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讲+物质检验、鉴别、除杂

(2)制碱原理为: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 作是由①CO2 + NH3 + H2O = NH4HCO3和②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 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②的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3)X的化学式为 CO2
(2). 固体的除杂
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性
除杂方法及举例
一种可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另一种难溶于水 两种均难溶于水
两种均难溶于水 两种均溶于水
加水 、 溶解 、 过滤 、 蒸发结晶 ,如KCl(MnO2)、 NaCl(泥沙)、CaCl2(CaCO3) 用 磁铁 ,如Fe(Cu)
加 稀盐酸 过滤,如Cu(Fe)、Cu(CuO) 加 磁铁或硫酸铜溶液 ,如Cu(Fe)
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7.现有①NaOH ②MgSO4 ③Ba(NO3)2 ④FeCl3 ⑤NaCl五种溶液,不用 其他试剂,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B )
答)
CO2+2KOH===K2CO3+H2O
.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说明假设2或
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过滤
;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CaCO3 ;
③ 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解析版)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答案】C【解析】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腈纶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铵、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Na2SO4能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白酒和白醋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里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水和蔗糖水,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A、硬水和软水均是无色的,观察颜色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故可以用水鉴别二者,正确;C、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固体,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错误;D、加入锌粉,则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都会参与反应,错误。
故选B。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答案】B【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A 过量的石灰水能把碳酸钠反应掉,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铜和氧气 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 化铜,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和锌反应,和银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银,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9山东青岛,19,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易错警示 用结晶法分离两种可溶性物质时,根据量多的物质确定结晶方法。
10.(2019山东临沂,1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 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CO(CO2):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答案 B A项,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氧气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项,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NaOH溶 液,故B正确;C项,没有过滤操作泥沙不能除去,故C错误;D项,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与K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和硝酸钾,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是指通过对物质进行多种检验,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的过程。
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性质鉴别: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以确定其可能的成分。
2.化学性质鉴别: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反应产生的特征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形成等,以确定其成分。
3.光谱分析鉴别:利用吸收、发射、散射等光谱现象,对物质进行鉴别。
4.色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对物质进行鉴别。
5.质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对物质进行鉴别。
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除杂是指将混杂在物质中的其他物质去除,以提高物质的纯度。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溶解结晶法:将混杂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过结晶、过滤等步骤,去除杂质。
2.洗涤法:将混杂物质用适当的溶液或洗涤剂进行反复洗涤,去除杂质。
3.蒸馏法:利用混杂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蒸馏分离,去除杂质。
4.气相色谱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进行分离和去除杂质。
总之,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试剂和实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基于它们在性质和反应方面的差异。
试剂的选择可以是自选、指定或不加试剂。
物理方法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的鉴别。
化学方法包括特征现象法、两两混合法和借助产物法等。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和能够复原。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过滤、结晶、转化法、沉淀法、气化法、加热法、溶解法和置换法等。
在鉴别物质时,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来进行区分。
例如,含Cu2+溶液显蓝色,含Fe2+溶液显浅绿色,含Fe3+溶液显黄色,KMnO4溶液显紫红色。
对于气味,SO2和NH3都有刺激性气味。
对于溶解性,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溶于水。
2021届新中考化学备考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除杂

答案 (1)碳酸钠 (2)Na2CO3+Ca(OH)2
CaCO3↓+2NaOH
【例2】 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
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
【化学方法】 1.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2.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3.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4.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5.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要点4 化肥的鉴别
1. 看:呈白色的是 氮 肥和 钾 肥,灰色的是 磷 肥;常温下呈液态 的是 氨水 。
2. 闻:有氨臭味的是 氨水 和 NH4HCO3 。
3. 加水溶解:难溶于水的是 磷 肥;溶于水时吸热的是 NH4NO3 。
4. 加碱: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热有氨臭味产生的是 铵 态氮肥。NaOH溶
图6-4-1
(1)气体A是
。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
。
(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NH4)2SO4一定混
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
思路点拨 (1)KNO3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加热生成气体A,A能使紫色 石蕊试液变蓝色,可知A是氨气,样品中的杂质一定含有铵根离子;(2)根据溶 液B加稀硫酸有气泡D冒出,可以判断杂质中有碳酸钾,因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 生成硫酸钾和水和二氧化碳;(3)溶液C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该反应是 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钾,因此溶液E中一定有氯化 钾,还有没有参加反应的硝酸钾;(4)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和氯化钾,配平即可;(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不能证明(NH4)2SO4一定混进了化 肥中,因为步骤③中加入了硫酸,即加入了硫酸根离子。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和共存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和共存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是化学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分析物质时,我们需要对它的成分进行鉴别和检验,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质的分析质的分析是检验物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外观,进行某些化学试验或测量物质的物理特性来进行质的分析。
例如,在进行无机分析时,如果我们需要鉴别一种钠盐,可以用硝酸银试剂进行检验。
硝酸银试剂可以与钠盐中的氯离子反应,形成白色不溶性沉淀,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物质中含有氯离子。
量的分析量的分析是另外一种检验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定物质中各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实现对物质的全面检验。
量的分析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分析化学、生化分析等。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在进行物质分析时,有时会遇到复杂的混合体系,我们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除杂。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物质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蒸馏法蒸馏法是物质分离和纯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混杂物中有较大沸点差异的组分的分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蒸馏法将含水的甲醇分离成无水甲醇。
在蒸馏过程中,如果甲醇和水组成的混合物被加热,水先沸腾,先蒸发出去。
此时,蒸馏出的气体中含有更多的甲醇,从而实现甲醇的分离和除杂。
萃取法萃取法是另外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混杂物中有易于溶解的有机组分和不易溶解的其他成分的分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苯作为萃取剂来分离含有茶碱和咖啡因的混合物。
茶碱和咖啡因在苯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而其他组分则不容易溶解在苯中,因此可以通过多次萃取的方法实现茶碱和咖啡因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的共存物质的共存是指存在多种不同化合物或元素在一个样品中的情况。
在化学分析中,我们需要对这些化合物或元素进行检验和鉴别,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填充分析法填充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寻找和测定样品中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量。
中考化学专题二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物质
矿泉水和
蒸馏水
人体吸入空气
和呼出气体
氯化钠和
硝酸铵
纯棉制品和
绦纶制品
方案一
加肥皂水
搅拌
带火星的
木条
加适量水溶解
后测温度变化
观察颜色
方案二
观察颜色
澄清石
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
4.(2015,苏州)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在箭头右侧)正确的
是( B )
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 C.CO2气体(HCl)―→通入NaOH溶液中 D.KCl溶液(K2CO3)―→加稀H2SO4 5.(2015,兰州)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
11.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 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 并除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 过滤_,该操作的目的是__除去难溶性杂质 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_MgCl2+2NaOH===Mg(OH)2↓+2NaCl__; 步骤⑥的作用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__;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 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__。
确的是( D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Fe粉
Cu粉
稀盐酸、过滤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19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

第19讲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考点1 常见气体的检验吸收方法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考点2 常见离子的鉴别1.2.考点31.氮肥、磷肥、钾肥的简易鉴别(1)物理方法:①看(状态、颜色):液态化肥是氨水,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化肥为磷肥;②闻(气味):有较强的氨气味的固体是碳酸氢铵;③溶(水溶性):钾肥和氮肥都溶于水,磷肥大多数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2)化学方法:①灼烧:钾肥不能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氮肥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②反应(加熟石灰):铵态氮肥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几种常见氮肥的鉴别考点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被提纯的物质例1 (·怀化)下列方法可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是( )A.插入燃烧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C.观察气体的颜色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思路点拨: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1.(·揭阳)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2.(·聊城)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例2 (·济宁)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3B.H2SO4、HCl、BaCl2、Na2CO3C.HCl、H2SO4、BaCl2、Na2CO3D.H2SO4、Na2CO3、HCl、BaCl2思路点拨:解决此类题目,关键在于找准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就在于丙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后顺序可能是
④①③②
2、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
色透明溶液的是( D ) A、FeCl3、Ba(OH)2、KNO3 B、Na2CO3 、CaCl2、 Zn(NO3)2 C、CuSO4、KCl、NaCl D、MgCl2 、NaNO3 、Na2SO4
成长着怪异舌头的暗青色超级药片追了上去……只见X.妮什科招待和另外四个校精怪突然齐声怪叫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骨渣驴眼仙!这个巨大的骨渣驴眼仙,身长 四百多米,体重二百多万吨。最奇的是这个怪物长着十分猛爆的驴眼!这巨仙有着暗灰色牛肝样的身躯和纯灰色细小琴弓造型的皮毛,头上是淡黑色面具般的鬃毛, 长着土黄色陀螺样的啤酒星花额头,前半身是亮灰色汤勺样的怪鳞,后半身是冒烟的羽毛。这巨仙长着粉红色陀螺形态的脑袋和亮橙色悬胆样的脖子,有着金红色熏 鹅一样的脸和水红色牙刷形态的眉毛,配着深橙色菜碟般的鼻子。有着暗黑色软盘一样的眼睛,和纯黄色鱼杆样的耳朵,一张暗黑色锁孔样的嘴唇,怪叫时露出金橙 色树皮形态的牙齿,变态的亮灰色葫芦造型的舌头很是恐怖,纯灰色螳螂一般的下巴非常离奇。这巨仙有着活像门柱形态的肩胛和活似树藤般的翅膀,这巨仙长长的 深灰色木盒造型的胸脯闪着冷光,很像蛤蟆般的屁股更让人猜想。这巨仙有着美 如玉笋样的腿和 淡橙色螺壳形态的爪子……肥大的淡黑色篦子造型的二条尾巴极为怪 异,深黄色果冻形态的风车藤草肚子有种野蛮的霸气。深灰色黄瓜般的脚趾甲更为绝奇。这个巨仙喘息时有种深橙色鸟怪造型的气味,乱叫时会发出紫红色章鱼一样 的声音。这个巨仙头上淡蓝色洋葱般的犄角真的十分罕见,脖子上特像虎尾般的铃铛瘦小的脑袋仿佛真是豪华刺激!月光妹妹笑道:“就这点本事也想混过去!我让 你们见识一下什么是雪峰!什么是女孩!什么是雪峰女孩!”月光妹妹一边说着一边和壮扭公主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黄豆铜舌鬼!这个巨大的黄豆铜舌鬼,身长四百多 米,体重二百多万吨。最奇的是这个怪物长着十分离奇的铜舌!这巨鬼有着银橙色谷堆一样的身躯和火橙色细小新月模样的皮毛,头上是鹅黄色奶糖一般的鬃毛,长 着湖青色蘑菇一样的布条枫翠额头,前半身是浅橙色原木一样的怪鳞,后半身是漂亮的羽毛。这巨鬼长着葱绿色蘑菇一样的脑袋和海蓝色面包一样的脖子,有着浓绿 色黑熊般的脸和绿宝石色鱼杆一样的眉毛,配着蓝宝石色鸡毛一般的鼻子。有着米黄色蛛网般的眼睛,和青古磁色铲斗一样的耳朵,一张米黄色驴毛一样的嘴唇,怪 叫时露出灰蓝色死鬼一样的牙齿,变态的浅橙色弯弓模样的舌头很是恐怖,火橙色钢条似的下巴非常离奇。这巨鬼有着美如海带一样的肩胛和如同软管一般的翅膀, 这巨鬼威猛的烟橙色炸鸡模样的胸脯闪着冷光,活像包子一般的屁股更让人猜想。这巨鬼有着犹如玩具一样的腿和天蓝色铁锚一样的爪子……硕长的鹅黄色黄瓜模样 的七条尾巴极为怪异,青远山色香蕉一样的将军彩
苹果签名 苹果签名
3、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 正确的是( A )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 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 D、MnO2(KCl),选用水
二、除杂
原理: 1、除杂时,所选用的试剂不能跟被提纯的物 质发生反应。
2、除杂时,要防止在被提纯的物质引入新的 杂质。
3、考虑除杂后便于分离
1、NaCl (Na2CO3)
2、HNO3(HCl) 3、Na2SO3(Na2CO3) 4、HCl(H2SO4)
4、硝酸钠(氯化钠) 5、烧碱(纯碱) 6、汞(铜)
物质鉴别和除: 1、设计实验方法来区别蒸馏水和 酸雨 (内含硫酸) 2、设计实验区别蒸馏水和Ba(OH)2溶液
3、设计实验区别Na2SO4和Na2CO3
离子
使用的试液
发生现象
H+ Fe 3+ Cu 2+ OH-
Cl -
CO32-
SO42-
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溶液呈黄色
溶液呈蓝色 酚酞或石蕊 变红或变蓝
AgNO3和稀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
HNO3
溶于稀硝酸
盐酸和澄清石 产生气体,且能使澄
灰水
清石灰水变浑浊
Ba(OH)2和稀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
HNO3
溶于稀硝酸
练一练
1、现有①硝酸钡溶液② 氯化钾溶液 ③硫
酸钾溶液④硫酸铜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