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古观象台上优秀教案 (1)(精品)
西师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西师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1、你好!新年2、爱因斯坦与小女孩3、我家的园子4、校园交响曲积累与运用一、迷人的九寨沟6、五月的青岛7、华山的险8、松坊溪雪景9、古诗两首积累与应用二0、飞檐走壁的虎将1、马蜂与熊瞎子2、白鲸3、动物的“睡眠”积累与应用三4、田忌赛马、聪明的使者6、鞋匠的儿子7、生死攸关的烛光8、我们爱祖国9、高山流水20、海军将领邓世昌21、这里危险,让我来本22、军神23、瑞恩的梦想8、鱼市场的快乐9、信箱积累与运用626、纳米新星27、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8、动人心的时刻29、神奇的玻璃家族积累与运用七30、牧场之国31、黄河的主人32、音乐之乡33、古诗两首积累与运用81、你好!新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珍贵”、“诚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并能背诵第一、二节。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文理解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时划分二时第一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新年》。
用手机上的配乐朗读《你好!新年》。
二、自读文,学习生字新词1、孩子,堂上最美妙的是书声琅琅,请自由、放声地朗读文,读的时候注意字字入眼,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没有字音容易读错的生字?(提醒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声,“雪橇”的“橇”右边是三个毛字,把学生提出的生词写在卡片上。
)3、现在请孩子们读读这些生词。
(淙淙、流淌、草垛、雪橇、滑翔等)4、孩子,书是读出来的。
请孩子们再读读文,朗读的美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悦耳,让琅琅的书声在教室里回荡。
三、品读文(一)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1、读读第一、二、三小节。
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你从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来了?(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词语)3、新年美吗?让我从你的声音、表情中感觉出来吧。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在古观象台上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在古观象台上西师大版语文教程小学四年级下册第26课《在古观象台上》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古观象台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
我们为小学四年级师生整理了《在古观象台上》课文资料,期望大家有所收获!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在古观象台上》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附近,矗立着二座雄伟的古代建筑。
深灰色的两层方台有十几米高,昂首挺胸仰望蓝天。
在五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它始终屹立不动,仿佛要看清天体的一切秘密。
这就是明代建成、世界闻名的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坚实的台基西侧,有一条通向台顶的石阶。
层层的石阶已经被磨得很光滑了。
数百年间,那上面不知留下了几天文学家不断探索的足迹! 我轻轻地踏上石阶,缓缓地向上走去,耳畔仿佛响起古代天文学家登上古观象台的脚步声。
他们去敲击天门,他们去擂响战鼓,他们要让苍天回答:为啥有风霜雨雪?为啥有四季变化?为啥有白昼黑夜?我跨上最高一级合阶,在一件件巨大而精巧的天文仪器前,简直没办法形容自身激动的心情。
天体仪象限仪黄道经纬仪圭表摆满了篮球场大的方台。
仪器都是用青铜铸造□形状各异□构造复杂□有的像球□有的像弓□有的像套圈□有的像圆弧□虽然经过几百年风雨的侵蚀,但是上面精密的刻度、美丽的花纹仍然明确可见。
有一件仪器,两条青龙撑起一扇华丽的屏风,上面是八字形的横梁,雕着翻飞的彩云,中间垂挂着二个扇形的青铜制品,里面铸着飞龙戏太阳的图案,真是巧夺天工!这些仪器有的用来表示星辰分布、移动的状况,有的用来测量四季节气的变化这些仪器都是大家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我漫步在古观象台上,看着一件件仪器,眼前仿怫浮现出一幅幅图景:红曰初升时,当繁星满天时,当电闪雷鸣时,当月亏月圆时古代的天文学家站在观象台上,操纵仪器,眺望天体,观察、测量、记录、绘图,向着神秘莫测的宇宙发起挑战,从变幻多端的天象中探索奥秘。
国内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像汉代的张衡、唐代的一行、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徐光启据记载,郭守敬测定一年是365. 2425日,比欧洲得出同样的测量结果要早三百多年!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激动极了。
西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在古观象台上》
纳米手机
纳 米 机 器 人
纳米机器人
纳 米 机 器 人
纳米管
纳 米 管
纳米机器人
纳米灯泡
巩固提高 你知道吗?纳米科技对国 家安全的影响,纳米技术在新 武器的隐形技术研制方面也是 非常重要的。现在不光有隐形 飞机,还有隐形导弹,隐形坦 克、隐形军舰等,纳米技术在 高科技武器的研制方面可以说 是无所不能的。
chǔ ɡòu jūn 储存 污垢 杀 菌 ái lǜ 癌症 死亡率 tǎnɡ bǎ 倘若 纳米靶
自学指导二
快速默读课文,什么是纳米?想想为 什么在21世纪,纳米是最亮丽的新星?
1、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一个 纳米长度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 2、纳米和纳米科技在人们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与应用,生动地反映了纳 米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深刻变化,显示 其亮丽的前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师大版四年级第26课
纳米新星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解什么是“纳米”,以及纳米科 技的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 情。
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 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yì 十亿 yù 治愈 jiān 监测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使学生掌握古观象台在我国天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对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古观象台的外观和结构。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古观象台与现代天文台的区别。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观象台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自豪感。
(2)引导学生尊重历史,珍视古代文化遗产。
(3)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古观象台在我国天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教学难点:(1)古观象台观测原理的理解。
(2)古观象台与现代天文台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古观象台的图片、文献等资料。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古观象台的知识。
(2)准备好笔记本,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古观象台。
(2)提问:“你们听说过古观象台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古观象台在我国天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分析古观象台与现代天文台的区别。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观象台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古观象台的历史价值和对天文科学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古观象台的小短文。
2. 调查现代天文台的功能和设备,与古观象台进行对比。
3. 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观象台这一文化遗产?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016-2017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激动人心的时刻》优质课课件第一课时(精品)
授课
自读勾画:默读课文,把让你感动的 地方用“ ”画出来,画好之后,
读一读,体会体会。
授课
讨论交流
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激动?从15日凌晨4时 到16日6时54分长达26个多小时里,作者写 了哪几个时刻呢? 4:00,6:15,7:30,9:02
授课 在这些时刻里,你觉得最让你激动的又是 哪里呢? 从倒计时开始到火箭升空
导课 回顾苏联发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点零7分,尤 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 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1 周,于上午10点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 斯梅洛夫卡村地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 宇航员。第二天,4月13日,苏联邮政就发行了一 套3枚“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纪念邮票(图1-图 3),加加林首次出现在邮票上。在第二枚邮票的 附票上有赫鲁晓夫的题词:“我们人民首次开创了 社会主义道路。他首次进入太空开创了科学发展的 新纪元„„”
导课
导课
激动人心的时刻
授课
学习指导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 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条理,概括段意。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授课
认一认
áo 遨 gē 戈 líng 凌 mî 漠 gã 阁 xuān 轩 pín 频 qiïng 穹 yì 亿 lïng 聋 yì 逸
授课
(2)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作比较 )
(3)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
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
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举例子 )
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 现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 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中 国人而骄傲、自豪!
《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30、在古观象台上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4.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内容,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查阅资料古天文仪器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板书设计台阶光滑看到在古观象台上观象台各种仪器想到、天文学家的探索抒情骄傲,自豪第1 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一、谈话导入课题:(1`)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
今天我们就来读《在古观象台上》。
二、检查预习:(12`)1.了解生字掌握情况,给予指导(2`)磨(木的变形)衡(结构)套、弧、奥(易错的)2.读生字组词:铸造、铸就、铸铁,侵蚀、腐蚀、蛀蚀(4`)3.练习写:磨、霜、套、奥、衡。
(3`)4.你在预习中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3`)学生可能不理解:圭表:我国古代天文仪器,是在石座上平放着一个尺(圭),南北两端各立一个标杆(表)。
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屏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有的单扇,有的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三.检查读书情况(12`)1.两人一组读指出不足。
(6`)2.指名读纠正字音(3`)(矗立),(耳畔)、(象限仪)、(圭表)、(撑起)(一幅)、(眺望)、(记载)。
3.难读的:(3`)二段3句、“有的……风雨的侵蚀”、“当红日……古观象台上,……探索奥妙。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古观象台上》教案课时安排本节课程拟安排两个课时,每个课时约为40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观象历史和观象仪器,了解观象台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2.熟悉观象台的作用和历史。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观象历史和观象仪器的理解程度;2.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2.PPT课件;3.学生练习册和笔。
课堂教学课前准备1.结合课文第一部分,“古观象台的发明和使用”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观象历史和观象仪器;2.结合观象台的作用和历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PPT图片或其他视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观象台”的概念和作用。
2. 阅读篇章让学生阅读课文《在古观象台上》,并结合PPT或其他视频素材进行多媒体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理解篇章教师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运用学到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多个练习题目。
4. 模仿写作教师传授作文技巧和写作要领,引导学生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论述文的写作方法。
5. 课堂讨论教师借助课堂互动形式,与学生交流并讨论课文涉及到的问题和内容,最终引导学生领会文化内涵和实现知识的转化与创新。
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习题;2.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练习;3.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学习进一步拓宽书本视野,加强语言积累和阅读技巧;总结通过对于课文内容、观象台的作用、历史及应用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学生能够达到课程预定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化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手到口到心的理解内化过程,启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六课《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内容,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我们知道了中央广播电视塔,北海公园,天坛公园。
这节课,我们要将目光锁定北京这座古代建筑物(出示图片)——古观象台。
谁来介绍一下。
(出示课文第一段)指名读(结合语境理解“矗立”“屹立”)矗立:高耸的立着。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的立着,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在古观象台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通过读课文你对古观象台有了哪些了解?师相机出示词语(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矗立,屹立,足迹,仿佛,擂响,铸造,圆弧,侵蚀,清晰,圭表自由回答自己的收获。
师小结:通过读课文,古观象台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同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近古观象台,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一)第二自然段:出示要求,默读,用“_______”标出我看到的内容,用“~~~~~”标出我想到的内容。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师板书:石阶)这是什么样的石阶?指名读(古观象台坚实的台基西侧,有一条通向台顶的石阶。
层层的石阶已经被磨得很光滑了。
当你看到被磨得如此光滑的石阶,你想到了什么?(引出作者的想法)指名读师:这些想法是凭空出现的吗?指出,当看到……想到……,这叫做联想。
(板书)看到层层石阶被磨得这样光滑,“我”不禁联想到了古代天文学家不断探索的足迹,把前三句连起来读。
师:我轻轻地踏上石阶,缓缓地向上走去,此时“我”又联想到了什么?出示本段中的排比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30 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要求: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学习字词1.生自学生字新词,注意字音和字形。
2.小组内探讨各字、词的最佳记忆方法。
3.点拨注意:擂响中的擂应该读2声。
弓的笔顺磨是半包围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二、初读课文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或小组内探讨。
2.小组内合作读课文,解决读中遇到的困难。
3.思考:在古观象台上“我”看到了什么?可小组内交流。
小组选派代表,班内发言。
三、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就是联想到的。
四、作业。
读书本文,考虑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生字词写在作业本上30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思考:哪些是作者在古观象台上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小组内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三、结合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谈一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允许学生自由发言,谈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要求过高)先小组内交流班内发言。
四、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组内边探讨情感,边调整自己的朗读语气。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使学生掌握古观象台的基本结构和观测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古代天文知识解释现代天文现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观象台的相关知识。
(3)引导学生运用古代天文知识,观察现代天文现象,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赞叹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古观象台的基本结构和观测原理。
(3)运用古代天文知识解释现代天文现象。
2. 教学难点:(1)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古观象台与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古观象台模型或图片。
(2)古代天文知识资料。
(3)现代天文观测设备(如望远镜等)。
2. 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古代观象台进行研究。
(2)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个古代观象台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
(2)学生展示预习成果,介绍所选古代观象台的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观象台的基本结构和观测原理。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代天文知识,解释现代天文现象。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观象台与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的联系和区别。
4. 实践操作:(1)学生利用现代天文观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代天文知识,观察现代天文现象。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调查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进步。
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
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1教学目标:1.体会樟树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樟树拒虫的可贵之处。
2.感受宋庆龄的品质与樟树的相似之处,品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不搬家”之理由。
1.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
(1)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哪儿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什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读后,教师小结:不同的朗读所要强调的意思不一样。
请同学们再根据要求读一读:*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什么?(生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强调:对,*所写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的重点是写樟树,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师:宋庆龄的故居在周恩来同志的眼里小了点,他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宋庆龄却不肯,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理由。
(宋庆龄舍不得庭院里的两棵樟树)3.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什么呢?请通读课文,说说理由。
(生命旺盛、品质高贵)二、细读品悟,全面体会“舍不得”之含义。
(一)感知樟树“生命旺盛”。
1.自读第4自然段,说说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它的生命旺盛?(蓬蓬勃勃)2.樟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蓬蓬勃勃”,请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樟树的哪些部分,及其形态。
3.组织交流、讨论枝干:粗壮、多(伸向四面八方)、长(伸得远远的)。
(引导体会:枝干越粗越壮,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 树叶:稠密、绿得发亮。
(引导体会:树叶越密,绿得越亮,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文学是用“形象”说话的。
教学中,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并在这种转换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4.体会“四季常青”的特点。
樟树一年四季要经历多少磨难,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请学生想象不同的情境,进行口头表达。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掌握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如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等。
(3)学会运用古观象台观测天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观象台的相关知识。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古观象台的观测方法及其在古代农业、天文导航等方面的应用。
(3)动手制作简易的观象工具,如浑象、日晷等,并进行实际操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如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等。
(3)古观象台的观测方法及其在古代农业、天文导航等方面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古代观象台的建筑结构及其与天文学的关联。
(2)古观象台观测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观测方法。
(2)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古观象台的基本概念。
(2)准备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和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观象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古观象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人们要建造观象台?观象台在古代有什么重要作用?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根据预习内容,简要介绍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如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等。
3.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古观象台的观测方法及其在古代农业、天文导航等方面的应用。
(2)每组选取一个观测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 课堂讲解:(1)讲解古观象台的建筑特点及其与天文学的关联。
(2)讲解古观象台的观测方法,如浑象、日晷等。
5. 动手实践:(1)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观象工具,如浑象、日晷等。
(2)学生在校园内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实际操作观测。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使学生掌握古观象台的基本结构和观测原理。
(3)培养学生对天文观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古观象台的相关知识。
(2)实地参观古观象台,亲身体验观测过程。
(3)学会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讨古观象台的价值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2)使学生认识到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古观象台的基本结构和观测原理。
(3)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教学难点:(1)古观象台观测原理的讲解与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将古观象台与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结构和观测原理。
(2)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道具和器材。
(3)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实地参观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古观象台的基本情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准备好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以便在实地参观过程中记录重要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古观象台。
(2)简要介绍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古观象台的基本结构和观测原理。
(2)举例说明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实地参观:(1)组织学生参观古观象台,亲身体验观测过程。
(2)在实地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古观象台的价值和意义。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古观象台与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五、课后作业2. 调查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古观象台进行对比分析。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古代天文观测工具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基本方法及其与现代天文观测的异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古观象台的图片或实物,描述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观测,体验古代天文观测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古代天文观测工具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基本方法及其与现代天文观测的异同。
2. 教学难点:(1)古代天文观测工具的构造和原理。
(2)古代天文观测方法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古观象台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准备古观象台的教学视频或实物模型。
(3)制定实地考察或模拟观测的计划。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2)查阅古代天文观测的资料,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古观象台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其独特的外观和结构。
(2)简要介绍古观象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与分享:(1)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古观象台的图片或实物,描述其结构特点和功能,并在小组内分享。
(2)全班交流:邀请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疑问。
3.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观测,体验古代天文观测的过程(2)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观测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代天文观测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反思自己在观测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份关于古观象台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古观象台的历史、构造、功能等。
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设计 北京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设计北京版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敬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做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进行读写结合。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段落,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敬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做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使内容更加丰富、具体),进行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0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打开书、自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我”在观象台上看到和想到的景象?(第2——4自然段)3、那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登上古观象台,去探寻古代天文学家的足迹吧!二、研读课文,品读感悟(一)第二自然段1、初步批画、自学感知出示自学提示:Ⅰ、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我”看到的景物,用“﹋﹋”画出描写“我”想到的景物。
Ⅱ、圈出你认为关键的字、词,在旁边进行批注。
Ⅲ、轻声读句子,与同伴进行交流。
简单说说,我们的自学分几步(板书:画、批、读)2、集体交流、重点感悟(1)看到的(板书:看)过渡:按照顺序,谁来说说作者站在古观象台前看到了什么?古观象台坚实的台阶西侧,有一条通向台顶的石阶。
(出示图片)层层的石阶已经被磨得很光滑了。
①指名读并简单谈体会②通过读这段文字,你们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被磨得很光滑了”。
(联系下文感受古代天文学家需要多次往返于古观象台才能解决问题。
感悟天文学家的探索精神。
)预设:Ⅰ、联系生活想:过渡:“台阶被磨的很光滑了”是什么原因?(探索天文知识的人多,人们走台阶的次数多,体会天文学家对科学的向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Ⅱ、结合课文说:过渡:所以我想到:(学生接读)数百年间,那上面不知留下了多少天文学家不断探索的足迹。
重点理解:不断探索(体会天文学家的坚持)预设:说说什么叫不断探索?(一直的、持续性的探索,说明天文学家们很有毅力)(2)想到的(板书:想)过渡“我们随着作者轻轻地踏上石阶,缓缓地向上走去”这一路上“作者又想到了什么?”我轻轻地踏上石阶,缓缓地向上走去,耳畔仿佛响起古代天文学家登上观象台的脚步声。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在古观象台上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经过自学,学会11 个生字及新词,认读 1 个字。
2.读课文,认识内容,初步认识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仰慕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优秀贡献而感觉非常骄傲与骄傲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第 2 自然段。
4.按要求累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教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认识内容,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仰慕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度中作出优秀贡献而感觉非常骄傲与骄傲的感情。
教课难点:初步认识联想及其作用。
教课准备:教师:北京天文台及各样仪器的图片若干张。
学生: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北京天文台和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天文学成就的资料,有条件的去观光北京天文台。
教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经过自学,学会11 个生字及新词,认读 1 个字。
2.经过初读课文,认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学习第一段,认识古观象台的地理地点和悠长的历史,感受在古观象台上工作的历代天文学家不停探究的精神。
教课要点:经过初读课文,认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课难点:学习第一段,认识古观象台的地理地点和悠长的历史,感觉在古观象台上工作的历代天文学家不停探究的精神。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耸立着一座世界有名的古观象台(出示北京古观象台的图片 ),它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有谁去过古观象台 ?或许你查到了有关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沟通感觉和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
2.检查预习状况:(1) 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重申“擂”的读音“léi”(2)经过预习,你都学懂了哪些词语 ?还有哪些不懂的 ?(生生沟通 )(要点指引学生理解“侵害”“锻造”“神奇莫测”等词语 ;关于“天体仪”“象限仪”“黄道经纬”“圭表”等,出示有关图片,联合学生查阅的资料简要认识它们的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观象台上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自然段。
4.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内容,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天文台及各种仪器的图片若干张。
学生: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天文台和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天文学成就的资料,有条件的去参观天文台。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学习第一段,了解古观象台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感受在古观象台上工作的历代天文学家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学习第一段,了解古观象台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感受在古观象台上工作的历代天文学家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矗立着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观象台(出示北京古观象台的图片),它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有谁去过古观象台?或者你查到了有关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交流感受和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
2.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强调“擂”的读音“léi”
(2) 通过预习,你都学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不懂的?(生生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侵蚀”“铸造”“神秘莫测”等词语;对于“天体
仪”“象限仪”“黄道经纬”“圭表”等,出示相关图片,结合学生查阅的资料简要了解它们的用途。
)
(3) 学生记忆、书写生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4) 教师检查掌握情况:
比较组词:磨——摩铸——涛弧——狐衡——横
听写新词,同桌互判、改错。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想想在古观象台上“我”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通过思考,一方面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分清哪些是眼前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对联想有个初步的感性了解)
2.试着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并说清为什么这么分?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世界闻名”的古观象台?(结合资料来理解)
2.(投影第一段)注意“昂首挺胸仰望蓝天”和“好像要看清天体的一切秘密”这两句,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表面上是写古观象台,实际是写在古观象台上工作的历代天文学家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感受天文学家不断探索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自然段。
3.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内容,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景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古观象台上》,通过初学,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上古观象台,一起去探询古代天文学家的足迹吧! 二、研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哪些是眼前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指名说,互相补充)
2.指导朗读:是啊,数百年间,光滑的石阶留下了多少天文学家的探索的足迹,快读出你的感受 !
指导:朗读时语速要慢一些,古观象台历经沧桑,要读出历史的厚重感。
3.引读:我轻轻地踏上石阶,缓缓地向上走去,耳畔仿佛想起古代天文学家登上观象台的脚步声,他们......(学生朗读时,要读出排比的气势和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不屈的探索精神)
4.师生对读:教师读写实的句子,学生读联想的语句。
进一步体会古代天文学家的探索精神。
5.总结写法,体会作用:先写自己看到的事物,再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联想。
这样写实与联想相结合,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不屈的探索精神,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自学第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些是眼前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画下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然后读出自己的感受。
2.组内交流:先读一读,然后再说一说。
3.小组汇报:
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清写实与想象,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天体仪”、“象限仪”、“黄道经纬仪”、“圭表”┅┅摆满了篮球场大的方台。
这么多的天文仪器,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你能既读出仪器之多,又读出自豪感吗?
(2)“仪器都是用青铜铸造的,形状各异,构造复杂:有的像球,有的像弓,有的像套图,有的像圆弧┅┅虽然经过几百年风雨的侵蚀,但是上面精密的刻度、美丽的花纹仍然清晰可见。
”
这些用青铜铸造的仪器形状各异,虽然历经数百年仍然风采如故。
我们怎能不为这些天文仪器而自豪呢?快读出这种自豪感。
(3)“有一件仪器,两条青龙撑起一扇华丽的‘屏风’,上面是八字形的横梁┅┅真是巧夺天工!”
从这一件仪器的巧夺天工,可以看出这些古代天文仪器是多么的珍贵。
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4)“这些仪器有的用来表示星座分布、移动情况,有的用来测量四季节气的变化,有的┅┅”
读到这里你一定和作者一样,忍不住要说:“这些仪器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快读出这种感受!
(5)读第四自然段,结合资料了解张衡、一行、郭守敬、徐光启等古代天文学家的突出贡献,重点读排比句,边读边想像古代天文学家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坚持观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并把这种感受带进文中读出来。
4.小结:作者边看边想,既有参观古观象台的写实,又有作者的丰富联想,更有强烈的情感抒发,读后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三)导读。
古观象台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在这里,我们的祖先对于天文学的伟大贡献得以记载,我们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智慧和劳动得以反映。
我们怎能不为中华民族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呢?让我们一起来把这种激动的心情表达出来吧!(齐读第五段)
三、感情朗读、摘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摘录喜欢的词、句、段在积累本上。
四、指导仿写、随文练笔。
1.读练习2的两段话,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明确仿写的要求:先写自己看到的事物,再展开想像,写出自己的联想。
2.构思、仿写一段话。
3.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
古观象台上这些遗存下来的天文仪器蕴含着多少知识和奥秘,凝聚着多少辛酸和苦涩,只有你亲身去体会。
课下继续查阅北京古观象台和世界天文台的资料,并制作手抄报在班里展览。
板书设计: 26 在古观象台上
写实——联想
景仰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