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_3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
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下面是WTT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
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全书知识点总结复习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全书知识点总结复
习
文言文知识点
- 文言文的定义: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文字
- 文言文的特点:繁复、严谨、正式
-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主谓宾结构
- 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夸张、反复、对偶、排比
- 文言文的修辞方法:比喻、夸张、赋予生命等
-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注意修辞手法
词语运用
-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
- 词语的拼音和读音
- 词语的造句和运用
阅读理解
-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 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关系
-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推断词义和理解上下文
- 回答问题和总结文章内容
写作技巧
- 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 理清写作的逻辑结构
- 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
- 编写通顺、连贯的作文
古诗词研究
- 研究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 理解古诗词的诗意和意境
- 分析古诗词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朗读古诗词并感受其中的美
口语表达
- 研究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 运用恰当的口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 参与对话和讨论
- 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 培养自信和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全书知识点总结复。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并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必背课文内容梳理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
2021部编五版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1、夏天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乡村庄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少儿子诚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说明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当必然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凑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少儿,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突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说明①稚子:指天真、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少儿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斜阳浸寒漪。
牧童回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斜阳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演奏着不行调的的乐曲。
说明①陂〔bēi 〕: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斜阳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涟漪。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回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说明:1、游子: 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 诗体名称。
3、游子: 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 将要。
5、意恐: 担忧。
6、归: 回来,回家。
7、言: 说。
8、寸草: 小草。
这里比喻儿女9、心: 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情义。
10、报得: 报答。
11、三春晖: 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①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第①段是对榕树(静态动态)的描写。
(划掉不正确的答案)2.“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个句子中的“颤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A.榕树的美丽 B.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既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情景,是(静态动态)描写。
(划掉不正确的答案)这段话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6.用“△”标出鸟儿活动的词语。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
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
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汇总及预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一览表1第一课《草原》第1、2自然段;2第三课《白杨》第12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3第五课《古诗三首》4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5第十课《杨氏之子》6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7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部分段落8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9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10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11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
12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13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自然段14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15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16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背诵内容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五年级下部编语文复习:各课课文知识点系统总结
五年级下部编语文复习:各课课文知识点
系统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五年级下学期部编语文教材中各课的课文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第一课《小草》
- 主要情节:描述小草从种子发芽生长到茂盛的过程。
- 主要人物:小草。
- 重要词语:种子、发芽、生长、茂盛。
第二课《大海龟》
- 主要情节:讲述大海龟回归故乡产卵的故事。
- 主要人物:大海龟。
- 重要词语:产卵、大海龟、回归、故乡。
第三课《小学生的情书》
- 主要情节:描写小学生写情书的故事。
- 主要人物:小学生。
- 重要词语:情书、小学生、描写。
...
(以下类似,总结每一课的情节、人物和重要词语)
第十课《月亮》
- 主要情节:描述月亮的由来和变化。
- 主要人物:无。
- 重要词语:月亮、由来、变化。
总结
五年级下学期部编语文教材中的各课课文都涉及不同的情节、
人物和重要词语。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和故事。
希望本文档对复习五年级下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有所帮助。
(以上为简要总结,具体内容请参考原教材。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文章重点知识梳理(全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文章重点知识梳理(全篇)课文一:《山海经·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事件,它描绘了大禹治理洪水的艰辛过程。
- 大禹治水的方法主要有修建堤坝、开挖渠道、凿石山等,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 大禹治水的意义在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稳定。
课文二:《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狐狸佯装虎威吓唬其他动物,以展示欺骗和骄傲的危害性。
- 故事中的动物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比如猴子贪玩、乌鸦贪财、狗子忠诚等。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不要欺骗他人,要本真待人,不要过于骄傲自大。
课文三:《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中卖火柴的悲惨遭遇。
- 小女孩的父母已经过世,她生活贫困,没有温暖的家。
- 尽管故事结局悲伤,但它给我们带来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呼吁我们关心弱势群体,传递温暖与关爱。
课文四:《学雷锋好榜样》- 《学雷锋好榜样》介绍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展示了他为人民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 雷锋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许多小善举,比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照顾留守儿童等。
- 通过研究雷锋的榜样,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文五:《冬至》-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冬季的重要节气之一。
- 冬至的俗有吃饺子、喝汤圆、吃南瓜等,寓意着团圆和祈福。
- 冬至是我们重要的文化节日,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课文六:《当爸爸妈妈好难》- 《当爸爸妈妈好难》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孩子对父母辛勤劳动的感慨和理解。
- 父母付出了很多努力,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付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 我们应该理解和感激父母的付出,做到孝顺和关心他们。
课文七:《小狗寻找主人》- 《小狗寻找主人》是一则温馨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狗在大街小巷流浪寻找主人的故事。
- 小狗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坚持寻找主人,最终找到了一个善良的主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整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整理眼看五年级同学就面临语文期末考试了,好好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是每个学生的心愿。
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参考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重点复习资料 1.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不但风光美,而且人情更美。
2.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3.《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的争论,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最后写爸爸看到几棵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4.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有什么理解或体会?答: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老一代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边疆建设者的孩子们。
5.读了这三首古诗词,我发现他们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6.《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文中提到《城南旧事》是她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本文是这部小说的序言。
7.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的去向,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8.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日积月累_总复习
• B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 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二是 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 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 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 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 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 他前面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 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 C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 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 海音。 • A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 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 B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 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 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 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 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 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 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 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 “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 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 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 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 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 疆建设者。
•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 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 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 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不同的 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 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 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 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
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文原文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
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全册概要——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全册概要——人教
部编版
本文档是对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知识点进行全册概要的总结。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走进诗的世界
- 研究了什么是诗、诗的特点和功能
- 了解了诗的形式和韵律
- 研究欣赏和朗读诗歌
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
- 研究了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 掌握了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 阅读了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第三单元:古诗词欣赏
- 研究了古诗词的特点和形式
- 掌握了古诗词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 阅读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并进行了分析和赏析
第四单元:读后感受
- 研究了读后感的作用和重要性
- 掌握了写读后感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 阅读了一些文学作品,并进行了写读后感的练
第五单元:人物传记
- 研究了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 阅读了一些优秀的人物传记,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写作了自己喜欢的人物传记
第六单元:寓言故事
- 研究了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功能
- 阅读了一些寓言故事,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 写作了自己的寓言故事
第七单元:小说阅读
- 研究了小说的特点和结构
- 掌握了小说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 阅读了一些小说作品,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第八单元:课外阅读
- 研究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 阅读了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写作了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的读后感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主要知识点概要。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内容和背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内容和背诵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草原》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草原美景、迎客、待客、话别)(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A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含义深刻的句子: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第六单元-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生字复习(部编版)看拼音写词语
yíng qǔ
赢取
jiǎo lì
脚力
shùn xù
顺序
huò shèng
获胜
yíng jiā
赢家
bǐ sài
比赛
xìn yù
信誉
zhǔ yi
主意
tuī jiàn
推荐
dòu xiào
逗笑
háng xíng
航行
guà gōu
挂钩
chuán wéi
船桅
jué dìng
决定
dǐng duān
顶端
fān chuán zhèng cè
pào dàn
jǔ jiàn
gē bo
笔帽 逗乐 逗号 炮弹 举荐 胳膊
sī xīn liè fèi
撕心裂肺
duō wéi fān chuán
多桅帆船
dùn pái
盾牌
mó quán cā zhǎng
摩拳擦掌
tuō mào
脱帽
zī yá liě zuǐ
龇牙咧嘴
dòu liú
逗留
yáo yáo huàng huàng
rèn mìng
订正与练习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máo tóu
tóu děng cāng wēi wēi yī xiào zàn yù
矛头 头等舱 微微一笑 赞誉
niǔ shāng
扭伤
yuè yuè yù shì
跃跃欲试
帆船 政策
cè huà
策划
shuāi dǎo
摔倒
jī cāng
机舱
guì zú
五年级下部编语文:各课课文知识点全盘复习
五年级下部编语文:各课课文知识点全盘复习第一课《草原》知识点1. 生字词:草原、翠色、渲染、勾勒、小丘、线条、柔美、境界、静态、动态、渲染、勾勒。
2. 重点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3. 课文理解: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课《古诗十九首》知识点1. 生字词:离别、相逢、夜夜、年年、思君、泪满、江南、楼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 重点句子: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3. 课文理解: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课《春日》知识点1. 生字词:春日、阳光、花草、鸟儿、杨柳、春风、桃花、梨花、杏花、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2. 重点句子: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 课文理解: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课《鸟的天堂》知识点1. 生字词:鸟的天堂、群鸟、欢腾、飞翔、跳跃、歌唱、树梢、晨光、夕阳、欢乐、自由。
2. 重点句子:鸟儿在树上欢腾,在空中飞翔,在树梢跳跃,在枝头歌唱。
3. 课文理解:通过对鸟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五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知识点1. 生字词:冬阳、童年、骆驼队、队长、骆驼、沙漠、远方、母亲、父亲、家乡、思念。
2. 重点句子:骆驼队队长说:“我们的家乡在远方,我们要一直走向远方。
”3. 课文理解:通过讲述童年时与骆驼队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第六课《海上日出》知识点1. 生字词:海上、日出、霞光、海面、金边、红霞、太阳、光芒、壮观、自然。
2. 重点句子:太阳慢慢升起,霞光映照在海面上,形成了金边红霞的壮观景象。
3. 课文理解:通过对海上日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七课《荷花》知识点1. 生字词:荷花、池塘、碧绿、花瓣、荷叶、露珠、清香、美丽、优雅、风姿。
2. 重点句子:荷花盛开时,花瓣碧绿,荷叶翠绿,露珠晶莹,清香四溢。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外古诗文积累。
1.本学期,我们初步接触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尽快收复失地,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5.《从军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之情。
6.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的武松,_____的小嘎子,______的严监生。
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珍珠鸟》先写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作者为它们做了两件事: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其中,详写了_______的过程。
2.《落花生》按________的顺序,围绕花生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其中着重写了_____,说明了人要做______,不要做______的道理。
3.《桂花雨》以“_____”为线索,主要写了故乡童年时代______和_____的场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4.古诗《蝉》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1.《示儿》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相和》讲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故事。
3.《猎人海力布》中_________给了海力布宝石。
这块宝石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复习资料整理
五年级语⽂下册课内复习资料整理五年级语⽂下册课内复习资料整理⼈教版五年级下册语⽂课内复习资料【古诗词】《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卧⽉明。
意思:⼴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过安仁》宋杨万⾥⼀叶渔船两⼩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意思:哦,怪不得没下⾬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是想利⽤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清平乐?村居》宋⾟弃疾茅檐低⼩,溪上青青草。
醉⾥吴⾳相媚好,⽩发谁家翁媪?⼤⼉锄⾖溪东,中⼉正织鸡笼。
最喜⼩⼉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在⼩溪东岸的⾖地⾥锄草。
⼆⼉⼦,正在编织鸡笼,⼿艺可巧!最逗⼈喜爱是调⽪可爱的⼩⼉⼦,躺在溪边剥莲蓬。
《杨⽒之⼦》梁国杨⽒⼦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不在,乃呼⼉出。
为设果,果有扬梅。
孔指以⽰⼉⽈:“此是君家果。
”⼉应声答⽈:“未闻孔雀是夫⼦家禽。
”译⽂:在梁国,有⼀户姓杨的⼈家,家⾥有个九岁的⼉⼦,他⾮常聪明。
有⼀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亲,恰巧他⽗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叫了出来。
孩⼦给孔君平端来了⽔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果。
”孩⼦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您家的鸟。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良药苦⼝利于病,忠⾔逆⽿利于⾏。
【⽇积⽉累】(⼀)《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织⼥家。
(⼆)*天⾏健,君⼦以⾃强不息。
《周易》*有志不在年⾼,⽆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学难成,⼀⼨光阴不可轻。
《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离骚》*不积跬步,⽆以⾄千⾥;不积⼩流,⽆以成江海。
《荀⼦》(三)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碧连天(回⽂联)⼀夜五更,半夜⼆更有半三秋九⽉,中秋⼋⽉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外⽩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落溪边(顶针联)(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复习(精编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复习(精编版)一、阅读《父爱之舟》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
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掀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片段中作者回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场景。
2.“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我从不缺课,不逃学”是因为_________,从我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我是个_________的孩子。
3.读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圈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说说从这些细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第2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表达了自己有所触动的新的认识和感受。
回想成长过程中令你有所触动的“第一次”经历,它又带给你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呢?试着写一写。
二、阅读课内短文,以及下面两则资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嚎。
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
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梳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梳理第一单元1. 《四时田园杂兴》写了村农民男耕女织以及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的情景,以及儿童的天真可爱。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稚气的小孩脱冰游戏的场景,展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祖父的园子》课文通过回忆描写了小时候和祖父在园子快乐、自由的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祖父的思念。
3. 《月是故乡明》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的思乡之情。
4. 《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
第二单元1. 《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课文记叙了诸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以及顾全大局的广阔胸怀。
2. 《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3. 《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4. 《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课文主要写了宝玉与黛玉、探春、宝钗等姑娘们一起放风筝的事情,表现出贾府当时繁荣昌盛,宝玉的无忧无虑。
第四单元1. 《从军行》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这首首诗表现了战士们为保卫国家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写送别时环境的诗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直接描写送别场面的诗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朝诗人陆游写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班级姓名1.草原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5、理解句子: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3、白杨1、《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的争论,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最后写爸爸看到几棵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又陷入沉思——浮起一丝微笑。
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白杨就是比喻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边疆的建设者。
2 、理解句子: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借物喻人,描述了白杨树的特点:a直,b生命力强,c坚强,不动摇,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精神。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解释说明。
这是一个设问句。
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指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边疆建设者的孩子们。
这句话的含义:爸爸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5、古诗词三首1、《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
诗的第一句话写原野,第二句写笛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感受,诗的三四句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塑造了一个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2、《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所悟。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宿新市徐公店》。
3、《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
词,又叫长短句。
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
读了这三首古诗词,我发现它们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描写的都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是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6、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窃读记》。
2、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3、为什么骆驼要系着铃铛?爸爸的解释是为了防狼,“我”的想法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长途路程的寂寞,增加行路的情趣。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
写出了作者童年自由、快乐、幸福的生活及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向往。
我们曾学过她的《火烧云》。
8、童年的发现1、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胚胎发育规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梦中飞行;思考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产生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并对此进行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2、费奥多罗夫是个有求知欲望、探究精神,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
如: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10、杨氏之子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2、全文意思: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理解句子: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婉转的回答,显得幽默有礼貌。
11、晏子使楚1、《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这是事情的经过,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是故事的结果,首尾照应。
2、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14、再见了,亲人1、《再见了,亲人》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写作方法的共同点:以谈话的口气叙述,以请求的语句开头,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最后用反问句结尾。
3、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4、句子理解: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用反复呼唤的方式来表达。
“再见了”说明“依依惜别”,“亲人”表现“关系亲密”;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深深的眷恋”。
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2〉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车已经开动,志愿军战士请求“列车慢一点儿开”,以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
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c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的呼唤,也同样是朝鲜人民的心声,它告诉人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亲如家人、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6、桥1、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是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这座桥梁正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3、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句子理解。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群众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梦想的力量》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18、将相和1、本篇课文时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
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2、本文写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其中,“完璧归赵”是事件的起因,“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负荆请罪”是这件事的结果。
3、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是一个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实质原因是廉颇的错误认识。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原因是: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
5、《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其中有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的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9、草船借箭1、《草船借箭》表现了诸葛亮有胆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这篇课文来源于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记”等故事。
2、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