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合集下载

会计稳健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会计稳健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国 会计 稳 健 性度 量 研 究 , 丰 富财 务 会计 理 论 。 究发现 , 即使 不 存 在正 式 契 约 , 只 要 收益 和 净 资产 信 息 有价 值
并且影响管理层薪酬, 条件稳健性就必然存在。 条件稳健性的
缺 乏 将导 致 经 理和 股 东 为 了追 逐 自身利 益提 供 不 可验 证 的 信 息, 产 生 更 加严 重 的财 务 欺 诈 和利 益掠 夺 行 为 。 我 国具 有存 在
别不 显 著 。 K o u s e n i d i s e t a 1 . ( 2 0 0 9 ) 研 究 发现 , 会 计稳 健 性是
希腊会计系统的重要特 征 ,且该 国的会计稳健性在 1 9 9 9年
又增加了 2 2项具体准则 , 这是我 国会计 史上一次重 大制度变 市场危机 之后得到提高。 学者们研究还发现 , 条件稳健性的影 革。 这一修订后的准则对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如何? 财务报 响因素众多。Wa t t s ( 2 0 0 3 ) 认为经济契约、 法律和政治制度等
告质量有无显著变化?这是研究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和企业财 都 会 促 使 经理 和会 计 人 员作 出稳 健 的财 务报 告 。Wa n g 务报告质量的重要问题。但是 , 当前对我国上市公司 2 0 0 7年 ( 2 0 0 9 ) 等研究认 为。 完善的公司治理导致更好的管理监督 , 有
执行修订后的会计准则稳健性状况的研究较少。本文 的研究 利于稳健会计的执行。 L a F o n d和 R o y c h o w d h u r y ( 2 0 0 8 ) 研 意义表现在两方面 : 第一 , 有助于认识我 国当前会计稳健性的 状况、 变化趋势 , 为会计制度设计提供 经验依据 ; 第二 , 完善我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图 分 类 号 : F 2 7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0 5 4 7 ( 2 0 1 3 ) 0 2 — 0 0 4 6 — 0 7

、 资 行 为( 王宇峰、 苏逶妍 , 2 0 0 8 ; 孙刚 , 2 0 1 0 ; 刘斌、 吴娅玲 , 2 O L O ) 。但 这 些文 献 多数是
本文借 鉴 B i d d l e e t a 1 . ( 2 0 0 9 ) 等人 的模 型 , 以及 国内 王 宇峰 、 孙刚、 朱松、 夏 冬 林 等人 的模 型 , 运 用我 国上 市
公司 的面板 数据 , 来 实证 检 验会计 稳 健性对 企业 投 资
目前 的诸多 文 献中关 于 稳健 性 与公 司投 资 的关 系

,一
方面 可 以抑 制企 业 的过 度投 资行 为 , 另一 方面却
加 剧企 业 的投 资不 足现 象。 论 文 的研 究 发 现 为 会 计 稳
担 心其职 业声 誉 、 薪 酬 会 因稳健 性 的及 时确 认 损 失而
受影 响 ( R o y c h o w d h u r y , 2 0 1 0 ) 。
文 章提 出 了会计 稳健 性 与非效 率投 资 ( 投 资过度
或投 资不 足 ) 的重 要 理 论假 设 , 运 用 中国 证券 市 场 的
2 0 1 0 ) 。现 有 文献 中 更多 的是 关于 稳 健 性抑 制 公 司过 度 投 资方面 的文献 . 如B u s h ma n e t a 1 . ( 2 0 0 7 ) ; I  ̄究证 实
持 两 种 不 同的观 点 , 一种 观 点 认 为 , 作 为一 种 自律 机
效率 的影 响。 我 国上 市公 司体 现 了不 同程 度 的稳健 性 , 相 关 文

年报预约披露日变更、时机选择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年报预约披露日变更、时机选择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消息 。
学者们通常将“ 好消息” 定 义为会计收益盈 利、 实际盈余 高 于预期盈余 或会计 收益 的增 长 , “ 坏消 息” 指会计 收益亏损 、 实际盈余低于预期盈余或会计收益 的减少等 。然而 , 会计 准则 中的稳 健性原则 对“ 好消 息、 坏消息 ” 的 确认与计量却有不 同的内涵 。稳健性原则作 为会计 盈余确认 和计量 的一项 重要 惯例 , 影 响 了会 计实务 至少 5 0 0
越及 时。
关键词 年度报 告 会 计稳健 性 审计意见 有 限注 意力
中图分类号 : F 8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0— 7 6 3 6 ( 2 0 1 3 ) 0 2— 0 1 1 3— 0 9


引言
年度财务报告承载着公 司财务状况 、 经营绩 效和现金流等诸多会计信 息 , 亦是广大投 资者或其他 利益相 关者 进行经济决策 的重要依据 。为提 高上市公 司年报披露的及时性 和透 明度 , 深沪证 券交易所从 2 0 0 1年开始实 施年 报预约披露制度 , 但每年仍有部分上市公 司频 繁变更预约披露 日期 。中国上市公 司在 2 0 1 1 年披露其 上年度 年报 时, 云铝股份和新农开发 曾三度变更其 2 0 1 0年年报的预 约披露 日期 , 2 1 2家 上市公 司的年报 在 1 月 和 2月披 露 ,
计划 , 甚 至利用 这段 时间操纵会计数 据以尽 力消除坏 消息造成 的负 面影 响 。哈乌等 ( H a w e t a 1 ) 发现 中 国新兴
资本市场 中上市公司的盈余 披露时间亦有着与成熟资本市场类似的披露规律 , 盈利公 司倾 向于早 披露 , 而亏 损公
司晚披露 。此后 , 石 水 平 和徐 舜 、 杜 兴 强 和雷 宇 亦 证 实 中 国 上 市公 司 偏 好 提 前 披 露 好 消 息 , 推 迟 披 露 坏

管理层持股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来自2005~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持股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来自2005~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时不 影 响他们 的工 资水平 和受 公 司聘 任 ,这就是 所 谓 的 ‘ 沟效 应 ” 壕 。这 就 说 明 了随着 管理层 持 股 的
增加 , 公 司 治理 水 平 负相 关 ,管 理层 会 降 低公 司 与
管理 层持 股 能够 促进 管 理 层与 股东 利 益趋 同。 利益趋 同假说 认 为 ,拥有 剩余 索取权 的管 理层会 和 股东 的 目标 函数 渐趋 一 致 。由于 管理 层 f 理 人) 代 与 股东( 委托人 ) 目标 函数不 同, 者存在 信 息不对 的 且二 称, 管理 层存 在道 德 风 险和逆 向选择 问题 ,代理 成 本 是不 可避免 的 ,因此 ,可 以通 过让 管理层 成为股 东的方式 来拉 近二 者的 目标 ,管 理者持 有公 司股份
2 1年 2月 00
经 济 论 坛
Ec H li F r m o on c ou
Fb 0 0 e .2 1
总第 4 4 7 期 第 O 期 2
G n4 4 NoO e .7 .2
管 层 股 响 计 健 实 研 理 持 影 会 稳 性的 证 究
— —
来 I2 0 2 0 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05 08 1
在一起 。
管 理层 持股 源 于 15 年美 国辉 瑞 (te) 司 提 92 Pi r z 公 出 的经理 人 股 票期 权 。此 后 , 理 人 员持 股 在 西方 管 国家 得 到 了广 泛 的推 行 , 管理 人 员 整个 薪 酬 结构 在
中的 比重 也 日益提 高 。受 西方 国家 的影 响 ,包 括 中
关 。盈余是一种最重要 、最综合的信息 ,盈余代表

1 3・ 6
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盈余质量是会计信息 质量的一个典型代表。管理层持股 比例同会计稳健

机会主义还是稳健主义?——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解聘审计师的经验证据

机会主义还是稳健主义?——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解聘审计师的经验证据
D Fn eod和 Sba nym(9 8 从 另一 个 角 度 考察 了公 司 变更 审计 师 的原 因 。他 们认 为 , 司 披 urmana 19 ) 公 露 的经审 计后 的财务 报告 是管 理 当局 和审计 师联 合 产 出的结 果 。然而 和管 理 当 局 一样 , 审计 师对 会 计
可能并不相同 , 对审 计质量 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其 此外 , 这两类公司 的公 司特征上也有可 能存在 相当大 的差 异。因此 , 为保证研 究 的准 确性 , 以下笔者将仅研究中国一 市公司解聘审计师 问题 , I - 但在本 文文献 回顾部分 , 笔者基于尊 重原 文的考虑 , 仍然使用 “ 变更” 而非“ 解
维普资讯
财 贸研 究
2 0 . 06 5
机 会 主 义 还 是 稳 健 主义 ?
来 自中 国上 市 公 司解聘 审计师 的经 验证 据
陈凌云 李 伎
(. 1 北京 工商 大学 会 计 学院 , 北京 10 3 ;. 00 7 2 广发证券 , 东 广 州 5 07 ) 广 105 摘 要 : 市公 司解聘 审计 师 问题 是 学术 界和监 管部 门关注的热 点 , 上 本文 选取 20 02至 20 04会
关键 词 : 解聘 ; 盈余 管理 ; 会 主义 机
引言与文献回顾①
上市公司解聘审计师问题 , 历来受到监管部 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监管部门关注审计师解聘 , 其 目的主要在于考察公司管理者是否出于机会主义动机而解聘其审计 师。然而 , 国外学术界的研究却较
少 发现解 聘审计 师是 由于管理 层 的机 会 主 义 动 因 造成 的。D Fn eod和 Sba ana 19 ) 现 , 司 urm nym(98 发 公

稳健性会计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稳健性会计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Fp
著负 相 关, 表明会 计稳 健. 陛能够缓 解信 息不 对 称, 促使 管理 层履行 受托 责任 。 本文的研 究结论对 资本市场监管和 准则制 定部 门选择 适合我 国经 济环 境 的会 计稳俺 I 生 政 策具 有一定的启示意 义。 【 关键 词 】会 计稳 健性 ; 投 资效率 ; 投 资过 度 ; 投资不足 ; 公 司治

稳健性会计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来 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张国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 1 0 0 8 7 2
【 摘 要 】本文以2 0 0 7 -2 0 1 0 年我 国 A 股 上市公司的数据 为研 究样 股东等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融资成本, 缓解投资 本, 考察非效率投 资水平与会 计稳健性 程度指标 之 间的关 系, 以验 证在 不足。
我 国特 殊 的制度 背景下会 计稳俺 陛是否具 有公 司治理效 应 。 研 究发现 , 在 控制 盈余 管理 因素之后 , 会计 稳健性 程度 与投 资过度 ( 不足 ) 水平显
但是, 制度的不完善也为管理层滥用会计稳健性进行盈余管理
提供 了机 会 , 影 响 治理 效 应的发 挥 。 如果 会计 稳健 性 被上 市公 司当成 利 润 调节 的 工具 , 就 不能 有 效 发挥 治 理 效 应 , 不 能 实现 抑 制 非效 率 投资 的功 能 。 基于 以上 分析, 本 文提 出以下研 究假设 : 假设1 a : 会计 稳健性 程 度与投资 过度 水平负相关 ; 假设l b : 会 计 稳健 性 程 度与投 资过 度 水平正 相关 或 无 显著相 关 关 系。 假设2 a : 会计稳健性程度与投资不足水平负相关; 假设 2 b : 会 计 稳健 性 程 度与投 资不足 水平正 相关 或 无 显著相 关 关 系。 三. 研 究设 计 ( 一) 会计稳健性程度指标 B a s u( 1 9 9 7 ) 使用 模 型 ( 1 ) 度量 会计稳 健性 :

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 。 但直到最近 的几十年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因
为会计稳健 性有益于会计信息 的使用者。Wa t t s ( 2 0 0 3 )
认 为会计稳健性根 源于信息不对称 、薪 酬契约的不对
二、 理论 分析 与研 究 假设
在两权分 离的情况下 , 董事会 是企 业或组 织进行
称、 有限责任和公 司投资人有不同的投资期。在契约中 监督与控制决策的最优机构。作 为企业 的权 力机构 和 使用稳健性的会计 数字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 引起的 经营决策机 构 , 其重要职责 之一就是代表 股东对管理 道德问题 , 也会减少管理层侵 占股权或不顾债权人而有 层的行 为进行有效 的监管 。由于管理层拥有 L L 9 1 " 部股
实现 投 资 人 的 目的 。 一般来说 , 公 司决 策 和 控 制 系统 的
会计稳健性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 了有益 的信息。
核心是董事会 ,它在大型公 司的治理 中扮演着基础性 在契约 中使用稳健性的会计数字减少 了信息不对称和
的作 用 。 董事 会 对 高管 人 员进 行 的监 督 和 控 制 , 能够 增 道 德风 险 引起 的代理 冲 突 。同时也减 少 了公 司资 源 的边
治理与会计 稳健 性 的关系 。显示 非执 行董 事 比例越 的机会 主 义行 为 。由于会 计稳 健 性确保 了会 计盈 余 和 留
高, 确认 坏消息越及时 , 他们 是按 B a s u ( 1 9 9 7 ) 的方 法 存收益 的可实现性 , 限制 了股利的超额发放 , 降低 了债
计量的 。这些结论被 A h me d和 D u e l l ma n ( 2 0 0 7 ) 进一 权人被股东和经理人盘剥的风险 , 债权人也会 因此接受

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会计稳健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会计稳健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善 的市 场环境 下 , 对 于其他 类 型企业 、 相 尤其 是 国
有企业 , 营企 业 所 面 临 的制 度 环 境存 在 显 著差 民
营企业存 在 比 国有 企 业 更强 的外 部 融 资 约束 , 企
异, 不仅在 债务 融资 、 还是 权益 融 资方 面都 受到更
多 的体 制性歧视 , 而在税 收和监管政策 方面也有较

西




制 度 环 境 与 民 营 企 业 会 计 稳 健 性 研 究
— —
来 自中 国上 市 公 司 的经 验 证 据
刘 淑 洁
( 海 交通 大 学 安泰 经济 与管理 学 院会 计 系, 上 上海 2 0 3 ) 0 0 0
摘 要 : 2 o —2 0 以 0 3 0 9年 沪深 A 股 市场 上 市 公 司 数 据 为样 本 . 用 扩展 的 B s 使 a u模 型 检 验 了制 度 环 境 对 会 计
认 了我 国上市 公 司会计 稳健性 的存在 。
方 政府所控 制 , 而法律 约束难 以限制政 府权力 , 同
时 , 票 市 场 设 立 的 初 衷 就 是 为 国 企 改 革 和 解 困 股
服务, 而有 效 的投 资者 法 律保 护 与 这 样 的 目标 很
可 能 是 矛 盾 的 。 因 此 , 府 和 法 律 的 因 素 交 织 在 政
从 制 度 层 面研 究我 国会 计 信 息 质 量 的 改善 提 供 了思 路 。 关 键 词 : 场化 ; 市 民营 企 业 ; 计 稳 健 性 会
稳健 性 是 衡 量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的重 要 指 标 之

大 区别 , 种 差 异 在 市 场 化 程 度 较 低 的 地 区 更 为 严 这 重 。 因 此 , 者 重 点 关 注 了 民营 上 市 公 司所 面 临 的 笔

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基于1998-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基于1998-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比“ 消 息 ” 容 易在 未来 反转 。 好 更 无 条 件 稳 健 性 ( n o dt n l o sra s 也 u c n io a cn evtm) i i
尖 , 当 了“ 充 替罪 羊 ” 的角 色 , 时 间公 允 价 值 是 否 一 导 致金 融危 机 、 废前 景 成 了争论 的焦 点 。本 文基 存 于金 融 危 机 和 公 允 价 值 倍 受 争 议 的 背 景 , 择 选
16- 19 的上 市 公 司 为 研 究 对 象 , 验 了 美 93 90年 检 国会 计 稳 健 性 时 间 序 列 上 的 变 化 。 Gvl 和 i y o
基 于 19 2 0 9 8 0 8年 中 国资本 市场上 市公 司的 经验 证 据
杜 兴强 ,杜颖 洁
( 门大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计系 , 门 3 10 ) 厦 厦 6 0 5
【 要】 摘 结合我国 19- 20 年公允价值应用变迁的背景, 98 08 采用 Bs 的盈余一股价回报关系及其扩展模型研 au
称 为事 前 稳健 性 或资产 负 债表 稳健 性 , 因为它 是 一 个 总体 的偏见 ,和 当期 的消 息 没有 关 系 , 意味 着 会 计 处 理方 法在 资 产 或 负 债 形 成 的时 候 就 已经 确 定 了 , 会再 根据 以后 的经 营环境 而变 化 。学 术 文 献 不 研 究无 条 件稳 健 性 的重 点 在 于 会 计 数 据 中如 何 产 生 了增 长依 赖 的偏 误 , 即估 价特 定种 类 的经 济 资产 和负债 并 决定 其对 未来 盈余 的影 响。 Wat23认 为 , 成 会 计 稳 健 性 存 在 的 原 因 t_-1 s 造
收 稿 日期 :0 9—1 一3 20 l 0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会计稳健陛——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会计稳健陛——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L F n (0 5 在所有权结构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的研究 中发现 , ao d 2 0 ) 所有权分散的企业的财务报告更稳健 , 中则更不稳健 。 集 在会计 稳
健性的经济后果方厩 ,h e , i ns M rn ttr— a i(02发现 , A m d Bl g, oo和S f dH rs 20 ) l i t a ro r 在控制 了企业债务成 本的其他决定 因素后 , 会计稳健性 与更低 的债务成本相关 , 会计稳健性对于减轻债券持有人和股东之 间的冲突及 降低企业 的债务 成本有 重要作 用。hn (o4检验 Zag 2o )
李世刚: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会计稳健性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会计稳健 陛
— —
来 自中国 A股上市公司 的证据 李世 刚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 院 广东 湛江 级管理层激励主要有 两种形 式 : 股权激励和 薪酬激励 , 两种激励模式按照现有理论会对会计稳
健性产生不 同的影响, 本文以盈余一股价模型为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以2 0 年Z 0 9 0 7 E20 年全部A股公 司为样


引言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原则, 它已经成为会计盈余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 会计稳健性可能表现为提前确认一
项未实现的损失而不是未实 现的利得 , 或者提前确认未来经济资源可能的流出( 义务 ) 而不是未来经济资源可能的流人 ( 权利 )我 国 。 会计稳健性除 了受 到国际会计 准则趋 同 、 场化程度 、 市 政策法律 、 内外部控制权 市场( 购市场及经理人 市场等 ) 内外部公 司治理 并 、 ( 董事会特征及外部 审计 ) 等众多 因素 的影 响外 ( 修宗峰2 0 )还受到公 司契约 因素 的影 响。 07 , 在上市公 司与高级管理层 的契约 中 , 由 于契约的不完备性 和剩余索取权 和剩余控制权的存在 , 使得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成 为一种必要 , 前对高管 的激励主要有薪 目

社保基金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社保基金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为 了 避免 严 重 的 多重 共 线 性 问 题 , 在模 型 ( 5 ) 中 只 能控 三 个 变 量 中的两个 。 本 文选 择对公 司 规模 和市账 比加 以控 制 。 S i z e
三、 研 究 设 计
( 一 )会 计 稳 健 性 的 度 量 。B a s u于 1 9 9 7年 提 出 了盈 余一 一 报酬 反 向回归 模 型 , 以“ 好消息” 与“ 坏 消息 ” 确认 的 时
会 计评 论
需 求 。刘 永 泽 等 ( 2 0 1 1 ) 的研 究 也 发 现 社 保 基 金 持 股 比例 越
验证 假设 1 时。 我 们采 用二 元虚 拟变 量 S I F 1表示公 司是 否被
高, 被 持股 公 司 的盈 余 管 理改 善程 度越 大 。根 据 以上分 析 , 本
( 1 ) 益率 。 ( 三) 样 本 选择 与 数 据来 源 。本 文 选 取 了 2 0 0 8 -2 0 1 2年 我 国全 部 A股 上市公 司作 为样本 来 源 , 并 对样 本做 了如下 剔 除: ( 1 ) 剔 除金 融 保 险类 上 市公 司 ; ( 2 ) 剔 除当 年上 市 的公 司 ; ( 3 ) 剔除 S T和 * S T的上 市 公 司 ; ( 4 ) 剔 除 数 据缺 失 的上 市 公 司。 最 终得 到 6 4 4 2个 样本 ( 2 0 0 8年 1 1 0 0个 , 2 0 0 9年 1 2 6 1 个, 2 0 1 0年 1 3 7 9个 , 2 0 1 1年 1 6 9 9个 , 2 0 1 2年 1 0 0 3个 ) ,其 中被
会 计 稳 健 性 替 代 变 量 C— S c o r e最 大 值 0 . 1 2 1 ,最 小 值 一
消息 ” 反应 的及 时 性增 量 , 即会计 稳健 性 水平 。 B a s u模 型提 出之 后 ,学 者 对其 做 了进 一 步改 进 和 发展 。 K h a n和 Wa t t s ( 2 0 0 9 ) 在 B a s u模 型 的基 础上 , 选取 影 响会 计 稳 健性 最 主 要 的三 个 因素 : 公 司规 模 、 市 账 比和资 本 结 构 , 据 此 构建 出公 司一年 度 信息 确认 及 时性 不对 称模 型 ( K— W 模型) ,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作者:徐爱仙来源:《财讯》2018年第22期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成本,抑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一定的治理价值。

本文从会计稳健性的定义,起因等对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文献梳理和评述,有助于理清会计稳健性脉络趋势。

对我国未来会计稳健性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会计稳健性文献综述Basu( 1997)提出会计稳健性是指会计盈余确认坏消息的速度比确认好消息的速度快,即对好消息和坏消息存在不对称及时性。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确认资产和收益时保持谨慎的态度,只有当收益和资产很可能发生才进行确认,但是要及时确认所有可能发生的损失。

以避免企业管理者通过虚增收益,虚减支出费用,从而增加会计利润来进行盈余操纵。

本文将通过相关的文献梳理和论述,理清会计稳健性的趋势脉络,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及分类Bliss( 1924) 1924年最早提出会计稳健性的原则就是不能预计任何不确定的收益,但是要预计所有可能的损失。

ASB( 1989)在其概念框架中将会计稳健性定义为“在需要对不确定的情况做出估计和判断时,应该持有谨慎的态度”。

Basu( 1997)会计稳健性是对坏消息(损失]比好消息(收益)确认更及时。

目前这种观点普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我国财政部2006年提出“企業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得低估负债和费用”。

根据学者的研究将会计稳健性分为条件性稳健和非条件性稳定。

本文所指的“会计稳健性”亦指条件稳健性。

综上所述,本文对会计稳健性的定义为:会计人员对当期“好消息”的确认比对当期“坏消息”的确认更及时,这种不对称性的及时性就是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的起因Watts( 2003)随后通过对1993年至2003年的实证文献做了大量的研究,将稳健性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如下几个方面:契约、股东诉讼、税收等。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的开题报告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的开题报告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会计稳健性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概念,它被定义为在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应该是保守的,可靠的,以降低会计风险和错误的可能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信息揭示的增加,尤其是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下,会计稳健性逐渐成为财务报告的热门话题。

投资行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内容,它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和业务增长。

会计稳健性在投资决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够增加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信心,同时也监督并控制企业的投资行为,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为中国企业制定正确的财务政策和投资策略提供参考,同时增加中国企业和财务人员对会计稳健性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综合分析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会计稳健性的理论概述:包括会计稳健性的定义、特点、作用和相关理论支持。

2. 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情况分析: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3.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财务报告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4. 经验验证: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验证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1. 明确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的概念和作用,并为企业制定正确的财务政策和投资策略提供参考。

2. 识别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揭示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提供参考。

儒家文化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儒家文化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与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儒家文化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郭静瑜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儒家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监督机制,会如何影响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会计稳健性。

之前的文献表明,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士更倾向于规避风险,且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

会计稳健性已被证明能够降低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如破产、股价暴跌等),但这会以牺牲财务报告的收益为代价。

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儒家传统文化越强,管理者的报告越保守,即财务报告方面也会表现出较高的会计稳健性。

此外,我国在2014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实施条例,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程度高的公司,将会表现出更强的稳健性。

关键词:儒家文化;会计稳健性一、问题提出与背景介绍会计稳健性与许多文化和社会之间存在关联,例如,女性高管提供的财务报告比男性高管更加的稳健(Francis、Hasan、Park和Wu2015)。

上市公司高管与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同姓”关系也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

当高管与签字注册会计师具有相同姓氏时,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较低(张蕊,2018)。

根据现有的研究,相对于正式监督机制,非正式监督机制对分析经济和社会现象也有重要影响。

而儒家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式监督机制如何影响社会和经济现象,在国内却很少有文献进行研究。

例如,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个体更厌恶风险(Noussair et al. 2013)以及在他们的决策中更容易受到道德的约束(Conroy 和 Emerson 2004)对于管理者而言,儒家文化似乎是一种非正式的监督机制,它补充了更正式的监督机制(例如,职责分离、董事会审查和外部审计)。

本文通过研究儒家文化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来扩展这一研究领域。

具体而言,本文阐明了公司所在地儒家传统文化越强,管理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将会更加的稳健。

这一现象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更加明显。

二、文化与会计发展史会计史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会计的一些最早用途可以在宗教背景下找到(Cordery 2015)。

高管海外经历、员工技能培训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高管海外经历、员工技能培训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DOI:10.13546/ki.tjyjc.2020.18.041{~>理决藜}高管海外经历、员工技能培训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肖凤翔,张双志(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摘要:文章基于全国第十次民营企业调查数据,探讨高管海外经历与员工技能培训对企业创新差异化影响的微观机制。

结果表明:高管海外经历和员工技能培训分别对企业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员工技能培训在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创新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考察,发现其所承载的中介效应为34%。

同时,使用Heckit干预效应模型对员工技能培训的中介效应进行稳健性分析,发现高管海外经历通过员工技能培训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依然成立。

最后分别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员工技能培训和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管海外经历;员工技能培训;企业创新;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0)18-0180-050引言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既需要引进海外高精尖人才,也需要注重培养本土员工的技能。

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高管通常被认为是比本土企业家更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开阔全球视野和现代企业治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叫对于推动我国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人口红利”的消逝已经不可逆转,“工程师红利”日益成为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

虽然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够利用自身留学或国外工作经历为企业创新决策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但是决策并不会自动带来创新产岀,需要通过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以形成企业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吸收转化才能实现叫培训作为企业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形式,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技能水平,也促进了研发创新向批量生产的转化实现。

可见,高管海外经历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需要借助员工技能培训形成企业的技能化,继而才能顺利实现“战略决策-技能溢价―创新绩效”的发展路径。

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行业的发展,企业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规则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会计的稳健性逐渐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在很大程度上与职工薪酬有关,对职工薪酬进行准确把握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会计稳健性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而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针对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的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施工薪酬;会计稳健性;会计信息;关系;需求前言在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职工薪酬加入会计准则中,体现了会计准则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提高了企业员工对薪酬的认识,对薪酬的披露形式以及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规范。

我国在2008年就实行了《新劳动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的稳健性,直接反映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会计准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内学术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的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概述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国内有关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职工薪酬是最近几年才加入会计准则中的,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会计准则加入职工薪酬后能够对会计处理形式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会计稳健性具有重要影响并且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企业职工的福利将不断增加,形式以及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因而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是密切相连的,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确保职工薪酬的合理性和会计准则的稳健性[1]。

二、企业会计稳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1.赋税负担重一般情况下,税收的负担越重,企业会计的稳健性就会越好,尤其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随着税收单子的加重,职工薪酬标准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浮,职工薪酬变动变得更加敏感。

会计稳健性、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2019年精选文档

会计稳健性、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2019年精选文档

会计稳健性、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200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科技创新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积极能动性,才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并不高,创新水平依然不足。

据统计,201 0年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资强度仅为0.93%,而同期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研发投资强度分别为3.57%、2.93%和2.23%。

2015 年我国研发投入规模达到1.4 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但尚不足美国的50%,且创新综合能力仅排名第18 位,这意味着我国企业的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呢?除已有研究发现的企业规模、社会网络等因素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与中国特殊制度背景相关的影响因素呢?Cha ng等(2015)基于美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不利于企业创新[1] 。

在创新水平一直遥遥领先的美国,这一结论恰恰支持了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IASB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决定一一2008年FASB 和IASB决定在其概念框架中取消会计稳健性要求。

鉴于此,本文以2008—2012年我国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讨论高管社会网络和会计稳健性分别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社会网络对会计稳健性和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创新活动的主要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回收期长。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单个企业由于灵活性低、创新资源匮乏和管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已经很难独立完成创新活动,于是产生了技术创新网络、供应链联盟、产业集群、产学研结合等新兴的创新关系网络。

社会网络虽然不是为了组成创新团体而特别构建的,但是却能像创新团体一样从网络中获取创新资源,对企业创新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像创 新 团体一 样 从 网络 中获 取 创 新 资 源 , 对 企业 创新 活动 有 着 不 可 忽 视 的影 响 。其 影 响 具 体 体 现 在有 利于 企业 获得 信 息 优 势 、 获 得创 新 资 金 和 提 高
风 险承担 水平 三个 方面 。
1 . 高 管社会 网络有利 于 企业 获 得信 息优 势 。一 家企 业 的成 败 往 往 与 经 营者 是 否 拥 有 广 泛 的社 会
第3 8卷 第 2 0 7 期 2 0 1 7年 5月
财经理论与实践 ( 双月刊 )
THE THE0RY AND P RACTI CE 0F FI NA NCE AND EO[ ) NOM I CS
V0 1 .3 8 No .2 0 7
Ma y . 2 01 7
水 平 一 直 遥 遥 领 先 的美 国 , 这 一 结 论 恰 恰 支 持 了
F AS B ( 美 国财务 会 计 准则 委 员 会 ) 和 I AS B( 国 际会 计准则理事会) 的 决定 —— 2 O 0 8年 F AS B和 I AS B
决定 在其 概念 框架 中取 消会 计稳 健性 要求 。


引 言
稳 健性 分别 对企业 创新 的影 响 , 以及 高 管社 会 网络 对 会计 稳健 性 和企 业 创新关 系 的调节 效应 。
二、 理 论分 析与 研究假 设 ( 一) 高 管社 会 网络 与企 业创新
改 革 开放 以来 , 国 家 高度 重 视 科 技 创 新 。2 0 0 6 年, 国务 院发 布 《 关 于 实施 科 技 创 新 规 划 纲 要 增 强 自主创 新 能 力 的决 定 》 , 提 出 要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的

步 细化 , 单 个 企 业 由 于灵 活 性 低 、 创 新 资 源 匮乏
极性并 不 高 , 创 新 水 平 依 然 不 足 。据 统 计 , 2 0 1 0年 中 国工业 企业 研发 投 资 强度 仅 为 0 . 9 3 , 而 同期 E t 本、 美 国、 德 国等 国 家 的 研 发 投 资 强 度 分 别 为 3 .
战略 。企业 是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的 重要 主 体 , 只有 充 分 发挥 企业 创新 的积 极 能 动性 , 才 能 实 现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的战略 目标 。然 而 , 当前 我 国企业 的创 新 积
创 新 活动 的 主要 特 点 是 高 风 险 、 高投 入、 回 收
期 长 。随着 技 术 发 展 的 日新 月 异 和社 会 分 工 的进
5 7 、 2 . 9 3 和 2 . 2 3 9 / 6 。2 0 1 5 年 我 国研 发 投入 规 模
和管 理能 力 不 足 等 原 因 已 经很 难 独 立 完 成 创 新 活 动, 于是产 生 了技术 创 新 网络 、 供 应 链 联盟 、 产 业 集
群、 产 学研 结合 等 新 兴 的创 新 关 系 网络 。社 会 网络 虽然 不是 为 了组 成 创 新 团体 而 特 别 构 建 的 , 但 是 却

财— —
来 自中 国上 市公 司 的 经 验 证 据
张功富 , 师 玉 平
( 郑 州航 空工业管理学 院 会计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1 5 )

要: 以2 0 0 8 -2 0 1 2年我 国沪深非金融 类 A股 上市公 司为样本 , 运用社会 网络 分析方 法, 实证 检验
影 响因素 呢 ?C h a n g等 ( 2 0 1 5 ) 基 于美 国企业 的实证
研 究 发现 , 会 计 稳 健性 不利 于企 业 创 新 l 1 ] 。在 创 新
交往 和联 系 相 关 。社 会 交 往 和联 系 形 成 的社 会 网 络是 一个 重要 的信 息 沟 通渠 道 , 能够 促 进 信 息 自 由 和低 成本 地通 过该 网络 流 动 , 实 现专 有 信 息 平 台 的 共享 , 为公 司赢 得竞 争 性 优 势并 抑制 特 有 投 资 信 息 的流 出 _ 2 ] 。提 高 了创 新 决 策质 量 和效 率 。然 而 , 社 会 网络成 员 获 取 社 会 网络 中 的 资 本 时 会 受 到 自身
高管 社 会 网络 和 会 计 稳 健 性 分 别 对 企 , l k /  ̄ 0 新的影响 , 以及 高管 社 会 网络 对 会 计稳 健 性 和 企 业 创 新 关 系的 影
响 。结果发现 : 高管社 会 网络 中心度和会计稳健性均 可以促进企 业创新 ; 但 高管社会 网络 中心度 削弱 了会计
稳 健 性 对 企 业 创 新 的促 进 作 用 。
关 键 词 :会 计 稳 健 性 ; 高 管社 会 网络 ; 企 业创 新
中图分类号 : F 2 7 5 / F 2 3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7 2 1 7 ( 2 0 1 7 ) 0 3 — 0 0 8 4 — 0 7
鉴 于此 , 本文 以 2 0 0 8 -2 0 1 2年我 国沪深非 金融
类 A 股上 市公 司为 样本 , 讨 论 高管 社会 网络 和会 计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1 2 — 1 3
的网络位置约束 , 网络 中心度越高 的高管 , 获得信 息 的通道 越 多 l _ 3 ] 。速 度 越快 , 做 出创 新 决 策 的 质 量
达到 1 . 4万亿 元 , 位 居全球第二 , 但 尚不 足 美 国 的 5 0 , 且创 新综 合 能 力 仅排 名 第 1 8位 , 这 意 味着 我 国企 业 的 创 新 水 平 与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仍 有 较 大 差
距 。是什 么 因素 制 约 着 我 国 企 业 创 新 水 平 的 提 高 呢 ?除 已有研 究发 现 的企 业 规模 、 社 会 网 络等 因素 外, 是 否还 存在 着其 他 与 中 国特 殊 制 度 背景 相 关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