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
PCA分析及应用
PCA分析及应用PCA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始数据投影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中,使得新坐标系的第一主成分(即数据的最大方差方向)上的投影具有最大的方差。
通过这种方式,PCA将原始数据的维度减少到新坐标系中的几个主成分上。
具体步骤如下:1.数据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每个特征的均值变为0,方差变为1,使得特征之间具有相同的尺度。
2.计算协方差矩阵:计算标准化后的数据集的协方差矩阵。
3.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4.选择主成分:选择特征值最大的k个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k为希望降维到的维度。
5.生成新的数据集:将原始数据集投影到选取的k个特征向量上,生成降维后的数据集。
PCA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可视化:通过将高维数据集降维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可以将数据可视化展示。
在二维空间中,我们可以绘制散点图、热力图等形式,更好地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
2.数据预处理:在很多机器学习算法中,高维数据集会导致维度灾难问题,降低算法的效率。
通过PCA可以将数据降低到合适的维度,提高算法的运行速度。
3.特征选择:PCA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最重要的特征,将无关的或冗余的特征消除,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4.噪声去除:通过PCA可以检测数据中的噪声点,并将其排除在降维后的数据集之外。
5.数据压缩:通过降维,可以将数据集的维度减少到比原始数据集更小的维度,节省存储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PCA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PCA假设数据呈正态分布,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其次,PCA以最大方差的方式进行降维,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
此外,PCA是一种线性方法,对于非线性的数据集可能不适用。
综上所述,PCA是一种常用的降维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可视化、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噪声去除和数据压缩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降维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PCA主成分分析原理及应用
PCA主成分分析原理及应用主成分分析的原理是通过对数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找到使得方差最大化的主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标准化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每个维度具有相同的尺度。
2.计算协方差矩阵:计算标准化后的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协方差矩阵描述了不同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3.特征值分解: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代表了各个主成分的重要程度,特征向量表示了相应特征值对应的主成分。
4.主成分选择:根据特征值的大小,选择前k个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
通常,选择特征值大于平均特征值的一些阈值(如1)作为截断标准。
5.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与所选的主成分构成的矩阵相乘,得到降维后的数据。
这相当于将原始数据投影到主成分所构成的子空间中。
PCA广泛应用于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数据可视化等领域。
1.数据预处理:PCA可以通过降低维度,过滤噪声和冗余特征,减少计算时间和资源消耗。
例如,在图像处理中,PCA可以用来处理图像中的噪声、压缩图像和实现图像的重建。
2.特征提取:PCA可以帮助寻找最能代表数据集的主要特征。
通过提取主成分,可以减少特征维度,提高模型的训练和预测效率。
在机器学习任务中,PCA常被用于特征选择和特征降维。
3.数据可视化:PCA能够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帮助我们理解和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
通过可视化降维后的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结构和关系。
虽然PCA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PCA假设数据是线性相关的,对于非线性关系的数据可能效果不佳。
其次,PCA可能无法解释数据中的复杂关系,因为它只能提取线性相关性。
最后,PCA对异常值和噪声敏感,可能影响到主成分的提取结果。
总之,PCA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保留数据集的主要特征,PCA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模型性能,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PCA主成分分析原理及应用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什么是PCA?PCA是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主元分析/主成分分析。
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对原有数据进行简化。
正如它的名字:主元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去除噪音和冗余,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
它的优点是简单,而且无参数限制,可以方便的应用与各个场合。
因此应用极其广泛,从神经科学到计算机图形学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被誉为应用线形代数最价值的结果之一。
在以下的章节中,不仅有对PCA的比较直观的解释,同时也配有较为深入的分析。
首先将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说明PCA应用的场合以及想法的由来,进行一个比较直观的解释;然后加入数学的严格推导,引入线形代数,进行问题的求解。
随后将揭示PCA与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真实世界。
最后将分析PCA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针对这些条件可能进行的改进。
一个简单的模型在实验科学中我常遇到的情况是,使用大量的变量代表可能变化的因素,例如光谱、电压、速度等等。
但是由于实验环境和观测手段的限制,实验数据往往变得极其的复杂、混乱和冗余的。
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变量关系,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在神经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等学科实验中,假设的变量个数可能非常之多,但是真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又是非常之简单的。
下面的模型取自一个物理学中的实验。
它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足以说明问题。
如图表 1所示。
这是一个理想弹簧运动规律的测定实验。
假设球是连接在一个无质量无摩擦的弹簧之上,从平衡位置沿轴拉开一定的距离然后释放。
图表1对于一个具有先验知识的实验者来说,这个实验是非常容易的。
球的运动只是在x轴向上发生,只需要记录下轴向上的运动序列并加以分析即可。
主成分分析的应用
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在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PCA的基本思想、数学原理、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PCA的基本思想PCA是一种将原始数据集线性变换为新的坐标系的技术,使得新坐标系上的数据方差最大,也称为“变换后数据最大可分”。
简单来说,就是将高维数据降维。
例如,一个包含n个样本的数据集,每个样本有m个特征,即有m维度,可以通过PCA将其转化为k(k<m)个维度。
二、PCA的数学原理PCA的核心在于求解数据的主成分。
主成分是原始数据在新坐标系上的投影,它们方向是数据在新坐标系上方差最大的方向。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求解主成分:1. 原始数据减去均值,使所有特征的均值为0。
2. 求出原始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3. 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找到相应的特征向量。
4. 将特征向量按照对应特征值大小排序,取出前k个特征向量作为新的坐标系。
5. 将原始数据投影到新坐标系上,即得到降维后的数据。
三、PCA的应用案例1. 面部识别面部识别是一种以人脸图像为输入,对人的身份进行判断的技术。
在面部识别中,常常需要提取出人脸图像的主要特征,以便建立准确的分类器。
PCA可以对面部图像进行降维,提取主成分作为特征,并使用这些特征训练分类器。
例如,PCA被广泛应用于欧洲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ECCV)上举办的面部识别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效果。
2.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将数据集分成不同组的技术,每个组内数据相似度较高,组间相似度较低。
使用PCA对数据进行降维可以减少数据集的维度,降低计算复杂度,更好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
例如,可以将PCA应用于基于熵值的蚁群算法中,将原始数据集降维到二维或三维,以便于后续聚类分析处理。
3. 声音信号处理在声音信号处理中,信号往往具有高维度,需要进行降维才方便进一步处理。
PCA主成分研究原理及应用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什么是PCA?PCA是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主元分析/主成分分析。
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对原有数据进行简化。
正如它的名字:主元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去除噪音和冗余,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
它的优点是简单,而且无参数限制,可以方便的应用与各个场合。
因此应用极其广泛,从神经科学到计算机图形学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被誉为应用线形代数最价值的结果之一。
在以下的章节中,不仅有对PCA的比较直观的解释,同时也配有较为深入的分析。
首先将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说明PCA应用的场合以及想法的由来,进行一个比较直观的解释;然后加入数学的严格推导,引入线形代数,进行问题的求解。
随后将揭示PCA与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真实世界。
最后将分析PCA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针对这些条件可能进行的改进。
一个简单的模型在实验科学中我常遇到的情况是,使用大量的变量代表可能变化的因素,例如光谱、电压、速度等等。
但是由于实验环境和观测手段的限制,实验数据往往变得极其的复杂、混乱和冗余的。
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变量关系,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在神经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等学科实验中,假设的变量个数可能非常之多,但是真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又是非常之简单的。
下面的模型取自一个物理学中的实验。
它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足以说明问题。
如图表 1所示。
这是一个理想弹簧运动规律的测定实验。
假设球是连接在一个无质量无摩擦的弹簧之上,从平衡位置沿轴拉开一定的距离然后释放。
图表1对于一个具有先验知识的实验者来说,这个实验是非常容易的。
球的运动只是在x轴向上发生,只需要记录下轴向上的运动序列并加以分析即可。
PCA主元分析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主要基于外文教程翻译)什么是PCA?PCA是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主元分析。
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对原有数据进行简化。
正如它的名字:主元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去除噪音和冗余,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
它的优点是简单,而且无参数限制,可以方便的应用与各个场合。
因此应用极其广泛,从神经科学到计算机图形学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被誉为应用线形代数最价值的结果之一。
在以下的章节中,不仅有对PCA的比较直观的解释,同时也配有较为深入的分析。
首先将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说明PCA应用的场合以及想法的由来,进行一个比较直观的解释;然后加入数学的严格推导,引入线形代数,进行问题的求解。
随后将揭示PCA与SVD(Singular V alue Decomposition)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真实世界。
最后将分析PCA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针对这些条件可能进行的改进。
一个简单的模型在实验科学中我常遇到的情况是,使用大量的变量代表可能变化的因素,例如光谱、电压、速度等等。
但是由于实验环境和观测手段的限制,实验数据往往变得极其的复杂、混乱和冗余的。
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变量关系,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在神经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等学科实验中,假设的变量个数可能非常之多,但是真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又是非常之简单的。
下面的模型取自一个物理学中的实验。
它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足以说明问题。
如图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示。
这是一个理想弹簧运动规律的测定实验。
假设球是连接在一个无质x量无摩擦的弹簧之上,从平衡位置沿轴拉开一定的距离然后释放。
图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于一个具有先验知识的实验者来说,这个实验是非常容易的。
球的运动只是在x 轴向上发生,只需要记录下轴向上的运动序列并加以分析即可。
PCA(主成分分析)的原理与应用
PCA(主成分分析)的原理与应用简介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常用的多变量数据降维技术,用于发现数据中的主要模式与关系。
通过PCA,可以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表示,从而减少计算复杂度、去除冗余信息、提取关键特征等。
本文将介绍PCA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1. PCA的基本原理PCA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投影到新的坐标系中,新的坐标系由一组互相正交的基向量构成。
这些基向量被称为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数据的一个线性组合。
通过保留最重要的主成分,可以实现数据降维。
1.1 数据标准化在应用PCA之前,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可以使不同特征的数据具有相同的尺度,避免某些特征对PCA结果的影响过大。
常见的标准化方法有均值方差标准化和最大最小值标准化。
1.2 协方差矩阵与特征值分解PCA的核心是通过计算协方差矩阵来确定主成分。
协方差矩阵反映了不同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可以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表示了数据在对应特征向量方向上的方差,特征向量则表示了变换后的坐标系中各维度的方向。
1.3 选择主成分在进行特征值分解后,主成分的选择是根据特征值的大小进行的。
通常保留较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因为这些特征值表示了数据的主要变化模式。
1.4 重构数据通过选取主成分,可以将原始数据投影到新的坐标系中。
重构数据可以通过将原始数据乘以选取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来实现。
2. PCA的应用场景PCA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2.1 降维与特征选择在高维数据中,存在大量冗余和噪音信息。
通过使用PCA,可以将高维数据降低到较低的维度,并保留重要的特征,从而提高数据的表示效果和计算效率。
2.2 数据压缩与图像处理PCA在数据压缩和图像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PCA,可以用较少的数据表示信息量较大的图像,从而实现图像的压缩和存储。
同时,还可以对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和特征提取等操作。
主成分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原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技术,广泛应用于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领域。
PCA的原理是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使得映射后的数据保留尽量多的原始信息。
本文将介绍PCA的原理、算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PCA原理PCA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集投影到新的坐标系上,将原始数据在各个坐标轴上的方差最大化。
具体来说,PCA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即将每个维度的数据减去该维度上所有样本数据的均值,使得处理后的数据均值为0。
然后,PCA计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构成了新的坐标系,而特征值则代表了数据在特征向量上的投影长度,即方差。
二、PCA算法步骤1.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
2. 计算协方差矩阵:通过对中心化后的数据计算协方差矩阵。
3. 特征值分解: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4. 特征值排序:将特征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选择前k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
5. 数据投影:将原始数据投影到选取的主成分上,得到降维后的数据。
三、PCA的应用意义1. 数据降维:PCA可以将高维数据降低到较低维度,减少数据存储和计算量,同时能够保留数据的主要信息。
2. 数据可视化:通过将数据投影到二维或三维空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可视化,发现数据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3. 特征选择:通过PCA分析特征的重要性,可以帮助选择影响数据变化最大的特征,减少特征维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 去除噪声:PCA可以通过去除数据中方差较小的成分,去除噪声和冗余信息,提高数据的表达能力。
5. 数据压缩:PCA可以将原始数据压缩为较低维度的数据表示,节省存储和传输空间。
综上所述,PCA作为一种主要的数据降维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主成分分析的理论和应用
主成分分析的理论和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常用的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它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变量,称为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在统计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一、主成分分析的理论基础主成分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线性代数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一组特征向量,这些特征向量即为主成分。
主成分的选择是按照特征值的大小排序的,特征值越大,对应的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越大,因此选择前几个主成分即可解释大部分的方差。
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1. 数据降维主成分分析可以将高维数据降低到低维空间,减少数据的维度。
这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尤为重要,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并且降低存储空间的需求。
例如,在图像处理中,可以将图像的像素点作为原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其降维到较低的维度,从而实现图像的压缩和存储。
2. 数据可视化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一组新的主成分,这些主成分是互相无关的。
因此,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个主成分来表示数据,实现数据的可视化。
通过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分布和结构。
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基因表达数据降维到二维空间,从而观察不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3. 特征提取主成分分析可以通过选择前几个主成分来提取数据的重要特征。
这些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可以解释原始数据中的大部分方差,因此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重要特征。
例如,在语音识别中,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语音信号的主要频谱特征,从而实现对语音的识别和分类。
4. 噪声去除主成分分析可以通过去除方差较小的主成分来降低数据中的噪声。
由于噪声通常对应的特征值较小,因此可以通过选择特征值较大的主成分来去除噪声。
例如,在信号处理中,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准确性。
PCA原理、应用及优缺点
PCA方法
1.主元模型 在实施多变量统计控制时,需要建立一个反映 过程正常运行的主元模型。将反映过程正常运行 的历史数据收集起来,对其进行主元分析,建立主 元模型。由于主元分析的结果受数据尺度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主元分析时,需要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 即将每个变量的均值减掉以后除以它的标准差。
故障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
步骤1:对象描述,找出主要成分; 步骤2:分析过程工艺流程,制定控制变量 表、过程变量表、成分测量表和过程故障 表等等; 步骤3:应用PCA方法进行分析、仿真及预 测。
故障诊断பைடு நூலகம்应用PCA优势
1.能够对过程的非正常变化做出反应; 2.能够较正确地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以及 相应的环节。
PCA方法
2.统计量和控制限的确定 常用的多变量统计控制图有平方预测误差 SPE (或Q)图,T2图、主元得分图、贡献图等。建 立PCA模型后,采用多元统计控制SPE(或Q)图和 T2图,可进行过程监测。如果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 经统计投影计算,在统计意义上与建模数据没有大 的差别,即认为当前生产过程与建模数据一样处于 正常工况下,在多元统计控制图上表现为控制图没 有显著的变化。
如果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经统计投影计算在统计意义上与建模数据没有大的差别即认为当前生产过程与建模数据一样处于正常工况下在多元统计控制图上表现为控制图没有显著的变化
PCA原理、应用及优缺点
硕自0801 金鑫 09.04.08
PCA介绍
主元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 称PCA),或称主分量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中一种最主要的分析方法,它是建立在矢量表示 的统计特性基础上的变换。它研究如何将多指标 的问题转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的一种重要方法, 即就是将高维空间的问题转化到低维空间去处理, 使问题变的比较简单、直观。而这些较少的综合 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又能提供原有指标的绝大部 分信息。
pca原理和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PCA原理和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1. PCA原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常用的降维算法,其目的是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特征空间中的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同时保留数据的最大方差。
PCA的基本思想是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得到一组新的正交特征,这些新特征称为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保持最大方差,第二个主成分保持次大方差,以此类推。
PCA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每个特征的均值为0,方差为1。
2.计算协方差矩阵:通过计算原始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得到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3.特征值分解: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4.特征选择:选择保留的主成分个数,一般通过保留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来确定。
5.降维变换:将原始数据通过选取的主成分进行线性变换,得到降维后的数据。
2. PCA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PCA作为一种常用的降维算法,在数据挖掘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数据压缩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数据的维度往往非常高,这不仅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还会导致过拟合的问题。
通过应用PCA算法进行降维,可以将高维数据压缩到较低维度,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计算开销。
2.2 特征选择在数据挖掘任务中,选择合适的特征对于模型的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应用PCA算法,我们可以选择最能反映数据信息的主成分作为特征,降低了特征维度,同时保留了大部分的数据方差,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和预测准确性。
2.3 数据可视化通过PCA降维,我们可以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从而将数据可视化。
这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任务中非常有用,可以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分布规律、聚类情况等,帮助分析师和决策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2.4 噪声去除在实际数据应用中,我们常常遇到包含大量噪声的数据。
通过PCA降维,我们可以将主要信息集中在少数几个主成分中,同时去除噪声的影响。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什么是PCA?PCA是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主元分析。
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对原有数据进行简化。
正如它的名字:主元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去除噪音和冗余,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
它的优点是简单,而且无参数限制,可以方便的应用与各个场合。
因此应用极其广泛,从神经科学到计算机图形学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被誉为应用线形代数最价值的结果之一。
在以下的章节中,不仅有对PCA的比较直观的解释,同时也配有较为深入的分析。
首先将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说明PCA应用的场合以及想法的由来,进行一个比较直观的解释;然后加入数学的严格推导,引入线形代数,进行问题的求解。
随后将揭示PCA与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真实世界。
最后将分析PCA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针对这些条件可能进行的改进。
一个简单的模型在实验科学中我常遇到的情况是,使用大量的变量代表可能变化的因素,例如光谱、电压、速度等等。
但是由于实验环境和观测手段的限制,实验数据往往变得极其的复杂、混乱和冗余的。
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变量关系,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在神经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等学科实验中,假设的变量个数可能非常之多,但是真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又是非常之简单的。
下面的模型取自一个物理学中的实验。
它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足以说明问题。
如图表 1所示。
这是一个理想弹簧运动规律的测定实验。
假设球是连接在一个无质量无摩擦的弹簧之上,从平衡位置沿x轴拉开一定的距离然后释放。
图表 1对于一个具有先验知识的实验者来说,这个实验是非常容易的。
球的运动只是在x 轴向上发生,只需要记录下x 轴向上的运动序列并加以分析即可。
主成分分析数据
主成分分析数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方法,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
本文将介绍PCA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
一、原理PCA的核心思想是将高维数据转化为低维空间,同时尽可能保留数据的关键信息。
具体而言,PCA通过寻找一组正交基,使得数据在这组基上的投影方差最大化。
这组基即为主成分,可以通过特征值分解、奇异值分解等方法得到。
二、应用1. 数据降维:PCA可以将高维数据降维到低维空间,减少数据的复杂性和噪声干扰,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效率。
2. 特征提取:PCA可以提取数据的主要特征,去除冗余信息,辅助建模和预测。
3. 数据可视化:PCA可以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在保持数据特征的同时,将数据可视化展示,便于理解和分析。
三、优缺点1. 优点:(1)降低数据维度,减少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
(2)保留数据中的主要特征,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解释性。
(3)对数据分布没有要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
2. 缺点:(1)PCA是线性投影方法,对于非线性关系的数据表现不佳。
(2)降维后的特征不易解释,不如原始特征直观。
(3)PCA对异常值较为敏感,可能对数据的异常部分有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PCA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方法,在各种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高维数据,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解释性。
然而,PCA也有一些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因此,在使用PCA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类型、特征分布和模型需求等因素,合理应用该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对PCA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正确使用和理解该方法。
主成分分析(主元分析,PCA)原理
PCA原理1因为经常做一些图像和信号处理的工作,要用到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作为工具。
写出来供自己和朋友参考。
PCA是一种统计技术,经常应用于人面部识别和图像压缩以及信号去噪等领域,是在高维数据中提取模式的一种常用技术。
要了解PCA首先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这里主要介绍协方差矩阵、特征值与特征矢量的概念。
1、协方差矩阵协方差总是在两维数据之间进行度量,如果我们具有超过两维的数据,将会有多于两个的协方差。
例如对于三维数据(x, y, z维),需要计算cov(x,y),cov(y,z)和cov(z,x)。
获得所有维数之间协方差的方法是计算协方差矩阵。
维数据协方差矩阵的定义为(1)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有一个n维数据,那么协方差矩阵就是一个n行n 列的方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元素是两个不同维数据之间的协方差。
对于一个3维数据(x,y,z),协方差矩阵有3行3列,它的元素值为:(2)需要注意的是:沿着主对角线,可以看到元素值是同一维数据之间的协方差,这正好是该维数据的方差。
对于其它元素,因为cov(a,b)=cov(b,a),所以协方差矩阵是关于主对角线对称的。
2、特征值和特征矢量只要矩阵大小合适,就可以进行两矩阵相乘,特征矢量就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考虑图2.1中两个矩阵和矢量乘法。
图2.1 一个非特征矢量和一个特征矢量的例子图2.2 一个缩放的特征矢量仍然是一个特征矢量在第一个例子中,结果矢量不是原来因子矢量与整数相乘,然而在第二个例子中,结果矢量是原来因子矢量的4倍,为什么会这样呢?该矢量是一个2维空间矢量,表示从原点(0,0)指向点(3,2)的箭矢。
方矩阵因子可以看作是转换矩阵,一个矢量左乘该转换矩阵,意味着原始矢量转换为一个新矢量。
特征矢量来自于转换特性。
设想一个转换矩阵,如果用其左乘一个矢量,映射矢量是它自身,这个矢量(以及它的所有尺度缩放)就是该转换矩阵的特征矢量。
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领域,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常用的降维技术和数据预处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映射为低维空间,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
本文将介绍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分析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实用价值。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主成分分析的目标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投影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上,使得新坐标系的第一主成分方差最大,第二主成分方差次之,依此类推。
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数据的维度,去除冗余信息,同时保留数据的主要特征。
下面是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1. 数据标准化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各个特征具有相同的尺度。
通常使用零均值标准化方法,即对每个特征进行减去均值,再除以标准差。
2. 计算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是描述各个特征之间相关性的一种方式。
通过计算标准化后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可以获取各个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信息。
3. 特征值分解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表示了新坐标系的方向,特征值表示了数据在该方向上的方差大小。
4. 选择主成分根据特征值的大小选择主成分。
通常选择特征值较大的前几个主成分,它们包含了数据中大部分的信息。
5. 数据投影使用选取的主成分将数据投影到新的低维空间中。
投影后,数据的维度被降低,但保留了主要的结构信息。
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主成分分析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特征提取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提取数据的主要特征,去除冗余信息。
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特征提取,从而减少特征的维度,简化后续分类或识别任务。
2. 数据压缩由于主成分分析可以降低数据的维度,因此可以用于数据的压缩。
通过保留较多的主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数据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负担,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姓名:苏刚学号:1515063004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1 主元分析(PCA)的原理PCA是(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主元分析。
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对原有数据进行简化。
正如它的名字:主元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去除噪音和冗余,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
它的优点是简单,而且无参数限制,可以方便的应用与各个场合。
因此应用极其广泛,从神经科学到计算机图形学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被誉为应用线形代数最价值的结果之一。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掌握事物主要矛盾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从多元事物中解析出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事物的本质,简化复杂的问题,对于某些复杂数据就可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简化。
计算主成分的目的是将高维数据投影到较低维空间。
从线形代数的角度来看,PCA的目标就是使用另一组基去重新描述得到的数据空间。
而新的基要能尽量揭示原有的数据间的关系,而这个基即最重要的“主元”。
PCA的目标就是找到这样的“主元”,最大程度的去除冗余和噪音的干扰。
设: Y = PX (1)并定义:iP表示P的行向量,X i表示X的列向量,i y表示Y的列向量。
公式1表示不同基之间的转换,在线性代数中,它表示P从X到Y的转换矩阵,在几何上,P对X进行旋转和拉伸得到Y。
将公式1展开:可得到yi 表示Xi与P中对应列的点积,相当于是在对应向量上的投影。
因此,P的行向量事实上就是一组新的基,P的行向量就是PCA中所谓的“主元”。
为了使得获得Y具有类间方差大,类内方差小,冗余信息少的特点。
2 主元分析(PCA )的应用2.1计算机视学领域的应用PCA 方法是一个具有很高普适性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这里要特别介绍的是它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包括如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及在人脸识别方面的特别作用。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方法,通过保留数据集中的主要特征分量,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中,从而实现对数据集的简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一、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集中的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换为几个线性不相关的变量,这几个变量称为主成分。
在转换过程中,主成分能够最大化数据的方差,从而保留数据集中的主要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高维数据降到较低维度,实现对数据集的简化。
二、数学原理主成分分析的数学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标准化:对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2.计算协方差矩阵: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协方差矩阵,表示数据集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3.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一组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4.选择主成分:根据特征值的大小,降序排列特征值,并选择前k个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
5.形成新的数据集:将原始数据集投影到新的空间中,使得新空间中的数据线性无关,从而实现数据降维。
三、应用主成分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 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领域,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图像降维和图像压缩。
通过保留图像中的主要特征分量,可以将高维的图像数据降到较低维度,从而减少数据量,提高计算效率。
此外,主成分分析还可以用于图像去噪和图像增强等任务。
2. 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领域,主成分分析常用于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
通过降维,可以减少模型训练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此外,主成分分析还可以用于数据可视化,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便于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
3.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
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中的多个变量,提取主要的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市场走势。
主成分分析与应用
?
pi xi yi p m xm
xi 与 p
中对应列的点积, 也就是相当于在对 应向量上的投影
方差和目标
混乱数据
噪音 旋转 冗余 A 噪音和旋转
B 冗余
C 协方差矩阵
D 协方差矩阵对角化
噪音和旋转
噪音对数据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能对噪音进行区分,就不可能 抽取数据中有用的信息。噪音的衡量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定义是信 噪比SNR(signal-to-noise ratio),或是方差比 2 :
问题
怎样才能最好的表示数据X? P的基怎样选择才是最好的?
p1 x x PX n 体现数据特征 what? how? 1 pm p1 x1 p1 xn Y pm x1 pm xn
冗余
1)该变量对结果没有影响;
不必要的变量
2)该变量可以用其它变量表示,从而造成数据冗余。 低冗余,相互独 立 二者高度 相关,冗 余
图表 3:可能冗余数据的频谱图表示。r1和r2分别是两个不同的观测变量。 (比如例子中的xa,yb)。最佳拟合线r2=kr1 用虚线表示。
2 AB
n
i 1
SNR
n
2 signal 2 noise
2
2 ( x x ) i 1 i
n 1
是采样点云在长线方向上分布的方差,而 noise 是数据点在短线方向上分布的方差。 (b)对 P的基向量进行旋转使SNR和方差最大。
2 (a)摄像机A的采集数据。图中黑色垂直直线表示一组正交基的方向。 signal 2
一个简单的模型 Question:
pca的原理和应用
PCA的原理和应用1. 前言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即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技术。
它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投影到新的坐标系中,使得投影后的数据具有最大的方差,从而实现了数据的降维和特征提取。
PCA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PCA的原理PCA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 - 中心化:将数据的每个特征减去其均值,使得数据的均值为0。
这样可以避免某些特征在计算过程中主导结果。
-计算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描述了数据特征之间的线性关系。
通过计算协方差矩阵,可以得到数据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表示投影后数据的方差,特征向量表示投影方向。
3. PCA的应用PCA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3.1 降维•PCA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数据降维。
通过选择较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可以将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中。
这样可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并且消除冗余信息,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3.2 数据可视化•通过将数据降维到二维或者三维空间,可以方便地将高维数据可视化。
PCA可以保留最重要的特征,将多个特征合并成几个主成分,从而简化数据的分析和理解。
3.3 特征提取•在机器学习中,数据特征的选择对于模型的性能至关重要。
PCA可以通过选择较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提取数据中最相关的特征。
这样可以减少冗余特征的影响,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3.4 噪声滤波•在信号处理中,噪声是很常见的问题。
通过PCA可以将信号投影到低维空间中,从而滤除噪声,提取出信号的主要成分。
这对于提高信号质量和减少噪声干扰非常有用。
4. 总结PCA作为一种经典的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投影到新的坐标系中,使得投影后的数据具有最大的方差。
机器学习之主成分分析PCA原理及其运用
机器学习之主成分分析 PCA 原理及其运用 原理篇Prin cipal Compo nent An alysis (PCA ) 是最常用的线性降维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某种线性投影,将高维的数据映射到低维的空间中表示, 并期望在所投影的维度上数据的方差最大, 以此使用较少的数据维度, 同时保留住较多的原数据点的特性。
通俗的理解,如果把所有的点都映射到一起,那么几乎所有的信息(如 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关系)都丢失了,而如果映射后方差尽可能的大, 那么数据点则会分散开来,以此来保留更多的信息。
可以证明,PCA 是丢失原始数据信息最少的一种线性降维方式。
(实际上就是最接近 原始数据,但是PCA 并不试图去探索数据内在结构)设n 维向量w 为目标子空间的一个坐标轴方向(称为映射向量),最 大化数据映射后的方差,有:其中m 是数据实例的个数, xi 是数据实例i 的向量表达,x 拔是 所有数据实例的平均向量。
定义W 为包含所有映射向量为列向量的矩 阵,经过线性代数变换,可以得到如下优化目标函数: 1 n普荷0心W'W=I 是说希望结果的每一个feature 都正交,这样每一维度 之间不会有冗余信息。
minfr(W 7AW)r st W 7W =1 容易得到最优的W 是由数据协方差矩阵前k 个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 征向量作为列向量构成的。
这些特征向量形成一组正交基并且最好地 保留了数据中的信息。
PCA 的输出就是Y 二W'X ,由X 的原始维度降低到了 k 维。
因此不知 道推导也无所谓,只要会算就行,注意 X 需要均值化。
来看个例子:Ordinal P ir 1 10 M -Ml .U - 2&0 M 3占 当使用1个特征向量的时候,3的基本轮廓已经保留下来了,特征向 量使用的越多就越与原始数据接近其中tr 表示矩阵的迹,方差矩阵。
PCA追求的是在降维之后能够最大化保持数据的内在信息,并通过衡量在投影方向上的数据方差的大小来衡量该方向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元分析(PCA)理论分析及应用什么是PCAPCA是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主元分析。
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对原有数据进行简化。
正如它的名字:主元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去除噪音和冗余,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
它的优点是简单,而且无参数限制,可以方便的应用与各个场合。
因此应用极其广泛,从神经科学到计算机图形学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被誉为应用线形代数最价值的结果之一。
在以下的章节中,不仅有对PCA的比较直观的解释,同时也配有较为深入的分析。
首先将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说明PCA应用的场合以及想法的由来,进行一个比较直观的解释;然后加入数学的严格推导,引入线形代数,进行问题的求解。
随后将揭示PCA与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真实世界。
最后将分析PCA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针对这些条件可能进行的改进。
一个简单的模型在实验科学中我常遇到的情况是,使用大量的变量代表可能变化的因素,例如光谱、电压、速度等等。
但是由于实验环境和观测手段的限制,实验数据往往变得极其的复杂、混乱和冗余的。
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变量关系,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在神经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等学科实验中,假设的变量个数可能非常之多,但是真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又是非常之简单的。
下面的模型取自一个物理学中的实验。
它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足以说明问题。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这是一个理想弹簧运动规律的测定实验。
假设球是连接在一个无质量无摩擦的弹簧之上,从平衡位置沿x轴拉开一定的距离然后释放。
图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于一个具有先验知识的实验者来说,这个实验是非常容易的。
球的运动只是在x 轴向上发生,只需要记录下x 轴向上的运动序列并加以分析即可。
但是,在真实世界中,对于第一次实验的探索者来说(这也是实验科学中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假设的。
那么,一般来说,必须记录下球的三维位置000(,,)x y z 。
这一点可以通过在不同角度放置三个摄像机实现(如图所示),假设以200Hz 的频率拍摄画面,就可以得到球在空间中的运动序列。
但是,由于实验的限制,这三台摄像机的角度可能比较任意,并不是正交的。
事实上,在真实世界中也并没有所谓的{,,}x y z 轴,每个摄像机记录下的都是一幅二维的图像,有其自己的空间坐标系,球的空间位置是由一组二维坐标记录的:[(,),(,),(,)]A A B B C C x y x y x y 。
经过实验,系统产生了几分钟内球的位置序列。
怎样从这些数据中得到球是沿着某个x 轴运动的规律呢怎样将实验数据中的冗余变量剔除,化归到这个潜在的x 轴上呢这是一个真实的实验场景,数据的噪音是必须面对的因素。
在这个实验中噪音可能来自空气、摩擦、摄像机的误差以及非理想化的弹簧等等。
噪音使数据变得混乱,掩盖了变量间的真实关系。
如何去除噪音是实验者每天所要面对的巨大考验。
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就是PCA 方法的目标。
PCA 主元分析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力的武器。
下文将结合以上的例子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叙述PCA 方法的思想和求解过程。
线形代数:基变换从线形代数的角度来看,PCA 的目标就是使用另一组基去重新描述得到的数据空间。
而新的基要能尽量揭示原有的数据间的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沿着某x 轴上的运动是最重要的。
这个维度即最重要的“主元”。
PCA 的目标就是找到这样的“主元”,最大程度的去除冗余和噪音的干扰。
A. 标准正交基为了引入推导,需要将上文的数据进行明确的定义。
在上面描述的实验过程中,在每一个采样时间点上,每个摄像机记录了一组二维坐标(,)A A x y ,综合三台摄像机数据,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得到的位置数据对应于一个六维列向量。
A AB BC C x y x X y x y ⎡⎤⎢⎥⎢⎥⎢⎥=⎢⎥⎢⎥⎢⎥⎢⎥⎢⎥⎣⎦如果以200Hz 的频率拍摄10分钟,将得到1060200120000⨯⨯=个这样的向量数据。
抽象一点来说,每一个采样点数据X 都是在m 维向量空间(此例中6m =)内的一个向量,这里的m 是牵涉的变量个数。
由线形代数我们知道,在m 维向量空间中的每一个向量都是一组正交基的线形组合。
最普通的一组正交基是标准正交基,实验采样的结果通常可以看作是在标准正交基下表示的。
举例来说,上例中每个摄像机记录的数据坐标为(,)A A x y ,这样的基便是{(1,0),(0,1)}。
那为什么不取2222{(,),(,)}2222--或是其他任意的基呢原因是,这样的标准正交基反映了数据的采集方式。
假设采集数据点是(2,2),一般并不会记录(22,0)(在2222{(,),(,)}2222--基下),因为一般的观测者都是习惯于取摄像机的屏幕坐标,即向上和向右的方向作为观测的基准。
也就是说,标准正交基表现了数据观测的一般方式。
在线形代数中,这组基表示为行列向量线形无关的单位矩阵。
12100010001m b b B I b ⎡⎤⎡⎤⎢⎥⎢⎥⎢⎥⎢⎥===⎢⎥⎢⎥⎢⎥⎢⎥⎣⎦⎣⎦B. 基变换从更严格的数学定义上来说,PCA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到另一组正交基,它们是标准正交基的线性组合,而且能够最好的表示数据集这里提出了PCA 方法的一个最关键的假设:线性。
这是一个非常强的假设条件。
它使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1)数据被限制在一个向量空间中,能被一组基表示;2)隐含的假设了数据之间的连续性关系。
这样一来数据就可以被表示为各种基的线性组合。
令X 表示原数据集。
X 是一个m n ⨯的矩阵,它的每一个列向量都表示一个时间采样点上的数据X ,在上面的例子中,6,120000m n ==。
Y 表示转换以后的新的数据集表示。
P 是他们之间的线性转换。
PX Y = (1) 有如下定义:i p 表示P 的行向量。
i x 表示X 的列向量(或者X )。
i y 表示Y 的列向量。
公式(1)表示不同基之间的转换,在线性代数中,它有如下的含义:P 是从X 到Y 的转换矩阵。
几何上来说,P 对X 进行旋转和拉伸得到Y 。
P 的行向量,1{,,}m p p 是一组新的基,而Y 是原数据X 在这组新的基表示下得到的重新表示。
下面是对最后一个含义的显式说明:[]11n m p PX x x p ⎡⎤⎢⎥=⎢⎥⎢⎥⎣⎦1111n m m n p x p x Y p x p x ⋅⋅⎡⎤⎢⎥=⎢⎥⎢⎥⋅⋅⎣⎦注意到Y 的列向量: 1i i m i p x y p x ⋅⎡⎤⎢⎥=⎢⎥⎢⎥⋅⎣⎦可见i y 表示的是i x 与P 中对应列的点积,也就是相当于是在对应向量上的投影。
所以,P 的行向量事实上就是一组新的基。
它对原数据X 进行重新表示。
在一些文献中,将数据X 成为“源”,而将变换后的Y 称为“信号”。
这是由于变换后的数据更能体现信号成分的原因。
C. 问题在线性的假设条件下,问题转化为寻找一组变换后的基,也就是P 的行向量1{,,}m p p ,这些向量就是PCA 中所谓的“主元”。
问题转化为如下的形式:怎样才能最好的表示原数据X P 的基怎样选择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体现数据的特征。
那么,什么是数据的特征,如何体现呢 方差和目标“最好的表示”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的章节将给出一个较为直观的解释,并增加一些额外的假设条件。
在线性系统中,所谓的“混乱数据”通常包含以下的三种成分:噪音、旋转以及冗余。
下面将对这三种成分做出数学上的描述并针对目标作出分析。
A. 噪音和旋转噪音对数据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能对噪音进行区分,就不可能抽取数据中有用的信息。
噪音的衡量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定义是信噪比SNR (signal-to-noise ratio ),或是方差比2σ:22signal noise SNR σσ= (2)比较大的信噪比表示数据的准确度高,而信噪比低则说明数据中的噪音成分比较多。
那么怎样区分什么是信号,什么是噪音呢这里假设,变化较大的信息被认为是信号,变化较小的则是噪音。
事实上,这个标准等价于一个低通的滤波器,是一种标准的去噪准则。
而变化的大小则是由方差来描述的。
221()1ni i x x n σ=-=-∑它表示了采样点在平均值两侧的分布,对应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就是采样点云的“胖瘦”。
显然的,方差较大,也就是较“宽”较“胖”的分布,表示了采样点的主要分布趋势,是主信号或主要分量;而方差较小的分布则被认为是噪音或次要分量。
图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a)摄像机A 的采集数据。
图中黑色垂直直线表示一组正交基的方向。
2signal σ是采样点云在长线方向上分布的方差,而2noise σ是数据点在短线方向上分布的方差。
(b)对P 的基向量进行旋转使SNR 和方差最大。
假设摄像机A 拍摄到的数据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所示,圆圈代表采样点,因为运动理论上是只存在于一条直线上,所以偏离直线的分布都属于噪音。
此时SNR 描述的就是采样点云在某对垂直方向上的概率分布的比值。
那么,最大限度的揭示原数据的结构和关系,找出某条潜在的,最优的x 轴,事实上等价寻找一对空间内的垂直直线(图中黑线表示,也对应于此空间的一组基),使得信噪比尽可能大的方向。
容易看出,本例中潜在的x 轴就是图上的较长黑线方向。
那么怎样寻找这样一组方向呢直接的想法是对基向量进行旋转。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所示,随着这对直线的转动SNR 以及方差的变化情况。
应于SNR 最大值的一组基*p ,就是最优的“主元”方向。
在进行数学中求取这组基的推导之前,先介绍另一个影响因素。
B. 冗余有时在实验中引入了一些不必要的变量。
可能会使两种情况:1)该变量对结果没有影响;2)该变量可以用其它变量表示,从而造成数据冗余。
下面对这样的冗余情况进行分析和分类。
图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能冗余数据的频谱图表示。
1r 和2r 分别是两个不同的观测变量。
(比如例子中的A x ,B y )。
最佳拟合线21r kr =用虚线表示。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它揭示了两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a)图所示的情况是低冗余的,从统计学上说,这两个观测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的信息没有冗余。
而相反的极端情况如(c),1r 和2r 高度相关,2r 完全可以用1r 表示。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发生可能是因为摄像机A 和摄像机B 放置的位置太近或是数据被重复记录了,也可能是由于实验设计的不合理所造成的。
那么对于观测者而言,这个变量的观测数据就是完全冗余的,应当去除,只用一个变量就可以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