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课程讲义(PPT 90页)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政策目标一致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共同致力 于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 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
济目标。
政策工具互补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有不同的调 节机制和工具,可以相互补充,形 成政策合力。
政策实施协调性
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时,应加强沟通和协调,避免政策 冲突和相互抵消。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 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选择
1 2
能源结构调整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供给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降低碳排放强度。
产业绿色转型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失业率计算及类型划分
失业率计算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总数 × 100%。其中,失业人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 作但目前没有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数。
收入法
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 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 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经济增长率计算及分析
01
02
03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通常采用GDP或人均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宏观经济学课件ppt
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贸易 政策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可以了解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和 规则体系。
04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和调节 总需求,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失业、调整经济结构 的目的。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支出包括公共工 程、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投资;税收包括个人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03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经济增长分析
总结词
GDP增长率
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 活动水平的关键指标,通过分析经济增长, 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总体趋势和变化。
GDP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GDP增长率,可以了 解经济活动的扩张或收缩。
生产力提高
投资与消费关系
生产力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流程优化等方式提高 生产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1 2 3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提高 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等。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和收 入差距扩大,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促进劳动力市场 的适应和调整。
技术进步的未来趋势 未来技术进步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 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将更 加深远。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的周期和市场环境。在经济增长过快或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 行可能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抑制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期,则需要 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PPT43张)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8.8 11.6* 11.3 4.1 3.8 9.2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8.8 7.4 7.2 7.8 7.3 8.0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8.2
-1.4 -29.7 -6.5 10.7
1)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2)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 动。 3)一个完整的周期由复苏、繁荣、衰退、萧 条四个阶段组成。 见图2.1(a)和图2.1 (b)。 4)周期的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
图2.1(a)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图2.(b)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23.3*
7.0 2.9 8.3 1.1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5.2
9.1 10.9 15.2* 13.5
பைடு நூலகம்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4.2*
13.5 12.6 10.2 9.6
2003
9.1
1953-2003年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第1个周期:1953-1957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9.6%;
第2个周期:1958-1962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51.7%;
第3个周期:1963-1968年,历时6年,最大落差24.2%;
第4个周期:1969-1972年,历时4年,最大落差20.4%; 第6个周期:1977-1981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6.5%; 第7个周期:1982-1986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6.4%; 第8个周期:1987-1990年,历时4年,最大落差7.8%; 第10个周期:2002年-现在,进行中。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此消彼 长的关系。即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通 货膨胀率下降。
会。
02
汇率与货币政策
全球化使得汇率和货币政策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各国央行需
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汇率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稳
定。
03
国际经济风险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如国际金融危机、
贸易战等。这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风险。
32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绿色经济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是应对环境问题的 重要途径。通过推广清洁能源、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促 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 环。
环境政策与宏观调
控
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 并将其纳入宏观调控体系。通过 环境税、绿色信贷等手段引导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 境资源。
2024/1/25
2023
REPORTING
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1/25
1
2023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 失业与通货膨胀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国际经济部门 •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2024/1/25
2
2023 PART 01
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意义.pptx
Macroeconomics
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 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 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 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斯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对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 源利用加以选择的科学;其目标是有效配置稀缺 资源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 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凯恩斯主义理论方面缺少微观经 济学基础。
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研究上出现了一种试图把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探索力量即理性预 期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 (Robert Lucas), 理性预期学派使宏观经济学研究 方法向古典主义复归,因此被称为新古典主义。1995 年卢卡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总需求
总供给
总需求与 总供给的 相互作用
产出 (实际 GDP )
就业 与失 业
价格与通 胀通缩
外贸盈余 与赤字
总供给总需求决定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繁荣:通货膨胀
削减支出 财政政策
经 济 波 动
提高利率 增发国债
(税收等) 经 济
政
货币政策 策
(利率等)
降低利率
衰退:失业
1.我国继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为什么 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诊断病情→药方→对症下药→疗效→目标
三、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海水边经济学家:哈佛大学、麻省理工 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湖水边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和明尼苏 达大学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 1.相同点:长期 2.分歧点:短期经济分析及政策主张 (1)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价格和工资粘性短期内市场无法 实现均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短期实现市场出清,主张自由放任 中国:“海归派”与“土鳖派”
2024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讲义
目录•宏观经济学导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及其政策应用宏观经济学导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任务宏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国民经济收入决定的基本规律,并对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发展和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特点宏观经济学具有综合性、总量性、长期性、政策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
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等阶段。
主要流派古典主义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主张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新古典主义则主张恢复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原则,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现代货币主义则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生产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来计算GDP,即各生产单位的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计算GDP,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四部分。
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计算GDP,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模型与扩展模型简单模型基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因此,国民收入由消费和储蓄决定,而储蓄又受到利率的影响。
宏观经济管理模型学与财务知识分析.pptx
货币政策时,总需求曲线将向右 移;反之, AD曲线将向左移。
• 如图:
r
r
IS1/P0 r1 IS/P0
LM/P0 r1
IS/P0
LM/P0 LM1/P0
r0
r0
Q
Q
r
r
AD AD1
ADAD1
P0
P0
Q Q0 Q1
Q0 Q1
Q
扩张的财政政策
扩张的货币政策
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向下刚性和向上伸
• 二、税收体系: 税收分类
按征收对象: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 按货币价值:从价税、从量税; 按纳税方式:直接税、间接税; 按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累进税、累退税、比例税;
• 三、自动的财政收支变化
• 衰退少收多支赤字注入增加; • 膨胀少支多收盈余漏出增加; • 自动的财政政策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 第一节 可变价格下的
•
总供求曲线
•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1. 凯恩斯效应:货币余额的间接 效应(教程145)
• 2. 凯恩斯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3.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 上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以IS/P
曲线不变和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 为前提。如果IS/P和LM曲线移动 了,AD曲线也将发生移动。当
• 结果: • 实现经济扩张或收缩,消除失业或膨胀,
并最终实现经济稳定。
• 2.一些关键环节的数量测定 • 在货币传导机制作用过程中,难以测定
的环节有: v=r; MD=MS的时间;a=MDA/r;
• 3.市场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 市场利息率=实际利息率+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息率=市场利息率-通货膨胀率 使市场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发生偏离 的基本原因,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宏观经济分析讲》课件
06
未来经济展望
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总结词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提高生产 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详细描述
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人工智能 、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提高 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创新技术还能够催生新的产业 和商业模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通货膨胀与物价指数
总结词
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详细描述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物价指数则是衡量 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数值,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 价指数(PPI)。
失业率
总结词
反映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经济活动的冷暖。
详细描述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率的变化可以反映经济活 动的冷暖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过高或过低的失业率都可能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的层次
包括总体经济活动和个体经济活动。总体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总 体的活动,而个体经济活动是指单个企业、家庭或个人的经济活动。
03
宏观经济的度量
宏观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度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
、物价水平、就业率、国际收支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
动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收支平衡
总结词
反映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总体状况。
详细描述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它包括了该国的出口、进口 、投资收入、对外援助等经济活动,是衡量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指标。
2024版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探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践应用目录•国际收支与汇率制度改革进展•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展望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关注总量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研究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研究对象不同分析方法不同政策目标不同相互联系0102030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02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
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进行核算。
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
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
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国民收入概念及核算方法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等。
政策目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途径通过增加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开始积累起飞所需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
成熟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缓慢。
起飞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内数据库: CNKI; Elsivier
《宏观经济学》常用专业网站:
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DRCNET. Channel.Web/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四:收入分配不公
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仅能提供经济公平 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和凝聚力,因而也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实 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亚洲国家贫富差距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五: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有盲目性,从而不可避免 地造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另外,市场 主体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追求技术进步和节约劳 动力成本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失业现象。
永康保温杯企业集群的兴衰历程
图 6-6、1995 年度永康保温杯行业分月产值变化
18000
16000
月份
14000
产量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当产品市场上存在多个同 类产品时,只有卖者能够 掌握每个单位产品的质量 水平,而买者最多只能观 察到这类产品质量的平均 分布。因此,低质量的产 品通常会伴随高质量的产 品一起出售,从而使提供 高质量产品的卖主利益受 到损害而逐步退出市场, 形成产品质量的恶性循环。
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市场也可以对经济波 动进行调节和矫正,但其是一种事后调节,是采 用经济危机的方式,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太大,代 价太高。因此,也需要政府对此进行干预和宏观 调控,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一)市场与市场效率
市场机制 作用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 市场体系:家庭、企业(核心)、政府
计划机制 作用机制:行政命令 计划体系:大一统的行政管理体系 经济体制的类型: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混 和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外部效应与公共物
品
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内涵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
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学》十七版,人民
邮电2003版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专业报刊杂志
学术类:《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宏 观经济研究》《经济研究参考》《中国工业 经济》《投资研究》《地方财政》《财经科 学
政府为什么要 干预经济?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经济运行的复 杂系统:私人 目标与公共目 标的冲突;区 域目标的差异
如何筹集资源 如何使用资源 具体的政策
政府干预经济 内容与目标?
政府干预经济 工具与手段?
经济增长:增长理论 充分就业:就业问题 物价稳定:通货膨胀问题 国际收平衡:贸易与金融
理 论 分 析 工 具 : 总 供 求 模型——IS-LM模型 应 用 工 具 : 财 政 政 策 与 货币政策
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分有效地提 供。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是有一定程度的非 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 应)。
课堂讨论:创新的外部性
创新是不是公共物品? 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促进创新?
基于创新收益与风险的比较,在外部环境不确性的 市场环境中,企业通常偏好模仿。
企业B
创新 模仿
企业A
创新
收益增加 收益增加
收益减少 收益增加
模仿
收益增加 收益减少
收益减少 收益减少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二:垄断(即竞争失效)
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现实 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此即市场竞争失 效。自然垄断是竞争失效的重要表现之一。
垄断的主要类型:自然垄断、经济垄断、法定垄 断、行政性垄断
为了对付垄断,政府可以实行公共管制,或在垄 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和社会福利角度 规定价格。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三:信息不充分
私人市场的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特别是随着 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越来越分散、复杂,生产 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充分掌握必要信息,从而不可 避免地出现很多非理性决策,影响到竞争的充分 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效率,这就需要 政府来提供信息。
政府提供充分的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务,也属 于一种公共物品。
案例:柠檬市场
永康是国内著名的保温杯生产基地,20世 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不具备不生产条 件的小企业突击上马生产保温杯,致使集 群内部出现激烈的价格战,恶性的价格战 使生产保温杯产量急剧下降,最终使保温 杯产业成为永康“昙花一现”的产业。
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 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因而会导致相应的 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外部效应与公共物
品
纯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提供。这是由非排他性和非 竞争性特点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各国经济 的联系
全球化中的宏 观经济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图2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说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 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它主要包括两重涵义:一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达 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二是对那些以社会 目标为主的活动市场无能为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
中华财税信息网: /
教学目标与方法
教学目标: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思想及分析工具,从而有助 于更好的分析和认识宏观经济中的现 实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资源配置的 两种手段: 计划与市场
宏观经济学
学习参考书目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一版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尹伯成主编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五版 迈克尔· 帕金,《宏观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N · 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