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最新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8 精品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认识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特色。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护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特色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特色。

2.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直观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少数民族的特色。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多样性。

2. 讲解民族的分布特点: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杂居、小聚居等。

3. 介绍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特色:讲解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特色。

4. 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及其对民族团结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之间相互交错居住。

2. 选择题: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A.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B. 汉族、苗族、彝族、土家族C. 满族、朝鲜族、侗族、瑶族D. 汉族、壮族、布依族、畲族八、课后作业2. 调查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如蒙古族地区的草原旅游、藏族地区的藏药等,总结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3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3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是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民族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和实例,制作PPT。

2.准备讨论题目,划分学习小组。

3.准备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等。

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以具体实例为依据,分析民族分布特点。

(八年级地理教案)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八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人口构成,民族分布的特点,对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影响,掌握5个民族自治区,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及各民族的生活习惯。

--根据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部分第1、2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填图的能力,搜集资料、整理归纳的能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根据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部分、过程与方法部分第4、5、6、7、8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通过播放《爱我中华》和各民族的录像带,观看各民族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第9、10、11条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5个民族自治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要能直接上网)、实物投影仪。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按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藏族、其他少数民族、浙江的少数民族分8组收集各民族的资料,准备在课内以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播放宋祖英《爱我中华》VCD,学生齐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引出课题《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新课教学:1、教师: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多少呢?教师出示____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总人口为126583万人, 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请学生算一算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并做比较。

学生算出汉族占总人口的91%,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

学生比较得出汉族人口最多。

2、教师出示《中国人口图》,请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将学习的结果填在空白地图上,并用实物投影仪显示:(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5个民族自治区各分布在哪里(3)哪一个省少数民族最多(4)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5)这样的分布对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何影响(6)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地图阅读,可以得出结论:汉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藏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省、市、区、县);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种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尚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现象,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民族政策,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发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民族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八年级教案设计】八年级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

【八年级教案设计】八年级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

八年级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
【编语导读】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内容点析1.民族民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民族的居民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我国有56个民族。

2.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这张图片的内容是:在国庆节期间,我国56个民族的代表,各自身穿本民族的服装欢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呼的景象。

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本节内容的主题──多民族的大家庭,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3.少数民族。

多民族的大家庭-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多民族的大家庭-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多民族的大家庭-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前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时空意识、环境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涉及到了多民族的聚居与分布、多族群的交流与融合等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多民族相关知识,本节课将以“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探讨。

教学目标与要求目标1.了解我国常见的民族聚居区分布情况;2.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以及肢体语言;3.理解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意义。

要求1.掌握多民族聚居区分布及其特点;2.能够比较不同民族文化与风俗之间的异同点;3.能够分析并阐述多民族融合对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的意义。

教学内容预热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节关于“多民族的大家庭”的地理课程。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走进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你们觉得会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2.老师展示少数民族的图像、服饰、建筑等多角度的图片,让学生参考并感受。

学习重点1.多民族聚居区分布及其特点;2.不同民族文化与风俗之间的异同点;3.多民族交流融合对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的意义。

学习环节多民族聚居区分布及其特点1.多民族聚居区分布图的展示与解读,分析其特点;2.同学们分小组自主查询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资料,进行汇报与交流。

不同民族文化与风俗之间的异同点1.引导同学们进行文化理解;2.老师分配不同的族群文化要点,让同学们进行阅读,并完成文化差异表格的填写;3.同学们通过比较归纳出不同民族文化与风俗的异同点,进行阐述。

多民族交流融合对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的意义1.引导同学们进行交流意识理解;2.以某一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为例,让同学们分析出多民族交流融合对于文化的传承、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1.梳理课堂重点、难点内容;2.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与点评;3.布置课外作业:完成一篇小论文,阐述你眼中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并提出个人对于民族交流融合的看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风情和民族政策。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针对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风情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参与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风情和民族政策。

2.难点:民族分布特点的识记和理解,民族风情和民族政策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风情和民族政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民族政策等内容。

2.教学地图:准备我国民族分布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3.案例材料:收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分析。

人教版地理八上《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上《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上《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教学目标1、明白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形,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明白得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爱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目标确立依据本节教材内容要紧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要紧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和民族分布。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表达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差不多理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资源整合依照地理课程标准中差不多理念的要求,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课程中引用了民族服装和乐器等实物,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动身,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爱好。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关于地理课堂的阻碍,依照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立意课前气氛渲染:多媒体播放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片段,请学生摸索:这些是我国哪个民族的舞蹈和音乐?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祖国大伙儿庭学生边观赏边摸索通过影片引入教学新授过程:展现图片:提出预习问题:一、我国民族构成: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2、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4、我国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哪些?(9个,除5个学生明确问题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内可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的方式采纳小通过自学获得我国民族构成的知识,使学生第一明确概况,那个过程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自治区的要紧民族外,还有4个:苗彝满土家)提供资料:二、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播放视频〈我国的语言和文字〉了解我国语言文字情形。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分布、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旨在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民族团结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多民族大家庭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

2.难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民族案例,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制作PPT,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设计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宗教信仰,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民族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对多民族大家庭的认识。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我国多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分布区域、民族文化等,使学生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有更深入的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思维方法,掌握我国各民族的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各民族的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难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梳理,互动探究:教师系统讲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民族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6.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作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2.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
3.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政策及其实践,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地图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深刻的认识。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起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分布及民族文化。”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丰富多样性和和谐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民族问题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我国主要民族的名称、分布特点和民族政策,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学生能学会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民族关系。

2.教学难点:各民族分布特点的成因,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民族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问题的实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和实例的课件,生动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2.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民族案例,分发给各小组。

3.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民族特色。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多民族的大家庭》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多民族的大家庭》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多民族的大家庭》一. 教材分析《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多样性,掌握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相对较为片面,容易受到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实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3.准备板书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杂居、小聚居等。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

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4.巩固(5分钟)针对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汇报和评价,总结出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和原则。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民族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民族团结模范事迹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2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2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省份。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对于民族政策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省份。

2.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教学难点:民族政策的内容以及各民族风俗习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民族问题进行讨论,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讲解法:教师对民族政策和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我国各民族分布的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汉族人数最多,其他少数民族分布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关于民族政策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八年级地理上册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构成状况,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纸币的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并知道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查询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2、体会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

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指导自学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2、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钱了吗?大家可别误会,今天老师不收钱。

请大家拿出课前搜集到的1980年7种人民币纸币,相互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图像。

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讲述)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一)56个民族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总结我国民族构成情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教学设计
(3)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与民族相关的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幅中国地图,标注出各个民族的分布区域,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我国会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又是如何分布在我国各地的?”
2.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展示,激发学生对民族分布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以下要点:
(1)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3)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服饰特色等。
(4)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主题,旨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民族大家庭的相关内容充满好奇,但可能对56个民族的分布、文化等具体情况了解不足。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转变,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层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民族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难点:民族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知道的一些民族。

2.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民族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中国民族分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找出各民族的分布区域。

(三)课堂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各民族会有这样的分布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地理环境分析原因。

(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几个典型的民族地区案例,如内蒙古、西藏、新疆等。

2.学生分析案例,了解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

(五)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结合教材,绘制一张《中国民族分布图》。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少数民族,了解其文化、风俗、历史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地图、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尊重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6.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7.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8.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地理素养。

9.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通过让学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教师提问:“你们能从地图上观察到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各民族的分布区域和特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之多民族的大家庭.doc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之多民族的大家庭.doc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之多民族的大家庭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中国的民族风俗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会表演民族舞蹈,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
地图的能力,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浏览网页,复制和粘贴。

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同时也顾及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

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版)
必答题: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每组搜集到的图文资料情况进行抽签,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必答题)
抢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图文资料,从历史、文学、医学和音乐方面设置问题,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
组织歌舞表演。
小结、选出优胜组。
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竞争能力,渗透乡土民族知识,增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使学生懂得各民族饮食和民居等生活习惯的形成与气候等地理要素密切相关。
扩大学生的民族知识视野,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为以后学习民族政策埋下伏笔。
在抢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歌谣总结答案。
承转:我国民族不仅构成有特点,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下面通过小组竞赛来考察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了解多少。
计算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并归纳少数民族的概念。
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
课题
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知道汉族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3.能背出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名称,说出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作 业
布 置
根据所学内容,题目自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各完成一份地理手抄报。

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初二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李海青一、请学生自主学习八年级地理教材第一章第二节课本P15至P20。

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 个民族。

2、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族,占全国人口的 ,另外,还有 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 。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4、 __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 部和 部地区。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

5、我国各民族“ _, ”的分布特点,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提供了条件。

三、自主解答几道题目:1、我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第17页活动2与活动3。

3、右图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民居 ( )A.维吾尔族B.满族C.朝鲜族D.傣族4、连线题:A、蒙古族 跳板B、维吾尔族 摔跤C、傣族 孔雀舞、泼水节D、朝鲜族 手鼓舞5、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 、东北、东南、西北B 、西南、西北、东北C、西南、西北、东南D、东北、西南、东南【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能够读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3、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学习重点】1、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及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学习难点】通过读图、查阅资料,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引入(视频内容为《爱我中华》MTV),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特点,刚才大家也看了视频,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参考一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内容点析
1.民族
民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民族的居民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我国有56个民族。

2.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这张图片的内容是:在国庆节期间,我国56个民族的代表,各自身穿本民族的服装欢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呼的景象。

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本节内容的主题──多民族的大家庭,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3.少数民族
在我国的56个民族当中,汉族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11.85亿(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91.6%;另外55个民族的人口都比较少,55个民族的人口总数为1.08亿,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4%。

相对于汉族而言,这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这个概念只是表明这些民族的人数少,并没有其他的含义。

4.第16页活动1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民族构成是不同的。

既复习了日本和美国的民族特点,又反映出我国独特的民族构成,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特点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埋下伏笔。

本活动可以按两种方式展开,教师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

方式一: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代表)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的民族现状,就此可以进行一场小辩论,讨论出不
同的民族构成对各自国家有何种影响?方式二:列一张三国民族状况对比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完成该表,了解中、日、美三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5.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
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提前查找一些相关的民族文化活动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或者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拓展一些内容。

最终要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理解民族的划分及其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的不同;(2)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学习文化差异性,为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6.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
在学习该图时,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地区,进一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通过对这张分布图的学习和阅读,让学生掌握读该类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民族(人种)分布图等专题地图的技能。

同时在学习本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相关的几点知识:(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3)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实际上,读图的过程就是分析民族分布特点的过程。

7.少数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是我国繁荣和稳定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因此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首先,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加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其次,政策内容不要涉及太多,只抓住最关键、最主要的几条即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要理解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民族政策主要条款。

教学过程中民族政策的内容可以先不讲,最好先由学生反思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国民族各方面的特点),从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1~2课时。

【总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

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

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

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2)课堂教学部分。

【拓展辅助教学设计】
拓展辅助活动部分。

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

设计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园、民族风俗展览、民族文艺演出。

设计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交流会。

设计3: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

设计4:组织学生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联欢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部分。

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把握思路、总结提高。

【56个民族】
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5页的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

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可以提示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的图1.15“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

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让学生完成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

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4.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5.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

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的少
数民族数据表,找出人口超过1 500万和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计算出55个民族的人口之和以及它们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

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民族的分布】
1.读课本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

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

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

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指导学生开展课本第20页活动3。

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