用人的智能来控制机器人的行走,简化了自主行走式两机器人最为常见的步态规划和步态稳定性问题,同时它又可以提供动力协助人的行走,增强人们行走的能力和速度,缓解人在大负重和长时间行走情况下极易出现的疲劳感,大大扩大人们的运动范围,故可用于军事、科考、旅游、交通等各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一些交通已经过于拥堵的城市,下肢步行外骨骼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环保交通工具,可以大大减少城市汽车流量,降低市区的堵车情况,减少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减缓城市的停车压力,同时使用者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2]。
目前,行走助力装置主要应用于两方面:(1)用于负重、长距离行走时进行助力(2)用于老年人或下肢瘫痪者行走时进行助力。行走助力装置的发展借鉴了腿式机器人、仿人机器人的技术和经验,又在结构、控制能力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不断的努力,现已开发出几类行走助力装置,并对相关技术做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医疗水平的提高自然依仗医疗器械的更新和改善。对于下肢受伤或有关节肌肉病患的病人来说,克服伤病需要借助适当的医疗器械帮助下肢逐渐恢复正常机能。本文所介绍的正是出于此种目的,由多缸并联的气动步行助力器。
外骨骼机器人文献综述总结
外骨骼机器人文献综述总结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主能动性的机器人系统,可与人类协同工作。它采用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控制系统来延伸人类的力量和运动能力。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现有的文献综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总结:
1. 功能和应用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助力工具和军事领域。在康复治疗方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帮助恢复中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在助力工具方面,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工人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在军事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增强士兵的运动能力和军事任务的执行能力。
2. 控制技术: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是实现其自主动作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控制技术包括传感器控制、人机界面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传感器控制是通过传感器检测人类的运动意图和生理信号,然后将其转化为机器人动作。人机界面控制是通过非侵入性的传感器,如电极贴片、陀螺仪等,将人类的神经信号转化为机器人动作。自适应控制是根据机器人和环境的动态变化,通过自主学习和适应,调整机器人的动作。
3. 机械设计和材料应用:外骨骼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和材料应用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可用性。目前的机械设计主要包括骨架结构、关节设计和驱动系统。材料应用方面,轻量化、高刚度和柔韧性是设计外骨骼机器人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4. 未来发展趋势: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未来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在医疗康复和助力工具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同时技术的进步将使得机器人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操作更简单。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指一种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行走能力的机器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康复希望和可能性。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就开始尝试研发外骨骼以帮助伤员康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逐渐走向了民用领域。如今,它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颗巨星,给因各种原因而失去行走能力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前,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一些失去行走能力的患者由于肌肉衰弱或者脊髓损伤等原因,往往需要借助于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来重新学习行走。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感应患者的动作,帮助他们进行行走训练,逐步恢复行走能力。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还可以用于运动康复训练。一些因运动损伤而导致肌肉无法正常运动的患者,可以通过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功能。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还可以用于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骨折或者其他疾病而失去行走能力。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以成为老年人康复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
当前,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它们不仅在功能上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而且在外观设计上也越来越贴近人体的形态。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能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相结合,可以让这些机器人更加智能化,更加适应患者的特殊需求。如果能够进一步降低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成本,将会使更多需要康复帮助的患者受益。
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
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探究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与下肢功能障碍问题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援助患者恢复下肢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一种先进的康复技术。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这一领域中崭露头角,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康复帮助工具。本文将探讨现状、应用前景以及机器人技术的挑战。
1.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探究现状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一种通过机器人技术将机械结构与人体下肢结合,实现康复治疗的帮助工具。这种技术的进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时期早期,随着现代机器人技术的不息进步,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进。
现阶段,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探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机械结构、动力系统和康复控制系统。
机械结构方面,探究人员通过对人体下肢生理特征的深度探究,设计了与人体骨骼结构相似的外骨骼骨架,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稳定性。同时,接受轻质材料和模块化设计,使机器人更加舒适和灵活。
动力系统方面,目前主要接受液压、气压和电机等方式实现力与力矩的输出,并利用相关传感器实时监测人体肌肉力输出,以保持与人体行走协调。
康复控制系统方面,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得到患者行走姿态和力度等重要信息,并接受先进的控制算
法来协调机器人与人体的动作。这种控制系统可以依据个体的需求进行自适应调整,如加强力气输入、改变步态模式等。 2. 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起首,它可以援助康复患者重新恢复行走能力,截肢患者可以恢复走路,下肢麻痹患者可以提高其行走速度和稳定性。其次,对于行走工作环境极端困难的军事、消防和救援人员,该技术可以提供额外的力气和稳定性,缩减劳动强度和防止意外损害。此外,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还可以在体育训练和娱乐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援助运动员提高效果和保卫身体。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体积小,质量轻,并且能 够提供足够大的力矩或扭矩, 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目前常用的设备驱动主要 有: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 机驱动。 6
二、外骨骼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定义:利用电力设备并调节电参数来传递
液压驱动
定义: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 量传递和控制的传动方式。 优点:惯性小,结构简单,可 靠性高,工作稳定; 缺点:受压液体容易泄露,工
Stelarc外骨骼是一款肌肉机器人, 外形与蜘蛛人类似,长有6条腿,直径 达到5米。它是一种混合人机,充气和 放气之后便可膨胀和收缩,与其他外骨 骼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使用时,操 作人员需站在中间,控制机器朝着面部 方向移动。Stelarc外骨骼由流体肌肉传 动装置驱动,装有大量传感器。
2
一、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被谋杀的教授步行辅助设备,由美 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凯文·格拉纳塔教 授研制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帮助 少肌症患者恢复身体机能,少肌症可导 致人体的骨骼肌流失,他研制的步行辅助 外骨骼却仍在帮助着很多患者。
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设计的伯克利·布里克外骨 骼机器人(BLEEX),可以帮助士
电机驱动
定义: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
制的传动方式。
优点:结构简单,无污染,阻力损失小,成 本低等; 缺点:气动装置传动速度的稳定性较差,信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
Hardiman外骨骼系统
外骨骼技术研制始于I960年月的美国,最早的讨论成果是美国通用公司研发的Hardiman外骨骼系统,其主要采纳电机驱动掌握,可以轻易举起重物。
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讨论出“被动式外骨骼助力机器人”。MIT的外骨骼下肢助力机器人能够在负载36公斤的状况下行走lm∕s,其中80%的负重被传递到地面上。它的关节自由度配置包括微关节有3个自由度,膝关节1个自由度。穿戴者与机器人在肩膀、腕关节、大腿和脚部连接,机器人总重量是H.7Kgo驱动方式不采纳电力驱动,只采用弹簧储能和变阻尼器驱动关节驱动。髅关节伸/屈运动时,伸运动时弹簧释放能量,屈运动时弹簧储存能量,膝关节采用磁流变阻尼器,踝关节采用碳纤维弹簧缓冲脚后跟对地面的冲力。传感器系统是由安装在外骨骼下肢助力机器人外壳的应变桥式应变片传感器和安装在膝关
节的电位计组成。
2004年,伯克利分校研制出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BLEEX是DARPA项目的第一台带移动电源和能够负重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BLEEX由-个用于负重的背包式外架、两条动力驱动的仿生金属腿及相应动力设施组成,使用背包中的液压传动系统和箱式微型空速传感仪作为液压泵的能量来源,以全面增加人体机能。BLEEX的每条腿具有7个自由度(微关节 3 个,膝关节1个,踝关节3个),在该装置中总共有40多个传感器以及液压驱动器,它们组成了一个类似人类神经系统的局域网。BLEEX的负重量能达至75kg,并以0. 9m ∕s的速度行走,在没有负重的状况下,能以1.3m∕s的速度行走。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专门用于康复治疗的机器人设备。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增加,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扩展功能和康复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逐渐开始应用于医疗行业。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通过使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够感知和分析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动作,从而实现对患者的精准康复治疗。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还具备自适应调节功能,在康复过程中能根据患者的变化和康复进度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治疗效果。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还受益于传感器技术的进步。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和陀螺仪等,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运动和生理指标,并及时反馈给治疗师和患者,使康复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
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还受益于电动机和执行器的改进。现代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采用更加智能化和便携化的电动机和执行器,可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运动需求和康复过程,并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和自由的康复体验。
目前,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康复治疗。通过使患者能够重新恢复行走、坐立甚至进行更高难度的动作,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医疗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还可以用于老年人的生活辅助和协助康复,帮助他们保持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外骨骼机器人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外骨骼机器人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近年来崛起的高科技产品,具备强大的动力、灵活的控制以及可靠的安全性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人与机
器混合控制的智能化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外骨骼机器人的原理、类型、未来发展
及其在康复医学方面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外骨骼机器人的原理
外骨骼机器人是将人体动力学原理与工程学技术相结合,在人
体四肢外构建起机器人骨骼结构,用于辅助、改善或恢复人体功能。外骨骼机器人的原理是基于人体运动的实时检测与测量,通
过电路和控制模块实时控制机器人骨骼结构的运动,使机器人在
外部与人体的运动保持同步,实现人-机器人混合控制的动力学交互。
2. 外骨骼机器人的类型
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可分为上肢、下肢和全身三种类型。其中,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应用较广泛,可通过对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辅助
支持实现下肢训练、行走恢复等目标;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由手臂和手掌构成,可辅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操作;全身外骨骼机器人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可通过对全身骨骼结构的支持,辅助改善生活中各种困难的操作,如行走、站立等。
3. 外骨骼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外骨骼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未来的外骨骼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和多样化,为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的助力和帮助。例如,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通过对人体运动的分析和学习,实现提高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动态交互的能力和准确性;同时,外骨骼机器人也将会更加小巧、轻便,增加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4. 外骨骼机器人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对于截瘫患者,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利用自身的支持结构辅助患者行走训练,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对于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患者,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可辅助完成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全身外骨骼机器人则可实现对生活中各种困难操作的智能辅助,从而提高自理能力。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外骨骼机器人已经逐渐从科幻小说中走进了现实生活。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集合了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等技术的高科技机器人,它能够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们恢复走路、迈步等动作功能,同时还能让劳动强度大的工人或者士兵减轻体力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战斗力。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医疗、军事和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历史渊源
作为一种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不断地研发和推广相关技术和产品。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就已经开始研究外骨骼机器人的技术,旨在为行动不便的士兵提供帮助。但是,由于当时科技水平限制较大,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都较为低下。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等多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大幅度扩展。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百家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其中以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企业和机构居多。
二、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和原理
外骨骼机器人需要集成香港的多项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等多项技术。外骨骼机器人一般由支撑体系、助力系统、身体运动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其中,支撑体系主要负责外骨骼的负重和支撑;助力系统拥有强劲的推力,可实现由机器人来完成人体本身难以完成的动作;身体运动控制系统则是外骨骼机器人的核心,它能够根据对人体生理结构的深入理解,实现人体肢体设备的准确运动控制。外骨骼机器人一般采用液压、气动和电气传动等技术,其中液压和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主要内容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简介 发展应用现状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结论
2
外骨骼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人工外骨骼,也是一种机械机构,能穿戴在人 体外部,可以给人提供保护、额外的动力和能力,增强人体机能,使得 操作者能轻松地完成很多艰难的活动和任务。
3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
6
201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下肢外 骨骼机器人BLEEX。由一个用于负重的背包式 外架、两条动力驱动的仿生金属腿及相应动 力设备组成, 使用背包中的液压传动系统和 箱式微型空速传感仪作为液压泵的能量来源, 以全面增强人体机能。
BLEEX的每条腿具有个7自由度(髋关节3 个, 膝关节1个,踝关节3个),在该装置中总 共有40多个传感器以及液压驱动器, 它们组 成了一个类似人类神经系统的局域网。BLEEX 的负重量能达到75kg,并以0.9m/s的速度行走, 在没有负重的情况下,能以的1.3m/s速度行走。
8
美国萨克斯公司完成的第一款外骨骼机器人 是WEAR。2019年4月, 成功研制出外骨骼机器人XOS, 如图所示。外骨骼机器人XOS代表了外骨骼领域最 尖端的技术。它利用附在身体上的传感器, 可以毫 不延迟地反应身体的动作, 输出强大的力量。当穿 上XOS时, 能举起200磅的重物就好像举20磅的, 可 以连续举50一500次。目前XOS有一个重大缺陷, 就 是利用自带的电池只能使用40分钟。
Rewalk
Walking assist
12
韩国西江大学研制的外骨骼助 行机器人。该外骨骼结构上的显著 特点是整个装置由外骨骼和手推车 两个部分组成。所有的驱动元件,包 括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等较重的周 边设备都布置在手推车中。
5
1978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出“被动式 外骨骼助力机器人”。MIT的外骨骼下肢助力机器 人能够在负载 36公斤的情况下行走 1m/s,其中 80%的负重被传递到地面上。它的关节自由度配置 包括髋关节有 3 个自由度,膝关节 1 个自由度。 穿戴者与机器人在肩膀、腕关节、大腿和脚部连接, 机器人总重量是 11.7Kg。
4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应用
外骨骼下肢助行机器人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60 年代末期,主要在欧美等一些 发达国家展开,最初的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分别在两个地点几乎同时产生,分别是美 国和南斯拉夫,美国研究这技术的最初目 的是增强人的能力, 往往是用于军事目的, 而前南斯拉夫的目的是用来辅助残障人。
上述两个项目都以失败告终,下肢外
7
目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伯克利 分校共同研制了新一代外骨骼机器人HULC, 这款新型外骨骼继承了BLEEX的优点, 对 一些液压传动装置和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不但能够直立行进, 还可完成下蹲和甸甸 等多种相对复杂的动作, 穿上后能够明显 降低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
在一次充满电后, 可保证穿着者以 4.8km/h的速度背负90kg重物持续行进一 个小时。而穿着HULC的冲刺速度则可达到 16km/h。HULC穿戴起来也非常方便, 士兵 只需将腿伸进靴子下方的足床, 然后用皮 带绑住腿部、腰部以及肩部即可,完全脱 下需30秒的时间.
驱动方式不采用电力驱动,只利用弹簧储能和 变阻尼器驱动关节驱动。髋关节伸/屈运动时,伸 运动时弹簧释放能量,屈运动时弹簧储存能量,膝 关节利用磁流变阻尼器,踝关节利用碳纤维弹簧缓 冲脚后跟对地面的冲力。传感器系统是由安装在外 骨骼下肢助力机器人外壳的应变桥式应变片传感器 和安装在膝关节的电位计组成。
Baidu Nhomakorabea
10
2000年,神奈川理工学院研 制的全身式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用 于护士搬运和移动病人等工作, 该机器人可以轻松的搬运85kg的 病人。机器人是由肩部,手臂, 后背,腕部和腿部机械单元组成 的。它的驱动器采用设置在肩部、 腕部和腿部微型旋转气动驱动器。
传感器系统由具有称重功能 的肌肉传感器。控制方法采用主 从控制,各机械单元一旦发生运 动,这运动将被肌肉传感器检测 到,力度的不同由称重传感器的 触头检测到,并由气动驱动器驱 动关节跟随运动。
WEAR
XOS外骨骼机器人
9
2019年,日本筑波大学研制出了世 界上第一种商业全身式外骨骼助行机器 人HAL,它的功能主要是帮助老年人和残 疾人走路,爬楼梯及搬东西等。
这款机器人是全身式的外骨骼助力 机器人,髋关节和膝关节处通过铰链连 接并只有1个自由度,利用谐波直流电机 驱动,踝关节是被动的。
HAL系列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是通过 分析人体表皮肌电信号进行控制的。它 拥有两个控制系统:一个是以肌电信号 为基础的系统,一个是以步行模式为基 础的系统。通过分析这两个系统来判断 使用者的运动意图。
11
以色列埃尔格医学技术公司研发外骨骼助行机器人Rewalk, 总重 18Kg,运动速度是 1Km/h,能够连续工作 8 小时。它可 以完成行走、站立、坐下、爬楼梯,上坡和下坡等动作。
本田电机公司2019年研制了一款步行助力机器人“Walking assist”总重2Kg的助行机器人有两个电机驱动,能够连续工 作2小时,步行速度达到4.5km/h,它可以帮助单腿受到损伤的 穿戴者。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是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属于外骨骼机 器人的一种,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目前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可以分为民 用和军用两大类。
民用方面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主要用于辅助残疾人、老 年人和丧失部分运动能力的病人行走;军用方面的外骨骼机 器人系统主要用来增强普通士兵的能力,可以让普通士兵成 为在负重较大的情况下依旧可以跳过较高物体和快速奔跑的 超级士兵。
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在其后经过一段时间陷 入沉寂。 但到世纪末,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又重新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世界上很多 国家都积极地投入到研究中。下面分别介 绍一些在下肢外骨骼方面比较成熟的研究 成果。
“哈迪曼”由 30 个水压力动力源 和伺服随动铰链组成,体积巨大,重 约 680 公斤,具有 30 个自由度,为 上肢和下肢提供助力帮助,控制系统 采用主-从控制模式,最终能够将四肢 的力量放大 2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