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

合集下载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分享
分享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分享的特点是使交往双方共享物品拥有者的资源并使双方受益。婴幼儿不与人分享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婴幼儿的分享观念没有形成。二是家庭教育不当.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VS
道德概述
道德和品德
(1)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用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与行为。品德则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是个体遵照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或倾向。(2)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其发生、发展服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体的存亡和好坏为转移。品德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它的发生、发展依附于具体存在的个人,服从个体心理的发展规律,也服从社会的发展规律。(3) 二者的内容不同。道德是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只是道德在个体上的反映和表现,是道德内化的结果。(4)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因素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
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抚养者要为婴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应满足婴幼儿成长和社会化发展中的各种需要,促进他们积极情感的产生;再次,家长还应帮助幼儿注意观察和实践人际互助,逐步向幼儿渗透交往规则。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目 录
CONTENTS
亲社会行为与道德概述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

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分类标准
生日小狗故事
故事描述了母子之间的互动,一位妈妈故意错误地告诉 儿子将会收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因为她想给他一个惊喜。 接着,在妈妈不知道的情况下,儿子发现了他真正的生日礼 物。后来,奶奶问妈妈孩子是否知道他真正的生日礼物(二 级未知问题),以及孩子认为他将会获得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二级错误信念问题)。
两维

眼动实验发现,单人成语第二个字的总阅读时间显著长于物理成 语;随后,互动成语前三字的凝视时间显著长于单人和物理成语。脑 电实验发现,在成语呈现后500~700ms,解读单人和互动成语诱发的 额 区 晚 期 正 成 分 (LPC) 平 均 波 幅 显 著 大 于 解 读 物 理 成 语 ; 之 后 在 700~800ms,解读互动成语诱发的额中区LPC平均波幅显著大于解读单 人和物理成语。眼动注视模式和脑电证据共同印证了理解单个他人的 心理与理解多人的互动心理存在时间和强度上的差异。相对于物理表 征和单人心理的加工,理解更为复杂的互动心理需要更长的加工时间 和更强的神经活动。
二级错误 信念认知
亲社会行 为
同伴接纳

是否与一级错误信念认知条件下一致?
探讨问题二


二级错误信念认知 亲社会行为
重要性?
同伴接纳

(年龄因素)对其预测作用?
二 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从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所普通幼儿园随机选取小班、 中班、大班的116 名儿童作为被试,有效被试113人。包括男孩62名, 女 孩51名, 年龄分布在40个月到79个月之间, 平均年龄为59. 7个月。根据 3—6岁中点5岁1个月,把被试分为两组:年长组(5岁以上组,N=57)与年幼 组(5岁以下,N=56)。 (二)研究工具 1.二级错误信念认知测量 采用了Sullivan,,Zaitchik等人设计的测量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新故事( new story)范式,“生日小狗故事”和 “小画书故事”。 2.同伴接纳的测量 Coie和Dodge的“两维五组的”方法。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评定 采用陈欣银等人设计的儿童行为量表(CBCL教师版)中的亲社会因子来评定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呢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呢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呢?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

如:同情、关心、谦让、互助和共享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游戏对小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

因此,游戏是小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小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并且可使小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而游戏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动作,模仿性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愿望。

一、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二、满足好奇心的需要。

三、满足幼儿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四、满足幼儿自我肯定的需要。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把学习型组织的技能要求归结为“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受此启发,笔者将学习、实践、培训、合作、研究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项修炼”。

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学习是源泉,利于更新思想,提升教育理念,实现自我超越;实践是根基,利于转变行为,革新工作方式,改善心智模式;培训是捷径,利于获取指导,拓宽视野领域,建立共同愿景;合作是外力,利于交往互动,开展深度汇谈,整合团体智慧;研究是动力,利于系统思考,敏锐洞察渐变,推进整体改革。

这“五项修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教师只有通过“五项修炼”才能快速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

具体而言。

其本质是:第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意味着幼儿园教师是研究者。

第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尤其是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

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摘!要!采用, 新故事对来自两所幼儿园的( 探查了这一阶段儿 $ $名 $ !/ 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进行了测查! 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但是儿童对于二级 #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 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 !年 ! /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对于信念问题的错误回答主要基 ! 于一级推理! 相当一部分的/岁儿童能够基于二级推理对信念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 发展不是一个全或无的过程! 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心理理论! 二级未知! 二级错误信念& 分类号!M J # #
) ) ( ( $ % $ ! ! &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 ! 知( 虽然儿童心理
理论的发展水平因社会经验和测查任务的不同而有 所变异! 但是一般来说! 儿童在#岁左右能够达到对 错误信念的认知& 然而! 这些研究仅探讨了儿童对 于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I 描述个 @ O : @ O等人指出! 体对真实事件的思考 " 一级信念 # 对于解释他们与 物% 与人之间的互动固然起关键作用! 但是并不能充 分揭示社会互动的本质 展的研究早已表明
$ ! K !
$ ! J !
心!!理!!学!!报
$ /卷
) ( / 的结果( 但是他们发现! 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 !
认识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学前期作为儿童二级错 误信念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对于这一阶段个体二级 错误信念认知发展状况的考察! 能够为我们提供儿 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生发展以及儿童心理理论 的纵向发展状况的有价值的信息& 鉴于此! 本研究 旨在采用 1 新故事 ! 探讨我国 C T 8 9 9 8 7 :等人设计的 , 学前儿童获得, 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关键年龄及其 发展&

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

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

本科毕业论文(2016届本科毕业生)题目: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学生姓名:张月荣学生学号:12034003学院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张珊珊二零一六年五月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引言 (1)1文献综述 (2)1.1核心概念界定 (2)1.1.1亲社会行为 (2)1.1.2儿童亲社会行为表现 (2)1.1.3禁止性行为 (2)1.1.4儿童禁止性行为表现 (2)1.1.5儿童道德情绪归因 (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2)1.2.2对婴幼儿早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2)1.2.3助人行为的研究 (3)1.2.4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 (3)1.3以往研究不足 (4)1.4问题提出 (4)1.4.1研究目的 (4)1.4.2研究假设 (4)1.5研究意义 (4)1.5.1理论意义 (4)1.5.2现实意义 (5)2研究方法 (5)2.1研究对象 (5)2.2研究工具的设计 (5)2.3研究程序 (6)2.3.1量表测量 (6)2.3.2确认基线水平 (7)2.3.3亲社会道德困境故事 (8)2.3.4禁止道德困境 (9)2.4.实验假设 (9)3结果分析 (10)3.1儿童亲社会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 (10)3.2儿童亲社会行为在不同需求水平上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 (10)3.3两样本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11)3.4简单愿望故事对亲社会情境故事的回归分析 (11)3.5简单愿望故事对禁止性故事的回归分析 (12)4讨论与建议 (12)4.1讨论 (12)4.1.1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和需求水平上的差异 (12)4.1.2简单愿望故事对亲社会行为和禁止性行为的预测作用 (12)4.1.3建议 (12)4.1.4不足之处 (12)5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录一:实验图片 (17)附录二:故事及问题 (19)附录三:数据 (22)致谢 (28)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

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

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

探讨问题二
二级错误信念认知
亲社会行为
重要性? 同伴接纳
(年龄因素)对其预测作用?
二 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从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所普通幼儿园随机选取小班、 中班、大班的116 名儿童作为被试,有效被试113人。包括男孩62名, 女
孩51名, 年龄分布在40个月到79个月之间, 平均年龄为59. 7个月。根据 3—6岁中点5岁1个月,把被试分为两组:年长组(5岁以上组,N=57)与年幼 组(5岁以下,N=56)。
(二)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 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两类 矛盾的影响模式。本研究者认为5岁以下儿童对于 二级心理状态认知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但 却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
对现实生活的启发
空城计 学校
小红帽 社会交往
思考
1.实验中采用的材料以及整个实验范式可以进一步优化。对于我国心们心理学中国化必须要做的。
(二)研究者发现二级错误信念认知水平高的儿童会表现出 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但在控制年龄效应之后,两者之间不 再存在显著关联。
(三)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级错误信念认知水平还是在二级 错误信念认知水平上,它们都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正向关 联。
对探讨问题二的回答:
(一)本研究发现,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相比, 亲社会行为是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
(2)期望―违反任务:与预期观看任务相同,婴儿也是观看类似的 故事表演, 不同的是, 当演员再次出现时, 此时有两种实验条件, 一种是 演员去玩具原来的位置找, 另一种是演员去玩具现在的位置找, 观察被
试注视演员所寻找的位置的时间。如果婴儿在第一种实验条件下注视 的时间比第二种实验条件下短, 那么说明婴儿能够理解他人的错误信 念。反之, 则表明婴儿不能理解他人错误信念。

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的有关的年龄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的有关的年龄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的有关的年龄知识点母亲印刻与敏感期:0-2岁亲子依恋关键期;1-3岁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书面语学习关键期;0-4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10岁前外语学习的关键期;5岁前音乐学习的关键期;10岁前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期;2-3、5-6岁是儿童掌握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口唇期(0-1岁):口部类型人格障碍;约6个月发展关于他人的概念,从出生到六个月,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肛门期(1-3岁):肛门人格障碍;性器期(3-6岁):恋母情结、恋父情结—— 3岁以后所谓的“性生活”;潜伏期(6-11岁):自居作用;生殖期(11至13岁开始:固着和倒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个发展阶段,解决八对矛盾婴儿期(0-2):基本的信任—不信任;体验希望儿童早期(2-4):自主感—羞怯、疑虑:体验意志学前期(4-7):主动感—内疚感;体验目的学龄期(7-12):勤奋感—自卑感;体验能力青年期(12-18):同一感—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合法延缓期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孤独感;体验爱情成年中期(25-50)繁殖感—停滞感;体验关怀老年期(50—):完善感—厌倦感体验智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建立“客体永久性”——9-12个月;前运算阶段(2-7):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2):形成具体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守恒--可逆) 一般认为8岁达到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2—15):形成抽象思维能力胎儿生长阶段胚种阶段(0-2周)第一次分裂在合子形成36小时后;合子形成13天左右胚胎圆盘开始分化三层;胚胎阶段(3-8周)关键期3-4周开始形成神经系统;4周末心脏泵血同时有心跳;8周末“人样”;“骨化”胎儿阶段(9-38周)10周可区分性别(男婴阴茎形成);13周开始无条件反射形成;13-16女性生殖器官形成;第四个月母亲感觉胎动;17周开始清醒与睡眠,开始新陈代谢;25-28早产存活率50%;29-32早产存活率85% 约266天胎儿降生婴儿期(0-3岁)新生儿(0-1月)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儿童心理的发生感觉的出现标志儿童心理的发生:新生儿的偏视与偏爱的研究;新生儿的感觉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研究婴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㈠大脑形态的发展:⒈脑重增加:0-1岁:390g~660g(成人的50%);3岁:950g (成人的60%);15岁:1400g(成人的95%)和林书不同婴儿期(1-3岁)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⒉大脑皮质的髓鞘化2岁时白质已基本髓鞘化大脑机能的发展⒈脑电波——α波的出现标志婴儿脑成熟;5个月已出现脑电活动⒉大脑皮质——弥散向集中发展;皮质兴奋强于抑制;⒊大脑单侧化——单侧化是渐进的过程;单侧化是恒定的过程5岁以前大脑的损伤不会造成言语功能的丧失婴儿认知的发生发展感觉的发展:嗅觉、味觉味觉感受器胚胎3个月开始15周已成熟;嗅觉胎儿7、8个月视觉胎儿中晚期4、5个月;6月以前具有立体觉(3.5个月);4个月颜色偏爱;听觉5、6个月胎儿已建立听觉系统触觉胚胎2个月第49天胎儿已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4个月以后有够物行为知觉的发生发展颜色知觉;4个月颜色偏爱;图形知觉;3个月可分辨简单形状;8、9月以后获得形状恒常性;4月以前大小知觉恒常,6月以前婴儿能辨别大小深度知觉&空间知觉——视涯试验6月或者3月;2-3月保护性闭眼反应;3岁儿童可辨别上下方位知觉常性8、9月以后获得形状恒常性;4月以前大小知觉恒常客体永久性9-12月婴儿注意的发生1-3个月偏向曲线等不规则图形婴儿记忆的发生发胎儿时期产生前言语阶段(0-1岁)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妊娠中后期(5-8月)母亲语音的偏爱新生儿期(0-1月)声音定位母亲语音的偏爱对成人语音的“同步反应”发音游戏期(2-3、4月)发音游戏互相模仿辨别清浊辅音——获得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语音休修正期(5-8、9个月)学话萌芽期(9-12个月)语音的前言语发展;(吴天敏和许政援) 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多音节阶段(4--8个月),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卡普兰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哭叫”(0—1个月)、“唧唧咕咕”(1—5、6个月) 、“咿呀学语”(6—10个月)、“标准化言语”(11个月)朱曼殊、张仁俊0-4个月单音节阶段4-10个月多音节阶段11-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前言语交流的发展:婴儿9个月原始祈祷、原始陈述——有目的有计划的交流;9个月——工具性行为的仪式化——交流约定性婴儿最早可以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指代关系的词语标志言语的发生(9-11个月)。

(幼儿学前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

(幼儿学前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开展亲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开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根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助于幼儿今后更好的习惯社会,也有利于学校素养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

因此,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含义、阻碍因素及培养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亲社会行为定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关心或打算关心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开展一岁之前,儿童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这表达了儿童最初的一种友好倾向。

能够说儿童在1-2岁时就表现出了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比方,3个月的飞飞和翔翔是一对双胞胎,一天,飞飞因为尿湿了开始哭泣,紧接着翔翔也开始哇哇大哭。

妈妈手忙脚乱的帮他们换尿布,才觉察翔翔全然就没有尿湿,他只是因为飞飞的哭泣而哭泣。

2岁时,儿童越来越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

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人看,或者送给别人玩,有时候拿着自己的玩具参加他人的活动中,有时候关心妈妈做些简单的情况。

尽管这时的儿童专门难弄清别人遭受困境的缘故,但他们却明显的表现出对处于困境的人们的关注。

看着哭泣的同伴,他们会妈妈走进并轻轻拍拍同伴。

会给弄伤手指的母亲拿来创可贴。

2岁以后,随着儿童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会进一步开展。

他们会逐渐的依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关心行为。

比方,5岁的欢欢和佳佳在一起玩玩具,欢欢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搭的玩具,之后心情不行,开始不讲话。

这时佳佳会觉察并抚慰欢欢,并和他一起搭玩具。

3.阻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开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响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

浅谈2~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浅谈2~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浅谈2~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作者:戴晶静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2年第02期2岁以后,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喜欢尝试一些过去不会做的事情,并坚持自己的做法。

同时,幼儿开始出现占有意识,对属于自己的物品,不愿意让他人接触。

在这一时期,随着幼儿的自我意识萌芽,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也开始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也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

成人应重视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2021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宋玥博士领导的“小小助人家”研究团队来到笔者所在的保育中心,并邀请了32名2~3岁幼儿开展了亲社会行为研究。

研究者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一名女研究生,在实验前没有与参与实验的幼儿进行过接触,实验地点是幼儿熟悉的活动室。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幼儿助人和分享两种行为,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展开研究。

助人实验:研究者拿着笔走在活动室内,“不小心”绊了一跤,笔掉到了桌子上,她想请幼儿将笔拿给她。

分享实验:在赠予小红花贴纸环节中,幼儿得到了4张贴纸,研究者没有得到贴纸,她希望幼儿能分一个贴纸给她。

游戏中,研究者会依次提供一系列线索(如悲伤的表情、指向小红花的动作、用言语向孩子请求帮助等),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果发现:在不提供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只有10%的孩子主动帮助了研究者,只有3.3%的孩子主动将小红花分享给了研究者。

那么,其他孩子是不愿意帮助研究者,还是想要帮助但不知道该怎么做呢?我们通过后续研究发现,一旦研究者提供了线索,就有90%的孩子帮助研究者,有86.7%的孩子与研究者分享了小红花。

由此说明,孩子们有帮助别人的意愿。

但是,40个月左右的幼儿更多的是依靠他人的言语请求来判断是否提供帮助及如何分享,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并提高幼儿读懂线索的能力。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人际交往和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

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

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

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对儿童社会行为及社会认知的研究是当今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认知、技能方面的教育之外,如何做一个“社会人”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人或事的一系列行为反应。

积极的社会行为如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对人或事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关系的基础,可以推进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消极的社会行为可分为外化行为和内化行为两种。

消极的外化社会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是指向外部和他人的不良行为,表现为个体的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易冲动等行为。

消极的内化社会行为如退缩行为,是指儿童不论在熟悉或陌生的情境下都喜欢独处而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行为。

它不同于外化行为,是属于过度控制的内化问题。

有时他们也想加入群体却由于害怕被拒绝而出现矛盾、拘谨等情绪,最后可能发展为一种交往焦虑。

心理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的核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为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

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识,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错误信念”的认知。

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

这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感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共享信息;他们开始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他人。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道德的发展、社交能力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外界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进行的,本研究假设只有具备一定的心理理论水平,儿童才有可能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进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

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及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

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

技能目标:1、了解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

3、形成关于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心理理论观点和科学育人的态度。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性别角色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心理理论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获得性别角色的差异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道德认知的特点心理理论的作用心理理论的特点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问题导入:今天,对冬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冬冬要上幼儿园了。

早上,妈妈送他的时候,冬冬边走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吗?”“老师凶不凶?”“幼儿园可以吃到汉堡包吗?”到了幼儿园以后,冬冬发现如果有新来的小朋友哭了,老师就会抱起他(她),冬冬也想让老师抱一抱,就假装大声地“哭”了起来,老师果然也抱了他,他很开心。

晚上回到家,冬冬又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男孩子小便可以站着,而女孩子必须蹲着呢?”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对于性别角色,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验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的解释是:“社会认定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要经历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三个主要时期。

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性别同一性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是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其次,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再次,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8.4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习材料

8.4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习材料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它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倾向。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

幼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能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和帮助、分享、谦让等行为。

研究发现,3个月的婴儿就能对友善和不友善做出不同的反应。

5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有认生现象,对他们较为熟悉的人发出微笑,对不熟悉的人表示拒绝。

1岁左右时,婴儿还可能会对那些孩子做出一些积极的抚慰动作,如走过去站在他们身旁,或者拉一拉对方的手,或者轻拍或抚摸一下对方受伤的地方等。

2岁左右时,幼儿已经基本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亲社会行为。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并非一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有些不仅不增多,还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

如面对一个摔倒在地的小朋友,较小的幼儿比较大的幼儿更多地表现出同情的行为反应。

可见,同情等亲社会行为并非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需要借助于教育,幼儿不可能离开教育而自发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指向教师王美芳、庞维国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88.7%是指向同伴,指向教师的仅为6.5%,主要原因是亲社会行为多发生在自由活动时间。

2.亲社会行为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通常认为女孩比男孩更喜欢帮助别人,更喜欢表达关怀与慷慨,虽然女孩确实比男孩更多地表现出同情或担忧的面部表情,但研究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并没有性别差异。

王美芳、庞维国研究表明,小、中、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3.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在幼儿园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异性伙伴的次数比较接近,这是由于小班幼儿的性别角色、认知水平处于同一阶段,他们并不严格根据性别来选择交往对象,因此,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分析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分析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分析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分析导语: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

所以也是历年的幼儿教师资格和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

那么今天我们就专门针对于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这一个知识点进行解析。

亲社会行为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于1972年,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因此,提出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

学前儿童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移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

“移情”与“同情”是不相同的,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不表示我们与那人有相同的`感受。

例如我们了解某人为何会这样愤怒,并不表示我们也有愤怒的感受。

何谓移情呢?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

它是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成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考题经常考察亲社会行为的客观题中,往往会把亲社会行为与移情放在一起考察。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记忆。

如果把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对于大树的成长起根基作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移情是引起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因素。

在移情的根基之上,起养料作用的就是围绕在儿童日常生活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中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幼儿园中的同伴交往。

父母的友好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更加积极向上的性格,让其更加愿意去亲近他人,走进他人。

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_王福兰

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_王福兰

" 中的数据进行了 "2’ 的 (年龄组 2 亲社会行为类型) 列联表 (! 检验 + 结果表明 +" 个年龄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3(!).&*#%+,-)$+/0*111&4*
表" 幼儿亲社会行为类型分布
三、 讨论 (一)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性别比较 本观察表明, 小班、 中班和大班幼儿在亲社会行为 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这与原来一些结论不大一致。有 的研究认为, 女孩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孩, 其实, 这一 结论与人们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有密切关系, 一般的社 会文化期待女孩更富有同情心, 更敏感, 因此应表现出 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现实中,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
异可能比人们想像得要小。 (二)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的比较 指 幼 儿 在 园 的 亲 社 会 行 为 中 $%*%#8 是 指 向 同 伴 , 向教师和无明确指向对象的亲社会行为较少,各仅占 幼儿的亲社会行 #8, %*""8。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为主要发生在自由活动时间。在自由活动时, 幼儿的交 往对象基本上是同伴, 而且同伴之间地位平等、 能力接 近、 兴趣一致, 更有可能作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与教师 的交往中, 幼儿一般处于接受教育的地位, 更多表现出 遵从行为, 而较少有机会做出亲社会行为。 因此, 幼儿的 亲社会行为指向教师的也少。 (三)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比较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多种类型,国外有关研究发 现,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合作行 为。 本研究结果与此基本一致。 从总体上看, 幼儿的亲社 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合作行为发生的频率最高, 占 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 分别 亲社会行为的 .1*68, 公德行为和安慰行为很少, 仅占 !*"8 , 占 !$*’8 , !%*&8 , 同时, 大、 中、 小班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分布存在 !*!8。 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所占比例显著 高于中班、 小班。在观察中, 我们发现幼儿的合作行为多 发生在幼儿之间自发的合作性规则游戏中,而幼儿之间 合作性规则游戏的开展和顺利进行有赖于其合作意识与 自制能力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自制能力较差, 游戏多为无共同目的的玩耍, 合作性的规则游戏较少; 中 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自制能力有一定发展, 但还不稳定,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 Attribution and Secondorder Emotion Understanding in Children
作者: 赵景欣[1];申继亮[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济南 250014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 页码: 57-60页 主题词: 二级错误信念;二级未知;二级情绪理解;情绪解码;心理理论
摘要:以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 情绪理解的发展分化与联系。结果发现,6岁左右是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发 展的关键期;4 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获得情绪解码能力;儿童的二级未知与二 级错误信念认知之间,儿童的情绪解码与二级情绪理解之间,在发展上存在1~2年的差距;二 级推理能力是儿童进行二级心理状态认知的关键。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心理理论(1)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2)心理理论的发展:a.一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标志是成功的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b.言语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区分:通过对3岁儿童言语的分析,发现他们已能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同时,也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作出区分;(儿童是先形成主体我然后才有客体我)P.S.习惯化和去习惯化:c.理解看到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理解;3岁儿童则不仅能区分看见的和知道的,而且认识到,对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d.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4岁前通常难以区分物体的外表和本质,只有到4岁以后,儿童才能明白,一个物体可以用它的样子来表征,也可以用本质来表征;e.对他人行为的预测:2岁儿童能认识到他人是有欲望的,并且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到3岁时,儿童不仅能理解他人有欲望,而且还有对世界的信念;f.4岁后儿童对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2)他律道德阶段: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赋予的,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3)自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讨论得以改变的,并形成了自己内化的道德标准;幼儿处于上述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幼儿晚期其道德认知开始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3、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侵犯和亲社会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儿期)(1)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a.侵犯行为的理论: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来具有的死亡本能是敌意性,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它促使个体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从而追求个体生命的终结;Ⅱ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侵犯行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Ⅲ新行为主义理论:将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因为攻击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通过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而获得的;Ⅴ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对挫折,挑衅等地反应,并不过多地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如何加工和解释这些信息;b.侵犯行为的发展:2岁以前侵犯行为不知向任何特殊的人,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个体的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c.侵犯行为的控制:Ⅰ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Ⅲ移情训练;Ⅳ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也叫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a.亲社会行为理论: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可以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个体为了维持种族的生存与繁衍,需要个体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宜性”;Ⅱ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他原则被内化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儿童将努力会主动提供帮助,以避免良心的惩罚;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Ⅳ认知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b.亲社会行为的训练:角色扮演训练;自我概念训练;行为自我强化;榜样示范;(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性别化的概念: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别特征的过程;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先后四个过程:(①理解性别②获得标准③取得认同④形成偏爱)①性别的认同(理解性别)性别认同: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性别恒常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性别的稳定性(时间恒常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性别的一致性(情景恒常性):指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等而发生变化;性别的非动机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随意改变;研究表明:幼儿达到稳定性的平均年龄为4岁,达到一致性的年龄为5岁;②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标准: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期望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性别角色标准;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于某一性别相联系的活动或态度的偏爱;性别角色偏爱与下面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希望自己能为这个性别;二是对同性别父母越喜欢,就越想成为这个性别的成员;三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线索的影响;性别化的理论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Ⅱ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化是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化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获得的;Ⅳ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的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容易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己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3)同伴关系1、同伴关系的作用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③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④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2、同伴关系的发展①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②不再把成人当作唯一依靠的对象而是主动寻求同伴③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更密切、频繁和持久④偏爱同性同伴⑤对同伴依恋强度增加⑥语言发展使同伴间交往更有效⑦儿童间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⑧儿童建立友谊数量增长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的3、同伴关系的训练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可能引起同伴关系障碍,而这种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刚认为巧克力 在柜子里哈
小刚
小美
一 问题提出
(一)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成为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
个新的最为活跃的领域。
2.心理理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儿童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发
展,因而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Slaughter,Flavell)

对现实生活的启发
空城计
小红帽
学校
社会交往
思考




1.实验中采用的材料以及整个实验范式可以进一步优化。对于我国心 理研究者来说,探索自身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无疑是非常 重要的,也是我们心理学中国化必须要做的。 例:王益文,郑玉玮,沈德立,崔磊,闫国利.(2012).解读成语中的他人 心理与互动心理:来自眼动和ERP的证据.心理学报,44(1),100-111. 2.实验中采用的任务生态化程度不高,并不能很好的测量儿童以及其 他年龄段主体心理理论的发展。例如在不同情景(压力、情绪等)下 儿童心理理论的运作情况。 3.研究方法应多元化,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相互比较与验 证。
年长组SP 3.27*
二级错误信念
亲社会行为
0.10
0.30*
0.11
年幼组 SP 二级错误信念 0.27* 0.11 总体上表明,亲社会行为可能是影响儿童同伴接纳水平的更为重要因素。对 3.38 * 于年长组来说,亲社会行为可能是影响儿童同伴接纳水平更为重要的因素。 亲社会行为 0.17 对于年幼组儿童来说,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可能是影响儿童同伴接纳水平更为 重要的因素。
三 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之间 的相关分析
变量 年龄 信念认知 社会选择 社会影响 亲社会行为 年龄 1.00 0.54*** 0.04 -0.10 0.23* 信念认知 社会选择 社会影响 亲社会行为
1.00 0.18 -0.07 0.23*
1.00 0.05 0.26**
1.00 0.05
1.00
注:*p<0.05,**p<0.01,***p<0.001
控制儿童年龄的情况下,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相关不 再显著;社会选择性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仍然保持显著正相关。
(二)儿童社会选择性的多重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儿童错误信念认知与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同伴接纳程度的相对 重要性, 运用ENTER法,进行多重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标准β R² (校正后的R² ) F 总体SP 5.01** 二级错误信念 亲社会行为 0.12 0.24* 0.08

心理理论:个体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 如愿望,信念,感知觉,情绪,需要和意 图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 性的预测和解释。
一级信念:个体对真实事件的思考 例如:小美认为巧克力在柜子里。
嘿嘿,巧克力在柜 子里。
二级信念:对他人关于另外一个人的信念的推断
或认知! 例如:小美认为小刚认为巧克力在橱子里。




对探讨问题二的回答:
(一)本研究发现,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相比, 亲社会行为是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 (二)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 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两类 矛盾的影响模式。本研究者认为5岁以下儿童对于 二级心理状态认知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但 却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





(一)联合注意:联合注意(joint attention)是指个体追随他人的注 意, 而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同时注意同一物体的过程。 1.反应性联合注意:指婴儿根据他人的注视和姿势而注意同一个物体 2.主动性联合注意:是指婴儿利用自己的姿势、眼睛接触使他人注意 某个物体、事件或者他们自己。 (二)情绪理解:指对情绪加工过程有意识的了解,或者对情绪如何起 作用的认识。 (三)意图理解:对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解。同样的动作可能会有不同 的原因, 只有理解行动者的意图才能真正理解动作的意义, 因此, 意图 理解是获得心理理论的第一步。 (四)愿望理解:
3.社会认知因素和社会行为因素在儿童同伴关系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
及相对重要性是近年来社会性发展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4.近年来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但
都是基于对儿童的一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分析,而对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 与儿童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模式尚不清楚。
探讨问题一
三者是否 存在的回答:
(一)本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选择性与其亲社会行为之间 存在显著正相关。 (二)研究者发现二级错误信念认知水平高的儿童会表现出 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但在控制年龄效应之后,两者之间不 再存在显著关联。 (三)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级错误信念认知水平还是在二级 错误信念认知水平上,它们都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正向关 联。
(三)儿童社会影响力的多重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会影响力对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亲社会行为的回归不显著。
(四)不同同伴地位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亲社会行为
分析发现:1.受欢迎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得分显著高于被拒绝儿童和有争议儿童 ,和被忽视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之间的差异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2.在亲社会行为方面,受欢迎儿童的亲社会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同伴地位的儿童。
二级错误 信念认知
亲社会行 为
同伴接纳

是否与一级错误信念认知条件下一致?
探讨问题二


二级错误信念认知 亲社会行为
重要性?
同伴接纳

(年龄因素)对其预测作用?
二 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从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所普通幼儿园随机选取小班、 中班、大班的116 名儿童作为被试,有效被试113人。包括男孩62名, 女 孩51名, 年龄分布在40个月到79个月之间, 平均年龄为59. 7个月。根据 3—6岁中点5岁1个月,把被试分为两组:年长组(5岁以上组,N=57)与年幼 组(5岁以下,N=56)。 (二)研究工具 1.二级错误信念认知测量 采用了Sullivan,,Zaitchik等人设计的测量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新故事( new story)范式,“生日小狗故事”和 “小画书故事”。 2.同伴接纳的测量 Coie和Dodge的“两维五组的”方法。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评定 采用陈欣银等人设计的儿童行为量表(CBCL教师版)中的亲社会因子来评定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