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税收征收管理

合集下载

第八章税收

第八章税收

所得税的类型 分为分类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和分类综合所得税三类:
(1)分类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是指将所得按某种方式分成若干类别,对不
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征所得税。 (2)综合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是指将纳税人的全部所得汇总在一起,按统 一规定的税率征税。 (3)混合所得税
混合所得税是指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的综合,是对 某些所得按类别分别征税,而对其他所得合并综合征税。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 二、税制结构的内容 三、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以及税制改革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 税制结构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以某种税或某类税为主体与
其他税种相互联结配套的税收体系。 二、税制结构的内容
税制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种的设置、主体税种的选择以 及主体税种与辅助税种的配合。 1、单一税制是指以某一类税收构成的税制结构。 2、复合税制是多种税收并存的税制结构。 一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的复合税制; 二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的复合税制; 三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的复合税制。
工 商 所 得 税

船 使 用 牌屠 照宰 税税
城 市 房 地 产 税






关 税契 乐

税税

一 九 七 三 年
工牲

畜 交

易 税
集 市 交 易 税
船 工使 商用 所牌 得照 税税
屠 宰 税
城 市 房 地 产 税
关 税
农 牧 业 税
契 税
(10)

盐 税
产增 品值 税税




(33) 土
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 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经管规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经管规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经管法(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经管法〉的决定》修正,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税务经管第一节税务登记第二节帐簿、凭证经管第三节纳税申报第三章税款征收第四章税务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经管,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经管,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经管工作。

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经管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经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经管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经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经管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

第八章 税法

第八章 税法

(八)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申 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九)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 和征税对象的各种优待的总称。
减免、免税、退税、再投资抵免、加速折旧、亏损 弥补、延期纳税
(十)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对有违反税法行为的纳税人 采取的惩罚措施。 违法行为:欠税、偷税、骗税、抗税 限期缴纳、加收滞纳金、或罚款
(二)增值税法的基本内容
1.纳税人
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 个人。增值税的纳税人可以分为一般纳税人 和小规模纳税人。 2.征税范围
现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销售或者 进口的货物,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税率
我国增值税的税率可以分为三个基本
档次,分别是:(1)基本税率是17%。
关系;另一类是征税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
系。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税法所必须的基本要 件,它是规范纳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具 体表现。
(一)税法主体
税法主体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 担义务的当事人,主要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二)征税客体
征税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一般包括商 品、所得、财产等。
1,005
5
6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0
35
2,75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适用)

税收征收管理PPT课件

税收征收管理PPT课件

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的概念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收法规 规定,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 申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的一种法
定手续。
纳税申报的内容
主要包括应纳税种、应纳税额、抵 扣税额、减免税额等。
纳税申报的程序
纳税人需在规定期限内,向当地税 务机关提交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资料, 经审核合格后,缴纳税款。
税款征收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税收征收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提高税收征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税收征收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导 致的错误和舞弊现象,增强税收征收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国际税收征收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2
电子化与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税收征收管理正逐步实现 电子化和信息化,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税收征管合作
各国加强税收征管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逃避税行 为,提高国际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
纳税服务优化
各国重视纳税服务建设,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 高服务质量,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比较

制度差异
01
各国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存在差异,中国需结合自身国情,借鉴
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执法力度
02
不同国家在税收执法力度上存在差异,中国可学习严格执法的
国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信息化建设
03
各国在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水平不一,中国需加快信息化
建设步伐,提升税收征管能力。
02
加强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 会各界参与税收监督,提高税收 征收管理的公信力。

全国税收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完整

全国税收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完整

全国税收执法资格考试题库一、填空:第一章税收内函1、税收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社会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2、我国税收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第一阶段是萌芽期,第二阶段是发展期,第三阶段是嬗变期,第四阶段是过渡期,第五阶段是成熟期.3、税收发展的里程碑是初税亩的实行。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在税收管理中提出了“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管理模式。

5、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6、税收的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7、税收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自由纳贡时期,二是承诺时期,三是专制课征时期,四是立宪课税时期。

8、税收主体税种变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古老的简单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二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三是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四是以所得税和间接税并重的税收制度。

9、税收征纳形式体现为力役实物货币等。

10、夏代出现了国家进行强制课征的形式贡,到商代演变为助法,周代又演变为彻法。

第二章税收原则1、结合税收理论和实践发展,我们可以从财政、社会、经济、管理四个方面把税收原则归纳为“财政、公平、效率和法治”。

2、斯密税收四原则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对税收政策方面的基本要求。

3、税收的财政原则基本含义是指政府征税时,应兼顾需要与可能,做到取之有度.4、收入充裕是指税收收入必须基本满足政府的财政需要,方能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5、通常认为,国民生产是税本,国民收入是税源。

6、我国在税制和税收政策的选择运用上应实行效率型兼顾公平的原则。

7、税收生态效率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有学者把体现税收生态效率的税收称为绿色税收。

8、纳税人权利在税收政策法律体系和税收法治实践里处于核心和主导的位置.9、坚持纳税人权利本位主义,就要求税收执法实现权本位向责本位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93.08.04•【文号】国务院令第123号•【施行日期】1993.08.04•【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税收征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发布日期:2002年9月7日实施日期:2002年10月15日)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3号)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1993年8月4日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税务机关有权拒绝执行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四条税收征管法第五条和本细则所称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是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第二章税务登记第五条税收征管法第九条第二款所称纳税人,是指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其办理税务登记的范围和办法另行规定。

第六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书面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

税务登记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二)住所、经营地点;(三)经济性质;(四)企业形式、核算方式;(五)生产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六)注册资金(资本)、投资总额、开户银行及帐号;(七)生产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八)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九)其他有关事项。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范文(二篇)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范文(二篇)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收征管工作,加强税收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税收征管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依法负责税收征管工作的部门。

第三条税收征管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收征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执法水平。

第五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收信用管理,依法建立纳税信用评价制度,推动诚信纳税。

第六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开展税收征管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税收意识,推动优化税收环境。

第二章征册第七条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税收征税登记申请表》,提交必要的证明材料,办理税收登记手续。

第八条纳税人应当如实提供与税收有关的信息,不得提供虚假信息。

第九条纳税人申请税收登记,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办理,不得拖延。

第三章征收第十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清查和确认纳税人应纳税款的计税依据。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收稽查工作,发现纳税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实施税款征收措施时,确保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第四章征管第十三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纳税人税收档案,及时、准确记录纳税人的纳税情况。

第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税务信息系统,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信息化。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当积极推动税收征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六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推进税收征管工作。

第五章应征申报第十七条纳税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申报纳税义务。

第十八条税务机关应当提供纳税申报便利措施,简化纳税申报手续。

第六章税款缴纳第十九条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缴纳税款,不得拖延缴纳。

第二十条税务机关应当提供多种税款缴纳方式,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第七章税收减免第二十一条纳税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享受税收减免。

第二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审查和批准纳税人的减免申请。

税收征收管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八章第二节讲义2+第三节

税收征收管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八章第二节讲义2+第三节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职业培训教育网 职业人的网上家园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八章第二节讲义2+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3)如果在扣押张某货物后,张某仍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将扣押的货物交由依法成立的拍卖机构拍卖B.若扣押的货物无法拍卖,可以交由当地商业企业代为销售C.责令提供纳税担保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答疑编号2556080311]【答案】AB【解析】税务机关将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变价抵缴税款时,应当交由依法成立的拍卖机构拍卖;无法委托拍卖或者不适于拍卖的,可以交由当地商业企业代为销售。

(五)税款追征与退还(掌握,非常重要)1.税款的追征处理2.税款退还的处理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例题1·多选题】(2011年)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款追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追征偷税税款的期限为10年B.因纳税人实务造成的未缴或少缴税款,追征期一般为5年C.因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的少缴税款,追征期一般为3年D.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追征期为5年,不加收滞纳金E.由于纳税人的责任造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追征税款外,还要追征滞纳金[答疑编号2556080312]【答案】CE【解析】本题考查税款追征与退还。

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追征偷税税款的期限不受限制。

因纳税人实务造成的未缴或少缴税款,追征期一般为3年。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追征期为3年,可以加收滞纳金。

【例题2·单选题】(2007年)下列关于纳税人未缴少缴税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的,可以不加收滞纳金B.对纳税人未缴少缴的税款,税务机关在追征时,不一定加收滞纳金C.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的,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税款、滞纳金D.对纳税人未缴少缴的税款,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税款,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5年[答疑编号2556080313]【答案】B。

税收征收管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八章第二节讲义1

税收征收管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八章第二节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职业培训教育网 职业人的网上家园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八章第二节讲义1
税收征收管理
一、税收征收管理的形式(了解)
【例题·单选题】对征收面广、流动性大、季节性强、税源零星分散的纳税人采用的征管形式是( )。

A.区域管理
B.行业管理
C.驻厂管理
D.巡回管理
[答疑编号255608030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巡回管理的特点。

二、税款征收的管理 (一)税款征收的方式
(二)税款征收的内容(了解)
1.应纳税额的核定
(1)核定应纳税额的对象
无账可查、难以查账或者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
①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②按照营业收入或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核定;
③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④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核定。

采取上款所列一种办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2.关联企业的税收调整制度
(1)关联企业的认定
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或者控制关系;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者拥有或者控制;在其他利益上具有相关联关系。

(2)关联企业计税依据调整方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各国不断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本文将探讨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概述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对纳税人进行征税活动进行监督和规范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

它主要包括税收法律、税收征管法规、税收征管制度等。

税收法律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基础。

一般来说,税收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的种类、税收的征收主体和对象、税收的计税依据、税收的征收方式和途径、税收的征收程序和征收机关等方面内容。

税收法律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实际情况和税收政策方向,确保税收制度与国家整体利益相适应。

税收征管法规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实施规则。

它主要包括税收征收管理的原则、控制程序、管理要求、行政处罚等内容。

税收征管法规的制定是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规范性,确保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税收征管制度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操作规程。

它主要包括税务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税收征收的程序和流程、税务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等内容。

税收征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规范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操作,提高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国内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在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我国税收法律体系日趋健全,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等多部法律。

这些法律为各类纳税人的征税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其次,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和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征收管理体系。

例如,税务机关制定了详细的经济活动分类标准,并对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制定了相应的征税政策和征收管理要求。

此外,税务机关还加强了税收征缴、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提高了税收征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税收的概念和作用税收是国家向公民和法人征收的义务性经济利益,用于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税收通过政府机构征收,用于满足公共支出,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公平。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础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规范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这一体系的基础是国家宪法,具体表现为税收法、征管法规、税收征收实施办法等文件。

税收法及其作用税收法是制定税收制度的基本法律,确定应税对象、税率、征收方式等重要事项,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效率。

税收法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宪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税法在法制架构体系内运行。

征管法规的内容和作用征管法规是具体规范税收征管工作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征收管理、征纳关系、稽查检查、纳税申报等方面的规定。

征管法规通过具体规定税收征收的各项环节,规范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维护税收征收秩序。

税收征收实施办法的制定和执行税收征收实施办法是税收法规的具体执行细则,包括具体的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申报流程、缴纳方式等规定。

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规制定税收征收实施办法,对具体的税收征收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随着税收征收管理的不断发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实际征收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适时修改税收法规和制定新的征收管理办法,以适应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维护税收征收秩序和权益的重要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规范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维护税收征收秩序,减少税收征收管理的腐败和滥用行为;促进税收的合理征收,增强税收征收的效率和效益,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总结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国家维护税收征收秩序和权益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建立健全、完善和执行严格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才能确保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更有效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第八章 税收征管法与税收行政法制

第八章 税收征管法与税收行政法制

第八章税收征管法与税务行政法制税收法律体系母法:税收基本法税收单行法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税收救济法税收行政法税收立法程序税收执法程序税收司法程序税收监督程序税收征管法税收法律••税收征管的依据--税收法定原则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01税收征管法目录/Contents01 02 03 04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是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

由财政部门征收或由海关代征的税种,不属于《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1、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2、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第二节 税务管理一、税务登记管理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税务登记变更、注销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第二节税务管理(二)变更、注销税务登记1、变更:适用范围:改变名称、改变法定代表人、改变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改变生产经营或经营方式、增减注册资本、改变隶属关系、改变生产经营期限、改变或增减银行账号、改变生产经营权属以及改变其他税务登记内容的。

变更情况变更登记时间需要工商变更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不需要工商变更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第二节税务管理2、注销登记注销情形注销登记时间①停业、破产、解散、撤销以及依法应当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申报办理注销工商登记前,先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②因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而涉及改变主管登记机关的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前,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入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开业税务登记③不需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销登记自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④被吊销营业执照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⑤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三)停业、复业登记1.停业登记: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税收征收管理法PPT课件

税收征收管理法PPT课件
遇。
纳税义务的确定
纳税义务的确定依据是税法规 定的纳税范围、税种、税率等 税收要素。
纳税义务的确定应遵循公平、 公正、合理原则,确保税收负 担的公平分配。
纳税义务的确定应考虑纳税人 的实际负担能力,避免因税收 负担过重而影响其正常经营和 生活。
纳税期限和地点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期限。
依据。Biblioteka 保障国家税收权益税收征收管理法有效保障了国家税 收权益,确保了税收收入的及时、 足额入库,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促进税收公平
税收征收管理法秉持税收公平原则, 通过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确保不同 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受到 公平、公正的待遇。
对未来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展望
完善电子税务管理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应当向哪个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纳税期限和地点的确定应便于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同时也要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 和便利性。
税收征收程序
税收征收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征收税款 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规范。
税收征收程序应当规范、透明,确保 纳税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要 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纳税人申报、税务 机关审核、征收税款、开具税收凭证 等环节。
概念
税收征收管理法是国家为了规范税收 征收与管理工作,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 列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税收征收管理法起源于古代的税收征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 的演变,税收征收管理法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 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 障。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是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具体操作细则,旨在规范税收征管行为,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一、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税收征收管理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不得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平等原则税收征收的目的是公平、合理地分摊社会财政支出的责任和义务。

税收征收管理应当遵循平等原则,不得歧视纳税人。

3.便利原则税收征纳管理应当遵循便利原则,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

4.公开原则税收征纳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原则,推进税务信息公开,为纳税人提供完备、准确的信息服务。

二、税收征收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1.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是税收征收管理的主要机构。

税务机关的职责是对纳税人进行税收征收管理,开展税务稽查、征收管理、信用评价、风险防控、创新管理和纳税服务等工作。

2.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收征收管理的主体。

纳税人的主要职责是依法纳税、报告税收信息、配合税务机关进行征税检查工作等。

3.税务干部税务干部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关键力量。

税务干部的主要职责是遵守法律法规、保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等。

三、税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1.资料真实纳税人提供的所有资料必须真实、准确。

税务机关在征收管理工作中必须保障纳税人的隐私,不得擅自泄露纳税人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及相关情况。

2.审查严谨税务机关应当严格审核纳税人提供的报表、账簿等资料,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及时处理问题。

3.信用建设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和信誉情况以及其它综合因素,对纳税人进行信用评价。

4.纳税服务税务机关应当主动提供有关纳税、办税、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服务,增强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和纳税自觉。

5.风险防控税务机关应当落实贯彻稽查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6.法治保障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开展税务管理工作,保证税务管理行为的合法性,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OO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第五条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

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第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完善征收工作规章制度

完善征收工作规章制度

完善征收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征收工作,保障税收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征收工作遵循均衡公平、依法征收、服务纳税人、严格管理和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征收工作主要任务是:按照法律规定,收取各项税费;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征收工作效率;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宣传教育。

第四条税务局是负责征收工作的主管单位,各级税务机关是责任单位。

第二章征收工作组织第五条设立征收工作领导小组,由税务局领导担任组长,税收管理、征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

第六条征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征收工作计划、监督检查征收工作进展、解决征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

第七条设立征收工作专门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税收征收和管理工作,协助征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征收政策和计划。

第八条征收工作专门机构实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征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考核绩效评价制度。

第九条征收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资格和专业技能,并接受规范的培训,不得违反征收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第十条税务机关应建立征收工作档案,记录征收工作过程和结果,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征收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征收工作流程包括纳税人申报、税务机关受理、征收核算、税款征收、税收管理和监督、税务监督等环节。

第十二条纳税人应按照法律规定申报纳税信息,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第十三条税务机关应及时受理纳税人的申报信息,核实相关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合理征收税款,确保征收工作的公平和依法进行。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建立缴纳税款的便民服务窗口,方便纳税人及时缴纳税款。

第十六条税务机关应及时核算和监督税款的缴纳情况,及时追缴欠税和处置违法行为。

第四章征收工作监督第十七条建立征收工作监督制度,设立征收工作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税务机关的征收工作。

第十八条征收工作监督机构由监督部门、纪检部门和群众监督机构组成,协同开展监督工作。

第十九条征收工作监督机构应定期对税务机关的征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征收管理制度

征收管理制度

征收管理制度一、征收管理制度的定义征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纳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程序和方法所作的统一规定和程序安排,以确保税收的合法征收、公平征收和高效征收。

征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税收征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体现,是促进税收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需要。

征收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改善税收征管环境、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管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征收管理制度的目的征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手段,建立税收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透明、公平的工作机制,确保税收的准确征收和合法征收,提高税收征管的工作效率,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管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征收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护国家财政稳定、促进税法实施、防范和打击税收违法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三、征收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法治原则:征收管理制度应当依法制定、依法实施和依法监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不得违法违规办事,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税收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公平原则:征收管理制度应当以实现税收的公平、公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平等对待纳税人,不得歧视不得特殊对待,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 透明原则:征收管理制度应当依法公开、透明,规范征收管理流程和程序,明确税收征管的职责和权限,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增强税收征管的透明度和规范度。

4. 高效原则:征收管理制度应当注重提高税收征管的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税收征管流程,减少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益。

四、征收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1. 纳税人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纳税人登记制度,严格执行纳税人登记管理制度,确保纳税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新纳税人信息,加强对纳税人信息的管理和保护。

2. 征收管理程序:建立和完善征收管理程序,明确税收征管的工作程序和流程,规范税收征管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确保税收的合法征收和准确征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6]4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6]4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国发[1986]4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由税务机关主管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都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纳税人),有代征、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代征人),都必须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或者代征、代扣、代缴税款义务。

第三条各种税收的征收和减免,必须按照税收法规和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执行。

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出同现行税收法规和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对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揭发。

税务机关应当为检举者保密,并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五条本条例由税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税务登记第六条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税务机关规定不需办理税务登记者外,应当在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七条纳税人所属的跨地区的非独立经济核算的分支机构,应当自设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各该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册登记。

第八条纳税人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应提出申请登记报告和有关批准文件,同时提供有关证件。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一、概念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和纳税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程序、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它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程序、征纳管理办法和税收征收制度等内容。

二、内容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税法法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税法法规。

税法法规是规范税收征收的基本依据,包括税收法律、税收政策、税收政令、税收条例、税收规章等。

(二)税务管理机构:税务管理机构是实施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机构,负责征纳管理、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等工作。

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是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程序:税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税收征收进行管理的一套规范和程序,包括征纳登记、计税核定、征收征管、风险管控、信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和程序。

(四)征纳管理办法:征纳管理办法是指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包括纳税申报、纳税申报确认、纳税申报核定、纳税申报处理等工作流程和方法。

(五)税收征收制度:税收征收制度是指国家对税收征收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包括纳税人管理制度、税收执法制度、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税收信用管理制度等。

三、重要性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税收征收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制度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税收征收的基本保障,它规范了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保障了税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是保障税收征收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重要制度保障。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保障税收征收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重要保障,它规范了税务管理机构的行为,保障了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三)是保障税收征收的高效、便利和便民的重要手段。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保障税收征收的高效、便利和便民的重要手段,它规范了税收管理的流程和程序,保障了税收的高效和便利性。

四、影响因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到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发票罪。虚 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抵扣税款的其 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 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 以下罚金 • 5、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 值税专用发票,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注意】住所和经营地点的变更: 如果仍属同一主管税务机关管辖范围: 直接进行变更登记;
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
应“先注销→再开业”
2、时间要求 ①工商登记内容也变更: 工商先变更;工商变更日起30日内税 务变更 ②工商登记内容无变更:
实际变化之日起30日内作税务变更
• 3、税务登记变更表的主要内容
小结
P
设置账簿 办理账务 15日内 领取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 30日内
(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经营活动的区域临时超过县区,一县一证 1、范围:外出(异地)经营 2、登记流程: A.外出前:向所在地税务申请《外出经营活动税 收管理证明》,该证实行“一地一证”原则; 【补充】有效期一般为30日,最长不超过180日 B.外出时: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外出证 明》,向经营地税务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C.结束后:结清税款、缴交发票,由经营地税务 在《外出证明》上注明情况,回到所在地税务 机关办理《外出证明》缴销手续。
• 停业、复业登记是纳税人暂停和恢复生产经营 活动而办理的纳税登记。 1、适用情形主体:定期定额征收的纳税人 (非所有纳税人); 行为:停业登记---暂停(不是“终止”)前 复业登记---恢复生产经营前 2、延长停业: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停业期满内申请, 到期未申请视为“已恢复营业” 3、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应及时申报纳税 【提示】不是等到复业时才申报纳税
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批准开业后首次办理的纳税登记。
1、开业登记的对象
(1)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①企业 ②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场所 ③个体工商户 ④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2) 其他纳税人 不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 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 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 的外,都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注销2
3、 办理流程: 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
发票管理 环节 ①发票缴销 税收征收 环节 ②清缴税款 ④如需要, 可实地稽查 稽查 环节
③审核确认以上两个环节完成 登记管理 环节 ⑤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 【例题•判断题】
•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30日内,
2、开业登记的时间和地点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 执照(含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 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 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 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 及副本(纳税人领取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 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2)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和 个人外,应当自负有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 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 理税务登记。
• 【例题•多选题】税务登记范围是指有法律 规定的( )的各类纳税人。 A.应税收入 B.应税财产 C.收入 D.应税行为 • [答案]ABD
税务登记的种类: • 1、开业登记
• 2、变更登记
• 3、停业、复业登记
• 4、注销登记
• 5、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一) 开业登记
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
第1节
第一节
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是指税征收管理机关为 了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加强 税收工作,协调征税关系而开展的一项 有目的的活动。 税务管理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内 容,是税款征收的前提。
• 学习思路(税务管理的三大问题): • ※ 税务登记 [联系第2章的银行结算账 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 ※ 发票管理 [三种发票:增值税专用发 票、普通发票、专业发票] • ※ 纳税申报 [3种方式]
• 【引例解析】 • 1、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 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 2、纳税人未按规定印制、领购、开具、保管、 取得发票,未按规定接受发票检查,税务机关 可以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得,并处一万元 以下的罚款。 • 3、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 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 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 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偷税 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 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
(四)注销登记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5日内),先税务后工商 1、注销税务登记的范围及时间要求 (1)适用范围 纳税人因经营期限届满而自动解散; 企业由于改组、分级、合并等原因而被撤销; 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 纳税人住所、经营地址迁移而涉及改变原主管税 务机关的;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纳税人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其他情形。
第8章 税务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 依据一:《税收征收管理法》 1992年9月七届27次通过,1993 年1月起实施; 1995年、2001年两次修改 ※ 依据二:《刑法》57580009
• 1、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由税务机关负责。 • 2、税收征收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 管理、划分税种、各自征收 •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税收 征收管理工作 • 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在各自 职权范围内进行征收管理。
• 【学习目标】 • 1.了解税收征管法律的意义,掌握开业 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 登记和外出报验登记等程序,掌握发票 的管理; • 2.了解税款征收的原则和税款征收的方 式,掌握核定税额的方法; • 3. 熟悉开业登记和注销登记,熟练开具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引例】
• 某市审计机关对五洋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财务 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有以下行为: (1)该公司作为一般纳税人,2005年6月, 在未发生材料购入业务的情况下,从其他单位 买入空白增值税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购入甲 材料,买价3000万元,增值税额510万元。财 务部门以该发票为依据,编制了购入材料的记 账凭证并登记入账,纳税申报时作为增值税进 项税额抵扣了当期税款。 • (2)该公司销售商品,有18张发票是这样开 的:“发票联”的业务内容真实,但本单位 “记账联”和“存根联”的金额比真实金额小。 会计以“记账联”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导致少记销售收入1600万元,少记增值税 272 万元。 • 思考并分析:以上做法分别属于什么行为,应 如何处理?
(2)时间要求 ①纳税人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 理注销登记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注销税务登 记。不需工商注销:终止15日内 ②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 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登记。 ③ 纳税人改变住所或经营场所: ★县区内—属于变更; ★县区外--属于注销。
• 一、 税务登记管理

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指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等基本
情况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
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税务机关对纳
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
作。
• 税务登记范围★ 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 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 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即使是在免税优惠 期内,或者无税)。 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 家机关除外),应当按规定办理扣缴税款 登记,领取扣缴凭证。
向原税务机关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
登记。( )
• [答案]错
小结
先工商 (一) 自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办理税务登 后税务 记。 先税务 (二) 税务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 后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30日办理变更税务 登记。 (三)纳税人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 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注销税务 登记。 (四)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 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 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登记。
3、开业登记的内容
• (1)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 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 • (2)住所、经营地点; (3)登记注册类型及所属主管单位; • (4)核算方式; • (5)行业、经营范围、经营方式; • (6)注册资金、投资总额、开户银行及帐号 • (7)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 • (8)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 (9)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有关事项。
4、开业登记程序 • ※ 纳税人提出开业税务登记申请,填报税务登 记表,税务机关收到登记表,30日内审核完毕, 核发税务登记证件(包括正本及副本),情况包括:
• A. 税务登记证:一般情况、常规 B. 临时税务登记证:临时营业执照或无执照 C. 注册税务登记证:异地非独立核算 D. 涉外税务登记证:三资企业、外国企业、 外商企业的分支机构 E. 只登记不发证:没有纳税义务,且不需票 据的社会团体。
(1)纳税人名称
• (2)变更项目
• (3)变更前内容
• (4)变更后内容
• (5)上缴的证件情况
• 【例题•多选题】 • A.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
• 纳税人应当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的情形有( )。
B.改变隶属关系
C.改变或增减银行账号 D.改变生产经营期限 • [答案]ABCD
(三)停业、复业登记
(七)银行账户管理
1、开立或变更账户,15日内向主管税务书面 报告 2、金融机构应该在纳税人的账户中登记其税 务登记证号码 3、税务登记证应登录纳税人银行账户号码 4、税务机关有权查询纳税人的银行账户,银 行应予以协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