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 专题十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

合集下载

专题十二 句式的理解、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及断句.1

专题十二 句式的理解、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及断句.1
特殊句式中,最为重点的是被动句、省略句中主语转换时的主语省略、 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此几点较难把握,考试频率又高,在
复习中要尤为重视。“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自不待言;理解
文中的句子应是指能读通、读懂句子的主要内容,并能理解语句的深层 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这里的“读通”,派生出的题型便是断句,
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 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 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 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 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 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 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
、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被 单独拿出)、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
指词类的活用。在词语用法上,文言文更灵活,一词兼几类的情况非常普
遍,临时活用的情况也很多,命题形式也十分灵活。因为浙江2009年新 高考,对此点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了单独设题(19题),我们已在“理解
1.文言实词(只指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和文言 特殊句式,仍会单独设题,且很有可能落在句式上。 2.翻译,材料仍会从文言阅读文中提取。所选的阅读文很 可能是史传类文学,(2008年是传记、2009年是笔记散文), 翻译的分值可能加大。 3.断句,尽管2009年的新高考题,没有涉及到此类题型,但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精品课件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 解并翻 译文中 的句子 课件(共34张PPT)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 解并翻 译文中 的句子 课件(共34张PPT)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 于草1、庐注之意中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卑贱鄙陋,降低身份,委 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 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 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 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解析: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 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里 呢?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译: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楚国六个 郡的地方。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 解并翻 译文中 的句子 课件(共34张PPT)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 解并翻 译文中 的句子 课件(共34张PPT)
字字落实第二点:删
文言中有些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 相应的词可替代,如果硬翻译会显得别 扭或累赘,翻译时要删去。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 标志,句中停顿的语气词,个别连词和 偏义复词中虚设的成分等。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 解并翻 译文中 的句子 课件(共34张PPT)
课堂练习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译文: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 使鲍叔更加困窘。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 人也。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PT[优秀课件资料]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 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岁。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 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反复)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
4.找总分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 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 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做断句的三个步骤是:先读后断 再检查
(一)读懂是关键,词汇、语法 要掌握。
(二) 利用虚词,帮助断句;观察 句式,准确断句
(三)断句后,查意思是否讲得 通,内容是否合理。
Hale Waihona Puke 题1/ 曾 子 曰 婴 儿 非 与 戏 也 / / 婴 儿 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听 父 母 之 教/
今 子 欺 之/是 教 子 欺 也/
句尾——语气词 乎 哉 也 矣 欤 焉

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共25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共25张PPT)

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 遍的。补即是补出省略内容。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 谁更(厉害)?
2、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 乐?”曰:“不若与人。”—— 《庄暴见孟子》 (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 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 一种更快乐呢?”
(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 (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把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 词删去。 1、夫战,勇气也 。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以”字相当于“而”,译出 来,反而不通顺,也可删去不译。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 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字,通假字换 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 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 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 也是难点所在。
说:“好啊。”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 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画线的句子
孟业字敬业,钜鹿安国人也。家本寒微,少为州官, 性廉谨。魏彭城王韶,齐神武帝之婿也,拜定州刺史, 除业为典签。业唯有一马,瘦死,韶以业贫,令州府官 人,同食马肉,欲令厚相酬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 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为典签,州中要职, 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今唤食肉,恐致聚敛, 有损声名。”
文 言 文 专 题
理解并翻译 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 习 目 标
1.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领会 2.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实践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文 言 文 翻 译 的 原 则
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 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 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 也和原文一致。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专题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 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专题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 含解析

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基础回练]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解析:A、B、C三项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何后之有”即“有何后”.答案:D2.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多于南亩之农夫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④梁,吾仇也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其势弱于秦⑦痛哉斯言⑧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A.①⑦/②⑥/③⑤/④/⑧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①⑦句为主谓倒装句;②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③⑤句为被动句;④句为判断句;⑧句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3.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介词结构后置句,E.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答案:①A;②C;③BD;④D;⑤E;⑥E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B.时不我待C.客有吹洞箫者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C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为宾语前置句.答案:C5.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解析:①与②同为判断句,③与④同为反问句.答案:B6.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君何以知燕王C.纤歌凝而白云遏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解析:“纤歌凝”即“纤歌被凝”,属于动词本身表被动的被动句,例句“拘于时”为被动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陈述句.答案:C[文段练习](一)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答案: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宜谦以全身,二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样就应该谦逊恭谨,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2)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做官,爱惜名声和节操,从来没有贪婪攫取,使家里富裕.(二)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答案: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葬(父母)以后,修庐冢守墓六年.(2)既葬,庐墓六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释氏”,指释迦牟尼,句中意是以佛教创始人代替佛教.《夜行烛》是曹端写给年迈父亲的一封信,文言中“书”大多当“书信”讲.(2)“庐墓六年”中的“六年”作“庐墓”的补语出现,可见“庐墓”应活用作动词.答案:(1)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三)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答案: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即使国君赏赐了我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2)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四)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辞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2)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这样的话)尽管(我)爱吃鱼,但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五)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做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不是真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六)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民,最终(人们)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2)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怨恨不在多大,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百姓就像水一样),(水)可以载船,也可以推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对待的.。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PPT精品课件(共24张)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PPT精品课件(共24张)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标点巧用举例 1、抗日战争时期,有些汉奸在街头巷 尾的墙壁上,写上一条巨型标语﹕“有粮食 不卖给八路军吃﹗”过了不久,这条标语上, 忽然多出一点逗号,使这条标语改变了意 思﹕ •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 只消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使意思完全 相反。
◇2、良师秀才 古时,有位秀才出了一张招生告示,报酬 方面则写成﹕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 可”。 开学以后,秀才只收有钱人家的学费,穷 人则分文不收。原来,穷人来读书,秀才就这 样读﹕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 银钱也可。” 当有钱人家到来,则改成﹕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 可;无银,钱也可。”
◇4、一诗多断
•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 云: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 • 杜牧绝对想不到,在他之后,会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而 妙趣横生的《清明》出现! • △传说,在1078年清明这天,大文豪苏轼登云龙山放鹤 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诗。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 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 而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
• △有人将《清明》改为三言诗:“清明节, 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指,杏花村。” • △也有人改为四言诗的:“清明时节,行人 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 △有人改成为《南乡子》:“清明时节,雨 落纷纷。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不远杏花村。”也有创新精神 。
△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剧” 为题的剧本,也是用杜牧《清明》诗改的。 时间:清明时节。 天气: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文学常识复习ppt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文学常识复习ppt

例2 : 臣 诚 恐 见 欺 于王 而 负 赵。 │ │ │ │ │ │ │ │ │ 我 确实 害怕 被 大王 欺骗(不译) 辜负了 赵国。
文言翻译口诀
• • • • • • • • 文言翻译,遵其顺序。诵读全文,浏览大体。 句不离段,词不脱句。难解句子,斟酌损益。 详审语境,探究语气。省略词语,适当补齐。 遇有倒装,调整语序。官名人名,不必翻译。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随文解意。 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特征断句。 对照原文,力求直译。委婉修辞,酌情意译。 字词句篇,贯通一气。翻译完毕,复查仔细。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 乃 曰 /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 则 脉 理 皆 邪 / 弓 虽 劲/ 而 不 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
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B.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
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C.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
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 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⑴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乞丐非常可怜他。乞丐跟着他并乞 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人哀怜我。 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物了啊!”乞丐叹息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宾语前置句式) 道:“我看从我这里经过的人多了,却没有谁同情我。同情 我的只有先生您了,假使先生不是没饭吃(或者说,假使先 ⑵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 生吃饱了饭),还会同情我吗?” 假使您不是没有吃饭,难道还能哀怜我吗?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考点透视+高考解密+技法点拨)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考点透视+高考解密+技法点拨)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
第三页,共49页。
名题导练
【例1】 (2013·广东卷)(原文见专题九) (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zhèngquè)的一项是( )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第五页,共49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yīdàn)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方言文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①“苟”是一 词多义,这里是表假设,“如果”的意思;“自活”是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为“活自”,养活自己;“蜂”是名词作状语,像蜜蜂一 样;“患”是一词多义,这里是“祸患”的意思。②“傅先生天下 贤士”是判断句式;“尚”是连词,尚且;“名”是词类活用,名 词活用作动词,称呼名字。
第二十四页,共49页。
【例8】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解析:此句中的“新”是形容词作动词(dòngcí)“新修”;“题” 也是动词(dòngcí)为“命名或题名”的意思。 译文: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例9】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解析:此句中的“起”是使动用法,“使……振兴”;“衰”形 容词作名词,“衰颓(文风)”。 译文:韩文公的文章,使八个朝代的衰颓(文风)得到振兴。

2015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32页)Word版含解析

2015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32页)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还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变法失败后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

他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计划均告落空。

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

在狱中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1899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

墓前华表上挽联写道:“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一、(2009·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例2】 (2012·广东卷)(原文见专题九)将下列句子翻译为 现代汉语。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①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 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 患。②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 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字!
◎借题发挥: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 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因此,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 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语法现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言文翻译概述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 所谓“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 和习惯,无语病。 所谓“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是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 要相应地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 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所谓意译,是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 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 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名题导练
【例1】 (2013·广东卷)(原文见专题九) (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其实,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的 考查,实际上是对考生文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点,从2011年开始,有些省市加 大了考查力度,分值从10分升至12分,成为整张语文试卷中 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从广东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 来看,此题的得分率并不很高,一般稳定在3~6分。文言文 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不 外乎“实词”、“虚词”和“句式”三大纲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陶澍)创作编修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 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3)(陶澍)晚年打算在淮南推广淮北的方法,但后来患上了 风痹病,没能完成这项工作。
◎借题发挥: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并抓住古 汉语特殊句式的特点,注意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应结合上下文, 大致了解前后文章,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一些比较 明确的地方。如“正由是决行深入”“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词,如句中的“之际” 后应断开,人名“咏”前要断开。
答案:A ◎借题发挥:依文意断句。即依据文句的意思断句,看清 事情的经过或事理;其次,要确定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尤其要 注意句式和语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本题考查方言文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歉”, 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除去。(2)“旌表”, 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此句中 “于淮南”句为状语后置,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 再捐出粮食,此法大体上如同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 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 断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点透视
《考试说明》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理解”有明 确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 句式和用法是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 句子”。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 注意原文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 考查手段,可以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容,从而看出 他们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 1.认真阅读原文,把握全文主旨及基本思路。 2.重点审读要求翻译的文句及其所在的文段。把握语言环 境。如句子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上下文的关联和照应等。 3.找出该句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把握该句的句式, 包括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4.按照翻译的要求写出译文。 5.将译文放到原文中加以检验,并作文字上的必要修改。 (四)文言文翻译的五大误区 1.该译不译,文白掺杂。有的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 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方言文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①“苟” 是一词多义,这里是表假设,“如果”的意思;“自活”是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活自”,养活自己;“蜂”是名词 作状语,像蜜蜂一样;“患”是一词多义,这里是“祸患” 的意思。②“傅先生天下贤士”是判断句式;“尚”是连词, 尚且;“名”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称呼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