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新闻评论探析
新闻评论“微博化”分析
新闻评论“微博化”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向着信息化发展。
微博、微信、QQ 等信息技术产物已经成为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
微信和QQ 的运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们的情感交流;而微博的运用则是方便了人们了解时事新闻,关注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本文主要针对新闻评论“微博化”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从新闻评论“微博化”的特点入手,结合新闻评论“微博化”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出新闻“微博化”对于新闻评论的影响。
标签:新闻评论;微博化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电视和报纸。
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传统媒体发展进入瓶颈期。
而微博的出现更是使得新闻的传播方式和评论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也逐渐由传统媒体转向了微博。
新闻评论也随之进入“微博化”的形式。
一、新闻评论“微博化”的特点(一)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在微博的新闻发布方面,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地将自己身边的新鲜事或是突发事件发布到微博上。
时效性较强、更新频率快是微博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
现阶段的微博新闻,大多都是简短精炼,很少会像报纸上出现长篇大论的现象。
而且不仅是新闻的篇幅较短,评论也逐渐向着精短的方向发展。
比如几年前的汶川地震、三聚氰胺事件,近几年的青岛大虾等等问题都是最先由微博报道出来的,并且更新频率比传统媒体快。
在微博的传播方面,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评论者,这也是微博新闻及评论具有较强时效性的主要原因。
(二)方便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的方式下,人们对于信息的掌握只是通过对于新闻的阅读,了解到的只是新闻中报道出的信息,对于事件的发生原因和背景都不是很好了解[1]。
而在微博化的新闻评论中,人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微博的评论、回复和私信功能,针对新闻提出问题,并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事件及时分享出去,实现信息的共享,确保新闻的价值能够最大程度的展示出来。
微博对新闻评论的影响研究
▲
微博对新闻评论的影响研究
赵 畅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对于有共同关注点的博客来说,一条新 闻产生,立刻就会出现诸多评论和转发, 短时间内将传遍互联网,而转发的博客 对新闻的真实性缺少判断,一旦新闻信 息是伪造的,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 网络传言某明星意外身亡,短时间内各 种舆论新闻接踵而至,有的人感到惋惜, 有的人感到痛苦。明星的生活是私密的, 不可能随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 就造成这种“死亡”流言泛滥。类似这 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事实的真相并不是 人们微博上所转发的,因此人们要对新 闻有一个主观判断,从正确的角度看待 微博新闻评论,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 络环境。 2 新闻媒体应对微博消极影响的措施 2.1 加强对微博的重视 微博对新闻评论存在积极和消极的 影响,这些影响都不容忽视,因此媒体 要加强对微博的重视。媒体要提升自身 对微博的认知水平,正确看待其对新闻 评论的影响,并借鉴微博的优势,树立 现代化的新闻媒体观念。在实际的工作 中,媒体要对微博有客观的认识,并借 助微博的优势形成媒体自己的特点。其 次,媒体要加深对微博的认可,并利用 自身独有的专业性,逐渐影响微博对新 闻的评论,使其更具客观真实性。同时, 媒体要为微博用户理性评论新闻给予支 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微博对新闻评论的 积极性 [1]。 2.2 利用微博的优势,创新新闻内 容 微博不但是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更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 媒体要利用微博的功能,不断完善新闻 报道,可以从新闻素材来源和新闻内容 进行创新。媒体要多关注微博用户对新
闻的评论,并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作为 新闻报道和评论的素材,将其整合为具 有特色的媒体新闻。同时媒体可将具有 特色的新闻话题引入微博中,让更多的 人加入讨论,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除此之外,微博是一个社交平台,媒体 将微博作为采访载体,通过微博进行采 访和直播,这样不但能够大大减少采访 时间,还能提升新闻的关注程度,提升 媒体新闻的时效性。 2.3 利用微博扩大媒体的影响 微博不仅能够促进新闻的传播,还 能从根本上提升新闻的影响力。媒体借 助微博平台,利用微博的优势,扩大对 新闻评论的影响,并将有共同爱好的用 户组织到一起,引导其对新闻进行评论, 并转发,扩大新闻的影响。可以说,微 博对新闻的评论不仅能够扩大新闻的影 响力,还能有效拉近群众与新闻媒体之 间的距离,从而增强新闻评价的真实性 和客观性,促进新闻媒体良好发展 [2]。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博这一社交平 台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还对新 闻评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新闻媒体要正确看待微博对新闻评论的 影响,充分利用微博平台优势,改良并 创新新闻报道的素材和内容,同时新闻 媒体要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自身的不足和 缺点,与微博平台取长补短,促使新闻 行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 成 坤 . 论 微 博 对 新 闻 评 论 的 影 响 及 媒 体 应 对 研 究 [J]. 西 部 广 播 电 视 ,2015(19):78. [2] 史慧玉 . 微博对新闻的影响及媒
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平台已成为公众获取新闻信息、参与社会讨论的重要渠道。
其新闻评论不仅体现了报纸的立场和观点,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舆论环境。
因此,研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对于理解中国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舆论引导方式以及公众话语权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梳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
随后,本文将重点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特点,包括其使用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观点立场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进一步分析这种话语方式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传播策略,揭示其在中国社会舆论场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本文将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进行反思和展望,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特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重要延伸,其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具有鲜明的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传统党报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充分展现了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和即时性。
话语立场坚定,权威性强。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发布新闻评论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其评论语言严谨、准确,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给出权威解读,引导社会舆论。
话语风格多样,贴近群众。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也注重话语风格的多样化。
它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和群众语言,使评论更加贴近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微博的短小精悍的特点也使得评论更加简洁明了,方便网友快速获取信息。
再次,话语互动性强,注重引导。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在发布后,往往会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和互动。
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
DC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翟珮雅摘要微博新闻评论是新媒体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在此民众可以发表言论,也成为了人们讨论新闻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人们思想交流,也能够使政府了解到民众的一些思想.而微博新闻评论其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新闻评论工作有一些固定的写作要求.文章就微博新闻的评论特点和一些相应的写作要求进行讨论,希望微博的新闻评论变得更有价值”关键词微博新闻评论;特点;写作要求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48-0115-021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1.1具有灵活性、自由性和新颖性新闻评论的撰写工作与其他文职工作不同,微博新闻评论者则大多处于社会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位以及不同的文化水平,所以评论的内容一般不受限制,可以发表个人见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而民众只需要申请一个微博号,就可以随意的撰写微博新闻评论,这样使新闻评论活动变得更加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需要有网络和相应的移动设备。
而在现今的社会中,这种评论自由也是之前社会所享受不到的,而许多大众会针对新闻中不同的内容,比如旅游、经济、政治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新颖的评论方式也非常受大众的欢迎[1]o1.2个性鲜明微博的新闻评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看法,可以在网上鲜明的表现出来,而微博的新闻评论不像过去那种传统媒介,比如电视、报纸等需要在传统媒介上附上评论者的名字,这种新媒体的评论方式则不需要评论者进行实名的,发表只需要一微博号即可。
而现今新媒体的评论方式比较多,评论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网络中搜取一些图片符号,这样可以代表自己的看法,这种个性化评论让每一个微博评论都显得与众不同,有的人所用的文字比较夸张,有的人做比较中规中矩,但是他们的新闻评论大多与新闻本身是相关的,可以从侧面或者是与新闻相关的内容进行评论书写,而近些年国家对网络的管制也越来越严格,则需要微博进行实名制的登录,其实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国家的管理,由于微博新闻评论的个性化非常强,其实这样的管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2]«1.3双向互动微博的用户可以在登录微博后,可以发表自己想发表的东西,文字图片都可以,这种发表可以使全球的人民都能观看到,而其他民众也可以针对人们发表的一些图片和信息进行评论,评论之后,作者就可以实时的观察到评论的内容,而作者也可以继续与评论者在文字下方进行继续的评论,这样形成的双向互动性,也是现今微博评论的一大特色。
浅析微博的新闻评论功能——以新浪微博为例
f媒 专
浅析 微博 的新 闻评论功能
以新 浪微博为例
刘 扬
摘 要 :微博 自 07 20年进入 中国 ,至今 已拥有无 数的注册用户。微博 以其 自身的特点和传播特 色得 到 了全社会各类人群
的关注 。微博作为 网络产 品之一 ,标榜 随时随地分享身边 的新鲜事 ,也具 有新 闻评论 的功 能 ,而且这种功 能较 之传 统媒体 甚至是一些新媒体 而言都更具优势 与影响力 。 关键 词 :微博 ;新闻评论 功能;新闻传 播
微博 作为舶来 品 ,在短短 四年 的时间 内,已经 在中 国 拥 有 了上 亿的注册用 户 ,其影 响力与 日俱增 。据新 浪公 司 公布 ,新浪微博 自2 0 年8 0 9 月开始对 外公测 以来 ,至2 1年 00
1 月底 , 其 注 册 用 户 数 量 已达 N 5 o 万 。 从2 1年 4 2 日 O oo 00 月 8 到8 8 月2 日,新浪微博平均每 月新 增5 0 0 万用户 ,从8 8 月2 日
民除 了是各种 信息 的接 受者 ,也是评论 的提 供者 ,两种 身 份 合 二 为一 。而 微博 ,作 为一 种 “ 草根 ”阶层 话语 的 代 表 ,实行 的就 是没有 门槛 的准入 ,没有 内容 限制 ,可 以随 时随 地 分 享 。
部或作者 对最新发 生的有价 值的新 闻事 件和有普 遍意义 的 紧迫 问题 发表 的议 论,有着鲜 明针对性和 引导性 的一种新
性。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已成为人们表达观点、转发新闻、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而微博评论也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博评论中,既有理性、客观、中立的言论,也有情绪化、偏激、攻击性的言论。
因此,本文从网络舆情的视角出发,探析微博评论现象,旨在进一步认识微博评论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一、微博评论现象1、平台特性微博平台文字限制短,用户表达需精炼简明,情感表达会更加突出,渲染效果会更强,但也会加剧用户情绪化表达。
2、社交属性微博评论的社交属性比较强,用户可以直接互动,形成交流互动的社交场景。
因此,微博评论也往往成为涌现大量情感化评论的场所。
3、时效性微博评论时效性强,评论集中在实时性热点新闻上。
在这些评论中,用户发表的很多言论往往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深入而逐渐变化。
二、微博评论特点和规律1、情感化、个性化特点。
微博评论中,情感化和个性化特点很强。
用户在评论中往往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情感态度、观点,很少出现冷静、理性的评论。
2、理性言论少。
在微博评论中,与攻击性、情绪化评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性评论很少。
因为很多用户更加关注个人的观点表达和舆情热度,而不是发表理性、客观的分析。
3、自由发言、多元化。
微博评论中用户有较强的发言自由,他们的观点和言论很多时候是多元化的,呈现出不同知识背景、职业群体、地域多样性。
三、微博评论的影响1、引发和推动事件。
第一条评论可能引发数百万的转发与传播,进而推动事件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事件的走向。
2、引爆消费危机。
很多消费者在微博上反馈自己的购物体验,评论的好坏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
如果消费者的投诉和负面评论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热度,就有可能引发消费危机,给品牌造成重创。
3、抬高或打压个人或品牌形象。
微博评论对个人或品牌的声誉和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
好评能够抬高个人或品牌形象,而差评则会打压其形象,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
1、平台应该完善评论机制,加强管理。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近年来,微博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之一,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信息内容。
微博评论作为用户互动的方式之一,在网络舆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视角下,探讨微博评论现象,分析其中的特点、影响和发展趋势。
一、微博评论的特点1. 多样性微博评论内容多样,既有对原微博内容的讨论和评论,也有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评论类型涵盖各种形式,涉及社会、娱乐、体育等领域的各种话题。
2. 匿名性微博用户可以选择匿名发表评论,这种匿名性使得用户更加放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形成了开放、自由的言论空间。
3. 情感化微博评论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包括赞美、批评、愤怒等。
这些情感化的评论往往能够引起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1. 形成舆论导向微博评论作为用户在微博上的主要互动形式之一,对舆论导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评论的内容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原微博内容的传播效果,进而对公众舆论产生影响。
2. 形成用户社交圈微博评论还可以让用户之间形成社交圈,通过共同的评论内容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进而扩大用户社交圈子。
3. 形成舆情事件一些热门的微博评论往往会形成舆情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这些评论可以对公众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三、微博评论的发展趋势1. 专业化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多和用户的观点多元化,评论内容也将趋向于专业化。
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会在微博上发表评论,引领相关领域的专业讨论和研究。
2. 多媒体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评论的形式也将趋向于多媒体化,用户在评论中将更多地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强评论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效果。
3. 社交化微博评论将更加注重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结识新的朋友,拓展社交圈,形成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社交网络。
微博评论作为用户在微博上的主要互动方式之一,对网络舆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微博评论也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和社交化的发展趋势。
浅析微博新闻评论的速度与深度
博对社会热点 的关 注 , 使微博对新 闻有了 发表评论 的功能 。 新闻评论本是媒体 编辑 部或作 者对最 新发 生 的有 价值 的新 闻事 件和有普遍意义 的问题 发表的议 论 , 有着 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 的一种 新闻文体 , 是
现代 新 闻传 播工 具 经 常采用 的社 论 、 评
以新 浪微 博为 主要 阵地的微 博发 布平 台
上, 网友们共 同见 证了全国 “ 两会”溢& 州
时间 内相关微 博 0万条 。传播 主体包括 主流 媒体认 证微 博 、 大 V、 政 务微 博 以及
动 车事故 、 南非 世界杯 等重 大事件 , 微 博
的随时随地对 接 。 微博新 闻评论 , 只允许 发布 1 4 0个字符之 内的信 息 , 可 以通过手 机、 I M软件等多种途 径发布 , 内容的更新 速度非常快 。 同样 , 对 于接受者 丽言 , 接收
进行 实时互动传播交流 的信息 时代 , 微博 数不 断攀 升。在新浪微博搜索 引擎 中 , 输
年 1 O月 2 3日至 2 0 1 3年 1 0月 3 1日这 段
微 时代 ,借助 于 日渐完 善 的传 播介
质 ,微博发 布不受时间 、空间的限制 , 快
精炼 的微 博 、 微信 、 微 电台等 自媒 体作 为 播模 式 , 突破 传统媒 体 的时空 限制 , 给受
捷、 移动 , 充分利用零碎 时间 , 实现和信息
度和深度 等 问题进行 了简要 分析 。 【 关键 词 】 微博 新 闻评论 速度 深度
微 时代是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 以短小 媒介 , 综合运用音频 、 视频 、 文字 、 图像 等 ,
的出现成 为微时代到来 的标 志。 近年来在
微博新闻评论探析
在我 国的快速 发展 ,微博 使用者 越来越
多, 微博新 闻评论 的价值也逐渐显现 。
微 博新闻评论 , 属于网络新 闻评论 的
一
微博 的诞 生以及被广泛运用 , 更促进 受者 的角 色 , 而是广 泛参 与到信息传播 的
每个 过程 。在新 媒体 背景 下 ,网民通过 “ 围观”、 “ 跟 帖”、 “ 转帖”、 “ 转发”等方 式表 明 自己的立场 , 进 而逐渐形成 了网络
新 闻评 论 这 一 文本 的 主 要 形 式 。 其 主 要 有
介, 直接通过 网络就 可以与上 网者进行 沟 享 简短实 时信息 的广播式 的社 交 网络平
台③ ,这一定义就决定 了微博新 闻评论具
有 很 强 的互 动 性 。
类, 就 是微 博用户对微博上新近发生 的
了传媒 的变革 。 人们 不再 仅仅担任信息接 通 。 而微博正是这样一种 通过关 注机制分
自己的小评论 , 还可以就事件本身直接发 瓴 的就事论事 , 话 筒也开始转交到了群众
言。 这种 交互式 的沟通 , 让人 们能够从不 同侧 面感受新 闻事件 的本身 , 而不再 只是 停 留在一方 的观点上 。 微博新 闻评论虽然 在 深度上不及传统新 闻评论 , 但 却提升了 评论 的广度 , 让各方面的声音都能够被听
传 媒e 时 代I N E W S论 探析
。王昱 力
【 摘
要】 微博 的迅速发展 , 带来 一种新兴 的新闻评论方 式——微博新 闻评论 。 本 文主要 围绕 着微 博新 闻评论 简短有 力, 互动性
强, 传播速度 快 , 草根化 的特点 , 以及 其产 生的 巨大的影 响力、 逐渐成为 了一种 良好 的舆论监督 方式 , 也成为 了大数据 时代 背景下的一
网络新闻评论的_微_力量_浅析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
46网络新闻评论的“微”力量——浅析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顾晓莉(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微博作为媒介民众化转向的代表,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媒介当中来。
作为网络新闻评论的一股“微”力量,它不仅拓展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来源渠道、增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性,还扩大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但是,对微博评论来源真实性的质疑与隐藏在当中的非理性情绪,又给网络新闻评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本文就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微博;网络新闻评论;影响;思考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046-02收稿日期:2011-09-28作者简介:顾晓莉,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理论新闻学研究。
一、民众化转向与微博的兴起“快女”李宇春一夜走红,人民教师范美忠一“跑”成名,“最美洗脚妹”刘丽感动整个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媒体上,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
从参加相亲类节目以“出位”博名,到通过选秀角逐电视节目的明星角色,从在个人博客上粘贴生活照片,到通过网络论坛臭名昭著,普通人已经不仅仅扮演“受者”的单向角色。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它反过来提供了如此广泛和多样的参与机会,从而构成媒介的一种民主化形式” [1]。
民众化的转向,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媒介当中,虽然这种媒介进路的扩大不能认为必然会带来一种民主的政治,但是,媒介的开放性与受众的参与性却使民众化的维度清晰可见。
媒介时代微博的兴起及迅速推广,正是媒体由大众化向民众化转向的代表力量。
微博,即微博客,是Web2.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
它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 、Email 、web 等方式发布140字左右的文字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新闻评论探究
深度报道 。 “ 看重 庆” 根据重庆特色还推
②③艾媒咨询 , ( ( 2 O 1 3 年 中国手机新
闻 客 户 端 市 场 研 究 报 告 》, h t t p : / / w w w .
i i m e d i a . c n / 3 7 0 8 0 . h t m l
出 了:椒 言版块 ,每 个工作 E t 都有 一期
责编: 周蕾
知 闻唯辟
2 o 1 4  ̄ s g . l 1 7 3
官方微博新 闻评论 的优势
至几分钟就可完成 。传统媒体相对于微博
评论的发布周期就显得格外长 ,微 薄新 闻 评论在 时效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
3 、 传 播 速度 快 , 互 动 性 强
、
1 、 扩 大 自身影响 力, 与传 统媒 体形成
互 补
传 统 的新 闻评 论是一 个单 向传播 的 模式 , 信息传 递 的能量极其 有 限 , 而微博
传 媒e 时 代 l N E W S W O R L D
传统媒体 官方微博新 闻评论探 究
。冯 忠杰 范 文旭
【 摘
要】 如今 , 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微博 平台上开设 了微博账号 , 发 布消息 与评论 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 官方微博及独 立的
官方评论微博 的研 究, 分析认 为传 统媒体 官方微博的新 闻评论以其 “ 短、 平、 快”的特点让评论 更具 时效性 , 符合 当前碎 片化 阅读 的趋 势, 微博评论 与传统 的评 论形成互补 , 能够保持 和扩大传统媒体原有 的影 响力。 并针对 官方微 博表现 出来的优势及 不足进 行讨论 , 提
出发展 改进建议 。 【 关键词 】 传 统媒体 官方微博 新 闻评论
新闻评论微博化分析与研究
新闻评论微博化分析与研究作者:梁媛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12期摘要针对新闻评论微博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新闻评论微博化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评论微博化;趋势;利弊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016-02我们平时所说的微博其实就是指新浪微博,它作为一种人们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有着快捷性、时效性和随意性。
近几年,微博在中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拥有微博的人也很多,人们经常通过微博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交流意见,截至2017 年3 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4 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有网友将微博戏称为“围脖”,现在“织围脖”已成为网上最热的活动,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
1 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分析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或新闻评论员对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通过专业的理论分析,多角度观察,带有鲜明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也是当今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换句话说,新闻评论就是就当时热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发表权威意见以指导广大受众实践的一种文体。
传统媒体评论都有其标准,相反,微博评论相对于传统媒体评论要相对自由,语言文字也要随意的多。
微博评论的形式可以是一段简短的小文章,也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一个词语或是一个符号一个表情,体现着“微”特色。
微博评论较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报纸、电视)更具时效性、便捷性、受众多,电视媒体评论需经过采编播,最快需几个小时才能播出,纸制媒体需印刷最快也需一天时间见报,相比之下,微博评论只需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进行加工编辑,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迅速传播。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传统媒体,微博作为一个网友公共发言的平台,让普通民众尤其是长期缺乏话语权的老百姓们都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
相反,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由于权威性、规范性的要求,大多都会采用专业评论员、重量级机构或官员的言论为主,导致普通大众的声音无法传递。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微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平台之一,已经成为了大众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微博上,人们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情感、观察和感悟,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
随之而来的,就是微博评论现象。
当下的网络舆情下,微博评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意见交流的平台,微博评论现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角度出发,对微博评论现象进行探析。
微博评论现象在网络舆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微博评论是一种公共言论,通过微博评论可以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引发关注和讨论。
在热点事件和重大议题发生时,微博评论往往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
在疫情期间,微博评论更是成为了人们了解疫情动态、表达情感和观点的主要途径之一。
微博评论在网络舆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微博评论现象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虚假评论。
一些个人或组织利用假号或实名号,在微博评论中发布虚假信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其次是恶意评论。
一些人在微博评论中发布攻击性、辱骂性的言论,造成对被评论对象的侵害和伤害。
再者是滥用评论。
一些人利用微博评论平台发布不相关、不合适的内容,扰乱评论秩序。
这些问题给网络舆情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微博用户的体验造成了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来加以解决。
首先是强化审核机制。
微博平台应该加强对评论内容的审核,严格落实实名制,减少虚假和恶意评论的出现。
其次是加强用户教育。
微博用户应该增强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网络素养,自觉抵制虚假、恶意和不当评论的出现。
再者是加强技术手段。
微博平台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评论内容进行监控和筛选,提高评论质量。
在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微博评论在网络舆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
只有充分认识到微博评论现象的重要性和现实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博评论在网络舆情中的作用,建设和谐的网络社会。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微博评论存在着大量的刷屏现象。
有些用户为了提高自己的曝光度或者表达自己的情感,会不断地发布大量的评论,导致其他用户的评论被淹没。
这种刷屏现象不仅影响了用
户的阅读体验,也降低了评论的质量。
微博评论中存在着大量的网络暴力现象。
一些用户在评论中使用辱骂、诽谤、威胁等
言辞攻击其他用户,造成一定的社会伤害。
这种网络暴力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形象和个人安
全感,也会对社会和谐造成一定的破坏。
微博评论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
一些用户为了炒作话题或者达到某种目的,会故意发布虚假的评论或者谣言。
这种虚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导致舆论的扭曲和误导。
第四,微博评论普遍存在着情绪化和片面性的倾向。
在面对一些敏感事件或者热点话
题时,用户往往会表现出情绪化和片面性的评论倾向。
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所关心的一面,缺乏全面客观地分析和理解。
这种情绪化和片面性的评论容易引发极端的观点和对立,加
剧了社会的分裂。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存在着刷屏现象、网络暴力、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以及情
绪化和片面性倾向等问题与现象。
为了改善微博评论现象,需要加强平台管理和监管,严
禁刷屏、网络暴力等行为;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的信息辨别能力和评论文明素养;加
强媒体的信息发布和传播监管,严禁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加强社会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促进网络舆论的多样性和平衡性发展。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网络舆情提供一个
更加健康、和谐和积极的发展环境。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表达、传递信息和观点的重要平台。
微博评论作为微博平台上的一种重要社交行为,成为了网民们赞同、反驳、讨论不同话题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广大网民的情感、观点和态度,而且也暴露出了一些诸如言论自由、言论规范、网络道德等的问题。
因此,通过网络舆情的视角来探析微博评论现象非常有必要。
本文就在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微博评论的意义、现象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微博评论的意义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尤其是在微博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布和接收大量的消息。
微博评论是微博使用者互相关联和互动的一种形式。
与传统媒体不同,微博评论可以实现网络群体的高效交流和互动,为用户提供了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帮助人们交流思想、分享感受、表达观点、释放情感。
同时,微博评论还具有传播信息、影响舆情的重要性。
通过微博评论,一些热点话题可以被网民们迅速地发现、传递和讨论。
一些微博明星、名人等的意见也会引起广大网民们的共鸣或者追随,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影响舆情,对于大众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通过微博评论,人们可以直接传递信息、确立网络人际关系,以及建立自身的影响力和个人品牌。
二、微博评论现象微博评论现象的出现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虽然微博评论表达了网络群体的多元化观点和声音,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1.负能量评论在微博中,有一些人会针对其他人或者事件进行负面的评论,批评、谩骂等负能量言论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往往会引发其他用户跟帖,产生类似于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不良行为。
这些负能量评论对网民的思想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2.谣言传播在微博评论中,一些用户会故意制造谣言或者跟帖转发不实信息,这种做法会产生极度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且破坏了微博平台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
3.私人信息泄漏在微博评论中,有一些人会滥发他人的手机号、地址、个人信息等等,甚至是过激色情图片,让用户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
新闻评论微博化分析
新闻评论微博化分析张卿睿(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大兴安岭165000)[摘要]互联网出现以前,新闻传播与评论都是靠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来完成的,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新闻传播的格局,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
其中,微博的迅猛发展让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及新闻评论形式发生改变,传统新闻评论幵始出现了微博化的情况。
本文针对新闻评论微博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究了新闻评论微博化产生的背景,新闻评论微博化对传统新闻评论产生的影响,从新闻评论的传播方式、选题、内容、语言四个方面分析了微博化的表现,研究新闻评论微博化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针对报纸新闻评论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挑战,如何改革发展,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评论微博化;趋势;利弊微博的原型是2006年诞生于美国 的Twitter。
在Twitter出现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它以惊人的速度风靡全球,微博在 中国的真正走红是2009年8月,中国最 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了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 博服务的网站。
新浪微博开通后微博在 中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随后各大 门户网站也开始了微博业务,搜狐微博、网易微博、腾讯微博相继上线,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的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博用户世 界第一大国,有网友将微博戏称为“围脖”,现在“织围脖”已经成为网上最热的 活动,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
微博让人们能随时随地的了解、传 播身边所发生的新闻,并发表个人的意 见,实现了即时的信息分享。
微博的出现 无疑是对传统新闻业的极大的冲击,微 博传递消息的迅速、便捷是报纸等传统 媒体无法比拟的,微博近乎零时差的传 播使报纸报道滞后性更加明显,人们通 过网络、手机就能得知一切消息,这就导 致近年来报纸的销量正在迅速减少,读 者的年龄也普遍偏大,报纸等传统媒体 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微博还是网 民评论的载体,成为了网民发表观点、进 行社会评判和开展交流讨论的舆论平台。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新闻评论探究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新闻评论探究-新闻学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新闻评论探究【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开设了微博账号,发布消息与评论。
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及独立的官方评论微博的研究,分析认为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新闻评论以其“短、平、快”的特点让评论更具时效性,符合当前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微博评论与传统的评论形成互补,能够保持和扩大传统媒体原有的影响力。
并针对官方微博表现出来的优势及不足进行讨论,提出发展改进建议。
关键词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新闻评论2013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2013年新浪微博媒体机构认证数量同比增加40%,其中传统媒体占总数的70.4%。
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开设了微博账号,发布消息与评论。
传统媒体在官方微博中加入评论版块,即官方微博以发布消息为主,消息发布间隔中夹有热点新闻的评论。
新闻评论内容以当天的新闻热点为主,时发时评,多数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都采用这种方式。
如@人民日报的“你好,明天”、“微评论”,@南方都市报“南评晚钟”,都产生了良好的传播及社会效果。
笔者在分析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基础之上,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优势1、扩大自身影响力,与传统媒体形成互补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微博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体依靠独家新闻取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能否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观点进行“观点传播”将决定媒体的兴衰成败。
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①微博的用户越来越多,受众也越来越广泛,微博成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舆论场,也是主流舆论引导、发酵、扩散的一个新阵地。
办好官方微博,做好新闻评论,不仅可以抢占网络舆论“市场”,而且会将受众对传统媒体在微博上的积极评价,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媒体本身,可谓“一箭双雕”。
传统媒体与官方微博各持所长,互相补充,势必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社会效果。
网络新闻评论,以新浪微博为例
说意识以及家庭情况造成的影响,另一面评论也有着憎恶电信诈骗的压倒性趋势。
微博迅速把这一事件推向网络深处。微博热搜榜也是其中值得关注的,微博在这 件事上发挥了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微博大多反映的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焦
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身陷其中却无力解决。这为网络新闻评论增添了诸多民生
议题。假如没有微博,传统媒体可能不太关注这些信息,他们评论也许一如既往。
3
微博的新闻评论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
四、存在的不足
可能导致媒介伦理问题。信息过剩,网络暴力容易从中迸发。如乔任梁事 件的微博网络评论造成的网络暴力直接导致井柏然退出微博 网评篇幅过短,表达力要求高。在网络传播中,短文章更受网民欢迎。网 评不必像传统媒体那样追求艺术手法、气势等,只要评论的新闻具有典型 性或普遍性,都可以发表网评。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网, @人民日报评论,却表明了自身的观点的观点,同时也贴近人们对事件的 看法,深化了对新闻评论方式的理解。
案例
准确及时 快速反应
2
微博的新闻评论的特点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微博在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全程全方位地提供新闻信息,有力地 推动了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对任何一个新闻事件和任何一个具有新闻意 义的变革来说,在媒体之外,有更多更亮的眼睛,有更深更新的思考。可 以说,媒体之外的见证者,观察者,评论者的分析会更加生动形象,更加 精辟深刻。毕竟人多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是无尽的。微博技术平台上集中 的新闻评论有效拓展了新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尽可能还原新闻的真实性, 客观性,公正性,丰富性和深刻性。
案例
140字,有链接和图片,有些有视频,问题说的更清楚
3
微博的新闻评论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
一、用户广泛和用户体验程度高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一、微博评论现象的特点1.多样性微博评论是社交媒体上非常具有互动性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针对用户发表的微博内容的观点、看法、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回应和评论。
这种评论涵盖了不同的领域和主题,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讨论,也可以是个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描述和评论。
2.实时性受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影响,微博评论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即几乎是同时发表的。
这也促使微博评论往往以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或大众关心的话题为主题,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
微博的实时性,也使得舆情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
3.匿名性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不同,微博允许用户使用昵称而非真实姓名来注册账号,因此在评论中用户可以完全匿名。
这种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隐私和言论自由,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恶意评论、网络暴力等问题。
1.传播影响微博评论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具有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大范围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微博用户的熟人圈和网络社交网络,也增加了不同领域用户的广泛传播范围,从而对舆情的传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引导影响微博评论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对其他用户的态度和看法产生引导作用。
对于某些话题和事件,微博中积极的评论往往会激发更多用户参与讨论,产生积极的舆论环境;而恶意评论、谣言以及等负面声音,则可能影响用户的认知和观点,产生消极的舆论环境。
3.监督影响微博评论也具有一定的舆情监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等话题时,用户发表的评论可以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监督。
微博评论中的舆论监督作用可以促使政府、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及个人积极应对舆情问题,推进舆论治理。
三、应对策略1.加强平台管理作为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微博应当加强对用户发表评论的管理和监管,尤其是对恶意评论和谣言的处理要更为严格。
微博也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用户实名认证制度、用户投诉举报渠道以及内部纠错机制等。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近年来,随着微博的普及和用户的快速增长,微博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和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重要平台。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微博评论的内容和形式却经常受到争议,引发了网络舆情的热点话题。
通过网络舆情视角对微博评论现象进行深入探析,对于理解公共意见形成和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微博评论现象的特点是言辞激烈和情绪化。
在微博上,用户往往借助评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一些用户针对感兴趣的话题或争议事件,通过言辞激烈和情绪化的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甚至对他人进行谩骂和批评。
这种言辞激烈和情绪化的现象, 一方面可能是用户在匿名网络环境下更容易表达真实情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用户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和回复而故意夸张自己的立场。
微博评论现象的特点是群体性和扩散性。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在评论中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一些用户通过发布评论来与其他用户进行讨论和辩论,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讨论场域。
微博评论的内容和信息可以被其他用户转发和分享,从而扩散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
微博评论现象具有较强的扩散性,能够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微博评论现象的特点是信息不对称和失真。
由于微博评论的匿名性和自由性,一些用户可能故意发布不实信息或恶意攻击他人,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解。
微博评论往往集聚了大量的用户意见和观点,但由于参与评论的用户数量众多、信息来源不确定,导致了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存在较大的问题。
微博评论现象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和失真的情况,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和决策。
微博评论现象的特点是言论自由和多样性。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
微博评论的多样性使得公共舆论的形成更加复杂和多元,有利于促进公众意见的交流和对话。
由于言论自由的特点,微博评论也容易受到极端观点和恶意攻击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网络舆情的不稳定性和情感化。
平衡言论自由和舆论规范成为解决微博评论现象的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新闻评论探析
作者:王昱力
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4期
【摘要】微博的迅速发展,带来一种新兴的新闻评论方式——微博新闻评论。
本文主要围绕着微博新闻评论简短有力,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草根化的特点,以及其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逐渐成为了一种良好的舆论监督方式,也成为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一种优质的新闻资源等重要意义展开,继而对微博新闻评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做出反思。
【关键词】微博新闻评论特点意义反思
自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微博服务开始,微博在人们生活中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自此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①随着微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微博使用者越来越多,微博新闻评论的价值也逐渐显现。
微博新闻评论,属于网络新闻评论的一类,就是微博用户对微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报道进行评论,或者就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观点看法的行为成为新媒体下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的又一个模式。
②通过互联网,人们能够更加真实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在日渐崛起的微博平台,无论是记者、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网民都能够通过微博对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即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论。
这使得针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观点在网络上得以呈现并且交锋,微博让每个人都拥有了发言权,新闻评论不再只是新闻专业人士的专利,由此日益形成了意见多元化的局面。
本文主要从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意义及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
微博新闻评论凭借网络媒体互动、快速、高效、大容量等优势,以及微博平台短、平、快的特点,使得评论内容日益多元化。
它既吸收了传统新闻评论的长处,又运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地丰富着新闻评论的内涵和外延,成为目前最为开放、意见表达最为“自由”的媒介评论。
微博的诞生以及被广泛运用,更促进了传媒的变革。
人们不再仅仅担任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而是广泛参与到信息传播的每个过程。
在新媒体背景下,网民通过“围观”、“跟帖”、“转帖”、“转发”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进而逐渐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这一文本的主要形式。
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简短有力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以新闻专业主义著称,而新闻专业主义又往往体现在新闻写作及评论文章的深度、广度上,因此其新闻评论论述的层次、视野相对开阔。
如今,一些网络新闻评论也开始追求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剖析。
与他们不同,微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新闻评论的特点是简短有力,一针见血的表明观点。
微博新闻评论由于讲求实时性互动,往往注重直接将最重要的观点、论点展示出来,文字简洁、精练,态度鲜明、有力。
2、互动性强
网络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媒介,任何一种网络终端设备既是接收工具又是传播工具,这使得受众不用借助于其他的媒介,直接通过网络就可以与上网者进行沟通。
而微博正是这样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③,这一定义就决定了微博新闻评论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微博新闻评论的互评是指微博用户通过微博的评论功能对微博上发表的新闻或者信息进行评论的行为,从而达到观点的交锋碰撞。
网民在互相关注之后,能够即时获知对方所发布的信息,并可以针对这一信息发布新闻评论。
这种双向式的互动,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自说自话的局面,网民有了进一步参与的权利,反馈性更强,不仅可以针对媒体的评论发表自己的小评论,还可以就事件本身直接发言。
这种交互式的沟通,让人们能够从不同侧面感受新闻事件的本身,而不再只是停留在一方的观点上。
微博新闻评论虽然在深度上不及传统新闻评论,但却提升了评论的广度,让各方面的声音都能够被听到。
3、传播速度快
传统媒体的评论,无论是报纸评论还是广播电视评论,都有其规范和标准,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是一期完整的节目。
而微博新闻评论,在形式上则要自由随意得多,可以是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几句简短的话,甚至可以只是一些符号。
这些评论往往只是网民即兴的一些想法,并不追求严密的逻辑和论据,这就使得在微博平台上发表新闻评论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此外,现代技术的进步节省了评论发布的时间。
微博用户发布新闻评论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不一定要通过电脑才能实现,通过手机、便携电脑等移动终端就可以即时完成新闻评论的传播。
4、草根化
微博新闻评论给了人们发布见解和看法机会,人们的观点、见解在这里得到了激烈的碰撞、交流。
微博新闻评论的草根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论主体的草根化。
目前各大媒体和网站的评论专栏,多是精英阶层之间的对话,由于其设置的门槛较高,草根阶层即使有参与讨论的权利,真正进入其中进行评论互动的几率却很小,而在微博平台上,新闻评论不再只是专家、学者以及新闻专业人士的专利,发言不讲求专业性,只要你有观点看法你就可以成为
草根的意见领袖,人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二是评论内容的草根化。
传统的新闻评论一般来源于编辑部的议程设置,内容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与局限性。
网络评论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议程设置模式,增加了更多的民间议题,只要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都能够引起探讨。
微博新闻评论的草根化,使得意见在交流过程中得以更加生动、鲜活,更接地气。
新闻评论不再只是专家学者们高屋建瓴的就事论事,话筒也开始转交到了群众的手中,各方面的言论得以汇聚。
二、微博新闻评论的意义
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了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微博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意见交流的公共平台,也逐渐形成一支新兴的舆论势力,在其他方面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1、良好的舆论监督方式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体,对于舆论的引导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微博新闻评论将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物都纳入了讨论的范畴,微博可以参与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矛盾的探讨,使各方面的声音得以汇聚,通过即时的互动平台,人们能迅速了解大多数人对于该事件的看法,使人们能够通过多样的言论,辨别事物的真伪,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同时,微博广泛参与评论,使得人们在事件发生后不再只是听之任之,而是即时抒发自己的见解和办法,这将促进事件的快速有效解决,为稳定、公平、和谐的舆论环境提供有利条件。
2、大数据背景下的优质资源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随着“分析与数据环境关联性、海量并行处理机构(MPP)、云计算、网格计算以及MapReduce”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收集和处理海量数据已经成为可能。
大数据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处理速度快四大特征,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
微博新闻评论汇聚着网民的声音,所展现的是人们最关心的事件,最想解决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技术的进步,使得通过对微博新闻评论中混杂数据的分析,能准确掌握目标受众的真实需求,精准预测受众的兴趣点,从而为新闻报道提供崭新的角度。
3、巨大的影响力
微博作为一个互动网络平台,其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容量巨大,可以容纳众多信息。
这使得评论不再只是专家学者发表个人见解,而是各方言论的汇聚,使其成为多角度、多方位的立体评论。
这样的评论融合了更多的意见,因而对公众而言产生了更多的共鸣,更容易引发人们的
关注,也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其次,微博简短的内容表达,以及及时性,满足了不同受众表达观点的诉求,提高了受众参与新闻评论的积极性;此外,单一的网络评论不及传统媒体评论有深度,但多方观点的汇集增加了评论的纵深感。
如今,微博网友言论之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还是身边的琐碎小事,均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而这种状况是前几年无法想象的。
这些都反映出微博新闻评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三、对微博评论的反思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微博新闻评论带来一系列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其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准入门槛低,人人都有发言权,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发布评论,这就使得微博新闻评论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很多精品言论,同时也有很多非理性的情绪宣泄,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言论也大量存在;其次,与传统新闻评论不同,微博新闻评论由于信息的碎片化以及把关人的缺失,难以保证这些言论的真实性,这就为谣言的滋生创造了环境,虚假评论在所难免,这将误导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从而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微博新闻评论作为一把利剑,在直击事件真相、展示事物不同侧面的同时,也带来了言论不实、信息混杂等一些问题,这就对政府和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微博新闻评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媒体以及网民自身的共同努力。
□
参考文献
①廖宇飞,《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J].《青年记者》,2012(7)
②廖宇飞,《试论微博新闻评论》[J].《新闻爱好者》,2012(3)
③张月萍,《微博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0(3)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