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色的沉静领导者
沉静的领导
沉静的领导
沉静的领导有别于普遍爱称颂的英雄式领导,过 去我们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处理任何事情都该轰 轰烈烈,让部属感到佩服不已,事实上,真正伟 大的领导者,是在许多细微的事情上,做出了与 众不同的抉择,只可惜太多研究领导学的人不曾 去注意与珍惜。 沉静的领导为现实主义者,一个领导如果能面对 真实世界,实事求是,就已从解决问题阶段,提 升到避免问题发生的阶段,因为他样的态度,使 得他们面对所有大小事都能处理的与一般人不同。
沉静的领导
沉静的领导人的三种美德:克制,谦逊, 沉静的领导人的三种美德:克制,谦逊, 执着。人应培养四种美德:公正,勇敢, 执着。人应培养四种美德:公正,勇敢, 谨慎,克制。 谨慎,克制。 大多数卓越领导者通常并非公众英雄,而 是平常之人,即所谓的沉静型领导,绝大 多数需要运用领导术解决的问题都不带战 略性和关键性,也不是专门留给公司高层 领导去解决。
沉静的领导
沉静型领导是平凡中的不凡人。平凡本身就是孕 育了不凡,但是唯有了解平凡,力行平凡,才能 成为一个不凡的人,换言之,领导者总是能在极 为复杂,无法掌握与控制的情况下,做出不惊天 动地的事,可说是平凡至极,但却能让人肃然起 敬,这对一个真正的领导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 对于一个自认不凡的领导者而言,却永远也不知 道该如何这么做,永远也不知道做平凡事拥有无 法衡量的价值。 如果我们没有危机处理的能力,或者没有做好万 全准备,或许走路的不是别人,而是身败名裂的 自己。
沉静的领导
企业高层领导对一线员工的工作绩效的影响力为零,而一 线经理的日常管理与员工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4也就是说 线经理的日常管理与员工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4也就是说 一线员工的工作业绩有40%受一线经理的管理直接影响, 一线员工的工作业绩有40%受一线经理的管理直接影响, 而高层领导的管理对一线员工不产生直接影响。这说明 1、一线的员工是企业的微循环,他们即是企业管理的末 端,又是企业价值链上价值交换的最前端,企业的利润是 一线员工直接创造的,一线员工敬业与否决定企业的兴衰。 2、决定企业一线员工工作效率的直接因素是他们的顶头 上司,即一线管理人员,在充分承认企业CEO不可替代的 上司,即一线管理人员,在充分承认企业CEO不可替代的 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默默无闻的一线经理的决 定性作用。他们正是沉静型领导的典型与化身。
如何做出色的沉静领导者
如何做出色的沉静领导者.txt单身很痛苦,单身久了更痛苦,前几天我看见一头母猪,都觉得它眉清目秀的什么叫残忍?是男人,我就打断他三条腿;是公狗,我就打断它五条腿!如何做出色的沉静领导者如何成为一个指挥若定挥洒自如的沉静管理者呢,应该需要自身的不断提升和磨炼.第一:不断学习一些对自已有益的知识,提升自已的涵养.涵养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高阶管理者需要具备高度的领导力、决断力、预见性、说服力、创造力、洞察力、体力、魄力、勇气、压力承受力、吸引力、自省力、执行力等,这些就汇集成了一个人的涵养,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朝一夕或与生俱来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与总结而来,所以要尽可能利用空闲多读书,多学习一些对自已工作有益的、能使自已心灵成熟的、能开拓自已视野的、能启发自已创意的、自已觉得有趣的书.第二:明确自已的职责权限,至始至终责任重于一切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先决条件是有强烈的责任心,有责任感才会主动管理,因为责任才会兢兢业业地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责任既是压力更是动力.第三:要有宽阔的胸怀,理解与包容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意义非常气度决定格局,一个管理者如果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视自已利益高于一切而无视他人,对人对事都缺乏包容与理解时,其处事必定主观自私而失公允,其自然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优秀的管理者.如果他对人对事存一颗包容的心理解的心,则会处事公正公平客观,就会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与支持,当你做错事时也会得到他人包容与理解,你会收到投桃报李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的事物时能克制自已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其他的而是自已,特别是管理者遇到麻烦或压力过大或干挠时更容易心浮气燥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策.所以不管是什么样情况面对什么样的事情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再冷静,要克制自已的情绪,防止情绪激动而乱了方寸.第五:凡事向前看,修炼自已的真知酌见与远视能力一个无论多么优秀的管理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一些想不通、看不明、料不到的事,这些困难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妥善处理好,没处理好怎么办?当然不能就此沉沦下去,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要从挫折中站起来向前看,看得远一些.通过不断的总结,自然而然会提高自已的真知酌见与远见能力.??? 第六:淡泊名利,然后方能安祥宁静始知花香.名利是一把刺向心灵的剑,名利让人丧失理智与原则,名利埸中没有一个人能做到静心定神,他们处事自然飘浮杂乱.如何提升自已的心理承受能力??????????????????????????? 唐小温丽莉就算是常在外人面前表现强势的自己,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这时,光凭自己的“坚强意志”去硬行承受,是非常不理智的,应当及时寻找专业的帮助,例如和心理医生谈话,例如进行一些减压的瑜伽训练,用“驰”而不是“张”的办法,来提高自己心理承受的能力。
低调、沉静的领导之道
低调、沉静的领导之道有句话说:“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人生一世,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
处世谨慎,临事不惊,持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三思而行,得理也要让三分,这说起来容易,但是要做到却不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领导批评别人,气势汹汹的,很有点“得理不让人”的味道,结果被批评者要么是毫不买账,言行举止反而变本加厉;要么是口服心不服,一肚子不开心,这实在是于事无补。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天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不可能事事顺心,很有可能你是有理的,但有理就一定要不让人吗?笔者表示,个性强的人,容易动肝火,虽知道要谨慎,却熬不住性子,终使言行变得冲动、冒失。
而个性柔弱的人,又容易过分谦卑,言行显得懦弱、迟缓。
而在强烈的功利吸引之下,无论强者与弱者,都容易一改本性,成为冒险鬼,自取失败。
所以,做到谨慎,重要的是把握分寸,留有余地。
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巴达拉克的新著《沉静领导》,在2003年初登陆中国企业界。
它在国外被命名为“第五级经理人”,而国内则把它命名为“沉静领导”。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艾科卡到90年代的韦尔奇,人们坚信:外向、张扬是优秀企业家的必备特征;而同样从80年代的比尔·盖茨到90年代的郭士纳,人们更加坚信:冒险、传奇才应该是优秀创业家的必备经历。
谁能真正成功?是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沉静领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向、低调、坚韧、平和,甚至动机混杂。
归纳起来,沉静领导具有3大品格特征:低调、克制、谦虚和执着。
低调、沉静的领导之道,与我们传统的东方处事哲学很相近,令国内企业管理者所思:这是不是管理思想的返璞归真。
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
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做人做事做领导三沉着稳健的领导形象
做人做事做领导三沉着稳健的领导形象沉着稳健的领导形象你信任自己,聆听你感觉的声音,因为你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很舒服、很自在,所以你的身上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明星般的风采。
这就是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视觉标识。
——良好的气质是成功的前奏不能丢掉管理者的身份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
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他光彩的一面,也都有他相对阴暗的一面。
有个寓言故事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挂有两个袋,一个袋里装有优点露在身前,另一个袋里装有缺点藏在身后。
不管这是不是人性的弱点,但把自己光彩的一面显示给大家,把阴暗的一面隐藏起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努力。
作为一位管理者,在塑造自己外在形象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得让人窥视自己一些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内幕”,以免丢掉管理者的身份。
这点很重要。
树立外在形象,贵在始终如一。
有一位管理者,说话有着浓厚的家乡口音,且带有轻度口吃。
有一次他带领下属去参加一个活动,在现场由他发表演讲。
对这个演讲他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在演讲时他一板一眼,很有生气,整个会场气氛恭敬、肃穆。
可是演讲完后,又由他为大家布置具体任务和强调注意事项。
这时他的老毛病却又犯了。
讲话随随便便,家乡口音重加上口吃,拖拖沓沓,啰啰嗦嗦,台下顿起一片交头接耳之声,会场秩序大乱,不得不由他人出面维持。
可见不能始终如一,相当于自己戴上面具然后再自己亲手把它摘下来,这是管理者之一大忌。
很多人能做到这一点,前后言行始终如一。
但却往往由于疏忽,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原因让人得以窥到自己某些隐私。
这种情况,当时会很尴尬,对管理者的以后形象及声誉必有损害。
管理者要注意公私分明。
公是公,私是私,二者不可过于混淆。
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交往,或者不易于公开的私下交往最好到自己家中,而不宜在办公室密谈。
管理者的一些私人关系应尽量避免纠缠到办公室里。
第14节:沉着稳健的领导形象管理者的家庭住址最好与公司地址距离较远。
虽然每天上班还要来回坐车,但却可以有效地把公事、私事分别开来。
小约瑟·L·巴达拉克 沉静领导
沉静领导
• 英雄风格的领导人的成功并不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关键,真 正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来自于那些不为公众所知的无数沉 静领导人quiet leader每日所做的现实而有效的决策。这 些沉静领导人没有浪漫的英雄主义,不做大胆和英勇的决 定;他们有利他和利已交错的混合动机,他们在做组织, 做决策的时候也会兼顾自己的地位和前途;他们采取谨慎 的步骤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以便保护组织,同事,部属以 及自己,他们虽然重视信任,但也了解信任的脆弱,他们 对理想没有过高的期望,但也不会愤世嫉俗,怀疑一切, 总之沉静领导人似乎是一群懂得妥协的现实主义者。这些 非英雄主义的沉静领导人很少站在舞台上接受公众的歌颂, 因为一般人认为他们不够资格被称作英雄。但就是这些远 离群众视线的沉静领导人,每天所做的正确决策的累积才 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关键。
小约瑟·L·巴达拉克 沉静领导
沉静领导
• 沉静领导人第二个不平凡的品格物质是谦逊,由 于他们的现实性,他们并不追求永恒的光荣和胜 利,他们认为每一件事都比自己能力所能解决的 要更复杂和充满变数,事情最后的成功一定是由 许多力量共同作用而成,因此自己的贡献也像沙 滩的足迹一般,即不伟大也难持久,虽然他们不 会因为缺少光荣而放弃了努力,但是他们在努力 达到有意义的目标之时,了解到自己的才智和决 心并不是成功的保证,正由于沉静领导人不会高 估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和抬举自己努力的重要性, 他们更能忍受挫折,也会用更实际的态度专注于 眼前该做的工作。光荣之降临,纯属偶发事件。 沉静领导人不会为光荣而争取光荣。
• 面对问题,要表现出的是责任心和勇气,勇敢地面对挑战, 其次是快动脑缓动手,细心观察,深思熟虑,第三是投石 问路,审时度势,循序渐进,第四是必要的灵活性与妥协, 给自己留回旋的余地,五是成熟的价值观,这些都符合实 干家的思才与步伐。
沉静自持,成大器:主管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静自持,成大器:主管做人做事的5项
修炼
作为管理者,如何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如何避免犯错,做到“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培养一个沉静自持的心态,并进行一定的修炼。
1. 自我剖析
管理者要时刻剖析自己,寻找问题所在,不断改善自我。
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谁在指导自己?为什么选择做管理者?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一步?
2. 善于倾听
管理者应该有耳朵也有心灵。
既要听员工的建议,也要听上级的安排,还要听取客户的反馈。
只有开放心态才能建立沟通桥梁。
3. 团队意识
管理者要懂得团队合作,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要拥抱不同的工作背景、性格和能力,发挥各自的专长,为团队目标而努力。
4. 制定明确的目标
管理者要有清晰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不仅要做好短期规划,还
要有长远展望。
要明确指导部下,对于目标未能实现的问题,也要
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5. 不断研究
管理者要保持研究的状态。
要关注最新的技术、政策和市场动态,并适时推动团队的转型升级。
以上五项修炼都离不开沉静自持的心态来引导。
通过积极修炼,管理者可以成为一位更好的领导,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沉静领导的管理模式
沉静领导的管理模式1. 引言在现代社会,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有效的管理是确保组织顺利运行和取得成功的关键。
然而,管理者需要不断应对各种问题,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决策困境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沉静领导逐渐受到管理界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沉静领导的管理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2. 沉静领导的概念沉静领导是指管理者在工作中保持冷静和沉着的态度,并通过自我管理和情绪控制来应对挑战和压力。
沉静领导者不会因为紧张或困难而失去理智,而是更加专注和集中于解决问题。
3. 沉静领导的特点沉静领导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3.1 冷静的思考沉静领导者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的思考。
他们不会盲目地跟随情绪或冲动,而是以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3.2 自我管理沉静领导者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或挑战而失去控制。
他们注重自我反思和提升,并通过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来应对困难和挫折。
3.3 有效的沟通沉静领导者善于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他们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给予反馈。
他们能够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与他人进行交流,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流动。
3.4 目标导向沉静领导者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感。
他们能够将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潜力最大化,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和任务分配来驱动团队的前进。
他们注重结果和成果,能够带领团队达到预定的目标。
4. 沉静领导的优势沉静领导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4.1 增强决策能力沉静领导者的冷静和理性思考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们可以客观地评估情况,权衡利弊,并作出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决策。
4.2 优化团队协作沉静领导者有效的沟通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促进团队合作。
他们能够积极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
他们通过清晰的目标设定和任务分配来增强团队成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4.3 强化压力管理沉静领导者懂得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
沉静领导(三)
沉静领导(三)四项指导方针沉静型领导者很清楚,无论拥有多么好的性格,都不能取代对于难懂的条文细节含义的把握。
沉静型领导者一般都很谦虚谨慎:他们知道自己对哪些东西不了解,而且也并不打算用道德上的热情来代替复杂的事实。
牢记你的责任复杂性制造出了一个精心策划的迷宫,并使它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
重要的是别让问题的复杂性模糊了你的责任,否则,就会带来许多风险,表现形式虽然各式各样,但程度都很严重。
对于那些道德感很强的人来说,复杂性带来的可能是另一个问题:它会导致疲劳和困惑。
对复杂的问题追根究底是一项消耗极大的工作。
沿这条路走下去,人们很容易会觉得自己是陷入了一个卡夫卡迷宫,而半途而废此时就给了他们强烈的诱惑。
不过,尽管复杂性能够把人拖垮,它也还会使他们更有责任感。
那些深入钻研问题的人往往会变成惟一真正理解问题的人。
观察你的鱼这个听起来很古怪的指导方针,或许是沉静型领导者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观察一条鱼和尽职尽责地解决复杂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答案藏在一个关于刘易斯·阿格塞兹(Louis Agassiz)的故事里,他是19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是研究冰川时代鱼类化石和现存鱼类方面的专家。
他之所以遐迩闻名,是由于他的研究影响了许多其他领域,比如关于生命本原和目的的重要争论。
阿格塞兹同时也以一位打破常规并且非常出色的教师著称,而“观察你的鱼”这句话则成了他的方法的标志。
当研究生们第一次进入阿格塞兹的实验室的时候,他们会领到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一条小小的、普通的鱼。
阿格塞兹会让他们研究这个标本——不可以毁坏它,不可以阅读相关资料,不可以与任何人进行讨论。
换句话说,他们能够做的全部事情就是观察这条鱼。
最开始,研究生们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特殊但是微不足道的任务。
一两个小时之后,他们找到阿格塞兹,向他汇报他们的发现,但他根本没兴趣听,而是让他们回去继续完成任务。
他们最后终于意识到原来阿格塞兹是希望他们花上几周的时间来观察他们的鱼。
沉静领导者=沉着+冷静+领导
沉静领导者=沉着+冷静+领导沉静领导者=沉着+冷静+领导发布日期:2009/3/25 18:31:07 来源:天下商机作者:点击:982沉静领导者=沉着+冷静+领导。
古语有云:胸有激雷而面若平湖,可以拜上将军。
1、沉着意味着,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急忙的决策,先表现出泰山蹦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自己心态笃定了,下属才能有主心骨,否则,在慌乱中的决策,容易给你的以后的管理,制造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2.冷静意味着,冷眼去看待事情,近乎冷漠的看待事件的发展,冷静去思考事情后面的逻辑关系。
给出的是让蚂蚁都怕的热锅失去过高的温度,让蚂蚁们都能从头脑发热中找出来的答案。
3、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思,思而后能得。
拂去浮躁,回归本质,让石佛般的沉着本质在一次次的修炼中逐渐的镇定,逐渐的沉着,逐渐的理性,这个是领导者的必修课,也是通向高级领导者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很多的高级领导人,喜欢独处,喜欢佛经,喜欢悟禅,就是因为他们需要面对的,将是常人难以想想的矛盾,如果轻易的决策,不但不会让管理目标更好的实现,而且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
作为沉静型的管理者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沉静型的领导能够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遇事特别是危机事件时不会慌乱,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事情的要点,逻辑思维清楚,出错机率更少.第二:沉静型的领导考虑与处理问题比较细致周全,能有效避免事件的扩大化与副面效应的产生.第三:沉静型的领导在分析处理问题时会更注重实际更注重数据,对事物的判断更准确,看问题更长远,比较有计划性和预见性.第四:沉静型的领导因平时低调,平依近人,更容易贴近大众,容易掌握到最真实的情况,他往往是上、下都信得过的人.第五:沉静型的领导不象公关外向型领导那样树大招风,可以避免过多的褒贬的干扰,安心做工好自已的工作.第六:沉静型的领导的涵养往往是最好的.但沉静型的领导因为平日为人低调,冷静,他会在一些公关活动中显得暗淡失色,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领导的“沉稳性格”是如何炼成的?要做到四“沉”四“稳”
领导的“沉稳性格”是如何炼成的?要做到四“沉”四“稳”领导的“沉稳性格”是通过培养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一个具备沉稳性格的领导,通常能够冷静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行为,做出明智而果断的决策。
下面将介绍四个“沉”和四个“稳”,以帮助领导炼成沉稳的性格。
首先是“沉”:集中注意力和思考。
沉稳的领导应该具备专注的能力,能够将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务上。
他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来确保高效工作,而不被琐碎的细节所干扰。
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持镇定思考,并用理性的态度处理问题。
通过培养专注和理性思考的习惯,领导可以更好地抵御外界干扰和压力。
其次是“稳”:保持冷静和平衡。
沉稳的领导应该能够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并以平和的态度和语气与他人交流。
无论是在工作中的交流还是处理紧急状况时,保持冷静有助于获取更多信息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此外,领导还应该学会平衡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第三是“沉”:沉淀和积累。
一个沉稳的领导需要具备深度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他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通过自我提升来提高自己的实力。
同时,他们还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急于求成,而是通过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领导者。
通过不断沉淀和积累,领导可以更自信地应对各种挑战。
最后是“稳”:稳定情绪和行动。
沉稳的领导应该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行为,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在工作中,领导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和人际关系,因此稳定的情绪和行动对于有效地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此外,领导还应该具备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保持稳定的目标和决策。
总之,领导的“沉稳性格”是通过培养专注、冷静、沉淀和稳定等能力逐渐形成的。
通过不断锤炼和经验的积累,领导可以成为一个具备沉稳性格的出色领导者。
为了成为一个拥有沉稳性格的领导者,需要不断锤炼和培养一系列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以下“沉”与“稳”的要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沉”,即集中注意力和思考。
沉静领导6步法
27
关于自主学习
• • • • 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技巧 而已。 它是一种根据他人的神经连接形成方式,尽可能地帮助 他人多进行自主思考的做法。 沉静型领导者知道提高工作绩效的关键是让他人自主找 出其问题的答案。 “直接告诉他人如何做等于是否定或抹杀对方的智慧。 应该让对方在接受的同时感受到尊敬。”
• 拍巴掌练习……
– 你有何感想?
34
那么,拓展他人是否会有效呢?
• •
一个有趣的伪数学公式:自我拓展的效果与让别人帮我 拓展之间的差距是无限大的。 掌握恰当的拓展程度。
– 沉静型领导者知道拓展会是一种挑战; – 不过,他也知道要在他人渡过这一难关的时候给予支持;
• 沉静型领导者乐于此道。
– 最重要的是,沉静型领导者明白恰当的拓展程度可以使人成长
– 从本质上来说,任何一种已经形成的习惯都是难以终止的。 – 如果通过给予积极强化的办法来鼓励改变,那么比起你想要终止 的事情来,更容易得到加强的是你采取强化行为的意识。
•
• •
在解决方法成形的时候,问题会逐渐暗淡、消失。 以解决方法为导向是创建新神经连接,改变核心本质的 第一步。
31
1-3拓展
• 我们宁肯毁灭也不愿改变,我们宁可死在畏惧中,也不 愿爬过此刻的交叉点让我们的幻想泯灭。
以问题为导向
为什么你没有达到原定的目标?
相对于
以解决方法为导向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从哪开始事情都变得不对劲了呢?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不擅长此事? 你的团队有什么不对劲儿吗? 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谁应该对此 负责? 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效果呢?
30
“以解决方法为导向”为什么有效?
• • 我们看世界时选择的“柜架”,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柜架 时,就是在“重新定义柜架”。 当分析并试图改变的对象是“流程”时,分析问题并以 问题为导向的方法很有用。但是当要改变的对象是“人” 时,就不同了。 新的开始比终止某事要容易
沉着冷静为你增加领导魅力
沉着冷静为你增加领导魅力莎士比亚说:“谁能在惊愕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沉着,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就是真正的英雄。
”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危机事件,镇定自若,冷静面对,对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时刻,沉着冷静,坦然面对,必定会为领导者增加无穷的魅力。
北大特聘教授谭小芳老师认为,沉着冷静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所必备的品质。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受到打击的时候,主要的心理活动为:惊恐、愤怒、羞耻、绝望等。
这些都是负面的心理因素,如果陷入这种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那就会在失败中越陷越深,甚至踏上绝路。
所以,人们一定要磨练自己的性格,不受这些因素影响,正确地面对危机与失败。
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在管理中,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必须面对企业的所有危机,所以要不断地修炼自己沉着冷静的性格。
古人说:“安静则治,暴戾则乱。
”领导者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如果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波动,那么行动自然要乱;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希望化险为夷。
曾经在印度的一家餐厅里,忽然钻出一条毒蛇。
当这条毒蛇溜到餐桌下,从一位女士的脚上爬过时,这位女士警觉到是一条蛇,但是她并未惊慌,而是一动不动地等着那条蛇爬过去。
然后,她喊来身边的侍者端来一盆牛奶放在了餐厅的阳台上。
旁边一位用餐的男士看到此景时大吃一惊,他知道在印度将牛奶放在阳台上是为了引诱毒蛇,他立刻意识到餐厅内有毒蛇,便抬头朝屋顶与四周搜寻,但什么也没有看见。
他猜测到毒蛇一定是在桌子底下,但他没有也因此而惊跳起来,也没有警告大家小心毒蛇造成慌乱,而是沉着冷静地对餐厅所有的人说:“我和你们打一个赌,就是考一下你们的自制力,我数到200,这期间如果谁能做到一动不动,我就给谁100比索。
但是,如果谁动了,就要输给我100个比索。
”顿时,所有的人都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当他数到160时,一条眼镜蛇嗖地向阳台那盆牛奶冲去。
他立即扑上去,迅速地将阳台的门关上了。
读沉静领导有感
读沉静领导有感《沉静领导》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
作者朱铭来是著名企业家、财经名家和文化学者。
作为一位曾经执掌上市公司的领导者,他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和领导之道。
这本书既是一本领导者的自我修养读物,也是一本企业家必读的管理书籍。
沉静领导,正如书名所示,就是要做一个沉静的领导者。
这里的沉静不是指消极和懈怠,相反,沉静是指在领导过程中始终保持冷静、思考清晰、平心静气的状态。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领导者面临的问题繁多,处事容易情绪化,这时候沉静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下,领导者要有远见卓识的眼光。
埋头苦干只是短期的行为,长期来看,只有具备全局意识和宏观视野的领导者才能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因此,沉静领导要有高度的自律精神和冷静的态度。
他们知道何时该做什么、何时该停止,懂得与“大局”而不是“短期”眼光下的个人利益平衡。
除此之外,沉静领导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管理能力。
作者指出,领导者不仅要懂得如何委托任务和分配工作,还要善于激发员工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够真正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书的最后,作者给出了四点建议,帮助领导者实现沉静领导。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内心的沉静。
领导者需要花时间反思和思考,找到自己的热情和动力是从哪里来的,同时全面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建立起一种长久且稳健的领导风格。
总之,书中不仅传递了成为沉静领导的方法和理念,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它不单单是对企业家的启示,更是对所有领导者的唤起,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成为具备沉静思考和执行力的领导者,引导这个社会更加健康、平稳和有序地前进。
中国企业高层该如何修炼冷静领导力
中国企业高层该如何修炼冷静领导力古人有言:冷静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这就是说,应当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用冷静的耳朵听言谈,用冷静的心态处理事情,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
干事创业,遇到困难在所难免。
直面挑战,冷静产生智慧,冷静产生信心,冷静产生力量。
乒坛老将邓亚萍曾说,其实大家在技术上的差别并不大,我能取胜靠的是冷静,即使输球也不会慌乱,而是更加沉着。
一生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就要求子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可见,这种素质是含蓄克制的良好修养,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智者追求的高超境界。
以冷静的态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对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
冷静是高超的管理艺术,是成熟的政治风范,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
当复杂棘手的问题出现时,当突发性事件出现时,当各种矛盾交织僵持不下时,大家往往会把目光和希望集中到领导者、决策者身上。
而决策的魄力与勇气,来自综合各种情况后做出的冷静判断。
古人也有言,勇者,骤然临之而不惊。
冷静沉着是决策的前提,草率武断是决策的大忌。
自古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领导干部静而有定,还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影响带动部属,更好地推动工作。
冷静领导力彰显从容不迫的气质魅力,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以静制动的精神耐力。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次敌人的炮火突然打到我前沿指挥部附近,有的官兵惊慌失措,而总指挥陈毅正下着棋,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直到把棋下完。
如此超凡的镇静,对稳定人心、把握时机、夺取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冷静领导力是一种实际能力,并非天生具备,历练方能提高。
增强冷静应对的本领,就要理智待人处事,学会忍耐和克制,学会宽容和谅解,不感情用事、莽撞冲动;就要独立观察思考,树立大局意识,善于谋划决断,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要时刻保持清醒,守得住信念,耐得住诱惑,不利令智昏、迷失方向;就要沉着应对挑战,打得起精神,经得起磨练,不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坚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在风浪里积累经验,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就能不断提高这种领导能力。
沉静领导读后感
沉静领导读后感2014-07-07沉静领导懂得自我克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复杂问题的真相,去设计有效解决的方案。
沉静领导充满了自我警觉又富有创造性。
沉静领导自我克制不是袖手旁观,也不是麻木不仁,更不是和稀泥和逃避责任。
自我克制象征着谨慎、智能和耐心。
沉静领导具备谦逊和现实性,他知道个人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他能忍受挫折,沉静领导做事执着,执着与勇敢区别,沉静领导注重能达成的事物,而非理想化的境界,不随波逐流,而是因为执着,所以妥协。
沉静领导不会用英雄式的方式大刀阔斧的领导员工,沉静型领导者是现实主义者。
他们努力看清楚世界的本来面目。
这意味着他们凭着某种“第六感”似的本领认识到万千种种、千奇百怪的世事都可能发生并且经常也就发生了。
它们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人们行为的动机各种各样,正义或是邪恶,清晰或是糊涂,理智或是狂热。
这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既不是悲观主义,也不是犬儒主义。
现实主义创造了足够的空间,来接纳所有现实——不管是多么令人惊奇、诧异、愕然的人或事。
沉静领导除了关心员工的薪水外还会关心他们是否得到了公司的重视,那么这时,如果领导者只是一步步的把任务分配下去而没有更多的交流,员工就能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就像机器一样既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才能,又觉得自己像个没有生命的机器没有未来,长期以来,员工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就会下降。
所谓沉静领导就是把员工的思维方式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确切的说是改善员工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而无须事事亲力亲为,从旁指点。
如今很多人都是靠脑力劳动吃饭的,改变这些人的思维方式是提高其工作绩效的最快捷的方法之一。
沉静型领导重视信任,但他们也没有忘记信任可能会多么的脆弱。
他们虽不愤世嫉俗、怀疑一切,但也不会对其他人——或者他们自己,抱过高的、过于理想化的期望。
他们敏锐地觉察到权力的局限性和微妙性,没有人会被列外,得到行人不容易,单信任又很脆弱,容易被毁掉。
沉静领导处理一些事情更像是妥协示弱,有句话说:“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那些人,那些事
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如何总结和评价这三十年历史轨迹和历史经验,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社会各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这一宏大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但是,从中国企业史的角度,对改革开放进行深入刻画的还不多见。
在这其中,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以下简称《激荡三十年》)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作者用简洁而清新的笔触描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故事。
要用尽可能简练的语言转述中国企业三十年这一宏大的历史绝非易事。
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这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她几乎是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激荡三十年》是一部中国企业史,但又绝不仅仅是一部企业史,社会变革、政策演化,乃至个人命运都被纳入了观察视野和叙事框架。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看,任何政策的现实效果,必须通过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反映。
如果我们不认真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政策如何产生作用。
在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使内在蕴含的经济规律无法通过常规的理论来显示,因此需要一个可靠的中介媒体,这就是企业。
承包留利、改制破产、财政包干、外汇管理、信贷配给、价格双轨、宏观紧缩、三角债,等等。
读者可以从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案例中获得更明确的认识。
毋庸置疑,在经常性的政策冲击下,能够长久存活下来的企业是少数,更多的是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吴晓波的文风使然,《激荡三十年》更擅长对具体案例的处理,使得这部企业史带有英雄史观的色彩,实际上是“企业家史”:柳传志、王石、任正非、刘氏兄弟、史玉柱、李彦宏、马云……企业家们被塑造成在僵硬体制里奔袭突围的悲情英雄,他们顺势而为,或者不无悲壮地被时代所吞没。
就像吴晓波在前言引用《唐璜》的自我期许,要为当今之世迭出不穷的英雄“列传”,“在我看来,企业史从根本上
讲就是企业家创造历史的过程”。
自然,三十年来群星闪烁的时刻,读来总令人心怀激荡。
就此而言,吴晓波写出了最为神似的中国版《光荣与梦想》,讲述了一个关乎奋斗与理想主义的“中国梦”。
从某种程度上说,三十年企业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
民营经济总是在体制的松动处蓬勃起来,而体制的突然缩紧就意味着将民营经济的脖子紧紧勒住。
分析改革一开始的目的,发展民营经济只是一种工具性的需要,民营经济做的是边边角角的琐事,像牟其中那样的“罐头换飞机”手笔纯属胆大包天之举。
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矛盾:一方面,需要民营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另一方面,又要用权力来驯服屡屡出轨的草莽。
所谓的思想解放,是对所有制成见的不断抹平,对民营经济偏见的不断淡除,然后才有不断扩大的民营经济天地,和越往后越激荡的企业史。
在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下,阴沉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沉默于作品的深处,注视着企业家们的纵横四海。
温州小官吏对作者说:“很多时候,改革是违规开始的。
”吴晓波显然认同这一点,“他几乎是在代替历史一字一句地讲出上述这句话。
”不难发现,作者的着力点始终放在“民营企业家”,离现有体制最远的互联网,被期待为最为可能诞生伟大公司的领域。
相比之下,国企的企业家被遮蔽了,我们看不到这一群体的运筹帷幄,近几年的国企复兴被完全归为“垄断”,这当然是真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或多或少欠缺公平。
从某种程度上,全书的核心是“计划/市场”的二元对立,这样的思路固然畅快,但在90年代后期以来已受到质疑。
同样,笔者也注意到,就像发表在《新民周刊》上黄平的文章所说的那样:在激荡的三十年之间,作者令人遗憾地略过了底层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并没有把“中国崛起”这一“当代最伟大的神话”讲清楚。
企业家的历史,只是企业历史的一部分,在广袤的阴影里,重叠着太多藏蓝色的佝偻身影。
比如,在“大国崛起”的2007年,作者细致分析了股市、楼市、娃哈哈,但是没有黑砖窑,我们听不到奴工母亲们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吴晓波也注意到这一点,有些怪异地,他将白芳礼选为1994年的企业史人物,和张国庆们并列在一起。
这似乎并不协调,却道出了
历史的沧桑。
就此我们能理解吴晓波在整理书稿时的感慨:“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但是说实话,我希望它快点过去。
”
没有生硬和枯燥,《激荡三十年》像一双灵性、隽永、复杂的眼睛,包含热情又深邃凝思。
它走过一段怀旧的路程,甚至带着犹豫,一个人,一个故事才让人听闻沉重的叹息,下一个人,下一个故事却又悠忽调动起激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