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实验1 长度的测量
江苏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8章 恒定电流 实验10 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课件
甲
乙
[解析]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1.2 cm,游标尺上第 4 个刻度和 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 4×0.05 mm=0.20 mm= 0.020 cm,所以最终读数为:1.2 cm+0.020 cm=1.220 c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 6.5 mm,可动刻度为 36.0×0.01 mm =0.36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6.5 mm+0.360 mm=6.860 mm。
(2)电压表使用 3 V 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0.1 V,表针示数为 1.70 V;使用 15 V 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0.5 V,表针示数为 8.5 V。
(3)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1 987 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 k” 旋钮调到 2,再将“×100”旋钮调到 0。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 9 999 Ω,用这样的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是 2×9 999 Ω= 19 998 Ω。故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 0~19 998 Ω。
(3)由图丙所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为 3 V,分度值为 0.1 V,示 数为 2.60 V;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 0.6 A,分度值为 0.02 A, 示数为 0.52 A。
[答案] 0.52
(1)0.697(0.695~0.698 均正确)
(2)偏小 (3)2.60
结束 语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8章 恒定
(3)螺旋测微器 ①构造:如图所示,B 为固定刻度,E 为可动刻度。
②原理:测微螺杆 F 与固定刻度 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 0.5 mm,即旋钮 D 每旋转一周,F 前进或后退 0.5 mm,而可动刻度 E 上的刻度为 50 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 前进或后退 0.01 mm,即螺 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 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第一章实验一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 a=____7_9___ 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9页
解析:(1)第 1 s 内的位移 507 m,第 2 s 内的位移 587 m,第 3 s 内的位移 665 m,第 4 s
内的位移 746 m,第 5 s 内的位移 824 m,第 6 s 内的位移 904 m,则相邻 1 s 内的位移之差
x (3)铁球的加速度由 t -t 图线分析得
出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1.[实验器材创新]如图甲所示为利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的装 置,铁架台放在水平台面上,上端固定电磁铁 M,电磁铁正下方 安装一个位置可上下调节的光电门 A.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d= ___1_5_._3__mm.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1页
/高/分/技/法 实验误差分析
1.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化引起误差 交流电源的频率出现波动时,打点周期会随之变化.频率升高时,打点周期减小,由
xn+xn+1 于计算时仍按照原打点周期值,各点的瞬时速度的测量值 vn= 2T 将偏小,加速度的测
Δx 量值 a= T2也会偏小.
2.位移的测量引起误差 如果各计数点间的位移较小或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移之差较小,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 就会较大,从而导致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误差较大.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1页
(1)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 0.1 s.以打出 A 点时小车位置为初 始位置,将打出 B、C、D、E、F 各点时小车的位移 Δx 填到表中,小车发生对应位移所用 时间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Δt 和 v ,表中 ΔxAD=__2_4_.0_0___cm, v AD=__8_0_._0___cm/s.
第1章 实验1 长度的测量
知识要点归纳
实验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 差.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可 以减小;实验中要努力减小误差,误
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失误,是可以而
且应当避免的.
1.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
(如天平两臂不严格相等或砝码不准),
或实验方法粗略(如做热学实验未考虑 散热损失), 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 的.其特点是在多次重做同一实验时,误 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测量值都比真实值
不足半小格的舍去,超过半小格按半
小格的估读,以安培为单位读数时,
百分位上的数字可能为0,1,2……9;
学生用的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最小
分度为0.5 V,测量误差出现在伏特的 十
分位上,只读到伏特十分位,估读五分之 几小格,以伏特为单位读数时,十分位上 的数字可能为0,1,2……9.
实验:长度的测量
游标尺的第3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
齐,故游标尺读数是3×0.05 mm= 0.15 mm.该物体的长度是50 mm+ 0.15 mm=50.15 mm=5.015 c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 +可动刻度读数,上面螺旋测微器的 读数为4.5 mm+20.0×0.01 mm= 4.700 mm. 【答案】 5.015 4.700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的读数
例2
(2012· 高考押题卷)用游标尺为
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如图1-4-5甲,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
径如图乙,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_____mm.
图1-4-5
【解析】
图甲中游标尺是20分度,
精确度是0.05 mm.主尺读数是50 mm.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精华(上)ppt课件
高 考 物 理
实 验 专 题 复 习 (上)
李
一
内容
1. 长度的测量 2. 研究匀变速运动 3. 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6.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8.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9.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博 爱 县 第 二 中 学
(一)掌握常用的物理仪器 应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原理, 应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原理 , 会正确操作和读 会用有效数字记录测量数据. 数,会用有效数字记录测量数据.
常用的物理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 常用的物理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 测微器、天平、秒表、 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 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 、、电流表 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 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 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 等等。 等等。
二、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
博 爱 县 第 二 中 学
博 爱 县 第 二 中 学
三.实验能力培养 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物理能力 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及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能力方面达到以 下要求: 明确实验目的, 下要求:“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 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 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 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 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会分析 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 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 有效数字的概念, 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独立地写出简要的实验 报告. 报告.”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讲义
第4讲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双基知识: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点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
3.掌握使用速度—时间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
4.掌握使用逐差法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部分器材用途]钩码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拖拽小车加速运动纸带记录小车在每次打点间隔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刻度尺用于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三、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图2.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6V以下交流电源。
(2)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电源。
(3)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化,对应打点时间间隔也会发生变化。
3.处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
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取点方法是一样的,时间间隔均为0.1s。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若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x为一恒量,即Δx=aT2,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t图像,若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5.由纸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n =xn+xn+12T来计算。
6.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x4-x13T2,a2=x5-x23T2,a3=x6-x33T2,然后取平均值,即a=a1+a2+a33=x4+x5+x6-x1+x2+x39T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2020高考物理常考实验
2020高考物理常考实验验证性实验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1.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2.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3.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鲁科版)课件:第一章实验一
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张明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 的什么仪器? (2)通过上表数据,你认为小车在所记录 的这段时间内做怎样的运动?
(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张明
同学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还要需要什
么测量工具?如何测量?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距 0.4 1.1 1.5 1.8 1.9 1.9 1.9 1.9 1.9 1.9 离 22 24 30 14 23 00 32 26 12 46 (m)
从上表可以看出,开始时相邻两点间的 距离是逐渐变大的,后面两点间的距离
基本上保持不变,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说明开始时小车做加速运动,后面做匀 速运动.再进一步分析开始时加速度的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再算出 a1、a2、a3 的平均值 a1+a2+a3 s6+s5+s4-s3+s2+s1 a= = 3 9T2 即为所求物体运动的平均加速度. (3)“图象法”求加速度 以打某计数点为计时起点,然后利用 vn= sn+sn+ 1 测出打各点时的速度,描点得 v-t 图 2T 象,v-t 图象的斜率即为加速度.
图1-4-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逐差法”求加速度 设相邻相同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s1、s2、 s3„s6,则 s2-s1=s3-s2=s4-s3=„=s6- s5=aT2 2 s4-s1=3a1T s5-s2=3a2T2 s6-s3=3a3T2 s4-s1 s5-s2 s6-s3 a1= 2 ,a2= 2 ,a3= 2 3T 3T 3T
1-5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5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方法一)逐差法:取偶数段位移 因为(x4-x3)+(x3-x2)+(x2-x1)=x4-x1=3aT2 同理有 x5-x2=x6-x3=„=3aT2 所以,我们可以由测得的各段位移 x1,x2„„求出 a1 x4-x1 x5-x2 = ,a2= „„ 3T2 3T2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5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2.当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刻线 在主尺零刻线的右侧,则用读数的方法读出零误差,用最 终的读数减去零误差. 3.当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刻线 在主尺零刻线的左侧, 则用读数的方法读出此时的零误差, 最后的数据等于最终的读数减去零误差加 1.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5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2.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所示,它的左测量爪固定在主 尺上并与主尺垂直,右测量爪与左测量爪平行,固定在游 标尺上,可以随同游标尺一起沿主尺滑动. 在下图中,上边是内测脚,用来测槽宽和管的内径; 下边是外测脚,用来测物体的厚度或管的外径;有些游标 卡尺在主尺背后嵌着一根窄片,它和游标尺固定在一起, 随着游标尺沿主尺滑动,用来测量槽或孔的深度.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5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5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2)常见的游标尺按游标尺刻度的格数分成以下 3 种
游标尺(mm) 刻度 格数 10 20 50 刻度总 长度 9 19 49 每小格与 1mm 差 0.1 0.05 0.02 精度 (mm) /mm) 0.1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1n 测量结果(游标尺上第 n 个格 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时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五、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
刻度尺常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mm。
常用于测量的刻度尺有钢板尺、钢卷尺、木直尺等,测量时要估读到毫米以下一位,如:L1=1.37cm,L2=23.65cm。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②为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③毫米以下的数值要估读一位,估读最小刻度值的1/10。
④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
可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或一张白纸的厚度。
游标卡尺----1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9mm,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第1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9mm刻度线重合,其余的刻度线都不重合。
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1mm刻度左边0.1mm处,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的2mm刻度左边0.2mm处,等等。
游标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就是零点几毫米。
----2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19mm,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05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第2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19mm刻度线重合,其余的刻度线都不重合。
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1mm刻度左边0.05mm处,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的2mm刻度左边0.1mm处,等等。
游标的第n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就是0.05×n毫米。
----50分度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49 mm,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02 mm,……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整毫米数由主尺读出;小数部分由游标尺和主尺读出(具体方法是,游标尺的第几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重合,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n分之几,n是游标卡尺上的分度数,如果游标尺是20分度的,那就是20分之几)。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物理(人教版)课件: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前六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 x3、x4、x5、x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小车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
答案:(1)AD (2)x3-x2=x2-x1 (3)a=x4+x5+x262-5 tx2 1+x2+x3
____________ 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
操作顺序应该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3)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 顺序取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 邻各点间的距离为x1=3.62 cm,x2=4.75 cm,x3=5.88 cm.
二、实验原理 从纸带上确定计数点和两计数点间隔的时间,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 平均速度求出瞬时速度;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是一个常数来确定运 动性质.
三、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 线、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 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三、误差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计数点的距离时有误差. 2.作v-t图象时出现作图误差. 3.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打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同. 4.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均匀,小车运动时加速度有变化造成误差.
《走向高考》2013高考物理总复习 1-5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实验(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73张
必考内容 第一章
第5讲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3. 数 可 用 列 式 法 行 读时应下公方进: 测量值=主尺读数+游标尺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格数×精确 度单是 ,位 度格。 的 数在 尺度的。 刻线值 “m 。 确 等 主 m” 精度于 尺小度长除游尺 最分的度以标刻
“主尺读数”时 定 读 标 刻 线 边 近 主 一要游零度左最的
实验(二)研 匀 变速 线 动 究 直 运
必考内容 第一章
第5讲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考点体验
题型突破
课后强化作业
必考内容 第一章
第5讲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考点体验
必考内容 第一章
第5讲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长的量 度测
实目 验的 练正使刻尺游卡测长。量段 习确用度和标尺量度测一金 属的度内和径测一小筒深。 管长、径外;量个量的度 实器 验材 刻尺游卡,属,量。 度,标尺金管小筒
必考内容 第一章
第5讲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实器 验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小车, 细,端有轮长板刻尺钩,线 绳一附滑的木,度,码导。
必考内容 第一章
第5讲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实步 验骤 1. 图 示 把 端 有 轮 长 板 在 验 上 如所,一附滑的木放实桌, 并 滑 伸 桌 ,打 计 器 定 长板 远 滑 把 轮 出 面 把 点 时 固 在 木 上 离 轮 的端连好路 一,接电。
必考内容 第一章
第5讲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2024江苏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十七 实验
专题十七实验基础篇考点一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2021广东,11,7分)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缓冲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缓冲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弹簧固定在有机玻璃管底端。
实验过程如下:先沿管轴线方向固定一毫米刻度尺,再将单个质量为200 g的钢球(直径略小于玻璃管内径)逐个从管口滑进,每滑进一个钢球,待弹簧静止,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n和弹簧上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L n,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采用逐差法计算弹簧压缩量,进而计算其劲度系数。
(1)利用ΔL i=L i+3-L i(i=1,2,3)计算弹簧的压缩量:ΔL1=6.03 cm,ΔL2=6.08 cm,ΔL3=cm,压缩量的平均值ΔL=ΔL1+ΔL2+ΔL3= cm;3(2)上述ΔL是管中增加个钢球时产生的弹簧平均压缩量;(3)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9.80 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6.046.05(2)3(3)48.62.(2018课标Ⅰ,22,5分)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3.77553.73.(2018课标Ⅱ,23,9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
202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电学实验基础
1.两种接法比较 内容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
两种接法电路图(忽 略电源内阻)
负载 R 上电压调节 范围
负载 R 上电流调节 范围
R+RER0≤U≤E R+ER0≤I≤RE
0≤U≤E 0≤I≤ER
闭合 S 前触头位置
b端
a端
对比说明
串、并联关系不同
分压电路调节范 围大
分压电路调节范 围大
都是为了保护电 路元件
(3)区分零刻度与标尺最前端 图丁易错成13+10×0.05 mm=13.50 mm, 正确读数为14+10×0.05 mm=14.50 mm
丙
丁
返回
特别提醒
固定刻度+可动刻度(含估读) ×0.01mm
45
40
0
5
10
35
15
20
螺旋测微器要估读!以mm为单位,有三位小数, 末尾0不能省
返回
热点一 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
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即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0_~__1_9__9_9_8__Ω_。
返回
热点二 电流表在电路中的内、外接法
1.电流表内、外接法的比较 内接法
电路图
外接法
误差原因
电阻测量值 适用条件
适用于测量
电流表分压 U 测=Ux+UA
R 测=UI测测=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A≪Rx 大电阻
2.解析法 通过实验获取实验数据,代入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得到结果 的方法叫解析法。应用解析法的要求是: (1)明确实验测量的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式; (2)明确要研究的物理量和未知的物理量; (3)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进行计算。
返回
热点四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基础实验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解析:(1)图线纵轴截距是 0 时刻对应的速度,即表示 O 点的 瞬时速度。各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各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以平均速度 v 为纵坐标,相应的运动时间 t 的一半为横坐标,
即 v -2t 的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a, v -t 图像的斜率的 2 倍表 示加速度,即 a=2k。 (2)对木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
2.由纸带求加速度 (1)逐差法:
如图所示,由 xn-xm= (n-m)aT2 可得:a1=x43-T2x1,a2=x53-T2x2,a3=x63-T2x3, 所以 a=a1+a32+a3=x4+x5+x69-T2x1-x2-x3。
(2)图像法: ①由 vn=xn+2Txn+1,求出相应点的速度。 ②确定各计数点的坐标值 (T,v1),(2T,v2),…, (nT,vn)。 ③画出 v -t 图像,图线的 斜率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加速度。
考点二 “力和运动”类实验
(一)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1.由纸带求瞬时速度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求纸带上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需在
这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 T 的两段位移 xn 和 xn+1,则打 n xn+xn+1
点时的速度 vn=_____2_T____。
(二)时间测量类仪器
1.打点计时器
计时器种类
工作电源电压
电磁打点计时器
交流 50 Hz,4~6 V
电火花计时器
交流 50 Hz,_2_2_0_V_
打点间隔 0.02 s 0.02 s
2.频闪照相机 其作用和处理方法与打点计时器类似,它是用等时间间 隔获取图像信息的方法,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 使用时要明确频闪的时间间隔。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训练(含解析)
第一章 能力课知识巩固练习1.(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对于减小误差有效的是( )A .选取计数点时,常使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记录点为好B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C .选计数点时,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迹间距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和计算D .最好用v -t 图像来求加速度 【答案】ACD【解析】选取计数点时,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则实际间隔为0.1 s ,有利于减少误差,故A 正确;实验中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故B 错误;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迹间距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便于减少测量误差,故C 正确;把计算出的速度值和对应的时刻,运用描点法和拟合曲线法作出v -t 图像,计算该图像的斜率来求加速度,可以减少偶然误差,故D 正确.2.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对加速度的测量合理的是( ) A .任意选择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 =ΔvΔt算出B .根据数据作v -t 图像,取图线上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Δv Δt算出C .测出从第一个点到所选点的距离和时间,用x =12at 2计算D .算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计数点的速度,再用a =ΔvΔt 算出【答案】B【解析】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因此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像,考虑到误差,不可能使所有点都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ΔvΔt 算出加速度,误差小,故A 错误,B 正确;第一个点不一定是出发点,因此对应的速度不一定是零,那么公式x =12at 2不适用,C 错误;算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计数点的速度,再用a =ΔvΔt 算出加速度,若其中一点速度误差较大,则计算不合理,D 错误.3.(2021年葫芦岛模拟)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1)电火花计时器需要接的电源是________. A .8 V 以下直流电源 B .220 V 交流电源 C .8 V 以下交流电源D .220 V 直流电源(2)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________(填编号). ①电火花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变电源 ④细绳和纸带 ⑤砝码、托盘和小车 ⑥刻度尺⑦停表⑧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3)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4)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 、A 、B 、C 、D 、E 、F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E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B (2)②③⑦【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利用220 V 交流电源工作,B 正确.(2)本实验不必测量质量,不需要天平;电火花计时器利用220 V 交流电源工作,不需要低压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有计时功能,不需要停表,故不需要②③⑦.(3)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小车刚开始运动时打出的点比较密集,可知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4)根据逐差法,加速度为a=x C F -x O C9T2=11.99+10.01+7.98-6.02-3.96-2.00×10-22m/s 2=2.00 m/s 2.E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DF 之间的平均速度,v E =11.99+10.01×10-20.2m/s =1.10 m/s .4.在暗室中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 ,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m/s 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 8=_________m/s .(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解析】(1)后一水滴经过一个频闪间隔运动到前一水滴的位置,可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即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水滴仿佛不动.(2)g =h 8,10-h 6,8⎝ ⎛⎭⎪⎫2f 2=43.67-26.39-26.39-13.43⎝ ⎛⎭⎪⎫2302 cm/s 2=9.72 m/s 2,v 8=h 7,92f=,230) cm/s ≈2.27 m/s .(3)存在空气阻力对水滴的运动产生影响,水滴滴落的频率不恒定也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综合提升练习5.(2021年贵州名校质检)(1)在下列学生实验中,需要用到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有________(填字母).A.探究求合力的方法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C.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D.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在“探究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中段粘上均匀的薄沙纸,沙面朝上,还选用了质量为100 g 的长方体木块、一段较长的棉绳、一盒钩码(单个质量为50 g)、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学生电源和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在木块上加载4个钩码,在棉绳的右端悬挂3个钩码,接通电源,释放木块,成功打出一条纸带,纸带的局部如图乙所示,大部分点的时刻和速度的对应关系已经描绘在图丙里.①根据图乙,请计算0.20 s时刻点的瞬时速度,并将其填入下表中.时刻/s速度/(m·s-1)②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五组数据,请在图丙的坐标中描绘出对应的5个点,再根据图中所有的点,描绘出最能反映出木块运动性质的v-t图像.丙③根据上述图像,说明滑块的运动性质:__.④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所给的条件,可进一步推算出________.A.滑块与薄沙纸间的动摩擦因数B.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C.薄沙纸的长度D.钩码下落的高度【答案】(1)A (2)①0.68 ②见解析图③滑块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加速运动④ABC【解析】(1)需要刻度尺的实验有A、B、C、D, 而需要弹簧测力计的实验为A,则需要用到刻度尺和测力计的实验为A.(2)①0.20 s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4.20-11.48×10-20.04m/s=0.68 m/s.②作出的v-t图像如图所示.③由图线可知,滑块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加速运动.④根据中段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共点力平衡,可求得滑块与薄沙纸间的动摩擦因数;再根据末端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求得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根据匀速运动经过的位移可求得薄沙纸的长度;由于不能确定最后打的点,因此无法确定下落的高度.故A、B、C正确,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