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考点之高中地理(必修3)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6 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 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水文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位置、面积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临海45%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深居内陆30%中国西南部,一是边缘高山峡谷区,二是内部高原区,青藏高原25%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低山丘陵水成地貌高原或高山和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原始土壤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东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东南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山麓山顶森林—草原—荒漠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人类活动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影响程度深刻微弱经济文化发达落后交通发达落后补充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3)地质灾害多发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南北差异①分界线:1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②南北差异(P9图)(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气候植被土壤作物熟制农作物农业条件东北温带季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针叶、针阔混交林黑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等耕地广阔、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足,热量不足。

高中地理(必修3)提分考点6 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3)提分考点6 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 Word版含解析

三精考点系列之最拿分考点系列地理必修3考点6 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1.建设商品粮基地要具备的条件(1)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2)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3)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4)交通运输方便。

2.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1)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较少,余粮多,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作为商品粮;(2)宜农荒地数量很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3)黑土肥力很高;(4)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增产潜力很大;(5)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3.建设商品粮基地的好处(1)建设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2)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平衡粮食余缺有很大的作用;(3)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减少粮食运输费用。

4.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见下表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

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土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1)D (2)B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附近的农业带是( )A.乳畜带 B.玉米带 C.春小麦带 D.混合农业带2.图中数字代表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A 2.B【解析】第1题,①地区位于东北部五大湖区,为乳畜带。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本店铺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助你金榜题名!1.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一、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一、区域的概念与特征1. 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总体影响:地理环境差异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2. 具体例子: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两者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明显的差异。

相同点: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点:-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大陆性稍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水田为主,人均耕地少;松嫩平原以黑土、旱地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大。

-矿产资源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

三、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改造1. 农业活动: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选择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农作物。

如长江三角洲以水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松嫩平原以旱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2. 工业活动:工业布局也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发达,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而松嫩平原深居内陆,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 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 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 特点:全能性(适用于陆地和海洋等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和记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学案6: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学案6: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第2课时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和探讨我国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2.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知识体系梳理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①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②生产,③生产。

二、农业发展的方向1.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高强度农林开发→农业生态环境退化(④和黑土退化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⑤频发,环境污染)→威胁可持续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⑥与⑦的统一。

3.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1)平原区:强化商品粮、⑧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⑨基地。

(2)西部草原区:围绕⑩与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两大主题,大力发展⑪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以⑫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预习效果检测读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貂”复合生产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结合当地的区域特征,图中的“甲”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沙地B.绿洲C.沼泽地D.盐碱地2.对该复合生产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①能促进水能的梯级开发②能有效地保持土壤肥力③能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④能灵活适应市场的需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如图)。

丰县利用黄河故道引长江水修筑了大沙河水库,并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使原先的“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荒滩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水果基地。

读图,回答3~4题。

3.丰县在大沙河发展水果生产的主要意义有()①防风固沙,涵养水源②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减弱噪声,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丰县引进一批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有利于当地()①加大地区经济差异②优化产业结构③改善环境质量④稳定农产品市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思维探究创新探究一商品粮基地建设[互动探究]东北地区素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_大__规__模__机__械__化__生产 2.生产的突出特点 _地__区__专__业__化__生产
思考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简述其主要区位 条件。
答案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能够满足水 稻生长的基本需求。另外,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 使水稻分布地区进一步向高纬度扩展。
4.东北商品粮基地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 来增加粮食产量吗?为什么? 答案 不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进 一步恶化的趋势,随着退耕还林、退耕 还草和湿地保护工作的实施,东北地区 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方 法受到限制。
核心归纳
1.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东北地区 种植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 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C.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D.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
解析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会导致低产作物种植规模缩小,加剧低产作物的 供需矛盾。如大豆大量被玉米取代,会导致大豆更加短缺,加剧大豆供需结 构的不平衡,B不正确。
玉米 分布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经济 作物
大豆 甜菜 亚麻
以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 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
以黑龙江省产量最多
跟踪训练
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 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 (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 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1~3题。
互动探究 启迪思维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具体分析如下:04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针对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应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05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应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

(2)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

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破坏后1导致' 气像矢调成分净化空气, 破坏后 生态环境美化环境导致r恶化涵养水源丁保持水土, 破坏后 自然灾害吸烟除尘” 导致r频发1防风固沙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破坏后 生物多样导致r性锐减(i )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4)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06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的影响rftS-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环境资源森林耙破坏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破坏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高三年级必修三地理知识点

高三年级必修三地理知识点

高三年级必修三地理知识点【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连续学业或事业的挑选。

面对重要的人生挑选,是否推敲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体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挑选。

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作者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必修三地理知识点》,期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1.高三年级必修三地理知识点商品谷物农业:(1)散布:主要散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势平整,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2.高三年级必修三地理知识点1、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形成原因:气流由较高纬(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低纬(赤道低气压带),气流逐渐升温,难以凝聚致雨气候特点:高温干燥2、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西熏风;南半球——西北风)形成原因:气流由较低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较高纬(副极地低气压带),逐渐降温,冷却致雨气候特点:湿润温顺3、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熏风)形成原因:气流由极低东风带吹向低纬(副极地低气压带),难以致雨气候特点:严寒干燥(1)低纬度环流:赤道低气压带:由于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副热带高压带:由于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7: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7: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3、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 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 需求(平原区)。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 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
图4.14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理条件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国 东
农业布局


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大规模专业化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生产粮基地建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食需求(平原地区)
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活动:
1.主要有三个方面:地形、气候市场
2.联系了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
利用了塘泥、蚕沙、蔗叶等副产品;充 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节省 了农业生产成本,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 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主要的粮食作物 及其分布。
3、已经形成了粮食 作物的地区专业化 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1、20世纪以来,人口 的激增,高强度的 农林开发,造成土 地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 退化
2、实现东北地区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 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联合收割机(台) 农用飞机(架) 喷灌机械(台) 载重汽车(台) 粮食处理中心(座)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相同点都是平原;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不同点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东部沿
海中部;
位于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
件较好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
土地条件水稻土、水田、人均耕地

黑土、旱地、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石油资源丰富
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为主旱地耕作业为主
主要粮食作

水稻为主春小麦、玉米为主
主要经济作

油菜、棉花甜菜、大豆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一熟
备注水产业较发达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商业贸易发达沿边商业贸易较为发达人口和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相对地广人稀,城市较少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荒漠化的防治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第一章: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对比(地理条件、气候、土地、农业、工业)2.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3.地理信息技术的各功能第二章:1.荒漠化的主要表现2.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4.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解决对策5.森林的作用6.热带雨林的分布及其各种代称和含义7.雨林被毁的原因和保护措施8.巴西政府对雨林的开发计划第三章: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其表现2.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3.三条产业链、三条煤运路线4.能源中和利用取得的成就5.输电与输煤的利与弊6.对“三废”的治理7.田纳西河的概况(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8.流域的早期开发、结果及其原因9.田纳西河水坝的功能10.田纳西河改造后的成果第四章: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位置、自然条件、地形、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2.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农作物)3.商品粮极低的突出特点4.东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5.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了解)6.珠江三角洲的范围7.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8.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两大发展阶段(时间、主导产业、有事、影响、问题)9.珠江三角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第五章:1.进行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管道运输的优缺点3.西气东输工程两条线路的概况(起止点、途经省份)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5.煤炭与天然气的对比6.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7.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的目的8.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9.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0.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特征及分布区域。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一】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

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拟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纬度高、跨度大。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 出示图 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和。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无霜期 180 天~80 天。

年降水量 300~1000 毫米。

我们惟独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

由于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

此处可以叫学生比照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争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严寒,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自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糊口,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状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季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季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发展农田根本建立和水利建立。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加争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

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溶化缓解春旱等。

争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争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学问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

初垦时,黑土层厚度 60~80 厘米,最深处可达 1 米。

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

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长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局部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

新人教地理必修三第4章知识点

新人教地理必修三第4章知识点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大部分位于的气候区,基本可满足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受到的影响。

②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广泛分布,土层深厚,含量高,有利于。

2.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基础:我国重要的,形成的经济发展格局。

②交通发达:方便,有利于发展。

③较晚,较低,有利于和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根据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1)分布区:A ,B ,C 。

(2)主要作物:。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 ,E ,F 。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具体分布区有:西部、松嫩平原及。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商品粮基地。

其中,是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1) 生产;(2) 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1.发展问题及影响(1)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

(2)后果:农业退化。

2.发展方向与重点第二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调整(1)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 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靠近。

得以发挥的优势,有利于,参与。

4.全国最大的之一。

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和等条件的限制,对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

2.问题表现(1) 面临困境。

(2) 相对落后。

(3) 日趋严重。

3.对策(1) 调整:发展,推动。

(2)构建。

(3)加强。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知识点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知识点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知识点商品粮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

下面是地理网整理的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知识点,请考生及时学习。

1.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效益①建立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资源,便于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发展粮食生产进行必要的基本建设。

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的专门技术水平,积累经验。

② 商品粮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广大地区的粮食生产树立榜样,对提高全国粮食生产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③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平衡粮食余缺有很大的作用。

④ 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以缩短不合理的粮食长途运输,密切生产与消费关系,节约社会劳动力。

2、建立商品粮基地须具备的条件① 粮食过剩多,粮食商品化率高。

②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

③ 宜农荒地多,条件好,水源充足,投资少,见效快,生产潜力大。

④运输方便。

3.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东北区是全国传统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所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

仅黑龙江垦区就有2万多台大中型拖拉机和7000多台联合收割机。

播种和大部分田间收获基本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生产。

东北区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亚麻等。

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4、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继续发展种植业。

在不断提高种植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增值。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地理网希望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6: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6: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教案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板书』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承转)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今天这节课我们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来谈谈区域农业的发展。

『板书』4、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图 4.9)。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⑵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

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图4.10)。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中美两国的玉米带的比较:详见《导学》第四章第一节“重难核心突破”之拓展延伸“中美两国的玉米带的比较”(阅读)什么是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呢?请阅读P66“阅读: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此阅读材料简单介绍了农业的地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发展演变的大致过程)(活动探究)请自主探究P66“活动”阅读表4.2,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居全国首列,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如2001年全国4个农村住户平均每人出售粮食超过500千克的省份中,3个是东北的3个省,其中吉林和黑龙江是仅有的两个超过1000千克的省份,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6 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
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
★★★
○○○
1.建设商品粮基地要具备的条件
(1)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
(2)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
(3)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
(4)交通运输方便。

2.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1)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较少,余粮多,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作为商品粮;
(2)宜农荒地数量很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3)黑土肥力很高;
(4)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增产潜力很大;
(5)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3.建设商品粮基地的好处
(1)建设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2)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平衡粮食余缺有很大的作用;
(3)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减少粮食运输费用。

4.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见下表
作物分布区
细粮作物
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
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
部最为集中
杂粮作物
玉米分布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玉米带
谷子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
高粱辽河平原为主产区
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

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区域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
角洲
出口创汇农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
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
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
我国最大的
棉花生产基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
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
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
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
海南岛
我国热带经
济作物生产
基地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
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
作物生长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
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
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②农田灌溉
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xx年以来呈减少趋势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
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水土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1)D (2)B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附近的农业带是( )
A.乳畜带 B.玉米带 C.春小麦带 D.混合农业带
2.图中数字代表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①地区位于东北部五大湖区,为乳畜带。

第2题,松嫩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由于纬度较高,只能种植春小麦,和美国的②地区相似。

3.读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P处气温比同纬度的两侧地区高的原因(4分)
(2)简述P城气候特点。

(8分)
(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方面分析P城气候的成因。

(6分)(4)试分析气候对该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6分)
【答案】(1)P处位于宁夏平原,地势较两侧低;西面的山脉对冷空气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2)冬季寒冷,夏季温热,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3)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高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之下。

(4)温带大陆性气候,白天光照强;热量满足一年一熟,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考点:本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背景考查区域气候特征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每道试题4分,共20分
20xx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内蒙古××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

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

表为××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xx年)。

据材料,回答1-2题。

表××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xx年)
四子王化德集宁凉城丰镇年平均气温(℃) 3.6 2.8 4.3 5.5 5.4 年降水量(mm)315.3 320.6 363.6 410. 7 395 1.关于A.B.C.d四处马铃薯优势产区的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 B.b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
C.c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 D.d处,多冻土,土壤贫瘠
2.根据材料,判断××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有()
①热量充足,无霜期长②光照充足,气候
凉爽,昼夜温差大
③多为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栗钙土,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年降
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A 2.B
【解析】
2.结合乌兰察布位置和气候资料分析,乌兰察布因纬度和地形影响,年均温低,热量不足;年降水量多在400mm以下,属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地植被为草原,发育栗钙土,土壤较肥沃;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项。

考点: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限制条件;××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

下图中,甲、乙两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读图回答3~4题。

3.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
4.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答案】3.D 4.C
5.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甲乙
材料一安徽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xx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亿斤,比20xx年增产16.1亿斤,实现“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6分)
(2)分析河南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6分)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6分)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12分)
【答案】
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