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一、引言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面临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双重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让他们学会倾听、尊重和合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在交流讨论中思维碰撞,启发和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3.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三、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和方法1.确定小组成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相对均衡,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等方面进行考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设定探究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探究活动。
任务可以是一个数学问题或者一个数学实际应用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究讨论,并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3.提供合作指导。
在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合作探究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进行有效的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等。
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一些合作指导。
4.创建合作环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合作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鼓励合作、尊重他人意见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来营造这样的合作氛围。
5.引导分享成果。
在小组合作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收获和体会,并且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任务,较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及实施策略1. 小组分工合作小组分工合作是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比如有的同学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同学负责整理数据,有的同学负责制作PPT等。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能够有效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实施策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小组分组,并合理安排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
老师应该对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和检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2. 问题解决合作信息技术课堂中,往往需要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完成任务。
实施策略:老师在设定问题解决任务时,应该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有参与感。
老师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 项目实践合作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实践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比如制作一个网页、设计一个APP等。
通过项目实践合作,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施策略:老师在设计项目实践任务时,应该注重任务的质量和实际性,确保任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评比,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1. 本文概述在当今教育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各级教育实践中。
本文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促进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文章首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概述,包括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包括小组组建、任务分配、合作过程和成果评估。
文章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师指导和课堂管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深度学习。
本文将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以更好地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理论基础广泛而深入,主要涵盖了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动机理论等方面。
社会学习理论,特别是班杜拉(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为理解合作学习提供了重要视角。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一个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模仿,个体可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同伴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小组内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同伴模型,增强学习动力。
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适应和同化外部世界来构建知识结构。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信息和观点。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认知发展发生在社会互动的“最近发展区”内。
合作学习正是利用了这一理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他们单独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促进认知发展。
动机理论,特别是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和阿特金森(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为理解合作学习中的动机机制提供了框架。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问题与对策探究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问题与对策探究
一、问题探究
1.合作意识不强
在小组合作中,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比较大,不太愿意与他人合作,
甚至在合作时表现得比较消极,这样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合作效果。
2.分工不明确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同学们有时候会出现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
至出现混乱局面。
3.沟通不畅
有些同学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导致合作中信
息传递不畅,影响了合作效果。
4.任务分配不均
有时候在小组合作中,会出现一个同学承担了大部分的任务,而其他同学却懒散敷衍,导致整个小组的工作效率不高。
二、对策探究
1.培养合作意识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意义,从
而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
2.明确分工
老师在小组合作任务布置时,可以明确告知同学们各自分工,让每个人清楚自己需要
做的事情,避免分工不明确导致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
3.加强沟通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沟通技巧的课程,教导同学们如何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增强沟
通能力,从而提高合作效果。
4.任务分配公平
在小组合作中,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任务分配,让每个人都能承担适合自己的任务,从而保证任务分配的公平。
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
我们需要培养合作意识、明确分工、加强沟通以及保证任务分配的公平,从而使小组合作更加高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一、引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习模式,通过将学生组织成小组,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达到知识共享和协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现状分析,探讨。
二、现状分析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减少个体学习的孤立性,提高学习效果。
2. 存在问题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育中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存在差异,造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协同效应不够明显。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践中也面临着组员之间的不合作、分工不均等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也会使得教师在掌控课堂进度和管理小组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存在问题分析1. 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差异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差异较大,这使得教师在组建小组时难以合理分配学生,造成了学习效果的不稳定。
2. 组员之间的不合作和分工不均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的不合作现象较为普遍。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和缺乏良好的协作技巧所导致。
分工不均也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一些学生往往倾向于依赖其他组员完成任务,导致合作效果下降。
3. 教师在掌控课堂进度和管理小组方面的挑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给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教师需要在掌握学生学习进度的还要合理安排小组活动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四、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制定灵活合理的小组组建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在组建小组时考虑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原则,以此来减少学习差异带来的不稳定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小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
所谓组间同质就是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该比较接近,组内异质是指组内每个成员应该有差异,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
(2)分配学习任务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
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
若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时,在通过观看几组不同类型的车轮比赛的画面,进而引起学生讨论为什么圆形车轮的汽车跑的最快,得到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样“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就形成了新知的起点。
(3)合作探究及应注意的问题①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所以,小组研讨前必须给学生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
②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在一些课堂上,小组合作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1)合作重形式,轻实质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
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
从上述现象中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显然重视不够,指导不够。
(2)探索重主体,轻主导本次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
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探索伙伴可自己选,想与谁就与谁。
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
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3)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是指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一、分组策略1.同能异补:将能力相对均衡但在某个方面有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帮助、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能力分层: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能力相对接近,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内得到充分的发展,避免了过大的差异,提高小组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活动设计1.挖掘前知识:通过提问、观察、实验等方式唤起学生的前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为探究活动作好铺垫。
2.探究任务设计:将一个数学问题或一个数学情境作为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结果分享讨论: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发现、解决过程和答案进行分享和讨论,找出问题的不同解法与策略,并由全体学生一起进行总结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师的角色1.引导者: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通过提问、指导,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织者:教师组织或设定探究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合理分配每个小组的角色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活动顺利进行。
3.评价者: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探究的结果。
四、学生的角色1.合作者: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有合作精神,相互帮助、尊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2.探索者: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3.分享者:学生要将自己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与小组成员分享,与全班分享,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而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小组合作学习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着重从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角度入手,阐述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难点及其实施策略。
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1.增强团队意识。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和团队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促进思考。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进而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3.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加深理解。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
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难点1.引导与控制难度。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深奥,需要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和控制,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逐渐掌握归纳、演绎、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
2.个人差异难题。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可能主导,有的可能沉默,这就需要老师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并随时调整讨论的氛围和互动的方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3.时间分配难题。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时间和机会,需要考虑学生集体掌握知识点的进度安排、组内的分工与协作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对时间的分配和计划的制定有一个全面的考虑。
三、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确定小组成员。
建议教师设置学生自主组队,让学生在一定的规则和准则下,自由选择合适的小组成员,必要时教师可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
2.开展组内协作讨论。
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自由讨论,并适时降低自身的干预,让学生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组内分享成果。
教师应该在一定时间内指导学生将讨论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进行整合、梳理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使用。
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学习手段,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
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格局或情境的一大变革。
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增长见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养成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从小培养,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发挥民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学习手段,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
作为实验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更完善,更合理,更有效。
1 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先按照“异质同组”、再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同质同组”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人。
有1名优等生为4号,2名中等生为3号、2号,1名学困生为1号。
同质组为每2个组的3、4号结合。
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
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
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
在4人的小组内,设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汇报员4个人轮流,以便教师在课堂对具体问题的及时了解。
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摘要:素质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当在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高尚道德品质的途径,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给学生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实施教师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因此,在积极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之时,我们还应该对实施小组合作的策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①问题设计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
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而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
提出某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刺激。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
当然,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②要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
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2019年精选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一、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现代教学理念认为,一个人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将影响甚至决定他将来在社会上的生活方式。
对于团队精神愈显重要的今天,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尤显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合作学习之风日渐盛行。
笔者观察和研究发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合作学习过于泛滥教师没有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是什么,而把合作学习视为必要的学习方式,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合作学习“形式化”、“泛滥化”和“自由化”,其结果是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无法收到教学效果。
这种赶时髦,华而不实的教学方式,泛滥于课堂教学之中。
这些课堂教学只追求氛围的热烈,其实场面十分混乱的,没有实效。
在教学一些概念性、陈述性的知识,如“平均数”、“本金和利率”等,只要靠讲述、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的知识,是不需要讨论探究的,也给一些老师让学生合作,探讨。
(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效实性曾经听过一节“找规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每个小组发很多张空白图案的卡片,让每个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图案(教师也没提出明确的要求)。
但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比较的很少,基本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效果不能代表小组水平。
主要原因是,这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不管课堂教学实际需要不需要,照搬他人的做法,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
(三)课堂组织主导不到位,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有些课堂教学只追求氛围的热烈,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的同学唰地回头,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满教室里都是“嗡嗡”的声音,出现看似非常热烈,其实十分混乱的场面。
学生那种本能的放纵,漫无目的“探究”,充斥整个教室,缺乏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探究与实践
三、 保障—_ 评价 导向 l
获得同伴的信任, 心中自然充满 自豪感和使命感, 必然
会做得好些 。实行小组发 言人轮换 制 , 以达到 “ 优 可 让
让学 困生 吃得 了” 的人人高效学习的 目的。 评价的基本 目标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 的表现 , 指 等生吃得饱 , 还 为 导评价对象朝着小组合作学习的 目标努力 , 以提高学 生 如果 出现某个小组 连续 落后 的现象 , 防止 自暴 自弃 , 过创设 良好 的班级 环境 、 班级 制度 和班 级舆 论 学 生 , 使
意 。这不仅使学生 有新鲜感 , 提高 合作学 习的 兴趣 , 而 任 务 。 且 还 可 以改 变 学 生 在 小 组 中长 期 形 成 的地 位 , 每个 学 给 六 是 巧 设 活 动 。 在 大 班 额 班 级 开 展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生提供发展 的机会 。“ ” 静 即学习小组一旦建立 , 一段 时 时 , 果 都 进 行 同 一 活 动 , 读 书 、 论 , 室 就 会 太 吵 , 如 如 讨 教 间内相对稳定 , 般不作 调整 , 移默化 地培 养学生 的 什 么也 听不 到。为保证 课堂 秩序 。 一 潜 实现课 堂 高效 , 可让 合作意识 。 二、 关键—— 组织建设
、
前提 — — 合 理 分 组
遵循“ 间同质 , 内异质 , 组 组 优势互补 ” 的原 则 , 我们
按照班级学生在知 识基 础 、 习能 力 、 格特点 等方 面 报 员 各 一 名 。小 组 长 的 主 要 职 责 是 对 本 组 成 员 进 行 分 学 性 的差异进行分组 , 让不 同特质 、 同层次 的学 生进行 优 工 , 不 组织全组人员有序 开展 讨论交 流 、 动手操 作 和探究 化组合 。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 的相互 促进 , 而且 活动 。记录员 的职 责是将 小组合 作学 习过程 中的重要 为各小组之间韵公 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 内容记 录下来 。汇报员 的职责 是将本 组合作 学 习的情 在管理上 , 小组成员 的确定 实施 动静 结合 、 向选 况进行归纳 总结 后在全 班进 行交 流汇报 。小 组成 员根 双 择方式。“ ” 动 即小组成 员可以是组 间男 女生 的互换 或 据 自己的特点和 意愿 , 自主选择在 组 内的职 责 , 由组 并 流动 , 也可 以是组 间某些 角色 的互换 或轮 换 , 还可 以按 长协调确定 。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 人责任 , 又要相 活动主题 的需要让学生进行 自由组合 , 前提是双 方都 同 互支持 、 密切配合 , 发挥 团队精神 , 效地完成 小组学 习 有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1. 促进交流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团队中互相沟通与合作。
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鼓励和支持,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工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培养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和共同奋斗的意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和策略为了有效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法和策略:1. 灵活组建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灵活组建小组。
可以考虑将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以便相互促进和提高;也可以考虑将学生进行跨年级或跨专业的混合组合,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明确小组目标与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小组的学习目标,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明确的目标和角色分工,有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性。
3. 鼓励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教师应鼓励小组内的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
可以在小组内设置奖励机制,奖励那些表现积极、主动参与和帮助他人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 倡导多元思维和合作决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倡导多元思维和合作决策。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让小组成员共同决策和取得共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商能力。
5. 提供合适的组内评价机制:通过合适的组内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可以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评价并给予建议,激励学生主动改进和进步。
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讨
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讨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为学生规划学习路线和目标,使得小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晰学习任务,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顺利进行。
二、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小组成员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相互补充性,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成员的数量也需要合理控制,一般来说,3-5人为宜。
小组成员过少会导致学习资源不足,合作氛围受到影响;小组成员过多则会导致沟通效率降低,学习难度增加。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
三、制定明确的小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任务的制定。
一份明确的小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得学习更加有方向性。
小组任务可以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的讨论,也可以是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或是某一学习项目的拓展。
任务的明确性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四、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
小组成员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小组合作机制,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
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五、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
通过评价和总结,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1. 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
之间的默契度高、协作能力强。
2. 课前准备:在授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探究题目或问题,确保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认
知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 合作探究任务分配:将探究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角色
和任务,如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员等,激发每个成员的主动性。
4.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
和方法,一起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
5. 提供资源和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源和参考资料,如教材、模型、实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6. 规定时间和报告形式:规定每个小组的探究时间,并要求每个小组以报告的形式
分享他们的探究结果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用图表、图像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
7. 讨论和评价:在小组成员提出报告后,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讨论和提问,鼓励他
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8. 汇总和总结:对每个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汇总和总结,让学生们分享彼此的学习
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通过以上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合作能力,激发他们对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探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与策略
初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与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在初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特点、实施计划与策略,并分享一些成功案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比传统的单独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着主动学习的角色,能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互动合作: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通过讨论、交流和相互批评促进成员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3. 提高社交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集体学习中培养社交技能,包括倾听、表达、协商、合作等,这些技能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4. 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内部互动、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计划与策略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具体的计划与策略,以下是一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参考计划与策略:1. 清晰明确的目标: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并将其明确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 组建合作小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合理地组建小组,以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协作性和互补性。
3. 设定任务和角色:根据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设定具体的小组任务,并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者等,以促进小组内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如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际应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些关键策略。
以下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三个有用策略:
1.明确小组目标。
在启动一个小组合作学习项目之前,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并意识到他们的个人贡献将有助于小组目标的完成。
确定小组目标时,老师应该尽可能的向学生解释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具体条件,以及如何合作共同达到这些条件。
2.给每个学生一个角色。
为保证小组合作的成功,需要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特定的角色。
每个角色应该与学生的个人技能和兴趣相匹配。
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善于指导和帮助他人;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分析数据。
在确定角色时,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扮演一
个积极的角色,贡献自己的力量。
3.设立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设立透
明的评估标准,可以激励学生为实现小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例如,通过以成功完成的任务数量和质量来评估小组绩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能和专长,帮助小组取得成功。
以上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三个关键策略。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老师可以创造出一个积极、合作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将有助于学生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同时也为将来参与团队项目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根据查阅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可知。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有了合作学习理论的一些探索。
并在90年代初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很多学生从中受益,在实践中教师还开发出了开发出自身学科特色的合作学习策略。
通过文献研究、教育实习观察和了解,目前合作学习实施中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全面、缺乏合作教学设计能力与技巧;合作学习实际选择不恰当,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实际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高、参与不均衡;小组组建不科学,评价不合理等为合作而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学生收获并不大,甚至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更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以下的讨论:1、小组活动重表面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较为多见。
虽然合作学习将以往“安静”的课堂改变为”热闹”的场景,但是在热闹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
虽然课堂气氛变得活泼了,但是这种热闹只是相对于一部分学生的热闹,另一部分学生或沉默寡言或讨论与课题无关的现象。
这种重于表面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忽略了其本有的动机、目的和学习的过程。
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缺少对合作学习的整体设计,通常根据其对表面上的理解,在形式上采取简单的小组合作,而忽视它的基本内涵。
合作小组的组成也是以座位为单一的形成元素。
另一方面表现为在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就宣布进入小组合作活动,留给小组讨论的时间少于两分钟或三分钟,一些小组还尚未进入合作学习状态老师就宣布结束,这样不仅不能实现合作学习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2、课堂喧哗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合作学习中产生的噪音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斯莱文说过“合作学习的课堂应该看起来像一个蜂巢,而不应像田径场。
”然而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在课堂教学中。
当教师一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学生就开始大声讨论,小组成员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想法,或者讨论与完成合作目标无关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现状分析:
1、为合作而合作。
许多老师把合作学习当形式,走过场,似乎一节课里没有合作交流就不是一节好课。
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课堂上热闹的合作多了,静静思考的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有些该合作的问题教师未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充裕的合作时间,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2、合作学习并不合作。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或事先没有对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在小组活动中出现放任自流,往往出现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情况:组内成员不友好,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结果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但参与度却不高,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着“主宰者”的角色,困难学生却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3、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表达和倾听的双向互动,然而现今大多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不仅不会倾听,甚至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合作时,很多孩子也没有耐心听别的同学汇报,抢着各说各的,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再倾听、不愿倾听,难以形成有效的研讨氛围。
4、教学策略准备不足。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开拓了,这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策略的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了解学生概念发展的原有状况,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个估测,或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通过小组学习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自行是解决的?在小组合作时可能还会遇到哪些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同样会流于形式、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也会成为虚有的形式。
5、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
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一捶定音“你说得真好!”、“你这里错了,应该……”。
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缺少应有的评价,学生想的是:我的回答老师满意吗?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
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偏重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少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
二、实施策略
(一)科学合理分组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每组4人。
分组时除了考虑学习能力,还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每个小组分为ABBC三层,即每个小组一个优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差生。
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二)小组建设
1、每组为自己组起一个组名,组号,设计和组名有关的组徽,并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2、自我介绍。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介绍自己,让别人了解你。
(三)小组成员分工
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组长:安排发言顺序,把控讨论进程;控制发言音量;认真倾听,积极回应。
发言人:在小组内陈述小组发言要点,征求组内成员意见;清晰地表达小组学习成果;认真倾听,积极回应。
资料员:领取、回收、整理学习资料;收发作业;认真倾听,积极回应。
记录员:简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内容;认真倾听,积极回应。
(四)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
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
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3、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一个重量方面。
第一、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学习。
第二、设计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4、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小组合作成功发展的关键。
良好的评价机制,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
的,在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后,必然会经历一个学习、培训、实施、茫然、困惑、实践,最终取得成效的过程。