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技术
初中数学 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数列的找规律: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 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1,2,3, 4, 5,…….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三)看例题: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0、3、8、15、24……,序列号:1、2、3、4、5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例:4,16,36,64,?,144,196,…?(第一百个数)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三、基本步骤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四、练习题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24,······2,5,10,17,26,·····0,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例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1)5,7,11,19,35,67...(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例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4、3^2-1^2=8×1 5^2-3^2=8×2 7^2-5^2=8×3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五、对于数表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下面是常用的一些求和公式:。
斐波那契原理
斐波那契原理
斐波那契原理,也称黄金分割原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文化中的数学原理。
它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特性,即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植物的叶子排列、贝壳的螺旋形状、音乐的旋律等都可以使用斐波那契数列来描述。
斐波那契原理可以应用于设计、艺术、建筑等领域,使作品更加美观和和谐。
例如,黄金矩形就是一种基于斐波那契原理的比例关系,它的长和宽比例为1:1.618,被认为是最美的比例关系。
在建筑中,许多著名的建筑和艺术品也都使用了斐波那契原理,例如埃及金字塔、拱门、哥特式教堂等。
斐波那契原理不仅可以用于美学方面的设计,还可以应用于商业和金融领域。
例如,斐波那契回调理论就是一种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技术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股市、期货等市场中。
斐波那契原理还可以用于分析人类行为和决策的模式,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总之,斐波那契原理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数学原理,它在自然界和人类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美学、商业还是行为分析,它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启示。
- 1 -。
数列递推关系
数列递推关系数列递推关系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数列中的每个元素与它的前一个或前几个元素的关系。
在数学和应用数学中,数列递推关系被广泛用于解决各种问题,比如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
数列递推关系有两种形式:线性递推和非线性递推。
线性递推是指数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前几个元素的线性组合。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就是一个著名的线性递推数列,它的每个元素都是前两个元素的和。
非线性递推则指数列中的每个元素与它前几个元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比如几何数列和指数数列。
线性递推关系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描述,比如斐波那契数列的公式为An = An-1 + An-2,其中An表示数列中第n个元素,An-1表示第n-1个元素,An-2表示第n-2个元素。
这个公式表达了斐波那契数列中每个元素与前两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递推关系则无法用简单的公式来表示,通常需要通过递归或迭代的方式来计算。
比如几何数列的递推关系为An = An-1 * r,其中r为公比,表示数列中每个元素与前一个元素的比值。
这个递推关系说明了几何数列中每个元素与前一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数列递推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在计算机科学中,递推关系常被用于算法设计和性能分析。
在物理学中,递推关系可以描述连续物理系统的运动规律。
在经济学中,递推关系可以解释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之,数列递推关系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数列中每个元素与它的前一个或前几个元素的关系。
它可以通过线性递推和非线性递推两种形式来表示。
数列递推关系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数列公式知识点总结
数列公式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序列,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实数,甚至是复数。
数列通常用a1, a2, a3, ... , an来表示,其中ai表示第i个项。
数列中的项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律排列,得到不同类型的数列,比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数列中的项可以是递增的、递减的,也可以交替变化。
数列中的项有时还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二、常见的数列类型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 = a1 + (n-1)d,其中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Sn =n/2(a1+an)。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 = a1 *q^(n-1),其中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Sn =a1*(q^n - 1)/(q - 1)。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规律是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是Fn = Fn-1 + Fn-2,其中F1 = 1, F2 = 1。
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是项数很多时,相邻两项的比值趋近于黄金分割比例。
4. 等差减数列等差减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规律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一项减去公差。
等差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 = an-1 - d,其中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5. 等差乘数列等差乘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规律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一项乘以公比。
等差乘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 = an-1 * q,其中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
三、数列公式的应用数列公式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在数学、物理、经济等各个领域中都有数列的应用。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1.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广泛应用于数学中的求和问题。
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
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字。
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都离不开数列的运用。
本文将探讨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一、自然科学中的数列应用1. 物理学中的数列应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数列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运动学中,常常会涉及到时间和位置、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物体按照规律运动时,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都可以表示为数列。
通过数列的分析,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趋势。
2. 化学中的数列应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数列在化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上。
例如,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数列来表示。
通过数列的分析,可以研究反应速率、反应程度等化学动力学参数。
二、社会科学中的数列应用1. 统计学中的数列应用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数列在统计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人口统计研究中,常常会涉及到人口的年龄、性别、地区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数列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人口结构、人口变化趋势等重要结果。
2. 经济学中的数列应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下如何选择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数列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指标的预测和分析上。
例如,国民经济中的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数列来表示和分析,通过数列的预测和分析,可以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三、数列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1. 电路中的数列应用在电子工程中,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信号传输中,根据不同的调制方式,信号可以用二进制数列、多进制数列、矩阵数列等不同形式表示。
通过数列的编码和解码,可以实现信号的高效传输和正确解读。
2. 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列应用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
数列不等式
数列不等式数列不等式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也是解决特定问题的基本技术之一。
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数学直觉,构建可操作的数学模型,以及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关系。
一般地,数列不等式表示一个或多个等号组成的不等式,通常是以两两等式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即:若X1≤X2≤X3≤ (X)则,X1+X2+X3+…+Xn≤n(X1+Xn)2数学研究者经常使用这类不等式来描述给定的数列的范围,以及这些数列的几何发展情况。
例如,某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用如下变量替代:Sn=X1+X2+X3+ (X)这些变量可作为连续的函数。
通过不等式的方式来描述这些函数,通常可以提出一定的结论,甚至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数学研究体系。
不等式可以用来描述给定的数列和函数,例如可以利用不等式提出如下结论:若给定函数f(x)满足f(x)≤a,则f(x1)+f(x2)+…+f(xn)≤na2此外,如果f(x)的导函数的值存在,不等式往往用来描述导函数的大小或值的确定性。
例如,若函数f(x)的导函数g(x)存在,可以提出如下结论:若g(x)≤g1,则f(x1)+f(x2)+…+f(xn)≤ng1n不等式用来描述函数的空间形状和时间发展也是如此。
比如,有一类函数叫做凸函数,它以特定的形式出现:f(x)≤f(x1)+f′(x1)(xx1)其中,f′(x1)是函数f(x)在x1点处的导函数。
上述不等式可用来表示函数f(x)的单调性和凸性。
此外,不等式可以用来解释随机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事件的概率关系。
例如,假设有A、B、C三次事件,看作A事件概率P(A),B事件概率P(B),C事件概率P(C)。
那么根据不等式的概念,可以推出: P(A∪B∪C)≤P(A)+P(B)+P(C)这个不等式说明,A、B和C三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一定比分别发生的概率之和要小。
数列不等式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
它能够有效地提升模型的效率,模拟实际发生事件的过程,开发更为实用的决策策略。
数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运输成本控制
利用数列分析,可以精确 计算运输成本,为企业制 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供依 据。
运输安全保障
通过数列分析,可以发现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运输安 全。
04
CATALOGUE
医学与健康
医学研究
疾病预测
药物研发
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配合比设计对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列 的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钢材的规格与数列
在建筑工程中,钢材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不同规格的钢材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适用范围 ,通过数列的方法可以对各种规格的钢材进行分类和排列,便于工程中选用合适的钢材规格。
药物副作用监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用药数据,可以及时发现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
05
CATALOGUE
教育与培训
课程设计
数学课程
数列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用于教授学生数列的基本概念、 性质和计算方法。
编程课程
在编程中,数列常用于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如数组和链表等。
经济学课程
在经济学中,数列用于描述经济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如时间序 列分析。
物流管理
01
02
03
库存管理
利用数列表示不同商品的 销售量,可以预测商品的 库存需求,避免库存积压 和浪费。
配送路线优化
通过数列分析,可以找到 最优的配送路线,降低物 流成本和提高配送效率。
物流数据分析
利用数列分析,可以对物 流数据进行挖掘和可视化 ,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的 决策。
数列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
数列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数列,顾名思义,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数列是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个概念,几乎贯穿于数学的各个分支中。
数列在古希腊时期已经被研究。
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研究者提出了关于完全立方体的“对角线”的问题,求出了$\sqrt{2}$这个数,从而使代数这一学科得以迈向新的高峰。
在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数列,并且给它们取了名字,比如斐波那契数列。
但是,在当时,数列研究并没有引起注目。
直到十七世纪,数列的研究才开始真正起飞。
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和莱布尼茨都对数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牛顿发现了一个无限长的、级数收敛的数列,称之为牛顿级数,这个级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很重要的应用。
莱布尼茨则发现了一种求和方法,称之为莱布尼茨公式。
十九世纪末期,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其中就包括了无穷数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极大地推进了数列的研究。
现代数学中,数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数列以它的数学定义和性质出现在各种不同领域的数学和科学中,特别是从级数、微积分和微分方程中,数列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数列的发展趋势随着自然科学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数列作为一种在理论与实际应用环节上具有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正在成为计算机领域的基石。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算法的不断进步,数列计算技术的实时性、稳定性也将不断提高。
在GPGPU(通用计算图形处理器)系统中,数列公式往往能够运行得非常快,因为它们可以很好地映射到GPU的SIMD(单指令多数据流)核心上。
数列也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比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对句子和文章进行向量化表示时就需要将其拆分为单词的数列。
除此之外,数列还被广泛应用于密码学、图形学、网络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数列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总之,数列作为一种基础的数学概念,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列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数列极限定义
数列极限定义
数列极限定义是数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数列的特征和它们如何改变。
一般来说,数列极限定义是定义或描述一个数列的连续变化的最简单的方法。
主要用于让学习者了解数列的基本特征,并指导他们做出对此数列的进一步分析和认识。
在数学中,极限定义的形式是用一个表达式来表示某种特定数列的极限行为。
极限定义中的表达式可以是常数、无穷小量或某种函数。
在一些简单的情况下,极限定义可以指定某一特定数列的极限值;而在复杂的情况下,极限定义可以指定某一特定数列的各种形式的极限行为。
大多数极限定义的计算都是基于泰勒展开式,即把一个函数拆分成一系列无穷小的量。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具体地分析函数。
它也为极限定义提供了可行的计算方法,可以把无穷小的量转换为可以计算的值。
极限定义是比较灵活的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各种数列。
它可以用来分析数列的极限值、曲线的波动特性,并指导以一定的数字函数为基础的数列的运算。
极限定义也可以用来推导和近似一些数学表达式,例如求解微积分方程的积分的极限。
极限定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列的特征和运算规律,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除了可以计算特定的数学问题外,它还可以用来解释数学概念、表达式和数学结构更复杂的结构。
总之,数列极限定义是数学中一个极其重要而有力的概念。
它可
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数列的特征和它们如何变化,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
数列中的规律
数列中的规律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是一组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数。
数列中的规律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存在的一种有序的关系。
在数学中,研究数列的规律与性质有助于我们揭示数学的奥秘,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
一、等差数列的规律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差值恒定的特殊数列。
在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固定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被称为公差。
以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 an 表示数列中的第 n 项,a1 表示数列的首项,n 表示数列中的项数,d 表示公差。
等差数列的规律非常明显,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值恒定。
例如,数列2, 5, 8, 11, 14就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的规律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的比值恒定的特殊数列。
在等比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相等,这个比值被称为公比。
以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 an 表示数列中的第 n 项,a1 表示数列的首项,n 表示数列中的项数,r 表示公比。
等比数列的规律比较抽象,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例如,数列2, 4, 8, 16, 32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三、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规律是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
也就是说,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一般形式表示为:F(n) = F(n-1) + F(n-2),其中 F(n)表示数列中的第 n 项,F(n-1) 表示数列中的第 n-1 项,F(n-2) 表示数列中的第 n-2 项。
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特别有趣,常常可以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找到它的身影。
例如,兔子繁殖、植物生长等都可以用斐波那契数列来描述。
四、其他常见数列的规律除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数学中还存在其他各种各样的数列,它们具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递归数列是一种通过递归关系来定义的数列,每一项都由前一项或前几项求得;自然数数列是一种最简单的数列,即从1开始,依次递增1。
斐波那契数列规律在股票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规律在股票应用
在股票应用中,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技术分析工具。
斐波那契数列所体现
的规律,通常被用于预测股票趋势和价格波动。
斐波那契数列定义为一串数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例如,斐波那契
数列的前几个数字为1, 1, 2, 3, 5, 8, 13, 21, 34, 55等。
斐波那契数列常被用于分析股票价格、成交量等参数变化的规律。
股票价格的波动通常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而斐波那契数列便是一种基于周期性规律的
研究方法。
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可以帮助应用者找到趋势的支撑和阻力位。
例如,当股票价格逐步上升时,应用者可以用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来预测股票价格的
下一个支撑位。
一般而言,斐波那契数列中的38.2%和50%是股票价格下一轮反弹的支撑位;而61.8%则是股票价格下跌时的支撑位。
应用者可以将这些数字应用到股票价格的分析中,预测出下一轮股票价格的趋势。
总之,斐波那契数列在股票分析和趋势预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斐波
那契数列的灵活运用,应用者可以更好地预测股票价格趋势,并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数列的找规律
数列的找规律: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1,2,3, 4, 5,…….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0、3、8、15、24……,序列号:1、2、3、4、5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例:4,16,36,64,,144,196,…(第一百个数)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三、基本步骤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四、练习题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24,······2,5,10,17,26,·····0,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1)5,7,11,19,35,67...(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4、3^2-1^2=8×1 5^2-3^2=8×2 7^2-5^2=8×3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五、对于数表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
数列的找规律
数列的找规律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数列的找规律: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所以,第n位数是:2+n2-1=n2+1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1,2,3,4,5,…….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三)看例题: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B:2、4、8、16.增幅是2、4、8...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0、3、8、15、24……,序列号:1、2、3、4、5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例:4,16,36,64,?,144,196,…?(第一百个数)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三、基本步骤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四、练习题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24,······2,5,10,17,26,·····0,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1)5,7,11,19,35,67...(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4、3^2-1^2=8×15^2-3^2=8×27^2-5^2=8×3……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五、对于数表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
教案数列的应用和拓展
教案数列的应用和拓展教案:数列的应用和拓展一、引言数列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本教案旨在介绍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进一步拓展数列的应用领域。
二、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通常用字母an表示。
数列可以根据规律进行分类,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相等,而等比数列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相等。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等差数列)或an =a1 * q^(n-1)(等比数列),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等差数列)或q 为公比(等比数列),n为项数。
数列的基本性质包括子数列、前n项和、通项公式等。
子数列是从原数列中选取某些项按原有顺序组成的数列。
前n项和是指将数列的前n项相加得到的和。
通项公式是描述数列通项与项数n之间的关系。
三、数列的应用1. 经济学中的应用数列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内商品价格的变化,建立一个数列来描述其价格的波动情况。
通过分析数列的规律,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未来商品价格的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2.自然科学中的应用数列在自然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研究物种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可以建立一个数列来记录每个时期的物种数量。
通过分析数列的特点,科学家可以了解物种数量的增长或减少趋势,为生态保护和物种管理提供参考。
3.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编程中,可以利用数列来设计算法,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可以帮助算法设计者优化程序,提高计算效率。
四、数列的拓展应用除了以上介绍的领域,数列还有许多拓展应用。
以下是一些数列的拓展应用示例:1. 金融学中的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都依赖于前一项。
在金融学中,递推数列常用于计算复利、投资收益等问题。
通过建立递推数列模型,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金融决策。
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列算法
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列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算法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数列算法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在数学、物理、金融、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数列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逻辑和计算方法,对给定的数列进行计算和分析的算法。
其中最基本的算法是求和算法和求平均算法。
但是随着计算机容量的增大和计算速度的提高,数列算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下将介绍数列算法中的一些常用的算法和应用。
一、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例如:0、1、1、2、3、5、8、13、21、34……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动态规划中,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于求解最大子序列和等问题。
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一个数列转换为其傅里叶变换的算法。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一个信号或数列分解为若干个频率的和,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信号处理或图像处理。
而快速傅里叶变换则是一种计算傅里叶变换效率较高的算法。
在图像处理中,可以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来进行图像的频域滤波、图像增强等操作。
三、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指将一个无序的数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的算法。
目前常用的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等。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本的算法之一,其在数据库、数据分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动态规划算法动态规划算法(Dynamic Programming)是一种常用的优化问题求解算法。
动态规划适用于多阶段决策问题和最优化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求解子问题的最优解,从而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在计算机科学中,动态规划算法可以用于求解最大子序列和、背包问题等问题。
五、分形算法分形算法是一种通过简单的规则创造复杂形式的算法。
分形算法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生成复杂的自然景象、建筑物、地形等。
斐波那契数列的科技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的科技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在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加密技术
斐波那契数列被广泛应用于加密技术中,例如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序列生成器可以用于加密密钥的生成。
此外,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多项式哈希函数也被用于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2. 金融市场
斐波那契数列在金融市场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为在金融市场中,许多事件都是基于对趋势和周期性的预测。
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于预测股票价格的波动和趋势,也可以预测汇率和商品价格的变化。
3. 图像处理
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性和对称性在图像处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图案可以用于设计出更美观和精确的图案,也可以用于生成自然、生物或几何形态的图像,提高图像处理的细节和精度。
4. 算法设计
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于算法设计,例如动态规划、贝叶斯网络和遗传算法等。
这些算法都是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优化和处理,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精度。
总之,斐波那契数列在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各种技术问题的解决和创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列叠加法
数列叠加法
数列叠加法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数学技术,它可以用于解决问题,计算结果或构建程序。
它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可以将一系列的分解数字加起来,以形成更大的数字。
比如,如果我们想求和1 + 2 + 3 + 4 + 5,我们可以先求和1 + 2,得到3,然后求和3 + 4,得到7,
再求和7 + 5,得到12。
数列叠加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知识,它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比如,假设一家公司在一个月内生产了100台电视,了200台电脑,300条通讯线,要计算总数量,可以使用数列叠加法,即100 + 200 + 300 = 600。
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在一个月内,该公司的总数量
是600。
数列叠加法并不仅仅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还可以用于计算复杂的数学公式。
比如,求解费马级数的和可以使用数列叠加法。
费马级数是一种不断叠加同一个基数的级数,公式为:1+1/2+1/4+1/8+……+1/2^n,这里n是一个正整数,我们可以使用数列叠加法来求和这个级数,即1 + 1/2 + 1/4 + 1/8 +… + 1/2^n = 2 - 1/2^n,么级数的和就是2减去1除以2的n次方。
另外,数列叠加法也可以用于构建程序。
比如,如果要编写一个根据输入数字计算结果的程序,我们可以使用数列叠加法,比如,如果输入的数字是1,2,3,4,5,我们可以把它们加起来,得到结果15,并将其输出出来。
总之,数列叠加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数学技术,它可以用于解
决实际问题,计算复杂数学公式或构建程序,为学习者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因此,学习者们应该加以重视,不断学习,增长数学知识,并有效地运用数列叠加法来解决问题。
几种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求和
几种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求和求解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求和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概念来说明这个问题,即什么是“非等差”和“非等比”的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在每一项的后面的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例如,4,7,10,13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因为它们之间的差都是3。
等比数列是指其中任意项和前一项之间的比率都是固定的常数,例如2,4,8,16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因为它们之间的比率为2。
因此,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求和的意思是,一个数列的每一项和它的前一项之间的差不是一个常数,而且它们之间的比率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对于这种方程,学生们通常会感到困惑,因为它不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非常有用的公式来计算求和。
求非等差,非等比数列的求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仍然可以通过积分解决。
积分是一种数学技术,用于计算未知函数的积分或累加和。
它是通过对函数图形的分割和评估,从而得到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的求和的方法。
除了使用积分,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而灵活的数学方法来求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求和。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线性变化公式。
线性变化公式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即一个线性函数,该函数对d次方的变化量,其中d是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距。
然后,通过计算线性函数的求和来求得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的求和,这在计算上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递推法来求解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的求和。
在递推法中,我们将数列分解形成一系列递推项,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一个小变化量。
然后,通过将这些项累加起来,我们就可以求得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的求和。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技巧性方法来求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的求和。
其中,我们可以将一个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变换为一个等差数列。
然后,我们只需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应用于变换后的数列,就可以求得该数列的最终求和了。
综上所述,求解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求和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积分、线性变换公式、递推法以及技巧性方法。
斐波那契数列递归算法优化
斐波那契数列递归算法优化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由于其简单易懂的规律和高效的算法实现,成为了很多编程语言的入门练手题目。
在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过程中,递归算法是最常用的实现方式之一。
然而,递归算法存在一些性能问题,需要进行优化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一、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的和。
数列的前几个数是:0、1、1、2、3、5、8、13、21、34、……。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算法实现如下:```function fibonacci(n) {if (n <= 1) {return n;}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二、递归算法的性能问题递归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代码逻辑清晰,但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其性能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递归算法的主要性能问题有两个:1.递归栈溢出:递归算法需要占用系统栈的空间,当递归层数过多时,会导致栈溢出,程序崩溃。
2.重复计算:递归算法计算斐波那契数列时,会多次计算相同的值,浪费了计算资源,影响了算法的效率。
三、递归算法的优化为了解决递归算法的性能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式:1.尾递归优化:尾递归优化是一种技术,可以将递归算法转化为迭代算法,从而避免了递归栈溢出问题。
尾递归优化的实现方式为将每个递归调用的结果传递给下一个递归函数,从而避免了递归栈的不断增长,提高了算法的性能。
2.记忆化搜索:记忆化搜索是一种技术,可以避免重复计算问题。
记忆化搜索的实现方式为,在递归计算每个值时,将其结果存储在一个数组中,当需要计算相同值时,直接从数组中获取结果,避免了重复计算。
下面是尾递归优化和记忆化搜索的斐波那契数列实现代码:```// 尾递归优化function fibonacciTail(n, a = 0, b = 1) {if (n === 0) {return a;}if (n === 1) {return b;}return fibonacciTail(n - 1, b, a + b);}// 记忆化搜索function fibonacciMemo(n, memo = []) {if (memo[n] !== undefined) {return memo[n];}if (n <= 1) {memo[n] = n;} else {memo[n] = fibonacciMemo(n - 1, memo) + fibonacciMemo(n - 2, memo);}return memo[n];}```四、总结斐波那契数列问题是一个简单易懂的数学问题,递归算法是其最常用的实现方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2013年高考会这样考】1.考查运用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的基本量问题. 2.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前n 项和公式及综合应用. 【复习指导】1.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等. 2.掌握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基础梳理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a n =a 1+(n -1)d . 3.等差中项 如果A =a +b2,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n ,m ∈N *).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m +n =p +q , 则a m +a n =a p +a q (m ,n ,p ,q ∈N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 (4)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也是等差数列. (5)S 2n -1=(2n -1)a n .(6)若n 为偶数,则S 偶-S 奇=nd2;若n 为奇数,则S 奇-S 偶=a 中(中间项). 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若已知首项a 1和末项a n ,则S n =n a 1+a n2,或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则其前n 项和公式为S n =na 1+n n -2d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S n =d 2n 2+⎝ ⎛⎭⎪⎫a 1-d 2n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S n =An 2+Bn (A ,B 为常数).7.最值问题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大值,若a 1<0,d >0,则S n 存在最小值.1. 一个推导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a 1+a 2+a 3+…+a n ,① S n =a n +a n -1+…+a 1,②①+②得:S n =n a 1+a n2.2.两个技巧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 -2d ,a -d ,a ,a +d ,a +2d ,….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 -3d ,a -d ,a +d ,a +3d ,…,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3.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对于n ≥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 n -a n -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 n -1=a n +a n -2(n ≥3,n ∈N *)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 n =pn +q ; (4)前n 项和公式法:验证S n =An 2+Bn .注 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双基自测1.(人教A 版教材习题改编)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2+a 8=12,则a 5等于( ). A .4 B .5 C .6 D .7 解析 a 2+a 8=2a 5,∴a 5=6. 答案 C2.设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若a 6=2且S 5=30,则S 8等于( ).A .31B .32C .33D .34解析 由已知可得⎩⎪⎨⎪⎧a 1+5d =2,5a 1+10d =30,解得⎩⎪⎨⎪⎧a 1=263,d =-43.∴S 8=8a 1+8×72d =32.答案 B3.(2011·江西)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S m =S n +m ,且a 1=1.那么a 10=( ). A .1 B .9 C .10 D .55解析 由S n +S m =S n +m ,得S 1+S 9=S 10⇒a 10=S 10-S 9=S 1=a 1=1. 答案 A4.(2012·杭州质检)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2=3,a 6=11,则S 7等于( ). A .13 B .35 C .49 D .63 解析 ∵a 1+a 7=a 2+a 6=3+11=14,∴S 7=a 1+a 72=49.答案 C5.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7,a 5=a 2+6,则a 6=________. 解析 设公差为d . 则a 5-a 2=3d =6, ∴a 6=a 3+3d =7+6=13. 答案 13考向一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例1】►(2011·福建)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1,a 3=-3.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a n }的前k 项和S k =-35,求k 的值. [审题视点] 第(1)问,求公差d ; 第(2)问,由(1)求S n ,列方程可求k .解 (1)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a n =a 1+(n -1)d . 由a 1=1,a 3=-3可得1+2d =-3.解得d =-2.从而,a n =1+(n -1)×(-2)=3-2n . (2)由(1)可知a n =3-2n . 所以S n =n [1+-2n2=2n -n 2.进而由S k =-35可得2k -k 2=-35. 即k 2-2k -35=0,解得k =7或k =-5. 又k ∈N *,故k =7为所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知三可求二,如果已知两个条件,就可以列出方程组解之.如果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几何意义去考虑也可以.体现了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1】 (2011·湖北)《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________升.解析 设竹子从上到下的容积依次为a 1,a 2,…,a 9,由题意可得a 1+a 2+a 3+a 4=3,a 7+a 8+a 9=4,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有4a 1+6d =3①,3a 1+21d =4②,由①②可得d=766,a 1=1322,所以a 5=a 1+4d =1322+4×766=6766. 答案6766考向二 等差数列的判定或证明【例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n +2S n ·S n -1=0(n ≥2),a 1=12.(1)求证:⎩⎨⎧⎭⎬⎫1S n 是等差数列;(2)求a n 的表达式.[审题视点] (1)化简所给式子,然后利用定义证明. (2)根据S n 与a n 之间关系求a n .(1)证明 ∵a n =S n -S n -1(n ≥2),又a n =-2S n ·S n -1, ∴S n -1-S n =2S n ·S n -1,S n ≠0,∴1S n -1S n -1=2(n ≥2).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1S n 是以1S 1=1a 1=2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解 由(1)知1S n =1S 1+(n -1)d =2+(n -1)×2=2n ,∴S n =12n .当n ≥2时,有a n =-2S n ×S n -1=-12n n -,又∵a 1=12,不适合上式,∴a n=⎩⎪⎨⎪⎧12,n =1,-12n n -,n ≥2.等差数列主要的判定方法是定义法和等差中项法,而对于通项公式法和前n 项和公式法主要适合在选择题中简单判断.【训练2】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是n 的二次函数,且a 1=-2,a 2=2,S 3=6. (1)求S n ;(2)证明: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1)解 设S n =An 2+Bn +C (A ≠0),则⎩⎪⎨⎪⎧-2=A +B +C ,0=4A +2B +C ,6=9A +3B +C ,解得:A =2,B =-4,C =0. ∴S n =2n 2-4n .(2)证明 当n =1时,a 1=S 1=-2.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4n -[2(n -1)2-4(n -1)] =4n -6.∴a n =4n -6(n ∈N *).当n =1时符合上式,故a n =4n -6, ∴a n +1-a n =4, ∴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考向三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例3】►设等差数列{a n }满足a 3=5,a 10=-9. (1)求{a n }的通项公式;(2)求{a n }的前n 项和S n 及使得S n 最大的序号n 的值. [审题视点] 第(1)问:列方程组求a 1与d ;第(2)问:由(1)写出前n 项和公式,利用函数思想解决. 解 (1)由a n =a 1+(n -1)d 及a 3=5,a 10=-9得⎩⎪⎨⎪⎧a 1+2d =5,a 1+9d =-9,可解得⎩⎪⎨⎪⎧a 1=9,d =-2.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2n . (2)由(1)知,S n =na 1+n n -2d =10n -n 2.因为S n =-(n -5)2+25,所以当n =5时,S n 取得最大值.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常用的方法:(1)利用等差数列的单调性或性质,求出其正负转折项,便可求得和的最值.(2)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A 、B 为常数)为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训练3】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S 15,求当n 取何值时,S n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解 法一 ∵a 1=20,S 10=S 15,∴10×20+10×92d =15×20+15×142d ,∴d =-53.∴a n =20+(n -1)×⎝ ⎛⎭⎪⎫-53=-53n +653. ∴a 13=0.即当n ≤12时,a n >0,n ≥14时,a n <0.∴当n =12或13时,S n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2×20+12×112×⎝ ⎛⎭⎪⎫-53=130.法二 同法一求得d =-53.∴S n =20n +n n -2·⎝ ⎛⎭⎪⎫-53 =-56n 2+1256n=-56⎝ ⎛⎭⎪⎫n -2522+3 12524.∵n ∈N *,∴当n =12或13时,S n 有最大值, 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 法三 同法一得d =-53.又由S 10=S 15,得a 11+a 12+a 13+a 14+a 15=0. ∴5a 13=0,即a 13=0.∴当n =12或13时,S n 有最大值, 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考向四 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例4】►设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前6项和为36,S n =324,最后6项的和为180(n >6),求数列的项数n .[审题视点] 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m ,n ,p ,q ∈N *)用此性质可优化解题过程.解 由题意可知a 1+a 2+…+a 6=36①a n +a n -1+a n -2+…+a n -5=180②①+②得(a 1+a n )+(a 2+a n -1)+…+(a 6+a n -5)=6(a 1+a n )=216. ∴a 1+a n =36.又S n =n a 1+a n2=324,∴18n =324.∴n =18.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性质m +n =p +q ⇒a m +a n =a p +a q 与前n 项和公式S n =n a 1+a n2结合在一起,采用整体思想,简化解题过程.【训练4】 (1)设数列{a n }的首项a 1=-7,且满足a n +1=a n +2(n ∈N +),则a 1+a 2+…+a 17=________.(2)等差数列{a n }中,a 1+a 2+a 3=-24,a 18+a 19+a 20=78,则此数列前20项和等于________. 解析 (1)∵a n +1-a n =2,∴{a n }为等差数列. ∴a n =-7+(n -1)·2,∴a 17=-7+16×2=25,S 17=a 1+a 172=-7+2=153.(2)由已知可得(a 1+a 2+a 3)+(a 18+a 19+a 20)=-24+78⇒(a 1+a 20)+(a 2+a 19)+(a 3+a 18)=54⇒a 1+a 20=18⇒S 20=a 1+a 202×20=182×20=180.答案 (1)153 (2)180阅卷报告6——忽视a n 与S n 中的条件n ≥2而致误【问题诊断】 在数列问题中,数列的通项a n 与其前n 项和S n 之间存在下列关系:a n =\b\lc\{\rc\ (\a\vs4\al\co1(S 1n =,,S n -S n -1n这个关系对任意数列都是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式是分段的,在n =1和n ≥2时这个关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解题中经常出错的一个地方,在使用这个关系式时要牢牢记住其“分段”的特点.【防范措施】 由a n =S n -S n -1求出a n 后,一定不要忘记验证n =1是否适合a n .【示例】►(2009·安徽改编)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2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2-b n .求数列{a n }与{b n }的通项公式. 错因 求a n 、b n 时均未验证n =1. 实录 ∵a n =S n -S n -1,∴a n =2n 2+2n -2(n -1)2-2(n -1)=4n . 又T n =2-b n ,∴b n =T n -T n -1=2-b n -2+b n -1, 即b n =12b n -1,∴b n =⎝ ⎛⎭⎪⎫12n -1=21-n .正解 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2n -2(n -1)2-2(n -1)=4n , 又a 1=S 1=4,故a n =4n ,当n ≥2时,由b n =T n -T n -1=2-b n -2+b n -1, 得b n =12b n -1,又T 1=2-b 1,∴b 1=1,∴b n =⎝ ⎛⎭⎪⎫12n -1=21-n.【试一试】 已知在正整数数列{a n }中,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18(a n +2)2.(1)求证:{a n }为等差数列.(2)若b n =12a n -30.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的最小值.[尝试解答] (1)证明:当n =1时,S 1=a 1=18(a 1+2)2,∴(a 1-2)2=0,∴a 1=2.当n ≥2时,a n =S n -S n -1=18(a n +2)2-18(a n -1+2)2,∴a n -a n -1=4, ∴{a n }为等差数列.(2)由(1)知:a n =a 1+(n -1)4=4n -2, 由b n =12a n -30=2n -31≤0得n ≤312.∴{b n }的前15项之和最小,且最小值为-225.11.从函数的角度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a 1+(n-1)d=d ·n+ a 1-d, 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式;从图像上看,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n,n a )均匀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不难得出,任两项可以确定一个等差数列.12、对等差数列的前n 项之和公式的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 项之和公式可变形为n d a n d S n )2(212-+=,若令A =2d ,B =a 1-2d,则n S =An 2+Bn.13、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如已知,a 1,a n ,d ,n S ,n 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