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

合集下载

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一、引言草原是中华大地上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

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必须加强保护和恢复工作,以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受到的威胁草原生态系统是一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具有广阔的分布面积、重要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草原分为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原,其中天然草原的草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和生态功能均较高。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1.生物多样性高:草地植物、昆虫和鸟类等生物种类极为丰富,被誉为“野生动物热带雨林”。

2.生产力丰富:草地上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蓄积养分来生长繁殖,提供丰富的草料、草籽和药材等资源。

3.生态功能重要:草地可保持水土流失,减缓水环境污染,维持土壤水分平衡,调节气候、降低温度、增强生态安全。

然而,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原面积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态系统极易受到各种威胁,具体包括:1.超过极限的放牧压力:由于大量的放牧,草原生物径流减少,草质植物减少,草原土壤质地和肥力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和沙化。

2.非法采伐和垃圾污染:部分人员散布种子和化学农药,烧荒自留地,将繁殖原质填满垃圾,导致草原土地受到破坏。

3.开采矿产资源:草原生态系统的开采过程中破坏了草地,破坏了植物和动物生活的环境,导致生物死亡或迁徙。

4.污染物质的排放: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等污染物质的排放,皆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措施1.控制过度放牧和恢复草地草原生态系统的最大威胁之一就是过度放牧,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确定合理的草地面积,进一步加强草地的监管和维护,控制超过草地承载能力的畜牧数量,适度放牧、轮流停牧、封锁退化地区,以逐步修复退化土壤、重建植被,促进草地的合理利用,保障草地生态安全。

2.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也是水土流失防控的示范区,采用草地坡面覆盖、草根纤维网、人工草皮等方法,控制各种土地侵蚀,减少土地流失。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草原是自然界的宝库,是保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原正在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为了保护草原,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加强草原保护,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

一、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对维持全球气候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草原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大面积的草原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流失,还可以吸纳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草原保护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草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土地沙化等。

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草原植被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过度开发使得草原资源短期内得到利用,但长期来看却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土地沙化造成了草原退化,土地贫瘠,草原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

这些问题导致了草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也使得草原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三、加强草原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加强草原保护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保持土壤肥沃和水质清洁,保护草原植物及动物的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草原保护可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

四、加强草原保护的具体措施1. 严格实施放牧制度要有效控制过度放牧现象,严格实施牧畜养殖制度,合理安排牧畜放牧区域和放牧数量,破坏植被的过度伐尽要加强管理。

要推进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生态畜牧业,统筹草场和放牧的管理,促进畜牧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2. 推进退化草原恢复工程要加大投入,采取多种生态恢复措施,包括植树造林、草原种子技术改良、水土保持措施、草原植被重建等,加大对土地沙化的治理力度,改善草原土壤肥力和水质,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
21 0 0年 8月 总 3 5期 6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促 进 草 原 保 护 与 建 设
牛 生 智
( 海 省 贵 德 县 水 保 站 青海 青 中 图分 类 号 : 2 S

贵德 8 7 0 1 0) 1 文章 编 号 :0 7 0 4 (0 0)8 o 2 — 1 1 0 — 7 5 2 1 0 一 0 9 0
主 的经 济增 长 方 式 ,导 致 许 多 地 区植 被 破 坏 ,o 的 可 利 用 草 原 9% 退 化 , 国 水 土 流失 面积 达 36万 平 方 公 里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来 全 5 . 带 了一 系 列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 仅 影 响 国 家 生 态 安 全 , 且 成 为 我 国 不 而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展 的 重 要 制 约 因 素 。 建 国 以来 , 别 是 改 革 开 特 放 以来 , 级 政 府 和 广 大 群 众 投 入 了 大 量 人 力 、 力 和 财力 , 展 各 物 开 水 土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作 , 得 了显 著 成 绩 , 改 善 水 土 流 失 地 取 为 区农 牧 业 生 产 条 件 和 生 态 环 境 , 展 农 村 经 济 , 进 经 济 社 会 发 发 促 展 做 出 了重 要 贡 献 。但 是 , 国 水 土 流失 严 重 、 原 生 态 恶 化 的趋 我 草 势 仍 未 得 到 根本 扭 转 , 能适 应 新 时 期 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对 水 土 不 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作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 因此 , 级 水 利 和 农 牧 部 门 各 要 进 一 步 增 强 搞 好 水 土 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作 的 紧 迫 感 和责 任感 , 认 真 总结 经 验 教 训 , 取 切 实 可 行 的 措 施 , 快 水 土 流 失 防 治 步 采 加 伐 , 面推 进 我 国生 态 建 设 工 作 。 全 近 年 来 , 地 的 成 功 实 践 证 明 , 取 适 当 的人 工 措 施 , 分 发 各 采 充 挥 大 自然 的 力 量 , 用 生 态 的 自我 修 复 能 力 , 较 短 的 时 间 内可 利 在 以实 现 大 面 积 水 土 流 失 的 初 步 治 理 和生 态 系 统 的 初 步 恢 复 , 加 是 快 水 土 流 失 防治 步伐 ,搞 好 草 原 保 护 和 建设 的 一 项 重 大 举 措 , 对 于 促 进 农 牧 业 生 产 方 式 转 变 , 展 农 村 经 济 , 动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发 推 续发展 , 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同时, 全 草原保护 对 保 持 水 土 、 养 水 源 、 善 生 态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各 级 水 涵 改 利 、 牧 部 门要 按 照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要 求 , 加 强 小 流 域 综 合 治 理 农 在 和 草 原 建 设 的 同 时 , 生 态 修 复 作 为 当 前 水 土 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把 作 的 一 大 事 , 入 重 要 议 事 日程 , 实 加 强组 织 领 导 、 督 检 查 和 列 切 监 指导 , 积极 推 进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工 作 的 开展 。 二 、 紧制 定 生 态 修 复规 划 抓 各 级 水 利 、 牧 部 门要 会 同有 关 部 门 组 织 制 定 本 辖 区 水 土 保 农 持 生 态 修 复 规 划 , 确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的 目标 与 任 务 。 规 划 要 明 与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环 境 建设 、 原 生 态 保 护 建 设 和牧 区水 利 等 规 划 草 相 结 合 , 同 级 人 民 政 府 批 准 后 作 为 指 导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工 作 经 的依 据 。近 期 应 以 江 河 源 区 、 陆河 流域 下游 及绿 洲边 缘 区 、 原 内 草 区、 要水源区 、 重 长城 沿 线 风 沙 源 区等 区域 为 重 点 , 降 雨 条 件 较 在 好 、 口密 度 相 对 较 小 、 土 流 失 相 对 较 轻 微 的 地 区 , 力 推 进 水 人 水 大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工 作 。 态 修 复 的 对 象 主 要 是 覆 盖 度 为 5 5 %的 生 —0 低 中覆 盖 度 的 草 原 、 闭度 小 于 4 % 的灌 木 地 等 地 类 。 郁 O 三 、 织开 展 科 研 和 先 进 适 用 技术 的推 广 组 各 级 水 利 、 牧 部 门要 组 织 有 关 科 研 单 位 开 展 对 不 同 区 域 生 农 态 修 复 的 机 理 与 关 键 技 术 、 质 抗 逆 草 种 选 育 、 益 监 测 指 标 体 优 效 系 等 课 题 的 研 究 , 定 生 态 修 复技 术 规 范 。 积极 推 广 优 良草 种 、 制 要 畜 种 及 改 良 、 秆 养 畜 过 腹 还 E 、 田 轮 作 、 被 抚 育 更 新 、 水 秸 l 草 植 节 灌 溉 、 产 品综 合 利 用 、 栏 建 设 、 耕 种 植 、 草 围 免 鼠虫 害 防治 等 技 术 , 搞 好 生 态 修 复 效 益 监 测 评 价 工 作 , 导 与 推 动 水 土保 持 生 态 修 复 指 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 、 一 步 完善 > 法 规 进 策 各地要依据 《 土保 持法》 《 水 、 草原法》等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

草原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措施及发展

草原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措施及发展

草原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措施及发展草原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在我国,草原分布广泛,涵盖了兴起、川西、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等地。

草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水土保持的关键区域。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许多问题,如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严重影响了草原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一、控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目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过度放牧不仅会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和退化,还会加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影响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控制过度放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牧民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实行科学放牧,保护草原植被和土壤。

二、草原退化治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许多草原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草原退化问题。

为了治理草原退化,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原恢复、草种改良等。

加强对草原退化区的综合治理,推动恢复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减缓草原退化的速度,并提高草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了推进草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管理,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草原利用制度,保护草原植被和野生动物。

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推进草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研究和防治技术的研发。

建立健全的草原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对草原环境的保护,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域,保护和恢复草原生物多样性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建立健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草原中草原动物和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推动保护和恢复草原生物多样性。

草原生态保障措施

草原生态保障措施

草原生态保障措施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土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草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草原退化治理、放牧管理、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气候适应措施以及教育与培训。

一、草原退化治理草原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长期的过度放牧、火灾以及草原碱化等因素导致了草原退化的现象。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实施控制和调控放牧:限制牲畜数量、合理配置放牧强度、轮换放牧、建立放牧禁养地等措施,以恢复草原植被的自然更新。

2. 采取适当的火灾管理:合理的采取火灾管理措施,控制火灾频率和强度,维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3. 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如植被恢复、土壤控制等技术手段,促进土地的保持和有效利用,阻止草原退化过程。

二、放牧管理放牧是草原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合理的管理下可以使草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以下是一些放牧管理的安全措施:1. 制定科学放牧计划:基于草原的生态需求和恢复所需,合理规划草原的放牧强度和放牧区域,确保草原可持续利用。

2. 加强草原监测系统:建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时了解草原的生态状况,配合草原的管理和调控。

3. 推广草原管理技术: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放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如利用GPS定位技术、遥感监测等手段。

三、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对草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安全措施: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

2. 确保水源可持续供应:建立灌溉用水的监测和管理机制,保证水源的可持续供应,防止过度开采。

3. 强化水土保持措施:修复并建设水土保持设施,控制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流失,维持草原水资源的稳定。

四、气候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采取适应措施成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关键。

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沙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牧民的生产生活。

因此,为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我们制定了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草原改良措施,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提高草原的植被覆盖率和草地质量,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牲畜的饲养条件,保护和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三、项目内容1. 科学施肥:采用有机肥、化肥结合的施肥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植被特点,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牧草生长条件。

2. 合理轮牧:制定科学的轮牧制度,合理安排牲畜放牧的区域和时间,避免过度放牧,保护牧草生长。

3. 植被恢复: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加强对草原退化地的植被修复和保护,增加草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草地质量。

4. 水土保持:加强对草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修建草原防护林带和水土保持设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5. 生态养殖:推广生态畜牧业模式,改善牲畜的饲养条件,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确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

2. 资金筹措: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筹措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3. 资源整合:整合相关的科研机构、技术团队和专业人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

4. 实施措施:根据实施计划,分阶段、分批次地实施项目措施,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5. 监测评估: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项目实施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五、项目效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可以显著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和草地质量,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牲畜的饲养条件,保护和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为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2.09.16•【文号】国发[2002]19号•【施行日期】2002.09.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9号2002年9月16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尽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就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草原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草原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祖国边疆。

草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西、北部干旱地区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维护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广大牧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草原过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乱采滥挖等破坏草原的现象时有发生,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

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民收入增加,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草原保护与建设亟待加强。

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保护优先、加强建设、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草原退化趋势,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

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草原保护制度(一)建立基本草地保护制度。

建立基本草地保护制度,把人工草地、改良草地、重要放牧场、割草地及草地自然保护区等具有特殊生态作用的草地,划定为基本草地,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

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

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

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草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它承担着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气候稳定、促进水循环等重要功能。

然而,在长时间的人类活动影响下,草原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草原的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生态环境和经济财富上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问题草原是一个广袤的草地生态系统,它的资源状况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很多威胁。

人类因为种种的原因,滥用土地、水资源,毁坏植被,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

首先,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

草地减少、质量下降、草盖度降低、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引起草原失沙、沙漠化现象明显,严重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的实现。

其次,草原地区存在着很多水资源问题,地下水位下降、湖泊缩小、河流变浅,使得草原生态系统的水资源状况不断恶化。

第三,建设耕地、养护牲畜随之而来的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造成的重压,使得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稀有、濒危的物种得不到保护,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草原环境破坏问题进一步严重化。

二、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与恢复策略为了解决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破坏及其导致的问题,修复与重建成为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草原生态系统修复需要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并不是简单的种草就可以,要依据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综合治理,采用多种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一)草原植被恢复植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植被恢复是草原生态系统创设步入正轨的重要过程。

包括天然草场的恢复和被耕地转化为草地的手段。

可以根据草地的类型、性质等不同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植被恢复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直接播种、移植和预种技术等。

(二)水土保持森林系统的构建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必须与水土保持及河流流域综合治理一起进行。

建立生态森林体系是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为草原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而且对水资源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草原资源保护措施

草原资源保护措施

草原资源保护措施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草原资源正面临着过度放牧、气候变化、荒漠化和非法采矿等多方面威胁。

为了保护草原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草原资源保护措施。

一、加强生态修复和退耕还草草原资源的退化是由过度放牧和大规模开垦等人类活动造成的。

为了重建健康的草原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生态修复和退耕还草措施。

生态修复可以包括种植本土植物、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推行精细化管理等,以恢复草原的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通过退耕还草,减少农业用地和人类活动对草原的侵占,为草原生态系统提供合适的自然空间,促进其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草原畜牧管理草原畜牧是草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但也是草原资源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草原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畜牧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科学的放牧制度,合理控制放牧强度和放牧期限,避免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壤侵蚀和植被破坏。

其次,加强牧草种植和饲草储备,提高草原畜牧产业的自给能力,减少对天然草原资源的依赖。

此外,加强畜牧业的科学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质量,减少环境和公共健康风险。

三、推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旅游开发草原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利用草原资源的有效途径。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同时提高人们对草原资源的保护意识。

在开展草原旅游开发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开发过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加强草原旅游产业的规范管理,建立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和监管机制,确保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四、加强监测和法律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原资源,需要加强对草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监测草原资源的植被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草原资源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严禁乱采滥挖、盗猎、过度放牧等非法活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方案的目标是实施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恢复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法律法规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制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监管效能。

三、生态建设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建立完善的森林保护机制,加强对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的打击。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

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灾害防控工作,确保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

2.推进草原生态修复采取合理的放牧制度,加强对过度放牧的监管和管理。

实施高效灌溉工程,提高草原抗旱能力。

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3.加强湿地保护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研究,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和监测,开展湿地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

四、水资源保护1.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定额控制措施。

加强对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的监控和治理,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节约。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对水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

2.改善水质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强化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管控,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药农肥使用的管理力度。

3.保护水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工作。

加大湖泊和河流保护力度,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

加强水生物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研究,提高水生物多样性。

五、土壤保护1.加强土壤监测与评估建立土壤监测和评估体系,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状况和风险分布。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人类活动,草原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制定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旨在恢复草原的生态功能,提高草原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项目内容和措施1. 草原植被恢复:通过种植适宜的草种,加强草原的植被覆盖,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和抗旱能力。

同时,加强对草原植被的保护,禁止过度放牧和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

2. 水土保持措施: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设护坡、植被覆盖、修建沟渠等,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草原的土壤质量和水资源。

3. 畜牧管理:加强对畜牧业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控制放牧强度,避免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

同时,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给予草原保护者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5.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科普教育等方式,普及草原生态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三、项目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落实项目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成立项目实施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4. 开展草原生态现状调查,了解草原的破坏程度和修复需求。

5.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明确各项措施的实施步骤和目标。

6. 开展草原植被恢复工作,包括草种选择、种植和管理等。

7.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护坡、植被覆盖、修建沟渠等。

8. 加强畜牧管理,制定放牧制度,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9.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10.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草原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

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

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草原是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不仅是动物的家园,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草原土地正面临退化的问题。

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保护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退化的草原土地往往会导致植被的丧失和土壤贫瘠化,进而对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群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如限制过度放牧、推行草原轮换休耕等,以促进草原土地的生态恢复。

其次,保护和恢复草原退化土地有助于改善水资源的管理。

草原作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植被能够减少土壤侵蚀,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然而,退化的草原土地往往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进而影响水资源的持续供应。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等,以改善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益。

此外,保护和恢复草原退化土地也对于气候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草原土地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能够吸收大量的温室气体,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然而,退化的草原土地往往导致植被减少,从而减弱了草原的固碳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促进植被的恢复,从而提高草原的固碳能力,减轻气候变化的压力。

总之,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是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如限制过度放牧、推行草原轮换休耕、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等,我们可以保护和恢复草原退化土地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益,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的家园。

中国水土保持法

中国水土保持法

中国水土保持法中国水土保持法是中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一项重要环境保护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预防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水土保持法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首先,水土保持法明确了水土资源的保护范围和目标。

该法规定,水土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相关的生物资源。

水土保持的目标是通过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土壤保肥、植被覆盖和水源涵养,减少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保护农田和草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法还规定了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根据该法,水土保持应遵循“作为主体,综合治理,系统保护,依法管理”的原则。

具体而言,包括加强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和环境评估,推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促进农田和草原的合理利用,改进耕地和牧地管理,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提高水土保持技术和管理水平,控制土地开发和土地资源利用,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

水土保持法还明确了水土保持责任和监督机制。

根据该法,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水土保持的组织领导、调查监测和信息发布,指导和监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追究水土流失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同时,水土保持法还规定了相关奖励和处罚措施,对于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处罚。

除此之外,水土保持法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法规定,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农民和广大公民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同时,政府应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经济补贴,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广泛开展。

总的来说,中国水土保持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律法规,为中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

该法规定了水土保持的范围、目标、原则和措施,明确了相关行政机关的职责和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通过该法的实施,可以促进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但同时,该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力度不足、法律责任不明确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草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近年来草原退化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草原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牲畜过度放牧草原上的牲畜数量过多,过度放牧导致草根过度剪切,影响草原的生长和再生能力。

同时,大量牛羊粪便的排泄也污染了草地环境,促进了草原退化。

2. 草原开垦过度大规模开垦草原用于农业生产会直接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导致土地沙漠化和草原水源的减少。

随着草原开发的不断深入,草原生态系统的机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动物死亡率高、植被退化加速。

3. 水土流失严重草原地区的降水量较少,土壤质量也比较差,水土流失现象十分普遍,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不仅使草地退化,同时还会对下游灾害管理、农业生产等造成不利影响。

二、对策建议制定合理的牧区划分和畜牧放牧计划,加大草原管理和生态修复力度,避免畜牧业过度放牧。

同时,适当调整畜牧品种和数量,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原资源,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 草原开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草原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草畜关系,坚持先发展牧业后发展农业的方针,采取节本增效、循环利用的措施,实现草畜的有机循环。

保护好草原生态,控制草原开垦的规模,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及时对重点治理区域进行监督和有针对性的治理,修整低效果林区和荒草地。

完善降雨收集利用设施,降低水土流失破坏,保障草原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实施退耕还草政策实行全面的草地保护政策,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推进草地改良和退耕还草工程,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推广以生态为基础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综上所述,草原建设中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加强生态素养宣传和教育,动员广大群众和企业共同参与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为今后的草原保护和生态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做好水土保持 修复生态环境

做好水土保持 修复生态环境

做好水土保持修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是指在防止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水土资源。

首先,应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耕地保护,禁止非法占用耕地。

其次,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

另外,还应该大力开展水体治理工作,加强河道整治和保护,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障水生态的健康发展。

在水土保持的实践过程中,修复生态环境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要加强植被保护和改良,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生产。

其次,要加强草原保护和恢复,推行畜牧业的轮牧制度,减少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生态破坏。

另外,还需要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这对于维护水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实施生态工程并进行有效管理。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是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和动态的重要途径。

科学规划和实施生态工程,例如湿地恢复、水库蓄水、植被修复等,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水土资源。

同时,还应加强对生态工程的管理,例如定期维护、检修工程、监测管理等,以保证工程的长期有效性。

最后,需要通过加大社会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来促进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

推行科学绿色生产模式,加强环保宣传,以及对各行业生产活动的环保检查和监管,这些都是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

总之,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完整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计划,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生态文明。

草原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措施

草原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措施

草原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措施前言草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区域,形成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和生态系统。

然而,长期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人类活动,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为此,针对草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设和管理措施,以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草原建设1.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是指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从而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主要包括草坪建设、森林防护等措施。

2.种草造林种草造林是指在草原地区广泛推广栽种各种草本植物和树木,以增加草原覆盖率,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在实施种草造林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植物,避免引入不适应的物种,导致生态破坏。

3.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指在草原地区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建设水土保持设施,以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草场恢复。

生态环境改善1.合理放牧草原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植被条件,采取合理的放牧方式。

例如,实行轮换放牧,合理安排畜群数量等。

2.林草覆盖率提高草原林草覆盖率是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覆盖率,需要采取种草造林等措施,同时,应强化草原的维护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等行为。

3.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了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管理,应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应具备不可代替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结束语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在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措施中,关键是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社会和政府力量,全力推动草原生态保护和健康发展。

通过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草原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草原修复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等因素影响,我国草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实施草原修复项目势在必行。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减缓草原退化速度;2. 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3.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4. 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三、实施方案。

1. 科学规划,根据草原生态环境特点和草原退化程度,科学制定草原修复规划,确定修复目标和重点区域。

2. 生态恢复,采取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包括植被种植、草原固沙、水土保持等,加强对草原植被的保护和修复。

3. 畜牧管理,加强对草原畜牧业的管理,合理控制放牧数量和放牧时间,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

4. 水土保护,实施草原水土保持工程,加强对草原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5. 科技支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草原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

四、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确定修复项目的具体需求和重点任务。

2. 规划设计,制定草原修复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修复目标和实施措施。

3. 资金筹措,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筹措修复项目所需资金。

4. 实施管理,建立草原修复项目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 监测评估,建立草原修复项目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减缓草原退化速度;2. 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3.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4. 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六、总结。

草原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技支持的原则,积极推进草原修复项目,努力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草原保护实施方案

草原保护实施方案

草原保护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草原面临着过度放牧、非法采矿和环境污染等威胁,急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二、保护目标1. 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维护种类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2. 提升草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水土流失状况;3. 促进草原持续可持续利用,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草原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规范,加强对非法采矿、过度放牧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调整畜牧业结构与管理推动畜牧业结构优化,减少放牧数量和密度,鼓励养殖业转型升级,推广现代化畜牧业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与环境友好型。

3. 水土保持与防治草地退化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强草地退化防治工作,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如植被恢复、草种优化选择和科学灌溉等,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4. 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设立草原自然保护区,划定保护区边界,设置生态红线,加强保护区管理,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开展人工草原建设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草原保护技术,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 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关于草原保护的认知水平,增强公众对草原保护的关注度,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草原保护中来。

四、保护效果评估为了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应定期开展保护效果评估工作,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保护措施。

五、经费保障政府应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确保保护措施的顺利实施,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组织开展相关草原保护项目的募资活动。

六、总结草原保护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草原保护的长远目标,为后代子孙留下绿色而美丽的草原家园。

草原斑块形式

草原斑块形式

草原斑块形式
草原斑块形式是指草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不连续的、分散的斑块状分布。

这种形式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草原退化、破碎化所引起的。

草原斑块形式的主要原因包括:
1. 过度放牧:过量的牲畜放牧会导致草原植被过度损耗,无法恢复,形成碎片化的斑块。

2. 土地利用变化: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使草原面积被划分为零散的小块。

3. 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火灾、干旱等也会导致草原植被破碎化。

草原斑块形式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1. 生态功能下降:草原的破碎化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质量下降,水循环受到破坏,从而降低了草原的水源保持、土壤保持和水分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

2. 物种多样性丧失:草原斑块化限制了物种的迁移和繁衍,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难以找到适宜的栖息地,从而引发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

为了改善草原斑块形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放牧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放牧管理,控制牲畜放牧的数量和时间,避免过度损耗草原植被。

2. 草原恢复与保护: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砍伐和
盗采,积极进行草原植被的恢复和修复工作。

3. 生态修复与重建:通过植树造林、草种播种、水土保持等措施,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提高草原的整体连通性。

4. 土地规划与管理:在土地规划和利用中注重保护草原资源,合理划定草原保护区和农田边界,避免进一步破碎化。

草原斑块形式的治理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牧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通过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
一、充分认识搞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许多地区植被破坏,90%的可利用草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国家生态安全,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不能适应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各级水利和农牧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推进我国生态建设工作。

近年来,各地的成功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的人工措施,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初步治理和生态系统的初步恢复,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搞好草原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草原保护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草原建设的同时,把生态修复作为当前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一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指导,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二、抓紧制定生态修复规划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本辖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目标与任务。

规划要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牧区水利等规划相结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依据。

近期应以江河源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及绿洲边缘区、草原区、重要水源区、长城沿线风沙源区等区域为重点,在降雨条件较好、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微的地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

生态修复的对象主要是覆盖度为5-50%的低中覆盖度的草原、郁闭度小于40%的灌木地等地类。

三、组织开展科研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对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机理与关键技术、优质抗逆草种选育、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等课题的研究,制定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要积极推广优良草种、畜种及改良、秸秆养畜过腹还田、草田轮作、植被抚育更新、节水灌溉、草产品综合利用、围栏建设、免耕种植、鼠虫害防治
等技术,搞好生态修复效益监测评价工作,指导与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策法规
各地要依据《水土保持法》、《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要求,对乱开乱垦、乱挖乱采、超载过牧等行为,进一步制定操作性强的相关法规规章、管理办法和乡规民约。

要严格基本农田和草原保护制度,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严格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为生态的自我修复提供保障。

同时,要推动各地出台或完善税收、信贷、投资和能源等方面的优惠>策,促进广大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积极性。

五、继续加大执法监督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和草原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各地要按照《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行以草定畜,逐步压减牲畜头数,实现天然草原的草畜平衡,加快畜种、畜群结构调整,防止超载过牧,促进草原植被恢复;要坚决禁止开垦草原的一切违法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草原的行为,加大对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各类非法破坏草原行为的监督检查;要坚决禁止超采地下水,防止因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带来新的生态破坏问题;所有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均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封山禁牧、休牧或划区轮牧。

要加强对风沙区、草原区、山区和丘陵区等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要大力宣传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全社会保持水土、保护草原的意识。

宣传生态修复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保护草原,防治水土流失。

要切实转变生态建设中重工程建设轻保护的观念,自觉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七、切实加强部门配合与协作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把人工治理同自然修复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协作,形成相互配合、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草原区,要加强以围栏和牧区水利为重点的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灌溉饲草饲料地、人工灌溉草场,增加牧草供给能力。

水利部门负责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和牧区人畜饮水等工程,
在项目安排与布局上要与农牧部门负责实施的草场围栏、饲草饲料地、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建设、舍饲养畜等项目相结合,为大面积实施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创造条件。

在南方土石山区和西北黄土高原等区域,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移民、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沼气、小型水利水保等工程实施要与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区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生态自我修复创造条件,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