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基本特征I-美国某高校等离子体讲义系列
等离子体——精选推荐
等离子体的化学特性及形成原因第一章等离子体概念等离子体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且在整体上表现为近似电中性的电离气体.它与大家熟悉的物质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一样是物质存在的又一种聚集态,所以人们又把等离子体称为物质第四态,或称为等离子态。
首先在组成上,电离气体与普通气体明显不同。
后者是由电中性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前者则是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集合体。
在性质上,电离气体与普通气体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它是一种导电流体,而又能在与气体体积相比拟的宏观尺度内维持电中性。
其二,气体分子间并不存在净电磁力,而电离气体中的带电粒子间存在库仑力,由此导致带电粒子群的种种集体运动。
再者,作为一个带电粒子系,其运动行为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和支配。
固此,这种电离气体是有别于普通气体的一种新的物质聚集态。
按聚集态的顺序,列为物质第四态.鉴于无论部分电离还是完全电离,其中的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在数值上总是相等的,故称为等离子体。
简而言之,等离子体就是指电离气体,它是电子、离子、原子、分子或自由基等粒子组成的集合体。
第二章等离子体的存在一般来说,人们对固、液、气“三态”十分熟悉,而对等离子态却可能比较陌生.这是因为在地球表面环境中,通常不具备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例如在地球表面空气里,由于宇宙射线的作用每秒在1cm3内大约只产生5对离子.这相对于标淮状态下的气体密度来,实在是微乎其微.因此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看到自然界的等离子体现象,如闪电和极光等.与地球上的情况截然不同,在茫茫宇宙中,99%以上的物质都呈等离子态.太阳就是一个灼热的等离子体火球,恒星、星际空间和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也都是等离子体.因此,就整个宇宙而言,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其实,我们周围也有许多人工发生的等离子体。
最常见的是霓虹灯管中的辉光放电、电弧和荧光灯管中也都存在等离子体。
人们在实验室中最早研究的等离于体也是通过气体放电获得的。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各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物质的不同聚集态对应着物质粒子(原子、分子和离子)排列的不同有序程度。
等离子体物理基础
等离子体物理基础引言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电子和离子组成的高度电离的气体态物质。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太阳、闪电等,也可人工产生,如等离子体显示器、核聚变等。
本文将介绍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一、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等离子体是由气体在高温或高能量激发下电离而形成的。
在等离子体中,气体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被剥离,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从而使等离子体具有整体的电中性。
等离子体的电磁性质和输运性质与普通气体有很大的差异,因为等离子体中电子和离子的行为受到电磁场的影响。
二、等离子体的性质1. 电导性: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因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存在使得电荷能够在等离子体中自由传导。
这也是等离子体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电磁场控制的原因之一。
2. 等离子体的辐射:等离子体在高能量激发下会释放能量并辐射出光线。
这种辐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激光器等领域。
3. 等离子体的热力学性质:由于等离子体的高度电离特性,其热力学性质与普通气体有所不同。
等离子体的温度定义也与普通气体不同,常用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来描述等离子体的热力学状态。
三、等离子体的应用1. 等离子体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利用等离子体在电场作用下发射出的光来显示图像。
由于等离子体显示器具有高亮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电子游戏等领域。
2. 核聚变:等离子体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能够实现核聚变反应,这是太阳和恒星等天体能源的来源。
人们通过研究等离子体物理,试图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技术,以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3. 等离子体医学应用:等离子体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等离子体刀用于手术切割和止血,等离子体杀菌用于消毒和灭菌等。
结论等离子体物理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物质的高度电离状态和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包括电子器件、能源研究和医学领域。
深入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
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等离子体,是一种由高能量带电粒子(包括电子、离子、游离化的原子、自由基等)构成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太阳、闪电、火焰、等离子体推进器等都是等离子体的例子。
在现代技术和科学中,等离子体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离子束加速器、等离子体工业、聚变反应器等。
虽然等离子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反过来说,它也是一种高度特殊的、类似于“新材料”的物质。
与气体不同,等离子体有诸多独特的特性。
1. 等离子体具有电磁性质等离子体是一种由高能量带电粒子组成的物质,因此,它具有电磁性质。
在强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等离子体表现出的电磁性质能使其受到控制或运动。
在磁约束聚变中,通过控制磁场,可实现等离子体的加热和聚变过程。
2. 等离子体具有扩散性质由于等离子体中负离子和正离子数量相等,因此在等离子体中负离子和正离子之间存在着扩散现象。
等离子体中的扩散问题在聚变反应器中尤为重要,因为这会影响到反应器的可持续性。
3. 等离子体具有热力学性质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物态,其中的带电粒子能够通过热运动来产生温度。
而在等离子体中,由于电子数目远大于离子数目,因此带负电荷的电子所产生的热运动能明显影响到等离子体的热力学性质,如热导率、比热容等。
这些性质在聚变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中都显得至关重要。
4. 等离子体具有惯性性质由于等离子体中离子运动的惯性非常小,因此,在等离子体中存在着一种名为“惯性约束”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惯性约束聚变反应器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在满足聚变反应所需的高温、高压条件的同时,保持反应器整体的稳定性。
总之,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物质,具有诸多独特的特性,它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随着人类对能源问题的不断紧迫,基于等离子体的聚变反应技术也将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04等离子体简介PPT课件
磁粘滞、扩散系数、 电阻率、耗散率
由等离子体运动以及等离子体的电阻特性
确定磁场的位形
42
电磁学:面电荷区产生电场,
运动方程:
x=0
32
简谐振荡方程:
• 等离子体的本征振荡,同德拜屏蔽现象一样是等离子体 集体行为的表现之一
• 等离子体振荡与等离子体响应时间的关系:互为倒数 等离子体振荡与得拜屏蔽同是等离子体
对外加扰动的“第一”响应
33
34
§3.3 磁流体力学
等离子体的四种描述/研究方法 (经典、非相对论体系) 1.单粒子轨道理论(最简单、最基本的描述方法) 2. PIC数值模拟方法 particle in cells
27
3、等离子体响应时间: 静态等离子体的德拜长度,主要取决于低温成分的德 拜长度。在较快的过程中,离子不能响应其变化,在 鞘层内不能随时达到热平衡的玻尔兹曼分布,只起到 常数本底作用,此时等离子体的德拜长度只由电子成 份决定。 等离子体的响应时间: 1)、建立德拜屏蔽所需要的时间 2)、等离子体对外加电荷扰动的响应时间 3)、电子以平均的热速度跨越鞘层空间所
的区域,可将玻尔兹曼分布作泰勒展开,并取线性项,
23
可得新的泊松方程:
分别定义等离子体、电子和离子的德拜长度Leabharlann ,则可求得德拜势24
德拜电势示意图
德拜屏蔽是两个过程竞争 的结果:
1、捕获与约束 2、逃逸与屏蔽 (反抗约束)由自由 能与捕获能平衡决定!
德拜长度:
1、随数密度增加而减小,即更 小范围内便可获得足够多的屏 蔽用的粒子
电子平均自由程集体现象的特征尺度。 等离子体波的振荡和波的性质被充分显示出来
4
§3.1 天体磁场的普遍性
等离子体简介
r
1
Ne2
0m
j
fj
2 2 j i
此式与量子理论给出的形式一致
求和规则
fj Z
j
当满足 j
ff
显然可得
r
1
Ne2
0m
j
fj
2 j
2 j 2
1
2p 2
等离子体频率为 p NZe2 / m0
等离子体方程为(色散方程)
r
1
2p 2
2 2 p c2k 2
v 折射隐身:
v 光线方程
r
d ds
❖ 等离子体是一种特殊的滤波器,当雷达频率低于等离子体频率时,雷 达波被全反射,等离子体能以电磁波反射体的形式对雷达进行电子干 扰,即通过雷达波往返传播途径弯曲,雷达显示屏上出现的是攻击武 器的虚像,而不是武器的真实位置。当雷达频率高于等离子体频率时, 雷达波能进入等离子体被吸收,从而使雷达接受到的攻击武器的信号 大为减弱。
等离子体应用 喷涂,焊接,冶炼 等离子体隐身 等离子体核聚变
v Ⅰ轨道理论中的漂移:
v 梯度漂移
v 一级近似下,
ur ur
ur
ur
BrP r BRur B(R) B
v v0 ur ur
v1
0 1
ur 1 B(R)
n
ur B
v 基本原理有
ur dp
r ur qv B
drt dv
udr t
v 洛仑兹模型
v 经典情形下,谐振束缚电荷运动方程为
m&x&
dx dt
m
2 0
x
eE0eit
v v
特解为
x
eE0eit
m
等离子体物理学导论L课件
05 等离子体物理学 的挑战与前景
等离子体物理学的挑战
实验难度大
等离子体物理实验通常需要在极 端条件下进行,如高温、高压、 强磁场等,这给实验设计和实施
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理论模型复杂
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 其理论模型涉及到多个物理过程和 相互作用,这使得理论分析变得非 常困难。
数值模拟难度高
描述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运 动规律。
碰撞理论
等离子体中粒子间的碰撞 过程和碰撞频率的计算。
03 等离子体的产生 与维持
高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
核聚变
利用氢核聚变反应产生 高温等离子体,是实现 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步骤
。
核裂变
利用重核裂变反应产生 高温等离子体,是核能 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电弧放电
通过高电压、大电流产 生电弧放电,使气体加 热至高温等离子体状态
3
等离子体物理与地球科学的交叉
等离子体物理在地球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 离层和磁层的研究、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 用研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等离子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等离子体在材料科学中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材料合成和刻蚀等领域,具有高效、环保 等优点。
详细描述
等离子体通过高能粒子和活性基团对材料表面进行轰击和化学反应,实现表面清洗、刻 蚀、镀膜和合成等功能。与传统的机械或化学方法相比,等离子体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
和更好的环保性。在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和加工中有广泛应用。
。
激光诱导
利用高能激光束照射气 体,通过激光与气体的 相互作用产生高温等离
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与特性
电晕放电
等离子体知识点
等离子体知识点等离子体是指由高温、高能量激发下,电子脱离原子核,形成自由电子和离子的物质状态。
它是宇宙中最常见的物质状态之一,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在科学、工业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一、等离子体的定义和特点等离子体起源于希腊语,意为“可塑性的”。
它是一种物理状态,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是以电离的形式存在的气体。
当某种物质受到高能量的激发时,其中的电子会被剥离出来,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从而形成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具有以下特点:1. 密度和温度高: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通常比普通气体高,因为高能量激发会导致原子变得高度活跃,使原子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
2. 电中性:尽管等离子体中存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但总体上是电中性的,因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
3. 导电性好:等离子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这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等离子体能够传导电流,产生磁场,并对电磁波具有相应的相互作用。
4. 受外场控制:由于等离子体中存在带电粒子,它可以受到外界电磁场的操控,改变其行为和性质。
二、等离子体的主要来源和分类等离子体主要有两种来源:自然界和人工产生。
1. 自然界中的等离子体:太阳、恒星和类似天体中存在着丰富的等离子体。
太阳是最常见的自然等离子体,其高温下的核融合反应生成的高能量使太阳表面处于等离子体状态,形成了太阳风和太阳耀斑等现象。
2. 人工产生的等离子体: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产生等离子体,如激光、电火花、放电等。
人工等离子体的应用广泛,如等离子体刻蚀、等离子体喷涂等。
根据等离子体的性质和特点,它可以分为等离子体态、冷等离子体、热等离子体、高密度等离子体、低密度等离子体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等离子体在不同的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三、等离子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离子体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物理学、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
1. 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物理学家通过对等离子体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起源、恒星的演化以及太阳系行星的形成过程。
等离子体概述
一、等离子体概述物质有几个状态?学过初中物理的会很快回答固态、液态、气态。
其实,等离子态是物质存在的又一种聚集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它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整体上呈现电中性的电离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各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有足够的能量施予固体,使得粒子的平均动能超过粒子在晶格中的结合能,晶体被破坏,固体变成液体。
若向液体施加足够的能量,使粒子的结合键破坏,液体就变成了气体。
若对气体分子施加足够的能量,使电子脱离分子或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时,中性气体就变成了等离子体。
物质的状态对应了物质中粒子的有序程度,等离子内物质中的粒子有序程度是最差的。
相应的,等离子体内的粒子具有较高的能量、较高的温度。
实际上,宇宙中99.9%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它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过地球上,等离子体多是人造的。
人工如何造出等离子体呢?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等离子体的能量是很高的,任何物质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都会成为电离态,形成等离子体。
在太阳和恒星的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的高温产生的等离子体。
太阳和恒星的热辐射和紫外辐射能使星际空间的稀薄气体产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如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就是这样来的。
各种直流、交流、脉冲放电等均可用来产生等离子体。
利用激光也可以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如何描述?温度。
等离子体有两种状态: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
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之间存在库伦力的作用,但是此作用力远小于粒子运动的热运动能。
当讨论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等离子体时,常将等离子体当做理想气体处理,而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在热平衡状态下,粒子能量服从麦克斯韦分布。
每个粒子的平均动能32E kT =。
对于处于非平衡状态下的等离子体,一般认为不同粒子成分各自处于热平衡态,分别用e T 、i T 、n T 表示电子气、离子气和中性气体的温度,并表示各自的平均动能。
可以用动力学温度E T (eV )表示等离子体的温度,E T 的单位是能量单位,由粒子的动能公式可得2133222E E mv kT T ===,E T 就是粒子的等效能量kT 值(1eV 的能量温度,相应的开氏绝对温度为1T k==11600K )。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等离子体,也被称为第四态物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物质状态。
在地球上,等离子体主要存在于星球的大气中,包括电离层、闪电等自然现象中。
同时,等离子体也可以在实验室中人工产生,例如在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等离子体。
在人类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等离子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组成的气体。
当物质发生电离反应时,部分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形成了等离子体。
与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等离子体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低的相对密度,以及较高的能量和热稳定性。
由于等离子体具有丰富的性质和特点,它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等离子体对电磁场具有较好的响应性。
由于等离子体中的电离粒子带电,它们可以通过电磁场的作用而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在电磁场中显示出不同的行为。
这使得等离子体成为人类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其次,等离子体还具有较强的发射和吸收辐射能力。
当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时,它们会释放光或其他形式的电磁波。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等离子体辐射。
利用这一特性,等离子体广泛应用于光谱学、激光器、荧光显示器等领域。
同时,等离子体还可以吸收来自外部环境的辐射能,从而形成电离层等自然现象。
此外,等离子体还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
由于等离子体中的电离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强烈,它们的化学反应速度更快,反应效果更为明显。
这使得等离子体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等离子体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等离子体技术可以用于材料表面处理、污染物降解、新能源开发等方面。
总之,等离子体作为物质的第四态,具有丰富的性质和特点。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人类可以更好地利用它的优势,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等离子体基本特征I-美国某高校等离子体讲义系列
October 19, 2004
105
Thermonuclear Plasmas
104
Average Electron Energy, [eV]
Electron Beam
103
Solar Corona
1gth
λD = 69 ×
Te ne
[m]
104
Average Electron Energy, [eV]
103
νP = 100 MHz
νP = 10 GHz
νP = 1 MHz
102
νP = 100 Hz
νP = 1 THz
Plasma Frequency
101
Interstellar Gas Gaseous Nebulae
1/ 2
[m]
Solid 0
Sheath x
Φ(x)
Plasma
ne=ni=n for x>>λD
Φ nve ekT0 Γe = n ∫ v x f e (v x )dv x = e 4 vx >vx 0
Φ0
nvi Γi = 4
1 2 me v x 0 ≡ −eΦ 0 2
Γ e = Γi
kT ve kT mi − Φ0 = ln = ln e e me vi
ν radiation < ν P
A fluctuation in electrons charge density set up an electric field
∇ ⋅E = −
3.
eδn
ε0
∂ 1. × ∂t
等离子体的概念及特性
等离子体的概念及特性等离子体是一种由高温或高能粒子激发而形成的第四态物质。
在等离子体中,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从核壳层脱离,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整体呈电中性。
等离子体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星际气体、闪电、太阳风、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等环境中。
本文将从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开始,探讨其特性和重要应用。
一、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其特征是电中性、高温和高电导性。
在常规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与核呈电中性状态,但在高温或高能环境下,电子可以从原子或分子中脱离,形成正负电荷的自由粒子。
等离子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与电磁场和碰撞作用密切相关,因此等离子体在电磁学、粒子物理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价值。
二、等离子体的特性1. 高温性:等离子体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形成。
高温使得原子或分子的电子能量增加,能够克服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
等离子体中的温度通常在几千到几万摄氏度之间。
2. 密度低:由于高温环境下,原子或分子的电子脱离,并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
这些带电粒子之间靠热运动维持常态,使得等离子体的密度较低,相较于固体和液体而言。
3. 高电导性:等离子体由于带有大量的带电粒子,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会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电流。
这种高电导性使得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研究和工程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激发态: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在高能状态下可以被进一步激发。
通过向等离子体中输入能量,粒子能级发生跃迁,产生辐射。
这种特性在激光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等离子体的重要应用1. 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等离子体特性进行工程应用的一门技术。
等离子体除了在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外,还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刻蚀、等离子体沉积、等离子体聚变等高科技领域。
2.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等离子体显示技术是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发射光的显示方法。
等离子体的奥秘高能物理中的等离子体态
等离子体的奥秘高能物理中的等离子体态等离子体的奥秘——高能物理中的等离子体态等离子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存在于高能物理中的各种领域。
它是由高能粒子与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等离子体的定义、性质以及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等离子体在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性和奥秘。
1. 等离子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状态,除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
它是由激发或离子化的原子或分子释放出来的自由电子和离子构成的混合物。
等离子体具有高度电离程度和电中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表现出独特的电磁性质。
它还具有高温、高密度和高能量的特点,因此在高能物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等离子体的性质和行为等离子体在高能物理中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丰富的性质和多样的行为。
首先,等离子体可以通过加热等方法产生,也可以通过强电场或激光脉冲等外加能量激发而形成。
其次,等离子体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能够快速传递能量和电流。
此外,等离子体还具有独特的自激振荡和等离子体波动等现象,能够产生丰富的电磁辐射。
3. 高能物理中的等离子体应用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等离子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和装置中。
例如,在核聚变研究中,等离子体是实现核反应的关键。
高能粒子对等离子体的加热和加速也是加速器物理中的重要环节。
此外,等离子体还可以用于实现高能粒子束的聚焦和射流控制,提高粒子加速器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等离子体在高能物理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4. 等离子体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等离子体在高能物理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研究和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等离子体的高能量和高温会导致其与环境相互作用,造成能量损失和不稳定性。
其次,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控制需要高精度的装置和技术支持,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复杂性。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改善等离子体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研发更高效的等离子体产生和控制技术。
等离子知识点总结
等离子知识点总结【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是其电离气体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气体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被剥离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这些自由的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运动,并且由于它们的电荷性质,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
由于这些特性,等离子体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对电磁场的响应、较高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等离子体波动等。
另外,由于等离子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它还表现出了很强的反射和吸收电磁辐射的能力。
这一性质被广泛应用在等离子屏幕、等离子反应器和激光的设计中。
【等离子体的形成机制】等离子体的形成机制可以分为自然形成和人工形成两种方式。
自然形成的等离子体主要存在于太阳、恒星、行星大气层中。
在太阳内部,由于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氢原子的核融合反应不断进行,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这些粒子与太阳表面的气体分子碰撞时,会将其电离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
这些等离子体在太阳内部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会形成太阳的辐射层和日冕层。
人工形成的等离子体主要通过等离子体物理和化学方法产生。
在等离子体物理方法中,常用的方式是通过高能粒子的轰击使气体电离;在等离子体化学方法中,通常是利用化学反应来产生等离子体。
这些方法在聚变能、等离子体材料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等离子体的应用领域】等离子体在聚变能、材料加工、电子工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在聚变能领域,等离子体是核聚变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反应中,两个轻核聚变成一个重核,放出大量能量。
等离子体是使得聚变反应进行的唯一状态,通过对等离子体的控制,可以实现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在材料加工领域,等离子体可以被用来进行表面改性、薄膜沉积和材料表面清洁等工艺。
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电子工业中,等离子体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等离子体电火花打印技术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等离子体可以被用来设计新型飞行器和发动机。
【等离子体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量子技术的发展,等离子体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等离子体简介
等离子体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4参考资料1拼音děng lí zǐ tǐ2英文参考pla *** a[WS/T 4662014 《消毒专业名词术语》]3注解等离子体是高度电离的气体云,在特定的电场内,气体分子发生电离,部分或全部被电离成带电的粒子(电子、离子)和不带电的粒子(分子、激发态原子等),同时产生紫外线、γ射线、β粒子等,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等离子体[1]。
等离子体是电离子的气体。
它由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三种成分所组成。
其中电子和离子的电荷总数基本相等,因而作为整体是电中性的。
然而,许多情况下电子和离子的浓度并不一定严格相等,因为等离子体不仅可以包含带单个电荷的离子,也可以包含带多个电荷的离子。
人们主要讨论电子浓度和离子浓度相等的等离子体。
如氢等离子体就是这种情况。
等离子体对于电中性条件的破坏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等离子体内部出现电荷分离,立即会产生巨大的电场,促使电中性的恢复。
等离子体中正负电荷必须处处相等,不能偏离,电中性是等离子体的最基本特性。
等离子体中的电子、离子以及中性粒子之间发生著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等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
日常所见的极光、闪电、霓虹灯等都是等离子体现象。
等离子体都是发光的,除了可见光以外,还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甚至X射线。
4参考资料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消毒专业名词术语,2014.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等离子体概述
一、等离子体概述物质有几个状态?学过初中物理的会很快回答固态、液态、气态。
其实,等离子态是物质存在的又一种聚集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它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整体上呈现电中性的电离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各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有足够的能量施予固体,使得粒子的平均动能超过粒子在晶格中的结合能,晶体被破坏,固体变成液体。
若向液体施加足够的能量,使粒子的结合键破坏,液体就变成了气体。
若对气体分子施加足够的能量,使电子脱离分子或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时,中性气体就变成了等离子体。
物质的状态对应了物质中粒子的有序程度,等离子内物质中的粒子有序程度是最差的。
相应的,等离子体内的粒子具有较高的能量、较高的温度。
实际上,宇宙中99.9%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它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过地球上,等离子体多是人造的。
人工如何造出等离子体呢?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等离子体的能量是很高的,任何物质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都会成为电离态,形成等离子体。
在太阳和恒星的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的高温产生的等离子体。
太阳和恒星的热辐射和紫外辐射能使星际空间的稀薄气体产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如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就是这样来的。
各种直流、交流、脉冲放电等均可用来产生等离子体。
利用激光也可以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如何描述?温度。
等离子体有两种状态: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
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之间存在库伦力的作用,但是此作用力远小于粒子运动的热运动能。
当讨论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等离子体时,常将等离子体当做理想气体处理,而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在热平衡状态下,粒子能量服从麦克斯韦分布。
每个粒子的平均动能32E kT =。
对于处于非平衡状态下的等离子体,一般认为不同粒子成分各自处于热平衡态,分别用e T 、i T 、n T 表示电子气、离子气和中性气体的温度,并表示各自的平均动能。
可以用动力学温度E T (eV )表示等离子体的温度,E T 的单位是能量单位,由粒子的动能公式可得2133222E E mv kT T ===,E T 就是粒子的等效能量kT 值(1eV 的能量温度,相应的开氏绝对温度为1T k==11600K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an Thermal Energy
kTe ne λ = 2 ε0 2
2
2 D
Ey =
ε0
y0
ε 0 kTe λD = 2 ne
1/ 2
Te = 69 n
ρ ∇⋅ E = ε0
dE y dy = ne
+ + - + + - Ey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
+ + - + + - Ey + + - + + - 0
+ + + + + + + + y0
qe − 2r / λD Φ(r ) = 4πε0r
Page 131
[ n ∆ x = ( n + δ n ) { x 1 + ξ ( x 1 ) ] − [x + ξ ( x ) ]}
∆x
before
ne x x1
dξ ≅ ( n + δ n ) x1 + ξ ( x ) + ∆ x − [x + ξ ( x ) ] dx dξ = ( n + δ n ) 1 + ∆x dx
1/ 2
Solid 0
Sheath x
Φ(x)
Plasma
ne=ni=n for x>>λD λ
Φ0
d 2Φ ρ ( x) 1 ne − =− = − (ni ( x) − ne ( x)) = − (e 2 dx ε0 ε0 ε0
Taylor Expansion:
eΦ ( x ) kT
−e
eΦ ( x ) kT
EE 403/503 Introduction to Plasma Processing
October 19, 2004
105
Thermonuclear Plasmas
104
Average Electron Energy, [eV]
Electron Beam
103
Solar Corona
102
101
Glow Discharge Arc Discharge MHD Generator
100
Ionosphere
ν p = 8.97 × ne
Solid
Hz
10-1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cm-3]
Interstellar Gas Gaseous Nebulae
Glow Discharge Arc Discharge MHD Generator
100
Ionosphere Solid
10-1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1/ 2
[m]
Solid 0
Sheath x
Φ(x)
Plasma
ne=ni=n for x>>λD
Φ nve ekT0 Γe = n ∫ v x f e (v x )dv x = e 4 vx >vx 0
Φ0
nvi Γi = 4
1 2 me v x 0 ≡ −eΦ 0 2
Γ e = Γi
kT ve kT mi − Φ0 = ln = ln e e me vi
=
ω
p
2π
= 8 . 97 ×
ne
[sec-1]
after
ξ(x)
ξ(x1)
n − ndξ / dx dξ δn = −n = ≅ −n dx 1 + dξ / dx 1 + dξ / dx
Assuming dξ/dx << 1
n+δn(x)
dξ δn ≅ − n dx
∆x
before
dE x eδn ne dξ =− = dx ε0 ε 0 dx Ex ( x) = ne
)
d 2Φ ne eΦ eΦ 2ne 2 2 (1 − − 1− +...) ≅ Φ= 2 Φ 2 = − dx kT kT ε0 ε0 kT λD
Approximate Solution
Φ( x ) = Φ 0e
−
2x
λD
Particle
Sheath r
q
Plasma
eΦ ( r ) 1 d 2 dΦ ne − eΦ ( r ) − (r ) = − (e kT − e kT ) r 2 dr dx ε0
e
ν radiation > ν P
ionosphere
ωp = 2πνp
To the highest part of atmosphere
Reflection
Earth
2 ω P = 56 . 36 n e ⇔ n critical = 0 . 0124 ⋅ ν radiation
25 miles
Debye Length
λD = 69 ×
Te ne
[m]
104
Average Electron Energy, [eV]
103
νP = 100 MHz
νP = 10 GHz
νP = 1 MHz
102
νP = 100 Hz
νP = 1 THz
Plasma Frequency
101
Interstellar Gas Gaseous Nebulae
ne
+ + + + -
+ + + + d
+ + + + -
+ + + + y
ne
Ey = 0
Ey =
ε0
y
Ey =
ε0
y0
ε0
+ + - + + - Ey + + - + + - 0
+ + + + + + + + y0
ne
+ + + + -
+ + + + d
+ + + + -
+ + + + y
The work necessary to move each electron an additional distance d is:
Two fundamental Plasma Parameters Debye Length
Te λD = 69 × ne
Plasma Frequency
[m]
ωp νp = = 8.97 × ne 2π
[sec-1]
105
Thermonuclear Plasmas Electron Beam Solar Corona νP = 10 KHz
ν radiation < ν P
A fluctuation in electrons charge density set up an electric field
∇ ⋅E = −
3.
n
ε0
∂ 1. × ∂t
eE ∂ue = − me ∂t 2. ∂n + ∇ ⋅ ( nu e ) = 0 ∂t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cm-3]
Debye Length, λD
Link
1- Charge Neutrality 2- Plasma Sheaths 3- Shielded Coulomb Potential Plasma Frequency, νp or ωP Plasma Response Time
ne2 ∂ 2 δn = 0 2 δ n + ∂t ε0m e
Charge density fluctuation will oscillate with frequency ωP
Debye Length
λ D = 69 ×
Te ne
[m]
Plasma Frequency
ν
p
ε0
ξ ( x)
ne x x1
d 2ξ ne 2 me 2 = − eE x ( x + ξ ) ≅ − eE x ( x ) = − ξ dt ε0
Harmonic motion
after
ξ(x)
ξ(x1)
n+δn(x)
ωP =
ne = 56 .36 n e ε0me
2
ne<ncritical ne ne>ncri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