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_6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2部分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第3讲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2部分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第3讲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力方向向上;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v2=c时,杆对
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C正确。若v2=2b,
2
则F+mg=m ,解得F=a=mg,故D正确。

-23-
新题演练
1 2 3 4 5
怎样得高分
1.一只小船渡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
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
x=v0t①
1
h=2gt2②
设圆弧轨道半径为 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mgR= 0 2 ③
2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R=0.25 m。④
-29-
新题演练
1 2 3 4 5
-30-
怎样得高分
(2)环由b处静止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环下滑至c点的速度大小
为v,有
1
mgh=2mv2⑤
环在c点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解得 v2=
小滑块在 O 点做平抛运动,则
1 2
R=2gt ,x=v0t
解得 2R≤x≤2R。
-18-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3)如图所示,设小滑块出发点为P1,离开点为P2,由题意要求O1P1、
O2P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θ,若离开滑道时的速度为v,
2
则小滑块在 P2 处脱离滑道的条件是 mgcos θ=m
命题热点三
解析:在南北方向上,帆板静止,所以在此方向上帆船相对于帆板
向北以速度v运动;在东西方向上,帆船静止,帆板向西以速度v运动,
所以在此方向上帆船相对于帆板向东以速度v运动;以帆板为参考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ⅱ)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ⅱ)及解析

第 2 页(共 13 页)
A.
B.
C.
D.
二、实验题
9.(17 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
【解答】解: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第 6 页(共 13 页)
故有 mgh=
解得 v= 所以在相同的高度,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即速率相同. 由于 a 的路程小于 b 的路程.故 ta<tb,即 a 比 b 先到达 s. 又到达 s 点时 a 的速度竖直向下,而 b 的速度水平向左. 故两物体的动量不相等. 故选 A. 【点评】两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sb>sa,但在相同的高度速率相同,这是本题的突破 口.所以挖掘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4.(3 分) 【考点】光的偏振. 【分析】根据光的现象,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逢垂直,都能有光通过偏振 片. 【解答】解:A、太阳光包含垂直传播方向向各个方向振动的光,当太阳光照射 P 时能在 P 的另一侧观察到偏振光,故 A 正确;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能通过偏振片,故 B 正确;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不能通过偏振片,因为它们已经相互垂直.故 C 是错误的; D、沿与竖直方向成 45°角振动的光也能通过偏振片,故 D 正确; 故选:ABD 【点评】D 选项容易漏选,其实题中另一侧能观察到光即可.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 S1 和 S2,将 R 调到最大;b.合上
S1,调节 R 使 满偏;c.合上 S2,调节 R1 使 半偏,此时可认为的 的内阻 rg=R1.试 问: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3 电场与磁场 专题分层突破练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6)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3 电场与磁场 专题分层突破练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6)

专题分层突破练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A组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上、下两块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且浸没在海水里,金属板面积均为S=1×103m2,板间距离d=100 m,海水的电阻率ρ=0.25 Ω·m。

在金属板之间加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 T,方向由南向北,海水从东向西以速度v=5 m/s流过两金属板之间,将在两板之间形成电势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稳定状态时,金属板M的电势较高B.由金属板和流动海水所构成的电源的电动势E=25 V,内阻r=0.025 ΩC.若用此发电装置给一电阻为20 Ω的航标灯供电,则在8 h内航标灯所消耗的电能约为3.6×106JD.若磁流体发电机对外供电的电流恒为I,则Δt时间内磁流体发电机内部有电荷量为IΔt的正、负离子偏转到极板2.(重庆八中模拟)质谱仪可用于分析同位素,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群质量数分别为40和46的正二价钙离子经电场加速后(初速度忽略不计),接着进入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在底片上,实际加速电压U通常不是恒定值,而是有一定范围,若加速电压取值范围是(U-ΔU,U+ΔU),两种离子打在底片上的区域恰好不重叠,不计离子的重力和相互作用,则ΔUU的值约为( )A.0.07B.0.10C.0.14D.0.173.在第一象限(含坐标轴)内有垂直xOy平面周期性变化的均匀磁场,规定垂直xOy平面向里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磁场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变化周期为T0。

某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t=0时从O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只在第一象限内运动,若要求粒子在t=T0时距 B.2πmqT0C.3πm2qT0D.5πm3qT04.(福建龙岩一模)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纸面)内,x>0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存在方向沿、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大小为v、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θ=60°的速度沿纸面从坐标为(0,√3L)的P1点进入磁场中,然后从坐标为(0,-√3L)的P2点进入电场区域,最后从x轴上的P3点(图中未画出)垂直于x轴射出电场。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力与运动专题(含答案)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力与运动专题(含答案)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与运动专题一、要点归纳(一)深刻理解牛顿第一、第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1)理解要点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懂得与一对平衡力区分。

(二)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2.公式:F合=ma理解要点①因果性:F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②方向性:a与F合都是矢量,方向相同.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合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找出加速度的方向;(3)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尽可能多的力或加速度落在坐标轴上(4)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5)统一单位,计算数值.二、热点、重点、难点一、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当物体受到多个方向的外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常要用到正交分解法.●例1如图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细杆与水平面成θ=37°固定,质量m=1 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点.现有水平向右的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1=2 s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1-15乙所示.试求:(sin 37°=0.6,cos 37°=0.8)(1)小球在0~2 s内的加速度a1和2~4 s内的加速度a2.(2)风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大小.二、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高考卷中常出现涉及两个研究对象的动力学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是处理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1.整体法是指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内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2.隔离法是指当研究对象涉及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若要求连接体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应把某个物体或某几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式求解的方法.●例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F 1、F 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 1>F 2,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A .F 1-F 2kB .F 1-F 22kC .F 1+F 22kD .F 1+F 2k★同类拓展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放在质量为M 的木板B 的左端,B 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A 、B 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B 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 ,A 在B 上相对于B 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L (设木板B 足够长)后A 和B 都停了下来.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μ2>μ1,则x 的表达式应为( )A .x =M m LB .x =(M +m )L mC .x =μ1ML (μ2-μ1)(m +M )D .x =μ1ML (μ2+μ1)(m +M )三、临界问题●例3 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质量为M 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 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 ,要使小球B 能相对斜面静止,恒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四、超重与失重问题●例4 为了测量某住宅大楼每层的平均高度(层高)及电梯的运行情况,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楼电梯内用电子体重计及秒表进行了以下实验:质量m =50 kg 的甲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乙同学记录电梯从地面一楼到顶层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已知t =0时,电梯静止不动,从电梯内楼层按钮上获知该大楼共19层.求:(1)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该大楼的层高.三、经典考题在本专题中,正交分解、整体与隔离相结合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思想方法,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1.[2007年·上海物理卷]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B .N 不变,T 变小C .N 变大,T 变大D .N 变大,T 变小2.[2004年·全国理综卷]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块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 .g 2sin α B .g sin α C .32g sin α D .2g sin α3. [2010年海南卷]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4.[2009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m 1=100 kg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度滑下,轨道半径R =1.8 m .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长度均为l =2 m ,质量均为m 2=100 kg ,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 =10 m/s 2)(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 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 上运动的时间.5.[2009年海南卷]一卡车拖挂一相同质量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以012/v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所受阻力可视为与车重成正比,与速度无关。

物理第二轮全面复习精品资料

物理第二轮全面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一运动和力【知识结构】【典型例题】例1、如图1—1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置于一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体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 的力F 推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 =10kg ,始终静止,取g =10m/s 2,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及支持力.例2 、如图1—3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P v ,设,S P A P v v v v <<,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2)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例3、假设有两个天体,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相距r ;其他天体离它们很远,可以认为这两个天体除相互吸引作用外,不受其他外力作用.这两个天体之所以能保持...........距离..r .不变,完全是由于它们绕着共同“中心”(质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为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中心”O 位于两个天体的连线上,与两个天体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1)r 1、r 2各多大?(2)两天体绕质心O 转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各多大?例4、A 、B 两个小球由柔软的细线相连,线长l =6m ;将A 、B球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图1—1v图1—3度v0=4.5m/s,从同一点水平抛出(先A、后B)相隔时间△t =0.8s.(1)A球抛出后经多少时间,细线刚好被拉直?(2)细线刚被拉直时,A、B球的水平位移(相对于抛出点)各多大?(取g=10m/s2)例5、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细圆管中有两个直径略小于细圆管管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沿环形圆管(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是v0;设A球通过最低点时B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此时两球作用于环形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m2、R和v0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例6、有两架走时准确的摆钟,一架放在地面上,另一架放入探空火箭中.假若火箭以加速度a=8g竖直向上发射,在升高时h=64km时,发动机熄火而停止工作.试分析计算: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时,两架摆钟的读数差是多少?(不考虑g随高度的变化,取g=10m/s2)例7、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M=1kg的木板,木板上放着一个装有小马达的滑块,它们的质量m=0.1kg.马达转动时可以使细线卷在轴筒上,从而使滑块获得v0=0.1m/s的运动速度(如图1—6),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02.开始时我们用手抓住木板使它不动,开启小马达,让滑块以速度v0运动起来,当滑块与木板右端相距l =0.5m时立即放开木板.试描述下列两种不同情形中木板与滑块的运动情况,并计算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花的时间.图1—6(1)线的另一端拴在固定在桌面上的小柱上.如图(a).(2)线的另一端拴在固定在木板右端的小柱上.如图(b).线足够长,线保持与水平桌面平行,g=10m/s2.例8、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质量相等,假定它们之间存在着恒定的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处在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同时给A球以初速度v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B球初速度为零.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两球未接触)在刚恢复到原始值所经历的时间为t0,求B球在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本题是2000年春季招生,北京、安徽地区试卷第24题)【跟踪练习】1、如图1—7所示,A 、B 两球完全相同,质量为m ,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A .tan mg kθ B .2tan mg k θC .(tan )2mg k θD .2tan()2mg kθ2、如图1—8所示,半径为R 、圆心为O 的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两个轻质小圆环套在大圆环上,一根轻质长绳穿过两个小圆环,它的两端都系上质量为m 的重物,忽略小圆环的大小.(1)将两个小圆环固定在大圆环竖直对称轴的两侧θ=30°的位置上(如图),在两个小圆环间绳子的中点C处,挂上一个质量M 的重物,使两个小圆环间的绳子水平,然后无初速释放重物M ,设绳子与大、小圆环间的摩擦均可忽略,求重物M 下降的最大距离.(2)若不挂重物M ,小圆环可以在大圆环上自由移动,且绳子与大、小圆环间及大、小圆环之间的摩擦均可以忽略,问两个小圆环分别在哪些位置时,系统可处于平衡状态?3、图1—9中的A 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图1—7图1—8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 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t =1.0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 =340m/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中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_m ,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图1—94、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图1—10(a )中仪器A 和B 通过电缆线连接,B 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 和B 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 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 ,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 ,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 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1—10(b )中幅度较大的波形,反射波滞后的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其中T 和△T 为已知量,另外还知道该测定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0,根据所给信息求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图1—105、关于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轨道面肯定通过地心B .卫星的运动速度肯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速度越小D .任何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比都相等6、某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m ,其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已知它在近地点时距离地面高度为h 1,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在远地点时距离地面高度为h 2,速率为v 2,AB(a )设地球半径为R ,则该卫星.(1)由近地点到远地点过程中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在远地点运动的加速度a 2多大?7、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 点,以水平初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问: (1)抛出后小球到斜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多大? (2)小球落在斜面上B 点与A 点相距多远?8、滑雪者从A 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经一平台后水平飞离B 点,地面上紧靠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空间几何尺度如图1—12所示.斜面、平台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求:(1)滑雪者离开B 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雪者从B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9、如图1—13所示,悬挂在小车支架上的摆长为l 的摆,小车与摆球一起以速度v 0匀速向右运动.小车与矮墙相碰后立即停止(不弹回),则下列关于摆球上升能够达到图1—11图1—12的最大高度H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0v =H =l B.若0v =H =2lC .不论v 0多大,可以肯定H ≤202v g总是成立的D .上述说法都正确10、水平放置的木柱,横截面为边长等于a 的正四边形ABCD ;摆长l =4a 的摆,悬挂在A 点(如图1—14所示),开始时质量为m 的摆球处在与A 等高的P 点,这时摆线沿水平方向伸直;已知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mg ;若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下将摆球.......从.P .点抛出,为使摆球........能始终沿圆弧运动,并最后击中..............A .点..求v 0的许可值范围(不计空气阻力).11、已知单摆a 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b 完成6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1.6m ,则两摆长a l 与b l 分别为( )A . 2.5m,0.9m a b l l ==B .0.9m, 2.5m a b l l ==C . 2.4m, 4.0m a b l l ==D . 4.0m, 2.4m a b l l ==1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传到P 点时开始计时,在t =4s 时,P 点恰好完成了图1—13图1—146次全振动,而在同一直线上的Q 点完成了124次全振动,已知波长为113m 3.试求P 、Q 间的距离和波速各多大.13、如图1—15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 =8kg ,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 .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 2,随即以1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先向左、后向右C .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m/s 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D .小车以1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14、如图1—16所示,一块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边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率v 向下拉绳,物体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板的右端尚未到达桌边定滑轮处.试求:(1)物体刚达板中点时板的位移.(2)若板与桌面之间有摩擦,为使物体能达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是多少.15、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图1—15v图1—16运动,10s 后拉力大小减为3F,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17所示,求:(1)物体受到的拉力F 的大小;(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g 取10m/s 2).16、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 =0.8m 粗糙的水平面在B 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BC 连接,一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 点以v 0=3m/s 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 点时小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AB 间的距离S =5m ,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3)若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 点以v 1=5m/s 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 点时小滑块将做什么运动?并求出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时间(取g =10m/s 2)./s8图1—17图1—18专题二动量与机械能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是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命题的重点、热点和焦点,也是广大考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难点之一.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是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主线.它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两条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守恒思想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极高境界,是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样也是对考生进行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两个守恒可谓高考物理的重中之重,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在物理试卷中,如2004年各地高考均有大题.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两个守恒考查的特点是:①灵活性强,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内容极丰富,多次出现在两个守恒定律网络交汇的综合计算中;②题型全,年年有,不回避重复考查,平均每年有3—6道题,是区别考生能力的重要内容;③两个守恒定律不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方法上看都极易满足理科综合试题的要求,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知识综合运用,在高考中所占份量相当大.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我们认为:2005年对两个守恒定律的考查重点仍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从能量、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典型例题】【例1】(2001年理科综合)下列是一些说法:①一质点受到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③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符号一定相反;④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例2】(石家庄)为了缩短航空母舰上飞机起飞前行驶的距离,通常用弹簧弹出飞机,使飞机获得一定的初速度,进入跑道加速起飞.某飞机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初速度为v0,之后,在水平跑道上以恒定功率P沿直线加速,经过时间t,离开航空母舰且恰好达到最大速度v m.设飞机的质量为m,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求:(1)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所受阻力f的大小;(2)航空母舰上飞机跑道的最小长度s.【例3】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2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 =8N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F 作用t 1=6s 后撤去,撤去F 后又经t 2=2s 物体与竖直墙壁相碰,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t 3=0.1s ,碰墙后反向弹回的速度v '=6m/s ,求墙壁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g 取10m/s 2).【例4】 有一光滑水平板,板的中央有一小孔,孔内穿入一根光滑轻线,轻线的上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轻线的下端系着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当小球在光滑水平板上沿半径为R 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轻线下端的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若将两物体之间的轻线剪断,则小球的线速度为多大时才能再次在水平板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例5】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长l =8.3m ,质量为M =1kg 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 1=2m/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 点时,一颗质量为m =20g 的子弹以0v -=300m/s 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u =50m/s ,以后每隔1s 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 取10m/s .求:(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 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传达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产生的热能是多少?(g 取10m/s )【例6】 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是一光滑的曲面,末端是水平的,如下图所示,小车被挡板P 挡住,质量为m 的物体从距地面高H 处自由下落,然后沿光滑的曲面继续下滑,物体落地点与小车右端距离s 0,若撤去挡板P ,物体仍从原处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落地点与小车右端距离是多少?【例7】 如下图所示,一辆质量是m =2kg 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 =3kg 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平板车和滑块共同以v 0=2m/s 的速度在v 0 m ABM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取g =10m/s 2)求:(1)平板车每一次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3)为使滑块始终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例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B ,右端固定一个砂箱,砂箱左侧连着一水平轻弹簧,小车和砂箱的总质量为M ,车上放有一物块A ,质量也是M ,物块A 随小车以速度v 0向右匀速运动.物块A 与左侧的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与右侧车面摩擦不计.车匀速运动时,距砂面H 高处有一质量为m 的泥球自由下落,恰好落在砂箱中,求:(1)小车在前进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2)为使物体A 不从小车上滑下,车面粗糙部分应多长?【跟踪练习】1.物体在恒定的合力F 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在时间△t 1内速度由0增大到v,在时间△mHABv 0t 2内速度由v 增大到2v .设F 在△t 1内做的功是W 1,冲量是I 1;在△t 2内做的功是W 2,冲量是I 2,那么( )A .1212,I I W W <=B .1212,I I W W <<C .1212,I I W W ==D .1212,I I W W =<2.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整个子弹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次子弹对滑块做功一样多 ②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③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对滑块做功多 ④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多A .①④B .②④C .①②D .②③3.如图所示,半径为R ,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形容器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容器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容器顶端A 无初速释放,小物块能沿球面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球面底部B 的距离为34R .求: (1)竖直墙作用于容器的最大冲量; (2)容器的质量M .4.离子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空间发动机,它能给卫星轨道纠偏或调整姿态提供动力,其中有一种离子发动机是让电极发射的电子撞击氙原子,使之电离,产生的氙离子经甲 乙加速电场加速后从尾喷管喷出,从而使卫星获得反冲力,这种发动机通过改变单位时间内喷出离子的数目和速率,能准确获得所需的纠偏动力.假设卫星(连同离子发动机)总质量为M ,每个氙离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加速电压为U ,设卫星原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卫星在离子发动机起动的初始阶段能获得大小为F 的动力,则发动机单位时间内应喷出多少个氙离子?此时发动机动发射离子的功率为多大?5.如图所示,AB 为斜轨道,与水平方向成45°角,BC 为水平轨道,两轨道在B 处通过一段小圆弧相连接,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自轨道AB 的A 处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轨道上的C 点,已知A 点高h ,物块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求:(1)在整个滑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2)物块沿轨道AB 段滑动时间t 1与沿轨道BC 段滑动时间t 2之比值12t t . (3)使物块匀速地、缓慢地沿原路回到A 点所需做的功.6.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AB 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 相切于B ,整个装置竖直放置,C 是最低点,圆心角∠BOC =37°,D 与圆心O 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 =0.5m,斜面长L =2m ,现有一个质量m =0.1kg 的小物体P 从斜面AB 上端A 点无初速下滑,物体P 与斜面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求:(1)物体P 第一次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对C 点处轨道的压力各为多大? (2)物体P 第一次离开D 点后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最高点E和D 点之间的高度差为多大?(3)物体P 从空中又返回到圆轨道和斜面,多次反复,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P对C 点处轨道的最小压力为多大?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 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 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静止物块在A 处压缩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获一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 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 点.求:(1)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 (2)物块从B 至C 克服阻力做的功.(3)物块离开C 点后落回水平面时其动能的大小.8.(’03全国高考,34)[理综·22分]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下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 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 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为N.这装置由电动机带电,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9.如图所示,质量M=0.45kg的带有小孔的塑料块沿斜面滑到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零,此时与从A点水平射出的弹丸相碰,弹丸沿着斜面方向进入塑料块中,并立即与塑料块有相同的速度.已知A点和C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95m,h=0.15m,弹丸的质量m=0.050kg,水平初速度v0=8m/s,取g=10m/s2.求:(1)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2)若在斜面下端与地面交接处设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弹性挡板,塑料块与它相碰后的速率等于碰前的速率,要使塑料块能够反弹回到C点,斜面与塑料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可为多少?10.(’04江苏,18)(16分)一个质量为M的雪橇静止在水平雪地上,一条质量为m的爱斯基摩狗站在雪橇上.狗向雪橇的正后方跳下,随后又追赶并向前跳上雪橇;其后狗又反复地跳下、追赶并跳上雪橇.狗与雪橇始终沿一条直线运动.若狗跳离雪橇时雪橇的速度为V ,则此时狗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 +u (其中u 为狗相对于雪橇的速度,V +u 为代数和,若以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为正值,u 为负值.)设狗总以速度v 追赶和跳上雪橇,雪橇与雪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已知v 的大小为5m/s ,u 的大小为4m/s ,M =30kg ,m =10kg .(1)求狗第一次跳上雪橇后两者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求雪橇最终速度的大小和狗最多能跳动上雪橇的次数. (供使用但不一定用到的对数值:lg2=0.301,lg3=0.477)11.(汕头)如下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B 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2m 的小球A 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 运动,过一段时间,A 与弹簧分离.(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多大?(2)若开始时在B 球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在A 球与弹簧未分离前使B 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后立刻将挡板撤走.设B 球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 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欲使此后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势能达到第(1)问中E p 的2.5倍,必须使B 球在速度多大时与挡板发生碰撞?12.(’00全国高考,22 )[天津江西·14分]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 和B 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 ,右边有一个小球C 沿轨道以速度v 0射向B 球,如图所示.C 与B 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 .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 球与挡板P 发生碰撞,碰后A 、D 都静止不动,A 与P 接触而不粘连.这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 、B 、C 三球的质量为m .(1)求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 球的速度;(2)求在A 球离开挡板P 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13.(广州)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 的A 、B 两物块都以v =6m/s 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4kg 的物块C 静止在前方,如下图所示.B 与C 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运动中: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 的速度多大? (2)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大? (3)A 的速度有可能向左吗?为什么?14.(’04广东,17)(16分)图中,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 相连,B静止。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第二轮复习方案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第二轮复习方案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第二轮复习方案在高三第一轮的复习中,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如何才能在二轮复习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益?整理了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一乐观调整心态,增强应试心理素质掌握知识的水平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而在考前、考中的心态调整水平是高考成功的软件。

形象地说,高考既是打知识战也是打心理战,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作用越是突出。

考试心态状况制约着能力的发挥,心态好就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心态差就可能失常发挥。

有的考生平时成绩相当出色,可是一到正式考试就不行,问题就出在心理素质上。

一些考生由于不相信自己的实力,首先在心理上打垮了自己,因而发慌心虚、手忙脚乱,平时得心应手的试题也答不上来。

考生带着一颗平常心去迎接高考,做最坏结果的打算,然后去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想问题反而能够使心情平静下来,并能自如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另外,在复习的后期阶段,尤其要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恰当地提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实现它们,使自己在付出努力之后,能够不断地体会成功的喜悦。

对于偶然的失误,应准确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使下一步的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在后面的几个月时间里老师和家长应该做到多多鼓舞学生,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学生遇到问题时也要及时地找老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二知识体系的细化把贯穿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的知识结构、前后关联起来。

物理学科的知识构建重点放在课本定义、公式推导、讨论现象上。

如牛顿第一定律讨论的是惯性定律,阐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所讨论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而动量定理所讨论的是力对时间的积累作用规律。

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要完成这四项工作:①基本规律和公式;②容易忘记的内容;③解题方法与技巧;④常常出错的问题。

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正确的解题过程应该是:①逐字逐句,仔细审题;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③分析过程,画示意图,找到特征;④寻找规律,列出方程;⑤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6 热学 近代物理 第一讲热学 (3)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6 热学 近代物理 第一讲热学 (3)
T= T0=2.5T0。
2
3
汽缸内气体体积变为2V0,由理想气体
规律总结
多个系统相互联系的恒定质量气体问题,往往以压强建立起系统间的关系,
各系统独立进行状态分析。要确定每个研究对象的变化性质,分别应用相
应的实验定律,并充分应用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压强、体积、温度等量的有
效关联。若活塞可自由移动,一般要根据活塞的平衡状态确定两部分气体
螺旋方式在环形管中向右旋转前进,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小的气体分子将聚
集到环形管中心部位,而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大的气体分子将聚集到环形管
边缘部位。气流到达分离挡板处时,中心部位气流与分离挡板碰撞后反向,
从A端流出,边缘部位气流从B端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为冷端,B端为热端
B.A端流出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一定小于B端流出的
量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分子速率分布如图所示,纵坐标表
示各速率区间的氮气分子数所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
率,图线甲为实线、图线乙为虚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图线甲对应的氮气压强较大
B.图线甲对应的氮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C.由图像能直接求出任意速率区间内氮气
分子数目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而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速率大的
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选项A、B、D错误,C正确。
分层演练——拿高分
练真题·明考向
1.(命题角度2、3)(多选)(2022湖南卷改编)利用“涡流效应”可实现冷热气
体的分离。如图所示,一冷热气体分离装置由喷嘴、涡流室、环形管、分
离挡板和冷热两端管等构成。高压氮气由喷嘴切向流入涡流室中,然后以
的压强关系。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二)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二)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分)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2.(3分)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3.(3分)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有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4.(3分)如图,P是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的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5.(3分)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λ1+λ2B.λ1﹣λ2C.D.6.(3分)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A.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B.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C.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D.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7.(3分)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 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E 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E 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E k=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D.E k=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8.(3分)如图所示,在PQ、QR区域是在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bc 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有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二、实验题9.(17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2)有一电流表,量程为1mA,内阻r 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 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认为的的内阻r g=R1.试问:(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为了使测量尽是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电源E应该选择.(ⅱ)认为内阻r g=R1,此结果与r g的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相等”)10.(16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11.(19分)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氮(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定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核或氮核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0u.)12.(2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他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A点,此时速度与y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1)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用tanθ表示即可);(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分)(2007•全国卷Ⅱ)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分析】解答本题应明确:气体体积膨胀则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做功和热传递均可改变内能.【解答】解:A、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对外界做功,A正确;B、根据=常数,P增大时,V不一定变化,B错;C、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U=W+Q可知,内能不一定增大,C错误;D、在Q=0的过程中,不能排除做功,若有外界对气体做功,则内能增大,若气体对外界做功,则内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2.(3分)(2007•全国卷Ⅱ)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 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分析】由振动图象可直接读出振幅、周期;因不知波的传播方向故需讨论两种可能的传播方向,在图象中找出同一时刻两点的位置确定两点间的可能的波长数;则由波长、频率及波速的关系可求得波速的可能值;【解答】解:根据振动图象两个最大值的横坐标之差为振动周期,则T=4s,B选项正确;从图象纵坐标可看出振幅A=2cm,C选项正确;根据题中所给的振动图象可得如果波从0到1传播,则,如果波从1到0传播,则,根据可计算出波速和波长可能是1cm/s和4cm(波从1到0传播,n=0),但1cm/s和4cm,不是唯一答案,故A、D错误.故选BC.3.(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有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分析】要求物体运动的时间,则要找出两个物体运动的速率大小关系: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同高度速率相同.动量是矢量,等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解答】解: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故有mgh=解得v=所以在相同的高度,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即速率相同.由于a的路程小于b的路程.故t a<t b,即a比b先到达s.又到达s点时a的速度竖直向下,而b的速度水平向左.故两物体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P是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的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分析】根据光的现象,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逢垂直,都能有光通过偏振片.【解答】解:A、太阳光包含垂直传播方向向各个方向振动的光,当太阳光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偏振光,故A正确;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能通过偏振片,故B正确;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不能通过偏振片,因为它们已经相互垂直.故C是错误的;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也能通过偏振片,故D正确;故选:ABD5.(3分)(2007•全国卷Ⅱ)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λ1+λ2B.λ1﹣λ2C.D.【分析】氢原子在跃迁时,发光的光子能量等于能级间的差值,则设出三个能级即可表示出辐射光子的能量关系,由E=h可明确波长关系.【解答】解:氢原子在能级间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与能级差相等.如果这三个相邻能级分别为1、2、3能级E3>E2>E1,且能级差满足E3﹣E1>E2﹣E1>E3﹣E2,根据可得可以产生的光子波长由小到大分别为:、和这三种波长满足两种关系和,变形可知C、D是正确的.故选CD.6.(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A.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B.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C.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D.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分析】负电在正电的库仑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外加一垂直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负电质点还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轨道半径因不变,所以会导致周期发生变化.当磁场方向指向纸里时,负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与库仑力方向相反,所以周期变大;当磁场方向指向纸外时,负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与库仑力方向相同,所周期变小.【解答】解:在未加磁场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库仑定律得:=在加磁场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库仑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左手定则)得若磁场指向纸里:,T1>T0若磁场指向纸外:,T2<T0,故选:AD7.(3分)(2007•全国卷Ⅱ)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 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E 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E 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E k=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D.E k=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能定理和万有引力相结合的题目,探测器要能到达月球则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必须大于等于0,即E k末=E K﹣W+W1≥0;根据地月质量关系可得探测器克服地球引力所做的功与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所做的功的关系.【解答】解:探测器脱离火箭后同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根据F=G可知开始时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大于受到月球的引力,后来受到月球的引力大于受到地球的引力,所以探测器在运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引力对物体做负功,月球的引力对物体做正功,所以探测器能够到达月球的条件是必须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过引力相等的位置.又根据F=G可知探测器受到的引力相等的位置的位置距离地球远而距离月球近,设在探测器运动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对探测器做的功为W1,探测器克服地球引力对探测器做的功为W,并且W1<W,若探测器恰好到达月球,则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W1=E K末﹣E k,即E K末=E K﹣W+W1故探测器能够到达月球的条件是E k末=E K﹣W+W1≥0,即E K≥W﹣W1,故E K小于W时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故B正确.由于M地≈81M月,故W≈81W1假设当E K=W时探测器能够到达月球,则E k≥W﹣W1仍然成立,可转化为≥W﹣W1仍然成立,即应有W1≥W,这显然与W≈81W1相矛盾,故假设不正确.即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故D正确.故选B、D.8.(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在PQ、QR区域是在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有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不同阶段电动势的方向,以及根据E=BLv 求出不同阶段的电动势大小.刚进磁场时,只有bc边切割;bc边进入QR区域时,bc边和de边都切割磁感线,但等效电动势为0;bc 边出磁场后,de边和af边切割磁感线,af边切割产生的电动势大于bc边;de边出磁场后后,只有af边切割.【解答】解:下面是线框切割磁感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在第一阶段,只有bc切割向外的磁感线,由右手定则知电动势为负,大小为Blv.在第二阶段,bc切割向里的磁感线,电动势为逆时针方向,同时de切割向外的磁感线,电动势为顺时针方向,等效电动势为零.在第三阶段,de切割向里的磁感线同时af切割向外的磁感线,两个电动势同为逆时针方向,等效电动势为正,大小为3Blv.在第四阶段,只有af切割向里的磁感线,电动势为顺时针方向,等效电动势为负大小为2Blv.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实验题9.(17分)(2007•全国卷Ⅱ)(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AC.(2)有一电流表,量程为1mA,内阻r 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 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认为的的内阻r g=R1.试问:(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电阻箱R0;为了使测量尽是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滑动变阻器甲;电源E应该选择电源E2.(ⅱ)认为内阻r g=R1,此结果与r g的真实值相比偏小.(填“偏大”、“偏小”、“相等”)【分析】(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为了提高精度,摆线要长些,摆球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拉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测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去求单摆的周期.(2)(ⅰ)该实验是利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最后电流表的内阻等于R1的阻值,所以R1应该用电阻箱,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电源应选用E2.在实验的过程中认为总电阻不变,则总电流不变,所以R的阻值要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根据电源的电动势和电流表的量程可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6kΩ,所以知道应选择最大电阻为10kΩ的滑动变阻器.(ⅱ)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认为总电阻不变,总电流不变,实际上调节变阻箱后,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流表为时,电阻箱的电流比大,它们电压相等,所以电流表的内阻大于电阻箱的电阻,用电阻箱的电阻表示电流表的内阻,比真实值偏小.【解答】解:(1)A、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得,g=,从该公式可看出,摆长l大一些,周期大一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故A正确.B、摆球体积较大,空气阻力也大,不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故B 错误.C、只有在小角度的情形下,单摆的振动才可以看作简谐振动,周期公式才满足.故C正确.D、T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采用累计法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AC.(2)(ⅰ)根据半偏法的测量原理,R1必须选电阻箱R0,才能测量;电源选择E2,误差较小.根据电源的电动势和电流表的量程可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6kΩ,所以滑动变阻器乙不能有效调节,应该选择甲.(ⅱ)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电路特点可得:合上S1,调节R使电流表满偏:I g=合上S2,调节R1使电流表半偏(电路中的总电流):I=上式比较可得I>I g.所以,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则:R1<r g(R1为测量值,r g为真实值),即此结果与r g的真实值相比偏小.故本题答案为:(1)AC.(2)(ⅰ)电阻箱R0,滑动变阻器甲、电源E2.(ⅱ)偏小10.(16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分析】要求物块相对于圆轨道底部的高度,必须求出物块到达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在最高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和轨道对物体的压力提供,当压力恰好为0时,h最小;当压力最大时,h最大.【解答】解:若物体恰好能够通过最高点,则有mg=m解得v1=初始位置相对于圆轨道底部的高度为h1,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h1=2mgR+解得h1=当小物块对最高点的压力为5mg时,有5mg+mg=解得v2=初始位置到圆轨道的底部的高度为h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2=2mgR+解得h2=5R故物块的初始位置相对于圆轨道底部的高度的范围为11.(19分)(2007•全国卷Ⅱ)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氮(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定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核或氮核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 和14.0u.)【分析】中性粒子与静止的氢核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分别列式,求解出氢核的速度;中性粒子再次与静止的氮核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列式,再求解出氮核的速度,将两次速度比较,可以求出中性粒子的质量.【解答】解: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 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 H′.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mv=m v′+m H v H′①②解得v H′=③同理,对于质量为m N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v N′=④由③④中2mv相同式可得m=⑤将m H=1.0u和m N=14.0u和v H′=7.0v N′代入⑤式得m=1.2u即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为1.2u.12.(20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他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A点,此时速度与y 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1)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用tanθ表示即可);(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分析】(1)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可求出初速度,再根据圆周运动的对称性求出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方向可通过几何关系求解.(2)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做速率为v的圆周运动.通过几何关系表示出轨道半径R,进而求出B.【解答】解:(1)以a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qE=ma ①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设粒子从A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0,由A 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h=②l=v0t ③由①②得:④设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v垂直于x轴的分量⑤由①④⑤式得=⑥设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α,则有tanα=⑦由④⑤⑦式得:⑧(2)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做速率为v的圆周运动.若圆周的半径为R,则有qvB=⑨设圆心为P,则PC必与过C点的速度垂直,且有.用β表示PA与y轴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得Rcosβ=Rcosα+h⑩Rsinβ=l﹣RsinαⅠ由⑧⑩Ⅰ式得:Ⅱ由⑥⑨Ⅱ式得;答:(1)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为.。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做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做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专题七 : 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 专题八 : 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从 而构 建~个完整 的知识结构
体系 。另外 , 要在理解 的基 础上 , 能够综合各部分 的内
容。 进一步提高解题 能力。因此要研究高 考样 题 , 做好
重 点 内容 的 强 化 复 习 , 突出重点 , 抓 住主干 知识 , 关注
⑧ 对物理 思维含 量高 、 主干知识 、 学生 易错 的典 型过程等反复命题。
2 . 根据以上特点 , 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
二、 内容安排
专题一 : 力与运动
“ 力 与运动 ” 是贯穿 整个 高 中物理 的重难 点 , 即使


( 1 ) 注重新课标下 的高考研究 , 落实新 的课程理念
理模 型建立考查 。
为达到第二轮复 习的 目 的, 将 以专题复习的模式为
主 。专题复习要做到 : 针对性 、 主要性 、 概括性 、 综合性。 具体做法如下 :

周时间。
电学 中的 电场 、 磁 场与 电磁感 应也是 “ 力 与运 动” 的另

种表现形式 。 最 近几年 高考 , 能力的考查往往落实在
“ 力与运动” 上, 该环节连续几年都 出现了区分度较大
的计算 题 目。这部分 内容在 高考 中实 际 占到大约6 0 %
以上 。
囊 黪 骧

④ 注重学科 主干知识 的考查 。
时间按 排 : 第二 学期3 月 中旬 至5 月上旬 , 7 - 8
⑤ 实验考查注重考查原理、 操作、 方法和创新。 ⑥ 试题的难度向中档题靠拢 。 ⑦ 不回避陈题。
①《 课程标 准》 : 高考命题 的思想必须与课程标 准

200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物理部分ppt课件

200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物理部分ppt课件
12
06计算题部分 16+19+20分
13
23.(16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 光滑有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 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 开始下滑,然后沿 圆形轨道运动。要 求物块能通过圆形 轨道最高点,且在 该最高点与轨道间 的压力不能超过5mg (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 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14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断开S1 和S2,将R调到最大;②合上S1调节R使 AA 满偏;③合上 S2,调节R1使 AA 半偏,此时可以认为 AA 的内阻rg=R1, 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 ①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② ; 电源E应该选择 ③ 。 (ⅱ)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④ 。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4.(19分)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 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 “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 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 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 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 “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 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 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 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 “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 单位u表示,1u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 一。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15
3
16.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 的1/4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S和P两 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 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 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 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 a比b先到达S, 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 b比a先到达S, 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高中物理第二轮复习目录

高中物理第二轮复习目录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全国版
1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专题提升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第3讲 力与曲线运动
2
目录
CONTENTS
专题二 动量与能量 第1讲 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 第2讲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
3
目录
CONTENTS
专题三 电场与磁场 第1讲 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 第2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7
目录
CONTENTS
第二部分 应考技巧指导
一、高考物理中常用的“八大”解题方法 二、高考必须记牢的“六个”物理模型
8
4
目录
CONTENTS
专题四 电路和电磁感应 第1讲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第2讲 电磁感应规律及其应用
专题五 近代物理初步题六 物理实验及创新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 第2讲 电学实验
6
目录
CONTENTS
专题七 选考模块 第1讲 选修3-3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 热力 学定律 第2讲 选修3-4 振动与波动 光的折射和反射 电磁波 相对论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物理实验 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集训-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物理实验 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集训-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考点1 力学实验[限时45分钟]1.如图6-1-16所示,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图6-1-16(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结果均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Δt=3045=23s,所以A点位置的速度为:v A=0.117+0.1332Δt=0.19 m/s,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x5+x4)-(x2+x1)=6a(Δt)2,解得a=0.037 5 m/s2=0.038 m/s2。

答案(1)从右向左;(2)0.19 0.0382.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1)如图6-1-17(a)所示,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局部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_______N/m。

(g 取9.8 m/s2)砝码质量(g) 50 100 150 弹簧长度(cm)8.627.636.66(2)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当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_______。

(3)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 ;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 ,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六章机械能专题与传送带相关的能量问题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六章机械能专题与传送带相关的能量问题

专题6.7 与传送带相关的能量问题一、选择题1.(2020·漳州检测)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左端与光滑圆弧轨道底部平滑连接,圆弧轨道上的A 点与圆心等高,一小物块从A 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圆弧轨道,返回圆弧轨道时小物块恰好能到达A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弧轨道的半径一定是v22gB .若减小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仍可能到达A 点C .若增加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有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不论传送带速度增加到多大,小物块都不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参考答案】BD2.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

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质量为m 的物块,如图(a)所示,以此时为t =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其中v 1>v 2)。

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

g 取10 m/s 2,则( )A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B .0~t 1内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t 1~t 2内摩擦力对物块做正功C .0~t 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W =12mv 22-12mv 12D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的大小 【参考答案】BD3.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匀速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 、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

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W =0,Q =mv 2B.W =0,Q =2mv 2C.W =mv 22,Q =mv 2D.W =mv 2,Q =2mv 2【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对小物块,由动能定理有W =12mv 2-12mv 2=0,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x 相对=2v 2μg ,这段时间内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μmg·x 相对=2mv 2,选项B 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电磁感应和电路 第2讲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电磁感应和电路 第2讲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课件
(2)在如图乙所示的充电电路中,R表示电阻,E表示电源(忽略内阻)。通过 改变电路中元件的参数对同一电容器进行两次充电,对应的q-t曲线如图丙中① ②所示。
a.①②两条曲线不同是________(选填E或R)的改变造成的; b.电容器有时需要快速充电,有时需要均匀充电。依据a中的结论,说明 实现这两种充电方式的途径。
两端电压增大而增大;对于(2)中电源,由于内阻不计,故其两端电压等于电动
势而保持恒定,通过电源的电流满足E=UC+IR,即I=
E-UC R
,可见电流会随
着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12/8/2021
[答案]
(1)u-q图线如图
1 2CU
2
(2)a.R b.减小电阻R,可以实现对电容器更快速充电; 增大电阻R,可以实现更均匀充电。
1 2
12/8/2021
[解析] 题图乙所示电流的最大值为 Im=0.5 A,由欧姆定律得 Um=ImR=2.5
V,周期为 T=0.01 s,ω=2Tπ=200π rad/s,所以 R 两端电压的表达式为 u=
2.5sin200πt(V),A
项正确;该电流的有效值为
I=
Im ,电阻 2
R
消耗的电功率为
答案
12/8/2021
AD
考向3 理想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问题 变压器各物理量间的制约关系
12/8/2021
例 4 (2018·天津卷)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 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 R 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 流表 A、理想交流电压表 V 的读数分别为 I、U,R 消耗的功率为 P。若发电机 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12,则( )
第2讲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典型例题---动量能量结合
【例】质量为M的小车A左端固定一根轻弹簧, 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从 右端以速度v0 冲上小车并压缩弹簧,然后又被弹 回,回到车右端时刚好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求这 过程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和全过程系统增加的 内能Q.
A
B
典型例题--动量能量结合--多个物体
功能关系—重要知识回顾 (1)WG=-ΔEP
(2)W弹=-ΔE弹
(4)WF除G=ΔE机 (6)W安=ΔE电
(3)W合=ΔEK (5)W滑=ΔE内
典型例题---功能关系
例.质量为M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速度 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右端静止放上一个质量 为m的小木块,为了使木板保持以原来的速度运动, 需在木板的左端施加一个恒力作用,直到木块获 得木板相同的速度时撤去,设木板的长度足够长, 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恒力的大小 m 和做功的多少.
机械能守恒—知识回顾
1.内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 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 持不变. 2.公式: EK 1 EP1 EK 2 EP 2 3.条件: (1)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物体的其他力不做 功或做的总功为零 (2)只有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没有其他 能之间的转化.
典型例题—冲量
例.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倾角为θ光滑 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 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
t
2H 1 2 g sin sin
2H g
IG
m 2 gH sin
,IN
m 2 gH tan
, I 合 m 2 gH
典型例题—单个物体的动量定理
例.两辆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车,长为1m, 质量为4kg,A车最右端有一质量为2kg的铁块。 在光滑水平面上,A车与铁块以初速度v0= 5m/s向左运动,与静止在正前方的B车相撞, 碰撞时间极短,若两车碰后粘在一起,小铁 块恰能滑到B车的最左端。求铁块与平板小车 的动摩擦因数。 v0 B A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八大妙招巧解选择题第招类比分析法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八大妙招巧解选择题第招类比分析法学案

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解决一些物理情境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例8] (多选)如图13所示,一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图13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 的竖直线对称,这与斜抛运动相似,故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油滴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故Q点的电势比P点高,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P 点的小,在Q点的动能比在P点的大,A、B正确,C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错误.【答案】AB【名师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类比重力场中斜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斜抛运动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类比可知油滴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尝试应用] 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导学号:19624192】图14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C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

2007高考全国理综Ⅰ(物理部分)14.据报道,最近有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B 易A.0.5 B.2 C.3.2 D.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

a达到的平衡状态,b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AC 中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C 中A.r B.1.5r C.2r 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A B C D.1v2、34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C 难A.v1B.v2C.v3D.v4t/sx/mx/mt/s t/st/s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Δ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Δn和E 的可能值为 AD 难A .Δn =1,13.22eV<E <13.32 eVB .Δn =2,13.22eV<E <13.32 eVC .Δn =1,12.75eV<E <13.06 eVD .Δn =2,12.75eV<E <13.06 eV20.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热、光、原子物理高中物理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部分组成,其中从内容和高考分值来看,力学和电磁学分别占40%左右,而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共占约20%,并且这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综合性小,难度不大,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着重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识记、理解能力。

1、分子动理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和气体的压强是热学的重点内容。

在分子动理论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和微观物理量(分子的体积、质量)的桥梁,在与分子有关的计算中,应建立分子的物理模型,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突破点,运用数学工具综合解决问题。

要透彻地理解内能的概念,牢固竖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定性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

2、光学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两部分。

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主要讨论了光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其中平面镜成像、棱镜的色散作用、折射率的概念、全反射现象、光路作图是重点。

物理光学是按照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展开的,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光电效应现象,了解牛顿支持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麦克斯韦的电磁说及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物理光学这部分内容应特别注意认真观察实验事实,经过抽象思维,理解现象的本质。

3、原子物理虽然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是由于它和力学、电学、光学及热学知识的密切联系,与化学、生物、医学知识的相互渗透,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的结合,因此所命题目题型新颖,综合性强,是目前理科综合考试的命题热点。

重点考查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衰变、核能及核反应方程,其中核反应方程、原子的能级、质能方程等命题率较高,对物理学史、著名实验和重要的物理学理论也时有出现。

一、选择题1、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推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 、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D 、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考点剖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

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宏观物理量与分子质量、分子大小等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

【详细解析】答案:D 。

分子质量m 与摩尔质量M 的关系:A N m M ⋅=,已知水分子的质量m 和水的摩尔质量M ,就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变式练习1】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C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解析】答案:B 。

设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 =M/ρ。

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体积为v =V/N A 。

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可看作一个边长为d 的正方体,则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33AN M v d ρ==。

由此可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气体的摩尔质量M 和密度ρ(或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有关。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是热运动C 、固体小颗粒的体积越大,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D 、温度越高液体分子对固体小颗粒的撞击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考点剖析】布朗运动是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典型实验,应认清什么是布朗运动、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和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

【详细解析】答案:D 。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的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不是分子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微粒的运动。

热运动是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固体微粒体积越小,对它的撞击越不平衡,布朗运动就越显著;固体微粒过大,液体分子对它的碰撞在各个方向是均匀的,就不会做布朗运动了。

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液体分子对它的碰撞就越不均匀,撞击也就越不平衡,因而布朗运动就越显著。

【变式练习2】如图所示,是在观察中记录的微粒做布朗运动的情形。

以微粒在A 点开始计时,每隔30s 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用直线把它们依次连接起来,得到B 、C 、D 、E 、F 、G 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线段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B 、在AB 之间的某一时刻,微粒一定在AB 连线上的某一位置处C 、在CD 之间的某一时刻,微粒一定不在CD 连线上的某一位置处D 、在EF 之间的某一时刻,微粒可能在EF 连线上的某一位置处 【解析】答案:D 。

微粒运动位置的连线并不等同于微粒或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

这是因为记录下来的是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微粒在那一时刻的位置,而在这一段时间内的任一时刻微粒位置并不确定。

在这一段时间内微粒仍在频繁地碰撞(每秒约1021次)。

因此在EF 之间的某一时刻,微粒可能在EF 连线上的某一位置处。

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 >0为斥力,F <0为引力。

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a 处静止释放,则( ) A 、乙分子从a 到b 做加速运动,从b 到c 做减速运动B 、乙分子从a 到c 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C 、乙分子从a 到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 、乙分子从b 到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考点剖析】本题取材于课本,要求全面而准确地理解F —r 图象的意义、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动能的变化关系。

【详细解析】答案:BC 。

乙分子从a 经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分子力为引力;从c 到d 的过程中,分子力为斥力。

故乙分子从a 到c 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乙分子从a 到b 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变式练习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若分子间引力、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 的变化规律分别为:a r b f =引,c rd f =斥。

当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r 必须满足( ) A 、a c b d r -< B 、a c b d r -> C 、a c bd r ->1 D 、a c bdr -<1 【解析】答案:A 。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则c a <。

斥引f f <,即:c a r d r b <,d b r c a >-, ∵c a <, ∴ a c bd r -<。

4、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管状容器,除了管较粗的部分高低不同之外,其他一切都相同。

将两容器抽成真空,再同时插入两个水银池中。

设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当水银柱停止运动时,比较A 、B 两管中水银温度,则( )A 、A 管中水银温度高B 、B 管中水银温度高C 、两管中水银温度相同D 、条件不足,不能比较【考点剖析】竖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用功能关系分析热学问题是今后高考热学考查的重点。

【详细解析】答案:A 。

大气对两管中水银做的功相同,但A 管中水银的重力势能较小,所以A 管中水银的内能增加较多,其温度高于B 管中水银温度。

【变式练习4】如图所示,A 、B 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有盛有水和水银容器的同一深度内,A 、B 两球用同一种特殊的材料制作,当温度稍微升高时,球的体积明显增大。

如果水和水银的初温及缓慢升高后的末温都相同,且两球膨胀后体积也相同,两球不上升,则( ) x O F↑→a b c d A 水水银B A BAB C D E F GA 、A 球吸收的热量多B 、B 球吸收的热量多C 、两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 、不能比较A 、B 吸收热量的多少【解析】答案:B 。

因为水和水银的初温及末温都相同,两球膨胀后体积也相同,故A 、B 两球内能的增加量相同。

但由于在深度相同时,A 球受到的压力大于B 球受到的压力,所以两球膨胀后体积增大时,A 球克服外力做的功大于B 球克服外力做的功。

综上所述可知A 球吸收的热量多。

5、如图所示,一个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成像,点光源S 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 沿OS 方向向光源S 平移,平面镜与OS 方向夹角为θ=300,则光源S 的像S /(图中未画出)( )A 、以速率v 平行于OS 向右运动B 、以速率v 垂直于OS 向下运动C 、以速率v 3沿S /S 连线向S 运动D 、以速率v 沿S /S 连线向S 运动 【考点剖析】平面镜成像是几何光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光的反射在实际的应用。

应重点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方法和几何知识的应用。

【详细解析】答案:D 。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 的像S /,SS / 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P 为垂足,M 为镜与直线OS 的交点,由几何关系知,△MSS /为等边三角形。

S 不动,则S /点沿S /S 连线向S 运动,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内,S /向S 移动的距离与M 向S 移动的距离相等,即S / 向S 运动的速率与M 向S 运动的速率相等。

【变式练习5】如图所示,OM 为很薄的双面镜的截面图,S 为固定的点光源。

开始时S 与OM 在同一直线上,当镜以角速度ω绕O 点匀速逆时针转动时,则关于光源S 的像S /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直线运动B 、作变速圆周运动,圆心在O 点C 、作匀速圆周运动,圆心在O 点,角速度为2ωD 、作非圆周的曲线运动【解析】答案:C 。

如图所示,当镜绕O 点以角速度ω匀速逆时针转动θ角时,作出光源S 的像S /,则OS /=OS ,OS / 转过的角度为2θ,所以像S / 作匀速圆周运动,并且圆心在O 点,角速度为2ω。

6、如图所示,abc 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 面上,在ab 面上发生全反射。

若光线入射点O 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c 面反射的光线),则( )A 、使入射光按图中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则红光首先射出ab 面B 、使入射光按图中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则紫光首先射出ab 面C 、使入射光按图中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则红光首先射出ab 面D 、使入射光按图中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则紫光首先射出ab 面 【考点剖析】本题要求掌握全反射棱镜的特点、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不同色光的临界角的大小关系及相应的数学知识。

【详细解析】答案:A 。

当入射光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进入棱镜中的折射光线也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它再射到ab 面上时的入射角将逐渐变小,减小到临界角以下时,从ab 面上就会有光线射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