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复习
初中物理易考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初中物理易考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既是我们交流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相关实验三个方面,系统介绍初中物理中与声音相关的易考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使得周围的空气分子也跟随振动,形成了声波。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它们以横波的形式传播。
1. 声音的产生条件要产生声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有振动的物体: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只有物体有了振动,才能形成声波传播出去。
(2)弹性介质:声音必须通过介质传播,一般是由空气、液体或固体这样的实物构成的弹性介质。
(3)频率在听觉范围内:人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 Hz~20 kHz之间,只有频率在这个范围内的振动才能被人听到。
2. 振动的物体与声音的关系(1)弦乐器的发声原理:弦乐器如吉他、小提琴等,通过拉动琴弦使其振动,激发周围空气分子振动形成声波,最终形成音乐声音。
(2)固体物体的发声原理:固体物体如钟摆、吹口琴等,通过物体的振动使得周围空气分子振动形成声波,发出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指声波从声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
在传播过程中,声音会受到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 声音的传播特性声音的传播有以下特性:(1)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依次增大。
(2)传播距离有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受到空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影响,因此传播距离是有限的。
(3)传播受阻:声音传播时会受到障碍物的阻挡,障碍物会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或折射,使声音传播受到一定影响。
2. 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与声音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强度越大。
音量是人对声音强度的主观感受,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三、与声音相关的实验在物理学习中,实验是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产生。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
二、声音的基本特征
- 高低: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 强弱:声音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大小有关。
- 长短:音调的长短由音符决定,而音符的“长短”由音符的记号决定。
- 音色: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同一音高的声音是不同的。
三、共鸣与共振
- 共鸣:对特定频率的声音,某些物质会发生共振现象,增强声音的音量和音质。
- 共振:当声源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时,物体
会因共振而发生振动。
四、音的组成
- 声部:听觉上能分辨为一个旋律线的声部。
- 和音:指三个或以上的音同时发声的音乐形式。
- 和弦:指三个或以上的音按照特定的关系同时发声,形成的
音乐组合。
五、音的符号表示方法
- 乐谱:用曲谱记号表示音符等符号,来表达音乐声音的学科。
以上为本文档对于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总结,仅
供参考。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将周围的空气或其他介质也一同振动,从而产生声波。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压缩和稀疏介质的方式传播。
这种振动的传播引起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1. 空气传播在一般情况下,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当物体振动时,它将振动的能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
这些分子互相碰撞并传递能量,导致声波以压缩和稀疏的方式在空气中传播。
当声波达到我们的耳朵时,耳膜开始振动,启动听觉神经,我们才能感知和听到声音。
2. 固体传播除了空气传播外,声音还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它能够将振动能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物体。
这种振动传递可以通过固体的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
例如,当我们敲击桌子时,桌子的振动能够通过桌面传递到桌腿,再由桌腿传递到地面,我们能够听到继续传播的声音。
三、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通讯领域声音在通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麦克风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后,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语音交流。
而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音频设备如耳机、扬声器等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声音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
例如,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入身体内部的声音,以便判断病情。
此外,声音还可以被用于医学图像的生成和分析,如超声波检查。
3. 娱乐行业声音在娱乐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音乐会,声音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音效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为观众营造出逼真的感觉和情绪。
4. 环境监测声音也可以被用于环境监测和检测。
例如,由于声波的传播受温度、湿度和空气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声音的传播特性来监测环境参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总结及考点练习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人的讲话声是有声带的振动产生;一般敲、打、弹的乐器是由乐器本身振动发声,吹的乐器是由空气振动发声。
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度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的速度:我们把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V 固>V 液>V 气。
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
5、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产生。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需离障碍物17米以上),人的耳朵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
6、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听见声音的途径:空气传播和骨传播。
声音通过外耳廓收集然后经过外耳道放大传导至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骨链传至前庭、耳蜗,耳蜗将声音转换成生物电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中枢,形成听觉,这样人耳就听见了声音。
若鼓膜,听小骨等发生损坏,可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但人耳的听觉神经发生损坏,则人耳不能听到声音。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不发声的物体肯定不振动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D .雷声不断是由于雷声经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的缘故。
空气(2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2、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3、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4、以下现象: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复习
人类是怎么做到的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播放视频)
有一艘漂在海面的渔船向水下的鱼群发出一 个声信号,0.05秒后听到了这个声信号的回音, 鱼群大约在海底多深?要计算出这个深度,还需 要什么条件?
回声测距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下面视频中的 实例你都能看出声音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吗?
(播放视频)
想一想,烛焰为什么会抖动?
答案: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声的利用
一、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都关注过吗?
(播放视频)
刚才的这些情景中,“声” 分别都起了什么作用?
除了人类会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动物们也会
利用声音的信息来求生或捕猎,你能举几个例子
吗?
(播放视频)
人类也向动物学习了这些技巧,但是你能看出
答案:假设当时的气温是15℃左右,则秒表 显示已经过了约0.29s,他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小结
声
产生
振动
音
的
产 生
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和
传 播
传播
以类似水波的形式
声速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声音的特性
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有哪些地方不同?
播放视频《各种声音》
小结
尝试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
1.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2.噪声危害有哪些? 3.怎样控制噪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 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 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 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昼间60dB、 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 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 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 55dB,(夜间指22点到 次日晨6点)。
八年级物理声学复习
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
知识点二:声源
1.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理解:
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2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
难点:
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
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
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
1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永州)2.关于声音现象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可用于除去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
难点:
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
2.回声测距离:2s=vt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一:音调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不同,也可以说声音的粗细是不同的。例如:男低音歌唱家声音低沉粗壮,女高音歌唱家声音尖细;狮子的吼声粗壮,羔羊的叫声尖细。
2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复习+习题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产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固体,液体,气体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一种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并被听到。
在物理学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产生相应的压缩和稀疏的波动,这些波动通过介质传播形成声音。
声音的振动最终影响到我们的耳朵,我们才能感知到声音的存在。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传递能量实现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分子发生振动,从而引起相邻分子的振动,这样声音就会在介质中传播开来。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在固体中,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大,因此声音的传播速度较快;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弱,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在气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程,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
音调与人的听觉感受密切相关,不同的音调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微弱。
响度与声音产生的能量有关,通过改变声源振动的幅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3.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声源振动的波形决定。
不同的声源振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波形,从而使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音色是区分不同乐器音色和人的嗓音的重要特征。
四、应用和意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日常所用的电话、广播、电视等通信工具,都是利用声音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的。
此外,声波还可以用于声纳、超声波等领域。
对声音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还可以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基础。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并被听到。
中考物理复习第1讲 声现象
举一反三训练
11.〈 中考·邵阳〉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 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
举一反三训练
5.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音的波形。
拔尖角度二 声音与回声的综合
【例6】〈 中考·淄博〉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音__调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能__量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 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1_5_3_1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这是因为_超__声__波__的__传__播__需__要__介__质__,__地__球__到__月__球__之__间__存__在__真__空__区__域__,__所__以__超__声___ _波__不__能__传__播__。
举一反三训练
61.“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 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
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 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 B )
中考综合 • 应用 • 探究 培优拔尖
拔尖角度一 声波波形图
【例5】〈 中考·德州〉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6.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①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②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③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④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⑤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a. 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b. 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例题2】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这现象说明()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变式2】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例题3】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传入耳朵的。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知识点复习总结
声现象第一节声音产生和的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选填:一定、不一定)3、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能听到(选填:一定、不一定)。
因此,我们不能用我们是否听到了声音来判断物体是否在发声(选填:能、不能)。
4、声源是自己能发声的物体。
5、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人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时的“嗡翁”声,是蜜蜂翅膀的振动而产生的;打鼓时的的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蝉的鸣叫声是由于发声器的振动而产生的;吹笛子时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空气的震动而产生的;拉小提琴时,小提琴的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的。
6、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在金鱼缸边拍手,金鱼会受到惊吓,说明声音除了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外,还能在液体中传播。
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通过一根细铁丝就能听到另一个地道中游击队员的说话声,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距离很近也不能直接对话,而要通过无线电通话,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放一个手机在密闭的玻璃球内,当我们给手机发信息时,我们能听到手机铃声,能看到指示灯的闪烁(选填:能、不能);当我们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球内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铃声会越来越小。
而把空气抽完后,我们就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了,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所以声音又叫声波。
10、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声音有速度叫声速。
1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古时候,远征的战士们晚上睡觉时,常常“枕戈待旦”就可以很快地发现敌人夜间偷袭,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铁道游击队员常常用耳朵贴着铁轨听,敌人的火车还离得很远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夜间狗睡觉时,总是把一只耳朵贴着地面,来人离人家很远,人还没有感觉到,狗就会叫起来,也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归纳汇总复习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向解读】一、考点突破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知道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效果是不同的。
3. 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此部分内容在中考物理中的要求如下:考查外,更注重对物理方法和技能的考查,熟悉其利用到的探究方法、探究过程及实验结论,是突破本讲知识的关键。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1)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2)利用转换法来观察发声的物体在做微小的振动。
(3)涉及声音传播速度的相关计算。
【重点点拨】一、知识脉络图二、知识点拨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传播声音的介质,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过来的,真空不能传声。
不同介质的传声速度不同,一般说来,固体、液体中的传声速度比空气中要快,15℃时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m/s。
3. 人耳听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声音传到人耳中引起鼓膜振动,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人耳要听到声音应满足四个条件:声波能到达人耳中、声音的响度足够大、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的听觉系统无故障。
【典例精析】能力提升类例1 2010年4月2日13时40分,萍乡市金山镇联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7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10个多小时的紧急营救,7名被困矿工于4月21日凌晨全部被成功营救。
在营救过程中,为了让地面上的救援人员知道下面被困矿工还活着,被困矿工用铁锤敲打连接到外面的钢管,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被困矿工用铁锤敲打钢管,是因为只有钢管才能传播声音B. 被困矿工用铁锤敲打钢管,是因为只有钢管振动才能产生声音C. 被困矿工敲打钢管时,外面的救援人员耳朵贴在钢管上能听得更清楚D. 被困矿工只要让其身边的物体振动,外面的救援人员就能听到声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中考物理复习 声现象
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
鸣喇叭,是在 声源 处控制噪声。
空气 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
C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2.
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
传到
人耳。
【解析】 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答案】 振动;空气。
练习:
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
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用歌声走出了大
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 振动 产生的。
不同物体由于(13) 材料 、(14) 结构 不同,发出的
声音会有不同的特色,也就是其音色也是不同的
特别提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就是平时所讲的声音“尖细”“低沉”,响度 是指声音的高低,就是平时所说的声音的“响亮”程度。最易混淆的是平时所说 的“调子太高了唱不上去”与“说话声音太高了”,把这里的“太高了”理解成 一个意思了。其实“调子太高了”是指音调高,“说话声音太高了”是指声音的 响度大。
噪声及噪声的控制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指发声体(1) 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
噪声 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凡是(2) 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 休息 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的 噪声的控制方法有:(3) 在声源处减弱(消声) ;(4) 在传 控制 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吸声) ;(5) 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01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
考点01 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2.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
2.音调是指声音调门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肯定不同。
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
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把这样的物质叫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
1.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关; 2.声速与温度有关;在空气中(15℃)的速度340m/s
四、回声
练习
1.有关声音的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D)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有能量 D.真空能传声
二、声音的传播
事 例:
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 )传播的; 2、钓鱼的人在岸边走时会把水里的鱼吓跑,鱼能听 到脚步声说明( 水 )也可以传声; 3、古代打仗时,士兵晚上睡觉时枕着箭袋,可以提 前听到偷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里的声音是通过 ( ) 传播的。 地面
所以( 固体、液体、气体 ) 都可以传声,都 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有水时听到三次响声,第一次由钢管中传来,第 二次由水中传来,第三次由空气中传来。
三、声速
例题5、某次打雷时,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 声,如果光的传播时间不计,问打雷处距离 听者多远? 解:路程=速度×时间 即s=vt=340m/s×3s=1020m
答:打雷处距离听者1020m
四、回声
1、回声 2、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 长时间(大于0.1s )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原 声与回声区分开。障碍物到人之间的距离应 ( 大于17m )。
四、回声
3、回声的利用:测距离 例题6、一同学向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1.5s 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多少m? 解: s=vt=340m/s×1.5s×1∕2=255m 答: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255m.
小结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发声体(或声源)。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是发声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人讲话时,用手摸喉结下面,感觉声带在 ( 振动)。 2、用鼓槌敲击鼓面发声时,在鼓面上放碎纸片,看 到纸片在跳动,说明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 )。 3、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会溅出来,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
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振动 )停止,发声也就( 停止 )。
4.把一个气球吹大,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 出嘭的响声,这是由于( C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球破裂时引起空气振动而发出响声. D.球发生爆炸发出的声音.
5.在敲响我国的永乐大古钟时,停止撞击后,大 钟“余音未止”( B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9.位于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 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茗同学百米赛跑 的时间是13s,那么他赛跑真实时间应是多 少?(温度为15℃)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音传到终点时小茗 已经跑过了一段距离,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 时,所计时间要( )真实成绩。
一、声音的产生
说明:
1、风吹树叶哗哗响,( 树叶 )在振动发声;“泉水 叮咚”是( 水 )振动发声;雄蝉由腹部的 ( 发声膜 )振动发声;吹笛子,( 空气 )振动发 声。
2、早期的(机械唱片)是将发生的振动记录下来, 需要时再把记录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播放出来。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声源)。声源可以是 ( 固体、液体、气体)。
7.在雷雨来临之际,我们总是看到闪电一闪即 逝,而紧接着听到雷声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闪电发生在雷鸣之前. B.雷一个接一个地打个不停.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的多次反射造成 的. D.双耳效应. ) C
8.最新流行的骨传导耳机,声音是通过 (头骨、颌骨 )(选“空气”或“头骨、颌 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把 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骨传导)。
一、声音的产生
例题:
1、歌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面提到的发声体分别是由 气体 、 固体 、 液体 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二、声音的传播
实验: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逐 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发现闹铃的声音会逐渐 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把这样的 物质叫(介质 )。 2、(真空)不能传声。
2.吹笛子能发出优美的音乐,其中声音来自( C ) A.笛子的振动 B.手指的振动 C.笛子内的空气柱的振动 D.嘴唇在振动
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 C 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 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 水中,人们仍然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拨动吉他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 被琴弦弹开. D.声音在固体中能传播,而且传播得很远.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 写三条。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 331 空气(15℃) 340 空气(25℃) 346 软木 500 煤油(25℃) 1324 水(常温) 1500
海水(25℃) 1531 冰 3230 铜 3750 大理石 3810 铝 5000 铁 5200
结论:声速的大小与()和()有关,15℃ 时的空气中的速度是()。规律()。
三、声速
例题4、甲乙两个同学在一根足够长的空钢管两端, 甲用锤子敲打钢管发声,乙会听到几次响声。如果 钢管中有水又会怎么样呢? 答:因为声音在钢管、水、空气中的速度不同。 空钢管时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由钢管中传来, 第二次由空气中传来。
二、声音的传播
例 题:
2、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不能 )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 面交谈,因为( 月球表面是真空不能传声 )。
3、“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 金属珠子的撞击(振动 )而发声;人们听到远处传来 的铃声,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 注意: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的。
三、声速
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音叉,当用小橡皮锤敲 打音叉A后看到悬挂于音叉B旁的小球C被 ( 弹起) ,这说明音叉A的声音通过( 声波 )的形 式传到了音叉B,从而使音叉B也( 振动 )发声。
C
B
A
若整个装置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则 小 球( 不会)被弹开,我们将( 听不到 )声音. 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