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第七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PPT课件

神经系统PPT课件

反应
可编辑课件PPT
31
自主神经系统结构特征
中枢神经
系统
节前

纤维
外周神经节
节后 纤维
自主 神经
内脏 器官
可编辑课件PPT
32
可编辑课件PPT
33
可编辑课件PPT
34
下丘脑对自主神经活动的控制
• 调节内脏活动(如血压) • 调节体温 • 调节摄食行为 • 调节水平衡 • 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 调节情绪与行为 • 控制生物节律
可编辑课件PPT
27
可编辑课件PPT
28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1、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代表区
包括:主要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和其他感觉运动区。
• 主要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相当于Brodmann分 区的4、6区。其功能特征:
①交叉性支配,但头面部肌肉多为双侧性支配。
②功能定位精确,且为倒置排列,但头面部代表区内 部呈正立排列。
可编辑课件PPT
24
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具调控作用
• 两个重要表现:
• 脊休克 • 去大脑僵直
可编辑课件PPT
25
脊休克
• 概念: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离断水平以下 的脊髓所支配的部分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 呈现无反应状态。
• 表现: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肌紧张减 退甚至于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 汗停止,大小便潴流。
可编辑课件PPT
35
边缘系统对自主神经活动的控制
可编辑课件PPT
36
• 边缘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 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故 称边缘叶。

生理学PPT:神经系统

生理学PPT: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可长时间连续进行冲动的传导。
(5)神经纤维的分类
3.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概念 在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称为轴浆运
输(axoplasmic transport)。
(2)类型 1)顺向轴浆运输 ①快速轴浆运输
胞体运至轴突末梢。 运输具有膜的细胞器。
快速轴浆运输是通过驱动蛋白(kinesin)实现的。
脊神经节中的卫星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2.功能 (1)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
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交织成网,支持神经元胞体和纤维。
(2)修复和再生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有生长、分裂的能力。
(3)免疫应答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可作为中枢的抗原呈递细胞。
(4)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
(5) 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
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增加 → 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fIPSP
2)慢突触后电位(slow postsynaptic potential,sPSP):
静息时开放的K+通道关闭, 产生sEPSP K+通道开放或使静息时开放的Na+通道关闭,产生sIPSP
(5)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与抑制
神经元上突触产生的EPSP、IPSP进行总和 → 如达阈电位 → 轴突始段或起始郎飞结产生动作电位 → 沿轴突扩布至末梢和逆向传到胞体
(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 结构完整性:如切断神经纤维,冲动即不可能通过断口。 功能完整性:低温或麻醉药可使冲动传导发生阻滞。
2)绝缘性 神经干各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
3)双向性 刺激神经纤维中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可沿
神经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10神经系统(第七版)

10神经系统(第七版)

2.非定向突触传递
⑴概念:通过不与效应器形 成经典突触联系的曲张 体释放出递质, 经弥散作 用于效应细胞的受体,使 效应细胞发生反应,这种 化学传递称为~。又称 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如交感神经对平滑肌的 支配.
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结构模式图 右上部分示放大的曲张体和平滑肌
⑵结构基础:曲张体,递质小泡。 ⑶传递过程:经组织液扩散到临近的效应器上。 ⑷传递特征: ①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不存在一 对一的支配关系; ②曲张体与突触后成分之间的距离>20nm ; ③作用部位分散而无特定的靶点; ④传递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 ⑤能否产生传递效应,取决于突触后成分上有无相 应的受体。
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 形成髓鞘 位于神经节内
功能 :(1)支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以其长突起在脑和脊髓内 交织成网而构成支持神经元的支架; (2)修复和再生作用:如脑和脊髓受伤时,小胶质细胞能转变 成巨噬细胞,清除变性的神经组织碎片;而星形胶质细胞则能 依靠增生来充填缺损,但过度增生则可能形成脑瘤; (3)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能与处理过的外来抗原结合, 将其呈递给T淋巴细胞;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一方面通过血管周 足和突起连接毛细血管与神经元,对神经元起运输营养物质和 排除代谢产物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产生神经营养因子,以维 持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完整性; (5)绝缘和屏障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可形成神经纤维髓鞘,起 一定的绝缘作用。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是构成血—脑屏障 的重要组成部分; (6)稳定细胞外K+浓度; (7)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轴突始段爆发AP→扩布至末梢和逆向传到胞体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⑹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神经系统[可修改版ppt]

神经系统[可修改版ppt]


中间带
侧 索
前 角
中央管
前 索 灰质联合
白质分为三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为前 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 中沟之间为后索。
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有纤维横越,称白质 前连合。在灰质后角基部外侧与外侧索之间,灰、 白质混合交织,此处称为网状结构。
不同节段脊髓的灰、白质构成形态是不同的,这 是由于不同节段脊髓因其所支配的身体部位不同而 含有的神经元数量不同所致。
六条沟
前正中裂(较深) 后正中沟(较浅) 前外侧沟(2个,发出脊神经前根根丝) 后外侧沟(2个,接受脊神经后根根丝)
31节段
颈髓8节 ( C8 ) 胸髓12节 ( T12 ) 腰髓5节 ( L5 ) 骶髓5节 ( S5 ) 尾髓1节 ( Co1 )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椎和尾椎
2. 脊髓的内部结构 从横切面观察脊髓,可见正中央有中央
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 spinal cord
1.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 脊髓比椎管短,是由于个体发育中脊柱的生
长比脊髓快所至。
脊髓的外形,Spinal cord
上端: 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两端
下端:成人L1下缘(新生儿L3)
两膨大
颈膨大 (臂丛C5-T1) 腰骶膨大(腰骶丛L2-S3)
元构成。
灰质
后角(柱):由中间神经元(4群细胞)组成,接受 后根脊神经假单极神经元中枢突,并传导神经冲动。
脊髓后角核团
名称
位置
接受
发出纤维
作用
后角边缘核 脊髓全长 传入纤维 进入侧索
节段间联系
胶状质

11第十一章神经系统170页PPT

11第十一章神经系统170页PPT
蛋白合成: 胞体
轴浆运输:双向,顺向快于逆向,顺向运递质囊 泡等,逆向对蛋白质合成起反馈调节作用。
5、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营养性作用:N.末捎经常释放一些物质,持续地调整 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生化和生 理的变化。(例:周围神经损伤——肌肉萎缩)
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神经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 细胞产生的支持神经元的营养性因子(蛋白质)。
脑-肠肽、AⅡ、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NO、CO
脂类
PG类
41
1、Ach及其受体 :
部位:外周:胆碱能纤维(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及支配 骨骼肌的运动纤维)
中枢: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丘脑后腹核、 RF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
42
受体:
M(毒蕈碱):心肌、平滑肌、腺体(M1-5) N(烟碱):N1(神经元型)、 N2 (肌肉型)
52
(二)神经元池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
神经元池 的神经元
53
神经元池的基本组成
3.神经元池的兴奋或易化和抑制
54
(三)神经元池内的信号处理
55
56
环式 链锁式
57
五、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
(一)最后公路原则 (二) 兴奋节律的改变 (三) 后放 (四) 反射活动的习惯化和敏感化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 反射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第四节 感觉的形成 第五节 躯体运动的调控 第六节 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
1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 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 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 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 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 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 神经系统。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
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
*
39
18
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 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
出颅腔。
书:p159 表2-5
*
39
19
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眼球 Ⅳ 滑车神经:眼球 Ⅵ 外展神经:眼球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 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 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
*
39
41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
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
*
39
33
第二节 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