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教材: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
第一章社会保障学概论
1、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2、社会保障的含义。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全体成员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社会立法
3、社会保障的特点。
社会性强制性普遍性公平性互助性储蓄性
4、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
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
“社会减震器”。
社会保障的公平功能(即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功能)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调节投融资功能平衡需求功能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5、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
社会保险一一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一一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家
属的基本生活。
6、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德国: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2、美国:最早颁布《社会保障法》。
第二章社会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含义。
社会救助的概念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1.社会保障: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生活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险: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或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而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
3.社会救助: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或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补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4.社会救助的对象:(1)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2)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3)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标准的个人或家庭。
5.社会福利: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6.社会福利的内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劳动者。
7.社会保障的功能: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对社会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第二章.
1.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社会救济的法律地位。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
第一篇: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
社会保障学概述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以及层次正式的制度安排:社会救助(最低层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对象主要是失去生活来源,遭遇不幸者好贫困者;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团体。
社会保险(核心地位、基本保障):贫困人口救济自然灾害救济保障给付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对象是主要是工资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劳动者本人。
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福利服务职工福利国家和社火团体举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发放的津贴、进行社火服务及兴办集体福利事业。增进福利,改善国民文化生活;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社会群体。社会优抚(特殊构成部分):国家抚恤退伍安置退休安置
优抚和优待;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资金来源国家的财政预算。非正式的安排: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法律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以保险的形式实行的,对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者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者的生存、发展和延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热点问题:以房养老的概念和分析(★)
[1]以房养老(Reverse Mortgage),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
本学期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开卷。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本、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郑功成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一版《社会保障学》教材。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题类型及结构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单项选择题(12%);多选题(12%);名词解释题(24%);简答题(20%);论述题(20%)、.判断并说明理由题(12%)。
6.考前准备
考生应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熟悉教材内容;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准备好教材及相关教辅读物,特别是平时作业的内容应正确理解和掌握并做好资料准备。
7.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考试时考生应完成每一道题目的解答,不留空白,争取考出水平。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名词:
社会保障(见教材5 页)
二、重点掌握:
1、社会保障的涵义(见教材5-6 页)
2、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见教材10-15 页)
3、社会保障的特征、原则和意义(见教材17 页)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
一、重点名词:
慈善事业(见教材37 页)社会保障制度(见教材44 页)
二、重点掌握:
1、社会保障的发展经验、教训与改革(见教材53 页)
社会保障学复习大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2017年5月
第1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
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根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形成的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1)强制性。(2)互济性。(3)储备性。(4)补偿性。
社会保险的项目
老年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
3.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或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社会救济的特点:保障对象主要是无收入、无生活来源或孤苦无依、无法生活者,以及虽有收入,但因遭受意外事故或收入较低无法维持生活的人们。
社会救济的目标:维持最低生活。给付标准一般低于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捐助等
社会保障学期末重点
2009学年下半年期末复习指南
一、考试成绩比例
课程总成绩中,形成性考核即平时学习过程、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期末考试形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题型及分值
卷面分值满分为100分,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等五种题型。
四、答题要求
1.单项选择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试卷最后一页的答题卡上。
2.多项选择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2—4个)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试卷最后一页的答题卡上。
3.名词解释。对该名词的涵义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求突出重点。
4.简答题。根据题目的要求,简要地、有针对性地做出你的回答,题目涉及到的内容要完整阐述,但不要涉及与题目无关的内容。
5.案例分析题。根据题目要求,充分阅读案例,结合相关知识点,一一回答清楚。
五、复习范围
1、电大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自检自测(一、二、三、五)中的单选、多选题。
2、电大在线学习平台上的教学辅助案例。大部分案例中提出的涉及基本概念的问题都可在教材中找到答案。
3、各章节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1)社会保障的概念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第四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含义
第六章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学》期末综合复习
《社会保障学》综合复习题
考试题型及结构: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0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5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5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
(一)基础知识部分:
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
社会保障期末复习资料
前三章主要是复习专业术语,思考题。主要是在短语中英文互译,填空题,选择题这几种题型里面考。中文简答题或者论述题也有可能。
从第四章开始就主要是英文简答题,短语中英文互译,综合运用题里面考。
PS:期末考核的内容跟期中考的内容有一定程序的重合。
Chapter 1 History of Social Security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障定义的要点:
一.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国家(为什么说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1)唯有国家和政府才有能力担当起社会保障的主体。
(2)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能最富规模经济,可以降低分散化保障的过高的执行成本。(3)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三.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社会立法
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人的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等等;这些风险集中在社会上会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和冲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风险,遭受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此外,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由于先天疾病而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生活中无依无靠的人以及各类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他们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重点
题型:
一.不定项20
二.判断:10 x 1分=10分
三.名词解释:4 (摩檫性事业,医疗保险)
四.简单:3
五.论述:2(养老保险)
六.案例分析:2(养老保险)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强制性、公平性、法制性、刚性发展
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社会性功能(稳定器)、经济性功能(调节器)、政治性功能。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1.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初创阶段(1949-1956)
(1)发布一系列法规文件开展济贫救灾。
(2)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
(3)建立国家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二)调整阶段(1957-1965)
(1)建立企业职工和国家公务人员统一退休制度
(2)制定了民族工商业以及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方面的政策法规
(3)落实了精简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并解决了保险待遇异地支付的问题
(4)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
(三)停滞、倒退阶段(1966-1976)
(1)职工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方面出现了倒退现象,从由政府、公会分工合作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倒退到由政府一家做主的集权化管理模式。
(2)职工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从由企业按比例提取劳动保险金统筹使用的社会保险形式倒退到企业营业外列支的企业保险形式。
(3)用工制度出现倒退,一方面友正常的社会保障业务被破坏,社会保险机构被撤销,致使大批具备退休、退职条件的企业职工没有及时推出生产领域。另一方面,上
山下乡致使千百万青年学生到农村就业,企业得不到劳动生产力军补充、更新。(四)重建阶段(1976-1985)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材料
考核⽬标和范围
通过考核使学⽣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学中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法,引导学⽣确⽴正确的社会保障理念和把握正确的社会保障专业知识,避免⽚⾯的效率观、市场观等的误导。启发学⽣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在扎实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能得到相应的启迪,最⽤能将其运⽤到实践领域当中去。
课程考核的命题基本涵盖教材中的所有章节,其中以第⼀章、第三章、第五⾄第九章作为本次考核的重点。
⼀、考核⽅式
期末考试采⽤闭卷,笔试
⼆、复习资源和复习⽅法
复习资源包括教材《社会保障学》(郑功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离线作业中的全部3次作业。
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学⽣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进⾏准备,对各章节中出现的各种定义、基本原理、意义及作⽤等内容要着重复习,同时对社会保障包含的各种基本体系要尽量深⼊理解,做到灵活运⽤。
三、期末复习重难点
第⼀章绪论
复习要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及其差异的形成;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框架以及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与原则;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的⽬标、功能与意义。
第⼆章社会保障的发展
复习要点:社会保障的发展;影响社会保障进程的因素;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规律;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国际教训。
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基⽯
复习要点: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其它学科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及影响。
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复习要点: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收⼊分配、劳动就业的关系;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共性与区别。
第五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复习要点:社会保障体系、社区服务、家庭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险模式与福利国家模式的主要特征;补充保障中的主要项⽬。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总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2、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基金。
3、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4、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保障学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5、老年社会保障是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助措施,包括经济、医疗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保护与社会救助。
6、就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预防,失业补救,失业保险,三方面的内容。
7、工伤社会保险是一种对在工作中受伤致残或死亡者的遗属提供保障的制度。
8、目前各国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二是社会募集统筹,三是个人投保。
9、残疾人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保证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而建立起来的特定保护性援助制度。
10、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社会保障。
11、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1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退休年龄标准是男60岁,女55 岁。
14、现阶段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有社会救济与社会养老保险。
15、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式筹集资金,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16、社会优抚的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考试题型:
1、单选(10)
2、多选(10)
3、判断题(10,错的要改过来)
4、名词解释(4)
5、简答题(4)
6、分析题(1)
1、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性(社会保障的普遍性;以全体公民为保障对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性、社会保障运作的社会化)、福利性、互济性(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强制性(强制参加、强制缴费)
2、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这种效能和作用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1)经济功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资金市场发展;(2)社会功能:体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3、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收入性福利和实物性福利:(1)收入性福利:涵盖国民保险和非缴费性福利两部分。(2)实物性福利涵盖医疗服务、住房福利、教育和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内容。
4、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保障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群体。社会保险的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筹集。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对象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或社会捐赠。)、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5、家庭保障方式的性质与特征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2、以土地保障为基础,自然就业和土地的稳定产出是经济支撑3、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基本社会结构4、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是文化背景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保障学期末
1、社会保障的含义,包括哪些,各自的特征。社会保障的功能等.对我国社
会保障公平性的认识.
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发展中的几件关键事件。
(新旧济贫法、德国的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障保险法、美国的社会保障法、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等)
3、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应承担什么样的职责
4、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模式
5、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方式、投资运营原则、投资运行的方向与工具等.
6、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政出多门,
缺乏统筹规划2、机构设置重叠,管理成本巨大3、中央与地方职责划分与关系未理清4、政事不分,缺少监督5、法制建设落后,人治色彩浓)、社会保障费征缴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公司为补缴社会保险分别与员工发生纠纷,其具体情况为:
一、员工A 2006年3月进入公司,2008年1月公司为其开始缴纳社会保险
至今,A要求公司补缴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社会保险。
二、员工C 2006年1月进入公司任部门经理,月工资为5000元以上。但公司只按当年的社平工资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由于缴纳基数低于本人实际工资,C要求公司按实际工资补缴社会保险基数。
三、员工D 2009年3月进入公司,由于个人资料一直没有完整提供,公司
一直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D要求公司为其补缴2009年3月至今的社会保险.
问题:一、他们是否能以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解决劳动合同,要求经济补偿?
二、如果员工都申请了劳动仲裁,他们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要求是否会支持?
三、如果他们对仲裁结果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他们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要
《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材料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
四、期末综合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的关系。B
A.企业B.国民
C.民间组织D.社会团体
2.在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非商品化”是指不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让()与劳动贡献脱钩。C
A.工资收入B.实物分配
C.福利分配D.福利贡献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D
A.资金来源多渠道B.保障方式多层次
C.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D.个人与企业相结合
4.()是等同,无差别的意思,是两项或对多项事物客观状态的比较描述,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A
A.平等B.公平
C.公正D.效率
5.养老保险一般是指由()、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A A.政府主办B.市场主导
C.各方合作D.个人负责
6.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是()。B
A.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B.用工单位
C.职工个人D.政府
7.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医疗保险特点的是()。C
A.第三方支付B.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C.享受待遇时间固定D.各方关系较为复杂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保险待遇内容的是()。D
A.产假津贴B.生育补助
C.医疗护理D.产后营养
9.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集体保障阶段,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农村救灾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C
A.农村扶贫开发B.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C.农村“五保”制度D.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养老保险“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办法是()C
社会保障学期末整理
社会保障学期末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社会支撑网络和经济调节系统,它通过各种普通与特殊、基本与更高层次保障措施的实施,以达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目的。
2、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
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3、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便是1942年由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
4、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基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代表人物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经济奇迹之父”。
5、社会保障国际公约的建议书可分为两类:社会保障综合标准和社会保障专门分支项目的
标准。
6、郑成功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包含如下必备要素:1)依法建立2)突出以人为本
3)具有经济福利性4)属于社会化行为5)经济保障6)服务保障7)精神保障。7、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社会功能
1)稳定功能首先是能够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其次则
是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对安全与发展保障的需要。
2)社会成员协调发展一是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
生活实现良性循环;二是能够促进遭受特殊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三是能够促使社会成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
更加努力地为社会工作;四是能够促进政府有关社会政策的实施;五是能过促进社会文明的
发展
3)社会服务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主要表现在:经济调节、促进发展、劳动保护。
三)政治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
1、英国于1601年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专门的《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但“社会保障”一词的出现,最早却是在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
2、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3、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有: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
4、社会保障主要模式四个类型(大题)
社会保险型模式、福利国家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5、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建立的面向本企业职工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职业福利或机构福利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6.社会保障基金:(190)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待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7.社会救助的含义(260):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①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的行为。
②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脆弱群
体。
③社会救助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8.社会救助(社会救济)是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从慈善事业发展而来的制度安排。
9.社会救助的功能:
①缓解贫困问题是社会救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
②社会救助推动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文明进步
③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社会救助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
工具
10.食物支出占家庭支出59%以上比例的,属于绝对贫困的家庭;这一比例介于40%~59%之间的,则进入小康生活水平;这一比例下降到20%~40%时,家庭生活上升到富裕行列;这一比例降到20%以下时,则属于极富裕阶层。
11.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主要有:
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
12.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部分积累式)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
13.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20%,个人缴费8%。
1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
15.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都是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三位一体的结合,它揭示的是工伤保险制度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338)。
16.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于1905年就颁布了专门的失业保险法,建立了非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
18.失业保险按照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划分为:强制性失业保险和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19.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不超过24个月。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依法给予财务接济和服务帮助,以使其基本生活得以保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济贫的手段,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2.恩格尔系数法:是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贫困程度的一种方法,源于恩格尔定律。
3.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4.失业:通常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能力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未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5.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待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6.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7.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
8.企业年金:又称职业年金,它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需要的经济实力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它实质上是对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障的特征:
(1)公平性特征
①保障范围的公平性②保障待遇的公平性③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2)社会化特征
①制度的开放性性②筹资社会化
③服务社会化④管理与监督社会化
(3)福利性特征
(4)法制规范性特征
(5)多样性特征
①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日益多样化
②统一向社会保障制度在异国之内也呈现不同的模式
③项目结构多样化
④水平结构多样化
(6)刚性发展特征
2、社会保障的功能:
(1)稳定功能
(2)调节功能
(3)促进发展功能
(4)互助功能
(5)防控风险功能等其他功能
3.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1)公平原则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3)责任分担原则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5)互济性原则
(6)法制性原则
4、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1)集中管理模式
(2)分散管理模式
(3)集散结构管理模式
5、养老保险特征:
(1)普遍需求
(2)地位特殊
(3)长期性
(4)管理复杂
6、失业保险的功能:
(1)保障基本生活功能
(2)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
(3)促进就业功能
(4)稳定功能
(5)调节功能
7、决定最低生活标准的几种方法:
(1)市场菜篮子法
(2)恩格尔系数法
(3)国际贫困标准法
(4)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指标法”
8、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原则:
(1)生存保障原则(2)普遍性原则
(3)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相联系的原则
(4)维护受助者尊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